头孢曲松钠治疗100例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分析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曲志梅;吴娟;吴海燕
【期刊名称】《工企医刊》
【年(卷),期】2005(018)001
【摘要】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我院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10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7)
【作者】曲志梅;吴娟;吴海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271100;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271100;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27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中药灌肠配合头孢克肟口服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42例疗效观察 [J], 莫黎
2.用头孢曲松钠联合肠炎宁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探讨 [J], 卢国庆
3.庆大霉素加去甲肾上腺素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J], 林龙
4.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J], 杜春蕴
5.环丙沙星加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J], 周生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孢哌酮钠和头孢曲松钠对小儿痢疾治疗的价值研究

头孢哌酮钠和头孢曲松钠对小儿痢疾治疗的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9-07-24T16:30:11.86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李元方[导读] 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痢疾的效果优于头孢曲松钠,能更好地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 410300【摘要】目的:研究头孢哌酮钠和头孢曲松钠对小儿痢疾治疗的价值。
方法: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痢疾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试验组使用头孢哌酮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痢疾的效果优于头孢曲松钠,能更好地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小儿痢疾;治疗价值小儿痢疾是儿童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通常在夏秋两季多发,患儿发病前的潜伏期通常在数小时到几天,发病后病情发展较快且较为严重。
痢疾属于中医病名,其通常是因为外受湿热疫毒之气而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内所致,西医病理研究则表明痢疾是由细菌感染所致[1]。
痢疾对患儿的威胁通常以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为主,患儿在病情严重且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将会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抗生素是西医治疗小儿痢疾的常用药物,其中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素的应用较多。
本研究对头孢哌酮钠与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痢疾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痢疾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患儿男23例,女17例,年龄1~11岁,平均(4.82±1.14)岁。
试验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4.73±1.22)岁。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_0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黄连素灌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9例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5例与对照组104例,在给予患儿低蛋白、低脂饮食,补充缺乏营养元素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黄连素灌肠与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
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退热、止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黄连素灌肠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细菌性痢疾;小儿;黄连素;灌肠;头孢曲松钠小儿细菌性痢疾是儿科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主要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1]。
小儿细菌性痢疾可通过传染的水、食物、手经消化道途径传播。
该病主要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感染性休克,更有甚者,出现中毒性脑病,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临床上常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等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2],但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泛滥,细菌耐药性不断升高,使得临床治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当致病菌菌种不明确时,难以选择恰当的西药进行治疗,影响疗效。
本院对部分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采用了黄连素灌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方法,得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儿科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9例细菌性痢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已确诊。
排除标准:呕吐不能口服药物的患儿;腹泻前2周到过异地的患儿。
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儿科自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96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曲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患儿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儿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应用头孢曲松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标签:头孢曲松;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中进行生长繁殖后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而产生的感染性疾病[1]。
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时容易合并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中耳炎、失语甚至瘫痪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极大[2]。
为了提高我院儿科细菌感染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特别对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96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研究,已取得满意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儿科自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96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现代感染病学》的诊断标准[3],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4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6.6±1.5)岁,其中败血症16例、肺炎12例、脓疱疹9例、脐炎7例、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4例。
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6.9±1.3)岁,其中败血症18例、肺炎11例、脓疱疹8例、脐炎6例、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5例。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临床分析

1 6 5
头孢 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 泻 5 4例 临床分析
裴宏亮 ( 河南省 南阳市西 峡县人民 医院 西峡 4 7 4 5 0 0 )
摘要 : 目的 : 探 讨 头 孢 曲松 钠 治 疗 小 儿细 菌感 染 性腹 泻 5 4例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 选 取我 院 2 0 1 3年 1 2月一 2 0 1 4年 6月 收 治 的 5 4例 细茵性感 染性腹泻患儿 , 按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头孢治疗组( 头孢 曲松钠 组 ) 2 8例和对 照组 ( 氨苄青霉素组 ) 2 6 例 。治疗组给予 头孢
女性 1 2 例, 平均年龄 ( 3 . 4 + 1 . 7 ) 岁; 起病至就诊时间 5 h 一 4 d 者2 l 恶心 、 呕吐等症状 。小儿是一类特殊 的群体 , 感 染腹泻后 , 治疗 例, 病 程大于 4 d者 3 例 。两 组患儿在性别 、 年龄 、 病程、 临床表 原则上应更 加谨慎 , 在抗生素的选择上须更加小心 , 临床常选用 现、 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比较 , 差异没有统计学 意义 ( 尸 > 0 . 5 ) , 具有 高效低毒的 商 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苄青霉素属于广谱半合成青 霉素 , 毒性低 , 主要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肠道 可 比性 。
曲松钠 治疗 , 患儿必须腹 泻停 止 , 体 温正常 , 大便培 养转 阴后才 能 出院。对照组给 予氨苄 青霉素治疗 。结果 : 治疗组 总有 效率为 9 6 . 7 %, 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8 0 . 8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尸 < 0 . 0 5 ) 。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 患儿 的腹泻停止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大 便培养转 阴时间均明显减少( P < 0 . 0 5 ) 。结论 : 头孢 曲松钠 治疗 小儿细菌感染性腹 泻疗效 可靠, 不良 反应 少, 可供 临床 医生借鉴 。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细茵性痢疾患儿173例,分为研究组87例与对照组86例。
所有患儿均给予无机盐等营养支持,调节饮食,对发热等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并给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素灌肠进行治疗。
对两组疗效、大便性状、大便镜检结果、大便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69.8%,对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黄连素加头孢曲松钠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大便性状、大便镜检结果、大便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安全性较高,且对预防抗生素的滥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细菌性痢疾;小儿;治疗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伴有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的肠道传染病,在儿科临床十分常见。
临床总结发现,小儿细菌性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主要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西药治疗多采用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钠等,疗效不明确。
本次研究采用黄连素灌肠加头孢曲松钠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部分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得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腹泻、便血、腹痛、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的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17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己确诊,诊断标准为。
①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②大便镜检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5个/HP;③伴有黏液便或脓血便、急性腹泻伴发热、腹痛等临床症状。
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87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2±1.7)岁;病程1~5天,平均病程(2.6±0.8)天。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1602018 年第 5 卷第 4 期2018 Vol.5 No.4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赵 敏,马秀月(云南省玉溪市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云南 玉溪 653100)【摘要】目的 分析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350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350例,以随机划分的方式,将患儿具体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患儿均为17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实验组进行头孢曲松钠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9.4%,较高于对照组患儿的93.7%,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比较时,实验组腹泻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大便转阴时间等数据均比对照组理想,且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于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来讲,对其予以头孢曲松钠治疗,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病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可供临床的借鉴。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04.160.02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多病原与多因素所引发,临床特点表现为:患儿大便次数的增加与性状变化,同时还伴有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从而出现不同程度酸碱平衡、水和电解质失调。
在对小儿腹泻引发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产生原因相对较多,细菌可能会造成感染性腹泻,在小儿腹泻中占据60%左右,在对此类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是以抗生素作为重点,头孢曲松钠属于常见治疗方法[1]。
选择我院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350例,对头孢曲松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350例,将患儿具体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均为175例。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免疫增强作用观察及药学评价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免疫增强作用观察及药学评价发布时间:2021-09-24T08:23:34.43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1期作者:包雍剑辛红梅[导读] 目的:探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医疗干预中,治疗药物使用为头孢曲松钠的临床疗效包雍剑辛红梅国药北方医院 014030摘要:目的:探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医疗干预中,治疗药物使用为头孢曲松钠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儿机体免疫增强的价值体现。
方法:限定小儿细菌性肠炎为样本,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共计收录调研样本94例,其中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共计47例,接受头孢曲松钠药物的干预组患者共计47例,对比分析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临床疗效分析,干预组较之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干预组症状改善时间较之对照组更低,数据分析有意义(P<0.05)。
讨论: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医疗干预中,医疗药物干预的使用,对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头孢曲松钠是头孢菌素的药物,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沙砾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病菌的有效抵抗效果;小儿细菌性肠炎是儿科常见急腹症,其病理因素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个人卫生差等有关,由于儿童肠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肠道遭受外来菌群或细菌侵袭的情况下,肠道内环境无法有效制衡细菌增殖,导致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增生,诱发胃黏膜炎症,致使细菌性肠炎发生,影响到患儿生理状态;在常规的补液、退热、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钠药物可有效促进患儿病情改善,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提升临床医疗干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好的保证患儿的生存质量与生命安全。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小儿细菌性肠炎;免疫作用;药学评价小儿细菌性肠炎并发部位通常为乙状结肠或直肠部位,由于儿童阶段免疫功能较差,预防侵袭的效果较差,对于患儿的生理状态有着较大的影响,会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的情况;严重时会对患者生理状态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1-2]。
呋喃唑酮保留灌肠联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分析

们在治疗菌痢时选用 呋喃唑酮保 留灌肠 , 联合 头孢 曲松钠 静脉滴注治疗 , 效满 意 , 疗 现总结如下 。
现,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 , 但多流行 于夏秋 季节 , 各年 龄组均
同, 生理盐水用量从 10 0 0 ~5 0mL清 洁灌肠 后 , 再使 用 呋 喃唑酮 ( 0ng k ・ I ) 末加生理 盐水 2 1 a・ g d 1 研 0mL保 留灌
肠每 天 1 , 次 联合 头孢 曲松 钠(0 0 a・g ld 1 静脉 2 ~1 0ng k _ ・ I )
23 1 2.
PE E P能有 效扩张 小气 道 , 防止 小气 道 陷闭 , 改善 P 0 可 a2
和有 利于 C 2 出, 0 呼 减低 P C 2 6。 a O . J 呼吸兴奋剂 ( 可拉 明) 能选 择性地兴 奋延髓 呼 吸中枢 ,
也可作用 于颈动脉 体及主动 脉体 的化学感受 器 , 血管 运 对 动中枢也有微 弱的兴奋作用 , 从而反射性地兴奋呼吸 中枢 ,
山西医药杂志20 年 2 09 月第3 8卷第2  ̄TA r S ni d ,er r 0 , o. ,o2t e n v' b x Me Fb a 2 9V 1 8N . h Sc d -] a J : uy 0 3 e o 改善通 气 / 血流 比例 失 调 , 弥散 功 能得 以改 善 , 适 的 使 合
呋 喃唑 酮保 留灌 肠联 合 头孢 曲松钠 静脉 滴注 治疗d J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分析 ,L
贵 州省 六盘水 市水城矿业 总医院(5 0 0 53 0 )
吴荷 芬 陈金 梅 张 琳
细菌性痢疾 ( 简称菌痢) 由志贺菌属引起 的急性肠道 是 传染病 , 临床上以发热 , 腹痛腹 泻及黏液 、 脓血 便为 主要表
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

2020年2月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连颖萍1,余雄韬2*(1.澄城县妇幼保健院,陕西渭南,715200;2.宝鸡市陈仓区医院,陕西宝鸡,721300)摘要:目的探讨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头孢曲松钠治疗)与观察组(47例,头孢曲松钠+肠炎宁糖浆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但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大便成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RP 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效果显著,其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肠炎宁糖浆;头孢曲松钠;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20)05-0089-02DOI:10.19347/ki.2096-1413.202005036作者简介:连颖萍(1976-),女,汉族,陕西澄城人,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通讯作者:余雄韬,E -mail :yuxiongtao@.Clinical effect of Changyanning syrup combined with ceftriaxone sodium in thetreatment of infantile bacillary dysenteryLIAN Ying-ping 1,YU Xiong-tao 2*(1.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Chengcheng County,Weinan 715200;2.Chencang District Hospital of BaojiCity,Baoji 721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angyanning syrup combined with ceftriaxone sodium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bacillary dysentery.Methods Ninety-four children with bacillary dysentery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to January 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7cases,treated with ceftriaxone sodium)and observation group (47cases,treated with ceftriaxone sodium and Changyanning syrup)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but the marked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ime of recovery of body temperature,disappearance of abdominal pain,recovery of bowel sounds and stool form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CRP and TNF-αin the two groups reduced significantly,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Changyanning syrup combined with ceftriaxone sodium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bacillary dysenter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can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children.KEYWORDS:Changyanning syrup;ceftriaxone sodium;bacillary dysentery临床医学小儿细菌性痢疾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患儿临床一般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等。
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目的比较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70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酸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曲松治疗,疗程7~10d。
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粪培养转阴时间等。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23/30),P<0.05;且治疗组患者平均腹泻停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头孢曲松是治疗小儿疾病有效而安全的抗生素。
标签:头孢曲松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目前治疗小儿疾病的抗菌药的耐药性正在逐渐增加,90年代后氟哌酸的耐药性也有增高的趋势[1]。
头孢曲松钠(mezlocillin sodium)是一种新型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血药浓度商、组织分布广等特点,临床上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
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头孢曲松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40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患儿7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临床诊断符合《现代感染病学》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4.2±1.3)岁。
0~2岁10例(14.3%),2~5岁28例(40.0%)。
5~7岁23例(32.9%)。
7~12岁9例(12.9%)。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5℃以上者64例,肉眼有粘液脓血便46例,腹痛34例,病初伴抽搐8例,休克2例。
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1)对照组:该组患者30例,采用氟哌酸治疗,15mg/(kg·d),po,tid,分2次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曲松钠治疗100例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27T08:39:53.30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耿瑞花[导读] 近年来,随着痢疾杆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给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42-02 近年来,随着痢疾杆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给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7年8月应用头孢曲松钠(海南轻骑海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治疗小儿菌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急性菌痢的诊断参照《实用儿科学》[1]。
将入选的206例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00例,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组(对照组)106例。
治疗组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2、54岁±0、57岁;入院前病程2、53天±1、21天;其中轻型30例,普通型60例,重型8例,中毒型2例;细菌培养福氏杆菌阳性92例,宋氏杆菌8例。
对照组106例中男62例,女44例;平均年龄
2.58岁±0.54岁;入院前病程2.61天±1.28天;其中轻型33例,普通型62例,重型9例,中毒型2例;细菌培养福氏杆菌阳性96例,宋氏杆菌10例。
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两组菌株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头孢曲松钠50-80㎎/﹙㎏·d﹚,1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疗程结束,热退3天以上,腹泻止,大便培养阴性方可出院。
对照组予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按常规剂量给予,疗程和出院标准一样。
其它辅助治疗如输液及对症治疗两组基本相同。
同时观察胃肠道症状,皮疹等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所有患儿每天检测体温,记录腹泻次数及性质,每个病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做大便常规和大便培养及药敏试验。
1.3疗效评定:按用药后热退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培养阴转时间3项指标观察临床疗效。
根据卫生部1993年《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疗效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评定。
本组病例将痊愈和显效合称为有效,否则为无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2结果
2.1206株痢疾杆菌药敏结果(表1)其中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分别为54%、44%、39%;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有头孢曲松钠、氟哌酸、痢特灵、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7%、10%、14%。
表1痢疾杆菌对8种抗生素药敏结果(株数)
2.2临床疗效按用药后热退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培养阴转时间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的退热、腹泻停止、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都有显著意义。
表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χ±s)
两组抗感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愈84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52例,显效3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8%。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2.95 P<0.01)。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发现血、尿及肝、肾功能异常。
仅治疗组发现皮疹3例,对照组5例。
3讨论
头孢曲松钠是近年来用于儿科临床的长效、广谱第3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具有杀菌活性。
体外试验证明,其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Gˉ)及革兰氏阳性菌(G+)有高度的杀菌作用;并对Gˉ和G+的大多数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有研究表明[2]:头孢曲松对90%以上的Gˉ菌株的最低杀菌浓度(MBC90 )<0.25ml,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能迅速弥散至间质中,并保持对敏感细菌的杀菌浓度达24h。
本文治疗组100例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菌痢,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培养阴转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头孢曲松纳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损害,提示头孢曲松钠为治疗急性菌痢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据报道[3],菌痢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并出现多重耐药。
本组资料显示,对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54%、44%、39%。
我院以往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为治疗菌痢的常规用药,由于广泛使用,导致耐药率上升。
丁胺卡那霉素对痢疾杆菌耐药率较低,但由于对耳、肾毒性,在儿科的应用受到限制,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
喹诺酮类虽对痢疾杆菌敏感性高,但因其对幼儿软骨发育有潜在影响,应用尚存争议[4],一般认为在小年龄儿童不作为一线药物选用。
头孢曲松钠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棠,等. 实用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44-846 [2]刘恒耀. 头孢三嗪在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应用. 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2,19(3):127 [3]张美丽,杨俊文. 93例小儿细菌性痢疾菌群及药物敏感性变化. 临床儿科杂志,1996,14(4):227-228 [4]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关于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 中华儿科杂志,1996,3:358-359作者单位:257500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