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快速,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而上盖综合开发则是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进行综合开发,以实现立体化、多功能化利用。
在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缺乏多样性。
在上盖综合开发中,多数选择的是商业和办公用途,而缺乏其他功能的开发。
这导致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建议在上盖综合开发中增加公共设施、教育和医疗等功能,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第二,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存在的规划不合理问题。
在一些上盖综合开发中,商业和住宅楼宇的高度和密度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了高密度的商业楼宇挤占了住宅空间,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建议在规划上更加注重住宅区域,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交通拥堵问题。
在一些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中,由于缺乏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计,导致车辆通行困难,道路拥堵严重。
对于乘坐轨道交通的居民来说,这也会增加出行的不便。
建议在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中进行交通规划,合理利用交通资源,提高交通效率。
第四,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绿化和环境问题。
一些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中绿化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导致了建筑与环境的脱节。
在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中应重视绿化和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并适当进行污水处理,保护地下水资源。
为了更好地发挥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作用,我们建议在规划中增加多样性,注重住宅区规划,合理解决交通问题,以及重视绿化和环境保护。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上盖综合开发的质量和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轨道交通物业开发重要性探讨
轨道交通物业开发重要性探讨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交通压力日趋加大,一些特大型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矛盾非常突出。
发展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对缓解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开通运行轨道交通的城市10个,通车线路总计达30条,通车总里程729km。
预计全国“十一五”期间将会建设1500km左右轨道交通,总投资额在4000-5000亿元左右。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已步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过于强调基础设施项目的公益性,过于追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使得运营企业无法按运营成本制定票价,因而运营企业极易亏损。
另外我国对城市土地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政策,由投资轨道交通项目带来的外延效益不能直接体现在项目自身收益中,因此,目前国内外的轨道交通项目除香港、新加坡以外,几乎都存在财务亏损问题,我国大陆地区运营较好的城市是上海和广州。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种筹资和解决财务亏损问题的途径,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物业开发的地点选择、种类、开发业态和实施方案等进行探讨。
1香港地铁新线建设与物业开发香港地铁的建设与物业开发同步进行。
通过新的地铁线路的建设带动沿线物业发展,提高地铁沿线的土地价值,是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发的典型。
地铁沿线的物业开发一方面为城市的土地开发、城市结构的调整提供支撑,同时为新地铁的开通带来客流,提高新线路的运输效率。
地铁沿线物业开发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是为地铁新的建设提供投资来源,减少政府的负担。
在兴建观塘线、荃湾线和港岛线时,地铁公司同步在沿线发展中赚取利润。
地铁公司与物业发展商合作,沿着三条地铁线上建设完成十八项物业发展,提供31366个住宅单位,万平方米的办公楼面积和29万平方米的商用面积。
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思考与研究作者:钱晓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3期摘要:大力发展地铁综合开发是上海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从事物业开发不仅要有前瞻的理念,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也脱离不开上海地铁所处的政策和经济环境。
从轨道交通发展物业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引申出在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上海地铁物业开发现状的分析,在总结境内外地铁物业开发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对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政策、模式进行思考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19-05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地铁建设存在着投资大、管理运营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差、成本回收难等问题。
目前,中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和建设基本处于亏损或是政府补贴状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种筹资途径,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关注。
在二战后,TOD①(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美国战后城市的无限蔓延的一种新城规划思想,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中心(主要指地铁、轻轨及巴士干线),以400米~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
作为公益性行业,为了降低市民的出行交通成本,国内各城市普遍实行相对较低的票价政策。
但相对于地铁建设的巨额投资和日趋高涨的运营维护成本,地铁公司单靠票务收入,不仅项目投资回收无望,有的甚至连日常运营成本都难以平衡。
这种状况使得整个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各城市的政府和地铁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与地铁发展密切相关的物业开发等非票务领域。
随着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在世界多国多城市广泛推崇,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开发在城市发展中的优越性日趋凸显:一是可以提升社会效益。
地铁物业开发的探讨与研究
地铁物业开发的探讨与研究摘要城市化的推进,使地铁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
地铁物业开发作为地铁建设的主要经济产物,将成为平衡地铁巨额投入的主要来源,重要性日益突显。
本文主要通过对地铁物业开发的重要意义、内涵进行基本论述,由此引出地铁物业开发的三种方式,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地铁物业开发的政策障碍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地铁物业开发方式制度障碍建议引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突显,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的发展、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铁运力大、速度快、时间准、低碳环保等一些列独特优势,备受世界各大城市的青睐,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自1863年英国伦敦首条地铁开通运营以来,地铁等城市地铁发展至今已有150余年。
如今世界上已有80多个城市开通地铁,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形式。
其中,伦敦、巴黎等城市的地铁乘客人数占到城市人口的70%。
目前我国已有18个大中城市(含香港)拥有城市地铁,总里程达2100公里,居世界第一。
全国目前有20多个城市的城市地铁项目正在修建或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另有20多个城市的城市地铁项目正在编制及上报审批中。
我国正处于地铁高速发展时期,今后还将修建城市轨道6000多公里,投资将达4万亿元。
1、地铁物业开发的重要性在我国地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地铁建设成本高昂,票务收入一般仅能弥补运营成本,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地铁项目的巨额投资,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但另一方面,城市地铁的正外部效应显著。
由地铁建设与运营带给政府的沿线土地增值、交通拥堵改善、治污投入减少、税收增加等,是地铁的内生效益,但地铁公司并未享有。
如果不通过“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形式返还地铁投资者,则这部分效益是外部化于政府,业界称为“公众正外部性”。
地铁建设与运营也带来沿线物业和已出让土地增值等,实际上是地铁效益外部化于特定的私人所有者,业界称为“私人正外部性”。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和完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面临着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将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徐家汇、陆家嘴等地的商业综合体建设,为城市的功能提升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开发模式不够创新、规划与设计不够整合、公众参与度不高等。
需要在规划与设计上更加注重整合,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需求;在开发模式上进行优化,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政府与市民沟通,使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人民的利益。
【2000字】1.2 问题意识随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加速,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成为了解决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现有的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存在着规划与设计不够整合的情况,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不协调现象。
开发模式的局限性使得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往往难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和利益。
公众参与度不高使得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和管理漏洞。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亟需对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进行认真的问题意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只有从问题意识出发,深刻了解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种种矛盾和不足,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
2. 正文2.1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现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也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
上海市提出了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政策,旨在充分利用地铁线路沿线的闲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多元化发展。
目前在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下是我对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问题与建议的分析和总结。
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规划不够统一和协调。
由于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合作,规划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规划上,各个建设单位应该统一规划标准和设计要求,避免出现风格不统一、功能重复的问题。
在管理上,建议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个相关单位的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的商品类型和价格定位亟待优化。
目前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主要以住宅为主,而且大多数项目的价格偏高,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建议在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中增加商业、办公等非居住类项目的比例,提供更多样化的商品类型。
而且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和市场需求,合理定位商品价格,确保项目的销售和租赁率。
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往往需要拆迁或改造原有建筑物,这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建议在项目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因素,合理设计绿化带和公园等公共空间,增加项目的绿化率和景观品质。
与此应该加强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治理和处理,确保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沟通。
在项目的规划和执行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于影响较大的项目。
建议可以通过举办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相关专家和公众代表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建议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解答他们对项目的疑问和担忧,提高项目的可接受度和公众的满意度。
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房地产-地铁物业发展的思考和研究47p
二、地铁物业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的区别
1、地铁物业开发的目标
根据地铁物业发展的现状及自有能力,可分成三步走的目标:
物业管理
规划设计
产品营销
物业开发 产业链
土地储备
建筑施工
市场研究
三、地铁物业开发的思考
1、地铁物业开发的定位
规划设计
市场拓展
物业销售
土地获得
现场施工
三、地铁物业开发的思考
2、地铁公司在地铁物业开发的定位
三、地铁物业开发的思考
1、投资模式(即股权合作模式)
在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公司资源,与知名房地产企业联合获得土地, 并按照协商的股权比例进行合作开发。(比如后滩站综合开发项目、衡山路12号至 尊酒店项目)
四、地铁物业开发的综合模式
四、地铁物业开发的综合模式
后滩站综合开发项目
四、地铁物业开发的综合模式
2、地铁物业项目的交通枢纽属性
地铁物业项目是天然的交通枢纽项目,不但要考虑公交、出租、机动车、非机动车 等地面交通组织,还要考虑地铁人流与车流、开发项目人流等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同时 需要兼顾开发与出入口、风井等地铁附属设施的合理结合。
3、地铁物业开发的地铁运营属性
地铁开发项目与轨道交通紧密连接的,形式多样复杂,在施工阶段要配合地铁监理 公司,确保地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从工程质量、成本、节点、安全和文明施工等方面 做好管理工作。在运营时期,要确保地铁人流快速、便捷的疏散,出入口正常运营。
2011.10
一
地铁物业开发简述 地铁物业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的区别 地铁物业开发的思考 地铁物业开发的综合模式 开发案例及中外实例 地铁物业开发工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地铁物业开发的未来展望
二 三 四
轨道交通物业开发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物业开发问题研究一、轨道物业开发的类型1.车辆段上盖:车辆段上盖其实是除车站上盖外上盖物业的另一种形式,车辆段上盖就是在地铁车辆的停车、维保等区域的上部加盖大平台,在大平台上部进行物业开发,从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车辆段用地的经济效益,并创造出高附加值的物业产品。
2.地下空间开发:地下空间开发指地铁站点地下层及地下通道进行的商业开发,以及地铁站点与周边建筑物连接的地下空间的开发。
4.站点周边物业开发:一般来说,站点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物业开发都可纳入站点周边物业开发范畴,轨道企业在地铁站点的建设中如能与周边用地统筹考虑,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将显著提升沿线土地和物业的价值。
二、轨道物业发展模式1.国内的发展模式。
1.1国内地铁物业的开发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从主体上看,有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从流程上看,有一级半开发和一体化开发;从目标上看,有以融资为导向的开发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
1.2国内在物业发展上的政策突破。
1.2.1上海《关于推进上海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暂行)》,政策的亮点是,在开发规划上,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用地统筹规划,在开发方式上,划拨与出让相结合,在开发收益上,能反哺轨道交通。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资产不能抵押,资金筹措压力无法有效缓解,出让与划拨的土地界限划分,使地铁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不能确保取得土地使用权,从而难以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1.2.2深圳《深圳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暂行办法》,该政策对地铁的促进是,市政府将征拆完成后的熟地以作价出资方式增资注入地铁集团,这个作价出资的土地一般是车辆段、车站上盖及相邻地块,地铁公司依据政府注入的土地资源,多渠道融资解决地铁建设资金,并将具备开发条件的项目自行开发或引入社会资金合作开发,将土地资本转化为现金资本。
深圳政策对国内地铁企业最具战略借鉴意义。
2.日、港、台的发展模式。
2.1日本。
日本最基本的模式就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具体的说就是以轨道交通为中心,将房地产、购物中心、宾馆设施、公共交通、旅游观光等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摘要】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开发进度缓慢、项目质量不稳定等。
其次是规划与设计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推动城市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盈利模式问题也需要重视,如何确保开发项目的盈利能力,使得整个项目可持续发展。
市民生活影响问题也不可忽视,需要避免开发过程中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监管建议和市民参与建议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实现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问题、建议、规划、设计、土地资源利用、盈利模式、市民生活影响、可持续发展、政府监管、市民参与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上海市政府不断推进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
而随着轨道交通线路的延伸和运营,上海的地铁站点周边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空地和停车场,这些空地成为了城市开发的新热点。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空地资源,上海市政府启动了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在地铁站周边开发商业、办公、住宅等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城市的经济收益。
随着项目的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盲目开发导致资源浪费、规划与设计不合理导致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为上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正文2.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目前,在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存在着开发项目周期较长、进度拖延等问题。
由于上盖项目往往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复杂,导致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等环节耗时较长,使得项目进展缓慢,无法按时完成。
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联合开发的设想
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联合开发的设想摘要:我国目前对地铁上盖物业的研究很多,各国地区轨道建设的同时,上盖物业也列入了规划之中。
本文主要通过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联合开发进行分析研究,从地铁物业开发的方向着手,提出不同方式,为后期工程工作提供相关材料,以此提高轨道交通在国内城市建设中的占比,实现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借鉴各国地区地铁上盖物业合作开发的经验,推动国内产业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地铁上盖物业;联合开发模式;发展前景一、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的概念及其联合的作用(一)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的概念1.轨道交通是根据规划路线进行固定方向运作的交通工具。
地铁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由区间、站点和车辆段或停车场、变配电站等组成。
2.地铁上盖物业是指在地铁车站或车辆段上空加建楼板,使土地开发与地铁列车场库、车站融为一体,解决日常出行、生活问题,实现土地混合使用。
(二)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联合开发的作用1.各城市引入轨道交通后,不仅成为出行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成为该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
城市中的商圈发展因地铁的存在而得以前进发展,车站成为城市区域的核心,在整个中心区范围内与商圈相互呼应、相辅相成。
因此,地铁站点的周边范围,也是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地铁上盖物业的规划与建设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
2.在轨道交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使地铁商圈的配置更全面,设施配套更高效,土地利用率更高,利润也随之增大,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联合开发促使商圈经济具有更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二、轨道交通与地铁上盖物业联合开发应考虑的问题(一)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缺乏整体性1.地铁设计与建设无法整合。
由于政策管理以及相关机制要求,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缺乏整体综合观念。
轨道交通的设计与地铁上盖物业的设计处于分离阶段,空间关系连接不强,极易影响商业圈的人流量,导致经济效益发展缓慢。
2.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滞后。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31CHINA REAL ESTATE通过对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土地开发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机制,可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促进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区域配套价值,进而改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助力新时代城镇化进程。
1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物业综合开发概况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主要分为轨道交通站点上盖开发和车辆基地上盖开发,都是利用场站的上部空间或地面部分,将开发设施与地铁设施相结合,使土地可以二次利用。
2005年后,上海市开始尝试在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申通地铁集团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开发实践中。
截止到2018年,申通地铁参与地铁站线周边土地开发项目共15个,总投资292亿元,开发面积为188万平方米。
集约利用土地118万平方米,为地铁建设项目节约动迁成本近37亿元。
车辆基地上盖典型项目有吴中路华润万象城、徐泾万科天空之城、金桥停车场;站点上盖有衡山路12号至尊酒店、后滩站环通商业广场、汉中路站枢纽上盖。
以吴中路停车场为案例,上盖开发直接节省了停车场全额动迁支出约14亿元,占地铁建设总投资的8%左右;在项目股权转让时获取股权溢价4亿元;通过与品牌开发商的合作运营,销售部分物业消化了项目全部的土地成本、土建成本和财务成本;双方持有的商业物业每年可产生净利润2亿元。
可见,上盖物业综合开发价值显著。
2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开发面临的问题2.1 地铁经济整体观念有待进一步强化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疏解交通压力是一个重要原因,还应该考虑到它对区域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地铁经济为房地产、建筑、机械、建材、通讯、广告等近30个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给地铁楼盘及沿线地价形成拉动效应;促使城市从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 问题与建议叶彤摘要:从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特征,阐述上海在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是指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利用地上空间进行商业、办公、住宅等综合开发。
这一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的地方。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规划和设计问题。
这一模式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和设计的质量。
目前,一些地铁站周边的开发项目规模过大,个别地区过度“堆砌”建筑物。
这不仅破坏了城市形象,还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规划和设计上应该注重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
商业运营及管理的问题。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
在项目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协调地铁公司、地产开发商、政府部门等各方的利益,并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协调,以及日常的商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居民参与度的问题也需要重视。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是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应该得到充分考虑。
可以通过开展居民调查、组织居民代表参与决策等方式,增加居民的参与度。
还可以在综合开发项目中兴建公共设施,如公园、图书馆等,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对环境的压力非常大。
在上盖综合开发中,要注重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要加强城市绿化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要解决好规划和设计问题、商业运营及管理问题、居民参与度问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上盖综合开发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给广大居民带来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交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将就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城市规划和设计不够合理在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城市规划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一些项目中,由于规划和设计的不够合理,导致了部分地区在交通、设施、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
一些地铁站上盖的商业开发密集度过高,导致了交通拥堵、人流混乱等问题;在一些地区的设计中缺乏对环境的考量,导致了周边环境的恶化。
2. 建设过程中存在隐患在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地下管线、地基工程等复杂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隐患。
虽然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情况复杂、施工技术不足等原因,还是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城市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影响。
3. 沟通协调不足在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工作分工等问题,导致了一些沟通协调不足的情况。
这导致了一些工作进度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展。
二、建议针对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存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规划和设计的审查,确保每个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都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且考虑到交通、人流、环境等因素。
也可以加强对相关企业和设计单位的监督,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隐患的问题上,可以加强对建设过程的监管和管控。
设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隐患,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也可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减少因技术不足导致的问题。
上海轨道交通站物业开发研究
YuLi a n Ab s t r a c t Th r o u g h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 p r o p — e r t y o p e r a t i o n e x p e r i e n c e s a t u r b a n r a i l t r a n s i t s t a t i o n s a n d c a r d e p o t s wo r l d wi d e,3 t y p e s o f me t r o p r o p e r t y t h a t c o n— r b i n e s u r b a n r a i l t r a n s i t s t a t i o n s a n d p r o p e r t y d e v e l o p me n t a r e a n a l y z e d.Th e n t h e pr o p e r t y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i n c i p l e a t S h a n g h a i s u b u r b a n l i n e s t a t i o n s i s p r o p o s e d .C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Ma s t e r P l a n o f S h a n g h a i a n d t h e p r o p e r t y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o f S h a n g h a i r a i l t r a n s i t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mo d e a t s t a t i o n s a n d c a r d e p o r t o n S h a n g h a i r a i l t r a n—
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85期2013年第3期Serial No .185No .3,2013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地铁建设存在着投资大、管理运营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差、成本回收难等问题。
目前,中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和建设基本处于亏损或是政府补贴状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种筹资途径,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关注。
在二战后,TOD①(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美国战后城市的无限蔓延的一种新城规划思想,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中心(主要指地铁、轻轨及巴士干线),以400米 ̄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
作为公益性行业,为了降低市民的出行交通成本,国内各城市普遍实行相对较低的票价政策。
但相对于地铁建设的巨额投资和日趋高涨的运营维护成本,地铁公司单靠票务收入,不仅项目投资回收无望,有的甚至连日常运营成本都难以平衡。
这种状况使得整个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各城市的政府和地铁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与地铁发展密切相关的物业开发等非票务领域。
随着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在世界多国多城市广泛推崇,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开发在城市发展中的优越性日趋凸显:一是可以提升社会效益。
地铁公司在地铁站点、停车场及各种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合理规划方面经验丰富,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善于发挥地铁集聚和引导功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升区域经济能级;地铁公司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会积极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打造“P+R”停车换乘及“轨道+步行”的城市新景观。
二是有助于统一协调规划。
地铁公司参与上盖开发便于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最有利于优化设计理念,提高建设效率;注重交通引导开发的TOD理念实施,加快新城建设。
三是优化地铁建设和运营资金体制。
谈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研究要点
谈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研究要点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速度较快,尤其是交通业的发展,当前如何有效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对土地资源来进行统一的管理,也是当前我国诸多城市之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促进轨道交通物业的发展,继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轨道交通之中物业开发的要点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有沿线物业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联合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提出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的趋势以及对轨道交通同物业接口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要点引言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座城市建造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我们所熟悉的伦敦、巴黎、纽约、东京、香港等等大都市都建有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这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不仅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功能,同时配合站点的地下空间利用,为人们生活提供商业、娱乐场所等各种设施。
这些城市在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慢,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速度如火箭一般往前推进。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环保、高效”交通设施被应用到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去。
以往,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仅仅作为交通运输设施而存在于各大城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仅仅作为交通设施存在的轨道交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就如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一样,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相关的物业开发承担很多纷繁复杂的功能,为城市居民的出行、购物、娱乐等各种活动提供便利。
此外,我国很多大城市发展中都遇到其他国际大都市所遇到的问题--土地资源紧缺,结合城市规划,科学的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将交通、生活、娱乐等各种功能的设施与轨道交通站点进行有机的、合理的结合,不仅可以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说上海地铁物业开发已从原有运营单位的附属资源剥离出来,定位成为地铁资源整体经营运作的业务板块,在土地集约利用、节约项目建设费、招商引资、战略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通过实施停车场上盖综合开发、郊区线站点组团式开发、中心城区枢纽站点上盖综合开发、地铁地下空间开发等方式,尝试操作不同的开发形式,获得一定的成果。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其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就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城市规划不足在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对于上盖综合开发的城市规划并不充分。
现有的地铁站周边往往缺乏良好的规划设计,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大,周边缺乏合理的绿化和步行街区。
这使得地铁站周边成为拥堵的重灾区,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地上地下资源未充分整合上海地铁沿线的地上资源和地下资源未能充分整合。
地铁沿线地下空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地上的房地产建设和地铁站规划未能有机整合,导致地下通道、商业街和人行广场等地下空间利用率低,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交通便捷和生活品质的需求。
3. 城市交通与商业发展不协调地铁沿线商业和交通的发展未曾协调发展。
地铁沿线商业发展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商业景观,不足以激发市民的消费需求。
地铁站周围的空间规划未能充分结合商业发展的需求,使得商业街区周边的规划设计过于呆板,难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
4. 城市管理不到位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城市管理不到位。
由于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责不清,导致地铁站周边环境的管理存在难题。
地下通道的卫生和秩序问题,人行广场的乱摆、乱建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建议1. 加强城市规划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前规划地铁站周边的土地利用。
可以在地铁站周边建设步行街区、绿化带等,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和居住环境。
2. 推动地上地下资源整合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作,推动地上地下资源的整合,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建设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3. 优化商业与交通协调发展政府应着力推动地铁沿线商业和交通的协调发展,引导商业发展多元化。
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分析
Doors & Windows
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分析
樊啸洁
上海瑞筑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在传统模式下,有关部门在开发地铁站时通常都倾向于单一化的模式,因此并没有将其拓展至物业开发。近些年以 来,地铁开发涉及到的各项举措都在着手实现改进,在此前提下确保其能够真正融入当前城市化的全过程中。具体在实践中,物 业开发应当融入当前现有的轨道交通,运用上述举措来全面优化轨道交通具备的综合性能。因此相比来看,建立于物业开发前提 下的轨道交通模式具备突显的技术优势,针对此种模式有待予以全方位的推广。
除了优化空间利用之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地下空间属性 也要加以全面明确。通常来讲,地下轨道空间应当能够分成 较 多 的 类 型 ,而 上 述 的 城 市 轨 道 空 间 分 别 体 现 为 各 异 的 性 能。因此可以得知,轨道交通最为突显的价值就在于划定整 个 城 市 现 有 的 交 通 轴 ,在 此 前 提 下 健 全 了 整 体 性 的 交 通 规 划。因此如果要将物业开发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成为整体, 那么必须关注周边空间的综合性利用,因地制宜来优化配置 上述的周边空间。
物业开发对于轨道交通而言应当占据关键性的地位,如 果缺乏了物业开发,那么轨道交通将会欠缺必要的人性化,而 与之相应的便民目标也无法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改进现有的 状态,针对物业开发就要将其融入修建城市轨道的全过程,逐 步健全现有的统筹设置。具体在实践中,就是要密切结合当 前 阶 段 的 预 留 土 地 资 源 ,据 此 详 细 编 制 各 种 类 型 的 区 域 规 划。通过运用上述的改进措施,对于传统模式下的条块分割 就能予以全面突破,同时也有助于整合多样化的城市土地。 针对物业开发还需要更多关注同步性的物业开发以及物业建 设,据此来优化相应的产业定位。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愈加迅速。
然而,在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以解决和完善。
下面,我将从交通、环保、人文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交通问题
首先,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还存在一些交通瓶颈和拥堵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完善绿色公共交通系统,如优化公交、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还需要提高人们的意识,鼓励绿色出行,尤其是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出行。
环保问题
其次,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建议政府出台有效的环境保护法规,通过加大生态环保投资,提高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人文问题
最后,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还需要更多关心人文因素的问题。
建议加强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场所。
同时,应该加大对街道文化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及对市民生活进行细致化、个性化的规划和设计。
总之,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交通、环保和人文因素的考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综合体,为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众多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将针对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在规划和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铁站附近的商业、居住及其他综合设施尚未合理规划和利用,导致地铁站周边的环境杂乱,缺乏统一的风格。
我建议在规划和设计上更加注重整体性和一致性,确保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我建议加强对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目前,一些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整体进展缓慢,存在一些项目停工、拖延等现象。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个项目按照计划进行,不拖延工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我认为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一些项目中存在绿化率低、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我建议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中加大绿化面积,并增加空气净化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建议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交通配套设施,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噪音污染,如使用隔音设施等。
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应更加注重市民参与和利益保护。
一些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一些利益冲突和抵触情绪。
我建议政府部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市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
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在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建议加强规划和设计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交通拥堵和噪音污染,以及加强市民参与和利益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上海的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将更加顺利进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思考与研究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地铁建设存在着投资大、管理运营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差、成本回收难等问题。
目前,中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和建设基本处于亏损或是政府补贴状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种筹资途径,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关注。
在二战后,TOD①(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美国战后城市的无限蔓延的一种新城规划思想,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中心(主要指地铁、轻轨及巴士干线),以400米~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
作为公益性行业,为了降低市民的出行交通成本,国内各城市普遍实行相对较低的票价政策。
但相对于地铁建设的巨额投资和日趋高涨的运营维护成本,地铁公司单靠票务收入,不仅项目投资回收无望,有的甚至连日常运营成本都难以平衡。
这种状况使得整个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各城市的政府和地铁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与地铁发展密切相关的物业开发等非票务领域。
随着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在世界多国多城市广泛推崇,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开发在城市发展中的优越性日趋凸显:一是可以提升社会效益。
地铁公司在地铁站点、停车场及各种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合理规划方面经验丰富,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善于发挥地铁集聚和引导功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升区域经济能级;地铁公司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会积极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打造“P+R”停车换乘及“轨道+步行”的城市新景观。
二是有助于统一协调规划。
地铁公司参与上盖开发便于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最有利于优化设计理念,提高建设效率;注重交通引导开发的TOD理念实施,加快新城建设。
三是优化地铁建设和运营资金体制。
从地铁系统内部统筹分摊动迁费用,降低建设成本,短期内解决地铁建设和运营资金筹措,促使地铁及沿线土地规划设计结合更合理,经营开发更有效;长期来看,更将地铁巨大的外部正效应内部化,实现地铁自身盈亏平衡,使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转化成能够赢利的优质资产。
对城市轨道交通物业的开发主要包括对其物业开发空间布局的研究,如张远飞、宋平、于丽[1]依据联合开发的模式、土地特征以及物业空间布局模式的理论概念对武汉城市轨道交通部分站点进行了规划。
对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的研究也十分丰富,黄斌、王遐昌[2] 2002年分析了BOT、TOT、ABS债券租赁、联合融资等融资模式并对其适用程度做了初步探讨;宋平、于丽、杨琦峰[3] 2010年对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采取法人型和非法人型合作方式的物业开发。
也有学者对香港城市轨道交通及物业开发进行深入研究,王霁虹2007年研究了香港地铁物业特许经营模式的启示,提出这一模式在内地适用时会遇到一些法律障碍,王霁虹、何帅领[4~10] 研究了香港地铁物业特许经营模式在实践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上海地铁物业开发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着手探索实践,但当时对地铁物业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三产”、“副业”的层面,因此少量的物业开发主要利用折返站夹层结构开发站厅商业、广告或建造低端自用办公用房。
上海地铁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全面提速,目前已实现总运营里程420公里的网络化运营态势。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2年底上海将建成13条线路总里程560公里,到2020年将建成800公里的超大型轨道交通网络。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地铁网络化建设及运营的成本高居不下,上海地铁也逐步认识到通过轨道交通物业开发来拓展投融资渠道,反哺地铁建设和运营补亏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有系统地实施车站周边及线路沿线土地的综合性开发,以此增强轨道交通可持续的投融资能力。
本文主要在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启示。
一、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现状(一)上海地铁物业开发的简况经过近年的摸索实践,上海地铁物业开发已从原有运营单位的附属资源剥离出来,定位成为地铁资源整体经营运作的业务板块,在土地集约利用、节约项目建设费、招商引资、战略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通过实施停车场上盖综合开发、郊区线站点组团式开发、中心城区枢纽站点上盖综合开发、地铁地下空间开发等方式,尝试操作不同的开发形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
(二)上海地铁物业开发遇到的问题上海地铁从事物业开发多年来,由于缺乏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撑,既有一些自有资源的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也有由于资金问题的制约而导致没有抓住最好的开发介入时机等,相关问题归纳如下:1.地铁规划建设用地特别是车辆段用地使用效率和产生效益较低。
地铁自有存量土地、特别是停车场往往占地面积大,可再利用潜力较大。
由于缺乏对这部分土地资源合理再利用的明确政策,大面积的存量土地尚处于“休眠”状态,地铁规划建设用地尚未充分得到集约利用。
初步统计,上海地铁420公里规划内共设有19座停车场,土地面积合计约560公顷,而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仅有10号线吴中路停车场一块土地,再利用土地面积不到25公顷。
2.地铁建设与物业开发尚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在地铁建设规划阶段,由于缺少上位法和相应的审批程序,一般上盖综合开发主体尚不明确,因此地铁线位站点设计与物业开发方案较难同步结合,由此一方面导致后期开发商对地铁与开发方案的结合设计反复修改,影响地铁建设实施进度;另一方面由于规划设计不同步,上部开发与地铁不能同步施工,既影响日后运营安全,地铁预留结构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造成建设成本浪费。
3.地铁投资建设运营与沿线土地升值没有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一面是地铁沿线地区和开发商的土地收益显著,一面却是地铁建设和运营资金负担沉重。
据预测,不考虑建设投资财务费用等,十二五期间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年均运营现金流缺口就将达到4亿元左右;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预计还将新增超过2 000亿投资,按当前利率计算,上海地铁仅两轮规划建设资金产生的财务利息每年将超过140亿,且新一轮规划建设线路集中在郊区,运营客流对票务收入的支撑能力有限,亟需研究建立投融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模式分析境外如日本、新加坡等,境内如北京、广州、深圳等大都市,都在积极从事轨道交通物业开发。
其中分别选取东京地铁、香港地铁以及广州地铁这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境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开发主体,分析其对上海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借鉴意义。
(一)东京物业开发模式分析东京市拥有35条轨道交通线路,地铁、市内铁路和近郊铁路能将乘客带到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其覆盖密度居世界首位。
通过对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分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铁周边实行高容积率开发,且容积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圈层递减,东京部分站点物业开发容积率(如表1所示):日本政府鼓励开发商对东京轨道交通周围土地进行容积率高开发,在《第三次东京都长远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结合轨道车站的各级商业中心强化土地的高度利用,其商业容积率在5~15之间。
2.按照轨道站点的区位差异,将物业开发模式分为中心城和新市镇,以轨道交通站点带动新市镇建设,日本东京约45%的人口居住在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距离。
3.各类型站点在物业配比、空间布局和开发强度上都有所区别(见下页表2)。
东京地铁物业开发的启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站点周围土地的高容积率开发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加以保证,物业开发才能充分对地铁站点周围的土地进行高度利用;其二,城市轨道交通与物业开发应统一规划,并且与城市的整体规划保持一致。
(二)香港物业开发模式分析香港地铁从1979年投入运营,截至2000年上半年,逐步由前十二年的亏损转为盈利,1998年利润达28.19亿元,1999年盈利21.16亿元,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港铁2011年基本纯利增20.9%至104.68亿元。
其中物业发展利润达49.34亿元,而其客运业务及车站商务利润分别为27.01亿及27.99亿元。
香港地铁物业开发采用的“地铁+物业”综合开发模式,这一模式带来的收入主要包括:物业发展利润、物业租金收入以及物业管理收入,其良性发展的成熟经验已被广为借鉴:(1)港铁与香港政府当局的规划管理部门共同进行地铁线路及车站上盖综合发展的综合规划设计研究,制定发展蓝图大纲。
在该综合规划设计中,港铁已经对线路的走向、站点设置、有开发价值的车站上盖综合开发业态及指标形成意向。
(2)港铁就该综合规划设计向政府当局申报,获得批准后,由港铁向香港政府申请开发地块的物业发展权,并与政府商讨土地协议出让价,该价格一般按照未兴建地铁之前的地价确定。
(3)港铁获得物业发展权后,将此发展权公开招标引进发展商,发展商与港铁签署发展合约,并向香港政府补缴地价。
(4)发展商全额支付物业开发的发展成本,负责建设和销售。
(5)发展利润按照发展合约中约定的比例与港铁分成。
分析香港模式可以看出,其一,港铁公司运作的前提是自负盈亏。
香港地铁公司虽然是政府全资拥有的一家公用事业企业,但并不由政府直接经营,而是由港府委任有关人员组成董事局,按“商业原则”进行地铁的修建、运营和综合发展。
作为公用事业企业,政府要求港铁公司保证盈利,港铁公司也借此向港府争取了各种政策支持,其中最核心的是获取了对地铁站点及相邻土地的发展权,即我们常说的土地储备权。
取得土地储备权,为港铁公司获取可观的物业发展利润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这一点是目前内地城市无法完全复制“港铁模式”的关键所在。
其二,香港地铁在综合开发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基本是以住宅开发快速回笼资金,减轻投资压力,再保留部分商业等经营性物业长期持有,以获得稳定现金流,实现建设与运营的良性循环。
而且港铁拥有发展权的土地面积不局限在站本体占地范围内,而是扩大至周边至少约500米范围内,为住宅等建筑的落地和增加开发体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三,香港是国际化的旅游消费城市,地域小,集聚效应明显,且地铁站点综合体周边均有大量住宅物业集中,为商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商业客流。
鉴于这三点因素,本人认为香港模式只能取其精华,而不可完全复制。
(三)广州地铁物业开发模式分析据了解,广州地铁2011—2015年建设资金需求预计1 900亿元。
其资金来源中市、区财政投入仅占40%左右,其余全部资金缺口全部依靠土地整理收入、物业开发和资源经营收入及银行贷款等途径自筹。
广州地铁既参与土地一级储备,也从事房地产二级开发,其模式主要为:(1)广州地铁公司享有土地储备权,地铁公司事先对地铁沿线的土地进行摸查,梳理出可开发的站点和停车场周边300米~500米范围内土地,划定收储红线范围,直接参与土地一级储备,储备土地出让后获得的土地出让收入可通过财政全额返还用于地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