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南京

合集下载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2.13•【字号】宁政发〔2015〕39号•【施行日期】2015.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宁政发〔2015〕3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13日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贯彻交通运输部与江苏省共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省份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南京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精神,加快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实现南京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南京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阐明了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提出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南京市交通运输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于南京市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城市、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南站综管办南京南站地区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南站综管办南京南站地区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南站综管办南京南站地区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25•【字号】宁政办发[2013]8号•【施行日期】2013.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南站综管办南京南站地区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13]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南站综管办拟定的《南京南站地区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月25日南京南站地区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方案(市南站综管办2013年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南京市南京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市政府第290号令),进一步巩固南站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充分展示南京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管理优质的良好城市形象,推动南站地区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特制定南站地区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全国一流站区、展示全国一流形象”为目标,以“管理促提升、建设抓重点、目标争一流”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创新管理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坚决遏制站区管理顽疾反弹回潮,下大力气解决好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努力把南站地区打造成“规范、优质、精细、高效”的一流站区,打造成南京靓丽的城市名片。

二、基本原则与方法(一)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履责。

各成员单位、产权管理人或经营人要按照管理范围和责任分工履行管理职能,承担相关义务,做到在管理范围上有明确划分,在责任承担上有明确主体,在履职尽责上有明确要求。

(二)堵疏结合,标本兼治。

在站区管理上既要注重解决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站区管理的整洁、规范、有序。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重点打造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 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厦门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国际人员往来、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 能,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交通中枢。
(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被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有 63个。
综合枢纽
综合枢纽
据交通和运输部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日前出台了《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要求各地以运输需求为导向,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推进我国综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发展。根据意见,“十二五” 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全面提升长春、沈阳、石家庄、青岛、济南、南京、合肥、杭州、宁波、福州、海口、太原、长沙、南昌— 九江、贵阳、南宁、兰州、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秦皇岛—唐山、连云港、徐州、湛江、大同等(26个)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部分重要枢纽的国际服务功能。
推进烟台、潍坊、齐齐哈尔、吉林、营口、邯郸、包头、通辽、榆林、宝鸡、泉州、喀什、库尔勒、赣州、 上饶、蚌埠、芜湖、洛阳、商丘、无锡、温州、金华—义乌、宜昌、襄阳、岳阳、怀化、泸州—宜宾、攀枝花、 酒泉—嘉峪关、格尔木、大理、曲靖、遵义、桂林、柳州、汕头、三亚等(37个)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优化中转 设施和集疏运网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高效,扩大辐射范围。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01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项目
目录
01 综合枢纽
02 发展规划
基本信息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京继续教育-专业课答案6

南京继续教育-专业课答案6

使用方法:下载本文档,然后直接打开搜索相关关键字,就能得到相应的答案。

本文档保证答案最全,答案正确,祝你一次通过。

1、广州城市空间策略的基本取向是()。

正确答案:A、北抑南拓、东移西调2、根据本讲,新地理模式下,城市发展竞争力靠的是()。

正确答案:B、人才3、文化资源的挖掘途径包括直接挖掘和间接挖掘,在我国,间接挖掘的案例包括仿唐乐舞、丝路花雨、印象刘三姐等。

其中,()首创于1979年,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

正确答案:B、丝路花雨4、根据本讲,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

正确答案:D、城乡规划5、根据本讲,下列四个选项没有体现“经济挂帅”的是()正确答案:D、重环境6、2013年,中小城市数量占总城市数量的78.3%,()成为我国城市主要的生力军。

正确答案:A、二三线城市7、城市群的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新的趋势,我国大致把城市群分为()个城市群。

正确答案:A、20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属于以下哪种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C、行政法9、2016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专门强调了城市发展要(),要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作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正确答案:A、遵循规律10、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定位为引导,在我国,()的定位是: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正确答案:B、天津11、在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中,工业发展型是基于一定的自然资源或工业基础,通过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路径,比如哈尔滨、济南、西安、长春都是我国传统的老牌制造业基地。

其中,()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正确答案:D、长春12、智慧城市的概念里,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智慧的树,其中树干指的是()。

正确答案:D、智慧新的技术13、本讲提到,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的第一个任务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一个“政府+企业+个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 PPT

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 PPT
江北副城绿地系统结构 “两轴三带六廊七园”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规划目标:规划建设防灾绿 地5处、新增固定防灾公园4 处;原有一般防灾公园及广 场7处,新增12处。 规划布局:固定防灾公园9处, 用于灾害发生后的避难、救 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 一般防灾公园及广场49处, 保证每个城市组团均有一处 防灾避险绿地。
区域植物引种育种规划
规划目标:优先引种驯化乡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植物 新品种,合理进行植物新品种育种,提高园林绿化植物 的品种数量,丰富本地种质资源,以提高城市单位绿地 面积的植物多样性。
规划思路 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形地貌 条件、以等高线、坡度分析为依据, 连接孤立、分散的绿地资源。 串联结合——在现状山林水系的 基础上,整合风景区、森林公园、 地址景观、湿地景观、历史景观等 资源,形成与区域生态系统相衔接 的绿地系统。 用地协调——保证基本农田、生 态保护用地、重要水域和湿地、城 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建设用地、农 田、水域和林地大致按照1:2:3比 例控制。
评价
1、通过对南京市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体育 健身等要素的梳理,总结出南京“山、水、城、林、文” 的城市特色,融合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形成“文化引领、 特色彰显、功能复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特色,并发展演 绎至绿地系统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 2、以多项专题研究作为规划的支撑 以《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区域植物与引种育种 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专题研究为支撑。其 中《区域植物引种育种规划》是此次《规划》中的一大 亮点,将历史文化融入植物配置。充分注重特色风貌的 彰显与传承
规划结构 在市域生态格局的基础上,结合水系格局、山林格局、交 通格局、城镇格局、古都格局、绿道格局等,系统构建南京 市域绿地系统结构。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3.18•【字号】宁委发[2014]26号•【施行日期】2014.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宁委发〔2014〕26号2014年3月18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互动、产城融合、和谐发展的工作新格局,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1.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下的区长负责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全市341万亩耕地保护红线。

优化落实现代农业区域规划布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0万亩,保证口粮自给率不低于40%。

全面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规模化、园区化永久性菜地建设。

加快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提升畜牧业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无害化水平;大力推进鱼塘标准化改造,加快建设渔业健康养殖基地,确保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增长。

完善粮食收储供应保障体系,落实粮食、食用油等储备计划,强化与粮食主产区的产销合作关系,保障市场有效供应。

2.多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类统计、建档立卡,建立示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名录制度。

引导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入符合条件的合作社,扩大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可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量化到社员。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分区域制定流转最低指导价,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建筑12x xxx 120807013x“自下而上”城市设计以常熟市李市村为例一、城市简介常熟,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市代管县级市。

常熟市东北濒长江,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常熟文化属吴越文化,常熟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李市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接昆山市石牌镇,常昆高速公路与锡太一级公路交汇于村南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据《常昭合志》载:“李市跨东山泾(旧属双凤乡),距城约四十里,街五、六道,居民六、七百户,有城隍庙、石桥一、木桥六。

附近小村庄曰‘山泾’(居民数十户)”。

李市村是以水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江南小镇,历史上曾是繁荣一时的商业、农业中心。

(李市村区位分析图)二、历史背景李市村源自明朝,详细的历史渊源已经难以探寻。

据当地老人叙述,明代正统年间,朝纲不振,天下大乱,一位李姓商人坐船经过此地,迷路长达九天之久。

于是“位置偏僻、水网发达”的李市地区就成为其“躲避乱世,经营生意”的风水宝地。

日后李市村成为李氏大族的定居村落,又因其家族财力雄厚、贸易发达,吸引了周边居民来此买卖和定居,蔚然成市,渐成小镇。

李市也因此得名。

另有一种说法称明朝有一位李姓官员告老后居于此地,并建有一宅曰“李墅”,此地后来人口渐多,集市繁华,于是得名“李市”。

三、城市平面在村落“生”之构思时,首先考虑的是选址。

选址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博弈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构思者对村落外部的地形地势、土壤、水文、风向、光照等自然条件进行评估与取舍,选择最符合构思意图的地方作为村落基址。

李市村地处常熟地区,水系发达,河道密集。

当地河流有陈泾河、市河、三泾河、吴泾河、清小湾、赤沙塘、黄瓜浜、白米浜等等,其中陈泾河、市河、三泾河、黄瓜浜穿李市村而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专家解读新型城镇化“新”在哪【核心提示】对于外界来说,中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早在2013年3月,中国新一届政府履职之初,由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城镇化已经被摆上国家的重要议程。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

这份30多章合计3万多字的文件,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在若干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无疑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外界来说,中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早在2013年3月,中国新一届政府履职之初,由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城镇化已经被摆上国家的重要议程。

实际上,1年多前的2012年12月,就已经传出国家已经制定出城镇化相关政策草案。

如今,该项规划终于掀开神秘面纱,给外界带来的又有哪些新意?在3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认为“新”字体现在六个方面。

分别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制度改革。

不过,整份文件中最引人瞩目的仍是“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吸纳1亿人就地城镇化”以及松绑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支持城镇化建设。

发力中小城市《规划》首先指向城市化薄弱地区,这对中小城市来说,就是一次“凤凰涅槃”。

但在具体执行上不能“雨露均沾”,必须有所侧重。

于是,一个新概念又重新火了:城市群长期以来,中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非常突出,“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状况为外界所诟病。

在新出台的这份《规划》中,提出要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

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要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如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城市群等城市群,引领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

2014年第27届交通规划年会学习交流

2014年第27届交通规划年会学习交流

杨涛—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思考:
万州与佛山城市交通发展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具有重要的区位要素,独特 的山水资源文化,同样也存在交通对万州城市地位提升作用的不足等问题。但 是对于万州的城市交通发展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模式?区域差别化交通引导是否 可以在万州实施?我们如何进行差别化处理及细化?
四、策略——交通引导区域差别化发展
老城区:绿色交通主导区 中心城区:公交优先发展区 都市区:公交引导发展区 市域:健康交通示范区
杨涛—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二、主题学术报告简析
五、任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模式
宏观层面:实施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广域开放的区域对外交通体 系; 中观层面:加快推进公交引导城市空间与产业发展战略,引导紧凑集约型城市 空间布局和低碳生态型产业结构; 微观层面:着力落实公交引导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塑造特色的岭南山水城市交 通模式与特色。
11.轨道交通网络化过程中客流特征及客流成长趋势分析—刘建峰,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模型部部长
二、主题学术报告简析
4.12 分组一会议演讲主题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群交通发展趋势和策略 2.基于交通情景模拟的西宁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3.客运中心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交通运输发展思路与重点 5.上海市小客车管理政策研究
李铁—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
思考: 万州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否也存在这些问题?城市扩展过程中,交通 与城市各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应考虑在内,城市的交通标准应根据自 身的条件设置各道路等级,应将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的过程。
李克平,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现为德国交通工程学会会员、负责同济 大学交通工程实验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城[2010]1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城[2010]1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城[2010]13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天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规划局: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南京江宁区汤山新城街道城乡总体规划

南京江宁区汤山新城街道城乡总体规划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街道)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片区结构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组团结构图
土地利用规划图 绿地系统规划图
南京市江宁区高新园淳 化组团(NJNBe020)控制
性详细规划
批准 单位
南京市人民政府
批准 文号
2016年9月8日宁政复【2016】128号
动 态 更 新 信 息 栏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汤山街道行政辖区范围, 总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区位图
规划内容
1、功能定位 南京都市发展区内以旅游、休闲为特色的新城;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的目
的地;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 2、空间结构
规划汤山未来形成“一城三片九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城”:指中部旅游城镇片区,主要包括了旅游度假区、汤山城镇的温泉度假小镇、S122 以南的旅游拓展组团和上峰城镇。 “三片”:分别是北部工业遗产及郊野游憩片区、西部山林休闲片区、南部都市农业片区。 “九组团”:分别为阳山组团、古泉组团、汤山老街组团、温泉度假区核心组团、旅游拓展 组团、作厂科创组团、地铁新市镇组团、上峰老镇组团、宁峰组团。
规划于2016年5月完成,2016年9月由市政府批复实施。
南京市规划局 二O一六年九月
说明
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 2、城乡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 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批准的具体项目建设方 案实施。 3、城市规划是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局存档备 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 将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4、本材料版权及解释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 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

新型城镇化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南京

新型城镇化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南京

城市 发展 特点
城市规模
中等城市规模出现 城市半径:10km~20km
城市沿交通线呈现带状单侧发展 出现“码头城市”
城际性交通 加强,影响工 业的集中和市 场的扩展,工 业和城市主要 沿海、沿江分 布。
城市形态
1.1. 2内河时代
2、内河运输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点-轴式结构
芜湖:沿江、湖发展
航空时代 高铁时代
19世纪出现 “车站城市”
3 铁路运输时代
18世纪,此时 的城市形态为 “码头城市”
18世纪,此时 的城市为 “港口城市”
2 海运港口运输时代
交通枢纽组织城市 空间时代的来临!
1 内河运输时代
从18世纪的“码头城市”到20世纪的“多中心及新城”,历史发展的轨迹证明:
1. 空间与产业、交通互动发展,产业升级、城市演进与交通系统相伴而生、相伴而行;
向“服务于整个海峡大区的商务中心”发展。
1.2.1历史沿革的基本规律
交通、产业与城镇互动的双维视角
1、纵向历史观的透视分析
1.2交通、产业与城镇的基本规律
大都市区进一步 大型化发展阶段 郊区化扩展阶段
5

城市化鼎盛时期 区域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起步阶段

20世纪出现 “多中心及新城”
4 汽车运输时代
1.1. 2内河时代
2、内河运输时代
时间 交通 运输 特点 主要交通工具 主要交通动力 18世纪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木船、轮船(平均速度:10~30km/h ) 水力、人力
交通运输对城 市发展的作用
交通形态
城市化进程
水面
城市化起步
工业化进程

南京美丽乡村江宁示范区规划

南京美丽乡村江宁示范区规划

朱门人家
年接待量超过10万 人次的旅游点有7处
雁南飞观光园
资源单体
游客量 旅游收入
1 石塘人家
60万 200万
2 雁南飞观光园 30万 210万
3 六顺生态农艺园 26万 180万
4 银杏湖度假区 15万 4500万
5 甘泉湖度假区 10万 50万
6 前石塘村
10万 80万
7 千盛农庄
10万 300万
总体思路
特色之四—突出城乡差异的美丽乡村风貌
挖掘与保护历史遗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强化乡土材料、乡土工法、乡土形式和乡土植被,避免城市 化景观的入侵,增强美丽乡村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特色之五—多管齐下,整合资源的协调机制
整合国土、林业、农业、水利等多部门的政策、规划和资金,在空间和时序上统筹安排,有序推动。
东:宁丹路和横溪边界 西:宁马高速 北:绕越高速 南:省界
总面积约430平方公里
4个街道51个社区; 656个自然村; 人口约15万
滨江新城
谷里街道
江宁街道
绕越高速
秣陵街道
空港新城
宁 丹 高 速
街道名称
人口(万) 社区(个) 自然村(个)
横溪街道(规划区)
5.25
18
236
横溪街道
谷里街道(规划区) 3.25
南山湖度假区
石塘人家 七仙山大观园
17
1
资源评价
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沿牛首-云台廊道集聚
小结
1. 生态本底较好,但缺乏有效的保护,存 在破坏的威胁
2. 景观格局完整,但乡村特色景观有逐渐 被城市化趋势
3. 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挖掘
18
1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苏政发[2014]90号【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发布日期】2014.08.10【实施日期】2014.08.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4〕9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4年8月10日序言同城化是相邻城市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协同合作,逐步突破城际之间要素流动障碍,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居民生活等经济、社会各方面高度融合发展的过程,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宁镇扬地区作为江苏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区域,是长江三角洲西翼的重要节点区域,也是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联结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推进宁镇扬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顺应发展趋势、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部署。

为加快推进宁镇扬同城化进程,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整体谋划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探索建立和完善同城化发展的协商协调机制。

规划是引导推动宁镇扬地区同城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和实施区域内各城市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为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全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2013年年底常住人口1582万人,规划期为2014-2020年。

第一章发展背景宁镇扬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具有同城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新形势下,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

第一节基础与条件山水同脉相连,文化习俗相近交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三城一水间,孪生宁镇扬”。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规划局关于建立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的意见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规划局关于建立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的意见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规划局关于建立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28•【字号】宁政发[2013]25号•【施行日期】2013.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规划局关于建立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的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3]2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规划局拟定的《关于建立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28日关于建立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的意见(市规划局 2012年12月)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提供更加科学的指标体系、更加有力的指导准则,特制定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指标体系,作为我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为总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建设水平为总体要求,以国家和江苏省相关法规、要求为基础,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南京实际,科学制定出一整套土地集约利用、环境品质提升、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划建设指标体系,作为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准则,作为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考核标准。

二、基本原则(一)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体现南京赶超跨越的新追求。

(二)坚持以人文本发展理念,提高公共服务品质与文化品位。

(三)突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导向,强化城市生态与资源保护。

(四)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强调交通与基础设施的保障。

(五)综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体现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三、适用范围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指导城市新建地区的城乡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9•【字号】宁委发[2012]66号•【施行日期】2012.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的意见(宁委发〔2012〕66号2012年11月29日)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枢纽经济,将我市建设成为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简称“综合枢纽名城”),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综合枢纽名城是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整合交通、信息、金融、市场等各类枢纽功能,整体提升城市设施水平,放大比较优势,是强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按照高端化、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引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在更高层次提升发展水平,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打造长三角门户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综合枢纽名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在“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在转型升级上作示范的总体要求,以发展枢纽经济为导向和出发点,依托枢纽、强化功能、培育产业、繁荣经济,变枢纽优势为资源、资金优势,变枢纽优势为开放、信息优势,变枢纽优势为经济、贸易优势,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综合枢纽名城要牢牢把握功能融合、产业支撑、市场导向、服务区域的原则,按照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大力提升综合设施水平,以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为突破重点,通过优化体制机制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类产业和城市功能提升层级、接轨国际、扩大影响,以枢纽经济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中心地位。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11•【字号】苏政办发[2014]58号•【施行日期】2014.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5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7月11日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一)主要工作成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发展形势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总体目标(四)规划指标四、重点任务(一)四大体系建设(二)五大专项行动(三)十大重点工程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保障政策(三)加大监管约束(四)深化试点示范(五)弘扬绿色文化前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实现“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与生态省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省,促进全省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江苏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江苏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编制本规划。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内容提要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内容提要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
1.总规回顾
2.总体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职能、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等)
3.区域合作
4.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城乡人口分布、城乡统筹)
5.都市区(土地利用、中心城区、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
6.综合交通(铁路、公路、航空、货运物流、综合客运枢纽、城市道路、跨江通道、公共交通-轨道及路面、静态交通)
7.名城保护
8.住区建设(居住用地布局规划、社区公共设施配套)
9.公共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保障)
10.产业布局(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科技产业)
11.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绿地系统)
12.岸线利用(城市生活岸线、港口产业岸线)
13.市政设施(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
14.综合防灾(防洪、抗震、消防)
15.地下空间
16.总体城市设计
17.规划实施(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2内河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2、内河运输时代
时间
18世纪
交通 运输 特点
主要交通工具
主要交通动力 交通形态
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
木船、轮船(平均速度:10~30km/h ) 水力、人力 水面 城市化起步
工业出现(家庭手工业)
城市 发展 特点
产业及职能 二产开始逐步城市城市经济重要组成 产业呈现“点-轴”式分布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1、步行、马车、人力车时代
交通 运输 特点
城市 发展 特点
时间 主要交通工具
18世纪以前 步行、人力车、马车 (平均速度:5~10km/h )
交通运输对城 市发展的作用
主要交通动力
人力、畜力
交通形态
地面
城市化进程
城市产生
工业化进程 产业及职能
城市规模
城市形态
前工业化时期
交通运输处

城市聚集的同时,扩散效应开始出现 的中心区位;
城市形态
城市沿铁路线特别是铁路枢纽发展, 以铁路客运站为中心呈圈层式指状蔓延, 形成“车站城市”
一系列“临站型”工 业中心和大城市在铁路 沿线特别是铁路枢纽地 区陆续兴。
1.1. 4铁路时代
4、铁路运输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城市:指状扩展形态 快速城市化时期 ,铁路网络 开始完善,铁路车站对城市 的扩展及乡村的城镇化起到 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国城镇群的发展呈现出以 北京,沈阳,上海三座人口 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为 中心的三大片区,改变原有 的以长江、京杭大运河为主 线的城镇群分布格局
新型城镇化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交通 ·产业 ·空间三要素统筹
张国华 2013年03月08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1、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 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 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 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中期(机器大工业)
城市层面市经济的主导 产业呈现“轴向”分布

缘与门户的铁路客运站 地区,由于内外人流集 聚、交汇,使其周边地
发 展
城市规模
大都市圈出现 城市半径:30km~50km
区逐渐萌生新的以服务 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生

长点,最终演变为城市
芜湖:沿江、湖发展
清末,我国城镇群主要沿 长江流域分布,内河航道 是其主要区位优势,形成 了以重庆成都,武汉三镇, 以及上海杭州为中心的三 大片区
1.1. 3海洋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3、海运、港口运输时代
时间
交通 运输 特点
主要交通工具
主要交通动力 交通形态
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
18世纪以后
2、新型城镇化: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 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1. 交通与土地:一体化、TOD、公交都市…鸡与蛋的纠结
* 城市半径指:人在一小时内所能到达的距离
1.1. 1自然力时代
1、步行、马车、人力车时代
区域:极核式结构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百乘之国,中而立市,东南西北度五十里; 千乘之国,中而立市,东南西北度百五十里; 万乘之国,中而立市,东南西北度五百里。
—《管子》
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 战胜。—《尉缭子·兵谈》
4、铁路运输时代
时间
交 通 主要交通工具 运 输 主要交通动力 特 点 交通形态
城市化进程
19世纪 火车 (平均速度:50~100km/h ) 蒸汽机、电力
地面
城市化鼎盛时期
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 的作用
区域层面:铁路带来 产业与城镇的集聚。既 有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 沿铁路向外辐射,形成 新的交通经济带;
现代航运技术 的进步对经济区 位的影响继续加 强; 随着港口的多 功能化,船舶的 大型化、高速化, 运费大幅降低, 沿海、沿江等 “临港型”工业 和产业带继续受 到重视
1.1. 3海洋时代
3、海运、港口运输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天津:港口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1.1. 4铁路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城市规模
中等城市规模出现 城市半径:10km~20km
交通运输对城 市发展的作用
城际性交通 加强,影响工 业的集中和市 场的扩展,工 业和城市主要 沿海、沿江分 布。
城市形态
城市沿交通线呈现带状单侧发展 出现“码头城市”
1.1. 2内河时代
2、内河运输时代
点-轴式结构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1.1. 4汽车时代
4、汽车运输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时间
交 通 主要交通工具 运 输 主要交通动力 特 点 交通形态
20世纪出现 汽车
(平均速度:50~150km/h ) 发动机
轮船(平均速度:20~70km/h ) 水力、风力 海面 区域城市化
工业化加强(工场手工业)
城市 发展 特点
产业及职能
二产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 产业呈现“点-轴”式分布
城市规模
大城市出现 城市半径:15km~30km
城市形态
城市聚集效应加强 城市临海化布局,形成“港口城市”
交通运输对城市 发展的作用
2. 产业是城镇化的源泉,没有产业就没有城镇化。
3. 产业与综合交通系统之间关系如何?需要追溯历史、遵循
规律、探索大道!
一、交通 ·产业 ·空间历史沿革及基本规律
主要内容
二、新时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挑战与机遇
三、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转型及规划
壹 交通·产业·空间
1、历史沿革 2、基本规律
1.1. 1自然力时代
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
于稚嫩时期;
政治功能是城市主导功能,经济功能微弱, 聚集力和辐射力非常弱
交通网络相 对城市形态发
展是被动的;
规模较小
城市受人为
城市半径:4km~8km
控制力、地理
基本独立,具有明显封闭性,内部空间结 条件限制较强。
构呈紧凑同心圆形态
区域范围内城市呈点状分布,城市的等级 和规模尚未形成,形成均质无序的极核式空 间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