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7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

对 雪

杜 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赏析】 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

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最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

【思考】 这首诗的第二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骁.(xiāo)腾 崇.

(c hónɡ)光 2.多音字

宛⎩⎪⎨⎪⎧大宛.马(yuān)宛.转(wǎn) 横⎩⎪⎨⎪⎧横.行(hénɡ)蛮横.

(hènɡ) 薄⎩⎪⎨⎪⎧薄.宦(bó)厚薄.(báo) 葛⎩⎪⎨⎪⎧葛.藤(ɡé)姓葛.

(Gě) 二、字形辨认

⎪⎨⎪⎧jùn(峻)峭jùn(竣)工 ⎩⎪⎨⎪⎧xiāo(骁)勇jiāo(骄)横 ⎩⎪⎨⎪⎧chónɡ(崇)光鬼鬼suì suì(祟祟) ⎩

⎪⎨⎪⎧雨雪fēi fēi(霏霏)xiàn(霰)雪 三、词语释义 ①锋棱:锋利而有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②竹批:像刀削的竹竿。 ③无空阔:视空阔如无物。 ④骁腾:壮健,快捷。 ⑤恨费声:因恨而连声嘶鸣。

⑥芜已平:田园里的草与野地里的草连成了一片。

⑦袅袅:形容风轻微柔和。

⑧崇光:高处的光彩。

⑨霏霏:弥漫、飘散的样子。

四、名句默写

①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②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1.走近作者

(1)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杜拾遗。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原籍湖北襄阳。我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

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

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2)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

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

义山诗集》《樊南文集》和《樊南文集补编》。

(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

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

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词开豪放

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2.写作背景

(1)《房兵曹胡马》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漫游齐鲁后回洛阳时所作。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这首诗不但以非凡的气势描绘了马的外形和神态,更凭借丰厚的象征内涵寄寓着诗人的理想、情操与精神,使“灵”与“肉”在象征中升华,完美结合,可谓咏马诗篇中的佼佼者。

(2)《蝉》

李商隐生活的时代,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乱政,朝臣结成宗派,当时形成了牛李两党,互相排挤。李商隐最初受到牛僧孺一派的令狐楚赏识,中进士之后又成了李德裕一派的王茂元的女婿。因为两头不讨好,所以无论在哪一派得势时,都不可能重用他,他也就一直没有担任过重要的官职,而是长期在外地作幕僚,虽然满腹诗书,才华盖世,也只能是深受压抑。《蝉》这首诗写于开成三年(838),当时李商隐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任书记。在诗中,李商隐借蝉的形象自喻,写出了自己寄人篱下的压抑之感,又抒发了空作不平之鸣、无人同情的悲哀。

(3)《海棠》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七年(1084),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作者对海棠的这种热爱,是和他的遭遇联系在一起的。借花喻人,苏东坡对海棠花倾注了极大的感情,为此,他写了这首诗,以寄寓情怀。

3.相关知识

所谓“咏物诗”,是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比较典型的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借梅花冷落孤傲的形象,抒发自己寂寞愁苦的内心和董道不豫的操守。其他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黄巢的《菊花》和于谦的《石灰吟》皆属此类。

1.《房兵曹胡马》前两联是如何刻画马的形象的?

【点拨】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作者写马的骨相和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颔联两句“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了诗人的匠心。

2.如何理解“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两句诗的含意?

【点拨】这两句诗,把诗人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碧绿的树叶,并不为它的嘶叫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碧本无联系,可是作者却怪树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蝉,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但从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蝉本可以依托荫庇而绿叶却无情,又是有理的。

3.“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这两句诗为什么被后人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

【点拨】“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爱花更惜花的感情。“巧”在诗人又以花喻己,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显然,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于黑暗中的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的写照。“只恐夜深花睡去”隐含顾影自怜的意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颓唐委靡,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觉到诗人豁达、洒脱的胸襟。

4.在《房兵曹胡马》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首诗看似写马,实是借马写人,借马抒志,即借“马”这一象征性的“肉体”寄寓诗人的心志,使诗歌主旨升华。骏马的完美形象,正是伟岸勇健的边塞壮士的象征,也是保家卫国的戍边栋梁的映照,更是积极进取、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的含蓄流露。这里寄寓着诗人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的美好愿望,更是自己积极用事心情的写照。作者借“马”这一雄健英武的形象来抒发他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胸怀,于咏马之中表现出自己的情与志。他要借写胡马的品格,表达对朋友的期望,更表达自己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