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功之道公务员考试之数量关系 (精华)

合集下载

公务员如何做好行测题中的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如何做好行测题中的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如何做好行测题中的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备考中,如何做好数量关系题成为许多考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准备资料、解题技巧和模拟练习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公务员如何做好行测题中的数量关系题。

一、准备资料在备考数量关系题时,合理的准备资料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考生需要整理并熟悉各类常用数量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比例关系、百分比关系、平均数、绝对值等。

其次,梳理数量关系题的出题形式和解题思路,关注常见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最重要的是,积累大量的数量关系题目,并进行系统分类整理,以便在解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二、解题技巧1.仔细审题:数量关系题往往存在隐蔽信息,解题时要仔细阅读并分析题目,抓住关键信息。

特别要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比例关系、相关性数字等。

2.建立等式关系: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尝试建立各个数量之间的等式关系。

通过赋值、变量替代等方法,将未知量表示出来,方便后续计算。

3.灵活运用逻辑思维:数量关系题往往需要考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可以通过推理、类比、反证法等思维方式,辅助解题过程。

4.注意特殊情况:数量关系题有时会存在特殊情况,考生要警惕这些情况的出现,并加以分析和解答。

5.排除选项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排除选项法缩小答案的范围。

若发现某个选项在逻辑上不成立或与问题描述不符,可以将其排除。

三、模拟练习模拟练习是提高数量关系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考生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题进行分类,划分难易程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同时,要注意模拟考试时的时间控制,培养快速解题和答题技巧。

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加深对数量关系题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要想在行测中做好数量关系题,考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并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灵活运用逻辑思维,加强模拟练习,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能够提升解题水平,顺利应对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类经典题型。

它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

1.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数量关系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情况。

在等比数列中,每两个连续的数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为了解答等比数列题,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公式:第n项 = 第1项 * 公比^(n-1)举例来说,如果题目给出了等比数列的前两项和第几项,我们可以利用上述公式求出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2. 比例关系比例关系题在数量关系题中也是较为常见的。

比例关系一般分为直接比例和间接比例两种情况。

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例如,如果题目告诉我们A和B成正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A1 / B1 = A2 / B2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另一个变量的比例关系成正比。

例如,如果题目中告诉我们A和B成反比,同时A和C也成反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A1 / B1 = C2 / A2在解答比例关系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换算单位的问题,以确保比例关系的一致性。

3. 百分比和利率百分比和利率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题。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将百分数或利率转换为小数来进行计算。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百分比的加减运算和百分比与整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题目告诉我们某项费用上涨了50%,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1.5倍,即原来的费用乘以1.5来计算。

4. 货币兑换货币兑换题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一类数量关系题。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汇率进行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如果题目给定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1:6.8,我们可以将美元转换为人民币,或者将人民币转换为美元来计算题目中的换算问题。

总结:在解答公务员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方法。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公务员考试一直是许多人追求稳定职业的首选,而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目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掌握数量关系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有效地解答这类题目,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技巧,帮助考生在考场上取得优异成绩。

一、理解数量关系题类型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目包括比例关系题、增减关系题和逻辑关系题。

比例关系题是考察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比较关系,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求解。

增减关系题是考察一项变量在多次增减后的最终值,需要考生掌握增减的规律并进行计算。

逻辑关系题是考察多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二、记忆重要的数量关系公式和比例关系规律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熟练掌握一些重要的数量关系公式和比例关系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电力公式P=UI,可以帮助解决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利润率公式利润率=利润÷成本,可以帮助解决利润和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

此外,还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比例关系的规律,如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以及复杂比例关系等。

三、画图辅助解答数量关系题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通过画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题目,并帮助解题过程。

无论是比例关系题还是逻辑关系题,构建一个简单易懂的图形模型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在考察一个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时,通过画一个表格或者柱状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容易推断出正确的答案。

四、分析数量关系题中的逻辑关系对于逻辑关系题,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掌握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快速推理和排除错误选项。

同时,注意审题的关键词,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理清变量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五、多做数量关系题的练习提高数量关系技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总结。

在备考阶段,考生应该多做一些数量关系题的练习,熟悉各种题型,并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与逻辑备考重点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与逻辑备考重点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与逻辑备考重点作为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理解并熟练运用数量关系与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数量关系与逻辑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考点,考察的是考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与逻辑备考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此类题型。

一、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题以图表、数字和情境为主要依托,考察考生对数据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1. 数据分析能力:要善于通过图表、数据和情境来分析问题,理解数据间的关系,并能快速提取出关键信息。

2. 比例关系:要熟悉常见的比例关系,如正比例、反比例等。

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百分数和比率:要能够准确地运用百分数和比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4. 逻辑推理:在数量关系题中,常常会涉及到逻辑推理,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二、逻辑逻辑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备考重点:1. 逻辑关系的判断:要能够准确判断命题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

2. 推理与演绎:要善于运用推理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推断出可能的结论。

3. 暗示理解:要具备辨别命题中的隐含信息和意图的能力,从而正确理解命题。

4. 逻辑思维训练:可以通过阅读逻辑学方面的书籍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备考技巧:1. 练习题型:通过做大量的数量关系和逻辑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2. 梳理知识点:将数量关系和逻辑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备考资料。

3. 刻意练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刻意练习,发现和克服自己在数量关系与逻辑方面的薄弱环节。

4. 考点重点突破:针对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考点,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综上所述,数量关系与逻辑是备考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相信考生能够在考试中有出色的发挥。

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公务员数量关系技巧总结

公务员数量关系技巧总结

公务员数量关系技巧总结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是让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个模块。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数量关系也并非难以攻克。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实用的公务员数量关系技巧。

一、整除特性整除特性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技巧之一。

当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倍数”等字眼时,往往可以考虑运用整除特性来解题。

例如,如果题目中说某数能被 3 整除,那么这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 3 整除。

又如,某班级的学生人数平均分成若干组,如果每组 5 人还多 2 人,那么总人数减去 2 之后就能被 5 整除。

通过对整除特性的灵活运用,可以快速排除一些错误选项,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二、特值法特值法是在一些条件不充分或者计算复杂的题目中,通过设特殊值来简化计算的方法。

比如,在工程问题中,如果题目中只给出了工作时间的关系,没有给出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就可以将工作总量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得出工作效率,进而求解问题。

再如,在利润问题中,如果题目中只涉及到利润率和折扣率,而没有给出具体的成本和售价,就可以设成本为100 等特殊值来进行计算。

三、比例法比例法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关系,通过设份数来解题的方法。

例如,如果题目中说甲、乙的速度比为 3:4,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比也为 3:4。

那么就可以设甲的速度为 3x,乙的速度为 4x,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来计算。

在溶液问题、行程问题等多种题型中,比例法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当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比较明显时,就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解。

要注意的是,设未知数时要尽量选择便于计算的量,方程也要尽量简化,以便快速求解。

比如,在年龄问题中,通常可以设年龄较小的人的年龄为未知数,然后根据年龄差不变等条件列出方程。

五、分类讨论有些数量关系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例如,在排列组合问题中,如果涉及到分类选取或者分步选取,就需要分别计算不同情况的组合数,然后相加或相乘。

公务员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公务员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公务员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是考察数学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考生高效地解决这类题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比例关系题比例关系题是数量关系题中最常见的一类题目。

解决比例关系题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比例关系,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

解题步骤:1. 读懂题意: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各个变量的含义,并找到已知条件。

2. 建立比例关系: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建立各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3. 推理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比例关系进行推理,得出所求的答案。

例如:某商品在某地区销售额为500万元,而全国销售额为2000万元,求该商品在全国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

解题思路:销售额的比例即为所求的答案,设该比例为x,则有:500/2000=x/1,通过比例关系求解可得,x=0.25。

答案:该商品在全国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为0.25。

二、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需要通过推断来解决问题。

解题步骤:1. 理清关系:仔细审题,理清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

2. 利用排除法: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排除法逐渐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3. 推理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和排除的选项,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甲、乙两人参加体育比赛,甲比乙多赢了5场比赛,乙比丙多赢了7场比赛,求甲比丙多赢了几场比赛。

解题思路:设甲比丙多赢的场次为x,则甲比乙多赢的场次为x+5,乙比丙多赢的场次为7。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x+5)-7=x,通过推理可以得知x=2。

答案:甲比丙多赢了2场比赛。

三、利益分配题利益分配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题,需要考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各个人员的利益比例。

解题步骤:1. 理解利益分配规则:明确利益分配的条件和规则,关注每个人的利益份额。

2. 求解比例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各个人员之间的利益比例关系。

3. 计算答案:利用已知比例关系计算出所求的答案。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众多考生的难点和重点。

数量关系涉及的知识点繁多,题型复杂,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常见的数量关系知识点。

一、数学运算1、整数特性整数特性是数量关系中的基础知识点。

包括整除特性、奇偶性、质数与合数等。

整除特性:若整数 a 除以非零整数 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

比如,能被 2 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质数与合数:质数是指在大于 1 的自然数中,除了 1 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合数是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 1 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 除外)整除的数。

2、方程与不等式方程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工具。

通过设未知数,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求解。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 ax + b = 0(a≠0)的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组成。

不等式:用不等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连接两个代数式的式子。

3、比例问题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常见的有工程问题中的效率比、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比等。

若 a:b = c:d,则 ad = bc。

4、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数量关系中的重点和难点。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5、工程问题工程问题的核心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经常通过设工作总量为 1 或工作总量的最小公倍数来解题。

6、利润问题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

7、几何问题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模块。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数量关系也能成为我们得分的利器。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题型是基础数量关系的题型多种多样,包括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等。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比如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往往是找到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者通过设未知数来建立方程。

再比如行程问题,要清楚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同时要注意相遇、追及等不同情况的公式运用。

只有对各种题型了如指掌,我们在考场上才能迅速判断出题目所属的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二、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数量关系中有很多基本的公式和定理,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勾股定理等。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我们解题的重要工具,必须牢记于心。

以等差数列为例,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熟练运用这个公式,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三、学会运用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给出的选项信息比较充分,或者直接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

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一个数除以 5 余 3,除以 6 余 4,除以 7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我们可以从选项中最小的数开始代入,看哪个数满足所有条件。

2、数字特性法根据题目中数字的特性,如整除特性、奇偶特性、倍数特性等,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或者确定答案。

比如,“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倍,全班人数是 50 人,男生有多少人?”因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倍,所以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 倍,那么全班人数一定能被 3 整除,50 除以 3 余 2,所以选项中除以 3 余 2 的数一定不是正确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数量关系一直是众多考生感到棘手的模块。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攻克这一难题并非遥不可及。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取得高分的实用技巧。

一、深入理解题型数量关系的题型种类繁多,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等。

每种题型都有其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对各种题型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类。

以行程问题为例,核心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但会有相遇、追及、流水行船等不同的情境。

对于工程问题,关键在于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只有对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律了如指掌,才能在考试中迅速判断题目类型,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数量关系中的很多题目都依赖于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

比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勾股定理等等。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解题的基础,必须要牢记于心,并能够熟练运用。

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数学运算规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也要能够灵活运用,以简化计算过程。

三、善于运用代入排除法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题目或者没有清晰解题思路的题目时,代入排除法往往能发挥奇效。

将选项中的数值代入题目条件中进行验证,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的选项,从而缩小答案范围,甚至直接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对于一个方程求解较为复杂的题目,如果选项的数值比较简单,可以逐个代入方程,看哪个选项能够满足方程的条件。

四、巧用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解题方法。

比如整除特性,如果题目中提到“某数能被3 整除”,那么这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3 整除。

奇偶特性,两个奇数相加为偶数,两个偶数相加为偶数,奇数加偶数为奇数等。

通过对数字特性的分析,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从而节省解题时间。

五、学会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方法。

当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明确时,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公务员考试是众多考生追逐的目标,而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部分往往是让许多考生感到头疼的环节。

但别担心,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这部分也能成为你得分的利器。

首先,我们要明确数量关系考察的重点。

它主要涵盖了数学运算、数字推理等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代数、几何、概率、排列组合等。

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一、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想要在数量关系中取得高分,扎实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

比如,代数中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的性质和公式;概率中的古典概率、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排列组合中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这些基础知识就像是建房的基石,只有基石稳固,房子才能建得牢固。

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其原理和推导过程。

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不仅要记住公式,还要明白公式是如何通过首项、末项和项数推导出来的。

这样,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灵活运用。

二、熟练运用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的条件比较复杂,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代入排除法往往能起到奇效。

将选项逐一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符合条件的即为正确答案。

比如,在求解一个方程时,如果直接求解比较繁琐,我们可以先从选项中选取一个数值代入方程,看是否满足条件。

2、数字特性法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字特征,如整除特性、奇偶特性等,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例如,如果题目中提到某个数能被 3 整除,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 3 的整除特性(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来判断选项。

3、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设未知数,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求解。

在设未知数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未知数,以便于列方程和求解。

4、赋值法对于一些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数值,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倍数关系的问题,可以采用赋值法。

给其中的某个量赋予一个具体的值,然后按照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计算。

三、善于总结题型和规律数量关系的题型众多,但每种题型都有其规律和特点。

公务员笔试如何做好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笔试如何做好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笔试如何做好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在公务员笔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涉及到数学与逻辑推理能力。

掌握数量关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顺利通过公务员笔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做好数量关系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理解题意在做数量关系题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意思。

仔细阅读题目描述和数学表达式,对于给定的数据和条件做好整理和归类工作,确保清晰地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关系。

可以将题目绘制成图表或者列出表格来更好地理解题意。

二、分类与归纳根据数量关系题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更好地解答。

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包括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递推关系式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找出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列方程与解题在确定了题目类型后,可以尝试列方程来解答数量关系题。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量关系和条件,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综合运用代数方程、几何等运算方法来解答。

通过列方程,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计算和推导的形式。

四、多角度综合考虑在做数量关系题时,考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可以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找出特殊值或者推断未知数的范围来解答。

在解题过程中,可适当利用图形、图表等辅助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五、做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注意理解和运用单位:数量关系题往往涉及单位的转换和使用。

在计算过程中,要对单位进行转换,并确保单位的一致性。

2. 注意数据准确性: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小数点的位置和计算符号的正确使用。

3. 利用近似值:一些数量关系题中,给出的数值较大或有很多小数点,可以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减少计算量和提高解题速度。

4. 多练习、多总结:对于数量关系题,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建议考生多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并及时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应对公务员笔试中的数量关系题。

希望各位考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公务员中的笔试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笔试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笔试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在选拔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试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对考生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

在笔试中,数量关系题目是常见且重要的一类题型,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数量关系题目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通常,数量关系题目会给出一些条件,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推理出一些结论或者回答相应的问题。

因此,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和要求,确保理解无误。

二、列举关系在理解了题目要求后,考生可以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进行整理和列举,以便更好地理清各种关系。

可以使用表格、图示或其他适当的形式,将各个变量或信息归类整理,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题目的要求。

三、构建方程或不等式在整理关系后,考生可以尝试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构建方程或不等式,进而解答问题。

通过将题目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可以更清晰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为后续的计算和解决提供方便。

四、分析条件限制在构建方程或不等式之后,考生需要分析各种条件的限制,判断所得到的方程或不等式是否能够满足所有的条件。

通常情况下,数量关系题目中会存在一定的限制约束,如“非负整数”、“正整数”等,考生需要对这些约束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确保所得到的答案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五、利用特殊性质在解答数量关系题目时,考生还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性质或者数学规律来简化计算或者推理过程,从而更高效地解答问题。

例如,对于一些关于奇偶性、因数分解、最大公约数等性质的题目,可以利用相应的特殊性质来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效率。

六、反证法在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题目中,考生可以尝试运用反证法来推理和解答问题。

通过假设结果不成立,进行推理过程,最终得出矛盾,从而排除了假设的错误情况,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七、多做练习最后,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数量关系题目的解题技巧。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题目,还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增强解题的信心和能力。

公务员笔试中的数量关系与数据分析

公务员笔试中的数量关系与数据分析

公务员笔试中的数量关系与数据分析在公务员笔试中,数量关系与数据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数量关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学和逻辑思维的运用能力。

数据分析题目则要求考生具备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推理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公务员笔试中的数量关系与数据分析。

一、数量关系题目的特点数量关系题目通常以一组数字或符号来表达,考察考生对数字关系和逻辑推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类题目常见的形式有数列、比例、图表等。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信息,寻找规律,并通过推理和计算找到正确答案。

二、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1. 分析题目:首先要仔细读懂题目,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2. 寻找规律:通过观察和对比,寻找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可以尝试列举一些例子,分析数字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

3. 推理计算:根据所找到的规律,进行推理和计算,找到或计算出缺失的数字或符号。

可以利用数学公式、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解答题目。

4. 检查答案:在计算完答案后,要仔细检查结果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极端情况下的特殊值。

必要时可以重新计算或调整答案。

三、数据分析题目的特点数据分析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以表格、图表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要求考生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解答问题。

题目可能涉及到统计、概率、趋势预测等方面的内容。

四、数据分析题目解题技巧1. 阅读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数据表格、图表或描述内容,理解每个数据所代表的含义,并注意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2. 分析数据:对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利用图表或计算平均值、比例等统计指标来辅助分析。

找出数据中的规律、趋势或特殊情况,并注意是否有异常值或数据缺失的情况。

3. 推理和推断:基于对数据的分析,进行推理和推断,得出相应的结论或回答问题。

可以利用数学方法、逻辑推理或统计学知识等进行推导和推断。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数量关系作为行测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

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数量关系也能成为得分的利器。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高分技巧。

一、掌握基础知识数量关系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包括算术、代数、几何、概率等。

首先要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掌握,比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等。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解题时迅速找到思路。

二、学会分析题目拿到一道数量关系题,不要急于动笔计算,而是要先仔细分析题目。

弄清楚题目所涉及的数量关系类型,是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还是其他类型。

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和隐藏条件。

通过分析题目,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三、巧用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在一些选择题中,如果直接计算比较复杂,可以将选项逐一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能节省不少时间。

2、数字特性法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利用数字的奇偶性、整除特性、倍数关系等特性来快速排除选项或确定答案。

比如,如果题目中说某数是 3 的倍数,那么可以先排除不是 3 的倍数的选项。

3、方程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来求解。

列方程时要注意找出等量关系,解方程时要熟练运用各种解方程的方法。

4、赋值法在某些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倍数关系。

这时可以根据题目特点,对某些量进行赋值,从而简化计算。

四、多做真题练习数量关系的解题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多做历年真题,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同时,要对错题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五、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在行测考试中,时间非常紧张。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精讲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精讲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精讲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精讲
公务员考试是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报名参加。

但是,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因为
人数太多,竞争也很激烈。

如何提高自己的录取率,就成了考生
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中最常见的题型是比例、增减、百分数和平均数等。

在公务员考试中,这些题目也是非常常见的。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透明化”数据。

将数据转化成图表或表格,有利于读者快
速了解各组数据间的关系,从而更容易把握问题的关键。

二、掌握分析关键。

考生需要掌握分析数据的能力,例如分析
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比较、升降变化等。

三、运用数学知识。

运用初中数学的知识来解决数量关系题目。

例如,比例题应该掌握比例比和比例因子的概念,在计算时要注
意保持小数点后几位数的准确性;平均数题要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计算。

数量关系并不是很容易掌握的题目,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多做题,多总结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熟练的操作技巧和判
断能力。

此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如百分数、增减、比
例和平均数等题型,练习这些题型可以培养数量关系分析的能力,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最后,对于数量关系问题,考生需要保持冷静,避免盲目猜测,平心静气地对待考题,因为从现实生活中的数字阅读,到参加各
类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问题,无论在哪个领域,运用数量关系知识
都是必不可少的。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详解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详解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详解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个模块。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数量关系并非难以攻克。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常见知识点。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数量关系中比较基础且常见的知识点。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求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

在解题时,关键是要找出首项、公差和项数。

例如: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2\),第\(10\)项是多少?我们就可以用通项公式求出\(a_{10} = 3 +(10 1)×2 = 21\)。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通项公式:\(a_n = a_1 × q^{n 1}\),其中\(q\)为公比。

求和公式:当\(q ≠ 1\)时,\(S_n =\frac{a_1(1 q^n)}{1 q}\);当\(q = 1\)时,\(S_n = na_1\)。

比如: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2\),公比是\(3\),求第\(5\)项。

则\(a_{5} = 2×3^{5 1} = 162\)。

三、行程问题行程问题在数量关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主要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和流水行船问题等。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流水行船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2\)小时后相遇,那么 A、B 两地的距离就是\((5 + 3)×2 = 16\)千米。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公务员考试是很多人努力的方向之一,而数量关系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掌握数量关系技巧对于提高考试得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型展开讨论,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

一、数量关系题的特点数量关系题是以数量、比例、百分数、利润等为题材的数学问题。

它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基本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数量关系题的特点如下:1. 题干信息量丰富:题目中给出了多个数据,需要考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计算或推理。

2. 面试角度多样:数量关系题涉及数学知识的多个方面,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3. 解题思路多样:解题思路包括代入法、比例法、逆向思维等。

二、解题技巧分享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型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解题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技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技巧:1. 先理清题意:阅读题目时要仔细理解,确保对题目要求的清晰了解,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

2. 数据整理: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写成表格或者图形的形式,有助于思路的整理和数据的比较。

3. 代入法:对于一些数量关系题目,可以尝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方程中,通过计算得出其他未知数的值。

4. 比例法:多数数量关系题涉及比例关系,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的比例计算方法,如根据已知比例求解未知数等。

5. 逆向思维:某些问题可以通过逆向思维解决,即对已知的结果进行逆向推理,找到符合条件的解。

6. 注意单位转换:在解题过程中要留意单位的转换,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案例分析通过以下案例,我们将结合前面提到的解题技巧,展示具体的解题过程。

案例1:甲、乙、丙三人在一场比赛中分别获得了总分A、B、C。

已知A占全场总分的1/5,B比A多1分,C占全场总分的4/15,若总分为300分,则A的分数是多少?解题思路:1.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等式:A = 1/5 * 300B = A + 1C = 4/15 * 3002. 由第一个等式可以得出A的值为60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是一类较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掌握解决数量关系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还可以提升整体成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解决数量关系题。

一、代数法代数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建立代数模型,将问题转化为代数表达式,然后通过代数运算求解。

例如,假设某商品原价为x元,经过打折后的价格为原价的80%,那么折后的价格可以表示为0.8x。

如果知道折后价格为60元,那么就可以得到等式0.8x=60,从而求解出x的值。

在解决数量关系题时,可以通过列方程或者列不等式的方式,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等式或者不等式,然后通过求解等式或者不等式来得到所求的结果。

二、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题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关键词,利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并得出解题的结论。

例如,有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两种学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如果班级总人数是60人,那么可以设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2x。

根据题目可得方程x+2x=60,解得x=20,即女生人数为20人,男生人数为40人。

逻辑推理法在解决数量关系题时需要灵活运用,通过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和限制,利用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图形法图形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题的一种辅助方法。

通过在纸上画出图形或者图表的形式来帮助理解题目,更好地分析问题和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如,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用时和工人数成反比,如果用5个工人可以生产100件产品,那么可以画出一条直线,表示工人数和生产时间的关系。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得到直线方程y=k/x。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100=k/5,解得k=500,即工厂需要500个工人才能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100件产品。

图形法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或者图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和找到解题的思路。

综上所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综合涉及了代数、逻辑推理和图形等多种解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一、考点透视数字推理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推理,该类题目中全部是数字,没有一个文字,这就排除了考生借助语言文字理解的可能,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字推理题几乎在所有的智力测验和各类能力测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备受心理测验专家的青睐。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字推理题由题干与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是由一组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其中空缺一个数字,有时也会空缺两个数字,空缺的数字大部分在数列的最后,也有可能在中间。

例如:3,6,9( );13,17,( ),25。

目前这类题目倾向于越出越难,考生更需要在心理上作好这种思想准备。

当然,考前进行适度的练习,注意总结经验,了解有关的出题形式,会使考试时更得心应手。

二、题型解要(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

1.等差数列【例题】123,456,789,( )A. 1122B. 101112C. 11112D. 100112【解析】答案为A。

这题的第一项为123,第二项为456,第三项为789,三项中相邻两项的差都是333,所以是一个等差数列,未知项应该是789+333=1122。

注意,解答数字推理题时,应着眼于探寻数列中各数字间的内在规律,而不能从数字表面上去找规律,比如本题从123,456,789这一排列,便选择101112,肯定不对。

2.等差数列的变式【例题1】2,9,16,23,30,( )A. 35B. 37C. 39D. 41【解析】答案为B。

从题目形式看,我们很容易发现它既不是奇数数列,也不是偶数数列,因为其中既有奇数又有偶数。

我们首先从数列中相邻两数字间的数量关系着手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第一个数2与第二个数9之间相差7,第二个数9与第三个数16之间也相差7。

相邻两数相差7这一规律为前三个数字所证实,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规律是否是全数列的排列规律,我们就要继续观察后面的数字。

第三个数字16与第四个数字23之间正好相差7。

第四个数字23与第五个数字30之间也正好相差7。

这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前一个数加7等于后一个数,故空缺项应为37。

【例题2】,1,,( )A. 1B.C. 2D.【解析】答案为A。

这是一个分数等差数列,前后两项相差为。

此题最大的干扰是题干中的第二个数字,在这里1可以化为,而A选项(1)可以转化为。

【例题3】,,,,( )A.B.C.D.【解析】答案为A。

乍看本题,很难发现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

但数列中的数字都有一个特点:分子都是1,而分母前后相邻两项相差3,这就是它们的规律。

依此特点可选A。

【例题4】16,36,25,49,36,64,( )A. 49B. 81C. 100D. 121【解析】答案为A。

将上述数列变形后,可以得到42,62,52,72,62,82,这种数列撇去相同处——“2”次方,又可得到一个新的数列4,6,5,7,6,8,故第7项应为7,倒推过去,题干中第7个数应为72=49,故选A。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1.等比数列【例题1】-2,4,-8,16,( )A. 31B. –32C. 33D. -34【解析】答案为B。

这是一道由负数与正数间隔排列而形成的数列,而且呈等比形式排列。

相邻两个数之比是-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是第4个数字16乘以-2等于-32,故选B。

【例题2】12,4,1,,( )A.B.C.D.【解析】答案为D。

这也是一个等比数列,前项与后项相除得数为3。

2.等比数列的变式【例题1】8,8,12,24,60,( )A. 90B. 120C. 180D. 240【解析】答案为C。

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

【例题2】4,4,8,24,96,( )A. 384B. 576C. 480D. 192【解析】答案为C。

这道题与上题一样,都是一种基本规律的变形。

分析相邻两数之商,虽不是一个常数,也有明显的规律,分别是1,2,3,4,5。

因此,正确的选项应为C。

【例题3】36,70,138,274,( )A. 348B. 548C. 346D. 546【解析】答案为D。

这道题也不是直接表现为等比数列,但也可以经过处理得到一个等比数列。

不难发现,从第二项起,后项加上2正是前项的2倍。

这是经过变异的等比数列。

同时,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34,68,136,( )的等比数列。

这也是一法。

(三)等差与等比数列混合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混合,相隔两项之间的差值或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不一定是有序的。

A.B.C.D.【解析】答案为B。

此列分数的分母是以7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而分子是以3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题2】5,4,10,8,15,16,( ),( )A. 20,18B. 18,32C. 20,32D. 18,32【解析】答案为C。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

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四)加法规律前两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

【例题1】2,2,4,8,16,( )A. 24B. 18C. 32D. 26【解析】答案为C。

这也是一道与两数相加形式相同的题。

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两数相加,而是把前面的数都加起来后得到的和是后一项,即第三项是第一、二项之和,后边的项也是依此类推,那么未知项最后一项是前面所有项的和。

即2+2+4+8+16=32,故本题应该是32,即C为正确答案。

【例题2】,,,,( )A.B.C.D.【解析】答案为A。

这题分子无变化,主要考查分母的变化,其规律为:未知项的分母是前面所有项分母的和,即空缺项分母是7+7+14+28=56,故本题应选156。

(五)减法规律前两数之差等于第三数。

【例题】6,4,2,2,( )A. 2B. –4C. 0D. 4【解析】答案是C。

这题的第一项6和第二项4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与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

即2-2=0。

(六)乘法规律前两数之积等于第三个数。

A. 16B. 16C. 60D. 16【解析】答案为A。

这题中的数字可分成整数、分数两部分来看待,其中,整数部分的规律为: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分数部分的规律为:前两项分母之积等于第三项分母。

【例题2】1,3,3,9,27,243,( )A. 5086B. 3874C. 6561D. 4437【解析】答案为C。

从数列中可以看出前两个数字之积恰好等于第三个数字(1×3=3,3×3=9,3×9=27,9×27=243)。

因此空缺项数字应是27×243。

在这里,有的考生会使用笔算,这样很费时间,如果仔细一想,中间是有窍门的,如把第5个数与第6个数两个数的个位数相乘,积的结果个位数应是1,在所给答案中,只有C项个位数为1。

(七)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商等于第三个数。

【例题1】256,16,16,1,,( )A. 16B.C. 1D. 256【解析】答案为B。

这是典型的除法题,前两项之商为第三项,故第五项应是第三项与第四项之商,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题2】45,5,9,,( )A.B. 9C.D.【解析】答案为D。

这类题猛然一看好像没有规律,但仔细研究便会发现它是求商相除式,前两项之商是后一项,所以÷9=,故正确答案为D。

(八)平方型在这类题目中,各项之间的规律都与平方有关。

【例题1】1,2,6,15,31,( )A. 56B. 55C. 54D. 52【解析】答案为A。

从这个数列中可以看出相邻两个数的差分别是1,4,9,16,即12,22,32,42,故空缺与31的差应是52即25,所以31+25=56,A项正确。

【例题2】2,3,10,15,26,35,( )A. 50B. 48C. 49D. 51【解析】答案是A。

数列中各数字可以化解为2=12+1,3=22-1,10=32+1,15=42-1,26=52+1,35=62-1,故第7个数字应是72+1=49+1=50,故选A。

(九)立方型在这类题目中,各项之间的规律都与立方有关。

【例题1】6,24,60,120,( )A. 220B. 360C. 210D. 240【解析】答案为C。

各项规律为:23-2,33-3,43-4,故空缺项应为53-5。

【例题2】-1,5,23,59,119,( )A. 185B. 209C. 219D. 225【解析】答案为B。

这道题的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2,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3,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4,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5,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7,即209。

(十)隔项数列式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有时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有时两个数列则是以不同规律排列的,例如一个等比,一个等差。

【例题1】-1,2,-3,4,-9,8,( )A. 11B. –11C. 27D. -27【解析】答案为D。

可以看出,隔项之间是等比数列-1,-3,-9和2,4,8。

【例题2】257,178,259,173,261,168,263,( )A. 275B. 279C. 164D. 163【解析】答案为D。

该题中的奇数项是一个等差数列,而偶数项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168-5=163。

(十一)其他【例题1】,,,,( )A. B. C. D.【解析】答案为C。

数列中各项分子依次为1,2,3,4;分母依次为,,,。

故括号内应为。

【例题2】1,,,( )A. B. C. D.【解析】答案为C。

本题从字面是无法找到正确规律的,通过分子分母约分简化,便能比较容易地看出规律来。

【例题3】-1,, ,( )A. -2B.C.D.【解析】答案为A。

这是一道综合性数列题,第二项经过有理化可以得到,第三项用同一方法可以得到,那么未知项应该是,即答案为A。

【例题4】,,,,( )A. B. C. D.【解析】答案为B。

被开方数分别为2,13,5,8,它们的后一项为相邻的前两项的和。

故应填入项的被开方数为12;而所给数据开方的次数依次为2,3,4,5,故应填入项的开方数为6。

所以组合在一起的结果应为。

三、答题技巧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题大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