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2.图形与几何第一课时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理解直线、射线、线段、垂直、平行、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要求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线:(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2)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3)说一说,填一填(4)复习垂线,平行线①画一画: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②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想一想:a:什么是距离?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2.角(1)复习角的意义①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②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2)复习角的大小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二、全课总结: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有哪几种角?三、作业:完成练习十八 1、2题板书设计:直线、直线和射线。
线线与角垂线、平行线。
角的意义角角的大小画角第二课时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圆规等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指名说说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1)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结合表格中的特点,让学生讨论a: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b: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3)说一说圆有什么特点2、周长与面积(1)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2)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举例说明(3)分别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简要描述有关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2新人教版
【教课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课目的】1. 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经历回首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累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加深对公式推导的认识,培育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要点难点】1.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一样含义;依据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联系建立知识网络。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讲话导入】揭露课题。
教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关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如何系统地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学生谈论,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回首与整合。
(板书课题:图形的认识与丈量( 2))【复习回首】1.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 1)周长教师: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思虑、回答指名学生报告,使学生明确并板书:围成一个图形全部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计量周长采纳的是什么单位?你能举例吗?为何采纳这样的单位?组织学生议一议。
学生思虑、回答。
指名学生报告,集体评论。
可能会答出: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
因为周长是计量物体四周长度的总和,故采纳长度单位。
( 2)面积教师 : 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学生思虑、回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教师:常用的单位有哪些?学生思虑、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 3)比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半径为 1 ㎝的圆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类说法对吗?学生议一议,互相交流。
学生联合问题计算回答。
可能有两种答案:①周长比面积大。
②没法比较,这类说法是错误的。
综合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一样,单位不一样,不可以比较大小。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笔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学内容教科书P87第3题,完成教科书P87“做一做”第4题,P89~90“练习十八”中第3~8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加深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构知识网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回顾并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的策略,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展示学生课前整理的作品,揭示课题课前教师设计一张前测卷,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师:这节课我们来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任务让大家整理公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学情预设】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公式书写不规范的地方。
课件出示规范的公式表,要求学生读一读这些公式。
【设计意图】这节复习课知识点多,密度大,教学时间紧促。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提前进行课前复习整理。
本节课从前测卷的反馈直接引入,既让学生觉得亲切,又充分关注了复习的起点。
二、梳理联系,构建网络师:这么多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少记几个呢?学生小组讨论、反馈。
【学情预设】预设1:正方形的公式可以不记,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公式来计算。
预设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不记,因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都可以看成底乘高。
预设3:三角形和梯形的公式可以不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所以只要记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了。
预设4:只要记住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够了,其他图形都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二)教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二)教学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老师上课时间教学课题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二)总课时课时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概括教学重难点立体图形、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复习巩固《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识点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2.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典型例题1 一个游泳池的长是80m ,宽是60m ,深是2.5m ,在它的四周和底部抹水泥,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6kg ,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这个游泳池最多可装水多少立方米?典型例题2典型例题3 把一个底面直径是4cm ,高是9cm 的圆锥形铅锤浸没在一个注满水的底面周长是25.12cm 的圆柱形容器中,从水中取出铅锤后,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多少厘米?典型例题4 把一根长是1m ,底面直径是2dm 的圆柱形钢材平行于底面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典型例题5 把直角三角形ABC 分别以BC 边和AB 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锥,哪个圆锥体积大?3.8dm4dm做这个水桶大约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ABC4cm3cm考点题库一1、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 ,它的表面积是( )cm 2,体积是( )cm 3。
(2)把一个高为18cm 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将这些水全部倒入和圆锥形容器等底的圆柱形容器里,水的高度是( )cm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已知它的底面周长是31.4cm ,它的体积是( )。
(4)如果把一个圆柱的高截短3cm ,那么它的表面积就减少12.56cm 2。
它的底面半径是( )cm ,体积减少了( )cm 3。
(5)0.5立方分米=( )毫升 3600毫升=( )升 2、选择。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 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中关于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包括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性质,以及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熟悉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3. 掌握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能准确判断和描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 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和描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相关知识点、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自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重点强调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性质,以及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3. 例题解析:通过典型例题,展示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性质的应用,以及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和描述。
4. 练习题讲解:针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性质。
3. 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提高题: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性质解决问题。
3. 拓展题:探讨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图形与几何中关于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的性质和位置关系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二、归纳整理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2 图形与几何 教案 人教版
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内容教科书P86,完成教科书P87“做一做”第1~3题,P89“练习十八”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线与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2.进一步积累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及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经验,体会极限思想,感受分类的思想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在参与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在静态与动态的想象中体会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研究过哪些图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学过三角形、正方体、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加以归类;还有的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学过的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学笔记包括哪些图形,平面图形包括哪些图形等。
师:是的,我们学过的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师:今天我们的复习要求大家按一条线、两条线、三条线、四条线的思路去回忆整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并从它们的名称、特征、关系三个方面去整理。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唤起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平面图形知识的回忆,为后续的复习整理作准备。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1.复习“一条线”(直线、射线、线段和圆)。
(1)师:我们先从一条线的思路开始复习。
你想到了什么图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直线、射线、线段。
师:请你先在纸上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线段,再根据表格整理一下它们的特征,找到这三条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内容】教材第86 页和 87 页内容。
【教材分析】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形体的周长、面积计算。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虽然学生对其零碎的知识点已初步掌握,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可能存在疑难。
另外,对于图形的面积与周长可能容易发生混淆,辨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1 .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图形与几何的整理过程,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关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准确求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尺、投影仪【问题导入】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生:平面图形有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 (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 、圆。
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平面图形。
(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复习整理】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1)课件出示问题: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归纳,用课件展示。
名称端点数量能否度量直线无不能射线一个不能线段两个能(2)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归纳: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可能是相交,也可能是平行。
(3)师: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请大家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平行线和一组相交直线。
学生画完后交流,教师选择学生练习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投影仪上展示,让学生讨论比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整理,用课件展示如下。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3新人教版
【教课内容】认识立体图形。
【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色。
2.使学生会辨识从不一样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3.经历对峙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察看,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4.增强数学知识与平时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点难点】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色。
【教课准备】课件(包括教材第88 页第 4 题的四个图形),立体图形实物。
【复习回首】立体图形的认识1.课件出示教材第 88 页第 4 题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察看。
2.指名学生谈谈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色。
3.指名学生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用课件逐个显示字母所表示的名称。
4.上边的图形能分类吗?能够如何分?依照的标准是什么?组织学生疏组议论,教师巡视指导。
都有一个曲面每个面都是平面教师注意板书。
5.长方体与正方体。
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色教师: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色?你能概括整理吗?组织学生疏组议一议,着手写一写,并相互沟通。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报告并进行集体评论,指引学生逐渐概括出下表: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教师:上边我们比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那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疏组议一议,相互沟通。
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色呢?你能说一说吗?组织学生察看,书面写一写,小组议一议。
指名学生报告,指引学生逐渐概括,并板书:圆柱: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两个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讲堂作业】做教材第 90 页练习十八第9 题。
(1)让学生独立思虑,再分组议论,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说一说,再进行集体评论。
【讲堂小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达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 3 课时图形的认识与丈量(3)每个面都是平面都有一个曲面圆柱: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88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学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与容积的计算。
在练习中还有一些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以及图形认识与测量的简单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相关知识。
虽然学生对其零碎的知识点已初步掌握,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可能存在疑惑。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掌握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会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这些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模具、投影仪【情境导入】师:将一块石头放进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里,你们发现了什么?请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观察、讨论后汇报。
(水面高度升高了,因为石头占了圆柱形容器中水的空间) 师:这个有趣的现象曾经启发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从而给人类打开了征服海洋的大门。
你们有兴趣了解如何计算这块石头的体积吗?你们有办法计算出石头的体积吗?师:要计算石头的体积,我们可以借助于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复习回顾】1.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1)课件出示四种立体图形。
(2)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①说出上面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②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③拿出两个物体摆一摆,看一看,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组织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出下表。
(课件出示)圆心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数学六年级下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人教版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2. 图形与几何第十三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并了解其推导过程。
3、使学生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1.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和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 专家建议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是图形与几何中的第三课时,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复习使学生所学的各部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单纯的复习练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时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所学知识结构化。
4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质疑回顾——交流归纳——引导练习5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
6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生:我们学过长方体。
生:我们学过正方体。
师:还有吗?生:圆柱和圆锥。
师:如果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学生尝试交流、分类。
师:可以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哪些是一类呢?生:长方体、正方体分为一类。
生:圆柱、圆锥分为另一类。
师:长方体、正方体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由平面围成的;圆柱、圆锥分为另一类,因为它们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分类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回顾与整理(一)图形的认识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第4题的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
师:你认识它们吗?指名学生说说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师:你还记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共3课时
生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生2: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什么图形?生3: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会将学过的图形会逐级分类、整理,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 【环节二:合作探究归纳整理。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生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
生2:射线只能向一端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生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是互相平行,可以是互相垂直生5:还可以是相交、重合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在练习纸上按要求画一画①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②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③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④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随堂检测练习87页做一做第1题按要求画一画,教师出示练习内容。
(二)复习角。
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各种角的特征是什么?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怎样画一个角?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并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用量角器规定度数的角。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与位置)教案1新人教版
---------------------------------------------------------------最新资料推荐------------------------------------------------------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与位置)教案1新人教版1 图形与位置【教学内容】教材第 94 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八个方向,能运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等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识别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回顾。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有识别、确定物体位置的认识基础。
但由于各知识点在安排上比较独立,各个教学段的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断续、独立的状态。
虽然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学生遗忘较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2.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计算,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难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量角器【情境导入】你知道什么是四面八方吗?这个成语源自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1 / 4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泛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四面:东、南、西、北,八方: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它其实总结于数学知识中图形与位置的方向知识。
想一想,我们学习了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你能用学过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吧。
(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复习回顾】 1.复习确认方向。
师: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2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地图或平面图中,通常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4 个方向。
东北方向是东偏北 45(或北偏东 45),西北方向是西偏北 45(或北偏西 45),东南方向是东偏南 45(或南偏东 45),西南方向是西偏南 45(或南偏西 45)。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位置复习》精编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二、图形与几何第6课时 图形与位置复习【学习目标】1. 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2. 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我们学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想一想,完善下面知识结构。
数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专项训练1. 完成下面统计图。
在动物园示意图上标出各个馆的位置,并填空。
图形与位置2.回顾反思。
三、课堂达标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四列,则1表示( )。
3.做一做。
1、如下图:如果点X 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4,4)B 、(4,5)C 、(5,4)D 、(3,3)2、如图:如果将ABC ∆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 、(5,1)B 、(1,1)C 、(7,1)D 、(3,3)3通过以上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可以先在小组内商讨,解决不了的可以告诉老师一起解决。
四、课外拓展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第二课时 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材第92~95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
3. 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图形交换的常用方法,并且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难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生: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运动主要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生: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复习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设计意图: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属于直观几何阶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要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为整理与复习相关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铺垫】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 讲授图形的运动。
师: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图形的装点而变得更美丽,你知道下面的图形是怎么得到的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2题图案)生1:蝴蝶图案是根据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剪出来的。
生2:右上角的图案是由正方形旋转得到之后,再逐渐缩小组合而成的。
生3:板报的花边是由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后,再利用平移得到的。
师:你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吗?试一试。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教案2新人教版
【教课内容】图形的运动。
【教课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经过实质操作,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觉几何图形储藏的美,产生创建美的欲念,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点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彩纸,方格纸,剪刀,彩笔,尺子。
【情形导入】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寝进门时路道两旁漂亮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采纳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日我们就往返首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与变换)【概括整理】1.课件展现教材第 92 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纳了什么方法?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教师:教材第 93 页第 1 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沟通。
指名学生报告并进行集体评论。
( 3)组织学生想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论,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现教材第 92 页旋转设计图案。
(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纳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 2)教师:投影出示组织学生着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认识学生掌握的状况。
指名学生报告,(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 45°)并集体评论。
经过上边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状况?(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教师小结: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能够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一样的角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经历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加深对公式推导的认识,培养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怎样系统地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学生议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回顾与整合。
(板书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二、复习回顾1.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1)周长教师: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思考、回答指名学生汇报,使学生明确并板书: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计量周长采用的是什么单位?你能举例吗?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单位?组织学生议一议。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可能会答出: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
由于周长是计量物体周围长度的总和,故采用长度单位。
(2)面积教师: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教师:常用的单位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3)比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半径为1㎝的圆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种说法对吗?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结合问题计算回答。
可能有两种答案:①周长比面积大。
②无法比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合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
【教材剖析】这部分教材主要复习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与减小。
教材给出了一幅小朋友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情境图。
经过这幅情境图,再现图形运动的常有情况。
【学情剖析】本节图形的几种运动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有的,学生其实不感觉陌生,而且本节知识点少,学生整理起来也不会感觉太大的困难。
在着手绘图时,可能会出现作图不规范、旋转方向掌握不好等现象,复习时要要点打破。
【教课目的】1.认识图形运动的方法和技术。
2.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图形运动的常有情况,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减小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课重难点】要点:让学生感觉图形运动的几种情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差别,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知识的理解。
难点:正确理解旋转、平移。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情境导入】你听闻过川剧的“变脸”绝活吗?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以后指一种瞬时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
这类表演很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有名。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面对凶狠的野兽,为了生计将自己脸部勾勒出不一样形态,以恐吓入侵的野兽。
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到的艺术文化。
认真看看图中的脸谱,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和数学知识相关的地方吗?回首学过的图形运动知识,进入今日的知识整理。
( 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复习回首】1.复习轴对称图形。
(1)出示轴对称图形。
(2)发问:上边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特色?以小组的形式议一议,并相互沟通。
指名学生报告并进行集体评论。
教师概括:轴对称图形是沿着对称轴对折,双侧的图形能够完整重合的图形。
(3)你能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吗?如何画得又快又好?教师指引学生说出:只需找到图形的几个要点点对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按序连线便可以了;能够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来找到要点点的对称点。
2.复习图形的旋转。
师: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旋转现象?我们说一个图形旋转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议论后再沟通,弄清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图形的旋转,必定要求情图形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这几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并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线:(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2)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3)说一说,填一填:(4)复习垂线,平行线。
①画一画: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
②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想一想:a:什么是距离?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2、角:(1)复习角的意义。
①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2)复习角的大小。
①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二、全课总结: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有哪几种角?三、作业:完成练习十八 1、2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指名说说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1)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结合表格中的特点,让学生讨论。
a: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b: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3)说一说圆有什么特点。
2、周长与面积:(1)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2)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举例说明(3)分别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简要描述有关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二、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1)学生独立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三、全课总结:说一说计算图形面积,周长的公式。
说一说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统一。
四、作业完成练习十八 3~9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三)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立体图形的特点。
(1)我们已学过哪些立体图形?(2)回顾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
(3)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从图形的面,棱,顶点等方面来描述其特点。
(5)教师提供表格,帮助整理:(6)结合表中内容,说一说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
2、观察立体图形:(1)出示立体图形(略)。
①提问: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②指名回答,教师画图配合说明。
(2)出示立体图形(略)。
利用方格纸分别画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二、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1、12题(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四)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及圆锥体积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表面积:(1)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2)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体积:(1)什么是体积。
(2)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V=abh 正方体:V=a圆柱:V=sh 圆锥:V=1/3sh(3)说一说这些公式之间的联系。
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联系。
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
a:说一说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b:在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二、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1)说说解在题的方法。
(2)说说解答步骤。
三、课堂总结:1、说说长方本,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及联系。
2、在计算物体体积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四、作业:完成课本练习十八 10、13~17题。
教学后记: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表面积与体积的意义:1、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并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体积?并举例说明。
3、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出示下面三个图形,各请两位同学看下面图按要求写出公式,其他同学完成课本上练习,然后评定。
4、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上面四个图形的体积公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统一公式,其他同学在书本上填体积公式。
5、口算求积。
(1)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与宽都是5厘米,高是2分米,求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2)一个圆柱形石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米,这个石柱所占的空间有多大?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②这里的“空间”指什么,结果是多少?(3)一个圆锥形铅锤高3厘米,底面直径2厘米,这个铅锤有多大?二、实际应用:1、要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分米,高是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长的铁丝?2、将15.7毫升的溶液倒入内直径为2厘米的圆柱形玻璃管内,玻璃管内溶液的高是多少厘米?要求:请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练,板演的同学应讲算理,最后再讲评。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培养押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填空。
1、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按边分类可分为()和()和不等边三角形。
2、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过一点能画()条直线。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等边三角形内解都是()度。
5、圆的位置由()决定,圆的大小由()决定。
6、已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8厘米,它的边长为()厘米。
7、已知圆的周长为12.56cm²,它的面积为()cm²。
二、判断:1、一条直线长20cm,它的一半长10cm()。
2、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关系()。
3、圆有一条对称轴,是它的直径()。
4、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1、等边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2、半圆有()条对称轴。
A、1B、2C、无数条3、()具有稳定性。
A正方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四、解决问题:1、一座圆形蓄水池,周长是1253.6米,它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学校开运动会做小红旗,每面小红旗底是40cm,高是30cm,做100面这样的小红旗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红纸?综合练习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培养押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填空题。
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2.1平角=()直角,1周角=()平角。
3.工人叔叔把电线杆上的线架和自行车架子做成三角形,这是应用了三角三具有()的特征,而推拉或防盗门则是由许多小平边四边形组成的,这是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4.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每个内角都是()度,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都是()度。
5.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2:4:3,最大的角是()。
二、判断题。
1.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3.一条直线也可看成一个平角。
()4.钝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5.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每条边都可以作底。
()三、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的()一定相等。
A.四个角 B.对边 C.四条边2.两个锐角的和可能是()A.平角 B.周角C.钝角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6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 B.直角 C.钝角图形的运动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轴对称图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表?(3)画对称图形。
你能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吗?可以怎样画?(4)画对称图形。
①出示图形(略)。
②学生画出左图的对称图。
③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菜同评价。
2、平移与旋转。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略)(2)画一画。
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A,把图形A向左平移5格,把图形A向下平称3格,再绕点0将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巩固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图形的运动练习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填空:1、电梯移动属于(),大风车转动属于()。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3、()三角形和()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4、()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条对称轴。
5、正五角星有()条对称轴。
二、判断: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有1条对称轴()。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3、钟面的指针从“12”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30度到“1”,旋转60度到“3”()。
三、利用旋转画出一朵小花。
四、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运动练习题一、填空题。
1、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2、下列图形,能画几条对称轴?二、选择题。
1、右边的图形中,( )是由旋转得到的。
2、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平移B 、旋转C 、对称D 、放大E 、缩小①钟面上分钟和时针的转动。
( )②电梯的运动( )③拍摄照片 ( )④投影幻灯 ( )⑤剪纸蝴蝶 ( )教学后记:图形与位置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
1、方向和路线。
(1)填写方向标。
(2)说一说。
①以教室为观察点,说一说学校。
周围各建筑物所处的方向。
②举例说明,从学校出发到某一建筑物的路线。
③结合课文提供的图,说一说各自的位置。
2、确定位置。
(1)怎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①明确方向。
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
过程要求:①数对(5、6)中,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②找出各个馆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