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评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

合集下载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五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讲述了新文化运动思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说明了中国人思想领域的质的飞跃。

学习本节内容要从这一大的历史趋势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政治专题和经济专题相应内容的回顾中形成认识;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3)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4)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2.过程与方法(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组织一些再现历史情境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对本课的史实可联系必修1专题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

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15课__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__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内容:
前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 实质: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思考讨论3: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 “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 人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 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 去。 ——李时岳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人在思想方法上是形式主义的,他们对于现状,对 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毛泽东语
蔡元培
“我不为名,不为利,为的 是改变中国的国民性。”
原因: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 容并包”的方针。 吸引了一大批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 使得北大的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北京大学
大学者,研究高深 学问者也。……诸 君须抱定宗旨,为 求学而来。
背景: 概况:
1915年,陈独秀 标志: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阵地、基地: 《新青年》和北大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传 播
“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过一 番苦痛,……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 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 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够适应 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①引文中的“新纪元”、“潮流”分别 指什么? “新纪元”是指十月革命, “潮流”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主张:推倒陈腐、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新鲜、通俗 鲁迅: 《狂人日记》 形式:文言文 白话文 《孔乙己》 目的:通过通俗易懂的新文学来向广大民众传播新思想。

理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理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程标准要求: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新青年》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P72 第一段)⑴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是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

⑵政治方面:是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要求①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②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梦想恢复帝制。

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⑶思想方面:深入人心的民主共和观念与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③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P72 第二段)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①《青年杂志》的创办(时间、地点、人物、意义)②《敬告青年》的发表(主要内容)③《新青年》的发展(改名、迁址、编辑和主要撰稿人、地位)⑵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⑶主要阵地:《新青年》⑷前期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主要指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⑸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原因)蔡元培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概况、影响)⑹口号: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⑺分期:以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前后期。

⑻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一)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 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 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问题:阅读p72内容,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和兴起概况?
政治:①北洋军阀的专制黑暗统治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 ①民主平等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
传统道德? 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 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 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 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 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
胡适
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改良文学,须言之 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 有物;不摹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 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 无病呻吟;务去烂 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 调套语;不用典; 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 不讲对仗;不避俗 推倒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字俗语。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朋友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著,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 包括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 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自汉代以来,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孔子不到,越到后面 地位越高。
洪秀全前期反孔,后期又把孔子安排到天父天兄的身边, 恢复对孔子的礼遇。
维新时期康有为“托孔改制”,孔子被打扮成改革者的 先驱,不伦不类。
南京临时政府仓促反孔,没成气候。 袁世凯大战起鼓地尊孔,引来新文化运动对孔学的大批 判,此后,孔子失宠。 “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最惨,不仅挨批,老家也被抄 了,墓碑也被砸了,拼林彪时还拉上他陪斗。 近20年孔子又时来运转,被祭典的规模超过以往二千年, 他的语录又被重新解释,形象被重新塑造,以他命名的学 校在政府投资的驱动下走向世界。
——鲁迅 《狂人日记》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 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 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敬告青年》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 存于宪法。”
---李大钊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社团: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
(3)组织建立: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
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工人运动结合: A、创办补习学校 B、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4、影响:1921年、中共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
周恩来
白话文革命
天啊!我要和你 相爱,一辈子也不 断绝。除非是山没 有了丘陵,长江、 黄河都干枯了,冬 天雷声隆隆,夏天 下起了大雪,天与 地合到一起,我才 敢同您断绝!
乃冬無上 敢雷絕邪 與震衰我 君震山欲 絕夏無與
雨陵君 雪江相 天水知 地為長 合竭命

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30张PPT)

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30张PPT)
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根据下列材料,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西方思想 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 影响?(6分)
材料: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 几条滔天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 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 就是断流血,都不推辞。
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 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分材子料的三普遍《欢新迎青,年宣被》誉大传为力了“宣青传民年民主界主之和和金科科针学”,学和受青到年广的大“青良年师知益识
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促从材而进料为四了马克马新思文克主化义思运在动主中促国义使的人传传们播播更创加,造迫了促切有追进利求条了真件理五,、也四追为求运轰进轰动步烈,
当时的北大为什么能聚 集如此众多的学者呢?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 ——活动基地
当时有人攻击北大教师胡适等新思 想人“覆孔孟,铲伦常”,是“叛亲 蔑伦”,要求北大校长蔡元培予以裁
断。蔡元培“说兼:“容对并于学包说”,信世界各 大学通例“,循思思想想自自由由原”则,采兼容
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
蔡云科先集学生,与主民面材校 主目以 的一料后 旗新中之 之 由, 帜,蔡成 命 发许李,理运展多大与元,,。钊学封培持即”、建者对之使陈主名有彼大独义流效此秀思来学,相和想到的尚反他展北精不,们开大达 也一斗神,自 听起争一是然 他,时。如淘 们人高 其汰 自何才举 “思想理自解由的,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质是鼓励和 倡化导的资阵产地这阶。种级办新学文方化针、在新思当想时去—有占—何领顾作封颉用建刚?旧文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2、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 • (1)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第一次 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 (2)五四运动后: • A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B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 C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 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 D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 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A
)
2.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 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 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3.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 A.鼓励学术研究,缓和政治派系矛盾 B.听任各种思想的自由发展 C.让具有各种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授 D.倡导和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德先生”与“赛先生”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
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①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②这段话反映了陈独秀怎样 的态度?③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 (1)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 专制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 进一步传播; • (2)启蒙思想的作用: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 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 国,启迪了中国人民的民智; • (3)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 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 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 (4)复古尊孔的逆流: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 凯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 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标要求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能力: 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2.(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感悟,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其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北大钟声》,20 世纪初的北大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这些先生们都是校长蔡元培请来的,你认识谁?当时的北京大学各种思想都占有一席之地,北大不仅包容了拖着长辫的旧学代表,更包容了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师。

正是后者,在百年前掀起了一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书写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场运动即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1、看20 世纪初的中国:20 世纪初之中国经济我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形势,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政治和思想呈现新旧斗争、多元并存的时代特征。

师生合作,读图说历史,概括20 世纪初的中国经济、政治与思想状况。

镜头一:20 世纪初之中国政治(中华民国建立与袁世凯专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使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课件新人教必修三

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课件新人教必修三





辜鸿铭
北大的钟声
(又名:宽容)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法语:青年
1915 上海
美国:卡内基
鳴自伐 矣幽木 求谷丁 其遷丁 友與鳥 聲喬鳴
木嘤 嘤嘤 其出
天为命上 地竭无邪 合冬绝我 乃雷衰欲 敢震山与 与震无君 君夏陵相 绝雨江知
雪水长
至尤下而居多数者,乃无过假是空名,遂其私 欲,不顾见诸实事,将事权言议,悉归奔走干进之 徒,或至愚屯之富人,否亦善垄断之市侩,特以自 长营搰,当列其班,况复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群之 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胡适
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鲁迅
《狂人日记》
议一议:推广白话文的好处
《敬告青年》节选
《吃人与礼教》节选
科学这兴,其功不 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 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 异,举凡一事之兴,一 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 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 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 为,一遵理性,而迷信 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 息焉。
用什么来拯救???
近代自然科学法 则和精神
民主 科学
新道德
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和民主制度
专制
愚昧
旧道德
资级自由、平等、 个性解放的思想
封建传统纲常道德
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新文 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
材料一:“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材料二: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
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
我们不是为君主而 生的!不是为圣贤而生 的!也不是为纲常礼教 而生的!甚么‘文节公’ 呀,‘忠烈公’呀,都 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 套,来诓骗我们的!我 们如今该明白了!吃人 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说课稿)一、说课提纲:1、说教材2、说学情3、说方法4、说过程5、说反思二、【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中第15课,教材分三目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两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新文化运动的新的发展阶段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方面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另一方面它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在讲授过程中,要把它作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重要一环,突出其承转作用。

同时,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刻挖掘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延伸其现实意义,达到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目标。

2、课程标准(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新文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②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②在阅读和分析史料中学会归纳,培养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③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自强御侮而进行的新探索;②体味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和寻求真理的品质;③进一步体会马克思主义和思想解放在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的重要作用。

4、重点与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突出方法:阅读教材、引入材料、问题探究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突破方法:情景创设、合作探究学习三、【说学情】高二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

因此,除了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这样才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三、【说过程】课前:情景设置问题引导(入门)课中:材料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加强) 课后:作业开放 能力延伸(深化)【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3分钟) 是谁掀起了巨浪?目的:让学生在品味历史情景与解读历史信息的过程中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氛围,做好铺垫。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赛课课件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赛课课件
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历程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 思想革命‛。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 人的思想‛。 ——陈独秀 文峰中学历史教研组:文丽
学习目标:
◆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 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 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1912-1915) 政治
根本原因
专 制 独 裁
袁 世 凯 称 帝
直接原因
尊孔复古
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
进一步发展
背景
民主共和
文化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 经济的产物。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活动基地 核心思想 实质(前期)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 风。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 光。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 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 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 了新的希望。
百年沧桑,百年沉沦, 古老的东方在文明的碰撞中激荡! 近代的中国在思想的汇合中扬。 民主与科学的泊来文化, 洗礼着苦难中的中华民族;
十月革命的炮响,
唤醒了中国民众的斗志;
五四火炬的光芒,
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文明暗流的涌动,变革求进的呼唤, 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启迪着我们求智的行动。 虽然,那门是窄的,那路是长的……
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鲁迅
《狂人日记》
返回
纺织工业:1913年前, 全国共有231个工厂, 资本3254万元,到 1920年增至475个工 厂,资本达8275万元; 纺纱也1913年纱锭比 1919年增加180%。 1919年厂丝出口额比 1913年增加168%。
民主共和
专制独裁
1914年9月25日,袁 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 “孔子之道,亘古常 新,与天无极。” 28 日,他身穿古装,率 领文武百官到孔庙, 行三跪九叩之礼。12 月23日冬至这天,他 又穿起特制古祭服, 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 天大典,演出了尊孔 复古的丑剧。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 法,破坏国粹,破坏贞洁,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 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 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1)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所非难本志的”中的“志”是一份杂志,你知道这份 杂志是谁创办的吗?杂志的名称是什么?这份杂志的创办有什么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Page 2
2、概况:
一、新文化运LO动GO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第二期改称《新青年》杂志。《青年杂志》的 诞生,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Page 3
2、概况:
主要阵地
一、新文化运LO动GO
《新青年》受到广大 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 已达一万六千多份。读 者称《新青年》为青年 界之“良师益友”。他 们说:“青年得此,如 清夜闻钟,如当头一 棒。”
2、概况:
一、新文化运动LOGO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活动基地、中心,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及中国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情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展示原始图片和文字史料,针对史料设计一些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2、进行讨论、辩论等互动,深化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爱国知识分子行为的了解,感受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或原著教学均可,通过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高二历史教材(必修Ⅲ)人教版》、多媒体器材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鲁迅的“两颗枣树的引文”,教师指出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其特点是浅显易懂,朴实无华。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教师:提醒学生阅读教材72页第一幕的内容,思考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生看书。

教师:展示PPT,经济发展的表格。

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政治方面: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准备复辟帝制。

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思想方面:a、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教师:展示PPT,图片。

补充材料: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

……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

教学设计学校:小组负责人:
5现象五:“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绝计革新,…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
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新文化补课不到位,没有把中国引入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所以需要新的思想来解救中国。

1、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关注劳工的命运,成为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2、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3、政治成果——1921年中共诞生
4、1949新中国成立。

5、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中国梦
四、小结与知识梳理
五、问题探究
课后思考:你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