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精选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

精选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

推荐精品K12资料《列夫·托尔斯泰》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制làn造()滞.留()禁ɡù()蒙mèi()xī利()ɡān ɡà()()侏儒.()胡髭.()甲胄.()càn然()广袤.无垠()黯.然失色()颔.首低眉()2.解释下列词语。

(1)郁郁寡欢:(2)鹤立鸡群:(3)正襟危坐:(4)颔首低眉:(5)无可置疑:3.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B)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C)但我觉得,人们在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的同时,也会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

(D)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4.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转学一年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是万象更新....的面貌。

B.近几年的股市风波,让他家徒四壁....,他已无力负担沉重的债务。

C.法院开庭了,人们正襟危坐....,他们紧张下一刻将发生什么。

D.她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她为此付出了无数汗水和时间。

5.仿写句子。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找到真理;他6.文学常识填空。

茨威格是_________(国家)的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

课内精读(一)阅读“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1)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2018-2019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拓展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

2018-2019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拓展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

真正的苦难没有旁观者瑞典文学院的大门准时在10月再次打开,这一次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从《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到《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人》等作品,阿列克谢耶维奇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历史记载方式,用直面真实的力量,来记录那些从未发出过自己声音的人类的命运,被誉为“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一座纪念碑”。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后来在明斯克担任尼曼文学杂志的特派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做记者的笔真实地记录着历史以及历史中普通人的痛苦和眼泪。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这本书里,也是如此,她的视角永远是从最弱势、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那里来看待所有的灾难。蒋方舟说:“重新读一遍《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当巨大的建筑倒下,看到的是一个个人。消防员的遗孀目睹自己的丈夫一点点变成具有高放射性的物体,连死后的骨灰都令人躲避;父亲把六岁的女儿装进小小的棺材里……作者花了三年的时间去收集和保存灾难亲历者的情感,也是因为人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情感、传言和印象更接近真相。”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她曾在访谈里说:“你来到某个村庄,村里的人已经全部搬走(有些村庄连同茅屋、水井、圣像都一起被埋了起来)——只留下一尊列宁纪念碑……对于可触可见的牺牲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我们等待出现双头的雏鸡、无刺的刺猬。最初,谁也不理解所发生的事件的规模,谁也不了解可以杀死你身上的未来。有人曾问过阿列克谢耶维奇:“你撰写这些著作,自己居然没有变成疯子?这种压力是普通人心理无法承受的。你不是录音机,你是个活人,你得把所有一切从心里过滤一遍。这些可怕的资料,会不会改变你的心灵?”她说:“我是独自行进的,我要用我的文字记录下世界上最真实的无常。”这句话可以概括她的生活和写作特点。阿列克谢耶维奇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然后独自一人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谁不知道战争是苦难的呢?谁不知道苦难两字的重量呢?但阿列克谢耶维奇永远能把苦难说得与众不同,以使你明白:真正的苦难是没有旁观者的,面对它时,我们无处可逃。【注释】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读我思】你认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怎样的人?名人有名人的烦恼,托尔斯泰是如何战胜自我,走出名人的陷阱,再次创造出惊世杰作的呢?请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托尔斯泰“死”了,《复活》出版了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877年,托尔斯泰相继写出了轰动世界文坛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长篇巨著,一时声名大振。“一朝出名天下闻”,一时间,各种采访、宴请、约稿、请求签名和作序等杂事接踵而至,弄得他苦不堪言,身心俱乏,烦不胜烦。为了摆脱这些人的纠缠,一天,托尔斯泰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对佣人说:“从今天起,我‘死’在这房里了。不过,不要忘了给我饭吃。”此后,每当有人来访时,佣人便露出十分悲痛的神情说:“先生死了,死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渐渐地,人们都知道托尔斯泰神秘地死了,来访者也因之而绝迹,托尔斯泰得以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写作,不受外界的干扰。1891年,托尔斯泰的一部新小说《复活》终于脱稿,为了修改好这部作品,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又“死”过几次,直到1899年《复活》出版后,托尔斯泰才真正地“复活”了。托尔斯泰“死”了,《复活》出版了。为了自己的事业,心甘情愿地去“死”,摆脱各种纷扰,你也会成功,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真正的苦难没有旁观者》她是一位传奇女性,她用自己亲身的体验,心灵的独白,记录下世界上一场场苦难的瞬间。《托尔斯泰“死”了,<复活>出版了》示例:“装死”躲过他人打扰,获得了宝贵的写作时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阅读下文,让我们一起认识真实的巴尔扎克。巴尔扎克的手杖在西方世界,手杖很早以前就成为贵族绅士的饰品爱物,他们对手杖的偏爱和讲究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些上流沙龙聚会,与其说是社交往来,不如说是炫耀攀比手杖。于是,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我们看到了出于虚荣攀比心态而倾家荡产,甚至借高利贷买镶金嵌玉手杖的末路贵族。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我们读到了为争夺一根昂贵的手杖铤而走险谋杀无辜的惨剧。这时的手杖已不是支撑人们行走的工具,而是异化成了欲望和邪恶的魔杖。其实在生活中,巴尔扎克比任何人都更喜欢华贵的手杖,因为那个手杖可以证明他已经是一个“贵族”。在他出名之后,报刊杂志争相向他索稿,他为出版家所谄媚,被读者的赞美词所压倒。突然的成功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永远是危险的,巴尔扎克陶醉了,眩晕了。他觉得自己在晦暗、贫穷中度过了太多时光,他急于要用自己现在的名誉,品尝一下贵族的生活。他给自己弄了一个虚假的贵族头衔,从《驴皮记》开始,他的作品都是用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这个名字来发表。一般说来,法国人姓氏中的“德”,往往是出身贵族的标记,它后面的姓大多来自古代国王或皇帝封赏的采邑,而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却是一个假贵族,他的这个“德”纯属子虚乌有、别出心裁。他给自己买了马车,配了跟班,买了别墅和高档家具,穿着华美光鲜的衣服,在头发上涂上厚厚的油……可是,他毕竟是个假贵族,他的衣裤搭配得总是很花哨,很夸张,手指甲里总是满满的污垢,天热的时候,脂垢便从他涂油的头发上滴到花领子上,看上去是个十足的暴发户。当然,每日在上流社会里穿行,更少不了那根华贵手杖的陪伴。巴尔扎克一生有许多幻想,娶一位有钱的贵夫人是其中之一。从1832年2月收到韩斯迦夫人的第一封信起,一直到死,他对韩斯迦夫人始终怀着极度的热情,为了能与韩斯迦夫人结婚,耗尽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韩斯迦夫人在丈夫去世,女儿出嫁之后,终于怀着怜悯之心同意与巴尔扎克结婚。巴尔扎克曾兴奋地说:“您知道我既不曾有过幸福的青年时期,也不曾有过繁花盛开的春天,但是我将会有最灿烂的夏季,最温暖的秋天。”如果从他虚荣的角度来看,韩斯迦夫人亦是他多年来一直梦想得到的一根手杖。很多人习惯于伟大人物不染一尘的正面形象,殊不知,很多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或卑微或琐碎的另一面,就如同巴尔扎克的虚荣,然而这些,在他伟大的作品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我们看到的是一轮太阳,而那些隐藏其后的污点,不过是太阳里面的黑子罢了。人们在享受阳光的普照时,谁会留意那些黑子呢?“我能粉碎一切障碍!”是的,巴尔扎克做到了,但他的手杖却无法替他击退疾病和死亡。在与韩斯迦夫人结婚后的5个月,他与世长辞,离开他所诅咒的世界和他心爱的韩斯迦夫人。不过,他的生命已足够厚了,厚到可以让我们品味无数个世纪。画画也得实事求是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其头当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那时正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说法,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绝大多数都是头朝上,只有极少数的头朝下。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悲鸿夫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幅画。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用黑墨画了三片荷叶,另又着色,用赭红画了两朵荷花。接着,张大千在齐白石的图上补绘了几只小虾,在荷叶下的水中嬉戏,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红着脸悄悄说道:“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张大千一听,有些疑惑,就在画面上又添了些水草与水纹,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给盖了起来。宴席散去,张大千回到旅舍后,马上派人买了一大篓河虾,仔细观察后发现,虾不论大小,其身子通通只有六节。此后,张大千更是佩服齐白石的绘画功力了。【我读我思】文章标题中的“实事求是”分别表现在哪里?答案①齐白石指出张大千画的蝉应该头朝上;②齐白石告诉张大千虾身只有六节。世间最美的坟墓(节选)——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之行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摘自《语文学习》) 【我读我思】文中提到拿破仑的坟墓,歌德的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有什么用意?答案形成鲜明对比,衬托托尔斯泰坟墓的庄严肃穆,震撼人心。托尔斯泰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他挣扎前行的一生中,他以什么为镜呢?托尔斯泰的镜子托尔斯泰的书桌对面有一面很大的镜子。在创作中,他常常会凝神注视镜子中的自己,看着看着,就会有泪水浸满双眼。他看到了自己悲怆的脸,看到了枯萎的年华,看到了铺满芳香的夜,看到了渐渐地浮出水面的他的灵魂。关于这面镜子,托尔斯泰说,那是为了映照良心。托尔斯泰的镜子始终在他的对面,发出冷冷的光。托尔斯泰对镜子的理解,或许就是从少年时打碎一面镜子开始的。镜子碎了,不流一滴血,却出现更多的自己。每一块镜子的碎片里都有一双眼睛深情地注视他,让他不敢把良心偷偷地贩卖一分钱。镜子,它的品质与生俱来,像玲珑剔透的骨头,看不见的高贵的骨髓存储于它的体内。托尔斯泰,他紧紧地盯住镜子中的自己,从不迷失。他还善于在镜子中捕捉到美与丑,发现善与恶。镜子很忠实,不会说谎,目睹世间万物偏偏守口如瓶。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镜子疾恶如仇,当恶毒的王后最后一次对着镜子问道“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时,镜子发怒了,“是白雪公主,永远是白雪公主。”它燃着了那个恶毒女人的头发,燃着了她的脚,让她在火焰里不停地挣扎。一张面孔就是一个世界,它常常露出脸颊里埋没的消息,迸出的真相令你震惊并折服。一个人对着镜子,说几句真实的话,便是给镜子装上了灵魂。托尔斯泰把整个生命里的泥土筛遍,只为寻找一粒真理的金子。谁也不会想到,那个凄清的小火车站竟然成了他去见上帝的最后一个台阶,一棵高大的树成了他的玫瑰墓地。他拥有了一切,却把这一切都抛掉了。甚至,他不让后人为他举行告别仪式。他“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在死的时候,托尔斯泰依然在用生活当镜子。托尔斯泰的镜子里,始终有一张悲怆的脸,一段似水年华,一个对生命的深刻的探寻:灵魂的复活之路。答案托尔斯泰把生活当做镜子,捕捉美与丑,发现善与恶。“海棠香国”出骄子(节选)深秋时节,已近正午,床上的女人,仔细端详着这个与自己十分酷似的宁馨儿:略呈三角形的面孔,前头部十分发达,突起的眉峰下嵌着一对机灵的大眼。婴儿乳名文豹,学名开贞,“开”是排行,“贞”是本名,号尚武。一九一九年首次发表新诗时,自署笔名“沫若”,并以此为号。这是由其“故乡的两条河,沫水与若水合拢来的”,“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名号意在不忘故土。儿时的郭开贞,常对着这远山近水出神。在这小生命中,有的是像河水一样的过剩的精力,他的身心老是勃勃跃动,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异样的、没有来源的热情和激动。大渡河在屋前奔流,春夏秋冬,不断改变着颜色。在孩子的心目中,河好像是个有生命的东西,那特有的红色的河水,波涛汹涌,这大概是这条怪兽的血液吧?闭上眼睛,哗啦哗啦,澎湃的水声包围着他。呵,我听见了,听见它的吼叫声和撕咬声了,他从心底里笑开了……跌跌撞撞,拼足力气爬上窗口,太阳升起来了,雾霭渐渐隐去,白雪盖顶的峨眉山耸立在他的眼前,那就是戴白帽的小公鸡吧,怎么一清早就昂着头在生气哩?不,它是在跟天狗哥哥吵嘴,深怕天狗一口把太阳吞掉,怪不得连身边游过去的红象、红龙、红狮子都来不及理睬。“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醒呀!醒呀!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二十多年后,这位诗人似乎还记得他孩提时代窗边的清晨……俊美的绥山,多像仰卧着的美女。噢,那是年轻的娘娘,正在中午的大太阳下洗头发,迷人的秀发散披在大渡河里——他想起大人们讲过的那么多神话故事,什么女娲补天……我看见了,我看见她美丽的脸啦!他激动得心都颤抖了。多么神奇啊,是什么神把天捅成了这么个无边无际的黑窟窿,而且天天如此,要是没有星星,这将多么怕人啊!“天上一颗星,地下一颗心”,呵,闪烁不定的星辰,牛郎、织女、北斗、双子,他数着认着,哦,这个最大的可不是什么星星,“月儿啊!你同那黄金梳儿一样。我要想爬上天去,把你取来”……世界的一切呵,人生对他是个谜,他在无垠的宇宙中开始学游泳了。(摘自《郭沫若传》) 【读后思考】1.郭沫若发表新诗时署名“沫若”,并以此为号的用意是什么?2.仔细阅读选文,请说说儿时的郭沫若的性格特点。答案1.意在警示自己不忘故土。2.提示:围绕“有过剩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来说,意近即可。具体答案略。重温蒙田(节选)少数一些作家,如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他们能被任何人在任何年龄、任何的生活时代所发现;而另有一些作家,他们只是在某种特定时刻才展现自己的全部意义。蒙田就属于后一种作家。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入到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最有裨益。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在他一生之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只有他才会知道,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多少诚实和坚毅。他才会知道,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在那群众性的灾难之中不被玷污而保持住自己思想道德的独立更为困难和更成问题的了。只有当一个人自己对理性和对人类的尊严产生了怀疑和丧失信心的时候,他才会把一个在世界的一片混乱之中独处独醒的人始终保持堪称表率的正直,颂扬为实在了不起。唯有经过磨难和有阅历的人才会赞赏蒙田的智慧和伟大,对此我有切身体会。当我二十岁那年第一次读他的《随笔集》——那是唯一的一部在书中把他自己遗留给我们的书——说实在的,我还真不太知道该怎样读这本书。我固然具备足够的对文学的艺术鉴赏力,十分钦佩地认识到:书中显示出他是一位令人感兴趣的人物,一位特别具有洞察力和远见的人,一位和蔼可亲的人,此外他还是一位懂得给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句格言赋予个性特点的文学家。可是我对此书的欣赏始终停留在一种文学上的欣赏,即对古籍的一种欣赏,而缺乏对内心的激励,缺乏那种心灵与心灵之间电火花般的碰撞。【注】蒙田:法国思想家和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年轻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浸染,在读书、思考和写作中度过了十年隐居生活,写出四百多年来流传不衰的《随笔集》,并因此被誉为欧洲近代散文之父。【读后思考】1.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会赞赏蒙田的智慧和伟大?2.读完选文,你认为蒙田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经历过磨难和有阅历的人。2.一位具有洞察力和远见的人,一位和蔼可亲的人。(或:他是一位懂得给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句格言赋予个性特点的文学家。)母爱是一滴桃花水初春的桃花水,如同美女的眼神,清澈而美丽,用它抹洗脸庞,可以使皮肤美丽而白皙——在我的故乡有这样的习俗。而我从一生下来就全身黝黑,这令母亲伤透了脑筋。桃花打苞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上山找泉源。按照当地的习俗,三月三太阳升起之前,用清澈的桃花水沐浴,女儿就会出落得桃花一般美丽、清水一般灵秀。不管是否真是如此,妈妈都决定要试一试。夜幕时分,妈妈就起床挎着木桶进山,去寻找人迹罕至的桃花源。村后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桃树遍野,桃花满天,泉水很多,但源头在山顶的一座古寺里。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去找桃花水的女子极多,要想取得头水是不容易的事。妈妈在寺院的门前守了一夜,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寺院开门,妈妈随众人一起往里奔跑。人流中有抢烧头香的,有争桃花泉头水的,妈妈总是奋勇当先,舀取桃花水。连续六年,妈妈都冲在最前面,取得三月三桃花源的头水,回来给我洗脸沐浴。不知道真是桃花水的功效,还是女大十八变,我想更多的也许是妈妈的心意感动了天仙与花神吧——在我入小学的时候,没有谁还看得出,我曾经是一个黑炭一般的女婴。妈妈很欣慰,但她依然习惯在每年的三月三排队上山,挑那一担桃花水给家人洗脸。她说,洗一洗,脸会漂亮,心会清明,日子会更吉祥。直到我的两个哥哥带城里的新嫂子进门,妈妈还让我陪她上山担桃花水给嫂子们用。这时的我读中学了,嫂子们说我“正是花骨朵的年纪”。此时,妈妈的鬓发已经苍白,担水的身姿也不再矫健,但妈妈的笑容美好依然,她的心清如水,从未改变。嫂子们似乎很虔诚,尤其是听家里人讲了我的故事,她们笑了:“母爱是一滴桃花水,洗一洗,就会跟三妹一样年轻秀美。”我害羞地捂起脸庞,在指缝中看到,嫂子们在哗啦啦的桃花水里,洗手,洗脸,洗心窝——她们说,洗一洗,千里万里之外,都能闻得见家乡的桃花香,睡梦中都有漫山桃子甜。哥哥们却说:“这是妈妈把勤劳朴实的家风传给媳妇们了!”岁月深处,年年桃花开。多年后远离家乡求学和工作的我,跟哥哥嫂嫂们天各一方,妈妈经常跟着我们这里住住那里住住。无论在哪里,白发的妈妈总是以她浩荡的慈爱,给我们兄妹如家乡桃花山水般的担当和滋养。春风是爱,春水是甜,桃花是我们一家人依偎的温暖与美好。【考点必练】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行文线索是什么?藏在耳朵里的母爱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市里买了房。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为了经常能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望母亲。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我和姐姐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可能是因为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不料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一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此类病做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我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比较实用。”母亲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竟生出了万般感触。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得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病治疗仪。母亲的耳朵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们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其实,这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伤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不得不抬高声调,可奇怪的是,虽然每次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都很小,但是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费解。也许,母亲的爱,已全部集中到了她的耳朵上,她很在意儿女们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因为我相信,只有爱,才可以让母亲的耳朵如此灵敏,只要她在我们身旁,哪怕我们有一丝动静,也逃不过她的耳朵。考点必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7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文中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揣摩其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1.诵读,学习细腻、夸张而又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2.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资料助读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七课 列夫·托尔斯泰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七课  列夫·托尔斯泰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胡髭(zì)长髯(rán)一绺绺(liǔ)鬈发(quán)B. 黝黑(yǒu)粗劣(liè)滞留(zhì)穹顶(qióng)C. 可憎(zēng)蒙昧(mèi)貂皮(diāo)酒肆(sì)D. 掠过(lüè)颔首(hàn)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崎岖尴尬诚慌诚恐郁郁寡欢B. 器宇侏儒广袤无垠粗制烂造C. 平庸犀利颔首低眉藏污纳垢D. 摧毁忧郁正襟威坐暗然失色3. 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最合适的一组动词是()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_____________了过来,又稳又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A. 刺切中控制探索B. 刺击中控制探寻C. 扎击中抑制探寻D. 扎切中抑制探索4.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是传记和小说,如《三作家》《象棋的故事》等。

B.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白痴》《复活》等。

C.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D.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白夜》《罪与罚》等。

二、综合性学习5. 判定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教学设想:这篇文章大量篇幅都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进行了描写,因此,学习本文要重点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而这些描写的唯一目的就是揭示他的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

因此,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有必要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

同时,以本课为例训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四、教学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在19 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

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

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

”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2、检查预习(1)给下列词语注音。

胡髭、长髯、鬈发、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锃亮、甲胄、粲然、盎然(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拓展阅读新人教版·托尔斯泰》拓展阅读真正的苦难没有旁观者瑞典文学院的大门准时在10月再次打开,这一次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

从《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到《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人》等作品,阿列克谢耶维奇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历史记载方式,用直面真实的力量,来记录那些从未发出过自己声音的人类的命运,被誉为“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一座纪念碑”。

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后来在明斯克担任尼曼文学杂志的特派记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做记者的笔真实地记录着历史以及历史中普通人的痛苦和眼泪。

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这本书里,也是如此,她的视角永远是从最弱势、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那里来看待所有的灾难。

蒋方舟说:“重新读一遍《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当巨大的建筑倒下,看到的是一个个人。

消防员的遗孀目睹自己的丈夫一点点变成具有高放射性的物体,连死后的骨灰都令人躲避;父亲把六岁的女儿装进小小的棺材里……作者花了三年的时间去收集和保存灾难亲历者的情感,也是因为人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情感、传言和印象更接近真相。

”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她曾在访谈里说:“你来到某个村庄,村里的人已经全部搬走(有些村庄连同茅屋、水井、圣像都一起被埋了起来)——只留下一尊列宁纪念碑……对于可触可见的牺牲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我们等待出现双头的雏鸡、无刺的刺猬。

最初,谁也不理解所发生的事件的规模,谁也不了解可以杀死你身上的未来。

有人曾问过阿列克谢耶维奇:“你撰写这些著作,自己居然没有变成疯子?这种压力是普通人心理无法承受的。

你不是录音机,你是个活人,你得把所有一切从心里过滤一遍。

这些可怕的资料,会不会改变你的心灵?”她说:“我是独自行进的,我要用我的文字记录下世界上最真实的无常。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_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_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7* 列夫·托尔斯泰◇教材分析◇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半部分极力凸显托翁外貌上的平庸甚至“粗劣”,到后半部分,着力描绘人物的眼睛,展示其灵魂的深邃伟大。

这样层层蓄势,反转形成文章张力,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

茨威格的语言浓墨重彩,气势非凡,诸多形象的比喻、奇妙的夸张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2.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3.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1.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追求。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等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3.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学情分析◇1.重点:(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2.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是当时俄罗斯文学和思想的最高峰。

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假如我们现在的身份就是一群俄罗斯文学青年,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粉丝”。

我们坐火车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旅程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家中。

在客厅里我们正襟危坐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对托尔斯泰,我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公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在亲眼见到我们的偶像之前,我们对这位文坛泰斗早已经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

可是,当托尔斯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现实和期望却有天壤之别。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二、预习成果展示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评论家。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

7* 列夫·托尔斯泰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ī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zhòu,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质疑的描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ī(犀)利 锃亮(zèng) 甲zhòu(胄)(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无可质疑”,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无可置疑”。

(3)文中“颔首低眉”的意思是: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诚惶诚恐”的意思是: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胡髭(zī) 一绺绺(liǔ) 正襟危坐(jīn)鬈发(quán) 粗制làn(滥)造鹤立鸡群(hè)长髯(rán) 藏污纳垢(nà) àn(黯)然失色禁gù(锢) 滞留(zhì) 热泪涟涟(lián)蒙mèi(昧) càn(粲)然诚huáng(惶)诚恐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B )【详见本课“学法点津”】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B.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不会找到幸福。

C.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D.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4.你班正在举行以“走近名人——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_托尔斯泰11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_托尔斯泰11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6
知识拓展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份十分沉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 量的。 3.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7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D ) A.禁锢 (ɡù) 粗鄙 (bǐ)酒肆 (sì) 锃 亮(chénɡ) . . . . B.鬈 发(juǎn) . C.滞 留(zhì) . 忧郁 (yù) . 一绺 (liǔ) . 凹 陷(āo) . 愚 钝(yǔ) . 崎 岖(qí) . 侏儒 (rú) . 匕 首(bǐ) .
戳(chuō)邮戳 戮(lù )杀戮 )谬论 谬(miù
2019年4月26日
髭(zī)髭须 髯(rá n)虬髯 n)鬓角 鬓(bì
2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词语解释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 严肃或拘谨 的样子。
鹤立鸡群 :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4
内容主旨 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触为我们描 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揭示出托尔斯 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5
美点透视 1.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2.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 3.先抑后扬巧妙运用。
2019年4月26日
(选自《名人传》 ,有删减)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9
(三) 在莫斯科过了一冬, 1882 年 1 月, 列夫·托尔斯泰 参加了调查人口的工作,也因此亲眼目睹了大都市的贫 困状况。印象非常凄惨,他第一次看到这文明隐藏着的 毒瘤。那天晚上,他向一个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时, “他 叫喊,号哭,挥动着拳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拓展阅读真正的苦难没有旁观者瑞典文学院的大门准时在10月再次打开,这一次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

从《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到《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人》等作品,阿列克谢耶维奇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历史记载方式,用直面真实的力量,来记录那些从未发出过自己声音的人类的命运,被誉为“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一座纪念碑”。

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后来在明斯克担任尼曼文学杂志的特派记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做记者的笔真实地记录着历史以及历史中普通人的痛苦和眼泪。

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这本书里,也是如此,她的视角永远是从最弱势、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那里来看待所有的灾难。

蒋方舟说:“重新读一遍《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当巨大的建筑倒下,看到的是一个个人。

消防员的遗孀目睹自己的丈夫一点点变成具有高放射性的物体,连死后的骨灰都令人躲避;父亲把六岁的女儿装进小小的棺材里……作者花了三年的时间去收集和保存灾难亲历者的情感,也是因为人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情感、传言和印象更接近真相。

”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她曾在访谈里说:“你来到某个村庄,村里的人已经全部搬走(有些村庄连同茅屋、水井、圣像都一起被埋了起来)——只留下一尊列宁纪念碑……对于可触可见的牺牲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我们等待出现双头的雏鸡、无刺的刺猬。

最初,谁也不理解所发生的事件的规模,谁也不了解可以杀死你身上的未来。

有人曾问过阿列克谢耶维奇:“你撰写这些著作,自己居然没有变成疯子?这种压力是普通人心理无法承受的。

你不是录音机,你是个活人,你得把所有一切从心里过滤一遍。

这些可怕的资料,会不会改变你的心灵?”她说:“我是独自行进的,我要用我的文字记录下世界上最真实的无常。

”这句话可以概括她的生活和写作特点。

阿列克谢耶维奇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然后独自一人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

谁不知道战争是苦难的呢?谁不知道苦难两字的重量呢?但阿列克谢耶维奇永远能把苦难说得与众不同,以使你明白:真正的苦难是没有旁观者的,面对它时,我们无处可逃。

【注释】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读我思】你认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怎样的人?名人有名人的烦恼,托尔斯泰是如何战胜自我,走出名人的陷阱,再次创造出惊世杰作的呢?请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

托尔斯泰“死”了,《复活》出版了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877年,托尔斯泰相继写出了轰动世界文坛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长篇巨著,一时声名大振。

“一朝出名天下闻”,一时间,各种采访、宴请、约稿、请求签名和作序等杂事接踵而至,弄得他苦不堪言,身心俱乏,烦不胜烦。

为了摆脱这些人的纠缠,一天,托尔斯泰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对佣人说:“从今天起,我‘死’在这房里了。

不过,不要忘了给我饭吃。

”此后,每当有人来访时,佣人便露出十分悲痛的神情说:“先生死了,死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渐渐地,人们都知道托尔斯泰神秘地死了,来访者也因之而绝迹,托尔斯泰得以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写作,不受外界的干扰。

1891年,托尔斯泰的一部新小说《复活》终于脱稿,为了修改好这部作品,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又“死”过几次,直到1899年《复活》出版后,托尔斯泰才真正地“复活”了。

托尔斯泰“死”了,《复活》出版了。

为了自己的事业,心甘情愿地去“死”,摆脱各种纷扰,你也会成功,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真正的苦难没有旁观者》她是一位传奇女性,她用自己亲身的体验,心灵的独白,记录下世界上一场场苦难的瞬间。

《托尔斯泰“死”了,〈复活〉出版了》示例:“装死”躲过他人打扰,获得了宝贵的写作时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

阅读下文,让我们一起认识真实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的手杖在西方世界,手杖很早以前就成为贵族绅士的饰品爱物,他们对手杖的偏爱和讲究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有些上流沙龙聚会,与其说是社交往来,不如说是炫耀攀比手杖。

于是,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我们看到了出于虚荣攀比心态而倾家荡产,甚至借高利贷买镶金嵌玉手杖的末路贵族。

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我们读到了为争夺一根昂贵的手杖铤而走险谋杀无辜的惨剧。

这时的手杖已不是支撑人们行走的工具,而是异化成了欲望和邪恶的魔杖。

其实在生活中,巴尔扎克比任何人都更喜欢华贵的手杖,因为那个手杖可以证明他已经是一个“贵族”。

在他出名之后,报刊杂志争相向他索稿,他为出版家所谄媚,被读者的赞美词所压倒。

突然的成功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永远是危险的,巴尔扎克陶醉了,眩晕了。

他觉得自己在晦暗、贫穷中度过了太多时光,他急于要用自己现在的名誉,品尝一下贵族的生活。

他给自己弄了一个虚假的贵族头衔,从《驴皮记》开始,他的作品都是用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这个名字来发表。

一般说来,法国人姓氏中的“德”,往往是出身贵族的标记,它后面的姓大多来自古代国王或皇帝封赏的采邑,而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却是一个假贵族,他的这个“德”纯属子虚乌有、别出心裁。

他给自己买了马车,配了跟班,买了别墅和高档家具,穿着华美光鲜的衣服,在头发上涂上厚厚的油……可是,他毕竟是个假贵族,他的衣裤搭配得总是很花哨,很夸张,手指甲里总是满满的污垢,天热的时候,脂垢便从他涂油的头发上滴到花领子上,看上去是个十足的暴发户。

当然,每日在上流社会里穿行,更少不了那根华贵手杖的陪伴。

巴尔扎克一生有许多幻想,娶一位有钱的贵夫人是其中之一。

从1832年2月收到韩斯迦夫人的第一封信起,一直到死,他对韩斯迦夫人始终怀着极度的热情,为了能与韩斯迦夫人结婚,耗尽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韩斯迦夫人在丈夫去世,女儿出嫁之后,终于怀着怜悯之心同意与巴尔扎克结婚。

巴尔扎克曾兴奋地说:“您知道我既不曾有过幸福的青年时期,也不曾有过繁花盛开的春天,但是我将会有最灿烂的夏季,最温暖的秋天。

”如果从他虚荣的角度来看,韩斯迦夫人亦是他多年来一直梦想得到的一根手杖。

很多人习惯于伟大人物不染一尘的正面形象,殊不知,很多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或卑微或琐碎的另一面,就如同巴尔扎克的虚荣,然而这些,在他伟大的作品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我们看到的是一轮太阳,而那些隐藏其后的污点,不过是太阳里面的黑子罢了。

人们在享受阳光的普照时,谁会留意那些黑子呢?“我能粉碎一切障碍!”是的,巴尔扎克做到了,但他的手杖却无法替他击退疾病和死亡。

在与韩斯迦夫人结婚后的5个月,他与世长辞,离开他所诅咒的世界和他心爱的韩斯迦夫人。

不过,他的生命已足够厚了,厚到可以让我们品味无数个世纪。

画画也得实事求是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

画上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

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其头当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

”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

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

那时正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

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说法,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

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绝大多数都是头朝上,只有极少数的头朝下。

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

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悲鸿夫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

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幅画。

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用黑墨画了三片荷叶,另又着色,用赭红画了两朵荷花。

接着,张大千在齐白石的图上补绘了几只小虾,在荷叶下的水中嬉戏,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

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红着脸悄悄说道:“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张大千一听,有些疑惑,就在画面上又添了些水草与水纹,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给盖了起来。

宴席散去,张大千回到旅舍后,马上派人买了一大篓河虾,仔细观察后发现,虾不论大小,其身子通通只有六节。

此后,张大千更是佩服齐白石的绘画功力了。

【我读我思】文章标题中的“实事求是”分别表现在哪里?答案①齐白石指出张大千画的蝉应该头朝上;②齐白石告诉张大千虾身只有六节。

世间最美的坟墓(节选)——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之行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摘自《语文学习》)【我读我思】文中提到拿破仑的坟墓,歌德的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有什么用意?答案形成鲜明对比,衬托托尔斯泰坟墓的庄严肃穆,震撼人心。

托尔斯泰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他挣扎前行的一生中,他以什么为镜呢?托尔斯泰的镜子托尔斯泰的书桌对面有一面很大的镜子。

在创作中,他常常会凝神注视镜子中的自己,看着看着,就会有泪水浸满双眼。

他看到了自己悲怆的脸,看到了枯萎的年华,看到了铺满芳香的夜,看到了渐渐地浮出水面的他的灵魂。

关于这面镜子,托尔斯泰说,那是为了映照良心。

托尔斯泰的镜子始终在他的对面,发出冷冷的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