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问题描述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

历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事实和文化传播,还有助于他们理解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内容阻力高中历史教材对学生要求较高,内容过于繁杂,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容易导致知识阻力。

此外,历史教学中的复杂概念、事件、人物等,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2. 展示方式较为单一历史教学中,教育者可能会偏向于采用一些单调的展示方式,如以PPT为主要展示工具,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的运用较少,造成内容的繁杂性和特定性未得到充分的表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参与度不足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育者给予学生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参与度低,效果不好。

改进措施高中历史教育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储备的历史素材又非常丰富,那么如何运用好历史教学以提高学习效果呢?1. 建立完整的教学框架历史教学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框架,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更清晰、更详细地介绍学科背景知识,构建阐述学科规律和解释学科现象的体系结构,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交叉融合,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 多媒体支持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巧妙地解决历史教学单调乏味的问题,能够以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呈现历史知识,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一般而言,应优先选取图文并茂明晰、精彩、简洁、通俗易懂的资料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掌握,创造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3. 学生参与度提升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些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充满感情和投入度的课程形式,比如让学生进行知识问答,开展课堂讨论,进行模拟演练等等。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一) 运 用 多媒 体 构 建 问题 情 境
随着 信息 技 术 的 发 展 .多 媒 体 技 术 由于 具 有 形 象 与 直 观 的特点 , 被 普 遍 应 用 于 教 学 中。 其 以生 动 有 趣 的 形 式 将 事 件 与 事 物 展 现 出来 , 不但能有效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 还 能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 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 : 在 教 授 巴 黎 和会 这

2 2 2 题 应 简 洁 干 练
历 史 教 师 要 在 教 学 中采 用 问 题 式 教 学 法 .首 先 应 注 意 提 问必 须 简 洁 干 练 。 否 则 , 学生面对过于冗长与复杂的问题时 , 极 可 能 因为 没 听 懂 而 难 以处 理 教 师 所 提 问题 .进 而导 致 问题 式 教学 法 应 用 失 败 。因 此 , 教 师 授课 前 应 做 好 备 课 工 作 , 以 提 出结 构化 问题 为 重 点 .所 设 计 的 问题 必 须 具 有 科 学 性 与 层 次 性, 同时 应 做 到 环 环 下 扣 , 循序渐进 。 每 一 个 问 题 都 为 下 一 个 问题 作 铺 垫 , 每一 个 问题 的难 度 都 比上 一 个 问题 高 。 此 外 在授 课时, 由于 意外 因 素 多 , 预设问题 可能受到影 响 . 因 而 教 师 要 随机应变 , 根 据 课 堂 实 际情 况 与 学生 反 应 。 灵 活 运 用 问题 式 教 学 法 。可 以说 , 教师授课成 功与否 , 与 预 设 问题 恰 当 与否 有脱
不 开 的干 系 。 ( 二) 问题 需 具 有 思 维 强度
当教 学 问 题 与 学 生 现 有 知 识 水 平 存 在 一 定 差 异 时 .学 生 会被调动学习主动性。然而 。 若设 置得过高 . 将 导致 学 生 无 从 下手 , 若设置过低 , 学生 又会因为太 过容易 而丧失学 习兴趣 . 可 见 ,学 生 采 取 学 习 行 动 的 契 机 往 往 是 由教 师 决 定 的 提 问 时, 教 师 应 注 意 根 据 学 生 当前 知 识 进 行 提 问 . 保 证 学 生 在 一 番 思 索 后 作 出 回答 。 否 则 , 当 问题 超 出 学 生 现 有 学 习 范 围 时 , 由 于 没 有 相 应 知 识基 础 , 学 生 将 因 缺 少 经 验 指 引 而感 到茫 然 。 采 用 问 题 式 教 学 法 最 重 要 的 技 巧 是 问题 难 易 度 的设 置 .好 的 题 目不 仅会 对 学 生产 生启 迪 作 用 ,还 可 提 高 其 发 现 问题 与解 决 问题的能力。 二、 构 建 问题 情 境 教 师 在 授 课 时 通 过 创 设 各 种 问题 情 境 可 有 效 激 发 学 生 的学习兴趣 , 并使其 在学习过程 中产生疑 问 . 提 出 问题 . 激 发 探究欲 , 进而掌握历史知识 . 达 到 教 学 目的 。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理 探 讨
W E N L D A 0 H A C
闻题武激掌 在高中历史教掌中的应用漯究
文 /李 大寨
说, 是要根据学 生的情况 , 或在核心处设 问 , 或在热 点处设 问, 要 具 有 实 用性 、 针 对性 。
4 . 问题 的设 计要 符合 学生 的 认 知 心理 和 智 力水 平 问题 设 计 是 为 了在 认 知 的基 础 k 推 向 知 识 的 深 层 次 心
【 摘
要】 课 堂提 问是课 堂教 学的 关键 所在 , 如何做 好
课 堂提 问 这 一课 堂 的 细 节 ,对 于历 史老 师提 高教 学 成 绩 是 非常重要 的 , 本 文结合我 的教 学实践和 一阶段的课题研 究, 谈谈 自 己的 感 想 。
【 关键词 】 课 堂提 问; 有 效性
近年来 , 新 课程 已经 止 进 学 校 , 止 进 课 堂 。课 堂 教学 是 _ 新 课 程 改 革 实 施 的 核 心 环 节 ,而 课堂 提 问 又是 课 堂 教 学 的 火键 所在 , 如果能够 住教学 巾科学 地设 计并进行 课堂提问 , 就 能 优 化 课堂 结 构 ,真 正 发 挥 教 帅 的 丰 导 作 用 和 学 生 的 丰
考。太容易的问题 , 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 心理 , 但如果 丌始就难度过大 , 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 , 容易挫伤学生积 极性。所以 , 问题的设计应从易到难 , 逐步深入 , 层次分明。

体作用 , 从 而达成教学 日标 。在高巾历史课堂教学 巾, 如何
运 用 问 题 教 学 法 ,提 高 课堂 教 学 效 果 是摆 在 广 大 教 师 l j i 『 的重要议 题。现结合我 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 , 谈谈感想。 课 堂 提 问的 意 义 宋代朱熹说 : “ 读书 尢 疑 者 ,须 教 有 疑 。 有 疑 者 却 要 尤 疑 。” 学 过程实 际 卜 是一种提出问题 , 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过程。一堂出色的历 史课提问能够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 获 得知识纠慧 , 养 成 善 于 心 考 的 习惯 和能 力 。提 问 往教 学 巾不 但使 用J 泛 , 而且一 直为过去和现代 的教师所 应用 , 所以, 教师应该重视提问在教学 巾的作 用和运用技巧 教育实践 证明, 任何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 , 都 离 不 丌 提 问 这 种 师 生 间 的 互动 , 特别是历 史澡堂教学更少不 了提 问。因此 , 做好课堂 提问对于历史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 合理 、 科学地设计 问题 , 是 问题式教学的关键 1 . 问题 的设 计 要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求知 欲 在 平 时 的 问 题 法 教 学 实 践 巾 ,我 总 结 出 一 条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的荩 本 途 径 :促 使 学 生 原有 的 知 识 与 必 须 掌 握 的 新 知 识 发 生 激 烈 的 冲突 , 使 学 生 意 识 巾的 矛 盾 激 化 , 从 而 产 生 问 题情境。 2 . 问题 的提 出要 进 行 有 效 的 优 化设 计 陶行知先生说 : “ 发展千 千万 , 起点是一 问” 。课堂教学 巾, 教 师 每 提 出 一 个 问题 , 就给学生 提供一次学习 、 思考 、 提 高的机会 , 就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这并不意味着提 问越 多 越 好 。教 师 的 提 问要 适 时 、 适度 、 适摄 , 提 出 的 问题 要 有 教 学价值 , 问题设计 要科学精当。教师一般可在新课 导入 、 丰 题学 、 课 堂小结等 阶段 进行提 问 , 引发学生思考 , 有效地 组织 课堂教学。比如 : 导人新课这个环节。良好的开端等于 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初的提 问, 其主要功 能在于迅速 吸引学 生注 意力 , 使学生立 即进入学 习状态 , 激发学 习兴趣 , 为课 堂学习创设 良好 的学 习氛围。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 巴特指 出: “ 兴趣是教学 的基础 ,教 师在任何 一个阶段都要注意激 发学生 的兴趣 , 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 否 自然发生 , 如果 自 然发生则被称为是 注意 的, 教学 本身就是有兴趣的” 。因此 , 导人新课时 的提 问, 其 目的是为 了创设学 习的条件 , 其要 旨 在于激发兴趣。教师可因生 、 因时 、 因材 , 细观察 、 巧琢磨 , 创 设新颖的情景 , 设计新奇的问题 。 3 . 问题 的设 计要 具有 实用性、 针对性 , 利于学生学 习 设计 什么问题 ? 为什 么这样 问? 这样 问能服务于教学的 哪一点 ?这是教 师在设计 问题时必须认真考虑 的。具体来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历史教学一直是中小学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而高中历史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直播讲解直播讲解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教学方式。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实时讲解和交流。

相比传统讲解的方式,直播讲解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教学。

此外,直播讲解可以实时呼应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并能够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直观、易于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但是,直播讲解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缺乏面对面交流,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直播讲解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学生的设备也需符合标准,否则将会影响教学效果。

最后,由于直播讲解缺乏现场互动,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针对性教学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通过倒转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听课,而是变成了主动学习的一方。

翻转课堂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与老师的授课形式巧妙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历史课堂中,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更加灵活自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安排学习时间和阶段。

翻转课堂的缺点是,该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搭配环境,对于某些不愿意接受变革的学生,可能并不适合。

同时,老师需要制定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计划和完成远程教育环节的良好布置,需要较高的教学能力。

互动式研究课堂互动式研究课堂是一种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着重于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互动式研究课堂模式下,学生将认真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团队讨论与交流中,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内在道理。

“问题化”教学的实践和好处

“问题化”教学的实践和好处

摘要:我在教学的实践中,经常采用“问题化”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的尝试。

在“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备课;老师要积极负责地组织好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教师要布置、收改作业。

我通过两年来的“问题化”教学实践,我认为用“问题化”进行教学有下面几个好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可以逐步养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注意的问题;好处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要求,我在教学的实践中,经常采用“问题化”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的尝试。

具体的作法是:根据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相关课文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题目制作成课件,在上新课时要求学生依据题目,把课文看一遍,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在书上划出来。

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概念等问题,可以交头接耳,相互启发,也可以问老师。

看完了,划完了,就要求学生按照题目顺序把自己的答案读一遍,或要求学生按照题序把自己答案写到黑板上。

之后,由老师共同肯定正确答案,纠正错误。

有的内容,就由老师具体讲述,最后,指定题目让学生做练习。

在“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一、教师要认真备课。

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题目要求,周密的计划安排。

所编写的题目既要有反映基础知识的,又要有反映重点、难点内容的;既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还要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对学生回答不完全或回答不出来的题目,老师要心中有数,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我编写了以下几个题目:1.战国开始于______年,______年结束。

2.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初期诸侯国主要有______等七个,史称“战国七雄”。

3.随着________的破坏,封建的私有制出现了。

贵族,立功的将士、大商人逐渐成为_______ 。

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学习。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基本策略以帮助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

策略一:引入问题在每个历史课程的开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谜团,一个历史人物的疑问,或者一个社会问题的背景。

通过引入问题,教师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渴望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在介绍完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参观实地等方式来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以鼓励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逐渐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当学生积累了足够的信息和理解后,他们应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指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他们所学的历史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了问题后,学生应该对他们的思考和解决方法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思考他们在问题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学生还可以对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此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并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可以引出相关的扩展问题,以进一步探索和拓展学生的思考。

这些扩展问题可以与之前的问题相关,也可以是与之前的问题有一定联系的新问题。

通过扩展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历史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使用问题式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水平,以确定合适的问题和引导方式。

“问题教学法”在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单 , 课 时 学 生 一 问 起 来 就 没完 没 了 , 师 如果 没 有宏 上 教
观调控好 , 学生会 越问越 多 , 让老师 难以招架 , 这样 就 变成 了一堂问题繁多但又不能解决 的“ 问题课 ” 。因此
老 师 在 上课 时 , 定 要 有 的 放 矢 、 放 有 收 。笔 者 在 讲 一 有
人 . 单 又好 记 。 简
今” 拉 近历史 与现实 的距 离 , , 让学生 关注社会 和 自己
的生活 、 关注 国家的命 运和未来 、 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 的人文素养的 目的。如社会 主义
建设 在探 索中 曲折发展这 一课 ,通过学习社会主 义建 设在探索 中的 曲折 , 从中 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 、 的工作 党 中心 、 法制 建设 、 党群 关系 和辩证 唯物 主 义基本原 理 等方 面 出发去总 结 , 出 的教 训有 :1三 大改造 完成 得 () 后 , 国处 于社 会 主义初 级 阶段 , 我 阶级 斗争 已不 是 主
历史教 材有些问题时 间跨度 大 ,课本的叙述又 简
学生 的学习兴趣 的 , 如改为 : 史书上 说 : “ 春秋无 义战。
资本 主义的发展。中国封建经济发展 的原 因我 们可 以 归 纳为 5 词 1 个字 , : 技 、 策 、 定 、 流 、 个 0 即 科 政 稳 交 劳
动 。哪朝 哪代 经 济发 展的 原因 都可把 相 应 的 内容 套
底 瓦 解 ) 知 识 来构 建 完整 、 面 的知 识 网络 。 等 全 七、 以史为鉴 。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索解 决问题的途径是每一个 中学 历史教 师应该 具备的 基本素质 。中学历史教学有其 自身 特点 , 只有遵循历史 教学 的规 律 , 根据学生学 习的实际进行教学 , 能优化 才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过分强调记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过时、缺乏互动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历史思维培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更新教材内容。

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而非简单死记硬背。

教师应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应根据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保持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历史教学更具有深度和启发性,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改进措施,内容过分强调记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过时,缺乏互动性,加强历史思维培养,多元化教学方法,更新教材内容.1. 引言1.1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探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和世界。

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掌握历史事件的脉络和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今天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历史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具备更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未来生活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过分强调记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过时和缺乏互动性等方面。

许多历史课程过分侧重于让学生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忽略了对历史事实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背诵过程,缺乏深度和启发性。

目前的历史教学缺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传授知识而非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浅谈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新应用

浅谈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新应用
学法 回归 历 史教 学进 行 了一 些 新 尝试
提高学生学 习历史的兴趣 ,这是传统式 的问题计 新 颖 、 特 . 独
关键 词 : 问题 教 学 法
历 史教 学
应用
教 师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设 受 教 育 者思 维 的 问题 环 境 , 造 思 创 营 考 、 与 的氛 围 , 利 用 背景 材 料 、 片 、 参 如 图 图表 、 影视 视 频 用归 运 纳 法 , 剥 洋葱 一 样 , 外 到 里 , 层 设 问 , 至 问 题 的 核 心 、 像 从 层 直 本 质; 也可 以运用推理法 , 由结论追根溯 源, 探寻问题的本源 ; 还可
问题 式 教 学法 以就一个历史现象让学生提问 ,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设计要 中国提 出“ 问题式教学法 ” 这一概念的是汕头教育学院陈解 新颖 , 有层次 , 内涵。通过 一个个 问题 的提出 , 有 培养学生创新 生副教授。“ 问题式教学法” 注重将 问题 引入课堂 , 引导学生针 思维 能 力 、 析 解决 问题 的 能 力 , 生 就 会 有一 种 成 就 感 , 分 学 就会 对 问题 找 资 料 , 讨论 中 寻求 答 案 。 在 增 强 他 们 学 习 历史 的兴 趣 。例 如 : 在学 习( 9 9 13年 的经 济 12 - 9 3 “ 堂 问题 式 教 学 ” 是 在 历 史 教 学 中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过 危机》 经济危机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发生后给世 课 就 通 时, 分析 讨 论 一 系列 相 连 、 关 的 问题 , 相 引导 学 生 完 成对 历 史 知识 的 界带来哪些影响?假如你是 当时美 国总统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深化 、 内化 过 程 , 而 提 高 学生 独立 思 考 、 从 自主 学 习 的能 力 和 加 为 什 么采 取 这 样 的 措施 ?美 国 、 日本 、 国是 如何 应 对 这 场危 机 德 强合作的群体精神 , 进一步完善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体 的? 它们的措施 有什 么不 同? 为什么不 同? 它们不 同的措施对当 系 。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 时 的 国际 关 系产 生 了怎 样 的 影 响 ?经 济 危 机 可 以避 免 吗 ?为 什 在探求 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 活动 中掌握知识 、 发展智力 、 培养技 么?我们从 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来解决今天的危机?中国政府 能 , 而培 养 学 生 自己发 现 问题 、 进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的一 种 教 学 方 是 如 何应 对 今 天 的 经 济危 机 的 ?通 过层 层 设 问 ,不断 把 问 题 引 法。“ 问题 教学 ” 学 生提 供 了 一个 交 流 、 作 、 索 、 为 合 探 发展 的平 向深 入 , 寻 问题 发 生 的本 源 、 决 的 措 施 , 现 学 习 历 史 目的 探 解 体 台 , 教学 活动 中 以“ 在 问题 ” 线 索 , 于 问题 情境 发 现 、 索 知 是 解 决实 际 问题 。 为 基 探 识, 掌握技 能, 学会思考 、 学会学习 、 学会创造 , 促进学生创造思 4问题 提 出 、 决 的方 式 新 . 解 维 的 发展 。 () 1问题 的提 出和 解决 不 只 是 课 堂 上或 自习 课教 师设 问 、 学 二 、 题式 教 学 法 在 目前 教 学 中 缺 失 问 生 回答 , 学 生 提 问 、 师 回答 , 者学 生 之 间 的 问答 , 可 以在 或 教 或 还 据 调 查 表 明 , 7 %左 右 的学 生 喜 欢 历史 , 目前 0 但不 喜 欢 上 历 教 室 墙 上 开辟 一 个 学 习 同 地 , 论 是学 生 和 教 师 , 要有 问题 都 不 只 史课 。天津师大庞卓恒教授在一篇文章 中说 :中学生对历 史课 可 以写 在上 面 , “ 每个 学 生 和 教 师都 可 以去 回答 , 回答 者要 署 上 名 的满 意 度 在各 科 中排倒 数 第 二 , 为 历 史 教师 , 作 我们 对 此 感 到震 字 , 避免在上面乱说乱写。这种方式可随时随地解决问题 , 使问 惊 。” 认 为 导致 这 种 局 面 的 主要 原 因是 在 升 学 考 试 的压 力 下 , 题 提 出者 和 解 决 者 不受 时 间限 制 , 与 的 人 数更 多 , 他 参 问题 和答 案 存 在 着 教 师对 “ 系统 历 史 知识 ”满 堂 灌 ” 要 求学 生 死 记硬 背大 的 角度 就 能 更 广 、 新 。 “ 和 更 量“ 系统 知 识 ” 的考 试 , 以导 致 了学 生 喜 欢 历 史 却 讨 厌 上 历 史 所 () 2 问题 的解 决 不 只 是 查 阅 刊 物 、 书 等 , 可 以使 用 互 联 图 还 课 的 尴尬 局 面 。现 代 教 学 观认 为 ,没 有 问题 是 谈 不 上 学 习和 研 网查 询 。今 天 互 联 网普 及 广 , 了极 其 偏 僻 、 除 落后 的地 区之 外 , 究 的 。历 史 教 学 的真 正 意 义 在于 使 学 生 发现 问题 、 讨 问 题 、 探 研 般 的 高 中 学校 都 有 微 机 房 , 且 大 多数 家 庭 都 购置 了电 脑 , 而 连 究问题 和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历史教学要让学生 回归本位 , 就 接 了互联网 ,网上搜索成 了查找问题最快捷 的方式。学生通过 必须真正发挥学生的学 习主体作用。 网络 自己解决 了问题 , 也丰富了知识 。 三、 问题 式 教 学 法在 高 中历 史教 学 中的新 应 用 ( ) 题 的解 决 不 只 是 以 习题 形 式 出 现 , 可 以充 分 利用 本 3问 还 1 . 在 高 中历 史 教 学 中普 遍 应 用 重新 地 的 资源 优 势 , 用 寒 暑 假 时 间 , 利 通过 参 观 、 问 , 条 件 的利 用 访 有 20 年 从 广 东 、 南 、 夏 、 04 海 宁 山东 开始 实 行 高 中新 课 程 改 革 , 旅 游的机会 , 对一些历史文化古迹进行考查 , 自拟题 目, 形成有 即将 在全 国实 行 。 高 中历 史课 程 结 构 由以前 的通 史 变 为模 块 加 价 值 的历 史 小论 文 。这 种 方 式 能增 强 学 生 的社 会实 践 能力 和 语 专题式 , 更主要的是教学方式 、 评价体制也都随着变化 , 因此 , 更 言表达能力。例如 :我家乡的长城》 《 《 、秦始皇与秦皇岛》 等都收 加要 求 我 们 教 师 转 变 思 想 观 念 , 富有 创 新 精 神 , 进 教 学 方 法 , 到 了意 想不 到 的效 果 。 改 探索 新 教 学模 式 , 注重 对 学 生人 文 素 养 和科 学精 神 的 培养 , 历 把 四 问题 式 教 学 法 实施 的 积 极 意义 和 需 要 注 意 的 问题 史教 育 的 社会 教 育 功 能 与人 的发 展教 育 功 能 结合 起 来 。在 目前 1 养 学 生 创新 思 维 , . 培 提高 学 生 创 新 能力 已经 进 行 高 中新 课 程 改革 的省 份 中 ,在 课 堂 教学 中提 倡 创设 新 问题 式 教 学法 的实施 , 利 于培 养学 生 创新 思 维 、 散思 维 , 有 发 情境 、 自主学 习 、 作 探 究 、 堂 讨 论 。高 中新 课 程 改 革 说 明 问 改 变学 生 僵 化 的思 维模 式 ;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究 学 习 合 课 有 探 题 式 教 学 法重 新 在 高 中历 史教 学 中普 遍 应 用 的必 要 性 , 为 其 能力 , 也 充分 激 发 每个 学生 学 习历 史 的 兴趣 , 促使 学 生 不 断提 出问 提供 了有 利 的 大环 境 。 题 、 析 问题 、 决 问题 , 对 历 史 现 象 的学 习上 升 到 对 历 史 规 分 解 从 2充 分 利用 现 代 化 教学 手 段 . 律 的总 结 , 对 历 史 规律 的总 结 再 到 现实 问题 的 分 析和 解 决 。 从 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在教学领域 的一个重 2 养 学 生 健 全 的人 格 . 培 要应 用 , 可 以把 文字 、 片 、 它 图 声音 、 画 、 视 集 合 在 一起 , 动 影 展示 问题 式 教 学 法 的 实施 , 利 于增 强 学 生 分 析评 价 历 史人 物 、 有 给受 教 育者 。利 用 多媒 体 进 行 问题 教 学 法 的 教学 ,能 使 材料 与 历史 事件 的能 力 ,使其 在 现 实 问 题 上 能用 辩 证 唯 物 主义 和 历史 问题结合更密切 , 许多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能更直观展现在受教 唯 物 主义 基 本 原理 辩 证 地 看 问 题 , 少 偏 激 的行 为 , 强 学 生对 减 增 育 者 面 前 , 题 的 背 景 材料 会 更 加 丰 富 , 堂 容 量 会 更 大 , 能 民族 命 运 的关 注 和历 史 责 任 感 ;使 学 生 批 判 继 承本 民族 的 文化 问 课 更

浅谈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武栋玲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年第28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变化,要做到“以史为戒,以史为镜”,在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古语有:“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

”到了现在社会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

”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

所以,加强学生的历史教育工作,尤其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历史知识与当今的时代热点问题结合起来。

这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巧用“问题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讨论课题。

一、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的价值理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得到了革新,要完成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就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它与探索能力、实践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对个人而言,历史可以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

对一个民族而言,历史可以增强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对人类文明而言,历史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式教学法”的灵活应用第一,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为实例,我们可以灵巧应用“问题式教学法”。

我们要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教学为例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教学为例

··I Q d#$)!"#$%&最佳历史教学情境应是基于真实问题的情境。

在厘清教学内容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确定核心问题,并将核心问题转化为真实情境下的学习问题,进行基于史料的教学活动,将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知识的应用,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的升华和认知的深化,将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索者,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最佳历史教学情境应是真实问题情境“情境”是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一个热词,学界的研究也蔚为大观。

什么是历史情境、如何设计历史情境,是两个首先要解决的命题。

首先,需要探清情境在教学中价值的理论来源。

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一般将其理论之源归结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

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应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此理论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学习的自主性建构。

因此,真实任务情境、问题情境是情境理论的核心关键词。

其次,需要理清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情境的描述。

课标中对情境的描述主要有三处:第一处是在描述“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时,提到“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第二处是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情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

”第73三处是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中,提出“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并提出了“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四种命题情境类型。

问题驱动,重构“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

问题驱动,重构“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

问题驱动,重构“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作者:罗传成来源:《新课程》2022年第16期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历史课程也在逐渐改革,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也要通过学习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历史课程时,要学会运用问题驱动的形式来重新建构历史课堂,让学生能够实现对历史的深度学习。

历史是高中基础学科之一,它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未来,同时我们通过历史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

所以就问题驱动,重构“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作出相应分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提供借鉴。

深度学习是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中的奥秘,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而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尚处于灌输式的浅层次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重构历史课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对高中历史的深度学习。

教师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把学习的新知识和之前的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高考命题逐渐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和素养立意,教师要将深度学习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课堂的始终。

一、问题驱动,重构“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的现状首先,教师在上课时没有自己的上课进度,只是按照学校安排的教学进度上课,没有创新思维,也不去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让一些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并开始排斥历史课程,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只会将课本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理解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和背景知识,无法灵活地运用知识,这种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课堂会让学生思想不集中,在课堂上无法完全跟上教师的节奏,这会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也会让学生学得很吃力。

二、问题驱动,重构“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意义问题驱动,重构“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要求教师设置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新构建知识体系。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寇德瑜 甘肃 省景泰县第 一中学
“口题式教学法” JJ 注重将问题引
入课 堂 , I 学生针对 问题 找资料 , g导 在
对教学 内容 总体认识 和认 真把 握的基 础上创设 问题情境 ,从而 使学生能够 . 发现 问题 、提 出问题 、带 着问题去探 究。 教师应选取那些能使学生感兴趣 、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问题 ,
答 ;对较难的问题 ,则需要通过教 师 启发来解决 ;对于应用性的 问题 ,还 需要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获取信息, 并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发表 自
己 对 问 题 的 认 识 和 理 解 。 教 师 要 鼓 励
我认识和 自我完善的含义 主要包括 :
学生能 在学 习过 程 中发现 自身优 点 ,
实践表明 ,问题式教学法一方面 可使学生带 着问题有的放矢地 学习 ;
进行 自我肯定 ;学生在检查 、评价 同
学的同时 ,学会正确地检查 、评价 自 己 ;逐 步形成尊重他人 、与人合作的
学 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给学生提 供实践机会 ,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 问题 和解决 问题 。
的能力 ;培养学生 自我学 习、 自我发 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 、分析和利
定 的思 考、归纳 、总结的空间。为
了能够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 师还 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相
关材料 , 一方面丰富学生所学的知识 ,
重心转移 到调控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 上 ,积极引导学生 自主解答问题 。对
另一方面 ,由于教师不再将问题 的答
案事先告诉学生 ,这样就激发 了学生 的好奇心 ,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 考 ,人人参与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动

高中历史课堂“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如何渗透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课堂“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如何渗透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课堂“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广东省开平市开侨中学(529300)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及新课改的提出,高中历史教学不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还要加大对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具有良好的优势,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深入研究“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与高中历史之间的契合点,抓住核心主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问题链;渗透;核心素养引言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高中历史课堂,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式。

借助“主题+问题链”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驱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交流,教学效果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大幅度的提升。

1.“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的含义“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是以现代教学发展为基础,同时进行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所谓“问题链”指的是围绕新课标要求确定一个中心问题,接着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问题构建出引导性、递进性、发散性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相互联系,并借助一根逻辑线索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链”。

“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作为理论基础,从教师、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领”课堂的情况,师生可以实现平等对话、互动。

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进行问题的设置、引导、点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参与课堂活动,进行相应的思考、讨论、合作交流,促进问题的解决。

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将“主题+问题链”互动教学法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问题,实现学生知识学习与历史核心素养提高的双重目标。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韩宝余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年第01期一、“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流程1内涵。

“问题链导学”模式是对传统的“问题教学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合作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过程的主导环节;学生合作探究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环节;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

学生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整理、阅读、分析相关材料,得出结论,并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展开争论,催生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

2基本流程。

二、“问题链导学”模式与“问题教学法”的区别1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同。

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指出:“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不少教师所采用的问题教学法基本上参照了马赫穆托夫的教学论。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问题情境的主要设计者。

而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中,师生共同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课前由教师布置好相关的探究任务,提供相关的教学素材,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预习,并收集资料。

在课堂探究过程中,不是一味地由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逐个讲解或是讨论,而是以“问题链”为切入口,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不断质疑,不断发现问题。

2问题的呈现方式不同。

在传统的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课前预设好的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问题的呈现是条目式的,彼此之间并无太大联系,甚至是孤立的),让学生去讨论和解决问题。

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把一些带有方向性、导向性的问题交给学生(问题是以“链”的方式呈现,彼此之间有较强的联系,层层深入),不会涉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探究能够发现的问题。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后对“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然后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历史主题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文章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作为结尾,希望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符合“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历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历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教学模式概述,应用,设计原则,案例分析,效果评估,优势,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历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学科之一,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足够的启发和引导,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如何改进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主题式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主题式教学是以一个中心主题为核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相较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鉴于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教学中。

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深入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关注的学科之一,而“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问题驱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析

基于问题驱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析

基于问题驱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析摘要: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及历史核心素养。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指的是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可有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及历史核心素养。

本文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探讨如何借助问题驱动式教学法优化历史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前言: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历史唯物主义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思维品质等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加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部分教师在问题驱动式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够科学,部分教师没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下文主要分析探讨如何借助驱动式问题优化历史教学效果。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作用1.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素养,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学内容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总结能力、应用能力等学习能力均可获得有效提升。

1.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问题驱动式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将与以上素养相关的知识信息融入到问题链之中,引导学生自动自发的探寻问题中包含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历史核心素养相关的知识信息,从而优化、加强自身历史核心素养。

“让问”+“研学旅行”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让问”+“研学旅行”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让问”+“研学旅行”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研学旅行的兴起,高中历史教学也逐渐向“让问”导向转变,更加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体验和探究机会。

本文将探讨在研学旅行的引导下,如何将高中历史教学走向“让问”导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历史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研学旅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深入实地,通过观察、实践和调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经验,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研学旅行有以下作用:1.开拓视野,增强感受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历史文化遗迹,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亲和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演变。

2.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研学旅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将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参与等多种方式,增强实践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让问”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让问”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问,并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学旅行的导向下,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走向“让问”导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研学旅行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这座历史古迹的建造背后有何深刻的历史意义?”,“这段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通过采访、调研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复 习和 巩 固所 提 问题
在教学过程 中, 根据教学 的具体 内容 , 合理创设相 应的情 境, 通过提 出问题 、 发现 问题 , 引起 学生 的思 考 , 激 发学生对高
中历史学习的兴趣 。 创设 问题 情境 的方式方 法是多种多样 的 ,
这是 问题式教学模式 最后一个环节 ,主要是指在学生 回 答 问题 之后 , 要积极 点评和 总结 , 表扬学生 的优点 和进 步 , 指 出学生 的不足 , 并对所 提问题进 行总结 , 帮 助学生 形成 系统 、
问题式教学模式注重对 问题的创设 和分 析 ,将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能力作 为课堂教学 的重要 出发点 ,在 高 中历史教学 中运用具有重要作用 。
1 . 符 合 新 课 标 要 求

的? 起 到了什么作用 ? - - 在学 习洋 务运动 的时候 , 有学者分 析
其失败 的根本原 因是 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 , 请运用 自己所学知

熬蛳, 新礅叁: 熬书育 … J 2 4 + 腰
难 以提 高学生 的思维 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其局限性越来越 导 革命 成功 ,进 而知道历史事件 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之间的关 题进行思 考 , 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在教学 中可 以
尝试运用 问题式教学模式 。
例, 让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 皇位的继承制度 , 以加深 学生对这方 面的思考 , 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
通过对相关问题 的分析和巩 固历史知识 的理解 , 促进学生 学习效率 的提 升,
进而优化整个高 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 二、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 高中历史教 学中运用的策略 正因为将问题式教学模式运用 到高 中历史教学 中具有重
问题 , 能够 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 的认 知 , 让学 生把握历史事 件
答, 通 过追问 , 引导学生 回答 。 对学 生要积极鼓励 , 帮助他们 树
要意义 , 因而今后在 教学 中需 要重视该教学 模式的运用 , 结合 高 中历史教学 的具体情况 , 笔者认 为可 以采取 以下策略 。
1 . 创 设 相 应 的 问 题 情 境
立 自信 ,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的习惯 。
2 . 启迪学生思维
通过创设相应 的问题 , 有 利于启迪学生 的思维 , 让学生对
问题进行深入 的思考 , 并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 , 从 而有利于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不仅能够 有效组织
课 堂教学 , 还能够提 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
3 . 优 化 教 学 效 果
2 . 合 理 设 计 课 堂提 问的 问题 .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 中历史教学 中运用 的意 义
第一, 提问应该适应教学 目标和要求 , 将教学 的重 点和难
点 内容转化 为问题 , 让学生在 思考和讨论这些 问题的时候 , 掌 握好重 点和难点 内容 。例如 , “ 日本 明治维新之前 的幕 府统治 下 的藩 国极 大威 胁中央集权 ,明治维新是 怎么解决这个 问题
问题 式教 学模 式在 高中历史教 学中的运用
● 金 敏
传统 高中历史 教学以老师的讲解为 主 , 不重视课 堂提问 ,
凸显 出来 。 为 了改变这种状况 , 促进学生更好 地对相关历史 问
的局限性 , 使学生知道 由于资产阶级 的局 限性 , 他 们不可能领 系。 又如 , 在 学 习“ 开元 盛世” 的时候 , 可 以李 世 民登上 皇位为
识评 述这个 观点 。 ” 通过这 样的提 问 , 既能够 引起学 生对相 关 问题 的深入思考 , 又能更好地把握 教学的重点 和难 点 , 有利于 提高教学效果 。 第二 , 提问应该考虑学生 的知识水平 和认 知能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 中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 的 创新能力 , 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 问题式教学模式 能够吸引学生
前所学 的新 内容 , 有适 当的难 度 , 问题具有 一定 的挑战性 , 有 利于引起学生探究 问题 的兴趣 。 第三, 问题应该有一定 的层次 性, 能 够逐层 深入 。 例如 , 在学 习“ 鸦 片战争 ” 的时候 , 可 以提 问: “ 鸦片战争 的爆发原 因是什么?其 中主要 有哪些重 大历 史 事件 的发生 ? 产生什 么样 的影响? ” 通 过逐层 深入提 出相应 的
要根据具体 的教学 内容合理创设 。 例如 , 在学 习“ 辛亥革命 ” 的 时候 , 可 以创设 问题情境 : 假 如没有袁 世凯窃取 革命 果实 , 辛
亥革命会成功吗? 通 过这 样的问题情境 , 让学生 明白资产阶级
清晰 的思路 , 让学生更好地巩 固所 学知识 , 促 进教学 目标 的实 现,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口 ( 作者单位 : 江苏靖江市刘 国钧 中学 )
的本 质 , 提高思考的深度 。
3 . 对 问题 进 行 逐 一 解 决
问题提 出之后 , 要对 问题逐 一解决 。 对 于基础 性 的问题 , 从书本可 以找到答案 的 , 应该鼓励 学生积极 回答 , 让学生树 立 自信 ; 对 于专业性 、 综合性 较强 的问题 , 应该鼓 励学 生勇于 回
的注意力 , 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的主体作 用 , 对 所学知识进
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
力, 合 理设 计问题 。 例如, 在学 习“ 欧洲宗教 改革” 的时候 , 可以 设置 问题 : “ 从新 旧文 明冲突和欧洲近代化 的角度怎样分 析宗 教改革 的必然性 ? ” 该提 问既复习 以前学 习的知 识 , 也结合 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