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辅导团辅方案

合集下载

哀伤辅导团辅方案

哀伤辅导团辅方案

哀伤辅导团辅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导致心理问题逐渐凸显。

哀伤是人们在面对亲人、朋友离世或其他重大变故时产生的情绪反应,若不及时进行疏导,可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哀伤辅导团体辅导活动,帮助人们正确面对哀伤,恢复心理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标1.帮助参与者认识到哀伤的正常性,学会面对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2.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的环境,让参与者能够分享自己的经历,释放情感。

3.学习哀伤辅导的基本技巧,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1.时间:为期两天,共计16个小时。

2.地点:安静、舒适的会议室或心理咨询室。

四、活动流程第一天:1.开场介绍: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目标,以及活动流程。

2.破冰游戏:通过轻松的游戏,让参与者彼此熟悉,打破陌生感。

3.哀伤认知:邀请专家讲解哀伤的正常表现、发展阶段及应对策略。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己的哀伤经历,分享感受,互相支持。

5.情感宣泄:通过绘画、音乐、写作等方式,帮助参与者表达和释放情感。

第二天:1.起床冥想:通过冥想,帮助参与者调整心态,迎接新的一天。

2.心理测试:进行哀伤程度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3.哀伤辅导技巧:邀请心理咨询师分享哀伤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同理心、引导等。

4.角色扮演:模拟哀伤辅导场景,让参与者亲身实践,提高辅导能力。

5.团体分享:分享哀伤辅导过程中的感悟,互相鼓励,建立友谊。

五、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确保场地安静、舒适,提供足够的座位、茶水等。

2.材料准备:准备绘画、音乐、写作等工具,以及心理测试问卷。

3.人员邀请:邀请专家、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参与活动。

4.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本次活动,吸引更多参与者。

六、活动评估1.参与者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与者对活动的满意度。

2.心理健康评估:在活动结束后,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了解活动效果。

解决哀伤辅导中常见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解决哀伤辅导中常见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解决哀伤辅导中常见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哀伤是人们在面对失去、挫折、痛苦等负面情绪时常常会经历的一种心理状态。

对于那些经历了重大损失或创伤的个体来说,哀伤可能会变得尤为沉重和持久。

因此,解决哀伤辅导中常见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一些专业性强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哀伤辅导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情绪管理。

在经历失去亲人、朋友或爱人等重要人物后,人们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

情绪管理的关键在于接受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它们。

在辅导过程中,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到哀伤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并教授他们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或写日记等。

此外,建立一个健康的支持系统也是情绪管理的关键。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辅导师保持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哀伤。

其次,我们来谈谈另一个常见问题:自我认同和自尊。

在经历失去或挫折后,个体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怀疑。

在哀伤辅导中,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个体重新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并提高自尊。

这可以通过帮助他们回顾过去的成就和经历,重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来实现。

此外,心理专家还可以引导个体制定目标和计划,鼓励他们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些方法,个体可以逐渐恢复自信和自尊,重建自我认同。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社交障碍。

哀伤可能导致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变得紧张或疏远。

在哀伤辅导中,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个体重新建立社交联系,并提供一些社交技巧。

例如,他们可以鼓励个体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此外,心理专家还可以教授个体一些积极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表达感激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通过这些方法,个体可以逐渐克服社交障碍,重新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个与哀伤辅导相关的重要问题:复原力的培养。

复原力是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恢复和适应的能力。

在哀伤辅导中,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个体培养复原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哀伤辅导技巧

哀伤辅导技巧

哀伤的反应 1.震惊与否认 • 处于震惊状态当中,拒绝接纳所 发生的事,不愿意相信事情真地 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 去听、去接触。
哀伤的反应 2.愤怒 • 将内心的挫折投射到外界,想 要找个替罪羊为整件事情负责。 归罪于他人或社会,但也可能 归罪于自己。
哀伤的反应 3.讨价还价 • 摇摆于接纳事实于拒绝事实之 间,企图修改事实,减少事实 对自身的冲击。
实务训练时段
1.家属坐在角落,目光呆滞,你会何处理? 2.家属向你哭诉,未能从医院中得到其家 人消息,出现愤怒/埋怨情绪 3.出现手抖,自言自言的行为,你会如何 处理? 4.家属向你表示担心其家人因伤员而产 生昂贵的医疗费用,你会如何处理? 5.义工为了参与义工服务,经常向单位请 假
6.伤者因容貌烧伤,引致毁容,产生轻生的 念头 7.你会如何与伤者/家属打开话题? 8.家属自责未有好好照顾其逝世的亲人/ 与亲人完成某事情 9.发觉服务对象产生目睹意外事件,产生 失眠,食欲不振的情况 10.义工在服务后,经常反覆想着如何帮 助案主
提问
特殊情况需要邀请专业人员协助
• 抑郁
• 过度愤怒、敌对
• 暴力
• 自伤……
抑郁症主要特征
• 三低症状:
– 情绪低落 – 兴趣减退 – 活动减少
• 症状持续二周以上 •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诊断抑郁症...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 4项 •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易激惹,暗暗 流泪,心里空空) • 性欲减退 • 睡眠障碍,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 行为 •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正常体重 的5%)
自杀自伤倾向的语言辩识
• • • • • • • 为什么只剩下我一个人? 他答应帶我去成都玩(重复地說),但是…… 我以后要怎么办…谁陪我?…… 如果我死了就好了… 我們家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怎么办… 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 ! 不断提到某人並有自责現象

哀伤辅导

哀伤辅导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南京晓庄学院 心理健康研究所 南京市中小学生 心理援助中心 上 海 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大学 政治学院
陶勑恒
程文红
黄丽珊
丧失与哀伤
• 丧失及其类型 • 关于哀伤
丧失及其类型
• 人所经历的各种丧失概括为既简单又全面的三类 – 成长性丧失
• 源于生命规律和人在生活中作出的选择取舍。
早发现、早转介、早治疗是关键!
儿童青少年哀伤辅导者的角色
• 总体上的教师和引导者角色(正向、积极) • 辅导前期的父母、亲人和陪伴者角色 • 初建关系时的适度“退行”(和孩子一样) •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班)
一些要点
1. 澄清学生对死亡的了解,可以和学生正面谈论他们对 死亡的见解 2. 让学生说出对死亡的感受 鼓励他们将这些感受说给他们信任的成年人听 3. 让学生说出好友、亲属死后对他生活上的影响和改变 4. 让学生说出当他想起已死的好友、亲属时,他会做些 什么…… 5. 勉励学生珍惜生命 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方法,可以选择面对哀伤的态度 6. 引导学生如何保护生命 注意健康、日常生活中留意家居安全
哀伤辅导的原则和程序
• • • • • • • • 帮助当事人界定并表达情感 帮助当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活下去 将感情从逝者身上转移(爱、安全) 允许时间去哀伤 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 持续的支持 检查防卫和适应方式 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
儿童青少年哀伤辅导的特殊性
• 因灾难性事件而突然出现的死亡或丧失,会引发儿 童过度的反应,年龄稍大的回经历片断性闪影、梦 魇、强烈的情绪和躯体症状。 • 一些青少年会寻求解释:“这是为什么?”如找不 到答案可能产生冲动行为。
– 需要情感上的联系与指引,以明白他们所面对的复 杂发展阶段,并在发展层面上得到支持。 – 接近成人对死亡的了解,明白死亡是不可逆转的、 普遍的和正常的。已能受所处文化的影响而有不同 (转世轮回、死亡是解脱痛苦的方式)。

扫落失落及悲伤-儿童团辅方案

扫落失落及悲伤-儿童团辅方案

扫落失落及悲伤-儿童团辅方案一、领导者须知带领失落与悲伤团体的领导员应该要先检视自己过去的失落、悲伤经验,真诚地反省及面对自己的感受与信念,才有可能对团体的反应更开放,并减少负面影响团体成员的可能性。

(一)主要任务:呈现对失落经验的正向健康观念。

以正确的态度呈现事实。

以符合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可了解的方式呈现。

创造安全开放的团体气氛。

(二)基本态度与要点提供明确、清楚、简短的叙述。

诚实及关爱。

花时间听孩子的讨论。

在儿童参与每项活动前,先描述清楚活动内容。

让儿童知道在团体中,没有错误的答案。

让儿童自由感受及表达各种可能的情绪。

回顾儿童在每次活动及每次团体的学习。

从儿童的参与态度与反应中,观察了解儿童的个别悲伤阶段与特殊需求。

二、团体成员的筛选Morganett(1997)建议适合与不适合参加儿童失落团体的指标如下:(一)适合人选正在经历失落、悲伤经验者。

在学校社交及学业上未表现极端的适应不良。

有困难悲伤(如过度谈论哀伤或表现如无事发生)。

呈现忧郁现象。

(二)不适合团体者,可能需要个别帮助的情况有怪异行为:如自我伤害、残害动物、自杀意图等。

常有恐慌反应,或对失落经验仍在震惊反应阶段。

表现严重违反社会常规的偏差行为。

退缩、拒绝与其他儿童互动。

拒绝上学。

三、团体目标团体旨在帮助儿童学习失落与悲伤是生命中的某些必然层面。

拥有开放安全的情境去抒发揭露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获得正确的讯息以建立健康的态度面对失落、悲伤经验。

学习新的适应技巧,重新面对生活。

四、团体进行时间:约两个小时。

可依年龄做修正调整五、团体成员:六至十人,以八到十二岁为对象六、团体带领人:两人,一人为主要领导员,负责团体活动的进行,一人为辅助催化员,协助处理儿童的情况以利团体的进行。

七、团体模式:(一)以八个单元为一循环,主题订定如下:认识彼此,失落是什么失落类型知多少失落的感受面对改变的调适失落的阶段特别回忆告别失落珍重再见(二)领导员于每次团体前预习团体进行内容。

悲伤抚慰实施方案

悲伤抚慰实施方案

悲伤抚慰实施方案悲伤是人们在面对挫折、失落、悲剧等情感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悲伤的情绪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如何有效地抚慰悲伤的情绪,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情感释放、心理疏导、社交支持等方面,提出一些实施方案,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悲伤,重拾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首先,情感释放是缓解悲伤的重要途径。

在面对悲伤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压抑的情感,这种情感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在心灵深处蔓延,加重悲伤的负担。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释放情感,比如大声呐喊、哭泣、写日记、或者找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这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将内心的情感得到宣泄,从而减轻悲伤的压力。

其次,心理疏导也是重要的抚慰悲伤的手段。

在面对悲伤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心灵上的孤独和无助,这时候需要有专业的心理疏导来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内心的平衡。

心理疏导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来进行,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帮助人们理清思绪,找到情感的出口,从而缓解悲伤的情绪。

此外,社交支持也是抚慰悲伤的重要途径。

在面对悲伤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孤独和无助,这时候需要有亲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和亲人朋友的交流,可以让人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心声,给予自己支持和关爱。

这种社交支持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建立信心,面对悲伤,从而更好地走出困境。

综上所述,抚慰悲伤的实施方案包括情感释放、心理疏导和社交支持等多种途径,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悲伤,重拾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抚慰方式,从而更好地度过悲伤的时刻,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观与希望。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课件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课件
• 忽视拥有的东西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
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
儿童自杀自伤倾向(qīngxiàng)的语言辩 识
• 为什么只剩下我一个人? • 妈妈答应帶我去成都玩(重复地說),但是
…… (dànshì) • 我以后要怎么办…谁陪我?…… • 如果我死了就好了… • 我們家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怎么办… • 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 ! • 不断提到某人並有自责現象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
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
儿童自杀自伤倾向(qīngxiàng)的行为辩 识
• 有时会爱开玩笑多话,但表情在过后便速转为冷淡空洞(kōngdòng)。 • 有時會出現与同学爭吵的行为,並总觉得他是无辜的。
• 容易出現掉泪或暗自飲泣。 • 上課难以集中注意力或神情恍惚。 • 易受情境的暗示而出現自我防卫及攻击他人的行为。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
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
自杀(zìshā)的危险信号
• 许多抑郁症状 (进食、睡眠、活动的改变)
• 不与人交往
• 谈到自杀、无助或无望 • 危险或冒险行为(xíngwéi)增加 • 事故频繁发生 • 酗酒、药物或毒品滥用
• 过于关注负性内容的话题、活动
• 谈到死亡 • 经常哭泣,情绪表达减少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哀伤的表现 总是(zǒnɡ shì) 按一定顺序
出现吗?
问题
每一种表现持续 的时间(shíjiān)是
一样吗?
每个哀伤 (āishāng)者都 会经历所有 阶段吗?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一些特殊的情况(qíngkuàng)需要请专业 人员

中学班级哀伤辅导实例及思考_陈滢

中学班级哀伤辅导实例及思考_陈滢

3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12期(总第251期)〔关键词〕哀伤辅导;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一、哀伤辅导基础知识简介(一)哀伤的一般反应哀伤是人们面对失落所产生的一种正常而自然的情绪反应,正常的哀伤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方面:胃部空虚、胸部有压迫感、喉咙紧、对声音敏感、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无力、口干。

2.认知方面:困惑,沉迷于思念,感觉死者仍然存在。

3.感觉方面:悲哀、愤怒、罪恶与自责、焦虑、孤独、疲惫、无助、震惊、麻木。

4.行为方面: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社会功能退缩,梦到逝去的人,避免提起逝去的人,叹气,坐立不安,哭泣,旧地重游,随身携带、珍藏遗物。

与正常的哀伤反应相比,病态的哀伤反应更加激烈,自己无法摆脱痛苦。

病态的哀伤反应包括:严重、持续或无法控制的情绪、行为、负面想法、生理困扰与人际冲突;出现异常的精神症状;自伤或伤人;滥用酒精或药物;日常功能显著地持续下降等。

出现这些状况的师生,需要到专业机构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或治疗。

中小学心理教师需要用专业所学进行辨别区分,明确自己可以开展工作的界限,对病态哀伤反应人群及时提出转介意见。

(二)哀伤经历的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哀伤是对失去过去(客体)的一种纪念方式。

哀伤及其过程涉及到思想、情绪、行为和躯体感觉的整体过程,它对于重建心理平衡、恢复自我功能非常重要。

哀伤是一种循环的、非线性的过程。

研究哀伤的学者认为,完整的哀伤会反复经历以下阶段。

1.否认事实:处于震惊状态当中,不相信事情真的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去听、去接触。

2.满腔愤怒:将内心的挫折投射到外界,想要找个对象为整件事情负责,归罪于他人、机构、社会,也可能归罪于自己。

3.讨价还价:摆荡于承认事实与拒绝事实之间、企图修改事实,减少损害、寻求弥补,向外界、甚至命运之神讨回公道。

4.陷入忧郁:发现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但心理上还无法接受,陷入无助、无奈中,准备开始面对与处理。

5.接纳事实:接纳失落为人生必要且不容否认的一部分,从失落当中得到成长与学习,找到失落的正面意义。

初三班级团体哀伤辅导

初三班级团体哀伤辅导

活动设计 ■【活动背景】危机指个体由于遇到重大而无法克服的外部刺激时产生的高度紧张或严重的痛苦状态[1]。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突发性公共事件,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暴发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危机状态,即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时,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

伴随着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心理失衡。

黄某,女,就读于某中学初三(1)班,走读生。

2020年12月5日,校方接到家长关于黄某周六晚离家未归的报告,建议报警。

根据进一步了解,得知黄某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与其姐姐起了争执。

三天来,学校及公安部门全力寻找。

直到12月8日下午,才发现黄某已在某村围堤外一鱼塘不幸身亡,原因仍然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9日上午,应校方要求,对黄某所在班级学生进行哀伤辅导,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分析判断】1.危机发生的原因:密友及亲密接触的同学突然死亡,属于典型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校园心理危机。

2.危机所处时期与阶段:根据危机发生的时间,可初步判定为冲击期(震惊期)的立即反应阶段。

【危机干预对策】危机干预对策围绕“对谁实施干预”“需要达到怎样的干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将采取何种技术与形式”“后续学生心理动态评估如何”等四大核心问题展开。

1.确定危机干预对象和形式此次心理危机由于黄某的突发意外身亡而导致,因此可以确定实施微观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黄某所在班级的全体学生。

根据危机所处的冲击期(震惊期)的立即反应阶段的特点,且干预对象的人数较多,均属于同一班级,因此确定采取团体辅导形式。

后续则根据事件的影响和扩散程度,对其他班级选择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或团体心理辅导作为补充。

2.确定危机干预目标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突发事件的心理社会影响,从而促进个人或群体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2]。

不幸事件已经发生,所以当前危机干预的重点主要落在及时控制和减缓事件的心理社会影响两方面:(1)及时控制和减缓突发事件的心理社会影响,稳定学生心理状态。

朋辈哀伤辅导与关怀--心理委员危机干预专题培训

朋辈哀伤辅导与关怀--心理委员危机干预专题培训

〔关键词〕朋辈辅导;心理委员;活动设计〔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4-0028-04【活动理念】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

不少心理学理论为朋辈心理辅导提供了理论支撑。

如行为理论认为,人们行为发生变化不是因为科学性的事实依据,而是因为最亲近的、最信任的朋辈的主观意见,朋辈的行为变化为其行为变化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示范。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会去学习和模仿他人以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罗杰斯(C·R·Rogers)认为,辅导的成功并非依赖辅导者技巧的高低,而是依赖辅导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良好的气氛有助于来访者与朋辈辅导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消除来访者紧张的情绪和隔膜的意识。

由于朋辈间具有非常多的相似性,非常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询氛围,这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显著优势。

其虽不及专业心理辅导专业,但却能产生专业心理辅导所不及的效果。

香港学者陈维梁将哀伤定义为: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种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与哀悼的反应。

哀伤作为人类面临失落的本能反应,在任何人的人生历程中都不可避免。

哀伤辅导的目标是鼓励生者向逝去的人物告别,在辅导者的陪伴与帮助下体认失落的现实感,处理己表达的或潜在的情感,克服失落后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最终能以健康的方式坦然地重新将情感投注在新的关系中。

哀伤辅导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心理辅导,也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

心理委员(等同朋辈心理辅导员角色)虽不一定能独立完成整个哀伤辅导,但在经过培训后,以同伴身份去陪伴和帮助丧失者体认悲伤的痛苦,能给予丧失者危机后的事后关怀,这在学校危机干预工作中有着极大作用。

本课尝试对心理委员进行哀伤辅导培训,希望探索一个有效的方式,使心理委员在危机事件后,能为同伴提供有效的哀伤辅导和关怀陪伴,同时认识并接纳自身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化解危机。

儿童失落与悲伤团体咨询方案

儿童失落与悲伤团体咨询方案

1-18岁危机后的行为症状和处置选择的总结表震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团体咨询方案根据台湾彰化师大辅导与谘商学系高淑贞老师的设计改编一、团体领导者须知带领危机干预团体的领导者应该先检视自己过去的失落、悲伤经验,真诚地反省及面对自己的感受,清楚自己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价值观。

这样,才有可能对团体的反应更开放,并减少负面影响团体成员的可能性。

对领导者的要求1. 提供明确、清楚、简短的叙述。

2. 倾听及关爱表达,花时间听孩子的叙述与讨论3. 在邀请青少年参与每项活动前,先描述清楚活动的内容。

4. 让青少年知道,在团体中,没有错误的答案。

5. 让青少年自由感受及表达各种可能的情绪。

6. 回顾青少年在每次活动及每次团体的学习。

7. 从青少年的参与态度与反应中,观察了解青少年的个别悲伤阶段与特殊需求。

二、团体成员的筛选Morganett(1997)建议适合与不适合参加青少年哀伤团体的指标如下:(一)适合人选1. 失去宝贵亲人、朋友或房屋的,有悲伤经验的青少年。

2. 地震后,在学校社交及学业上适应不良的青少年。

3. 过度谈论哀伤或表现如无事发生的青少年。

4. 呈现忧郁现象的青少年。

(二)不适合团体人选,可能需要个别帮助的青少年1. 有怪异行为,如自我伤害、残害动物、自杀意图等的青少年。

2. 常有恐慌反应,或对失落经验仍在震惊反应阶段的青少年。

3. 表现严重违反社会常规的偏差行为的青少年。

4. 退缩、拒绝与其它青少年互动的青少年。

5. 拒绝上学的青少年。

三.团体目标:1. 创造安全开放的团体气氛,帮助青少年抒发感受与想法,舒缓情绪。

2. 以符合青少年发展阶段及其可了解的方式,协助青少年呈现事实,。

3. 学习失落与悲伤是生命中的某些必然层面,呈现对失落经验的正向健康观念。

4.学习新的适应技巧,重新面对生活。

四、团体进行时间:共八次活动,每次约一个半至两个小时。

可依年龄做修正调整五、团体成员:六至十人,八到十四岁青少年。

六、团体带领人:两人,一人为主要领导者,负责团体活动的进行,一人为辅助者,协助处理青少年的情况以利团体的进行。

高等院校班级哀伤辅导报告一例_孟然

高等院校班级哀伤辅导报告一例_孟然

高等院校班级哀伤辅导报告一例江汉大学文理学院(430056)孟然某高校大一女生因重病住院,后因家庭因素导致放弃治疗后死亡,其班级同学在得知消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

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得知情况后,计划和实施了针对该班级全体学生的哀伤辅导,给予学生支持,帮助他们了解事情经过,宣泄负性情绪,学习和发展适合的应对方式,重新建立情感联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整个辅导的背景、依据和过程,希望能为同行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1一般资料某高校大一女生李某,家庭十分贫困,父母以务农为主,亲弟弟就读高中。

李某考上大学后,父母依靠借债和助学贷款才勉强凑齐学费。

该生生前为人乐观开朗,虽然话语不多,但待人温和,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热心帮助同学,学习成绩优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和很多同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李某在高中时就有过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身体十分不适,但考虑家庭经济情况未去医院检查。

大一下学期渐渐觉得身体疲乏、无力,背部出现红色斑点,后经老师劝说才去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将其收治入院。

这一诊断结果给该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心理负担,其父母面对高额治疗费用的愁眉不展和抱怨也增加了李某的心理压力。

一周后,李某拒绝治疗并开始绝食,父母放弃希望并将其带回老家。

得知李某及其家人放弃治疗的情况后,班上同学非常关心,花了一天的时间聚在一起录制祝福视频,制作千纸鹤,希望给她带去鼓励和希望。

校方也积极组织捐款捐物,并组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和同学代表立刻前去其老家送去慰问和祝福,试图鼓励李某,说服其父母尽快带已奄奄一息的李某前往医院治疗。

可老师、同学走后第3天,李某永远停止了呼吸。

李某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和班干部首先得知了李某过世的噩耗,由于担心李某的绝望和李某父母的消极态度带给学生负面影响,他们在班会通告此事件时故意隐去了上述内容,仅简单的通告班级李某过世的消息。

可是,很多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侧面地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异常情绪也开始在班级中弥漫。

班级减压与哀伤团体辅导方案

班级减压与哀伤团体辅导方案
6-2.將自我照顧卡分散置於地面,請同學選取一張在哀傷的時候最需要的卡片。請同學寫下來所選取的自我照顧卡對自己的提醒,與承諾在這段哀傷時期,願意如何自我照顧。四人一組分享所畫的與所說的內容,與拿到的自我照顧卡內容,及自我照顧卡對自己的提醒,與承諾。
6-3老師總結:
【指導語】:死亡永遠是最令人困惑的一個人生問題,活生生的一個人何以就成了冷冰冰的屍體,喪失了那一口氣,人就完全走了樣子。他所愛的人的靈魂到那裡去了?人倘若平時從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不先具有一個自己所相信的生死觀、宗教觀,那麼在面臨死亡的剎那是會非常慌亂的。先有一個穩定的信仰和家人之間對生命的共識,當死亡發生時,藉著已經有的對死亡的理解和信念,才能在認知上平安接受親人亡故的事實,也能由其中獲得很大的安慰。.
班級哀傷團體輔導方案
(二):冥想與製作禮物
目標
協助學生覺察與宣洩對同班同學(老師)意外身故的哀傷與失落情緒,並能逐步完成哀傷的歷程
時間
約80分鐘
準備材料
收錄放音機 輕柔音樂 各式藝術媒材
班 級 輔 導 流 程
5.行動方案:
5-1教師播放背景音樂,以緩慢溫暖的音調帶領學生進入冥想,引導學生感受自己的情緒及狀態,並再次強調經歷過一段時間,身體反應以及情緒感受會有所不同,並加以正常化、普遍化。
4-2中間下課時間鼓勵同學想玩的話可以去玩。(兒童與青少年的哀傷是進進出出的,他們也能
在一陣哀傷後開始玩耍,而獨處時又會湧出深層的哀痛)
5.行動計劃:預告下一次班級輔導將製作送給○○同學(老師)的最後紀念品,請同學帶工具與材料來。
班級減壓與哀傷團體輔導方案
張麗鳳小港高中生涯規劃科教師
高市學生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兼督導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博士
親愛的朋友或家人死亡是人生最沉重最困難的功課之一,它的第一個挑戰是「分離」且是永別,第二個挑戰是「理解」,因為我們都會要一個回答------所愛的人到那裡去了?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人需要在心裡給自己一個答案,第三個挑戰是「活下去」,活一個沒有他的日子;死亡的離別是在人世的關係上突然中斷,除了藉著照片與回憶以外,就不再能夠直接見到或接觸到他的音容了,在離別的過程裡,人需要充分的表達對亡者的感謝、欣賞、抱歉,並能夠肯定的道別,有些時候相愛的人有很多話存在心中,在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充分的表達,倘若在臨終的一刻,在死別的剎那未能把握機會說出來,將是極大的遺憾,因此送終是一件極重要的事情,在可能的範圍之內,希望能夠在親人闔眼之前見上最後一面,表達心中所有未能吐露的語言,萬一不及送終,也要在親友死亡之後最靠近的時間裡,奔赴親人床邊,將胸中的千言萬語做一表達,才能了無遺憾的送所愛的人上路。

哀伤辅导1

哀伤辅导1

哀伤辅导1哀伤辅导1 哀伤辅导的概念哀伤:广义的哀伤是指因为任何的丧失而引发得哀伤情绪体验。

狭义的哀伤是指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附的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哀伤辅导:是协助人们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2 哀伤理论2.1哀伤过程假设弗洛伊德最早对哀伤的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旧有的联结由于逝者离世而消失时,如果心力从关系中被抽离释放出来的话,过度性精神投入的过程便会开始。

生者的情感会随着投入重温与逝者有关的每一个记忆,并持续地发现逝者不再存在这一现实而产生波动与抽离。

随着时日的过去,这些经过不断投入和抽离的经历会逐渐转移到新的对象身上,直到生者的哀伤最终可以画上休止符。

他还进一步推测,如果这一过程遇到异常的外在或内在干扰,当事人仍然停留在某种与逝者矛盾或被内疚支配的关系下,生者的精力难以转移,因而形成延迟、夸大或病理性的悲伤。

2.2依恋理论很多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研究哀伤,研究发现:安全型的个人能毫无困难地接近与依恋相关的记忆,叙述也前后一致。

他们对亲人的去世感到悲伤但不会因此被完全压垮。

不安全-冷漠型的个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感,有某种强迫性的自立,这一类型的个人往往在亲人丧亡后压抑或逃避和依恋关系有关的情绪。

不安全-专注型的个人表现得比较情绪化,他们沉溺于丧失亲人的悲痛中,不能建设性地应对与依恋相关的情绪。

而不安全-恐惧型的个人对他人和自身都缺乏信任感,以往的创伤损害了他们以至他们不能正常地思考和谈论丧失依恋,前后的叙述也不一致。

2.3创伤理论哀伤与创伤研究有重合的部分。

Zisook等人仔细研究了大量丧偶者的研究数据,他们发现如果配偶是自然死亡的,有约10%的居丧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的侵入性记忆(如噩梦、闪回、侵入性记忆)和保护性反应(如情感麻木、健忘症、认知回避等);而死于意外事故或自杀身亡的,有超过三分之一居丧者的表现符合PTSD诊断标准。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课件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资料课件

案例二:青少年丧失亲人后的哀伤辅导
• 总结词:引导青少年面对现实,促进心理成长
案例二:青少年丧失亲人后的哀伤辅导
详细描述 了解青少年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特点,引导他们面对现实。
通过分享、讨论等方式帮助青少年表达内心感受,释放情绪。
案例二:青少年丧失亲人后的哀伤辅导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理解死亡的意义,促进 心理成长。
调整方案
根据辅导对象的反馈和表 现,及时调整辅导方案, 以确保效果最大化。
评估与反馈
收集反馈
向辅导对象了解他们对哀伤辅导的感 受和评价,以及他们在辅导过程中的 表现。
评估效果
总结与改进
总结哀伤辅导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 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针对不 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根据预先设定的评估标准,对哀伤辅 导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成年人处理哀伤情绪。
03
案例三:成年人丧失亲人后的哀伤辅导
• 提供实际帮助,如安排葬礼、处理遗产等事务性工作,减轻 成年人的负担。
案例三:成年人丧失亲人后的哀伤辅导
注意事项
1
2
尊重成年人的个体差异,避免过度干涉其情感表 达和应对方式。
3
注意防止成年人出现长期哀伤反应或心理问题, 及时给予关注和干预。
提供安全感,让儿童感受到亲人虽然离开,但爱和关心仍然存在。
案例一:儿童丧失亲人后的哀伤辅导
• 通过游戏、绘画等活动帮助儿童表达情感,逐步接受亲人 离去的事实。
案例一:儿童丧失亲人后的哀伤辅导
注意事项 避免隐瞒或过度解释死亡,尊重儿童的情绪反应。
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哀伤辅导,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陪伴。
02

班级哀伤团体辅导方案

班级哀伤团体辅导方案
一直与你朝夕相处的○○○同学突然因为△△事件而意外过世了,原来以为可以一起长大、永远在一起的朋友突然消失了,过去你与○○○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你们一起在教室读书上课、在操场运动追逐、一起玩游戏、一起打球、一起做扫地工作、一起吃午餐、一起聊天…..,听到这个令人心痛的消息可能对你生活、学习、情绪上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情绪方面你可能曾感到震惊、不敢相信,甚至有罪恶感、恐惧、愤怒、痛苦、沮丧等情绪,这些情绪都是自然而正常的,请你接纳这些情绪,让这些情绪自然流露,如此可以让自己较顺利的走过悲伤,恢复正常的生活。
4-2中间下课时间鼓励同学想玩的话可以去玩。(儿童与青少年的哀伤是进进出出的,他们也能在一阵哀伤后开始玩耍,而独处时又会涌出深层的哀痛)
5.行动计划:预告下一次班级辅导将制作送给○○○的最后纪念品,请同学带工具与材料来。
班级哀伤团体辅导方案
(二):冥想与制作礼物
目标
协助学生觉察与宣泄对同班同学意外身故的哀伤与失落情绪,并能逐步完成哀伤的历程
班级辅导流程
5.行动计划:
5-1播放「继续走下去」动画,引导:○○○过世了但他仍在原地挥手祝福大家,有一天大家将在天上相会。请同学写「继续走下去」的学习单,并请同学彼此分享。
6.重新出发:
6-1发下第一次班级辅导的情绪脸谱,请同学将目前还存在的情绪以铅笔圈起来。
6-2.将自我照顾卡分散置于地面,请同学选取一张在哀伤的时候最需要的卡片。请同学写下来所选取的自我照顾卡对自己的提醒,与承诺在这段哀伤时期,愿意如何自我照顾。四人一组分享所画的与所说的内容,与拿到的自我照顾卡内容,及自我照顾卡对自己的提醒,与承诺。
我们很难完全忘怀已逝去的亲爱同学,因曾在生命中如此珍视对方,也无法完全在心中撤回曾投注的一切,所以我们需要足够的了解、接纳、同理、支持,才能够去经验痛苦、寂寞、害怕、愤怒、愧疚和悲哀,才可以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知道并感觉到所发生的事,且表达出这些情绪,也才可以混合这种种一起去处理,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这些情绪压倒,当我们为逝去的朋友哀悼时并不是要切断、放弃与逝者的关系,而是要为对逝去朋友的思念和回忆,在情感生命中找一个适当的处所,使我们可以持续保有对逝去朋友的想念和回忆,所以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好好说再见」是必须的,能在心中真正的与亡者平安的道别、祝福、说再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相信的人生旅途,同时也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可以有效的在世上继续生活下去。

六安一中哀伤辅导方案

六安一中哀伤辅导方案

六安一中高二选修(2)班哀伤辅导方案涂涛一、辅导背景六安一中老师、2015“六安最牛高考班”班主任陈盛,于2017年2月17日凌晨3时零5分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正怒放的生命从此被定格。

噩耗传来,家人扼腕啜泣、同事悲叹不已、学生泣不成声。

从此,六安一中的课堂上,那位被誉为“民主、温和、风趣”的好老师再难见到。

他的离去给他所带班级的学生造成的极大的心灵冲击,很多同学出现了一些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感到悲伤、愤怒、不敢置信、内疚、回避谈论班主任的离去、上课气氛沉默压抑、一些同学反映难以集中精力、常常私下哭泣、食欲下降和连日失眠等。

六安一中心灵驿站在了解该情况后,决定对该班进行哀伤辅导。

二、辅导目标协助该班同学向班主任告别,协助他们宣泄哀伤与失落情绪,逐步完成哀伤的历程,促进他们重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

三、辅导时间约40分钟。

四、辅导过程(一)导入简单自我介绍。

今天这节课是一节特别的心理健康课,因为你们的好班主任、我们的好同事好兄弟陈老师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开给家人、同事以及你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哀痛。

很多人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感到悲伤、愤怒、不敢置信、内疚、回避谈论班主任的离去、还有一些同学难以集中精力、常常私下哭泣、食欲下降和连日失眠等。

因此,这节课的目的是带领大家正视班主任的离去,完成哀伤历程,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还原现场以冥想引导同学进入这意外事件的氛围中,并同理学生可能有的情绪,与身心反应,加以正常化、普遍化。

【指导语】:现在,请同学们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闭上你的眼睛,慢慢的吸气、吐气,调整你的呼吸。

时间回到你刚听到意外消息的那一刻,当时你正在做什么呢?感觉一下你当时的心情,是震惊、害怕、悲伤,还是有其它的感觉?那时候的你,脑中想到的是什么?你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应?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还是喘不过气?请你细细的去体会它,并且接纳它,不用感到害怕,这些都是正常的。

在面临这样重大的事件任何人都会有些反应,虽然每个人的反应不尽相同,但这都是正常的,请你不用担心或害怕。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转介者: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
在学科教学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班级辅导?
融入教學
主題活動
情境教學
收集死亡学生的遗物,一起讨论如何处理; 请同学写下祝福的话或信,再利用班级辅导将座位移出。
4
哀悼— 行为反应 社会交往
5
+
二、哀伤反应的阶段
沮丧
接受事实
震惊、否认
愤怒
讨价还价
处于震惊状态当中,拒绝接纳所发生的事,不愿意相信事情真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去听、去接触。
将内心的挫折投射到外界,想要找个替罪羊为整件事情负责。归罪于他人或社会,但也可能归罪于自己。
摇摆于接纳事实于拒绝事实之间,企图修改事实,减少事实对自身的冲击。
04
一切将在一年内过去……
05
你会变好的……
06
我很遗憾……
07
仪式活动在哀伤辅导中的作用
B
D
A
C
仪式活动在生活中的意义
追悼是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重,也表示一个结束
用仪式活动处理丧失、完成健康的分离
用仪式活动引导新的出发
班级的团体辅导
丧亲学生的个别辅导
班上同学或老师不幸死亡时, 如何进行班级辅导? 提供表达情绪的机会 将生命教育融入讨论
03
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
是完全可以治疗好的!
早发现、早转介、早治疗是关键!
哀伤心理辅导是处理丧失的重要途径,协助当事人在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哀伤,以健全地完成哀伤任务。
悲痛是所有感情中最高尚的 ——它是人们能给予亲人的最后的

哀伤辅导的阶段
接受丧失
01
经历痛苦
02
重新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干预团辅方案
项目一:稳定化技术
目的:稳定情绪
时间:约5~10分钟
操作:教给几项稳定化技术,如:深呼吸,蝴蝶拍。

以上几个稳定化技术可以在现场稳定学生的一些情绪,便于后面的交流,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到一些可以调节情绪的技术,回去后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可以及时运用。

项目二:危机事件压力管理修改版
目的:危机干预
时间:约1个小时
操作:
(一)事实与思考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先简述一下自己的名字,说明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样将提供他们对本次事件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

团体的领导者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历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事件发生后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

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二)反应与症状及教学保证阶段
在这个阶段请每个学生讲一下知道这个事件后的当时以及后来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
么情绪,行为,躯体的反应。

包括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事件发生至今,一直持续困扰自己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在这一阶段的陈述过程中,团体领导者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创伤后的正常反应见附录四)。

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应对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

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可以参考的应对策略:
1、重新叙述与别人比较关注自己寻求社会支持找到意义转移注意力
体育锻炼放松技术
项目三:告别仪式
目的:从心理上和同学告别
时间:约5分钟
操作: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写下对故去同学的祝福和想说的话,写好后,每个人把刚才写在纸上的话念出来告诉给故去的同学。

并祝福他在天堂幸福。

附录一:呼吸训练方案
一、介绍性信息
1、向学生解释学习关注呼吸和学习如何深度呼吸能帮助放松和缓解焦虑。

强调当我们感到焦虑或惊恐发作时,首先发生的事情就是呼吸变得浅而急促。

2、向学生解释,当人们开始深度呼吸时,某些人会感到眩晕—这是正常的反应。

因此,不要尝试以站立的姿势做呼吸练习,直至他们熟练并对此感到舒服。

3、向学生解释是用腹部呼吸。

二、练习呼吸
1、以舒服的姿态坐着。

2、与学生一起做一下步骤:
1)如果学生感到闭眼更为舒服,就闭眼,如果某些人感到闭眼会有极大的焦虑,允许睁着眼
2)进行呼吸练习时,要尽量保持在“当下”,即呼吸的即刻体验
3)要求学生通过鼻子呼吸,关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要求他们关注每次的呼和吸持续多长时间。

做5~6次呼吸
4)指示学生用腹部达到更深度的呼吸。

这意味着看到腹部的上升和下降,这种呼吸与日常的呼吸不同。

5)要求学生想象,随着他每次吸入,气体涌入,填满了腹部和肺。

气体先进入腹部,随后上升填满胸腔顶部。

同样,呼出时,气体首先离开胸腔,然后是腹部。

有些人发现想象气体如波浪般进入和出去也有所帮助
6)解释一旦学生能深度呼吸,并填满整个腹部和胸腔时,下一个步骤是放慢呼吸速度。

要求学生慢慢地数三下做一次呼吸
附录二:蝴蝶牌拍
操作:双手交叉放在双肩,交替轻拍双肩,感觉像母亲在轻拍小孩。

附录三:创伤后的身心反应
一、身体反应
●疲倦
●发抖或抽筋●失眠
●呼吸困难●做恶梦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
●恶心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
●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二、心理反应
●害怕●伤心,悲伤
●自责,内疚,罪恶感
●愤怒
●无助
●焦虑
●抑郁
●否认,失忆,退行
●重复回忆
●失望
●自我修复:梦,谈论,主动面对●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心理危机干预的团体心理辅导
一、概念:团体心理辅导cisd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
心理辅导形式,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加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干预过程。

二、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与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消化创伤体
验。

通常在伤害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内实施;
三、干预者:需要受到训练的专业人员实施,如心理卫生工作者,心理咨询师;
四、时限:根据参加人员的数量,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3小时;
五、参与人数:8-12人为宜;
六、注意事项:
1、那些处于抑郁状况的人或者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增加负面
影响;
2、建议晤谈与特定的文化性相一致,有时文化仪式可以替代晤谈(如哀悼仪式);
3、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并不适宜参加cisd,他们的时机不好,晤谈可能会干扰其认知过
程,引发精神错乱。

如果参加晤谈,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为同一晤谈整的其他人带来灾难性的创伤;
4、Who不支持只在受害者中单次实施;
5、受害者晤谈结束以后,训练危机干预团队要组织成员急性团队晤谈,以缓解干预人员
的压力;
6、不要强迫被干预者叙述灾难细节;
七、专业技术操作
1、介绍期。

实施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cisd的规则,仔细解释保密原则;
2、事实期。

请参加描述危机事件发生时或者发生后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
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个参加者都要发言,最后参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真相大白;
3、感受期。

询问有关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的感觉;
4、症状描述期。

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症状,询问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
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的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何改变,前参加者讨论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的什么影响和改变;
5、辅导期。

介绍正常的反应,介绍正常的应激反应表现,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事件、
应激反应模式,应激反应的常态化,动员自身和团队资源相互支持,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对方式,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提醒可能的并存在的问题,根据各自情况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自我识别症状;
6、恢复期。

澄清,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提供保障,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
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资源,心理危机干预者总结,需要2-3小时。

严重事件后数星期或者数月进行随访。

附录三:创伤后的身心反应
一、身体反应
●疲倦
●发抖或抽筋●失眠
●呼吸困难●做恶梦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
●恶心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
●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二、心理反应
●害怕
●伤心,悲伤
●自责,内疚,罪恶感
●愤怒
●无助
●焦虑
●抑郁
●否认,失忆,退行
●重复回忆
●失望●自我修复:梦,谈论,主动面对●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