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政治法律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法律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法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环节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 教师讲解法律的特征,包括法律的国家性、法律的普遍性、法律的强制性等。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行为等。

环节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环节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2. 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法律作用和意义的短文。

2. 学生收集相关的法律案例,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法律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法律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
课题
1.1《法律是什么》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是什么。
2.能力目标: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3.知识目标:能够掌握法律规定的部分权利与义务、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重点
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难点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观看两个图片
(过渡语:漫画中的同学能够有序上车,10岁少年起诉父母给生活费,都是依靠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那么法律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是什么》)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让学生明白两个图片都与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有关系
板书
法律是什么
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2.法律规定我们的义务
3.法律与纪律、道德的不同
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一样吗?
3.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区别、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小结: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法律与道德,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两者缺一不可。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学生讨论
学生观看图片进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
学生思考
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四:畅所欲言:
1.法律保护我们哪些权利呢?(展示图片)
小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
2.法律规定我们的义务有哪些呢?(展示图片)
小结: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如: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东西及时归还、受教育、孝敬父母、长大后努力工作等。

大学法律基础教案

大学法律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掌握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熟悉法律的基本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3. 情感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法律信仰。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2.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3. 法律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1. 法律与道德、习惯等社会规范的区别2. 法律体系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2.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重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1. 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 介绍法律的定义,强调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普遍约束力。

- 分析法律的特征,如规范性、强制性、公正性等。

- 阐述法律的作用,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等。

2.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介绍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 分析各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部门都源于宪法。

3. 法律的基本原则- 介绍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等。

- 分析这些原则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如合同法、刑法等。

三、课堂讨论1. 法律与道德、习惯等社会规范的区别2. 法律体系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四、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与法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法治观念的树立。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法律文献,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

2. 撰写一篇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法律的基本原则。

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法律知识基础教案设计模板

法律知识基础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形式,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概念及作用2. 法律的基本原则3. 法律的形式4. 法律过程5. 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2)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2. 讲授新课(1)法律的概念及作用讲解法律的定义、法律的作用,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法律的基本原则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等,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准则。

(3)法律的形式讲解法律的形式,包括行为形式、文书形式、程序形式和理论形式等,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多样性。

(4)法律过程讲解法律的立法、实施、裁决等过程,让学生了解法律运行的基本规律。

(5)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讲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1)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基本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法律基本原则和形式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注:本教案设计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法律常识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让学生知晓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2.理解惩罚和教育的区别,能够形成正确的违法后果思维;3.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4.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法律概述1.认识法律:法律的定义、功能、形式、内容等;2.法律的分类及层次: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2. 违法与惩罚1.违法的后果:认识违法的后果,区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2.惩罚的类型:行政处罚、刑罚、民事赔偿等;3.如何避免违法及处理违法行为。

3. 法律日用与安全1.消费安全:认识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如何保护自身权益;2.交通安全:认识交通规则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3.网络安全:认识网络安全相关法规,了解如何避免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剖析等,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其中重点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五、教学要求1.认真备课,做好课件,准备案例或应用实例;2.加强课堂控制,注重互动,主动引导学生思考;3.严密思路,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4.在教学效果中,注重培养法律接受和发自内心的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法律。

六、教学评价1.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学生认知与学习风格;2.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统计学生的各类表现指标;3.及时修改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七、教学效果1.学生认识到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学生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理解惩罚和教育的区别,形成正确的违法后果思维;3.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什么是法律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_八年级政治教案

什么是法律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_八年级政治教案
1、学生思考;道德是靠什么来维护的?法律是靠什么来保证实施的?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3、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强制力/国家有哪些暴力机器?
4、让学生举例说明法律为什么必须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让学会理解“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四、学习第四个知识点: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及与其作斗争的重要意义。
4.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
1.犯罪的基本特征。
违法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然后写出本课知识结构框架。
组织学生观看投影片。
(投影一)
初中学生孙某,不懂法,看到本村常丢东西,居民意见很大,孙某认为是租房的外地菜贩子所为,于是萌发了报复“老外地”的想法,曾多次结伙拦劫、打伤过往的外地菜贩子,共抢人民币几千元。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孙某有期徒刑8年。
刘某的行为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则的行为。
哪些是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呢?例如:市声管理法规、森林法规、环保法规、交通管理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等。
朱某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类别(板书)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也就是犯罪(板书)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板书)
应该注意的是,违法行为指的是行为而不是思想,思想落后不是违法表现。违法的概念应从广义上理解,即凡是违反了宪法、刑法、森林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其它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 基本法律常识:宪法、刑法、民法等。

3.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遵纪守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讲解基本法律常识:介绍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概念,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 讨论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学生谈谈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遵纪守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教育教材。

2. 案例: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法律是什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法律是什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法律是什么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了解法律的含义和定义;•探讨法律对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

2. 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分析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讨论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等;•强调守法的重要性,防范违法行为。

4. 培养守法意识和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强调法律的制裁机制和公正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探究法律的定义和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法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法律是规范和约束社会行为的规则。

•学生小组或全班讨论: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归纳总结出法律的作用,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3. 分析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20分钟)•设计情景:假设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可能导致混乱和危险的场景。

•学生发表意见并互相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作用。

4. 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20分钟)•通过阅读和讲解案例,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保护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法律规定。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案例分析,讨论违法行为的可能后果,并总结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5. 培养守法意识和能力(15分钟)•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阅读一个违法案例,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针对该案例的有效预防和解决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和提供自己的建议,教师给予合理的反馈,并强调法律的制裁机制和公正性。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法律的意义和作用;•强调守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成为守法公民。

法律教案 初中

法律教案 初中

法律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4. 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5.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2. 讲解:(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2)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讲解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部门,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判断案例中的违法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5. 总结:强调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的表现,检验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法律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相关教材或读物。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案例。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举例生动、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法治教育教案

法治教育教案

法治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我国主要法律法规简介3. 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4. 常见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重点: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用于展示法律法规文本。

2. 黑板用于列举重点、难点。

3. 教学软件用于法律案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法律法规的初步认知。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模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作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近期社会热点新闻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

2. 讲授新课:详细介绍教学内容,重点讲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模拟实际情境中的法律问题。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测验结果,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八、作业布置1. 收集生活中的法律案例,撰写分析报告。

2.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写出心得体会。

什么是法律初中教案

什么是法律初中教案

什么是法律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定义和特征,知道法律是一种规范。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教学难点:1. 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范的区别。

2. 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解法律的概念和特征(15分钟)1. 教师播放PPT,介绍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讨论法律的尊重和遵守(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和遵守法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生活中的法律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要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复述对法律的认识,教师给予评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法律在其中的作用,写一篇短文。

2. 调查家人或朋友对法律的看法,了解他们对法律的态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概念和特征,培养学生尊重和遵守法律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大学学法守法教案

大学学法守法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增强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3. 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2.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法律的分类: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4.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学法守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法律知识的应用: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如何应对法律问题:遇到法律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3. 学法守法的方法:a. 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b. 遵守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

c. 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高法治意识。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法守法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学法守法?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法律教案模版

初中法律教案模版

初中法律教案模版年级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3. 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2. 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方案。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分析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写一篇关于“我身边的法律故事”的作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3. 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大学生法律基础教案

大学生法律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3. 熟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 法律意识与法律实践的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2.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和运用法律呢?二、讲授新课1. 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律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

-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发展。

2.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宪法概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宪法的基本内容: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

- 宪法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等。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法律基本概念、宪法基本内容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2. 强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法律?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有哪些?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法律意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二、讲授新课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的行为规范,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

-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2. 法律意识与法律实践的结合- 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等方式提高法律意识。

法学课教案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法学课教案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法学课教案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教案主题:法学课教案——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一、引言介绍法学课的重要性,以及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维护的作用,引发学生对法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法律的基本概念1. 定义法律的概念和内涵- 法律的含义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法律的特点和基本属性- 法律的来源和形式2. 法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法学的研究范畴和目标- 法律的基本要素3. 法律的功能和效力- 法律的功能描述和实际应用- 法律效力的形成和实施三、法律的基本原则1. 法律平等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和要求- 法律平等原则的实现方法和限制- 法律平等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2. 法律公正原则- 法律公正的内涵和目标- 审判公正和法律公正的区别- 法律公正原则的保障机制3. 法律开明原则- 法律开明的概念和特点- 法律开明原则的决策与实施- 法律开明原则的意义和价值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 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法律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案例,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结合法律知识进行讨论。

五、课堂实践活动1.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分组扮演不同法律角色,模拟实际法庭审判,以加深对法律实践的理解和体验。

六、课后作业1. 基于所学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要求学生编写一篇关于自己所了解的法律案例或法律政策的分析和评论。

七、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法学知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希望他们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注:本教案中未出现政治敏感词汇和禁止词汇。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法律是什么》教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法律是什么》教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法律是什么》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 1.1《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课题 1.1《法律是什么》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是什么。

研究2.能力目标: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目标3.知识目标:能够掌握法律规定的部分权利与义务、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重点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难点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让同学们观看两个图片过渡语:漫画中的同学能够有序上车,10岁少年起诉父母给生活费,都是依靠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那么法律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法律是什么》)讲授新课二.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1.为什么说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2.列举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3.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是什么?4.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有哪些?三.共同探讨1.学生们为什么要排队上车?2.10岁的XXX为什么要起诉怙恃给抚养费?3.那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一.揭示研究目标阅读研究目标对本节课研究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学生讨论标有所了解让学生先熟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糊口需要法律给予标准和保护。

学生举动观看图片,思考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两个图片都与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有关系小结: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时常与我们相伴。

四:畅所欲言:1.法律保护我们哪些权利呢?(展示图片)学生能够说出法律规定的部分权利与义务掌握法律与纪律、品德的不同、法律与品德的联系小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

2.法律规定我们的义务有哪些呢?(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举行思考小结: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如: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东西及时归还、受教育、孝敬父母、长大后努力工作等。

过渡语:我们的行为规范除了法律之外,还有纪律、道德等,那么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呢?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一样吗?3.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区别、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小结: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迫力和权威性。

法是什么教案

法是什么教案

法是什么教案教案标题:法是什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特点;3. 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小组讨论活动的题目和材料;3. 学生小组分组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2. 分享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2. 解释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说明。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个小组讨论活动的题目和材料。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回答问题,鼓励积极参与和分享观点。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概念澄清(10分钟)1. 整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对一些概念进行澄清和解释。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真实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六、应用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法律的应用和经验。

七、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拓展对法律的理解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参与法律相关的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小组讨论活动的题目和材料;3. 学生小组分组卡片。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活动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对法律重要性和应用的思考和表达。

法治教案教学

法治教案教学

法治教案教案法治教育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五册,第十课时“法治教育”。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具体包括: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个人权益的保护。

3.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违反法律的后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难点: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法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关于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违反法律的后果。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做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法治教育课一、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二、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法律对个人权益的保护三、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违反法律的后果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法律的基本概念。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请谈谈你对遵守法律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基础教案

法律基础教案

法律基础教案一、引言法律基础教案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法律的来源和层级结构;3. 理解法律的实施和适用原则;4. 了解法律的相关专业和职业。

三、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a)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工具,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行为准则。

b)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权、促进公平正义。

2. 法律的来源和层级结构a) 法律的来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

b) 法律的层级结构:宪法最高,法律居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居下。

3. 法律的实施和适用原则a) 法律的实施:通过制定和发布各种法规来保证法律的实施。

b) 法律的适用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公平原则。

4. 法律的相关专业和职业a) 法学专业:培养法律人才,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实务等课程。

b) 法律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法律基础概念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法律基础概念的兴趣。

2. 讲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教师向学生解释法律的定义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探究法律的来源和层级结构教师使用图表或PPT,结合实例,向学生介绍法律的来源和层级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层级法律的关系。

4. 分析法律的实施和适用原则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实施和适用原则,并预测其对具体案件的影响。

5. 介绍法律的相关专业和职业教师简要介绍法学专业和法律职业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对法律事业的兴趣。

六、巩固与拓展教师设计相关练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法律基础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关键知识点和学生们的收获。

八、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和小作业,加深学生对法律基础的理解和记忆。

九、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法的概念教案

法的概念教案

法的概念教案教案标题:法的概念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法的分类和层级。

3. 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1. 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法的分类和层级。

教学难点:1. 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 教学素材:法律案例、法律条文等。

3. 学生手册或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例如法庭、法官、法律书籍等,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法律的作用是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知识讲解:1. 通过幻灯片简要介绍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等。

2. 解释法的分类和层级,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并给出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法律案例,如交通违章、盗窃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相关法律条文。

2.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让学生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讨论互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个具体的法律问题,例如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等,并就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全班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总结回顾: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法律意义的短文,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鼓励学生收集相关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2. 教师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在下节课中进行解答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特殊保护
第一课时什么是法律
【课标导释】
●宏观导释:通过对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作用的了解,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的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微观导释:了解法律的特征和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认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特殊保护;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通过活动,提高判断、分析法律现象的能力
重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难点:法律的三个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了解法律的特征在社会生活尤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让学生观察与法律有关的生活现象,了解自己对“法律与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程度,激发起进一步学习、了解法律的兴趣与需要。

【学情分析】
认知结构方面,法律对七年级学生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对“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有什么合法权益”等问题,并没有很多的了解。

但他们对法律知识感到好奇,兴趣很浓。

如果一开始学习就碰到非常抽象的法律概念,这势必会造成他们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怎样才能既讲清楚一些抽象的内容,又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教学上值得重视的问题。

【教学策略】
教师: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法律案例,了解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什么是法律
1.趣味问题,导入新课
我是大家身边的一个朋友,我时时刻刻都会在你的身边。

只要你留意身边的事物,就不难发现我的存在。

我时刻保护着你的权益;但若是你不注意自己的行为,损害了别人的权益,那么,我就会惩罚你!
你知道我是谁吗?
答:法律
我们先来看一下小雪的十一是怎么过的?
小雪的日记:
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我特别兴奋,一是可以七天不用上学了,还有就是爸爸妈妈决定带着我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你瞧,他们都在为明天的出行做准备呢,我也没闲着,妈妈刚叫我跟小姨打电话,邀她一起去,她埋怨自己十一加班不能跟我们一起玩,不过她说按劳动法规定,她将拿工资的三倍报酬。

还说等我们回来请我们吃饭呢!看来劳动者的权利受法律保障哦!
2.联系实际,情景探究
我们来看看书上P50-51“探究园”,看这4个同学观察到的生活现象与法律是否有关
系。

(提示: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表分析意见。


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团伙,主犯被判了刑。

分析:与法律有关系,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但同样受法律制约,如果未成年人犯了罪(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都和成年人一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一天我发现学校附近的一家经常卖非法出版物的商店被查封了。

分析:与法律有关系。

这里国家依法清查非法出版物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思想和心灵的健康。

思思的爸爸想让她去打工,后来,居委会的阿姨上门说服了她爸爸。

今天,思思又能和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分析:与法律有关系。

居委会的阿姨这样做才维护了思思的受教育权。

由于学校的体育设施陈旧失修,上体育课时,赵雷从松脱的单杠上摔下来,受了轻伤,学校对其作出了相应的赔偿。

分析:与法律有关系。

学校应保护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如果不是由于学生人为原因造成身体受伤,学校对学生的受伤应负责任。

教师小结:从从上面四个现象中,我们再一次深深感受到法律与我们未成年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法律。

不管是在社会、家庭还是学校中,我们都可以捕捉到法律的影子。

我们还能捕捉更多的法律的影子吗?请根据你们平时的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3.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1)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哪些?
(2)请说出你知道的法律名称?
(3)法律有哪些特征?
(4) 国家强制力指什么?
(5) 法律的含义?
3.启发诱导,探究新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雪同学的十一怎么过的?
小雪的日记:
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是放假的第二天,我随爸爸妈妈外出自驾旅游,心情非常舒畅。

可是刚出门不久就遇到一件扫兴的事情,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辆车无视交通规则闯红灯,造成交通混乱不堪,我特地记录下这一幕,现在还心有余悸,如果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不遵守交通规则,我想我们将无法出行,社会也会陷入一片混乱。

其实,生活中不仅仅只有交通规则,还有很多规则伴随着我们。

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道德、纪律、法律)
你可以举例说明吗?
道德:不随地吐痰,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等;
纪律:班规,校纪,公司的规章制度等。

小雪的日记:
2013年10月3日星期四天气:晴
我们的生活中的规则主要有道德、纪律和法律,但是我经常会把他们弄混,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谁能帮帮我啊?
道德与法律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讨论。

结论:联系: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区别:道德主要靠舆论约束,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小雪的日记:
2013 年10月4日星期五天气:晴
到了目的地,我们一家人来到附近的一家火锅店,这时进来一些公安民警,对老板说要对他们店进行检查,说有人举报他使用地沟油。

搜查一遍后,公安民警确实搜到好几桶地沟油。

老板被带走了,我看到餐馆里贴的海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实施”。

此时我想有国家的法律真好,无论是谁触犯了,都会受到制裁,也让我想到了前两月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判死刑的事儿,真让人大快人心!
材料是怎样体现法律的三个特征的?
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1)《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高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于6月1日正式实施。

体现法律的第一个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制定法律——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立法程序:议案的提出——草案的审议——草案的通过——法律的颁布
国家认可法律——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

比如,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但是现在连把常回家看看都写入了法律,这就是法律对道德规则的认可,又如我国法定节假日就是对风俗习惯的认可。

(2)公安干警搜查使用地沟油餐馆,刘志军被法院判处死刑,体现的是法律的第二个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那么,国家强制力是指哪些呢?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这几个也是我国的暴力机关。

这也是法律区别于道德和纪律最主要的地方,所以这是法律最主要和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3)无论是餐馆老板还是铁道部部长,违法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的是法律的第三个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必须无条件的遵守法律,只要触犯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归纳起来,法律的三个特征就是:
(1)法律是由谁制定出来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靠什么来保证实施?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律对什么人有效?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那么,什么是法律呢?
其实就是把法律的三个特征加在特殊行为规范的前面。

也就是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那么,你知道我国目前有哪些法律吗?请举例说明。

《宪法》、《刑法》、《教育法》、《劳动法》、《兵役法》、《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

5,课堂练习,运用巩固
小雪的日记:
2013 年10月7日星期一天气:晴
时间过得真快啊,国庆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也在往家赶了。

虽然在路上遇见了一些不开心的事,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途中,正是由于这些事我学到了不少法律知
识,爸爸为了考我掌握得怎么样还特意出了道题考考我。

题目是这样的,“如何理解法律永远是社会上最高的权威”。

我还正在车上苦苦思索着哦。

理解:法律永远是社会中最高的权威。

(先思考,再小组讨论)
最高: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权威: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社会: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回味反思,知识提升
假期回来,小雪同学又返校继续学习,这星期的思想品德课正好学到《生活与法律》这一框内容,同学们说说:
这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有:

关于法律,我们已经知道的有:

关于法律,除了我们所了解的,我们还想知道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