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登记和鉴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合集下载

心理测试工作制度

心理测试工作制度

心理测试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心理测试工作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心理测试的开展,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保护被测试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

1.2 原则(1)自愿原则:被测试者参与心理测试应基于自愿,不得强迫或诱导。

(2)科学原则:心理测试应采用科学、成熟、可靠的心理测量工具和方法。

(3)保密原则:对被测试者的个人信息和测试结果予以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4)伦理原则:心理测试应遵循伦理规范,尊重被测试者的尊严和权益。

二、组织管理2.1 心理测试工作应在专业心理测试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2.2 心理测试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条件,包括独立的测试场所、完善的测试设施和专业的测试人员。

2.3 心理测试工作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进行,确保测试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测试流程3.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向被测试者说明测试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被测试者的同意。

(2)根据被测试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理测试工具。

(3)确保测试环境的安静、舒适,避免干扰因素。

3.2 测试过程(1)测试人员应使用规范的指导语,确保被测试者理解测试要求。

(2)被测试者应在测试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测试,测试人员应观察并记录被测试者的表现。

(3)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确保被测试者的安全和舒适,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3.3 测试后的分析与报告(1)测试人员应对测试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2)测试分析报告应包括测试工具、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和分析意见等内容。

(3)测试分析报告应于测试完成后2个工作日内发出。

四、质量控制4.1 心理测试工作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2 定期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测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4.3 定期对测试工具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试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保密与隐私保护5.1 心理测试机构应对被测试者的个人信息和测试结果予以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中国心理学会,2008、01)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中国心理测验得研发与应用,加强心理测验得规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2条心理测验就是指测量与评估心理特征(特质)及其发展水平,用于研究、诊断、安置、教育、培训、矫治、发展、干预、选拔、任免、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得测量工具。

第3条凡从事心理测验得研制、修订、使用、发行、出售及使用人员培训得个人或机构都应遵守本条例以及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得规定,有责任维护心理测验工作得健康开展与发展。

第4条心理测验得登记、注册与鉴定,心理测验使用资格证书得颁发与管理,以及心理测验发行、出售与培训机构得资质认证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心理测验得登记与注册第5条凡个人或机构编制或修订完成,用以研究、测评服务、出版、发行与出售得心理测验,都应到中国心理学会申请登记与注册。

第6条登记就是心理测验得编制者、修订者或者其代理人到中国心理学会就其测验得名称、编制者(修订者)、测量目标、适用对象、测验结构、示范性项目、信度、效度或者信息函数、题目参数、测验设计、等值设计、题库特征等内容予以申报,中国心理学会按照申报内容备案存档并予以公示。

申请者应当向中国心理学会提供测验得完整材料(含复本、备份、影印本或者照片)。

第7条注册就是对登记内容真实性与科学性得认可。

中国心理学会只认可经科学程序开发且经科学论证得心理测验,只接受没有版权争议、经过鉴定得心理测验注册。

第8条凡经过登记与注册得心理测验,均给予统一得分类编号,并定期在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得学术刊物或相关网站公布。

第9条公布得测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验得名称、编修者、测量目标、适用对象、结构、示范性项目、信度与效度系数。

第10条经注册得心理测验只限具有测验使用资格者购买与使用。

未经注册得心理测验不予以推荐使用。

第11条对于已经登记与注册得心理测验,中国心理学会将协助版权所有者保护其相关权益。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介绍.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介绍.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介绍
1 、采取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 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核发的质 量控制方式进行。 2 、采取标准化培训技术资源和科学可 行的鉴定技术手段,建立完整的职业资格鉴 定质量保障体系。 3 、分等级分批次开展试点,在广泛探 索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各等级的心理咨询 师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实习、复习、讲座、串讲两个月,合
计三个月。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介绍
(三)列为全国试点机构 于 2002 年 12 月 14 日中国心理卫生协 会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荐培训鉴
定试点机构名单中,列有广西心理卫生
协会,全国有 10 个省、市的心理卫生协
会被推荐。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介绍
参加师资班学习的对象是心理学、 教育学、医学的副高以上人员。之后于 2003 年1月15日和5月份在杭州、天津举 办了全国心理咨询师师资培训班。广西 心理卫生协会两次共组织了九名副高以
上人员参加学习,取得师资资格。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介绍
(四)全国新闻发布会、工作启动会
于2002年7月15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心理咨询师国家 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新闻发布会暨工作启 动会。
步诊断。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介绍
(3)能对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
病做 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4)能寻求心理问题的生物学,社 会性原因及心理障碍的认知因素等等。
关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介绍
2、心理咨询 能确定咨询切入点及方式、阶段划 分、效果评估、占据主动地位、启发独 立思考、激励主动性、阶段性总结、布 置作业、效果评定,进行团体咨询及效 果评估等等。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与原则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与原则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与原则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术,用于了解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特征和能力。

本文将介绍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与原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定义心理测量与评估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解释个体的行为、态度和能力等心理数据,以便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价。

它可以用来揭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并为个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帮助。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来收集个体的主观意见、态度和行为信息。

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表述准确、避免主观性的干扰,并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问卷类型,如单选题、多选题等。

2.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变量的方法,用于检验因果关系和推断心理现象。

在实验中,研究者通过对不同条件下个体的行为观察和数据记录,来验证和推断不同因素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随机分组和正确解读实验结果。

3. 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测量方法,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询问,获取个体的认知、情感和经验等信息。

访谈需要研究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适当的引导技巧,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并注意个体的非语言表达和姿态。

4.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个体行为和环境的方法,通过记录和描述个体的行为、语言和身体反应等来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特征。

观察可以进行自然观察或实验观察,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场景和时间,提前确定观察的焦点和标准。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原则1. 标准化心理测量与评估需要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和程序,以确保测量结果具备可比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可以包括测试材料的设计和编制、测试环境的控制、测试人员的培训和测试过程的规范化等。

2. 鉴别效度心理测量与评估需要具备良好的鉴别效度,即能够准确地区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医院心理测试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心理测试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心理测试管理,提高心理测试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心理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开展心理测试工作的科室、工作人员以及参与心理测试的患者。

第三条医院心理测试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保密、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成立心理测试管理小组,负责心理测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心理测试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心理测试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2. 负责心理测试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3. 监督心理测试工作的开展,确保测试质量;4. 收集、整理和分析心理测试数据,为医院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5. 处理心理测试工作中的投诉和纠纷。

第六条心理测试科室负责具体实施心理测试工作,其主要职责:1. 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心理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 对测试结果进行保密,不得泄露患者隐私;3. 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4. 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心理测试工作情况。

第三章心理测试人员管理第七条医院心理测试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取得相应资格证书;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3. 接受过心理测试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心理测试技术。

第八条心理测试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第九条医院对心理测试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心理测试工作。

第四章心理测试工作流程第十条心理测试工作流程如下:1. 患者咨询:患者向心理测试科室提出心理测试需求;2. 确认测试项目:心理测试人员根据患者需求,确定测试项目;3. 测试准备:心理测试人员准备测试工具,告知患者测试注意事项;4. 心理测试:患者按照心理测试人员指导进行测试;5. 结果分析:心理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6. 心理辅导:心理测试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7. 测试档案管理:心理测试科室对测试档案进行归档、保管。

心理测验室规章制度内容

心理测验室规章制度内容

心理测验室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心理测验室管理,提高心理测验工作质量,保障被测试者的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心理测验室是专门为心理测验工作而设立的场所,主要用于进行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等工作。

第三条心理测验室遵循公正、客观、保密的原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被测试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第四条心理测验室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定和实施方案,确保心理测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心理测验室设备管理第五条心理测验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心理测验设备和工具,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六条心理测验室设备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禁止私自调试设备参数或者拆卸设备零部件。

第七条心理测验室的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严格遵守设备使用规定。

第八条心理测验室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做好设备的保管工作,定期检查设备情况,并及时报修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第九条心理测验室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条心理测验室设备使用人员应当保证设备使用环境的整洁和安全,不得将杂物堆放在设备周边,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心理测验室人员管理第十一条心理测验室应当设有专门的心理测试师和助理,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人员数量和岗位职责。

第十二条心理测试师应当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并持有执业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心理测验技能。

第十三条心理测试师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各类心理测验工具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心理测验工作的能力。

第十四条心理测试师应当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心理测验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十五条心理测试师应当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保护被测试者的个人隐私和权益,确保心理测验工作的公正和客观。

第十六条心理测试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被测试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和信任关系,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心理测验室规章制度范本

心理测验室规章制度范本

心理测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心理测验室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心理测验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心理测验室是进行心理测验和评估的专业场所,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心理测验服务。

第三条心理测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心理测验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尊重来访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心理测验室负责人负责心理测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维护、资料保管、人员安排等。

第五条心理测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心理测验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第六条心理测验室应建立健全测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测验结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七条心理测验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使用规定第八条心理测验室的使用预约需提前向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心理测验室使用时,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不得擅自改变测验程序和参数。

第十条心理测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验时,应详细记录测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负责人。

第十一条心理测验室不得用于非法用途,不得泄露测验结果和个人信息。

第四章保密制度第十二条心理测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保密制度,对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和测验结果予以保密。

第十三条心理测验室工作人员不得将测验结果用于与测验目的无关的用途,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第十四条心理测验室工作人员在保密工作中遇到的疑问,应向负责人汇报,并由负责人予以解决。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五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对心理测验室设备造成损坏的,应照价赔偿。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心理测验室负责人所有。

心理测验室规章制度旨在保障心理测验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全校师生提供准确、有效的心理测验服务。

希望广大师生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心理测验室的良好秩序。

医院心理测评系统管理制度

医院心理测评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心理测评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心理测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心理测评系统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是医院开展心理测评工作的基础平台,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系统管理第四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由医院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第五条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心理测评系统的日常维护、更新和升级。

第六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系统无漏洞,防止数据泄露。

第七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数据应加密存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第三章使用规范第八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仅限于医院内部使用,不得对外提供或泄露系统信息。

第九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心理测评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使用心理测评系统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测评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使用心理测评系统时,应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将测评结果用于非医疗目的。

第十二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不得用于商业目的或非法活动。

第四章数据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伪造、篡改或隐匿。

第十四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数据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数据的使用、查阅、修改和删除,应经相关管理部门批准。

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由医院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因心理测评系统管理不善,导致数据泄露、丢失或被非法使用,由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八条因心理测评系统使用不当,造成患者权益受损,由使用心理测评系统的部门和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医院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关心理测评系统管理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心理综合测评实施方案

心理综合测评实施方案

心理综合测评实施方案一、前言。

心理测评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评估方法,通过对被测者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估,从而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心理综合测评实施方案是指在具体的实践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被测者进行心理综合测评的具体操作方案。

本文将介绍心理综合测评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二、实施步骤。

1. 制定测评计划,在进行心理综合测评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评计划。

测评计划应包括测评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测评工具和人员配备等内容。

制定测评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评工作的有序进行。

2. 选择测评工具,根据测评的具体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心理测评工具。

常用的心理测评工具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等。

在选择测评工具时,需要考虑被测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以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进行测评操作,在进行心理综合测评时,需要严格按照测评计划和选择的测评工具进行操作。

对被测者进行必要的说明和指导,确保其理解测评内容和要求。

同时,要保证测评过程的严密性和保密性,避免外界干扰和影响。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测评操作后,需要对测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所选测评工具的标准化分数,对被测者的测评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得出客观的评价结论。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被测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5. 编制测评报告,最后,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编制测评报告。

测评报告应包括被测者的个人信息、测评结果、评价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测评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被测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准确的评价信息,为后续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三、注意事项。

1. 尊重被测者,在进行心理综合测评时,需要尊重被测者的人格和隐私,确保测评过程的公正和客观。

避免对被测者的个人信息和测评结果进行泄露和滥用。

2. 保证测评质量,在实施心理综合测评时,需要严格按照测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管理规定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管理规定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管理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许多学校出台了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管理规定。

本文将探讨这些规定的目的、内容以及管理手段,并分析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规定的目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管理规定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升学习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规定的内容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评项目的选择规定要求学校选择合适的心理测评工具,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些测评项目应该涵盖学生的自尊、自信、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综合反映其心理健康状态。

2. 测评的时间安排规定要求学校将心理测评纳入正常的学生管理活动中,定期进行测评。

可以选择在开学前、期中、期末等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测评,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3. 测评结果分析规定要求学校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对测评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帮助方案。

4. 心理辅导和帮助机制规定强调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和帮助机制。

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抵抗力。

5. 学校与家长的合作规定强调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

学校应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辅导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6. 隐私保护机制规定强调学校要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测评结果保密措施,确保测评结果只为学生个体服务,不对外公开。

三、管理手段为了有效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管理手段。

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测评结果和相关信息,方便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为之后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学生心理测评制度

学生心理测评制度

学生心理测评制度一、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制定了一套学生心理测评制度。

二、测评目的1.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2. 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三、测评对象1. 全体在校学生。

2. 已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

3. 特殊时期(如开学、考试等)的学生。

四、测评内容1. 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自卑、人际交往等。

2. 学习压力:包括学业负担、考试压力、时间管理等。

3.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

4. 社会适应: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等。

五、测评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心理量表、自评量表等工具进行。

2. 个别访谈:与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入交流。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其心理状况。

4. 实验法:通过特定情境的实验,观察学生的心理反应。

六、测评流程1. 学生自愿报名或由班主任推荐。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排时间进行测评。

3. 测评结束后,心理老师对结果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

4. 定期复测,跟踪学生心理状况变化。

七、应用措施1. 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测评结果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2. 个别辅导:针对心理测评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

3. 家庭教育指导:针对家庭环境因素,为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4. 联合干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八、重点事项约定1. 保护学生隐私:测评结果仅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得泄露给学生本人以外的任何个人或机构。

2. 实施保密原则:心理老师、班主任等工作人员对测评结果保密。

3. 保密期限:学生毕业后,心理测评结果可公开。

4. 定期评估:学校每学期至少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测评。

心理普测实施方案

心理普测实施方案

心理普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心理普测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行为进行系统、科学、客观的测量和评估。

心理普测在教育、临床、组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指导个体的发展和组织的管理。

二、实施目的。

制定心理普测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规范心理测量的过程,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心理普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测量工具。

根据实际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心理测量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实验法等。

2. 制定测量计划。

明确测量的时间、地点、对象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培训测量人员。

对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测量过程的规范操作等,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4. 进行实地测量。

按照测量计划,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过程的严格执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和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测量结果,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6. 结果报告与应用。

将测量结果进行报告和解释,为相关个体或组织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组织的管理。

四、实施要求。

1. 严格遵守测量原则。

在心理普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测量的科学原则和伦理规范,保护被测者的权益和隐私。

2. 提高测量效度和信度。

采用有效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的效度和信度。

3. 加强数据保护。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严格保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保护被测者的隐私权。

4. 客观公正进行测量。

测量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进行测量工作,不得有主观偏见和歧视行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总结。

心理普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组织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测量原则,提高测量效度和信度,加强数据保护,客观公正进行测量,才能确保心理普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医院心理测量室管理制度

医院心理测量室管理制度

医院心理测量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心理测量室的管理工作,并保障医院心理测量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医院心理测量室隶属于医院心理科,负责医院范围内的心理测量工作。

心理测量室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技术人员若干名。

三、管理职责1.主任职责a)负责制定医院心理测量室的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并组织实施;b)负责监督心理测量室的日常工作,确保心理测量服务的质量和效果;c)管理和调配心理测量室的技术人员,确保他们的岗位分工合理、任务分配合理;d)负责定期召开心理测量室例会,传达有关政策和要求,协调问题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

2.副主任职责a)协助主任制定和实施医院心理测量室的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b)负责指导和监督心理测量室的日常工作;c)负责协调和处理心理测量室的内部矛盾和纠纷;d)协助主任进行心理测量室的绩效考核工作。

3.技术人员职责a)协助领导进行心理测量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测试;b)负责心理测量仪器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c)协助医生进行心理测量服务;d)参与医院心理测量室的绩效考核。

四、工作流程1.接待患者a)患者可以通过电话预约或到医院心理科窗口预约心理测量服务;b)接待患者时,应认真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意见征询单,并说明心理测量服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c)及时为患者安排心理测量时间,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2.测量评估a)技术人员应按照测量计划为患者进行心理测量;b)测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测量数据并制作评估报告;c)评估报告应准确、客观、科学地反映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3.结果解读a)技术人员应向患者解读评估报告,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b)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与医生和患者交流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五、质量管理1.质量监控a)医院心理测量室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流程;b)定期开展心理测量服务的质量评估和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心理测验指在鉴别智力、因材施教、人才选拔、就业指导、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咨询、鉴定和预测功能的测量工具。

凡从事研制、使用和出售心理测验的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个人或所属机构,有责任维护心理测验工作健康发展。

在从事心理测验工作中须遵循本条例:一、测验的登记注册1.凡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个人或集体所编制、修订、发行与出售的心理测验,都必须到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申请登记注册。

(非会员也可申请登记。

) 2.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只认可那些经科学论证程序审核鉴定的标准化测验,并予以登记注册。

凡经过登记注册的心理测验,均给予统一分类编号,并定期在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报》公布。

二、测验使用人员的资格认定1.心理专业的本科以上毕业生或在心理测量专家的指导下,具有两年以上测验使用经验者,可获得测验使用资格。

2.凡在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备案并获得认可的心理测量培训班,由本专业委员会颁发测验使用人员的资格认定书。

3.凡经过心理测量培训班的专门训练并获得资格认定书者,具有使用测验的资格。

测验使用人员的资格认定书分为两种:单项测验使用资格认定书与多项测验使用资格认定书。

三、测验的控制使用与保管1.任何心理测验必须对该测验的使用范围、实施程序以及测验使用者的资格加以明确规定,并在该测验手册中做出详尽描述。

2.具有测验使用资格者,可凭测验使用资格认定书购买和使用相应的心理测验器材,并负责对测验器材的妥善保管。

3.测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测验指导手册的规定使用测验。

在使用心理测验作为诊断或取舍决定等重要决策的参考依据时,测验使用者必须选择适当的测验,并要采取一定的检查措施:测验使用的记录及书面报告应保存备查。

4.凡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个人或机构在修订与出售他人所编制的心理测验时,必须首先征得该测验的主管单位或作者的同意。

印制、发行与出售心理测验器材的机构应该到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登记,并只能将测验器材售予具有测验使用资格者。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中国心理学会,2008.01)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中国心理测验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心理测验的规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2条心理测验是指测量和评估心理特征(特质)及其发展水平,用于研究、诊断、安置、教育、培训、矫治、发展、干预、选拔、任免、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测量工具。

第3条凡从事心理测验的研制、修订、使用、发行、出售及使用人员培训的个人或机构都应遵守本条例以及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有责任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健康开展与发展。

第4条心理测验的登记、注册和鉴定,心理测验使用资格证书的颁发和管理,以及心理测验发行、出售和培训机构的资质认证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登记和注册第5条凡个人或机构编制或修订完成,用以研究、测评服务、出版、发行与出售的心理测验,都应到中国心理学会申请登记和注册。

第6条登记是心理测验的编制者、修订者或者其代理人到中国心理学会就其测验的名称、编制者(修订者)、测量目标、适用对象、测验结构、示范性项目、信度、效度或者信息函数、题目参数、测验设计、等值设计、题库特征等内容予以申报,中国心理学会按照申报内容备案存档并予以公示。

申请者应当向中国心理学会提供测验的完整材料(含复本、备份、影印本或者照片)。

第7条注册是对登记内容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认可。

中国心理学会只认可经科学程序开发且经科学论证的心理测验,只接受没有版权争议、经过鉴定的心理测验注册。

第8条凡经过登记和注册的心理测验,均给予统一的分类编号,并定期在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关网站公布。

第9条公布的测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验的名称、编修者、测量目标、适用对象、结构、示范性项目、信度和效度系数。

第10条经注册的心理测验只限具有测验使用资格者购买和使用。

未经注册的心理测验不予以推荐使用。

第11条对于已经登记和注册的心理测验,中国心理学会将协助版权所有者保护其相关权益。

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与流程

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与流程

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与流程
为了确保医院各类心理测量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我们制定了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门诊和住院心理测量。

以下是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心理测量报告必须由有资质的医师出具,并且报告内容必须规范。

二、心理测量报告应该及时出具。

门诊患者的报告应在测量结束后的10分钟内出具,住院患者的报告应及时出具并登记,由专门工作人员在当天下午下班前分发至各个病区。

如果遇到病区患者特殊情况(如提前出院、病例讨论等),则报告应由专人提前送达病区。

三、在出具心理测量报告时,必须进行审核。

审核时,应该仔细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基本信息,检查报告结果是否恰当,并确保无误后方可出具报告。

四、对于结果存在疑问的报告,我们有以下处理方式:
1.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及时进行沟通与处理。

2.核查病人信息报告内容,如有误,应及时更改,并做好解释工作。

3.核查指导语、操作过程有无错误,如确实发生错误,可在医师指导下对错误处重新进行测试。

4.如果未发现任何错误,联系分管医师做好解释,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进行处理。

5.我们设有存疑报告登记本,发生上述四种情况均应记录在本,以备医务科检查核实并整改。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心理测量报告的流程,包括心理测量申请单、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告知被试者指导语并指导进行自我测试、协助提问、记录答案、评分、做好测验过程中疑问介绍与指导、出具心理测量报告、医师审核和交给被试或患者监护人专人送达病区或鉴定科。

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

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

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1. 背景介绍心理测量是评估个体或群体心理特征,以及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心理测量报告是一个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数据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问题,并给出恰当的治疗或解决方案。

由于心理测量本身具有敏感性和隐私性,为了保护个体用户的利益,心理测量报告的管理制度需要特别注重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的基础要求和标准。

2. 心理测量报告的分类心理测量报告主要分为两类:个体心理测量报告和群体心理测量报告。

个体心理测量报告是由专门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家完成的,该报告通常包括个体被评估的各个方面,如心理特征、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等。

群体心理测量报告是对集体心理进行评估的报告,主要包括社会心理、群体行为及其影响,团队协作及其效率等。

3. 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制度心理测量报告的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心理测量报告的安全管理流程和机制,旨在确保相关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心理测量报告管理的基本要素:3.1 数据使用权限心理测量报告按照安全级别进行分类,并分配相应的数据使用权限。

不同级别的用户,需要实名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获得相应的数据使用权限。

同时,各级权限用户需要签订保密协议,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3.2 数据备份和存储对于心理测量报告的数据备份和存储,需要遵循相应的安全规范。

备份数据需要定期检查,存储数据需要进行加密和安全隔离,避免数据泄露。

3.3 数据访问和查询心理测量报告中的数据只能由有权访问的用户进行查询。

管理员需要审查用户访问日志,以便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情况。

3.4 安全审计为确保心理测量报告的数据安全,需要定期进行安全审计。

对于截获的数据、未授权的数据访问、操作异常、攻击隐患等安全事件,需要及时进行跟踪和处理。

4. 有效的心理测量报告管理心理测量报告管理不仅仅需要以上的安全要素,在实际管理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4.1 报告联合管理联合管理指的是不同权限的管理人员协同合作,完成心理测量报告的管理工作。

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

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

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制定了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

本文将从服务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服务内容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主要包括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1. 心理测量学校可通过各种心理测量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估,如情绪测量、人格测量、智力测量等。

通过测量结果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个人特点,为后续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参考依据。

2. 心理咨询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通过面谈、倾听、沟通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咨询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建议和解决方案。

3. 心理辅导学校设置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通过辅导,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识,学会应对困难、压力和挫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4.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和心理常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增强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

二、组织形式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可以包括学校内部机构、专业机构和在线平台等。

1. 学校内部机构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心理测试服务。

这些机构可以由专职心理咨询师或教师充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2. 专业机构学校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内进行心理测试和咨询服务。

专业机构在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咨询经验方面更为专业,能够提供更准确和科学的服务。

3. 在线平台学校可以建设在线心理测试和咨询平台,为学生提供线上服务。

这种形式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心理测试和咨询,同时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三、实施效果学生心理测试服务制度的实施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1.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测试和咨询,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简述心理测验的实施步骤

简述心理测验的实施步骤

简述心理测验的实施步骤介绍心理测验是心理学中常见的一种评估工具,用于测量个体在各种心理特征和能力上的表现和发展。

它通过对被测者进行一系列的测评,从而帮助心理学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本文将简要介绍心理测验的实施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开展心理测验工作。

步骤一:目标设定在实施心理测验之前,必须明确评估的目标和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

这可以是对个人特质、智力水平、情绪状态等方面的测量。

设定明确的目标将有助于选择适合的心理测验工具,并制定评估计划。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测验工具心理测验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包括个人评估、智力测验、性格测验等等。

根据前述目标,选择适合的测验工具非常重要。

测验选择应根据测验的可靠性、效度以及适合对象的年龄和背景等因素进行评估。

常用的心理测验工具包括: -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 韦氏智力量表(WISC) - 16种人格因素测试(16PF) - 简明心理状态量表(POMS)步骤三:制定测验程序制定测验程序是确保测验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这包括确定测验的时间和地点、明确被试者的身份和权益保护、确保测验环境的舒适性等。

步骤四:解释测验结果测验结果的解释是帮助被测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心理学专业人员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统计方法分析测验结果,并将结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给被测者。

解释应包括测验得分的含义、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以及可能的建议和支持。

步骤五:数据整理和报告编写对测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非常重要,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心理学专业人员需要将测验结果保存在安全的数据库中,并编写测验报告。

报告应当包括测验目的、测验方法、结果分析和个人建议等内容,并按照专业的要求格式进行编写。

步骤六:保护隐私权在进行心理测验时,保护被测者的隐私权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专业人员应遵循道德规范,妥善处理和保管测验数据,确保其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获取或修改。

步骤七:反馈和咨询测验完成后,心理学专业人员应向被测者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咨询。

心理评估管理制度

心理评估管理制度

心理评估管理制度一、心理评估管理制度的概念心理评估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各种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特定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干预和管理的一种机制。

心理评估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心理管理则是指根据评估结果采取行为干预和资源调配等方式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心理评估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管理机制。

评估体系应包括评估的目的、方法和标准等,而管理机制则需要包括信息收集、干预措施和结果评估等环节。

通过这样的机制,可以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评估,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干预。

二、心理评估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1.评估目的确定心理评估管理制度的实施首先需要确定评估的目的。

评估的目的可以包括对个体的职业适应性、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评估。

对于不同的目的,评估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2.评估方法选择评估方法是心理评估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个人面谈、心理量表和行为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为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评估标准制定评估标准是评估结果的依据。

评估标准需要根据评估目的和方法来确定,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有效。

评估标准可以包括心理特征的描述和量表得分等。

4.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心理评估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个人面谈、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式,可以获得个体的信息,以供评估和干预的需要。

信息收集需要注意保护个体的隐私和保密。

5.干预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可以包括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和个性特点培养等,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

6.结果评估结果评估是心理评估管理制度实施的最终环节。

通过对干预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可以修正和改进干预措施,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三、心理评估管理制度的效果心理评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组织和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测验登记和鉴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中国心理学会,2008.09)
1.测验登记和鉴定的组织实施工作本着科学规范、便利节约的原则进行。

2.进行登记和鉴定的测验必须具有理论构想依据,必须是独立和完整的测验(或测评工
具)。

中国心理学会不对独立测验(或测评工具)的分测验进行登记和鉴定,也暂不对由多个独立测验组成的系统或者成套工具进行登记和鉴定。

3.登记和鉴定材料的审核:
3.1.申请登记和鉴定者对其提供的登记和鉴定材料的真实性承担完全责任。

3.2.中国心理学会认为申请登记和鉴定的测验材料缺乏充分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时,责成
申请者及时提供补充材料。

由于不能及时提供补充材料而导致的登记和鉴定延期由申请者负责。

3.3.登记和鉴定通过后,中国心理学会继续对测验材料的真实性和测验的科学性进行监
督,接受测验使用者或相关人员的举报。

3.4.中国心理学会鼓励对不真实的测验材料或不科学的测验进行有根据的举报。

举报者
有责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5.中国心理学会对测验的相关举报进行调查核实,证实问题存在时有权根据情节轻重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责令改正、删除修改不恰当的登记和鉴定信息、通报批评、公告处分、吊销证书、取消会员资格等。

4.测验登记:
4.1.测验登记的主要目的旨在为测验开发者(包括修订者和新编者)提供知识产权证明
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测验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

4.2.申请登记的测验必须提供《条例》第6条所规定的全部材料,即测验的名称、编制
者(修订者)、测量目标、适用对象、测验结构、示范性项目、信度、效度等内容。

4.3.中国心理学会在收到全部申请鉴定材料后开始测验登记工作。

先给予一个初始登记
号码,由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审查申请材料的完备性,准备好全套的登记档案材料。

初始登记工作在20天内完成。

4.4.申请材料完备性审查通过后,将拟申请登记测验的情况依照统一的格式在中国心理
学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的网站公示。

另外,在中国心理学会三家主要学术刊物《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心理科学》公示。

4.5.测验登记的公示期限计算以刊登公示的上述三种刊物封底印刷日期为起点,公示
90天。

4.6.进行登记的测验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是指无人在测验申请登记的公示期内对测验
的知识产权提出异议。

4.7.提出知识产权异议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并对知识产权争议的调查和审议予以
配合。

4.8.对于超出公示期后的知识产权异议,如果是原创测验,则不予受理;如果是已在本
学会登记前就已经拥有知识产权的测验则可以由知识产权异议者申请进行知识产权特别审议。

进行知识产权特别审议发生的费用由申请者承担,具体费用双方协商确定。

4.9.测验登记由2名专家匿名评审申请材料,独立给出通过或不通过的评审意见。

只有
2位评审专家都同意通过评审时才予以登记。

4.10.获得登记的测验,给予正式登记号码,同时在上述公示网站和期刊予以公示。

4.11.测验登记的收费既要保证登记的严肃性,又要有利于促进测验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管
理。

测验的登记费用包括专家评审费用、办公场租和办公费用、网站租用、网络开发和维护费用、公示版面费用、工作人员劳务费用等开支项目。

4.12.测验登记的非电子版申请材料本学会留存3年。

鼓励测验登记的申请者提供全套申
请材料的电子版以利长久存档。

5.测验鉴定:
5.1.测验鉴定是为测验提供知识产权及其科学性的证明,促进测验的推广应用。

5.2.测验鉴定本着突出科学性,注重社会效应,防止测验滥用和误用的原则进行。

5.3.进行测验鉴定的前提是获得了中国心理学会的登记,且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5.4.测验鉴定相对集中办理。

除非特殊情况,每年申请鉴定的日期为1月1~30日和7
月1~30日。

5.5.测验鉴定的申请者除提供登记所需的全部材料之外,尚需提供充分的材料说明其测
验的科学性,以利专家审核和验证。

《管理条例》第15条所称材料,包括以下成形的实物或书面材料: 测验(工具)、测验手册(用户手册和技术手册)、测验科学性证明材料、信效度等研究的原始数据、测试结果报告案例、信息函数、题目参数、测验设计、等值设计、题库特征等内容资料。

鼓励鉴定申请者提供测验用户反馈和同行评价材料。

5.6.心理测验的鉴定和后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为了保障相关管理工作的正常进
行,每个心理测验的鉴定需要本着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取费用。

其中考虑的成本因素除了测验登记费用考虑的因素外,还包括评审专家的劳务费及其组织管理费、证书工本费。

鉴定费用不包括鉴定专家的异地食宿和交通、以及举行鉴定会议的场租等费用。

5.7.申请登记鉴定需要先行缴纳费用。

为了减少申请者经济负担,测验鉴定费用分两步
收取:先收取初审和匿名评审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3,通过匿名评审进入公开质证后再收取剩余总费用的2/3。

5.8.鉴定获得通过的测验,给予鉴定号码,由中国心理学会颁给鉴定证书(包括正本和
副本)以资证明,同时在上述测验登记的公示网站和期刊予以公示。

5.9.测验鉴定的非电子版申请材料本学会留存5年。

鼓励申请者在非电子版申请材料之
外,提供全套的电子版申请材料。

6.测验登记和鉴定的费用标准根据成本的变化可进行必要的调整。

(正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