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六章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ppt课件
2.其他各科教学
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学向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 基本的途径。
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 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 施和手段。
进行真正的德育,只能采用说服为主 的教育方法,绝不能运用压服的方法。
(二)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 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 。具体说来,主要 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 功能等。
在理解德育社会功能时,要充分注意 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2.德育的个体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 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③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 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 化、美化和改进。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 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 础性工作。
我国政府对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 的规定,目前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 纲要》上。
三、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直接的德育课教学)
这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 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 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以德育内容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品 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要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注意 下列几点:
(1)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
(2)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
(3)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要有针对性, 讲究实效。
(4)材料要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 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教育学_第六章_课程
思考:
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区别在哪 里?
我国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 标准包括五方面内容:
1、前言部分 2、课程目标部分 3、内容标准部分 4、实施建议部分 5、附录
(二)教科书的规范与策略
1、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必然有多 样化的教科书。 2、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呈现出许 多时代特征。
师:听了你们组的汇报,我发现你们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行 实践活动,这说明大家很有社会责任感。 生:我们调查“无公害蔬菜使用的农药”后发现,菜农们把打有化学 农药的蔬菜销向市场,而人们吃菜后只要身体暂时没病、无异常现象, 就以为没事。其实,有的毒素进入人体后,并不马上发作,但如果沉 积在人体的毒素渐渐增多,就会引起各种疾病。因此,我们想了解一 下,什么是化学农药,为什么有害;什么是生物农药,它有哪些优点。 师:你们研究的主题很有意义,注意到了人们的健康问题。
活动报告等,而不仅依靠笔试结果。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 要。
第五节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目标的重新界定 第一,终身发展成为了主导价值,为学 生提供适应其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学习 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 第二,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追求的发展 目标。 第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丰富性是新发 展观的内在含义。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我 国基础教育从重视知识和学科向关注每个 学生之个性发展的历史转变。
女性以小学教师、护士、保育员、营业 员、纺织工、服务员等为多。
在角色塑造上一般男性总是知识渊博、 志向高远、顽强进取、独立自主; 而女性则无知低能、目光短浅、温和 美丽、寻求同情和保护,同时还兼有一些不 良品德,如吝啬、不明是非等。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能达成这些目标? 选择经验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组织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评价结果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
要考虑哪 些主要问 题?
1 课程的价 2 学校科 值取向问题 目的设置 (满足怎样 问题(教 的教育目标) 3 课程内容 的选择问题 (怎样选择 要教的东西)
什么)
4课程的 组织问题 (怎样组 织最有效)
5 课程编制 的人员结构 6 课程与教 问题(谁来 学的关系问 选择和编定) 题 (怎样
实施)
7 课程的评 价问题(怎 样评价课程 施行的效果)
本章小结
了解课程的含义 了解课程的几种主要类型,特别是学科课程与活 动课程 ,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国家课程与校 本课程 ,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了解课程实施的层面与水平
课程完全是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 都是预先确定的。有利于保证课程内容的执行。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即期望通过教学活动达成的学习结果
或目标。代表人物有博比特、加涅等。
可能导致对校园环境、师生互动等非预期 因素的忽视。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就是学生在学校内所获得的全部经
验,惟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自己意识到
第六章
第二节 课程的类型 第三节 课程实施
课程
第一节 现代课程的本质
第一节 现代课程的本质
一.课程的含义 课程含义之几种观点:
课程即学问或学科 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课程即学问或学科 哥伦比亚大学费尼克斯教授:“一切的课程内容应 当从学问中引申出来。”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任务名称: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序号引导思考问题(小组内分配给小组成员完成)思考及理解任务(40%)现实例子或佐证材料(30%)理解中应注意的问题(20%)版面设计、完成时间(10%)小组自评40%小组互评50%老师评价10%1 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所指的内容?德育的内涵是指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的外延是指德育还包括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
我国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从小就开展人生观、世界观、政治立场方面的教育,但到了大学还在花大力气进行一般的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教育,这成了近年来人们经常批评的对象。
“守一”是内涵,“望多”是外延。
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德育过程实际是指什么?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日本人等电梯时总是站在右侧,这么做是在给出电梯的人让位置,让焦急搭电梯的人先上。
这种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是全国人民积极践行的。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
3 现代德育应注意什么?现代教育必须具备民主精神,避免出现对德育对象考虑不足、德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
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
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现代德育应注意环境与生长的统一,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4 如何定义德育概念?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
教育活动不能只喊口号不行动,这样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雷锋月活动不应只是形式化,而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熏陶,使其身体力行。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 养,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
3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教育目的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教育目的的发展趋势
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目的将从单一的知识传授 向多元化目标转变,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概述 •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 • 教育目的的反思与展望
01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 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 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 的人的问题。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 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同时强 调个体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包括赫尔巴特、涂尔干等。
综合本位论
综合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和 社会价值为中心,强调个人发展和社 会需求的平衡。
综合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杜威、凯 洛夫等。
综合本位论认为教育应该同时关注个 体的内在需求和社会的外在需求,培 养既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又能为社 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03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的定义
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情境和 问题时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行动准则 ,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重要性的认知 和评价。
在教育领域中,价值取向通常是指教 育者或教育机构在制定教育目的、课 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所持有的价 值观念和行动准则。
价值取向的分类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教育学第六章
第六章学校德育
广义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
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受教育者思想的内部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的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
德育原则(懂得分析)
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1)要热爱、尊重、信任学生(2)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3)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二、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正面启发、积极疏导(2)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三、知行统一原则:(1)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培养和建设良好的集体(2)善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通过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五、因材施教原则:(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系统地进行教育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方法
一、说理教育:1.讲解、报告2.谈话3.讨论4.指导阅读5.参观、访问、调查
二、榜样示范:1.典范人物2.学生榜样3.教师和家长
三、情境感染:1.物质环境的熏陶2.精神文化环境的感染
四、实际锻炼:1. 常规训练2.活动锻炼
五、品德评价:1.奖励2.惩罚3.操行评定。
教育学第六章
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一、课程的一般概念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
二、课程的分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1.国家课程所谓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
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属一级课程,地方不得随意变动。
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2、地方课程:省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专门开发、编定的课程。
属二级课程,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
(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必修的、共同的2.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3.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
它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学科课程,主要倡导者是是赫尔巴特、斯宾塞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奄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
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学科课程以社会为本位,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
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课 程
LOGO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课 程
LOGO
活动课程含义的争论
• 活动课程,又被称为经验课程或经验学习、学生中心课程。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就是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
预期的学习结果。
• (8)课程基本上由五大板块组成: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 语。
• (9)课程被认为是有关人类经验的日益广泛的可能的思维方式——不 是指结论,而是指导出结论的方式以及产生的背景。
课 程
LOGO
以上九种定义比较有代表性,关于课程的定义还有很多,不再— —列举。 将这些定义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LOGO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涵义: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 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 课程目标确定: • 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
• (2)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 (3)整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实施计划。 • (4)课程是一种方法论的探讨,它要探明学科要素的各个方面,如教
教育学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3.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促 进、共同提高的教学互动原则。最早在《学记》 中提出。
第三节 师生关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第一节 教师
再次,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是经常变化的,有不 同的个性特征,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 最后,教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更需要 教师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需要、 创造品格、创造思维能力,从而表现教师劳动的 创造性。
第一节 教师
3.示范性 首先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与教 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点决定的。 再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也是由青少年心理特征决 定的。
巴特。 他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 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强调学生的服从和 对学生的严格监督。
第一节 学生
(二)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
育家杜威。 他认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 而且是目的”,教师在学校中只作为传统的一个成 员来选择对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并协助儿童对这 些影响做出适当的反应”。
第一节 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包含双重意思,既指 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 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 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第一节 教师
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 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 专业地位的过程。 “专业”的构成有三个基本要素:专门知识、特 殊技能及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育学第六章知识要点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节)1、知识学习的类型2、记忆系统及特点3、遗忘进程特点4、遗忘原因及理论解释5、记忆规律的运用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含义及实质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二、知识的类型(一)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二)根据反映活动的内容的不同,知识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具体知识是对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反映,是对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的心理再现。
具有情境性和时空依赖性。
抽象知识是对于已知事实的概括性的反映,表现为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
(三)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两者含义: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两者区别: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3.两者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保证。
4.程序性知识的亚类: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教育学(第六章)PPT课件
15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检查和巩固知识
16
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指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 求,与教学基本规律相一致,是教学基本规律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细化。
2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 有行为方式,包括主要行为(呈示、对话、 辅导等)和辅助行为(激发动机、教师期望、 课堂交流、课堂管理等)两大类。
3
教学与智育的区别
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 知识,并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来 进行的。
智育目标的全面实现,除了借助教学,还需 要通过通过课外活动等其他方式。
7
基础知识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 应的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是组成一 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反映了科学文化发 展的现代水平。
基本技能指各门学科中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 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最主要、最常用的能 力,如语文的阅读、写作,数学的运算,物 理和化学的实验技能等。
8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 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 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人的智力是遗 传、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人努力三者相互作用的 结果。
10
(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活动。 教学是师生间知情意行诸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种不可取代的行为。 课堂教学应呈现出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 的多元的、变动的态势,呈现出可变动的、师生 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
教育学第六章教学
第六章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概念: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P426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P104三、教学的本质和特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
这是教学的本质。
特点如下: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目的;2.……由教与学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学具有多种姿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的作用和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地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五、基本任务(主要目的)……简答题1.(首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Ps:1.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
2.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试分析两者关系:a.概念不同,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第一节课程定义一、课程的含义1、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在西方最早见于斯宾塞(英国)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常见的定义为:课业及其进程。
在中国最早见于唐朝孔颖达著的《五经正义》。
(阐述见教材)2、广义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3、狭义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4、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补充知识:课程分类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
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教育部总体规定基础教育课程;(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3)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考点:明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阐述见教材)1、社会发展需要和可能;2、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3、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
教育学第六章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其开发的主体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是教师。 的需要和展示学校 特点:校本化、个性化与特色化、学校自 的办学宗旨与特色 主性
Hunan Unive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gy
(三)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1、显性课程
显在课程、正规课程
综合课程 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 克服了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
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程的随意性,有利于减少学科数目, 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 减轻学生负担,开阔学生视野。 面的视野与方法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类型 国家课程 概念 主导价值
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由国家 体现国家的教育意 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程。 志 特点:基础性 、指导性、 统一性、 综 合性、 稳定性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 满足地方社会发展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 的现实需要 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 方特色的课程。 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适切性、探究 性
1 2 3 4 5
(一) 课程的词源与词义
(二) 课程的界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Hunan Unive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gy
(一)课程的词源与词义
1、我国古代 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 大做功夫”。 2、英语国家 “curriculum”源来自拉丁语动词“currere” 隐喻“一段教育过程” 。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主体
教育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是存在于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能 够为两个或多个主体所共同理解、共同建立 的一种性质。有人认为主体间性是客观化的 主体性,是主观化的客观性。
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主体通过发挥自己的主 体性与其他主体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主要 包括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
狭义的主体间性是现实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作 用所表现的属性;广义的主体间性是潜在教 育主体之间都可能具有或部分具有的属性。
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体差异性 等特点进行。 师生反思,多重理解; 彼此点拨,移情理解; “档案”跟踪,长期理解。 不断开发、利用理解策略
不断开发、利用理解策略
组织校内“留学”; 引导适当发泄; 让学生当“专家”; 允许“追认性考试”; 注意罚后激励
3.教育主体性合理发挥的保障
珍视权利,履行义务,在合理范围内发挥主 体性,这是教育主体合理发挥的保障。
第二次作业
题目: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如何理解教育?你认为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2、试论述教育的功能问题。 3、如何有效发挥教育主体性? 要求: 1、2000字以上;2、可以打印,也可以用手写
体;3、11月24日以前提交。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 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多 地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引导,而学生的主体 性发挥、发展又可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 发展。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不 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 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 同的活动统一体中。
选择性是教育主体在自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行为 目的和达成目的的手段与途径等,按照自己的价值 观进行比较和择优的属性。表现为主体的主动性、 不断的选择性、价值观的主导性。
教育学课件第六章学生及其发展
位较优越,大多都形成一定的乐观情绪,但社会的竞 争和学习的压力又常使一些学生心灰意懒 3.自我封闭与交往需要的悖反 当代青年学生由于自主性的增强和自我意识的凸显, 使本来就缺少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封闭性,随着他们的 成长和经历,在校园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更为严重 4.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青年学生的生活范围有一定限制,对社会不甚了解, 一般都对社会怀着美好憧憬,而现实社会与自己心目 中的期望反差甚大,并非如想象的一样美好和公正
家庭是个体最初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父母作为最亲近的教 育者,其自身的素质、心理特点、教育观念等因素会以先 入为主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不仅是在个 体成长发育的阶段,而且在个体成年以后也会折射出这种 心理的家庭影响
二、小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处于少儿期(或 童年期),其身心发展主要以家庭、学校影响为主
(三)稳定性
学生发展在凸显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 一定的稳定性,即指处于相似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 中特定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身心发展的速度、顺 序基本趋于一致,包括其生理机体的成长、思维的发 展、情感态度的形成等
(四)不均衡性
伴随着非直线性、非等速等不均衡的特征。也就是说,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身心发展以及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 的。
(一)一年级
刚入学不久的儿童对小学生活有新鲜感,但因为陌生 又不习惯,所以一时难以适应
(二)二年级
进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基本熟悉、适应小学的学习 生活。学生们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知道一些行为 常规,而且主动努力去遵守
(三)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 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 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高等教育学(第六章: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
(二)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及其组成 (1)教学大纲概念。 教学大纲是指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 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 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2)教学大纲的组成。教学大纲一般由三个 部分组成,即说明、本文和附录。
2、教学大纲的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选编 教材和参考书的依据,是教学顺序、教学工作的指南, 也是考核学生成绩、检查教学质量和评估课程建设水 平的依托。 (2)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 要。教学大纲阐明了重点、难点、基本要点,使学生 明确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掌握的程度;教学大纲理 清了先行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介绍了基本的学习 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是关于某专业在学科建设、社会发展 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对 所学专业的认知不够或出现“专业思想”问题 时而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也包括对专业学习 的指导。 第二种,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 要分门别类进行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教 学活动。专业教育的基本依托是专业。
3、教育主体
教育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 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二)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产品竞争中,企业提出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 的竞争策略。 从构成要素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第一,专业培养目标符合 社会需求和学科性质的程度高;第二,课程体系合理,能为专业 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专业教师群体实力强、学术积 淀厚,教师个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高;第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 很强的职业适应性,在同类职业中竞争力很强。 从培养方式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第一,适应教育对象的身 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第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和社会有 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因素和条件;第三,能有机组合多种教育 教学方式,形成合力。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三、现代学校的职能
• 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 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开展科学研究 • 提供社会服务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பைடு நூலகம்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古代学校的发展
• 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 先秦时期:私学兴起(天子失 官、学在四夷)孔子的贡献
• 汉朝:设有官学和私学。中央 官学以太学为主,地方官学以 郡国学为主。私学分为书馆和 经馆两类。
• 隋唐:隋唐实施科举考试制度, 同时鼓励学校的发展。唐朝除 在京都设立国子学、太学、四 门学等弘扬儒学的学校外,还 设有律学、书学、算学、医药 学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共同发展的状
• 初等教育学校的发展。工业革命后, 况,也呈现出中等教育学校综合化
一些国家开始制定初等教育法,建
的状况。
立初等义务教育制度。在这样的背 景下,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必然要 求大力发展。在西方社会,德国是 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 高等教育学校的发展。普通大学或 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专科学校、职
•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和地方 官学的继续发展;书院的发展 (南宋:白鹿洞书院、岳麓书 院、丽泽书院与象山书院 ); 蒙学的发展。
古代学校的发展
• 外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 古希腊教育:通常以斯巴达和雅典 教育为代表。斯巴达的学校与军事 机构融为一体。雅典把教育视为培 养城邦合格公民的有效工具,开设 的学校有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也 称琴弦学校)、体操学校、修辞学 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素质的分类与结构
社会素质
先 天 因 素
它属于后天因素,是后天获得的
心理素质
它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
后 天 因 素
自然(生理)素质
它主要属于先天因素,但后天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变
3、何谓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分三个 层次: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社 会素质居于素质整体结构的最高层,主要由政治、思想、 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素质构成。
案例分析
据教育发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同时显示, 取得第一的重要原因是每周比其他国家孩子多得多的时 间在做数学题,在学校里是以307分钟对217分钟,而在 家里是以4个多小时对不到1个小时。 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是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而换取的。中国孩子的创 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中小学生 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 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5%。 针对上述两个案例,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你的感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目的?
2、评述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观。
3、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4、“五育”概念 5、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任务。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三、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
“五育”与素质教育相对应,能促成素质教育的实施。
对人素质的要求的提高,“五育”的内容也必须变化和充实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
素质教育是概括“五育”的上位概念。 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素质教育就是为了 人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它分 为做人与成才两个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偏重于共同要 求;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偏重于区别对待。 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
做人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体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政治观、道德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身心素质和能 力素质。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智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案例分析
一位中学生的来信
我是一位刚跨人高中的学生,„„我们对读书没有丝毫兴趣可言, 罪魁祸首就是就是应试教育吧。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完了 就排名次(除了第一名外,其他人的自尊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 害),月考、段考、期中考、联赛、竞赛、摸底、模拟、期末考、 统考、会考、测验,其实,考试只从极小的侧面反映教学质量,只 考查了记忆力。我们处在高分造成的高压环境中。应试教育扼杀了 “五育”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民族发展极为不利。„„推行素质教育代替 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使学生在体、智、德、 应试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在初三学习期间,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每 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 星期假日只有半天,从来不敢奢望双休日,不知上高三后还要压缩 到何种程度,除了参加中考的课程外,其他的体育、美术全免了。 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 多病、近视持高不下,稚气未脱的脸上,戴一层酒瓶厚的镜片,一 质量观。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副未老先衰的样子。 同学们很少知道国家大事,而临近考试时我们一定要背时事政 治,因为它为我们中考争得10分。要知道,差一分要1000元至5000 元不等呀!(选自胡立和:《素质与能力培养教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③关于“合格”的认识: 这里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 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 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素质教育
1、什么是素质
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 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广义的素质(又称为素养):人的素质即人的本质、本性。人具有 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因而人的素质是自然的与社会的一系列稳定特点 的有机结合。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其根本要求
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其内容结构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其根本性质
新趋势:
培养独立性、开拓精神、创造才能——个体本位的上升
第三节
德育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即思想品德教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 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 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 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 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包 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2000年版,第22页)
以下的各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 月的调查: 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 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 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 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分析的思路:
1、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第五章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重点掌握的内容
1、教育目的含义
2、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任务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 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 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它制约各种教育活动,是一 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日比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辩证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 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须 以人格的完善为目标,以期培养作为和平、 民主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所具备的资质的、 身心健康的国民。”
1、集体与个人的和谐
2、道义与功利的统一
3、诚信与虚伪的取舍 4、勤俭与懒散的长消
5、依从与自主的融合
6、和谐与竞争的整合 7、守成与创新的结合
8、内省与开放的统合
案例分析
可悲的“争取弱智”
某地教育局辖下有个“特殊教育中心”,其职能是管理本地区的特殊 教育工作,比如聋哑儿童、弱智儿童教育等。别看这个“中心”只有三四 个人,但每个学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门庭若市,好不热闹。一些往 这里跑的人的目的,概括地说,就是“争取弱智”。 “争取弱智”是什么意思?原来,这个教育局辖下中心小学有近60所, 为了监控各校的教学质量,教育局规定每个学期都要组织统考或抽考,并 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实绩的依据之一。教育局在发文件时明确规 定,为了公平起见,除了弱智生外,所有在册的学生都必须参加统考,弱 智生如果参加考试,其成绩也不必统计在内。 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如果有一二个学生成绩很差,那么,就会把整 个班的平均分拉得很低,如果把这几个考得差的学生归为弱智生而不算成 绩,那么,全班平均分就能提高一大截,甚至遥遥领先。于是,许多学校 就动起了歪脑筋,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把成绩差的那几个学生归到弱智生 里去。由于鉴定是否弱智的权力在“特教中心”,又由于鉴定弱智有一定 的灵活性,这就使得个别特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异常吃香。(《工人日报》 2004年4月10日)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建国以来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 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 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 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 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 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就是经常提到的“四有、两爱、两精神”。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 ①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 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得到全面、 和谐、充分、主动地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 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即都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 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使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不知所终。
社会本位说
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 会的要求来确定,个人的发展 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 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掌握 知识和规范从而使个体社会化, 并为社会服务。 代表人物:涂尔干、赫尔巴特等
《爱弥儿》的开篇之句:“凡是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 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主张教育目的 在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 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人的幸福在哪里?”其答案是:能力与欲望的平衡。
教育的价值观
教育目的
教育活动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依据其 需要对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所持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