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大大加快。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

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众多,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占总人口的64%,农村劳动力近5亿,其中进入乡镇企业的约1亿,进城打工约0.8亿,农业劳动力约3.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5亿~2亿。

①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5期。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不仅总量大,而且增长快,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1600万,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就业压力相当大。

第二,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重要影响。政府的扶持政策,如提 供就业信息、培训机会和金融支持等,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制度约束
政府制定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也有 一定限制。制度约束可能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增加了非农就业的难度。
经济因素对非农就业的影响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统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减少,而 非农行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非农行业的就业需求。经济 发展水平越高,非农行业的发展越快,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也越大。
社会文化因素对非农就业的影响
非农就业形式与特点
非农就业形式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式多样,包括个体经营、私营企业、外出务工等。
非农就业特点
非农就业具有流动性强、稳定性差、收入波动大等特点,与农业就业相比具有 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就业机会不足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相对 较少,很多地区存在就业难的
问题。
技能培训不足
研究展望
01
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02
探索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提高就业质量和效益。
03
加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和适应能力。
04
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其合法权益和基本生 活需求。
THANKS
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法律援 助服务,帮助他们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
05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研究综述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研究综述
时代经 贸 2 1 0耳 7 月 中旬刊 总第1 5 0 7 期
统 筹 城 乡发 展 中 农 村 劳动 力 转 移( 都 大学 管理 学 院 , 四川 成 都 成 I 60 0 ) 1 1 6
【 摘 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与就业是我国统筹城 乡发展中需要直面的重要问题 ,论文从农村 劳动 力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与现状、农村劳动力跨 区域流动的制度障 碍与利益冲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驱 动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有关研究文献进行 了 分析和梳理,为 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
【 关键词】统筹城 乡发展;劳动力转移;就业
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 中重要 内容,是解 决我国 “ 三农”问题 ,破解城乡 “ 二元 ”结构的重要战略。城 乡 发展差距的缩小,需要我们逐步降低农业在 国家G P D 中的比重,减 少农 村 人 口,通 过 城 镇 化 进 程 ,深 入 推 动 我 国统 筹 城 乡发 展 。 因 此,统筹城乡发展 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就是城镇化过程 中,如何 破 解 农 村 劳 动 力转 移 与 就 业 难 题 。对 此 问题 ,国 内外 有诸 多文 献 进行 从 不 同视 角 、不 同阶 段 作 了 大量 研 究 ,但 大 多 没 有 形成 系统 的 、结 构 化 的 认 识 ,为 此 ,论 文对 这 些 研 究 成 果 进 行 了 分类 、总 结与梳理,以利于后续的研究有更为基础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 后, 国内学者 费孝通率 先提 出城镇 化 问题 ,农村 劳动力转移 与就业问题浮出水面 。在拥有8 农民的中国推进城 亿 镇 化 过 程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难 点 在 农 村 , 主 要 问题 就 是 就 业问题,只有通 过转移农村 劳动力 ,减少农 民,实现就业 结构 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 决三农 问题 。 农 村 劳 动 力跨 区域 流 动 特 点 与 现 状 国内对我 国劳动力跨 区域流动 的研 究 ,始于 上个世纪9 年 O 代,主要有两个 方 向,一 是农村劳动 力 向城镇流 动,研究 农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 和 城 市 暂 住 人 口管 理 问 题 ;一 是 跨 区 域 流 动 问 题 , 研 究 外 来 劳 动 力 和 民 工 潮 问题 。 这 方 面 的研 究 ,经 历 以 流 向、年龄 、性 别、文化程度 、婚姻家 庭与职业分 布为重 点的静 态 研 究 , 逐 渐 转 变 为 以 消 费 状 况 变 化 、 行 为 方 式 变 为 、社 会 文 化融合为特征 的动 态研究 ( 韩晓耘 ,1 9 ),以及劳动力 外流 95 对 流 出地 的 资 金 、 信 息 、技 术 回 馈 , 乃 至 对 流 出 地 的 社 会 经 济 影 响 ( 德 文 , 19 ) 。 秦 94 中 国社 科 院 、 国务 院 农 业 研 究 中 心 等 研 究机 构 从 产 业 结 构 与结业结构 的偏差 ,农村 劳动力非农 就业指 向等 角度对我 国农 村 劳 动 力 跨 区 域 流 动 的历 史 与 现 状 进 行 了研 究 。 提 出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入 的主 要 指 向是 农村 工 业 部 门 , 并 且 是 与 农 村 农 业 关 联 度 相 对 较 低 的 工 业 部 门 , 与 农 业 产 业 链 衔 接 的 工 业 发 展 则 相 对 不 足 。范 阳 东 认 为 ,农 村 劳 动 力 的供 需 失 衡 , 除 了产 业 特 点 以 后,供需双方 的社会经济特 点也是重 要的制约 因素 ,农村 人 口 基 数 大 ,但 文 化 程 度 低 ,就 业 面 受 限 [; 同 时 ,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j ] 不 足 和 内部 发 展 部 均 衡 , 制 约 了城 市 扩 展 和 对 农 村 转 移 劳 动 力 的 有 效 吸 纳 , 限 制 了城 市人 口的 增 加 。 在 对 策 上 , 白南 生 与 何 宇 鹏 认 为 ,在 未 来 较 长 的 时 间 内 ,从 事 经 商 等 第 三 产 业 活 动 是 解决统筹城 乡发展 中,农 民就业和提 高收入水平 的重要路 径 , 候鸟式的区域流动,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式 。 二 、农村劳动 力跨 区域流动 的制度障碍 与利益 冲突 农 村 劳动 力 跨 区域 流 动 驱 动 机 制 与 制 度 障碍 的 核 心 问 题 是 利 益 问题 , 是 接 受 地 劳 动 力 利 益 集 团 面 对 外 来 劳 动 力 流 入 时 所 采取 的应对策 略与方法 。我 国城 乡二元经济 与社会结构 的长期 并存 ,在城 市经济与农 村经济发 展的双线之 间,客观 上 已经形 成 两 种 不 同类 型 的利 益 主 体 。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 信 息 化 的 发 展 ] 趋 势 下 , 部 分 利 益 主 体 忽 视 国 内城 乡 二 元 结 构 的 客 观 现 实 ,避 免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的转 移 影 响城 市 现 代 化 和 国 际 化 的进 程 ,主 观上对 劳动力跨区域流 动形成意 识、制度 障碍;而 另一方面 , 国 家 宏 观 层 面 提 出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破 解 城 乡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问 题 ,促 进 “ 农 ” 问题 从 根 本 上 得 到 解 决 , 又 要 求 在 不 同 利 益 三 主体间形成协调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 外 来 低 文 化 程 度 的 农 村 劳动 力 的 大 量 输 入 ,对 本 地 劳 动 力 市场造成 冲击 ,部 分城 市 出台了一系列干预 外来人 口就业 的政 策 法 规 。 为此 , 丁 金 宏 ( 9 5 、 赵 敏 ( 9 5 以此 为 研 究对 19 ) 19 ) 象 ,得 出外来人 口就业 对城市劳 动力市场 的影响有 限的结论 。 励丹 霞则提出 ,转移进 入城市 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 ,不 仅不会对 城 市 就 业 构 成 威 胁 ,还 会 成 为促 进 解 决 城 市 难 题 的 重 要 推 力 ; 她认 为,在完全竞 争市场 中,萨伊定律 可以论证农村 劳动力 的 到来 ,为消除城市工资刚性提供外在推力 。 三 、农村 剩 余 劳动 力转 移 的驱 动 机制 :非 农 就业 机 会 的创 造 通 过 城 镇 化 进 程 促 进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 其 核 心 目标 是 发 展 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 村 富余 劳 动 力转 移 就 业 培
生任务分给学校教师 ,然后通过亲戚
或熟人关系联系农民参加培训 。这样

训 情 况
( ) 本 概 况 一 基
来, 因招生信息覆盖面小 , 致使不少 部分 人外 出务工 是通过熟 人介绍 ,
舞钢市地处河南 中部 ,属平顶山
市辖县级市 ,全市耕地总面积 2 5 0 1 5 公顷, 农村 劳动力 1 2万人 , 中富余 其 劳动力47 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 . 2 的 3 .%。 9 3 这些富余劳动力 中, 小学及
新农村建设
2 %, 0 大专 以上文化程度 占 1%。 5 他们 为 2 一 10天 O 8 但是 , 鉴于参加培 训人

这些人绝大 多数未经过任何专业技 术 培训 , 出就业存 在着诸多 困难 。 外
() 二 富余 劳动力转移就 业培训情 况
员 的文化水平 ,小学及初 中学历的 占
率 高
( ) 分农 民对 参 加 培 训 积 极 性 一 部
不 高 , 大招 生难 度 加
培训 , 促使其掌握一定 的就业技能 , 顺
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近几年的 实际运作 , 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 不仅实 现了农 民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 ,也为 构建 和谐社会打下了 良好基础 。
修、 市场 营销 、 纺织 和家 政服 务等 1 0
多个专业 ,学 员结业率 达到 9 %, 8 转 移就业率达 到 9 %以上 。具体说 来 , 5 通过 近几 年 的引导 性 培训 和技 能 培 训, 取得 了如下成效 : 一是广大农民工
农 民培训不仅要有好 的政策和完 善 的培训机构 ,更要有先进的培训设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微观环境分析——对天津农村劳动力的调查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微观环境分析——对天津农村劳动力的调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 上 而 的 分 析 可 知 ,关 于 农 村 劳 动 力 非 农 就 业 的 问 题 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农 户 家 庭 特 征 、 动 力 个 体 特 征 、 业 的 便 利 性 劳 就 以及农村金 融政策 的扶 持上 。但 是 , 户非农就业选 择不仅仅 农 取 决于上 述因素 的影 响 , 还需 考虑 微观就业 环境 等 因素 , 即农 户 的非农 就业 选择 是在综 合考 虑 自身 内部 资源及外 部环 境的 基 础 上 , 理 配 置 家 庭 现 有 资源 。然 而 , 合 既存 研 究 很 少 能 见 到 关 于 微 观 就 业 环 境 在 农 户 就 业 选 择 中 的 作 用 并 对 农 户 的 就 业 选 择 产 生 影 响 的分 析 。为此 , 研 究 在 考 虑 既 有 因素 的基 础 上 , 本 加 入 了 微 观 就 业 环 境 变 量 ,运 用 poi模 型来 研 究 影 响 农 民 选 择 rbt 非 农 就 业 的 因素 。
三 个 方 面分 析 了天 津 农 户 非 农 就 业 选 择 影 响 因 素 。 研 究 发 现 , 户 非 农 就 业选 择 除 受 农 户 农 业 生 产 率 、 农 工 资 收 入 等 农 非
传统要 因以外, 工作技 能以及工作环境 的安全性等微观 就业环境也对农 户非农就业 的选择起 到重要作用。 【 键 词 】 劳动力 ; 关 非农就 业; 就业环境
I 三 农 题 究 I 问 研 i
农 村 劳 动 力 非农 就 业选 择 的微 观 环 境 分 析
对 天 津 农 村 劳动 力 的 调 查

娜 , 雯吉 朱
( 津科 技 大 学 经 济 与 管理 学院 , 津 3 02 ) 天 天 0 2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摘要]文章理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与意义,从七个相关部门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劳动力个体、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深入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影响因素内在机理我国从2000年起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2006~2012年七年间,培养了大批培训队伍,培训了7000万名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总量约7.79亿,农村劳动力占73%。

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1亿,每年还会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万左右。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

按照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降低到13%左右才被认为基本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多年的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比重从73%到13%的转变,仍然面临巨大压力。

三是转移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保障。

从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保障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有效途径,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转移培训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与意义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

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人口中能够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劳动或者家庭副业劳务、年龄在16岁以上的劳动力。

随着农村各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已不需要庞大的规模,逐步产生了大量富余。

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包括产业转移和区域转移。

产业转移主要是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主要是从生产力低的地区向生产力高的地区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为了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便提高工作绩效、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融入城市生产与生活,政府、企业、培训机构等部门所做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培养和训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动力转移培 训 工作 取得 了显 著 的成绩 ,培训 规模 不 断 扩 大 ,培训质量和效益 不断提高 ,有效地提高 了农 民工的就 业能 力和综合素 质。
1 加 大 资 金 投 入 力 度 ,确 保 培 训 工 作有 效 开 展 .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培训 工作 的开展需要大量 的经 费 ,而
动 力 转 移 就 业 能 力 ,是 解 决 “ 农 ” 问题 的根 本 出路 。 三
关 键 词 :劳 动 力 转 移 ;培 训 ;对 策 研 究
中图分类号 :G 2 7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1 2 0 )204 -2 0 86 7 (0 8 0 —0 1 0
长期 以来 “ 三农 ” 问题一 直是 党和 政府 非 常重视 的 问题 。解决 “ 三农 ” 问题关 键要 提 高农村 人 口的文化 科 技 素质 ,增 加农 民的收 入 ,加强 对农村 劳动 力进 行培训 , 把农村 经济增长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 的轨道上来 ,这是 解决 “ 三农 ” 问题 的根本 出路 ,也 是统筹 城 乡经 济协 调 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目标 的必然 要求 。 近年来 ,在党 中央 、国务院 的领导下 ,各级政府 非常 重 视农 村劳动 力转 移 培训 工作 ,着 力 落实 培训 工 作 的政 策 、资金 、师资等各方面的 问题 ,以保证培训 工作 的顺利 进行 。但 这些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 民收入增 长缓慢 的势 头。究 其根本原因是农 民就业不充分 ,存 在大量的显 性 和隐性 失业。因此 ,许多学者认为 ,解决农 民收入增长 缓慢 的方法 就是增加农 民就业 ,把农村 富余劳 动力从 就业 机会较低 的农 村转移到就业机会较多 的城镇 ,从 收益较低 的农业 部门转 向现代非农业部 门。不容否认 ,进入城市就 业是农村 富余 劳动力实现转移 的重要途径 。但 在当前城 乡 二元经济格 局下 ,城市对农村劳动力 的吸纳是个渐进 的过 程 。长期 以来 ,河北 省 的产 业结 构 偏重 于 资源 型 和重 型 化 ,在 县域 经济中民营企业较少 ,劳动力密集 的新 型工业 更少 。这在很 大程 度上 限制 了农 村 劳动 力 的 自我 消化 能 力 。据河北 省有关部门的预测 ,“ 十一 五” 期 间河北省 农 村人 口仍需 安排 三百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平均 每年要 安 排六 十五万 多人 。如何对这一大批农 民进行安 置转 移 ,成 了制约农 民增 收、农 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也 因为如 此 ,大 规模 的开展农村 劳动力 转移 培训 ,创 造 良好 的就业 环境 , 为农村劳动 力转移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河北省 就更 加 具有现实意 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对生产力提高、耕地减少及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就业,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然而,城乡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及权益保障等多重问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文章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借此希望能够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健康转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就业对策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一)耕地的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用于建设,从而导致农田面积减少。

这种农田面积的减少意味着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会减少,因此部分农村劳动力可能会失去工作,形成剩余劳动力。

此外,耕地面积的减少还可能导致农民的生活来源受到威胁,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转移就业,以寻找新的生活来源。

同时,农村的非农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在推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领域。

然而,耕地的减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等,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高的收入可能性。

城市的建设、制造业的扩展以及服务业的发展,都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此外,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资源以及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愿意流向城市。

这种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强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当前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建议——以贵州省为例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建议——以贵州省为例

作者 简介 : 石虹 (9 )女 , 17 , 贵州大学经济 学院副教授。

91・
表 二
另一方面 , 由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集 中在 劳动密集 型产
农 业 就 业 比 重 ( GDP) ) 占 变化 额 相 比
农 业 生产 比重 地区 (占 G DP)%) (
转移速度有所提高 。按照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发
展 的进程 就是传统农业 部门不断缩小 直至保持一个很 小的
比例 , 而现代化工业部 门不断扩大直至在 国民经济中 占据主
在表 二中变化额 比值 为 1 3 大于 1 贵州省 19 . 。 3 , 9 9年 到 20 0 9年 二元就业结 构 的转变 略微超过 生产结构 的转变 , 这 表明在接下来的 1 O年里 .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 。
人数 为 1 2 . 82万人 ,而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仅为 307万人 , 7 0.
到 20 0 9年 2 3 . 人 的农 村 就 业 人 员 中 非 农 产 业 就 业 人 01 2万
地 区
农 业 生产 比重
农 业 就 业 比 重
变 化 额
( 占GD ) P( %)
( G P( 占 D )%)
湖北社会科学 2 " 01 2年 第 1期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建议
以贵 州省 为例
石 虹
( 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 , 贵州 贵 阳 5 0 2 ) 505
摘要 : 今后 1 0余年间 , 国城镇化率将 以平均每年 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 。 2 2 我 到 0 0年 , 国城镇化率将接 我 近 6 %. 0 达到 中等发 达国家水 平。 在城镇化 高速推进的过程 中, 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 问题尤其重要。以“ 非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农村人口通过各种方式,如进城务工、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等,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参与非农产业活动。

这种转移就业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减轻农村劳动力过剩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农田面积减少,农业劳动力的闲置情况逐渐加剧。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有效调剂劳动力资源,缓解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的问题。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民收入增加和贫困减少具有积极作用。

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获得比农田劳动更高的工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此外,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或其他地区的就业还可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提升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最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为农村带来外部经济动力和技术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多种多样。

一种主要方式是进城务工。

许多农村劳动者选择到城市从事建筑、制造业、服务业等工作,获得较高收入。

另一种方式是创业就业。

一些农村劳动者通过创办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形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可以通过参与农村电商、互联网+,农村旅游等新领域的发展来实现。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转移就业的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农村劳动者在转移就业后收入水平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缺乏稳定性和保障性,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存在收入差距和不平等问题。

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决定的代际差异研究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决定的代际差异研究
农 劳 力乍就 工 决 的 际 异 究 村 动 农 业 资 定 代 差 研
刘 美玲
(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安徽 蚌埠 2 34 ) 30 1
摘 要 : 文基于 中国家庭健康 与营养调查 ( HN )0 6年 的成人调 查数据 , 本 C S 20 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 资决定 影响 因素的代际差 异进行 了实证分析 。 究结果表 明: 、 育年限、 研 年龄 受教 性别 、 是否为家庭农 业主要负责人 等变量对 第一代农村劳动力非农 就 业参 与的概率有着 显著 的影 响, 而对于新 生代农 村劳动力 , 其参与非农就业 的概 率只- 映人 力资本水平 的受教 育年 9反 限变量 显著相关 。 非农就业经验对第一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性收入 存在 负影响, 对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 受教育年 限对工 资性收入 的影 响显著为 正, 且工资性收入存在 性别 上的差异 。 关键词 : 非农就 业; 工资决定 ; 际差异 代 作者简介 : 刘美玲 , , 女 山东胶 州人 ,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教师 , 究方 向: 业经济学。 研 产
标 准差
7 7 .7 9 0 7 .4 4
Ma x
6 0 1
Mi n
2 9 0
干 意 见 》 中央 一 号 文 件 ) 中 明 确 (
指 出要 “ 力 解 决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着 问题 ” 在 此 背 景 下 . 入 剖 析 两 。 深 代 劳 动 力 在 就 业 市 场 上 所 表 现 出
3 4 .2 7
1 7

周 可 等 。0 9 , 析ຫໍສະໝຸດ 了两 代 农 村 劳 2 0 )分
动 力 的 特 征 及 流 动 动 因 和 择 业 期
非农月工 资收入 ( ) 元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对策概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参与非农就业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农村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城乡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影响:1. 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了农村人口数量,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更加集中化和规模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 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 促进城乡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城市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增加,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4. 增加农村人口的社会经济经验与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人口接触到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经济经验与素质。

对策:1. 完善农村扶贫政策: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农村扶贫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鼓励他们留在农村发展。

2. 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农村发展。

3.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增加他们在城市就业的机会。

4. 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交流机制: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交流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流动,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5.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减少他们离开农村的动力。

6.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水平,减少农村人口转移的需求。

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城市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7年的经验证据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7年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 人力资本投资量 ; 非农 就业比重 ;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协整检验 ; rne 因果检验 G agr
中 图分 类 号 : 3 3 6 F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2— 22 20 ) 3— 0 1 0 17 0 0 (0 9 0 00 — 9


文 献 回顾
3 雨 润 集 团 , 苏 南京 2 00 ) . 江 50 0
摘 要: 从公共投资 、 教育 、 健康 、 培训及迁移等角度全面度量 了我国 17 - 20 9 8 0 7年农村人 力资本投资
量 , 此基础上运用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并在 协整检验 、r gr Ga e 因果检验对我国农 村人力资本投资与非 农 n
二 、 村 人 力资本 投 资量 测度 农
在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量进行测度时, 本文借鉴侯风云 所提 出的形成基础法∞ 从人 , 力资本形成的各途径来衡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量 , 与其不同的是本文测度的是人力资本投资量而 不是存量。按照舒尔茨的理论 , 人力资本投资有五个方面 : 医疗保健 、 培训、 教育 、 不是 由企业组织 的为成年人举 办 的学 习项 目、 移 [ 迁 1 引。此外 , 公共 投资也是 人力 资本形 成 的重 要途 径。因此 , 文 本 从 以下几方面来考查农村人 力资 本投 资量 : 公共 投资 ; 村个人 投资 , 中包括 教育 、 康 和迁移 投 农 其 健 资; 培训投资 , 中包括农村个人培训投资 、 培训投 资② 其 企业 。设 t 年农 村人力 资本投 资量为 , : 则
就业 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 人力资本投资量是非农就业 总 比重的单 向 G agr 因 , rne 原 即前 者
有效地促进了后者的提高 , 但其影 响具有滞后性 ; 人力资本投资量不是农村劳动力 当地非农 就业 比重 的 G agr rne 原因 , 即前者并未促进后者 的提高 , 反而更有效地促进 了农村劳动力 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

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中的变

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中的变

三农论坛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期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与政策启示张在冉,赵云海(晋中学院经济管理系,山西晋中 030006)摘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出现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将其总结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对应“农民工”“民工潮”“民工荒”“返乡潮”四个主要关键词。

为此提出应重视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根本诉求,走城乡双轮驱动道路促进转移与转化,同时提升转移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增加他们的收入,合理缩短工时与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阶段特征;民工荒;民工潮;返乡潮1 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一个由高速转移到中速转移的转变过程,转折时间出现在2012年至2013年。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复杂多变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致使传统二元转移理论面临挑战,西方经典二元理论描述的事实与我国的情况相去甚远,有必要总结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呈现的变化与特征,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并采取应对之策。

2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四个明显的阶段2.1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农业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农村的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对内改革始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随后的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随后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多元化,乡镇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为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提供了政策基础(万宝瑞,2018)。

这一时期由于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交易的成本十分高昂,我国农业劳动力不得已只能转向依靠自己的力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创办的农村非农企业(杨俊青,2005),广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向农村的乡镇企业,体现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转移特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范文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

为了解决和了解____农民就业问题与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广泛的深入调研。

按安人社发〔____2〕437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和座谈多种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情况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 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083人,占总人口的77.7%。

其中男____85人,占5 .6%;女8898人,占48.4%; 6-30周岁 67 2人,30-45周岁 2995人,45-60周岁9376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 人,高中60 9人,大专及以上 2653 人。

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 54 3人,每年新增成长劳动力 000人以上。

数据表明我县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近几年,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看,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技能型劳动力逐渐上升。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的主要渠道。

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民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镇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

如建筑、废品回收、环境卫生、饮食服务、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镇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关系研究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或其他地区从事非农产业就业的行为。

农业发展是指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农村发展战略、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 减少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劳动力的减少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短缺,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旺季,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2. 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城乡交流,促进了农村的技术创新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一部分人员接受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培训,学习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会对农业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随着劳动力的流动,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人口从事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逐渐增加,而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逐渐下降。

这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二、农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1. 就业机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业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创造了更多的非农产业岗位。

这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其他地区的转移。

2. 农村收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刺激农业发展对农村收入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决定的代际差异研究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决定的代际差异研究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决定的代际差异研究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年的成人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决定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年限、性别、是否为家庭农业主要负责人等变量对第一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概率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对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其参与非农就业的概率只与反映人力资本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变量显著相关。

非农就业经验对第一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资性收入存在负影响,对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工资性收入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关键词:非农就业;工资决定;代际差异一、引言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主体快速转换,具体表现为改革开放早期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逐步退出非农就业市场,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逐渐成为非农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供给主体。

农村劳动力代际间的分化和差异日益引起政府和学者的重视,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两代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所表现出的差异对于政府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代际差异的研究集中在对于两代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就业状况等差异的比较上(杜书云等,2008;黄祖辉等,2008;周可等,2009),分析了两代农村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动因和择业期望的代际差异。

两代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决定上是否存在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过程中所指的“第一代农村劳动力”和“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以1978年为界,由于本文使用的是CHNS2006年的调查数据,所以下文的分析中,“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为年龄在28岁及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而“第一代农村劳动力”为年龄在29岁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因此,非农就业成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非农就业的背后,是否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促进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 了解非农就业的发展趋势和规模;2. 探究非农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3. 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的影响;4.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内容1. 非农就业的概念和发展趋势;2. 非农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3. 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 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的影响;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梳理法:收集相关文献,对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进行文献综述和分析;2. 统计分析法:利用相关数据分析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性;3. 实地调查法: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深入了解非农就业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1. 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较为复杂,并无简单的因果关系;2. 非农就业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同时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3. 针对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引导非农就业的合理发展、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等;六、论文结构1. 前言: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2.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3. 研究内容:包括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的影响等;4.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梳理法、统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5. 结果与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6. 结论与建议: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7.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被引用的文献。

七、研究意义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有助于解析该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

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

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作者:王丹陈江华李道和来源:《老区建设》2020年第24期[提要]基于CLDS2016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

研究发现,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有显著抑制作用;家庭劳动力人数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户主非常健康的身体状况和村庄交通状况与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营造良好氛围、合理制定方案以提升培训质量、重视培训效果并提高后续服务,从而增强农业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留住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农业技术培训;非農就业;农户;倾向得分匹配[作者简介]王丹(1995—),女,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陈江华(1989—),男,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李道和(1972—),男,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江西南昌 33004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农村经济转型的路径与规律研究”(71934003);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地确权、细碎化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19YJ36)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转移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战,为城市输入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缓解了农村紧张的人地关系矛盾,为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然而,当前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仍存较大潜力,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仍较高,需要进一步转移[1]。

与此同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技术培训项目,提高了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有力地推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从而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农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系研究李劲松,何福萍(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非农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系。

结果表明,对于那些教育程度较好、社会资本丰富、家庭负担少、曾经有过务工经历的农户来说,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实现非农就业。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非农就业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01-00563-02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Rural Labors Transfer TrainingLI Jin-song et al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rural labors transfer training was analyzed by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 showed that ,for those farmers who are well educated and with rich social experience ,less family burden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the rural labor transfer training could contribute to their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Key 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Training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基金项目2009年度贵州财经学院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李劲松(1972-),男,布依族,贵州贵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村经济政策研究。

*通讯作者,助理经济师,从事经济政策研究,E -mail :lijingsong8@yahoo.com.cn 。

收稿日期2010-10-0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培训的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获得技能提升以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非农就业。

然而,非农就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宏观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选择等因素,也有劳动力个人教育、培训、年龄、社会资源、家庭特征以及所在社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户都能非农就业[1]。

因此,笔者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并引入是否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虚拟变量,分析在同样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户实现非农就业,而另一部分未能转移就业的原因。

1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1.1数据说明数据来源于笔者2009年4月进行的农户调查,样本选取了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都拉营镇、遵义县枫香镇和龙里县谷脚镇的15个村,共访问了300个农户,取得有效问卷257份,有效率86%,总体上看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问卷涉及的变量有农户性别(SEX )、年龄(AG )、学历(ED )、政治身份(P )、家庭土地面积(LAMD )、家庭外出打工劳动力比例(FLN )、家庭60岁以上老人数(OLD )、家中正在读书孩子数(CHILD )、外出打工年数(YEAR )、城里是否有亲戚(CR )、乡镇所在地企业数(INDUSTY )以及是否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TRAIN )。

1.2模型建立考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概率,Logit 模型是最适合的模型之一[2]。

因此,该研究使用以下Logit 模型的估计式来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Logit (JOB )=a 0+a 1SEX +a 2AG 1+a 3AG 2+a 4ED 1+a 5ED 2+a 6P +a 7LAND +a 8FLN +a 9OLD +a 10CHILD +a 11YEAR +a 12CR +a 13TRAIN +a 14INDUSTY +μ式中,被解释变量JOB 为农户非农就业的虚拟变量,已经非农就业的农户赋值为“1”,未非农就业的农户赋值为“0”。

解释变量中设性别(SEX )、年龄(AG )、学历(ED )、是否党员(P )、外出打工年数(YEAR )这5个变量为个人属性;家庭外出打工劳动力比例(FLN )、家庭土地面积(LAND )、家庭60岁以上老人数(OLD )、家庭正在读书孩子数(CHILD )、城里是否有亲戚(CR )这5个变量为家庭属性;农户所在乡镇拥有的企业数(INDUSTY )作为地区属性;最后引入是否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TRAIN )虚拟变量,作为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

2结果与分析将上述变量带入Logit 模型在State9.0软件中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的似然比统计值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卡方检验,说明模型是有效的。

R 2=0.4062,对于样本量不算太大的截面数据来说可以接受,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从各参数的Z 检验来看,学历、是否党员、家庭60岁以上老人数、家庭正在读书孩子数、城里是否有亲戚、是否曾经外出打工以及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8个变量均在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

分析结果见表1。

表1Logit 结果分析表Table 1Logit results analysis变量Variable系数Coefficient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Z 统计量Z statistics 概率Probability 性别(SEX )0.69590.44891.550.12116 25岁(AG 1)0.45780.54870.830.40425 35岁(AG 2)0.56170.43831.280.200小学(ED 1)1.86670.43784.260初中及以上(ED 2)3.21770.73314.390党员(P )-1.53740.6262-2.460.014家庭土地面积(LAND )-0.02520.0890-0.280.777家庭外出打工劳动0.8860.93810.940.345力比例(FLN )家庭60岁以上老人-1.04130.2689-3.870数(OLD )家庭正在读书孩子-0.41520.2004-2.070.038数(CHILD )外出打工年数(YEAR )1.96230.43624.500城里是否有亲戚(CR )0.93150.39042.390.017是否参加劳动力转移1.22890.41052.990.003培训(TRAIN )乡镇企业数(INDUSTY )0.02010.01481.360.174μ-3.22630.8231-3.92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563-564责任编辑徐丽华责任校对卢瑶由表1可知,学历高低直接影响农户非农就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外出概率比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高,这说明学历越高外出就业的倾向越强烈,也容易找到工作,因此学历高低对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正的影响。

城市亲戚虚拟变量在统计上显著,且系数符号为正。

如果城里有亲戚,那么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渠道也就相应增多,这说明人际关系网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动具有一定影响[3]。

家庭老人与小孩数与非农就业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家庭负担大,需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小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外出打工年数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外出务工经历代表农户拥有了一定经验和技能[4],因此对他们实现非农就业也有较大影响。

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虚拟变量与农户非农就业统计上显著,也就是说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后农村劳动力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取得了相关技能合格证书,对他们将来实现非农就业有明显的作用。

3结语综上所述,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城里有亲戚、家庭负担少、曾经有过务工经历的农村劳动力来说,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后,比较容易外出找到工作,增加非农就业的机会。

因此,国家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时,应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根据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工作经验等特征,分别进行难度及种类不同的技能培训。

特别要关注那些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一技之长、社会关系网络缺乏的农村劳动力,在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上适当照顾,更具针对性,做好培训实施、技能鉴定、劳动输出等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5],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后实现非农就业,增加收入。

参考文献[1]孙晓明,刘晓昀.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8-29.[2]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菲尔德.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钱小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98.[3]谢正勤,钟甫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8):17-18.[4]王德文,张展新.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9(9):25-26.[5]张桂春,张琳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31-33.(上接第562页)[29]章政,朱立志,宗成峰.上海市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6(4):63-66.[30]邱丹,白延飞.江苏发展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3):31-34.[31]李富田.四川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选择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5):98-100.[32]周宏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6(4):24-32.[33]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8-192.[34]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模式[J].中国科技投资,2008(8):17-21.[35]尼尔·费雷格斯坦.市场的结构: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6]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玛尔库斯·史蒂文.生态经济政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7]周宏春.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辨[J].理论前沿,2006(13):9-12.[38]莫明浩,任宪友,王学蕾,等.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经济损益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54(6):725-731.[39]乔法容.试论循环经济伦理的价值原则[J].道德与文明,2008(3):96-100.[40]谢志明,易玄.循环经济价值流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8,157(9):66-68.[41]王柏玲.中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40-43.[42]徐俏,何孟常,杨志峰,等.广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2):268-272.[4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3-214.[44]孙玉霞,张筱薏.消费主义背景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历史透视[J].学术研究,2008(6):50-54.[45]STERN P C.Information,incentives,and proenvironmental consumer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1999,22:461-478.[46]STERN P C,DIETZ T.the valu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94,50(3):65-84.[47]GELLER E S.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nd social marketing:an integr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89,45:17-36.[48]WEBSTER F E JR.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ly con-scious consumer[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75,2(3):188-196.[49]HENION KARL E.The effect of ecologic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de-tergent sal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2,2:10-14.[50]何志毅,杨少琼.对绿色消费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3):4-9.[51]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等.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891-899.[52]孙建卫,黄贤金.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演进分--以江苏省为例[J].江西科学,2007,25(6):672-692.[53]张其佐,黄基秉,袁力,等.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46-155.[54]章志皓,蔡明超.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48-4149.[55]王永龙,单胜道.浙江循环农业发展评价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6):80-86.465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