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与不害——《护生画集》在印度

合集下载

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介绍弘一法师,名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是冠绝当时,被誉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奇才。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成为佛教律宗的一代宗师。

丰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

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1927年弘一法师(李叔同)、丰子恺、李圆净(广东三水人,本名荣祥,别号圆晋,又署无相,圆净是他的法名),三人商编《护生画集》。

弘一法师的《护生画集》创作主张是“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旨”。

丰子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毕生致力于《护生画集》的创作。

后几经曲折,全套《护生画集》成书于1978年,全书共六册,总计收录了450幅画作。

为便于流通故,本《摘录》共收录了其中40余幅作品。

末学全无才慧,有目如盲,所摘录者,并不能尽全书之精妙大意。

只为流通便利故,勉力而为之。

众生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母之羽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

念此爱亲情,能勿凄心否?唐·杜甫诗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白居易诗)示众景象太凄惨,伤心不忍睹;夫复有何言,掩卷泪如雨。

修罗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愿云禅师《戒杀诗》)喜庆?!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唯欲家人欢,哪管畜生哭。

垂钓水边垂钓,闲情逸致;是以物命,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於心何忍?愿发仁慈,常起悲愍。

垂纶称风雅,鱼向雅人哭,甘饵藏利钩,用心何恶毒?穿颚钻唇皮,用刑何残酷?风雅若如此,我愿为庸俗。

护生画集书法释文(第一、第二集)

护生画集书法释文(第一、第二集)

书法释文第一集众生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生的扶持一蟹失足,二蟹持扶,物知慈悲,人何不如?今日与明朝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母之羽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尤复相环守。

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感应类钞》云:眉州鲜于氏,因合药,碾一蝙蝠为末。

及和剂时,有数小蝙蝠围聚其上,面目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

一家为之洒泪。

今略拟其意,作“母之羽”图。

)“吾儿?!”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慧道人诗删润)亲与子今日尔吃他,将来他吃尔,循环做主人,同是亲与子。

(参用宋黄庭坚诗句。

日本风俗,有以鸡肉与卵置于饭上而食之者,名“亲子丼”。

“亲”谓父母,“子”谓儿女。

“丼”者,彼邦俗解,谓是陶制大碗也。

鸡为“亲”,卵为“子”,以此二物共置碗中,故曰“亲子丼”。

)芦菔生儿芥有孙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宋苏轼诗)!!!麟为仁兽,灵秀所钟,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繄吾人类,应知其义,举足下足,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亦勿误伤,长我慈心,存我天良。

(儿时读《毛诗·麟趾章注》云:“麟为仁兽,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余讽其文,深为感叹。

四十年来,未尝忘怀。

今撰护生诗歌,引述其义。

后之览者,幸共知所警惕焉!)儿戏(其一)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唐杜甫诗)儿戏(其二)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

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圣。

沉溺莫谓虫命微,沉溺而不援,应知恻隐心,是为仁之端。

暗杀(其一)若谓青蝇污,挥扇可驱除,岂必矜残杀,伤生而自娱。

暗杀(其二)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丰子恺《护生画集》对现代生态文艺学的启示

丰子恺《护生画集》对现代生态文艺学的启示

丰子恺《护生画集》对现代生态文艺学的启示摘要:现代生态文艺学应该高度关注生态学已有的成就和最新的进展,但同时更要保持自身人文学科的本性,发挥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将护生看做一种修炼方式,主张通过审美养成人们的同情心,促成人和人之间、人和生物之间、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这对当前生态文艺学的建设极富启示作用。

标签:护生;慈悲;自然之理1927年,丰子恺在李叔同的指导下开始创作《护生画集》,于1929年出版,是为第一集。

其后,在广洽法师等人支持下,陆续创作出版第二、三、四、五集;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第六集,身后也由广洽法师筹资出版。

这六集《护生画集》起初主要由佛教界人士推向社会,受到以佛教信众为主体的受众的欢迎。

近年,内地几家出版社重新出版这套画集,人们重视它在绘画、书法上的价值,并且注意到它的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想当初,《护生画集》受到过柔石、曹聚仁等人颇为尖锐的批评,丰子恺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些批评作了回应。

丰子恺与批评者的争论,涉及他的护生思想内部深层的悖论。

这种悖论,在当代生态思潮中,尤其是在生态伦理学中,同样存在。

了解和分析丰子恺怎样应对批评意见,怎样面对护生理论逻辑上的困境和实践上的困难,来论证他的护生思想的合理性,这对建设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艺学,很有借鉴作用。

生态学在最近五十多年,大量吸收数理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成果,不断更新仪器,运用电脑,对纷繁的生态现象作精确的定量分析。

十多年来在我国,借助生态学的基本理念,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生态批评得到长足发展。

现在,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生态文艺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亦步亦趋地追踪生态学,力图直接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具体问题,还是诉诸人的心灵,帮助人们领悟万物自得之趣,增强人与天地万物感应之同情。

生态学,归根结底,要研究的是生命体、生命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古代的文学家和人文学者早就重视和探讨过这个问题。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021届高三第二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以“天人合一”为其基点的生态哲学,而其美学则是一种生态的美学。

那么,如何对这种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话语进行必要的归类与阐释呢?我们先来看基本的生态哲学话语,主要是“天人之和”的生态——生命论哲学与美学思想,主要是作为“六经之首”《周易》提出的“生生之为易”(《系辞上》)。

易者,简也,变也,道也。

这说明,所谓“易”就是中国古代以最简洁的方式揭示有关天地人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学问,即是中国古代的元哲学。

而这种“元哲学”就是“生生”。

作为使动结构,此句可解为“使万物生命蓬勃生长旺盛”。

这就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生生之学”,用当代哲学的基本表述,就是一种生态的生命哲学。

这种生态与生命的“生生”之学可以理解中国哲学的统领性概念,贯彻于儒、道、佛各种学术之中。

从儒家来说,其“仁爱”思想体现了一种“仁者爱人”的“爱生”的思想。

因为,在“天人合一”之中,儒家更加偏向于人,由对于人的关爱发展到对于万物生灵的关爱。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的“恕道”思想,正是对于人与万物的关爱的“爱生”思想的表露。

发展到宋代,则形成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

“生生”在道家中的表现即为“自然”,所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即为“道也”,是一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反映了“阴阳相生”的“生生”的规律。

《护生画集》中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护生画集》中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po a aigrfan rm iig poet gl e n O o rp gt erisf kl n , rtci i sa d S n.T egs i t u l i h h uh o so n o l n v h t s o p bi z te to g tt tp i ce

No. 2 Api 0 6 rl2 0
《 护生 画集》 中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王 振 钰
( 安徽 师范大 学 马 克思 主义理 论 与 思想政 治教 育研 究 中心 , 安徽 芜 湖 2 10 ) 40 0
摘 要 :护 生 画 集》 近 代 僧 俗 两 界共 同 创 作 的 一 部 旨在 弘 扬 戒 杀 、 生 等 宗 教 生 态 伦 理 思 想 的 漫 画 丛 《 是 护 书 。 其 中画 集 中所 体 现 的 民胞 物 与 、 乐 自然 、 地 好 生 、 为 之 禁 等 儒 家 思 想 对 于 今 天 生 态 环 境 伦 理 的 构 和 天 时 建 , 设 人 与 自然 和 谐 相 处 的 社 会 仍 然 是契 理 契 机 、 可 或 缺 的 宗 教 伦 理 资 源 。 建 不 关 键 词 :护 生 画 集 》 儒 家 ; 态 伦 理 《 ; 生
i c  ̄ o s re c e t d o eh r y he s a a o n e s rae tg t e b t mo en i d r Bu d it iet a d a me f r h p r o e f d h s pr ss n ly n o te u p s o
维普资讯
第 2期 20 0 6年 4月
华 北 电力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n l fN R hn l tc P we n es S c l ce c s o ra o o h C i E cr o r i ri o i i e ) a e i U v W( aS n

丰子恺诗歌集

丰子恺诗歌集

丰子恺诗歌集《护生画集》第二集诗·其一——【近现代】丰子恺蚂蚁运粮,群策群力。

陟彼高冈,攀彼绝壁。

屡仆屡起,志在必克。

区区小虫,具此美德。

《护生画集》第二集诗·其二——【近现代】丰子恺耕牛虽异类,好逸与人同。

愿得星期日,闲眠杨柳风。

《护生画集》第二集诗·其三——【近现代】丰子恺翩翩双飞鸟,作室高树巅。

我欲劝此鸟,迁居南窗前。

鸟说迁不得,近人心未安。

若迁窗前住,为恐人摧残。

我闻此鸟语,羞惭不可言。

誓从今日后,普结众生缘。

辞缘缘堂二首·其一——【近现代】丰子恺秀水名山入画图,兰堂芝阁尽虚无。

十年一觉杭州梦,剩有冰心在玉壶。

辞缘缘堂二首·其二——【近现代】丰子恺江南春尽日西斜,血雨腥风卷落花。

我有馨香携满袖,将求麟凤向天涯。

生机——【近现代】丰子恺谁言争战地,春色渺难寻。

小草生沙袋,慈祥天地心。

和表侄徐益藩——【近现代】丰子恺寇至余当去,非从屈贾趋。

欲行焦土策,岂惜故园芜?白骨齐山岳,朱殷染版图。

缘缘堂亦毁,惭赧庶几无。

题一九八三年画——【近现代】丰子恺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

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避寇萍乡代女儿作——【近现代】丰子恺儿家住近古钱塘,也有朱栏映粉墙。

三五良宵团聚乐,春秋佳日嬉游忙。

清平未识流离苦,生小偏遭破国殃。

昨夜客窗春梦好,不知身在水萍乡。

避寇中作——【近现代】丰子恺昨夜春风上旅楼,飘然吹梦到杭州。

湖光山色迎人笑,柳舞花飞伴客游。

楼阁玲珑歌舞地,笙歌宛转太平讴。

平明角鼓催人醒,行物萧条一楚囚。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其一·蜀道——【近现代】丰子恺蜀道难行景色饶,元宵才过柳垂条。

中原半壁沉沦后,剩水残山分外娇。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其二·寄长女陈宝——【近现代】丰子恺惟汝降生夜,新秋月正圆。

和光同德性,纯洁像心田。

廿载甘藜藿,长年共患难。

侪辈皆似尔,不用学陶潜。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其三·寄幼女一吟——【近现代】丰子恺与汝江头别,予情独黯然。

护生与护心——读《护生画集》有感

护生与护心——读《护生画集》有感

散文天地近日读完《护生画集》,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一是作者写此书的坚毅精神,此书的创作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七三年,历时四十五年,全书共六集,含画作四百五十幅,全是丰子恺所作;二是书中的画及诗文充满朴素的向善理念。

虽然其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所闻,浅显易懂,可所蕴含的道理却非常值得人们深思。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是其遵从老师弘一法师的嘱咐而作。

书中的文字除采用古诗文及弘一法师所作诗文外,其余也均为子恺所作,并由弘一法师、叶恭绰先生、朱幼兰先生、虞愚先生等书法家题写。

书中,从画到诗文,从内容到形态,都充斥着朴素而永恒的美。

当年弘一法师五十岁时,与丰子恺合作护生画初集,负责写护生诗。

在六十岁时,负责写了第二集护生诗。

而法师在六十四岁时示寂,让人很难想象在生命结束的前几年,弘一法师是凭着怎样坚定的心,克服了身体上、生活上的困难,坚持完成护生诗。

法师虔诚的佛心让人敬仰、让人感慨!当时叶恭绰先生年近七十岁,年迈体弱,可是先生还是勇敢地接受了第三集护生诗的书写任务。

这些杰出的老先生们,其个人才华让人仰望,作《护生画集》的精神、佛心令人感动。

《护生画集》中的“护生”,实际是在“护心”,是要人们“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

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漫画和诗文,弘扬人性的光辉,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思考。

比如《母之羽》画的是几只小鸡围着地上一堆鸡毛在踟躇,那是它们母亲的鸡毛,可怜它们不知母亲已经死亡,还在等待母亲的归来。

看完画再读诗文,此情此景无不让人感到伤心和怜悯。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

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

”读者不禁反思,盘中的肉,其背后都是这样的凄惨情景被人们漠视,你还能有心情、有胃口再去饱餐它吗?人们应知“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人们还应知“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舔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之常惴缩”,它引导人们“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浅析《摩诃婆罗多》的伦理观

浅析《摩诃婆罗多》的伦理观

摘要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教的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摩诃婆罗多》的伦理观,有助于加深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认识,其中所蕴含的伦理智慧对现代伦理道德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探讨《摩诃婆罗多》的家庭伦理观、社会伦理观和自然伦理观。

史诗通过对夫妻、亲子、兄弟等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描写表现了家庭伦理,体现了古代印度人注重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纲常。

作品通过对种姓制度、妇女地位和战争正义性等社会问题的反映表现了社会伦理观,包括宣扬正法思想和业报轮回观念,倡导善良、节制、宽容和善待他人等社会道德原则,体现了追求平等与维护正义的社会伦理思想。

在自然伦理方面,史诗倡导不杀生与护生行为,并通过大量的自然书写体现出保护自然、众生平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智慧。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触及人类各种伦理道德问题的警世之作,凝聚着古代印度人民的伦理意识及经验,现在仍具有鉴古知今的作用。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家庭伦理观;社会伦理观;自然伦理观AbstractTheancientIndianepicMahabharataiSaclassicworkofHinduismandanencyclopediawhichhasprofoundinfluenceonIndianculture.ThestudyoftheethicsofMahabharatahelps如曲understandingofthetraditionalIndianculture.Thewisdomimpliedintheethicshasreferentialmeaningforthemodemethicalandmoralconstruction.Thebodyofthispaperconsistsofthreeparts,focusingonrespectivelythefamilyethics,thesocialethicsandthenaturalethics.Intheepic,thedescriptionoftherelationshipsbetweenhusbandsandwives,parentsandchildrenandbrotherspresentstoUSthefamilyethics,indicatingthattheancientIndians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theharmonybetweenhUSbandsandwives,thebenevolenceoffathersandpietyofchildren,aswellastheamityandrespectbetweenbrothers.Byexploringintosocialissueslikethecastesystem,thestatusofwomenandthejusticeofWar,theworkdemonstratesthesocialethics,whichincludesthevenerationofdhaH/laandkarmaandretribution,theinitiationofkindness,moderationandtolerance,thusexpressingthesocialethicsofpursuitofequalityandpreservationofjustice.Intheaspectofthenaturalethics,theemphasisonahimsaandprotectionoflivingcreaturesandthelargeamountofnarrationaboutnatureintheepicreflectthewisdomofIndianecologicalethicsoftreatingallbeingsequallyandmaintainingaharmoniousrelationshipwiththenature.Mahabharataisathought-provokingepic,touchinguponvariousproblemsofhumanethics.ItisanepitomeoftheethicawarenessandexperienceoftheancientIndianpeople,whichstillhassignificantilluminatingmeaningforthemodemsociety.Keywords:Mahabharata;familyethics;socialethics;naturalethics。

丰子恺《护生画集》放孔明灯的内容

丰子恺《护生画集》放孔明灯的内容

丰子恺《护生画集》放孔明灯的内容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的一部作品,以孔明灯为主题,展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孔明灯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习俗,通过放飞孔明灯,人们希望能够向上天祈福,表达对家人和自己的祝福和美好愿望。

孔明灯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纸和竹子。

首先,需要准备一张纸,可以是彩色纸或者白纸,尺寸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定。

然后,将纸剪成正方形,大小适中,便于制作和放飞。

接着,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再次对折,直到纸张完全对折成小正方形。

这样,就形成了孔明灯的基本形状。

孔明灯的制作还需要竹子。

选取一根粗细适中的竹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作为孔明灯的骨架。

将竹子固定在纸张的四个角落,使其能够撑起整个孔明灯的形状。

可以使用胶水或者小绳子将纸和竹子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以确保孔明灯的结构牢固。

在孔明灯的表面,可以进行一些创意的装饰。

可以使用颜料、彩笔或者彩纸进行绘画、贴纸,使孔明灯更加美丽和有趣。

可以绘制一些喜庆的图案,如花卉、动物或者祝福语,以增添节日的气氛。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展现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制作完成后,就可以放飞孔明灯了。

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点燃孔明灯的底部,等待一会儿,当孔明灯内部充满热气后,就可以轻轻地将孔明灯放飞了。

孔明灯在空中飞舞的过程中,可以带来一种祥和和美好的感觉,也可以让人们的愿望随着孔明灯飞向天空,期待它们能够得到实现。

然而,放孔明灯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选择放孔明灯的时间要避免风力过大和天气恶劣的情况,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要选择空旷的地方放飞孔明灯,远离高楼、树木和易燃物,以防止引发火灾。

此外,放孔明灯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安全,保持良好的秩序和礼仪。

孔明灯的放飞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放孔明灯,人们传递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无论是在节日庆典还是在个人生活中,放孔明灯都是一种令人愉悦和激动的体验,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护生画集》出版前言(陈星)

《护生画集》出版前言(陈星)

《护生画集》出版前言陈星丰子恺先生一生笔耕六十余年。

在这六十多年内,有一部作品前后相继创作的过程长达四十六年(一九二七至一九七三),这就是《护生画集》。

自《护生画集》第一册于一九二九年二月问世以来,该画集(全套六册)在佛教界、文艺界和广大普通读者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它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一护生画缘起于一九二七年。

是年秋,弘一大师云游至上海,住在丰子恺家里,他俩遂商定了编绘《护生画集》的计划。

丰子恺晚年曾写过一篇《戎孝子和李居士》的随笔,文中写道:“我的老师李叔同先生做了和尚。

有一次云游到上海,要我陪着去拜访印光法师。

文学家叶圣陶也去……叶圣陶曾写一篇《两法师》,文中赞叹弘一法师的谦虚……印光法师背后站着一个青年,恭恭敬敬地侍候印光。

这人就是李圆净。

后来他和我招呼,知道我正在和弘一法师合作《护生画集》,便把我认为道友,邀我到他家去坐。

”查《弘一大师永怀录》,内收叶圣陶《两法师》一文,文未所注写作时间是“一九二七年十月八日作”。

所以丰子恺与弘一大师合作护生画的编绘是从一九二七年就开始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一日,即农历九月廿六,丰子恺在上海的家中举行仪式,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佛门。

他们朝夕相处,在此前后商量合作《护生画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现在一般认为《护生画集》第一册五十幅护生画是为纪念弘一大师五十岁生日而作。

此说虽无错,却稍欠准确。

事实上,按照弘一大师与丰子恺的初拟计划,《护生画集》第一册只编绘二十四幅画就准备出版的。

后李圆净居士提议将画集赠送日本有关各界,弘一大师觉得“若欲赠送日本各处,非再画十数叶,从新编揖不可。

”(1)或许正因为此,又逢一九二九年是弘一大师五十岁寿辰,所以丰子恺最后共绘护生画五十幅。

弘一大师为每幅画逐一配诗并书写,《护生画集》第一册于一九二九年二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画集编辑者为李圆净,序作者为马一浮先生。

马一浮在序中曰:“故知生,则知画矣,知画则知心矣;知护心则知护生矣。

-【精美图文】丰子恺《护生画集》 护生即是护心-

-【精美图文】丰子恺《护生画集》 护生即是护心-

【精美图文】丰子恺《护生画集》护生即是护心《护生画集》缘起于一九二七年,全套六册。

是丰子恺先生历时四十六年的作品,总共六集四百五十张图,以关爱生命为题材,劝养护慈悲心为宗旨。

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五十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

文字由弘一法师(第一、二集)、叶恭绰(第三集)、朱幼兰(第四、六集)、虞愚(第五集)书写,前后相继创作的过程长达四十六年。

在佛教界、文艺界和广大普通读者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它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第一集序作者马一孚先生在序中曰:“故知生,则知画矣,知画则知心矣;知护心则知护生矣。

吾愿读是画者,善护其心。

”广洽法师在第六集序言中对护生画又作了总结:“盖所谓护生者,即护心也,亦即维护人生之趋向和平安宁之大道,纠正其偏向于恶性之发展及暴力恣意之纵横也。

是故《护生画集》以艺术而作提倡人道之方便,在今日时代,益觉其需要与迫切。

虽曰爝火微光,然亦足以照千年之暗室,呼声绵邈,冀可唤回人类苏醒之觉性。

”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物知慈悲,人何不如?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尤复相环守。

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今日尔吃他,将来他吃尔,循环做主人,同是亲与子。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麟为仁兽,灵秀所钟,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繄吾人类,应知其义,举足下足,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亦勿误伤,长我慈心,存我天良。

[转载]《护生画集》--第三集

[转载]《护生画集》--第三集

[转载]《护⽣画集》--第三集原⽂地址:《护⽣画集》--第三集作者:孤松客《护⽣画集》(第三集)序⾔ 弘⼀法师五⼗岁时(⼀九⼆九年)与我同住上海居⼠林,合作《护⽣画初集》,共五⼗幅。

我作画,法师写诗。

法师六⼗岁时(⼀九三九年)住福建泉州,我避寇居⼴西宜⼭。

我作《护⽣画续集》,共六⼗幅,由宜⼭寄到泉州去请法师书写。

法师从泉州来信云:“朽⼈七⼗岁时,请仁者作《护⽣画》第三集,共七⼗幅;⼋⼗岁时,作第四集,共⼋⼗幅;九⼗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

《护⽣画》功德于此圆满。

”那时寇势凶恶,我流亡逃命,⽣死难⼘,受法师这伟⼤的嘱咐,惶恐异常。

⼼念即在承平之世,⽽法师住世百年,画第六集时我应当是⼋⼗⼆岁。

我岂敢希望这样的长寿呢?我覆信说:“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 后来我⼜从宜⼭逃到贵州遵义,再逃到四川重庆。

⽽法师于六⼗四岁在泉州⽰寂。

后三年,⽇寇投降,我回杭州。

⼜后三年,即今年春,我游闽南,赴泉州谒弘⼀法师⽰寂处。

泉州诸⼤德热烈欢迎,要我坐在他⽣西的床上拍⼀张照相。

有⼀位居⼠拿出⼀封信来给我看,是当年我寄弘⼀法师,⽽法师送给这位居⼠的。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赫然我亲笔也。

今年正是法师七⼗岁之年。

我离泉州到厦门,就在当地借⼀间屋,闭门三个⽉,画成《护⽣画》第三集共七⼗幅。

四⽉初,亲持画稿,到⾹港去请叶恭绰先⽣写诗。

这是开明书店章锡琛先⽣的提议。

他说弘⼀法师逝世后,写护⽣诗的惟叶⽼先⽣为最适宜。

我去信请求,叶⽼先⽣覆我⼀个快诺。

我到⾹港住⼆星期,他已把七⼗页护⽣诗⽂完全写好。

我挟了原稿飞回上海,正值上海解放之际。

我就把这书画原稿交与⼤法轮书局苏慧纯居⼠去付印。

——以上是《护⽣画》三集制成的因缘与经过。

以下,关于这集中的诗,我要说⼏句话: 这⾥的诗⽂,⼀部分选⾃古⼈作品,⼀部分是我作的。

第⼀、第⼆两集,诗⽂的作与写都由弘⼀法师负责,我只画图(第⼆集中虽有许多是我作的,但都经法师修改过)。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二集1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二集1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二集1《护生画集》第二集序弘一和尚五十岁时,子恺绘护生画五十幅,和尚亲为题词流通,即所谓护生画集者是也。

今岁和尚六十之年,斯世正杀机炽盛,弱肉强食,阎浮提大半沦入劫火,子恺於颠沛流离之中,依前例续绘护生画六十幅为寿,和尚仍为书写题词,使流通人间,名曰续护生画集。

二集相距十年,子恺作风,渐近自然,和尚亦人书俱老。

至其内容旨趣,前后更大有不同。

初集取境,多有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睹者。

续集则一扫凄惨罪过之场面。

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开卷诗趣盎然,几使阅者不信此乃劝善之书。

盖初集多著眼于斥妄即戒杀,续集多著眼于显正即护生。

戒杀与护生,乃一善行之两面。

戒杀是方便,护生始为究竟也。

犹忆十年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

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

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

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

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

间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

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

今续集选材,纯取慈祥境界,正合此意。

题词或取前人成语,或为画者及其友朋所作。

间有杀字,和尚书写至此,蹙额不忍之态,可以想像得之。

和尚在俗时,体素弱,自信无寿徵。

日者谓丙辰有大厄,因刻一印章,曰丙辰息翁归寂之年。

是岁为人作书常用之。

余所藏有一纸,即盖此印章者。

戊午出家以后,行弥苦而体愈健,自言蒙佛加被。

今已花甲一周,曰仁者寿,此其验软!和尚近与子恺约,护生画当续绘。

七十岁绘七十幅,刊第三集。

八十岁绘八十幅,刊第四集。

乃至百岁绘百幅,刊第六集。

护生之愿,宏远如斯。

斯世众生,正在枪林弹雨之中,备受苦厄。

续护生画集之出现,可谓契理契机,因缘殊胜。

封面作莲池沸腾状,扉画於莲华间画兵仗,沸汤长莲华,兵仗化红莲。

呜呼!此足以象徵和尚之悲愿矣。

夏尊谨序一九四零年十月中秋同乐会朗月光华,照临万物,山川草木,清凉纯洁,蠕动飞沉,团①和悦,共浴灵辉,如登乐国。

马一浮:《护生画集》初集序(一校)

马一浮:《护生画集》初集序(一校)

马一浮:《护生画集》初集序(一校)馬一浮:《護生畫集》初集序華嚴家言:“心如工畫師,能出一切象。

”此謂心猶畫也。

古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相。

”此謂生亦畫也。

是故心生法生,文采彰矣;各正性命,變化見矣。

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心有通蔽,畫有勝劣,憂喜仁暴,唯其所取。

今天下交言藝術,思進乎美善,而殺機方熾、人懷怨害,何其與美善遠也!月臂大師與豐君子愷、李君圓淨並深解藝術、知畫是心,因有《護生畫集》之製,子愷製畫、圓淨撰集,而月臂為之書。

三人者蓋夙同誓願,假善巧以寄其惻怛,將馮兹慈力、消彼獷心,可謂緣起無礙、以畫說法者矣。

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情与無情,猶共一體,况同類之生乎!夫依正果報,悉由心作,其猶埏埴為器,和采在人。

故品物流形,莫非生也;愛惡相攻,莫非惑也;蝡動飛沈,莫非己也;山川草木,莫非身也。

以言藝術之原,孰大於此?故知生則知畫矣,知畫則知心矣,知護心則知護生矣。

吾願讀是畫者善護其心!水草之念空,斯人羊之報泯,然後鵲巢可頫而闚,漚鳥可狎而至,兵無所容其刃,兕無所投其角,何復有遞相吞噉之患乎!月臂書來,屬綴一言,遂不辭葛藤而為之識。

戊辰秋七月蠲叟書書生謹按:“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心有通蔽畫有勝劣憂喜仁暴唯其所取”數句,如何斷句,如何標點,尚有幾處細節需要說明。

首先,“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心有通蔽畫有勝劣”數句,如何斷開?“然”字歸前還是歸后?若是歸前,則是“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心有通蔽,畫有勝劣”(或者“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心有通蔽,畫有勝劣”);若是歸后,則是“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心有通蔽,畫有勝劣”,就語法、語義論,同樣可行。

《馬一浮集》斷句標點如下:“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

心有通蔽,畫有勝劣,憂喜仁暴,唯其所取。

”在我看來,如果“然”字歸前,則第一句不妨斷開:“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

心有通蔽,畫有勝劣,憂喜仁暴,唯其所取。

”不過我個人更傾向於將“然”字歸后,序文最初幾句點出“心猶畫”“生亦畫”之理,可歸結爲“智者觀世間如觀畫”一句。

《护生画集》的创作理路及其现代启示-文档资料

《护生画集》的创作理路及其现代启示-文档资料

《护生画集》的创作理路及其现代启示《护生画集》以人道主义为宗趣,糅合了佛教“慈悲平等”、“戒杀护生”和儒家“天地好生”、“时禁慎杀”的道德资源,将《护生画集》的创作主旨归结到“护生者,护心也”的共同归趣上来,从而使二者都成为构建当代生态文明可资利用的传统道德资源。

另一方面,由于创作主体重心的转移和时势的推演,《护生画集》在创作的过程中,在视角转换的前提下契理契机的进行了主题转换。

因此,通过分析《护生画集》的创作理路,不仅可以梳理画集的两位主要创作者弘一大师和丰子恺护生观异同及各集创作的主题,还能从中发现中国未来生态伦理建设的可能走向。

一、视角转换:从“佛心”到“童心”《护生画集》的创作历时46年,一共分为六集。

其中《护生画集》初集及二集,皆由仁者(指弘一大师)主编。

后面的四集则由丰子恺一人负责创作。

所以,如果弘、丰二人的哲学思想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护生观若有不同,则《护生画集》的内容主旨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对此,丰子恺有明确的自觉:我的护生观比起严肃的佛法来讲更偏重于人,所以,我的护生实在是为了人生,而不是为动植物。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护生画集》的创作突出了一种人道主义理念下的儒佛共阐趋势,但由“佛心”到“童心”的护生观转变还是突出的彰显在画集的取材和风格上。

而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中国当代生态伦理建设的逻辑推演。

“佛者,觉也。

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当时国难当头、生灵涂炭的情势,决定了弘一大师在呼吁戒杀的同时面临如何普渡众生的问题。

而佛教依正不二、心净则国土净的教义使弘一大师找到了一条救国、戒杀与护法相结合的正道――皈依佛法。

另一方面,“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所以,处于佛门风气陵夷的末世,身入空门的弘一大师一直以严守戒律、弘扬律学作为自己的使命,并最终成为一代律学大师。

虔诚的佛教信仰、“不愿苟且偷安,独善其身”的救国情怀、加之对弘扬律学的自觉形成了弘一全面彻底的护生观:“既勿故杀,亦勿误伤。

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介绍弘一法师,名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是冠绝当时,被誉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奇才。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成为佛教律宗的一代宗师。

丰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

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1927年弘一法师(李叔同)、丰子恺、李圆净(广东三水人,本名荣祥,别号圆晋,又署无相,圆净是他的法名),三人商编《护生画集》。

弘一法师的《护生画集》创作主张是“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旨”。

丰子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毕生致力于《护生画集》的创作。

后几经曲折,全套《护生画集》成书于1978年,全书共六册,总计收录了450幅画作。

为便于流通故,本《摘录》共收录了其中40余幅作品。

末学全无才慧,有目如盲,所摘录者,并不能尽全书之精妙大意。

只为流通便利故,勉力而为之。

众生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母之羽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

念此爱亲情,能勿凄心否?唐·杜甫诗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白居易诗)示众景象太凄惨,伤心不忍睹;夫复有何言,掩卷泪如雨。

修罗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愿云禅师《戒杀诗》)喜庆?!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唯欲家人欢,哪管畜生哭。

垂钓水边垂钓,闲情逸致;是以物命,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於心何忍?愿发仁慈,常起悲愍。

垂纶称风雅,鱼向雅人哭,甘饵藏利钩,用心何恶毒?穿颚钻唇皮,用刑何残酷?风雅若如此,我愿为庸俗。

小学作文:读《护生画集》有感

小学作文:读《护生画集》有感

读《护生画集》有感
或许,每个看过丰子恺漫画的人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淡淡的惆怅,的确,丰子恺的漫画总能带给人启示、思考,让人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或许,你会被“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此般优美的句子所吸引,所陶醉,但更多的是惆怅。

人生,正如这明月,阴晴圆缺,总不能尽如人意,但人生就是如此,再多的抱怨也无用,但留有的却总是那一丝希望,盼望着能够美梦成真,就像这新月,即使没有他人陪伴,却能更好的欣赏这凄异的美丽。

人生,又能遇上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回答的只有耳边萧瑟的秋风。

回眸往昔,吟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些年少的轻狂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那醉酒看人生的放纵姿态早已取代了争强好胜。

不经意间,才发现,“早生华发”,不禁默然,十五岁的人竟会如此的惆怅伤感,或许是这江南的雨感染了我吧……
年少时,曾有过想要“一肩担尽古今愁”的感觉,现在想来甚是可笑,如今的我,似乎感觉早已麻痹,不再想象那英雄的辉煌,只愿意慢慢的去品味那沉默负担的远行者。

世界的步伐太急促,但我只想停留在那记忆的深处,去回味往年的风花岁月,毕竟,我曾哭过,曾笑过……
人生匆匆,留下太多太多的遗憾,但毕竟不可能是完美的,当你回眸往昔时,发现自己曾经的岁月是多么美好,但终究是逝去了,无法再挽回,但亦会成为你人生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护生画集》,似是给每一个怀旧的人写的,静静品读,总能发现那么点值得珍藏的记忆……。

马一浮“护生即护心”思想发微

马一浮“护生即护心”思想发微

韩焕忠摘 要:马一浮在《护生画集序》中阐发的“护生即护心”的主张,具有多方面的含义。

首先,这是对《护生画集》基本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其次,也是对《华严经》等佛教经典相关义理的引申和发挥。

第三,具有容纳和弘扬儒道两家修身养性思想的意味。

从马先生的相关思想中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发。

关键词:马一浮;丰子恺;《护生画集序》;护生;护心 中图分类号:J21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21)10-0074-05收稿日期:2020-10-2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19ZDA239)作者简介:韩焕忠(1970—),男,山东曹县人,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1928年,在中国书画界崭露头角的丰子恺先生深受当时激烈社会矛盾的刺激,他为了化解人们心中的戾气,决定运用儿童漫画的形式,将各种动物临当就命之际的可怜状态展现出来,试图由此唤醒人们的恻隐之心和悲悯之情,从而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趋于安乐和祥和,命名为《护生画集》。

这也是艺术家希望用作品影响人心,从而达到改善社会、美化人生之终极追求的体现。

丰子恺先生商之于自己学画时的业师,也是自己在佛法上的皈依师弘一法师和同参道友李圆净居士,二人不仅极力赞同,而且李圆净居士还发心撰集,弘一法师则愿意为之书写。

由于下一年弘一法师将年届五十,因此他们决定以祝贺弘一法师五十大寿的名义印行,并由弘一法师亲自写信邀请他最敬重的儒家学者、在当时被目为名士的马一浮先生做序。

就是在这篇序文中,马一浮提出了“护生即护心”的主张,其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我们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的理解。

一、对《护生画集》思想内容的概括马一浮先生“护生即护心”的主张,意在告诉人们,保护动物的生命,就是保护我们内心的真诚和善良,实际上也是对《护生画集》创作宗旨与基本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如《母之羽》,画数只鸡雏围绕地上鸡毛,其题词云:“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精品]丰子恺《护生画集》系列之一(下)

[精品]丰子恺《护生画集》系列之一(下)

原文地址:作者:丰子恺《护生画集》系列之一(下)囚徒之歌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舍,任彼高飞!——弘一法师遇赦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

——回道人诗,弘一法师书投宿夕日落江渚,炊烟起村墅,小鸟亦归家,殷殷恋旧主。

——弘一法师雀巢可俯而窥人不害物,物不惊扰,犹如明月,众星围绕。

——弘一法师松间的音乐队家住夕阳江上村,一湾流水绕柴门,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明·叶唐夫诗,弘一法师书诱杀水边垂钓,闲情逸致,是以物命,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于心何忍?愿发仁慈,常起悲悯。

-——弘一法师刽子手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明·陶周望诗,弘一法师书肉竖首横目人,竖目横身兽,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悲哉肉世界,奚物获长寿!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万人惧虎心,物命谁当救?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彼此电露命,但当相悯宥,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

——明·陶周望诗,弘一法师书间接的自喂养猪充口腹,因爱结成仇,猪若知此意,终朝不食愁。

颇赖猪未知,肥肉过汝喉,将来汝做猪,还须偿猪油。

此理果弗谬,劝汝养猪休!——明·紫柏大师《猪偈》,弘一法师书被虏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耐庵道人诗,弘一法师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 爱、慈悲是 中国和印度两大 民族 的共有思想 。万物如一 ,和谐平等 ,是 中国与 印度文化之 间的一个共 同的观念 ,它 为增进
中印之间的友好往来奠定 了坚实 的思想基础 。其次 ,丰子恺 “ 护 生” 、“ 护 心” 的理念正好与 印度 人的生命观相 互契合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8 —2 8
Ma r wa h 的访谈 时 ,提 到了父亲翻译此书 的另一个重要 的原 因。他说 :“ 我 的父 亲是想用这种文化交流 的方式来消除过 去政 治误 解所带来的余震 ,希望能增进中印之 间的友谊 。这种途径不仅可 以解开过去交流 的误解 ,而且还能营造一种 氛围,这种
氛围超越 狭隘的政治 , 这种 氛围令我们互相理解 。 ”这是一个有独特意义 的项 目,这种文化交流方式是中印两国人民的共识 , 它增进了 中印两 国人民感情 ,为世界 和平事业做出 了贡献 。而这一 共识 的背后承载的是中印两大古国的文明精粹 。丰子恺 的 护生画集 能 引起拉 固・ 维拉和世主月如此大的兴趣 ,这与 中印两 国几千年密切 的文化 交流不无关系。首先 ,护生、不害 、
护 生 与不 害
《 护 生 画集 》在 印度
黄 蓉
( 深 圳 大 学 印 度 研 究 中心 ,广 东 深 圳 5 1 8 0 6 0 )

要: 护生画集》一书六集 已在 中国出齐,海外版本 的情 况尚未作整理 。特 别是 第一 集,海外版 本颇多。在佛教 源
头的印度 ,著名的梵文学家拉 固 ・ 维拉于 1 9 5 4 年 翻译 出版 了 ( ( 护生 画集 ( 第一 集 )的中荚梵三语 集于一体 的版 本,命名为 中国诗 画中的不害思想》 ,希望辟 出一座神龛 ,以此令 “ 不害”之道永放光芒。不害思想是 印度众 多宗教 的共 同基本准 则。 丰子 恺 护生画集》第一集诗 画 中的和谐相处 、爱物如 己、感悟生命等护生主题 与印度 不害恩想如 出一辙 ,体现 了中印传 统
作者简介 :黄蓉 ( 1 9 8 1 一) ,女 ,广东紫金人 ,深圳大学印度研究 中心讲师 ,研究方 向为印度文化与 中印文化关系 。
④ Ra g h u Vi r a. C h i n e s e Po e ms a n dPi c t u r e s o n Ah i m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c a d e my o f I n d i a n Cu l t u r e ,Na g p u r . p1
丈化 的共 同特质 :和平仁 爱、戒杀护生 。这对今 天建设人 与 自然和谐相 处的生态环境 ,提供 了宗教 和民俗 两个维度 的伦理资
源。
关键 词: 护生画集 ;不害;印度 ;丰子恺 中图分类号:G 1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3 - 2 2 1 9( 2 0 1 5 )0 1 - 0 0 4 8 - 0 5
目前 , 研究丰子恺作 品的论文著作颇多 , 护 生画集 一书更是深受世人喜爱 ,特别是第一集 , 海外各种 版本很多。2 0 1 1
年2 月深 圳大 学印度研 究中心主任郁 龙余教授 受邀 赴印访问 ,做客 印度梵文学家世主月 ( L o k e s hC h a n d r a )的印 度文化 国际
研究院 , 他赠与郁龙余教授 中国诗 画中的不害 思想 ( 1 9 5 5 年版)( C h i n e s e P o e ms a n d P i c t u r e s o n A h i m s 5 ) 。此书诗 画与 护 生画集 第一 集一致 ,不同之处是 ,这是一册珍贵 的中英梵三语集于一体 的版本 。此书在 印度 影响甚 大 ,郁教 授说 :“ 即使 从 当代 的保护生物 多样性 的理念来看 ,书 中的观点也是相 当先进 的。此书 的贡献 ,将 中国化 了的护生 ( 即不害、非暴力)思 想,译成梵语 和英语 ,向印度和西方作介 绍。 ”
第3 6 卷 第1 期
2 0 1 5 年1 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e n c e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
Vb l - 3 6 N O. 1 J a n. 201 5
访 问过 三个月 ,当时收藏 了大量与佛教、印度文化相 关的藏 文、蒙文、中文资料 ,是第一位到访中 国采集经书的印度人 ,周 恩来称他 是 “ 印度的玄奘” 。当时获得该书 时 ,他 非常赞赏那些诗和配画 ,希望可 以传播书 中伟大崇高 的不 害 ( 护生、非暴 力)思想 。拉固・ 维拉在序言中说 :诗文产 生的力量和 寥寥 几笔的画风 所勾勒出来的意境 ,“ 在 印度是前所未有的 。无论是佛 教徒 ,耆那教徒还是( 印度教) 毗湿奴派信徒 ,都从未 产生过类似 的感受 。 ” 拉固・ 维拉是个伟大 的文化 使者 ,博大 的胸怀和
高 尚的仁 爱之 心 ,促使他把此书 的汉诗翻译成英文和梵文 ,他相信 :“ 英文能将信息 旨意携至西半球 ,而梵文则能体现深 沉 宁静 之趣于其至大至尊之堂奥 ,能辟 出一座神龛立 此以令 ‘ 不害’之 道 ,永放光芒 。 ”回 当年 ,拉固・ 维拉在翻译这本书前 曾
征 求过圣雄甘地的意见 ,甘地欣然支持 。其儿子世主月在接受印度德里大学教授、亚洲 学者基金会 南亚同学会秘 书长 R e e n a

汉诗汉 画 ,流传 天竺
中国诗 画中的不害思想 译者是世主月的父亲 ,著名梵文学家拉 固・ 维拉 ( R a g h u V i r a ,1 9 0 2 — 1 9 6 3 ) ,该书于 1 9 5 4年 由印度文化 国际研究院出版 ,1 9 5 5年再版 。世主月是此书 的出版人 。拉 固・ 维拉在印度创立印度文化 国际研究院 ,曾来 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