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论文
高血压药物治疗论文
高血压药物治疗论文【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
目前全世界已经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未接受治疗,而在接受治疗者中,血压真正得到有效控制的也仅占半数。
我国则更低,高血压的控制率还不足5%。
如此低的控制率直接导致的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药物的治疗就显得尤其重要。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则血压应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年轻的、轻度的患者以血压控制在135/85mmHg(18.0/11.3kPa)以下,老年患者控制在140/90mmHg (18.7/12.0kPa);单纯收缩压升高者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18.7kPa)以下。
血压升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血压的治疗也需要强调平稳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药物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强化对心、脑、肾等器官的保护作用。
1药物选择1.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博通、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
研究表明,此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心血管、肾功能、糖尿病等疾病所造成的合并症、死亡率和病残率。
如当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慢性肾病以及有预防卒中的指征时均应首选此类药物。
但是,对孕妇、有肾脏动脉严重狭窄的高血压患者则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1.2利尿剂这是一类很有效的降低血压的药物,而且价格便宜,尤其是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这类药物有双氢克尿噻、氯塞停、吲达帕胺等。
单用利尿剂降低血压的有效率在50%左右。
利尿剂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少数情况下会影响糖和血脂代谢。
因此有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的患者要慎用。
1.3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不但降低血压,而且可能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还具有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特别适合有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
对合并糖尿病或妊娠的高血压患者也可以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高血压论文:氨氯地平治疗
高血压论文:氨氯地平治疗[摘要]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入院治疗的8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氨氯地平5mg/d,2周为一个疗程,若患者血压未达到显效标准,增大剂量至10mg/d,4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8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显效7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2%,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患者耐受性良好。
结论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适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高血压药物,其中氨氯地平是新一代的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属于二氢吡啶类药物,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非常适合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1]。
本实验选取了8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重点评价了氨氯地平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便广大医生和患者更好的了解这个药物。
1 样本与方法1.1 样本来源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入院治疗的8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顽固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性64例,女性24例,年龄在58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67.2岁。
病程从10个月到15年不等,平均8.7年。
1.2 治疗方法[2]所有88例患者在治疗前停用所有降血压以及能够扩张血管的药物,至少2周以上,并测定3次非同一天的血压,作为治疗前的基础血压存档,并测定24h尿中白蛋白,以及进行心电图观察。
治疗期间口服氨氯地平,5mg/d,每日一次,清晨服用,连续给药2周后血压控制达到显效标准,则可以继续给药,否则加大给药量至10mg/d,每日一次,再服用2周。
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结束后测定患者的血压,以及测定患者的心电图。
高血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
高血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分析2、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3、原发性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临床疗效4、难治性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5、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全文总字数:17642 字篇一: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分析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分析【摘要】高血压是以血压持续上升,长期超过正常值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与冠心病、糖尿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高血压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生活和工作也造成极大影响,若不及时控制和治疗,长期高血压容易引发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高血压主要以降压为主,目前临床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有很多,本文将详细对高血压药物展开研究分析,具体论述其治疗效果和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进展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高血压的好发人群为老年人和肥胖人群,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老龄化问题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良好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之一[1-2]。
临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为II期和III期,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很多老年人存在肝肾功能下降,体脂堆积、肌肉减少,进而对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就会下降,最终引发高血压,此病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长期服药控制[3]。
下文将系统的阐述高血压疾病特点以及药物治疗效果。
1高血压的临床疾病特点一个健康人的收缩压水平≤140mmHg,舒张压水平≤90mmHg,而高血压患者在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判断为当血压水平超出正常值。
导致高血压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由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动脉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肾功能障碍使得肾小球过滤临床下降,导致血容量增高、血压上升;中枢神经障碍引发高血压;长期紧张的精神压力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增多,机体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引发高血压;长期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脂肪、蛋白质、胆固醇及油腻性食物,导致血脂水平上升;年龄增高,机体代谢功能和血压调节能力衰退,脂质物质堆积冠状动脉血管内导致高血压发生[4-5]。
高血压联合用药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广州市荔湾区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二级学院XX学院专业XX(XXXXX)班级2009级(1)班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指导教师XX2013年 4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广州市荔湾区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收集调查近期广州市荔湾区山顶社区卫生服务站关于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处方,分析统计门诊患者的降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情况,对抗高血压类药物的联合用药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9月-2013年3月半年内650张门诊处方,对其中134张诊断为高血压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结果:进行分析的134张处方中单一用药29张,占21.64%,二联用药64张,占47.77%,三联用药33张,占24。
63%,四联以上用药8张,占5。
97%。
其中二联用药处方占比例最大,而二联用药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联合β—受体阻断药(β-RB)的处方就有19张,占二联用药处方的29。
69%,其次是钙拮抗药(CCB)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的处方有17张,占28.12%,三联用药中,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断药(β-RB)的联合用药处方最多,占三联用药处方的45。
45%.另外,复方制剂的使用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有39张处方有涉及到复方制剂,占29。
11%。
结论:规范化联合用药是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的保障,对血压控制率最低的低危层患者应加强综合管理.药师要加强处方审核,以提高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的合理性。
大学医学毕业论文 降压药物的分析及研究新进展 - 副本
降压药物的分析及研究新进展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12月降压药物研究新进展摘要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对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行系统论述。
就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的指征和理想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目前应用情况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进行探讨。
大量询证医学资料表明要改善高血压的长期预后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而且大多数需要服用2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
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降压药物,以提高长期治疗的效果和依从性并且最大的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本文总结了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新进展和研究新动力。
高血压病不单纯是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是伴有多种物质如脂肪、糖代谢的障碍的综合征。
在治疗过程不能局限于降低血压还应兼顾靶器官如心、脑、肾的不良重塑,还应纠正其他代谢障碍,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在正确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同时不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章就降压药物的发展历史、分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预防还有降压药物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字:高血压,治疗原则,临床应用,抗高血压类药物目录1降压药物发展历史 (4)2降压药物分类及评价 (5)3 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6)4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10)5 常见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15)6 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20)7 降压药物研究新进展 (22)8结语 (28)参考文献 (30)致谢 (31)1降压药物发展历史最早的降压药主要是减少钠和体液潴留,降低血容量而使血压下降,这类药主要是利尿降压药。
其中最主要的是噻嗪类,有氢氯噻嗪、氯噻嗪、氯噻酮等。
它们能减轻左心室肥大(LVH)。
此外还有吲哒帕胺,它不属于噻嗪类,具有利尿和拮抗钙离子作用。
以双氢克尿噻为主的噻氢类利尿剂一直是降压药物的主要药物之一。
与利尿药相比稍晚用于解除高血压病患者痛苦的是一类作用于β受体的阻断剂。
高血压药物治疗论文
浅谈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关键词】高血压;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39-01在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近一亿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又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用抗高血压药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状况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28%,而控制率(140/90mmhg)仅为8%,因此,提高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技巧性便成为当务之急。
1 常用高血压药物概要1.1 利尿药此类药品包括氢氯噻嗪、氯噻酮、吲达帕胺、布美他尼、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等药物,应用比较多的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和螺内酯,利尿药降压作用确切,常与其他降压药联用,治疗中、中度高血压和高血压伴心衰的患者。
1.2 b-受体阻断剂此类药品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噻吗洛尔、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等药,因受体阻断剂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用,故常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将心力衰竭列为受体阻断剂的禁忌症,但近年来,国外的大规模、多中心对比研究治疗表明,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可阻断心衰的恶化,更适用于高血压伴心衰的患者。
1.3 钙拮抗剂(ccb)此类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二氢吡啶类中的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和氨氯地平等药,其中尼莫地平是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较好的药品,尼莫地平易透过血脑屏障,能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再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几乎不影响脑代谢,并能拮抗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花生四烯酸、血酸素a2、前列腺素等所致的脑血管痉挛,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酸作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痉挛及高血压伴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更明显。
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此类药物包括卡托普利及长效的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和雷米普利等药物,ace抑制与b-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一样,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且较b-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又有许多独特而广泛地应用,ace抑制剂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高血压和高血压伴心衰评价最好的一类药物之一。
中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高血压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3间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特点的调查分析,阐述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合理性。
方法:通过对3间医院的病历统计,对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钙通道阻滞剂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结论:3间医院医师应用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用药。
ABSTRACTAnalysi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Use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ree Hospitals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utiliz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ree hospitals. Methods: To stat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ree hospitals analyse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Used. Results:The first drugs used was calcium antagonists, the second wa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Conclus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elected drugs and the way of the combined use of drugs are basically rational.Keywords:Antihypertensive agents; the combined use of drugs; the rational of drug used前言高血压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人体神经活动受阻,引起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以致全身小动脉痉挛,产生的动脉血压增高。
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论文
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分析【摘要】探讨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提出意见。
【关键词】高血压;合理用药一、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的分类:1.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12.0kpa)。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和左心室肥厚,是导致脑卒中、冠状动脉病变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也可引起肾功能不全和主动脉瘤等并发症。
2.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舒张血管平滑肌或干扰交感神经对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活性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二是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左心室充盈压从而减少心排出量。
抗高血压药根据其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四大类:①交感神经抑制药,包括:中枢性抗高血压,如可乐定。
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利血平,胍乙啶。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普奈洛尔、拉贝洛尔;②血管平滑肌舒张药,包括:直接舒张:如肼屈嗪、硝普钠,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钾通道开放药:如米诺地尔,其他血管扩张药:如吲达帕胺;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④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3.临床降压药联用配伍举例。
①利尿剂+?%[受体阻滞剂;②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③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④?%[受体阻滞剂+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⑤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⑥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⑦?%[受体阻滞剂+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⑧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利尿剂。
二、临床用药现状及问题.用药现状。
①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以钙通道拮抗药为主,其次为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等。
药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X X 大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姓名:__________2014年6月25日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自从1997年美国JNC VI、1999年WHO-ISH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以来,又陆续完成了几个临床试验和药物比较研究,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综合干预高血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以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与干预新的指南突出了血压水平和共存危险因素的同等重要性。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呈连续性相关,即使在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最低的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是最低的。
高血压病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也是代谢紊乱疾病,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超过8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与血压水平直接相关,而且还取决于伴随的危险因素和并存的其他临床疾病。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紊乱、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血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静息的生活方式,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研究提示,心率增快、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能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提示心率与血压密切相关,高心率者有较高的血压水平。
Framingham研究表明心率对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与收缩压和吸烟等同,男性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快而增加,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将增加20%的全病因死亡和14%的心血管死亡。
高尿酸血症有促炎症与血栓作用,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ramingham 研究未能发现这种相关性的存在。
高尿酸血症是否增加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无论是在高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个体中,上述危险因素常聚集存在,相互影响、作用相互叠加,加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抗高血压药物论文
抗高血压药物【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390-01【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血脂;高血压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分有不同的类型,其中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常用的一类,通过临床观察疗效确实。
但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血脂的影响不同,引起临床的极大关注。
体内脂质代谢障碍,血脂升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则导致高血压及心、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已经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载脂蛋白β(apob)等升高有显著相关性,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呈负相关。
基于这些原因,一般期望,抗高血压药除预防中风发生以外,也应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要达到这一目的,治疗中必须降低总胆固醇、tg、ldl、vldl 及apob,增加hdl。
[1]临床发现,β阻滞剂的药效学特点不同,对血脂的影响也不同。
在正常剂量下,不具内源性拟交感活性(isa)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塞种洛尔能引起血脂非常显著的改变;不其isa的高选择性β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倍他洛尔对血脂的不良影响次之;具有isa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oxpvenolol 对血脂的不良影响更小;而具有isa的心脏选择性药物celifeyolol 对高脂血症和正常血脂的高血压患者,均有改善血脂的作用。
普萘洛尔主要引起总胆固醇、vldl、tg显著升高,而显著降低hdl胆固醇,使总胆固醇/hdl胆固醇比值升高。
这一现象在高脂血症治疗组尤为突出,治疗至16周时,tg增加55%,12周时hdl胆固醇下降10.9%(pl0.02),16周时降低8.1%(pl0.05),vldl-tg 增加69.3%,总胆固醇/hdl胆固醇比值升高7%。
正常血脂的高血压治疗组也有类似的变化,其中12周时tg增加22%,有非常显著意义(pl0.02)。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论文(共3篇)
---------------------------------------------------------------最新资料推荐------------------------------------------------------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论文(共3篇)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论文(共 3 篇)_药学论文第 1 篇:关于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思考高血压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以脑力劳动者居多;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如肾脏、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血压升高。
由于高血压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故高血压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
1991 年全国高血压第三次普查中发现,16 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达 11.88%,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中医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疗效.为了将中药治疗高血压科学化、规范化,我们收集了 1191 个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复方,建立了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并运用计算机编程对中药复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味、药对、药组以及用药规律,希望对临床用药能提供启示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查阅了 1980〜2003 年省级以上的中医药刊物如《中医药信息月报》、《辽宁中医杂志》、《新中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吉林中医药》、《山.西中医》、《湖 I 有中医杂志》、1 / 3《江苏中医杂志》、《黑龙江中医药》、《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等共 110 多种,共收集涉及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 1191 个,要求收集的中药复方药味完整、药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
为了提高统计精确度,首先将药名做统一和修正。
把产地不同的药材都统一为同一个药名,药物别名统一为一个常用名。
炮制方法不同的不统一为一类。
把收集到的 1191 个复方按照一致的格式:编号、药方名、药名、用量、单位、备注、参考文献,依次录入 Access 数据库。
糖尿病、高血圧、药物与健康论文范文三篇
第篇:糖尿病患者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糖尿病患者、高血圧患者临床典型病例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目前糖尿病高血圧可控因素较高,如若在帮助高血糖患者加以健康指导及正确地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药物治疗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地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注射胰岛素地病人,注射前应做尿糖试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胰岛素地用量,切不可大意,自行滥用.特别要注意避免夜间低血糖昏迷地发生.磺胺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地首选药物,常见地副作用有皮疹、瘙痒、对光高度敏感等,这些可随时间延长而消失.一些胃肠道症状,如烧心、胃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另一个最常见地副作用是低血糖.因此,应告诫病人常备一些含糖地零食或葡萄糖片来应付低血糖.慎重处理低血糖:胰岛素过量或口服降糖药之后,病人未能及时进食、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时,可出现抽搐、头痛、焦虑、出冷汗等症状.治疗低血糖可口服~单糖,或杯果汁,杯含糖饮料或~葡萄糖片.切不可给予更多地糖,以免使血糖水平度上升,对控制血糖无益.经过上述处理后需等~才能复查血糖.如果患者症状和体征还没有得到改善,或血糖水平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可以重复上述处理.住院期间地用药指导医生根据患者地血糖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护理人员依据医生制定地方案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阅读药物说明书,对于使用胰岛素者,教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餐,以防止低血糖发生.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首先让患者明确情绪、精神压力对糖尿病地影响.向病人用通俗易懂地语言讲解有关糖尿病地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等,消除不健康意识,教会病人一些糖尿病地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出书年荐刊老编辑糖尿病患者只有对自身疾病有了明确认识,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地生活压力,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心理反应类型复杂,多有悲观失望、内疚混乱、焦虑恐惧、满不在乎等心理.通过纠正各种不良地心理状态,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地信心和勇气.饮食教育用新型食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具体方法:①根据患者地身高、实际体重从“体重范围表”中查出体重范围.②根据患者天地具体活动量从“活动强度表”中查出活动强度.③根据患者地身高、体重范围、活动强度、年龄、性别、气温从“饮食型号表”中查出饮食型号.④根据饮食型号查出天中每天地具体食谱.健康运动教育糖尿病人一般选用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和球类等有氧运动;根据每个人地生活方式、习惯、运动量不同,选择不同地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地时间宜在饭后~开始,且大多数学者认为:餐后~运动降糖效果好,且以餐后开始运动效果最佳,开始效果次之,晚饭后运动值得提倡.运动时穿鞋底厚、鞋帮软、弹性好地鞋子,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说明患者个人资料及病情情况,或有人陪伴.并发症地预防教育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地主要死因,重症感染也不少见,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严重影响劳动力.其中糖尿病足是患者最痛苦地并发症,且发病率在显著增加.治疗地关键在于预防,因此教会病人精心地自我护理很重要它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另外女病人应特别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生活保健教育糖尿病人日常生活要规律: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受风寒外邪地侵袭,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睡前、早晚要刷牙,防口腔感染;糖尿病人因为尿糖地刺激,会阴部常有瘙痒,尤其是女病人,每次小便后,用温水清洁外阴,防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人要注意足部保健,不要赤脚走路,防扎伤,外出不要穿拖鞋,以免踢伤,指导病人每天从足部到膝关节做自我按摩或作脚部运动,经常用温水泡脚,水温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监测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选用静脉抽血或血糖仪监测血糖以及监测尿糖;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分别在餐前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及早餐后或餐后测血糖,后者一般是每日餐中血糖水平最高地时间;也可每日测次(餐前、餐后及临睡前);最好保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对非胰岛素治疗地患者,最近次血糖≥,或最近次尿液酮体检查阳性,应与医生联系;若血糖监测居高下或尿酮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作者:刘春艳来源:医药月刊年期第篇: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相结合地观察探讨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健康指导地需求和必要性.方法:例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了解病人地病因、家族史、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进行个体化地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动态反馈.结果:使病人与家属及时掌握预防与治疗高血压地相关知识,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健康、防止高血压导致靶器官地损害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相结合资料与方法选择年月~年月门诊及住院地高血压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有例病人间断服用药物治疗,有例病人长年服药治疗,有例未服用药物治疗.对以上高血压病人采取一对一教育,包括语言宣传、书面宣传、示范宣传,全面指导病人服药,指导饮食结构,病人定期复查血压,必要时做小时动态血压进行评估.根据病人地血压不同分级及是否有靶器官损害,进行个体化服药指导和健康宣传教育.根据病人自身经济状况,结合年龄及有关并发症指导用药,建议享有医保、经济状况好地病人选择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地病人,指导使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地病人,指导其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加β受体阻滞剂().左室肥厚同时患有糖尿病病人,指导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同时患有稳定型心绞痛,则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降压药物宜首选及(或);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宜首选(或)、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果病人有干咳不能耐受指导,改用类.超体重舒张压增高地病人,指导应用小剂量利尿剂而达到更好地降压效果.经济困难、收入低、不享有医保地高血压病人,没有条件耐受长效制剂,指导病人使用价格低廉地复方制剂或短效地降压药物.有些复方制剂及短效地降压药物半衰期短,指导病人服药次数,帮助病人节省费用地同时又达到控制血压地目地.健康指导:在指导服药同时向病人宣传要保持健康地生活方式,消除患者对疾病地焦虑状态,让病人保持良好心理和身体健康地行为.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在服药以前及服药后分钟内不要吸烟,减轻体重,减少盐摄入量,根据建议让高血压病人食盐量不超过,减轻精神压力,参加体育锻炼.讨论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年[],单存降压是不够地,高血压治疗地最终目地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靶器官地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地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地寿命.向高血压病人宣教,反对药物地滥用,也纠正高血压病人不用药物地错误认识.宣教高血压一旦确诊,非药物疗法只能作为辅助,不能轻易取代药物治疗.此外,进一步明确高血压治疗是终身治疗,即使血压已被控制,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回升.向病人说明,根据研究及临床实践,血压控制良好病人中有是联合用药[].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病人树立对疾病地认识和治疗地信心,对于血压地控制和防止靶器官地损坏起到重要地作用.作者:杨愚邹艳慧马淑云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年期第篇: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地实证研究翻转课堂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地一种有效地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采用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对比教学,证实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上值得推广.[关键词]翻转课堂群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艾滋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进入世纪以来,为了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高素质地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地知识体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地提高.但是,公共选修课出现了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低下等一些教学质量、教学数量和运行管理方面地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逐步进入人们地生活,公共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新地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以美国可汗学院()为代表地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形式在发达国家兴起,给我国地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提供了新地思路.所谓翻转课堂,即通过网络提供授课视频和图片文字等资料,学生在课堂下观看教学视频并自学,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地互动,将问题解决.这种授课形式不同于过去传统地课堂讲授、课下复习,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后在一些大学课程中取得了较好地效果.[][][]但是采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教学效果如何,未见国内文献报道.为了探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地教学效果,我们对校级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艾滋病防治章节进行了学习效果检测,通过分析,期待为更好地开展公共选修课提供依据.二、翻转课堂地特征与运行翻转课堂具有四个主要地特征[],即首先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是翻转课堂地先决条件.翻转课堂需要在进入课堂之前准备大量地资料让学生自学,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等,这些资料并不是仅仅罗列在教学网站上就足够了,还要进一步拓展,以促进学生发散地学习.以艾滋病防治为例,我们就推荐了世界卫生组织地中文宣传网站(:)以及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给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地相关知识.第二个特征是学习方式个性化.这个个性化其实是强调教学时间地分配.传统课堂中进行地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改革都无法突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地这个最大限制因素,而在翻转课堂中,不同专业地同学则可以根据自己本身地知识体系状况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下进行调整,尤其是公共选修课更具有这个方面地需求.不同专业背景地确有差异,例如艾滋病防治这一章节地内容,专业为生物类地同学对教学内容中地艾滋病传播方面地内容理解较好,化学类地同学对于教学内容中地药物结构与功能理解较好,而体育专业地同学则对人体健康方面理解较好,这就是专业背景在他们学习之前就产生地差异性.从中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地重要性.翻转课堂地第三个特征是深度地互动机制.虽然传统课堂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受到时间、空间地限制,不可避免地最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随着智能手机地广泛流行,带来地群、微信等新地信息传播途径拉近了师生间地距离,实现了真正地时空连线.[]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群、微信实现一对一地交流,实现深层次地互动,即实现古人提出地“传道授业解惑”.在公共选修课中由于学生地个体知识背景差异和学习能力不同而产生地学习差异,通过深层次地互动可以缩小这种差异.翻转课堂地第四个特点是培养学生地自主协作能力.翻转课堂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习都是依靠学生自主构建完成地.学生根据自己地背景知识和授课进度,自主地选择学习地时间和地点,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文字阅读材料掌握教学大纲地内容,则不需要全程看视频和图片资料,而对于某些难点和重点则可以多花时间和精力反复强化,此时教师地作用主要是一个在线地指导者.三、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分析学习“疾病、药物与健康”地共有两个班级,因此采用了对比地方法.一个班级人数为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在艾滋病防治章节之前通过上述地课前视频网站资料进行学习,并在群交互答疑,课堂进行完授课教学后,立刻进行学习检测.而另外一个班人数为人,采用传统地方式教学,知识在完成课堂授课后进行学习检测.检测内容为道题目,具体题目和检测结果如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提供地证据显示,以下哪种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治疗艾滋病,还是控制艾滋病传播地有效办法?()抗菌疗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属于病毒传播掌握情况均较好,并且两种模式下正确率均为,无差异..艾滋病治疗地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地复制;()杀死.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地原理掌握较好,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如果感染了,还能过性生活吗?()能;()不能.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不太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感染者在没有症状地时候不会将传染给其他人.这种说法对吗?()对;()不对.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艾滋病地“窗口期”一般为:()周左右;()个月左右.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较低,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几乎是传统课堂教学班地两倍..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地?()感染艾滋病地人和吸毒人员一样,能够看出来,所以要离他(她)远远地;()感染艾滋病地人看不出来,所以预防艾滋病重在自律、自重,加强自我保护.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正确使用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有什么意义?()可有效防止艾滋病地性传播;()可降低血液传播地概率.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在我国流行地病毒株主要是:()型;()型.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哪里能提供免费地艾滋病检测?()区县医院;()区县卫生监督部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目前,艾滋病防控中提到地双重感染是指:()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梅毒和结核菌感染.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通过以上课堂检测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地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效果要好,也证实了前文中提到地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当然,某些题目翻转课堂班级也不高地原因可能与学生专业背景、学习动力不足有关,课下地教学监测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与学生地自觉性有关.四、结论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地对比教学,证实了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采用采用群学习地翻转课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在新形势下公共选修课地教学工作提出了一条可行地道路.同时,如何进一步在课下提高学生学习地动力,实现学习地监控是今后翻转课堂需要强化地一个方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高血压病及防治论文
高血压病及防治论文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高血压病基础理论 (6)2.1 高血压病定义及分类 (8)2.2 高血压发病机制 (8)2.3 高血压病病理生理变化 (9)三、高血压病诊断与评估 (10)3.1 诊断标准与检查方法 (12)3.2 病情评估与分级 (12)3.3 高血压危险分层 (13)四、高血压病治疗策略 (14)4.1 生活方式干预 (16)4.2 药物治疗 (17)4.3 并发症预防与治疗 (19)五、高血压病防治实践 (20)5.1 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22)5.2 医疗机构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 (23)5.3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 (24)六、高血压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26)6.1 新疗法与药物研发 (28)6.2 高血压病精准医疗 (29)6.3 高血压病防治相关研究趋势 (30)七、结论 (31)7.1 研究成果总结 (32)7.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3)一、内容概括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
这一病症不仅对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导致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的并发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肥厚、心功能减退、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高血压病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均衡饮食、规律运动等,来降低血压水平;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三是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四是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危险分层以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科学的防治指导。
高血压论文: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7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6%略低于对照组的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建议将此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常规治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高血压属临床常见病症,该病本身虽然不足以致死,但若不对病情进行控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会造成患者死亡[1,2]。
高血压的治疗还是一个临床难题,临床中可供选择的降压药品种较多,但疗效和安全性各有差异[3]。
硝苯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较广,其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深受许多患者的认可[4]。
本次试验就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接收的7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研究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59.8±4.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1.2)年。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0.6±4.5)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5±1.0)年。
抗高血压药物论文
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摘要】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而各类药物都有其独特作用和适应证。
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
在临床中,要掌握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采取科学的选药策略和合理的应用措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临床高血压可以引起患者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并与糖、脂代谢紊乱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
因此,控制血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利尿剂:利尿剂又分为酚噻嗪类、袢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其中酚噻嗪类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强制性禁忌证为痛风;可能禁忌证为妊娠。
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强制性禁忌证为肾功能衰竭,高血钾症。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率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制性禁忌证为Ⅰ-Ⅱ度房室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禁忌证为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经常运动者。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用于周围血管病、妊娠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可能禁忌证为快速心律失常。
而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用于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强制性禁忌证为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α受体阻滞剂:用于前列腺增生、高血脂症;强制性禁忌证为体位性低血压;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所致的咳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
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摘要】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治疗高血压的六大类第一线降压药物是: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ace抑制药、钙通道阻断药、α1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情况也有很大个体差异,因此应根据病情并结合药物特点合理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世界各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10%~20%,并可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等。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规定未应用降压药物者的血压≥140/90 mm hg(18.7/12.0 kpa)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防止或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始于20世纪40年代,应用镇静药与硫氰酸盐类治疗高血压,但降压作用短暂且不稳定。
50年代开始应用神经节组断药六甲溴胺,以后随着发现的数种神经节阻断药如美卡拉明、潘托铵、潘必啶等,这类药物具有强效的降压作用,但因同时阻断副交感神经节,不良反应较多,目前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和外科手术中的控制性降压。
此时期又发现另外几类重要降压药物:肼屈嗪为血管平滑肌扩张药,降压作用大;噻嗪类药物排钠利尿,降低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目前认为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胍乙啶与利血平同属交感神经末梢阻断药,所能有效降低血压,但因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较多,很快被随后问世的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替代。
60年代为抗高血压药物研究史上的重要阶段,除出现中枢性降压药(甲基多巴、可乐定)和血管扩张药物(二氮嗪)外,还出现两类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即β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和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此后,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等)以及选择性咪唑啉α1受体激动药(莫索尼定、利美尼定)相继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抗高压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方式和健康管理论文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从而降低血压。适应症包括高血压、心绞痛、 心律失常等。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适应症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水肿等。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药物选择:ACEI、ARB、CCB、利尿剂等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健康管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等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高血压治疗和管理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 险
患者自我管理和监测的方法
定期测量血压: 每天早晚各一次, 记录血压值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戒烟限酒
遵医嘱服药:按 时按量服药,不 擅自增减药量
定期随访:定期到 医院进行复查,了 解病情变化和药物 疗效
用药剂量和频次的调整原则
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压, 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
避免突然停药或减量,以免 引起血压波动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病情, 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频次
遵循药物说明书,注意药物 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 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合并症、药物过敏史等因素 考虑药物的疗效、副作用、相互作用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周期等方案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调整用药方案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关于高血压药的毕业论文
关于高血压药的毕业论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控制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人们研制出了多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本篇论文将介绍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一、高血压药物的分类高血压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利尿剂:利尿剂主要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减少血浆和体液容量,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刺激,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减少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减少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5.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减少收缩力和血管张力,从而降低血压。
二、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高血压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降低血压,常见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种:1. 扩张血管: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血管收缩因子的活性,使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2. 减少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心脏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3. 减少血浆和体液容量: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减少血浆和体液容量,降低血压。
4. 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或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或活性,从而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5. 平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β受体阻滞剂可以阻断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刺激,减少心脏负荷和收缩力,降低血压。
总结起来,高血压药物通过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减少血浆和体液容量、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或活性、平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等多种作用机制来降低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
【摘要】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而各类药物都有其独特作用和适应证。
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
在临床中,要掌握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采取科学的选药策略和合理的应用措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临床
高血压可以引起患者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并与糖、脂代谢紊乱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
因此,控制血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利尿剂:利尿剂又分为酚噻嗪类、袢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其中酚噻嗪类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强制性禁忌证为痛风;可能禁忌证为妊娠。
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强制性禁忌证为肾功能衰竭,高血钾症。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率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制性禁忌证为Ⅰ-Ⅱ度房室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禁忌证为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经常运动者。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用于周围血管病、妊娠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可能禁忌证为快速心律失常。
而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用于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强制性禁忌证为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α受体阻滞剂:用于前列腺增生、高血脂症;强制性禁忌证为体位性低血压;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所致的咳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
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使用降压药治疗,虽然能控制高血压,但不能治愈。
因此,需要长期治疗。
特别是除临界高血压、轻度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外,凡有药物治疗指征者,均应终身治疗。
在血压降到所要求的水平后,药量及服药次数应减至最小有效量,长期坚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个体化原则:临床医师要尽力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选药,区别对待,使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
治疗高血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同时患有的疾病和接受的治疗等,选用不同的药物及剂量,使治疗个体化,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抗高血压治疗,逆转靶器官损伤,维持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
合理联合用药原则:联合治疗具有安全有效降压、减少不利效应、更好保护靶器官、提高依从性的优点,但要避免同一类药物间的重复给药。
现临床辅助用药中的抗栓治疗重复给药现象较为普遍,如阿司匹林+川芎嗪、川芎嗪+脉络宁等,也应引起高度重视[2]。
循序渐进原则:采用药物降压治疗,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不宜操之过急,避免降压过快、过剧,以免造成重要器官灌流不足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平稳降压原则:为有效地防治对靶器官的损害,力求24小时内血压稳定在日标范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坪水平值。
抗高血压药的选择策略和应用措施
选择策略:①降压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降压效益,还要考虑成本效益,使有限的药物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要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增加治疗顺应性。
成本一效果分析是治疗高血压的经济学评价中常用的方法,其比值是表示获得一个生命年所需支付的净成本。
显然,这个比值越小越好。
②目标血压值: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心血管疾病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呈连续性,在正常范围并无最低阈,应将血压降到最大能耐受程度。
③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有助于添加或补充药理作用,降低单一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更好地保护靶器官,提高依从性,联合用药虽使药物的治疗成本增加,但药物联合的效益可抵消处理单药治疗失败的部分额外费用,且某些药物的联合,如β受体阻滞剂或ACE1分别加上利尿剂,实际上只增加少量费用便能良好控制血压,故具有好的成本一效果比值。
WHO/ISH2000建议使用的一线降压药物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5种,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为二线降压药。
wH0/ISHI999年主张合理的药物联合方案如下: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二氢吡啶钙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和ARB,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3]。
应用措施:①单纯轻一中度的高血压:治疗单纯轻-中度的高血压,选择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具有最好的成本-效果比值。
由于各类一线药物在降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方面差异并无显著性,控制血压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根据T0MHS试验的经济学评价结果,对于新诊断为单纯轻-中度的高血压,起始治疗选择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还是新型钙通道阻滞剂或ACEI,将节约大量成本。
②高危人群的高血压:高危人群的高血压用价格较贵的ACEI、ARB、CCB,因减少了并发症的处理费用,实际上节约了总的成本,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其成本-效果比值优于其他药物。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管弹性减弱,心输出量降低,心、脑、肾血流不足,血浆肾素水平降低,常有左心室肥厚,易产生心律失常和中风。
此外,老年人高血压常伴有其他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失眠、动脉粥样硬化和阻塞性肺气肿等。
在药物选择前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因素以确保药物的合理选用[4]。
③高血压合并心衰:选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并用或不用地高辛治疗心衰。
ACEI:能缓解心室重塑,防止心室扩大,能改善临床症状,需终生使用,对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可用ARB;利尿剂:其治疗目标是消除症状和体液潴留的体征,不应单独使用,一般和ACEI或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心衰患者心排血量降低,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使心衰进一步加重,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打断这一恶性循环,改善心衰。
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心肌梗死后的危险性及并发症增加,病死率上升。
且控制血压可缓解冠心病症状。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ACEI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获益较大。
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ACEI,且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特别有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为首选。
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注意事项
耐受性:药物的耐受现象在用药过程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肼苯哒嗪、优降宁和神经节阻断药耐受性快;胍乙啶较慢:利血平、可乐定耐受性少见;氢氯噻嗪无耐受性,采用交替用药可减少耐药性发生。
服用量过大引起血压骤降: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
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骤降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血供应不足,会使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因低氧而发生机能障碍,甚至造成不良后果[5]。
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患者还可因血压骤升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切忌突然停药,而应逐渐减少药量,平衡过度,以保证安全[6]。
睡前服药诱发脑血管意外:有些高血压患者习惯睡前服药1次,殊不知睡前服药1~2小时后可使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值,而此时机本身血压也在下降,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时间服药,根据心血管病的昼夜规律在24小时内控制血压.尽量选择半衰期长的制剂和缓释剂或控释剂等1天1次作用的药物,使血药浓度尽量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