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移动学案
2025届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学案: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答案在最后)掌握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和勒夏特列原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1)定义:由原有的平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移动。
(2)过程示意图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1)根据速率判断①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v正=v逆,平衡不移动。
(2)根据体系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如果是使体系中产物含量(如物质的量、浓度或百分含量等)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反之则逆向移动。
3.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a A(g)+b B(g)⇌m C(g)ΔH<0达到了平衡状态,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如下:4.两类特殊情况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充入惰性气体→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充入惰性气体→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师说·助学】同倍数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5.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易错诊断】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向平衡体系FeCl3+3KSCN⇌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s)+CO2(g)⇌2CO(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掌握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4.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掌握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2.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及实验材料。
3. 文具、草稿纸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利用示例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2. 讲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及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3. 以实例或实验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应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感受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 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规律。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讨论,帮助学生深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要点。
2. 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出拓展性问题供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平衡位置的变化。
教学重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Le Chatelier原理的运用教学难点:平衡移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教学准备:幻灯片、平衡反应的实验器材、化学品、平衡反应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实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衡反应,平衡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二、讲解(15分钟)1.讲解平衡反应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定义。
2.讲解如何计算平衡常数。
3.介绍Le Chatelier原理,讲解平衡移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进行平衡反应的实验操作。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平衡常数。
四、讨论(10分钟)1.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平衡移动的原因。
2.运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平衡位置的变化。
五、练习(10分钟)1.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平衡反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Le Chatelier原理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Le Chatelier原理的运用,提高了他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平衡的移动,等效平衡学案
8、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氮氢合成氨的反应达到了平衡,容器中含有0.1摩N2、0.3摩H2、0.1摩NH3,若维持原来的条件,向该容器中再同时加入0.1摩N2,0.3摩H2,0.1摩NH3,则( )
A.正、逆反应速度同时增大,平衡不移动
B.正、逆反应速度同时增大,NH3的百分含量升高
C.平衡不移动,只增大容器内压强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压强不一定增大
7、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a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
PCl5(g)PCl3(g)+Cl2(g)反应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百分比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amol PCl5,反应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百分比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5、在C(s)+CO2(g) 2CO(g)△H=+172kJ/mol的平衡体系中,下列
3.请绘制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只改变其中一个外界条件速率时间
图像(V—t图)。
【高考真题】
利用5分钟时间完成下题,分析本题考察的主要知识内容,并能进行展讲。
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这两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体积比为2∶1的SO2与O2的混和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见下图)
【综合训练】
1、在一定条件下,N2O4 2NO2△H>0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填入N2O4分解率与原分解率的比较情况(增大、减小、不变)。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二氧化氮使体系压强增大一倍,
则达到平衡时N2O4分解率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压强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2O4分解率_____。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学生阅读课本P44——P45后回答】: 1、概念: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
3、移动的方向:由v 正和v 逆的相对大小决定。
①若V 正=V 逆 ,平衡不移动。
②若V 正>V 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V 正<V 逆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结果:新条件下的新平衡 【过渡】:哪些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浓度:2、温度: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4、催化剂: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一)、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活动与探究2 ]:2NO 2 N 2O 4 放热反应红棕色 无色旧平衡V 正=V 逆条件改变v 正≠v 逆一段时间后 新平衡V '正=V '逆现象:【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2、【讲解】: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同,温度的变化对吸热反应的速率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影响大。
具体表现在: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降低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降低的倍数大。
注意: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注意: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练习4】在高温下,反应2HBr H2+Br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Br(g)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2(g)(二)、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注意:(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学案1:2.2.3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3课时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学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在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随外界条件的变化,并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
(难点)基础知识阅读教材,思考并填空。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实验探究探究依据Fe3+与SCN-存在的平衡:Fe3++3SCN-Fe(SCN)3(红色),完成实验。
原理Fe3++3SCN-Fe(SCN)3浅黄色无色红色实验步骤现象a试管中溶液呈红色,b试管溶液红色,c试管中溶液红色实验结论增大c(Fe3+)或c(SCN-)后,化学平衡均向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溶液红色加深;滴加少量铁粉,由于Fe+2Fe3+===3Fe2+,使Fe3+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溶液红色变浅。
2.影响规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2)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如H2(g)+I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移动。
3.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N2O4(g)2NO2(g)(红棕色)Δνg>0实验操作用三支相同的50 mL注射器均抽入20 mL NO2和N2O4混合气体,将细管端用橡胶塞封闭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10 mL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将第三支针筒活塞迅速拉至40 mL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实验现象气体颜色气体颜色实验结论压强增大,体积减小时,c(NO2) ,平衡向移动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时,c(NO2) ,平衡向移动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正)≠v(逆)。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课前预习学案
1-3-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课前预习学案
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重点)
2.学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在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随外界条件的变化,并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
(难点)
【知识点1】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化学平衡移动
1.含义: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改变、、压强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在一段时间后达到。
2.实质:改变条件后:
(1)v正v逆。
(2)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
3.图示
1.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化学平衡。
(1)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是否发生移动?
(2)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一定发生改变?
教材整理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方向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v正、v逆的相对大小有何关系?
教材整理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适用对象:有参加的可逆反应。
2.影响规律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1)若为体积不等的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向
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
移动。
(2)若为等体积反应
增大压强时,v正、v逆同等程度地增大;减小压强时,v正、v逆同等程度地减小,平衡均移动。
3.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若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
学案3:2.3.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二)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二)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温度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并掌握温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2.了解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并进一步探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而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3.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归纳勒夏特列原理。
新知导学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反应的,从而提高活化分子,从而增大反应速率,但是由于催化剂能够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
2.催化剂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但是使用催化剂能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
三.勒夏特列原理1.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则平衡将向着能够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注意事项(1)研究对象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时的平衡移动方向。
(3)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外界条件的改变,但不能完全“”这种改变。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ΔH=-56.9 kJ·mol-1实验步骤:三只相同的圆底烧瓶盛有完全相同的上述平衡混合气体(颜色相同),将两只烧瓶分别浸入盛有热水和冰水的烧杯中,另一只烧瓶置于常温下(比较颜色)。
放置一段时间,直至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内容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放入冰水中实验现象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反应体系的颜色变浅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归纳总结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
在可逆反应里,若正反应为放(吸)热反应,逆反应必为吸(放)热反应。
正、逆反应的热量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2.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升高温度,使v(吸)和v(放)都增大,但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即v(吸)>v(放),所以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降低温度,v(吸)和v(放)都减小,但吸热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更大,即v(吸)<v(放),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模型。
通过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点一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2.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 2(g)+Y 2(g)2Z(g)起始浓度(mol·L -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 -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 -1) 0.2 0.4 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 2∈(0,0.2),Y 2∈(0.2,0.4),Z∈(0,0.4)。
3.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
高三年级化学学案.化学平衡的移动2doc
高三年级化学学案学习内容:化学平衡的移动学习目标:让我们明白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产生何种影响,并能够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学习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结合相对运动的相关知识迁移理解学习重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学习提纲:1课时一、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对于由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引起浓度变化时化学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
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可以根据总则,来判断。
二、运用已知分析得出结论,并用实验验证结论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加反应物浓度的瞬间,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不变,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
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不变,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瞬间,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
(2)其V-t图象和改变浓度之间的关系为:(3)实验验证:见教材26-27页实验2-5和实验2-6,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边的表格中。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时正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时正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
反之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
高二化学学案【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按表中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实验原理(红棕色)2NO2(g)(无色)N2O4(g)ΔH=-57.2 kJ·mol-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冰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实验结论混合气体受热颜色,说明NO2浓度,即平衡向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说明NO 2浓度,即平衡向移动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方向移动。
改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例2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ΔH=268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ClF3的产率增大例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Fe(s)+CO2(g)FeO(s)+CO(g)达平衡。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500 700 900K 1.00 1.47 2.40(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升高温度,CO 2转化率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按表中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原理 Fe 3++n SCN -[Fe(SCN)n ]3-n (n =1~6)实验(1)步骤现象溶液颜色变 溶液颜色变 实验(2)步骤试管①中滴加0.01 mol·L -1 NaOH 溶液 试管②中滴加0.01 mol·L -1 NaOH 溶液 现象 溶液颜色 溶液颜色实验结论 增大c (Fe 3+)或c (SCN -)后,[Fe(SCN)n ]3-n 的浓度均 ,即化学平衡均向 方向移动;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使Fe 3+的浓度 ,[Fe(SCN)n ]3-n 的浓度 ,即化学平衡向移动2.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Q K ,平衡向 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
合 成 氨 的 适 宜 条 件
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 率,提高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选择合适的温度:500℃左右,该温度是为 合成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 选择合适的压强: 2.0×107~5.0×107Pa,该 压强下进行生产,对动力、材料、设备等来 说正合适。 将氨气及时分离出来 增加反应物浓度(N2)
温度引起平衡移动的相关v-t图分析
3、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 V(正) V放热
V(逆)
0
V吸热
②降低温度
t
结论: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 V放>V吸 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移动
温度引起平衡移动的相关v-t图分析
3、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都会产生影响,但影 响的程度不同,温度的变化对吸热反应的速率比放热 反应的速率影响大。 具体表现在: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 一样,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降低的倍数不 一样,吸热反应降低的倍数大。
v
V(正)
原平衡 V’ (逆 )
pC(g)+qD(g)
v
V(正)
原平衡
新平衡 V’ (正 ) V(逆) V’ ( 逆) 新平衡
V(逆) V’ ( 正)
0
①m+n﹥p+q
0 t
②m+n﹤p+q
t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方向移动
mA(g)+nB(g)
v
pC(g)+qD(g)
同时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使得v正和v逆同时增 大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案)
第3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温度、催化剂改变,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温度、催化剂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构建分析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思维模型(勒夏特列原理)。
一、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按表中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①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所以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受温度的影响。
②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方向移动。
2.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但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
(1)温度可以影响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2)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也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3)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4)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降低()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1.已知反应:m A(g)+n B(g)⇌p C(g),当反应达平衡后,若温度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可知该反应的ΔH0(填“>”或“<”),温度对(填“吸热”或“放热”)反应速率影响大。
2.对于某反应达到平衡后,t1时刻加入催化剂,v′正、v′逆增大,则v′正v′逆,平衡。
请画出v~t图。
二、勒夏特列原理1.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平衡将向着能够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简单记忆:改变―→减弱这种改变。
2.适用范围(1)勒夏特列原理仅适用于已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不可逆过程或未达到平衡的可逆过程均不能使用该原理。
导学案4-《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学案)20220926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实验目的】1. 认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对比等科学方法。
【原理梳理】1.检验Fe3+常用KSCN溶液,向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2Cr2O7溶液显色,而K2CrO4溶液呈色,K2Cr2O7与K2CrO4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3.氯化铜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为:。
4.NO2气体呈色,而N2O4为色,二者间存在平衡:。
5.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如、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等),平衡就向着的方向移动。
【实验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3若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较浓的FeCl3溶液或KSCN溶液,溶液的红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2.在K Cr O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 O2 + H O⇌2CrO2 + 2H+227。
【实验探究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ΔH>0【微思考3】(1)将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加热,溶液颜色如何变化?。
(2)将(1)中试管置于冷水中,溶液颜色又会如何变化?。
2.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存在如下平衡:2NO2⇌N2O4ΔH<0【微思考4】将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气体颜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课后练习1.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压强②减小NO2的浓度③增大O2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2.在水溶液中,CrO24-呈黄色,Cr2O27-呈橙红色,重铬酸钾(K2Cr2O7)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r2O27-+H2O⇌2CrO24-+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后,溶液呈橙红色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氢离子浓度比原溶液大D.向体系中加入少量水,平衡逆向移动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盛有2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MnO2作催化剂,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B.工业合成氨中,将氨气液化分离以提高氨气产率C.SO2氧化为SO3,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D.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泡沫4.KI和I2在水中存在的平衡:I2+I-3I-(无色),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通入氯气平衡逆向移动B.增加-c(I)可以提高I2在水中的溶解度C.加入少量KI固体,溶液颜色变浅D.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5.室温下,向3mL0.1mol/L稀盐酸中加入1mL0.1mol/L氯化钴溶液发生反应:2+-2-2264+6H O ΔH 0[Co(H O)]+4Cl (CoCl )>粉红色蓝色,平衡时溶液呈浅紫色。
学案4:2.3.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会根据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
3.会分析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新知导学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对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可逆反应而言,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
自主检测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下列反应所建立的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2NO2(g)N2O4B.N2(g)+3H2(g)2NH3(g)C.C(s)+O2(g)2CO(g)D.H2(g)+I2(g)2HI(g)课堂互动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记录:实验原理Cr2+H2O2Cr+2H+(橙色)(黄色)实验现象实验原理Fe3++3SCN-Fe(SCN)3(红色)实验现象实验1 橙色加深实验3红色加深实验2 黄色加深实验4红色变浅讨论探究根据上面表格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分析浓度改变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归纳总结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例题1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g)+B(g) C(g)达到平衡,若增大A的浓度,使平衡右移,并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小B.A的转化率增大C.C的体积分数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体积分数D.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例题2可逆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引起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增大FeCl3溶液的浓度B.减小FeCl3溶液的浓度C.增大KCl溶液的浓度D.减小KCl溶液的浓度易错提醒分析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需注意的问题:(1)体系中增加固体或纯液体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v(正)仍然等于v(逆),平衡不移动。
选择性必修1学案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反应X(g)+Y(g) Z(g)+W(s)已达平衡,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
A.减少Z或W的浓度
B.增大W的浓度
C.减小Y的浓度
D.增大X或Y的浓度
2.(2020湖北荆州沙市中学高二上期中)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Cr3+在水溶液中呈绿色或蓝绿色。
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r2O72-(橙色)+H2O 2Cr 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 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题组二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案: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预习提纲)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 、新化学平衡的 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实质当外界条件变化时, v (正) v (逆),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 v ′(正) v ′(逆)时,建立新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原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的转化.3.研究对象:已经建立 的体系;本质原因:v (正) v (逆)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规律: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Cr 2O 2-7+H 2O 2CrO 2-4+2H +橙色 黄色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 mol·L -1K 2Cr 2O 7溶液。
②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 mol·L -1HNO 3溶液,观察并记录溶液的颜色。
③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1 mol·L -1NaOH 溶液,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橙色加深;增加OH -的浓度,减小H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黄色加深。
基本规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实验2-4]在KSCN + FeCl 3 KCl + Fe (SCN )3反应平衡体系中,继续加入FeCl 3溶液的瞬间, FeCl 3的浓度 ,Fe (SCN )3的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 正 ,V 逆 (填“增快”、“减慢”或“不变”); 因而V 正 V 逆(填“=”或“≠”),致使平衡 (填“移动”或“不移动”)。
随着平衡向 (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的移动,FeCl 3的浓度 ,Fe (SCN )3的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 正 ,V 逆 (填“增快”、“减慢”或“不变”);最后V 正 V 逆(填“=”或“≠”),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基于自主学习的“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
习, 由实验 、 总结 、 图表的抽象到具体 的表述方式学 习 及 自主学习习惯 的培养。
4 . 教材 过程
通过一则工业生产 隋景引入课题 . 接着再让学生结合 学案流程图 自己思考 、 交流、 归纳总结 , 并填写学案 中 的相关问题 , 从而得出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在教学 过程 中,采用教师点拔与学生 自主探索相结合 的方 法, 并用练 习加 以检验 和巩 固 . 从而完成对知识 的发 现和接受 , 真正使 书本知识变成 自己的知识 。 2 . 化 学平衡 的 移动
l m o l / L N a O H溶 液 。
( 黄色 ) 实验结论 定量分析 关系 ( 逆) Q =
一
实验 1 c ( H )
— —
现象
平衡移动
( 正)
K
变化
实验 2 c ( H )
将上述溶液分 成两份 , 向其 中一份滴加 l m o l / L HN O 3 溶
角度 问题的教 学策略 . 为 自主学 习提供 了保证 ; 通过 多重形式的活动, 教给 学生观察分析 、 理 解升华、 9 3 - 纳总结等 方法 , 使 自主 学习得以顺利 实行 。 关键词 : 自主学习: 化学平衡 文章编号 : 1 0 0 8 — 0 5 4 6 ( 2 0 1 4 ) 0 1 — 0 0 6 4 — 0 3
习能 力 、 学 习习惯 。 二、 “ 化 学 平衡移 动 ” 的教 学设 计
①能够从本质上理解浓度 、 压强 、 温度对化学平
衡移 动 的影 响 。
②能够正确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③能够 自 主选择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式进了影 响 正 、 逆 反 应 速 度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移动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并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
2、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
3、移动的方向:由v 正和v 逆的相对大小决定。
①若V 正=V 逆 ,平衡不移动。
②若V 正>V 逆 ,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V 正<V 逆 ,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过渡】:哪些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浓度:增加浓度,可以___________反应速率
2、温度:升高温度,可以___________反应速率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以_________反应速率
4、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可以_________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1、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此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均_________,但是正反应速率_____逆反应速率,平衡向 方向移动。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 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 注意:
(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2)工业上用适当增加相对廉价的反应物或及时分离出生成物的方法提高产量。
【小试身手】已知 FeCl 3(棕黄)+3KSCN (无色)
Fe(SCN)3(血红色)+3KCl ,
充分反应后,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将会导致混合体系的颜色加深。
( ) (1)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氯化铁固体 (2)向混合体系中加入硫酸铁固体 (3)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4)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5)向混合体系中加入NH 4SCN 固体 2、压强
图像: 对于 2NO(g) + 2CO(g) N 2(g) +2 CO 2(g)
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均_______,此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会使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
旧平衡
V 正=V 逆
条件改变
v 正≠v 逆
一段时间后 新平衡
V '正=V '逆
结论: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前后体积发生变化时, 1、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 2、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多的方向移动。
注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解释: 图像:
【小试身手】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 ①2NO(g) + O 2(g) 2NO 2(g) ②H 2O(g) + CO(g) CO 2(g) + H 2(g) ③H 2O(g) + C(s)CO(g) + H 2(g) ④CaCO 3(s) CaO(s) + CO 2(g)
⑤H 2S(g) H 2(g) + S(s)
3、温度 图像:
;
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此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均 ,但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使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之降温,此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均 ,但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使平衡向 方向移动。
任何反应都有热效应,即温度对平衡都有影响
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小试身手】在高温下,反应2HBr H 2+Br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
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Br(g) B 、降低温度 C 、升高温度
D 、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 2(g) 4、催化剂 图像:
结论: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小试身手】判断下列图像哪条线有催化剂。
催化剂
当堂检测:
三、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①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这种改变
② 平衡移动原理只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平衡所需时间。
巩固练习
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 2(g) 2NH 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
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
C .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
D .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 A .加入一种反应物 B .对平衡体系加压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5、二氧化氮能形成二聚分子:2NO2(g)N2O4(g),ΔH <0。
现欲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 分子质量,应采用的适宜条件为( )
A .高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高压
6、对平衡CO2(g) CO2(aq) △H= -19.75 kJ/mol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
7.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8.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体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现有可逆反应2NO2(g)N2O4(g),△H<0,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2、t3、t4时刻采取的措施。
t2:;t3_____________________;t4:。
10.现有3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下列反应:CO2(g)+H2(g) H2O(g)+C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浓度不同。
其中甲:CO2 = H2 = a mol;乙:CO2 = a mol,
H2 = 2a mol;丙:CO2 =H2 =H2O(g)= a mol。
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
11.对可逆反应:A(g) + B(s) C(s) + D(g) ΔH>0 ,左下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
④升温;⑤减少C,符合图示的条件改变的是( )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④⑤
1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 + O2 (g)
2SO3(g) △H<0。
600℃时,在某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有如右上图所示的变化。
其中10 min到15 min时,肯定与图像不相符的变化是()A.加了催化剂B.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C.升高温度D.缩小容器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