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文言文
初识小古文
亲同学们来表演一下两个小故事。
学好小古文的方法 1、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2、多背。在朗读的基础上尽量多背。 3、多记。多记文言文常用词 4、多练。翻译、续写、仿写 5、多查。及时查阅工具书解决遇到的不懂得地方。
• 小古文练习P68
谢谢观赏
初识小古文
读古诗,猜动物
蜜蜂 猫
牛
鹅 百灵鸟
什么叫小古文
古代人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叫做文言 文。小古文即篇幅短小的文言文。
小古文的特点 • 1、篇幅短小 • 2、语言精练 • 3、含义深刻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 断之有丝。Leabharlann 蜀(shǔ)鄙(bǐ)之僧
一人性缓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cháng)尾 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 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 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缓:缓慢。 乃:于是,就。 遽:立刻。 裳:古代的衣裙。 恐:担心。 果然:果真这样。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 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shì )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 (cán)色。
之:到,往,去。 恃:凭借。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初一文言文4篇
童趣--(清)沈复原文如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也能注意到最细微的事物。
(当我)见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声如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
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变成白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凭着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
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推倒山压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大吃一惊。
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鞭打蛤蟆,(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文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人教七年级上初识文言文 课件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其内容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初次见面的古代话怎么说
初次见面的古代话怎么说初次见面总是会比较客气礼貌的问候对方。
那么初次见面的古代话怎么说呢?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初次见面的古代话怎么说初次见面说“久仰”与人初次见面或结识时,为了表示礼貌,可以用敬辞“识荆”。
“识荆”的“识”,义为认识;“荆”,指韩荆州,即韩朝宗,唐代荆州长史。
语本唐代诗人李白的文章《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礼貌用语。
古人打招呼是行礼,一般不说什么话,说的话当然是说文言文。
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一、初次见面的敬辞初次见面的时候一般会说“久仰”或者“久违”,这是比较常见的敬辞。
这两个敬辞一般在古代说的比较多,属于文人骚客们使用的见面敬辞。
但是现在的人一般见面会说的是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传统的初次见面的敬辞就是“久仰”和“久违”。
二、其他的敬辞如果是等候客人,那么可以说“恭候”,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光临”。
如果是未来得及欢迎,那么就要说“失迎”,如果是起身要告别了,那么就会使用“告辞”这样的敬辞。
当我们去拜访别人或者看望别人的时候是使用“拜访”的,如果离开的时候希望朋友不用送自己那么就会使用“留步”。
出门送客的时候一般会说“慢走”,和客人进行道别的时候一般会说“再来”。
如果是想要请人休息,那么使用的敬辞是“节劳”。
如果对方不适,就会说“欠安”。
如果是陪伴朋友可以用“奉陪”,如果是中途需要告辞可以用“指教”。
如果是求人解答问你,可以使用“请教”,如果是盼人指点的话可以用“赐教”。
请人帮助的时候可以说“劳教”,但是求人方便的时候应该说“借光”。
初学文言文
文言文作者:刘义庆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老爸(父亲)、老母(母亲)。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
君(对他的尊称,谦词)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
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司马光》第二课时 教案+反思
【谈话导入】1.出示关于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请一位同学简要讲一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就要学习这位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请跟老师板书课题,指点写“司”字。
3.学生齐读课题,老师简介复姓。
【设计意图】部编版教材非常重视古诗词等传统文学的渗透,在三年级出现文言文,对于这种文体,孩子们接触得比较少。
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旨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恐惧文言文。
【初识文言文】1.出示文言文《司马光》,师范读。
问有多少字?2.出示小古文《司马光》及现代文《司马光》,师:141个字,只用30个字写出来,你有什么疑问吗?今天的课文跟刚才我们读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
3.师: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文言文非常简练,有时一句话就只有几个字,但细细品味,隐藏着很多意思在里面。
今天,我们就走进文言文《司马光》,一起看看讲的是什么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把现代文与文言文进行直观地对照,让学生简单的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初读课文,走近故事】1.师出示自读要求。
学生练读,指名读,正音。
2.师有了停顿符号,能够让我们读的更清楚更有节奏感。
出示停顿符号,师带读,生跟读。
3.小组比赛读。
4.全班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为此我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读:练读、指名读、范读、带读、师生接读、比赛读、齐读等,通过各式各样的读,让孩子把文言文读通了、读顺了、读出节奏感。
每一次读有每一次的要求,循序渐进,最终到达本环节的目标。
【小组合作,演绎故事】1.师:刚才我们不仅读准字音还借助停顿读通了文章。
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如果有读不明白的,请看一看下面的注释,还有不明白的就打上一个小问号。
2.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文言文心得体会
文言文心得体会文言文心得体会篇1余致力于文言文学习,历经数月,颇有心得。
今欲以文抒怀,以简述之。
初识文言文,乃于古之典籍。
观其辞藻,华丽庄重,意蕴深远。
古人以之述志述事,表达情感,抒发胸臆。
余深感其魅力,故立志以学之。
始,余攻读《论语》、《大学》等经典,渐识古人之风范。
继而,涉猎《史记》、《汉书》等史书,以了解古人之智慧,见识其严谨治学之风。
又研读《左传》、《孟子》等文献,深入理解文言文之美。
余深知文言文之妙,非浅薄之士所能领略。
学文言文,须探求古人之志,感悟其情怀。
余尝以文言文寄托心灵,借古事抒发当今之感悟。
习文言文,亦助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回顾数月之文言文学习,余颇有所得。
古人之智慧,得以传承。
学文言文,亦使余之人生境界得以提升。
愿与诸友共勉,以文言文为载体,共同追求心灵之升华。
文言文心得体会篇2文言文心得体会:1.背景介绍: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
学习文言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2.过程描述: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首先需要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包括实词和虚词。
然后需要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如句式、词性等。
接着,需要逐渐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深入分析: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如省略主语、宾语前置、介词使用等。
这些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4.个人观点:我认为学习文言文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5.对比与参照: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语法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主语、宾语需要前置,而在文言文中则需要使用介词进行前置。
初级中学语文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初中文言文加古诗翻译七年级上册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初识文言文
文言虚词
什么是文言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文言虚词有哪些——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
叹词、拟声词
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 信: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
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
达: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
雅: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简明优雅。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②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去。
3.说说王戎是怎么判断李子是苦的呢?(2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真题链接
1.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 上序号。(4分)
( 4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1 )宋人有耕田者。 ( 3 )因释其而守株,复得兔。 ( 2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0.兵 古义: 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31
11.狱 古义: 案件。
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3.居 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 居住、住所。
• 文言文简洁、典雅。帮助我 们培养语感,继承祖国文化; 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 情,学习文言文中丰富的词汇 ,丰富语言积累。(成语:醉 翁之意不在酒)
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要求?
•掌握作者信息(包括:字、号、朝代、哪里 人士。) •掌握作品信息(包括:选自何处) •掌握文言词汇(包括:文言实词和虚词) •掌握文章大意(包括:翻译句子,理解文章 主题、写法)
少年初识韩文文言文
少年初识韩文文言文
鼓起勇气,我开始学习韩文,一开始非常苦恼,当时的我会想,原来学习一个新的语言是如此艰辛和陌生!一路苦苦探索,最终收获也是琳琅满目,这一切都是韩文文言文给予我精彩而又可贵的经历!
最开始,我听韩文听起来就像一团乱麻,我没办法辨认单字、句式、语意完全是一头雾水,连哑巴都说不出来,记忆起来也是特别困难。
此时此刻我总觉得自己太天真,有时甚至想发泄一波。
但是既然走上了这条学习韩语的路,我就只能勇敢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于是,我决定用更多的耐心去思考,尽力学习韩文文言文,多接触各种韩文文章,灌输每一个细节并一一学习,努力把一个个字素描的清晰,自觉阅读大量文章,尝试走入每一句话之中去憧憬。
渐渐地,不知不觉地我开始初步掌握韩文文言文里的语法(尤其是,我开始把定语、动词和句子的标点符号搞得熟悉),当一个句子从一串乱码变成能理解的意思时,我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相信接下来的道路也不会太艰辛,慢慢我也着手尝试写一些自己的作文,展现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这段初识韩文文言文的经历,虽然有艰辛,但却充满了收获。
我渐渐把韩语学习作为一种乐趣,那么,谁也阻挡不了我学习精进韩文的勤奋与毅力!。
初一文言文入门
原文和译文1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心里想到江河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长江黄河!”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说出他的想法。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
于是,摔破了琴,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2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拉弓搭箭去射它。
(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人家。
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3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也不能决断(谁是谁非)。
初识文言文
因
为_____。 2、我猜测_____是______的意思, 因为_______________。
再来试一试: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 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1、
②句中我能理解词语走的意思是 , 因为 _____。 2、我猜测③ 句中的释是______的意思. 3. 我猜测⑤句中的为是______的意思. 4.我知道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寓 意是( )
4、
把文言词译成现代汉语时有 ____方法,分别是____和____。
再来试一试:
三阿弟 汉时有一神相来访刘玄德,刘 使观相。相者曰:“汝相甚好,白 面而白心。”因令相云长,相者曰: “汝相亦好,赤面而赤心。”刘闻 之,急提张翼德手曰:“三阿弟险 矣,莫相吧。”
1、我能理解的词语是_____,
“其”的用法
一、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他 (的)”、“她(的)”、“它(的)”、 “那(些)”、“这(些)”等 必细察其纹理(它的,指所观察之物) 蹲其身(代词,指自己) 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们的)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 其恕乎(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为”的用法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要熟读背诵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
理解课文意思,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 2 、在理解文言文过程中,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利用好课文注解和工具书。 3、联系旧有的知识,主动积累新词汇。
学习文言文强调
读懂——能见“言”而知“意”; 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 言习惯,形成语感;
问题三:文言文难学吗?
初中第一篇文言文
《世说新语》两则:其一:《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其二:《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初一文言文学习入门 (2)
《童趣》一、疏通课文:【课文翻译】: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感到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重点词语】 [余]我。
[童稚]幼小。
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
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
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预初晨读古文十篇
与王夷甫谈,便已超 诣。王叹曰:“卿天才卓出, 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 厷后看《庄》《老》,更与 王语,便足相抗衡。
4、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 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 月,闻江渚(zhǔ)闲估客船上 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 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 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 作咏史诗。因此相要(yāo), 大相赏得。
9、张吴兴年八岁,亏齿。 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 “君口中何为开狗窦?” 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 从此中出入!。” 。
10、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 爱之,恒臵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 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 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 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 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 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 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 得全。
7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 止得襦[rú ]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 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 寻作複裈( fù kūn )。”儿云: “已足,不须複裈也。”母问其故, 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 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8、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 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 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 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 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 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 举坐叹其雄爽。
5、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 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 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6、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 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 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 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 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 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 “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 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 见长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的用法
一、介词。 1、“用”、“拿”、“把” 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仁以为己任 2、“凭” 、“凭借” 可以为师矣 3、“因为” 4、“按照”
二、连词,表并列、目的、修饰等关系:“来”、“用 来”
再见!
4、
把文言词译成现代汉语时有 ____方法,分别是____和____。
再来试一试:
三阿弟 汉时有一神相来访刘玄德,刘 使观相。相者曰:“汝相甚好,白 面而白心。”因令相云长,相者曰: “汝相亦好,赤面而赤心。”刘闻 之,急提张翼德手曰:“三阿弟险 矣,莫相吧。”
1、我能理解的词语是_____,
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 句式。
让我们开始充满趣 味的文言文之旅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
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 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划线的词语
Hale Waihona Puke 有涉江者( ) 遽契其舟(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 2.故事可用一个成语概括( )寓意是(
)
“之”的用法
一、代词,代人(物、事):“他(们)”、“她 (们)”、“它(们)”
昂首观之(它,指蚊子) 趋之别院(它,指癞虾蟆)
学而时习之(它,指学习的知识) 二、助词:1、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三、动词:“到”、“往”、“去”
“其”的用法
一、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他 (的)”、“她(的)”、“它(的)”、 “那(些)”、“这(些)”等 必细察其纹理(它的,指所观察之物) 蹲其身(代词,指自己) 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们的)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 其恕乎(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为”的用法
一.介词
做,当,当作,作为,看作 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可以为师(做) 二.介词 替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连词 因为 项为之强 四.表示被动 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而”的用法
一、表顺承:“然后”、“并且”、或不译 学而时习之 二、表转折:但是、然而 、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问题三:文言文难学吗?
朗读下面一则短文,并用自己的话
复述故事
诸葛瑾 诸葛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 会客,使人牵驴入,题其面曰: “此诸葛瑾。”恪请笔续两字于下 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赐恪。
这个练习给我的启示是:
1、学习文言文_______。
2、学习文言文第一步__。
3、学习文言文要注意____。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要熟读背诵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
理解课文意思,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 2 、在理解文言文过程中,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利用好课文注解和工具书。 3、联系旧有的知识,主动积累新词汇。
学习文言文强调
读懂——能见“言”而知“意”; 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 言习惯,形成语感;
走进文言文的世界
问题一: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也叫古文。是古代的
书面语体。与白话文相对。
问题二: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可以了解我国5000年的历史,知道许多
精彩诱人的故事。 ——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源,现代汉语的许多 词语出于文言,文言的许多句子成为现代汉 语的成语,学文言能大大促进现代汉语学习。 ——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提升人生价 值。 ——文言文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 有很大的美感。
因
为_____。 2、我猜测_____是______的意思, 因为_______________。
再来试一试: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 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1、
②句中我能理解词语走的意思是 , 因为 _____。 2、我猜测③ 句中的释是______的意思. 3. 我猜测⑤句中的为是______的意思. 4.我知道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寓 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