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如何进行情景教学
教师如何进行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进行情景教学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设计情景、引导学生、评估反馈等方面,探讨教师如何进行情景教学。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情景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情境,确保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符。
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确保情景教学的顺利进行。
最后,教师需要对情景教学的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二、设计情景在进行情景教学时,教师需要设计一个真实而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
情景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情景设计还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设计丰富多样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引导学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主动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情景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评估反馈在情景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进行笔试、口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在评估反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励学生,鼓励他们不断进步,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关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问题的情境背景、问题的引入方式、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延伸与应用。
问题的情境背景可以是真实的、具体的生活场景,也可以是虚构的情境,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能够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习有关植物的课程时,可以以植物生长的过程为背景,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
问题的引入方式需要巧妙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给予一些有趣的事实、展示一些引人入胜的实验等方式引入问题。
在学习有关物质的状态变化时,可以通过展示冰块溶化的实验来引发学生对变化的思考,进而引入问题“为什么冰块能够溶化?”或者“溶解是怎么发生的?”等。
问题的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问题可以分为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闭合性问题则有利于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学习有关磁性的课程时,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为什么一些物体具有磁性?”或者闭合性问题“哪些物体具有磁性?”等。
问题的延伸与应用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情境可以进一步引申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在学习有关水的循环和利用的课程时,可以引入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或者“如何保护水源?”等,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除了以上几个要素,创设问题情境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问题情境需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问题情境还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请结合实际论述情景教学基本构成要素
情景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建具有情感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情景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场景设置:场景设置是情景教学的核心要素,它能够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各种生动的场景,如实地考察、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
情感激发:情感激发是情景教学的重要特征,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设置具有情感色彩的场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情景教学的载体,它需要与场景设置和情感激发相符合,以确保情景教学的效果。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是情景教学的关键要素,它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生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是情景教学的保障要素,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同时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场景设置、情感激发、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和教师引导。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的作用,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
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引言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角度,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创设生物教学情境的建议。
二、探索自然,观察生物1. 创设野外考察活动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们去野外进行生物观察和研究。
例如,带领学生去校园周边的公园、湖泊、山区等地,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植物的特征和适应性。
同时,还可以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的昆虫、鸟类和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关系。
2. 创设实验室观察在实验室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样本,并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
例如,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生物的微观世界。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生长实验,让他们亲眼见证植物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株的生长过程。
三、生物的进化和遗传1. 模拟进化过程利用游戏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进化过程。
例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代表不同的物种,让他们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竞争和适应,观察物种适应性的变化和进化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进化的原理和机制。
2. 创设遗传实验在实验室中,可以设计遗传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观察和研究。
例如,通过交配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基因型的后代表现出的性状,帮助他们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四、生物的结构和功能1. 模拟人体器官可以利用教具或模型,让学生亲自组装人体器官,并模拟器官的功能。
例如,让学生组装呼吸系统模型,通过吸气和呼气的实际操作,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气体交换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创设病例分析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真实的病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个病人的病历,让他们根据病历中的症状和体征,推断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科学创设情境,培养自主能力——谈几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教师如何进行情景教学
教师如何进行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精心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反馈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教师如何进行情景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一、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情景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和学习能力,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情境情景教学的核心是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设计情境:1.选择合适的情境: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或者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2.设定情境背景:教师需要为情境设定一个背景故事或者场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情境的真实性。
3.确定情境任务: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情境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4.准备情境材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图片、视频等材料,以增加情境的真实感。
三、引导学生思考在情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1.提问: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3.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情境,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提供反馈和评价在情景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供反馈和评价:1.口头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指导和纠正来提供反馈。
2.书面反馈:教师可以给学生写评语或者批改作业,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同伴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供反馈。
五、总结和复习在情景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复习。
创设科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实践
小桥 , 把“ 再 小桥 ” 平放 在水 平桌 面上 , 然后学 生趴 如 朵朵梅花 的水 渍 , 这能使学生深 深体会到音叉 的 而两次声 音大 小 的对 比 , 又能 使学 生领会 其 在桌面上 , 嘴对着 “ 洞” 桥 使劲吹气 。 这样 的实验 , 材 振 动 ;
在此 基础上 , 师可适 时 引导学 生 教 料简单 , 易做 , 能激发学 生的探究欲 , 助于他们发 中 的能量 变化 。 有
都在课堂上进行 , 教学时 间显然 是不够 的。 因此 , 教
多媒体 ; 实验现 象需 用多媒 体放 大 的 , 可用 越 多 了。 如果 每个 活动 进行辅助 ; 现有 条件 下无法 开展 实验 的 , 用多媒 了 , 就
掌握各种媒 体 如“ 声音 的产生 和传播 ” 课本 中用 音叉弹 开乒 师要熟悉学校教 学资源的 配备情 况 , , 乓球来说 明音叉 在振 动 。 实 , 其 音叉 实验可 整合 声 的特征 , 尽可能用 最简单 的媒体 获得最大 的教 学效
境) 想到了什么?手指 的感觉相同吗?为什 么呢?” 学生通过的 自己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 , 以发现包 可
【 第一部分 】 观察光合作用
1 用蜡笔把 两个试 管分别标 记为 l和 2 . 。在
l号试管 中加满碳 酸氢钠溶液 , 这种溶液将作 为二
含在实验过程 中的两个独立 的要素——力 和距 离 , 氧化碳 的来源 。
学生 通过投影能清 晰地看到音叉入 水 的东西进 行实验 探究 。 “ 如 研究 流体 压强 和流速 的 在不言 中了。 看 关系” 实验 , 可将一 张长 1 5厘米 、 5厘米 的硬 纸 后 的水波荡漾 ,体会声 音是 以波 的形式 传播 的 ; 宽 教师再 将 白纸竖 起展示 , 以看到 状 可 板两头折一下 ( 1 约 厘米 )使 这张硬纸 片成为一 座 到水花溅 起 , ,
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小学生学习科学
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小学生学习科学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的学习需要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经验。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科学,我们需要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科学的乐趣与魅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的现实应用。
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工厂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让他们亲眼目睹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展览或科技创新大赛,让他们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科学项目,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创设真实的科学实验环境。
例如,在课堂上设置实验台,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观察。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情景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例如,通过给学生一个空水杯和一些小纸片,让他们思考如何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漏斗,引导他们发现科学原理并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技能,还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植物种植、动物饲养、环境保护等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科学调查和数据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统计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游戏和科学实验室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科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科学实验室,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项目,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植物生长的问题情境创设
情境:在一堂关于植物生长的课上,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盆盛开着的鲜花,让学生观察花朵的结构,并且问:“为什么花儿的颜色会如此美丽?是因为什么原因?”学生不断提出各种猜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最终引出了颜色素的概念。
情境: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小动物的食物,如草、肉、水果等,并且问:“你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动物都吃些什么吗?为什么它们会选择吃这些食物?”学生可以通过比较观察,尝试自行挖掘动物饮食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情境: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水、冰块和蒸汽,并且问:“我们平常见到的水可能会变成哪些状态?它们与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讨论,认识到水的状态可以是液体、固体和气体,从而探讨水分子间的关系。
情境:老师为学生讲解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并且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日照角度的改变,来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接触到太阳光线对地球的影响。
情境: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夜晚看不到光?”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可以逐渐了解到光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同时也能明白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
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更容易培养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创设情景教学
创设情景教学标题: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导言:在教育领域,教师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情景教学正是其中之一。
情景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场景和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情景教学的概念、原理,并探讨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景教学。
第一部分:情景教学概述1.1 什么是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以真实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进行真实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它追求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培养思考、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情景教学的原理情景教学的原理包括学习与真实生活的对接、经验主义学习和主动参与等:- 学习与真实生活的对接:将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相连接,实现学习目标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 经验主义学习:通过体验和感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主动参与:情景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二部分:情景教学的实施步骤2.1 确定学习目标在实施情景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
这样才能将情景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并达到预期效果。
2.2 设计情景教学活动根据学习目标,教师需要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景教学活动。
活动可以包括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
同时,教师应注意活动的设置方式和内容,确保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投入。
2.3 实施情景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来进行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总结和评价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这一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反思和总结所学内容,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情景教学中的实际掌握情况。
第三部分:创设情景教学的实例在各个学科领域,情景教学都可以发挥作用。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而要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有效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教学情境创设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以期给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和帮助。
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而创设有效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包括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
只有将教学情境创设好了,教学效率才能够得到提高。
创设有效情境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做好规划。
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者音乐欣赏等活动来营造诗意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而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则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等活动来营造严谨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然后再进行情境创设。
创设有效情境需要注重情感与认知的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认知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情境只有在情感和认知的融合中才会显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中获得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深化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情感与认知的融合,使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和具体。
创设有效情境也需要积极借助多种教学资源。
在现代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使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学资源包括实物资源、信息资源、人际资源等。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积极借助各种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情境。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器材和化学模型等实物资源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化学的神奇。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展示古文小说或者名家作品的经典片段,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教师在创设有效情境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英语教学的情境
创设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合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在教学资源方面,可以向学生提供各种绘本、故事书、歌曲等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英语知识。
在教学活动方面,可以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知识。
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教学往往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成为了每位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式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掌握英语知识。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提高英语能力。
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同样十分重要。
英语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
在语言环境的创设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练习英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设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希望每位英语教师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学习情境。
创设适宜适度适合的教学情境
创设适宜适度适合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创设适宜、适度、适合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创设适宜适度适合的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适宜适度适合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于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和文学作品。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成就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设立学习目标、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主动进行学习。
二、提高教学效果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设适宜适度适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品质、学科知识、能力素养等。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创设情境的六种方法
创设情境的六种方法
创设情境的六种方法包括: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熟悉的事例,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 运用实物、图画、简笔画,巧设情境。
直观具体的形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从具体的形象中思考抽象的数学问题。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
4. 利用问题、故事创设情境。
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思考动机。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5.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情境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 动手操作,探究情境。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演示来亲自感受,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和技巧。
1. 利用实物和实际场景: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实物和实际场景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讲解动物食物链时,可以带来一些塑料动物模型或实际生物样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什么狮子是食物链的顶端?”“为什么有些动物可以吃植物?”等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特征,进行类比和归纳。
在讲解天气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天空是晴朗的,有的天空是阴沉的?” “为什么冬天的天空比夏天的天空更容易发生雾霾?”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来理解天气的原理。
3.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疑惑: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疑惑。
在讲解自然界中的变化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冰会融化?” “为什么水可以变成气体?”这些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背后原理的好奇心。
4. 利用实验和观察推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任务,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解释。
在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情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而在水中和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推理,可以逐渐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5. 运用互动游戏和小组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合作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享思考的方式来探究科学知识。
在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造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和分享来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在高中教育阶段,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机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我们需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实验情境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情境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例如制备氢气、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颜色变化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神奇,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生活情境化学知识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通过生活情境来引入化学知识。
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以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酸碱食物为例,让学生了解酸碱的概念、性质及应用;在讲解化学平衡时,可以以硫酸与碳酸钙的反应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原理。
通过引入生活情境,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化学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三、论文情境在化学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因此可以设计一些论文情境,让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撰写论文等活动。
设计一个“环保化学论文”情境,让学生选择一个环境问题,然后进行相关化学原理的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一篇环保化学论文。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比赛情境在化学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化学知识竞赛,让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竞赛、实验设计竞赛等活动。
通过比赛情境的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化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
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以后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多多进行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创设情境小学作文教学
创设情境小学作文教学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激发学
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兴趣。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1. 利用实物创设情境:
- 教师可以带来一些实物,如水果、玩具、植物等,让学生观察并
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 通过图片激发想象:
- 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如风景画、动物照片或人物肖像,引导学
生根据图片内容编织故事。
3. 角色扮演:
-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老师、宇航员等,然后描述这
个角色一天的生活或经历。
4. 情境模拟:
- 模拟一些生活场景,如市场购物、家庭聚会等,让学生在模拟中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故事接龙:
- 教师开始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继续故事,这样可
以锻炼学生的连贯思维和创造力。
6. 音乐和情感:
-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来创作作文。
7. 户外教学:
- 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观察,如公园、动物园或植物园,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8. 利用新闻事件:
-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新闻事件,让学生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9. 绘本阅读:
- 阅读绘本故事,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并鼓励他们添加自己的想象。
10. 科学实验:
-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变化过程,并记录下来。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 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
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故事;教 《 水的 使 学生爆发思想的火花 。例 如教 《 气象站
创 设课 堂教 学情境 的方法 多种 多样 ,
压力和浮 力》时 ,讲阿基米德从浴桶水溢 参观 》一课 ,教师提 问:每天我们都 能听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 际,教材 的不同内容等
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 “ 直觉的顿悟” 发 到天气预报 ,有谁知道这天气情况 是怎样 具 体 情 况 和 条 件 灵 活运 用 , 创 造 出 适 合 学 ,
过学生动 手 、动 脑 , 设寓教 于乐情境 , 创
中,使 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 中 和 追 求 , 并 获 得 成 功 的 快 乐 。
能够激 发学 生的 学 习兴趣 ,产生动 力 , 运 用所 学 知识 、 技 能解 决实 际 问题 ,有
五 、运 用想象构思情境 ,培养 学生想
主 动探 索 。例 如 教 《 体 的热 胀 冷 缩 》 利 于激 发 学 生对 新知 识 的探 求 。 例如 在 象 能 力 气
.
。
时 ,教师先演示一个 “ 喷泉 ”实验,即 《 体 、绝 缘体 、半导 体 》一 课教 学 中 , 导 爱 因 斯 坦 曾 指 出 :“ 象 力 比 知 识 更 想 把_个带 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装有少量冷 教师 先 出示 一 电路 板 ,紧接着 设 问:“ 有 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 限的,而想象 力是概
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 、历史 故事,看一些 忘,他们会追踪科学家 的思维 ,去体验创
四、联系生 活实际创设情 境,让学生 植物 体里 出 来 的 , 那 么 植 物 体 应 有 什 么 样 自然 课 把 整 个 自然 作 为 学 生认 识 对 象 出植物 体表 面应 有水 蒸气 可以跑出去的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哇塞,这可真是一种超棒的教学方法呢!
情境创设法就是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它的步骤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知道自己到底要让学生达成什么。
然后精心选择或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场景、历史事件、故事等等,一定要足够吸引人哦!接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沉浸其中,去感受、去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不能太假太无聊啦,不然学生可没兴趣呢!还要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策略。
在实施情境创设法的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呀!不能创设一些危险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吧,那可不行!要确保整个过程是安全可靠的,让学生能够放心大胆地参与。
同时,也要保证情境的稳定,不能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那情境创设法都能用在哪些地方呢?它的应用场景可多啦!像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在科学教学中,创设一个实验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且通过情境,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记忆也会更牢固呢!
就拿一个实际案例来说吧,在一节历史课上,老师创设了一个古代战争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将军、士兵、百姓等等。
学生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积极地投入到情境中,去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疾苦。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比单纯地听老师讲效果好多啦!
情境创设法真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呀,它能够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难道不是吗?。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这一情境,学习兴趣、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带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探索的心扉,激起他们求知的热情,点燃他们心中的创新之火,使其既有所得又乐在其中。
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一、以学生的认识困惑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困惑来自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无知,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思启于疑”,有疑才会产生探究的动力。
学生面对这复杂多变的世界,必定会存在困惑,他们急待想认识、想解决。
从学生的困惑入手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进入思维的兴奋状态。
如:平静的湖面倒立着美丽的白塔、鱼虾嬉游清澈见底的小河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引发学生去探究光学问题;河水为何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轻功”是否真的存在,引发探究“重力”概念等等。
二、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注意结合学生熟悉、关心的日常生活实例,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以此创设问题情境,进而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往往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显得比原来怎么样?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物体又会怎样?透过圆形金鱼缸观察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而透过空杯子情况却又发生了变化……这又是为什么呢?雨后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海市蜃楼是虚无的幻景吗?学生因为见过或听说过,很有神秘感,就产生了一种想把道理弄清的欲望,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而课后又是课堂的延伸,结合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小实验、小制作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形式。
可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杆秤、潜望镜、万花筒等,这些简易小制作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作者:王全夫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05年第12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然而在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时,出现教师照搬教材——不符合教学实际,或自行设计——牵强附会等现象。
那么,如何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对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
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
而不是教师为教学情境人为编造的。
只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才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例如“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可以创设给客人泡糖茶的生活情境:泡A、B两杯糖茶,其中A 杯为30克糖中倒入120克水,B杯为50克糖中倒入150克水。
师问:“哪一杯糖茶更甜些?为什么?”然后请学生尝一尝,引入新课。
2.思考性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并不只是为了追求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有思考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与自主探索的空间。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时,可创设装乒乓球的游戏情境:学生往透明塑料盒装乒乓球(每只盒子最多装10只乒乓球)。
然后出示两个学生装乒乓球的盒子(一个装了9只,另一个装了6只),师问:“这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只乒乓球,你知道吗?你会用什么办法求出来?”这样创设的情境不但具有真实性、直观性,而且还蕴含着“凑十法”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并理解“凑十法”。
3.针对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
教师应针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使创设的情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有趣的平均数”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情境:星期天,小强、小刚、小明三个好伙伴一起去钓鱼,他们分别钓了5条、10条、6条(图片出示)。
请你想个办法,使他们钓的鱼同样多。
4.共参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能够调动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否则如果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就很容易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这样的教学情境无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10的分与合”教学时,可创设以下情境:黑板上设置标有不同数字(1—10)的10个信箱,教师把写有不同数字(1—9)的9封信分给9个小组,要求信上的数字与信箱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请小组讨论后各派一名代表送信。
这样,每个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5.新颖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精心设计新异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与决心,为学生自主探索营造氛围。
例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情境:王强和李刚参加开心辞典答题,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对的在( )里打“√”,错的在( )里打“×”并与同桌交流,说说错在哪里。
(1)主持人:“74除以8,商几余几?”王强:“74除以8。
商8,余10。
”( )李刚:“74除以8,商9,余2。
”( )(2)主持人:“54除以6,商几余几?”王强:“54除以6,商8余6。
”( )李刚:“54除以6,商9余O。
”( )(3)主持人:“一个数除以7,余数最大是几?”王强:“一个数除以7,余数最大是6。
”( )李刚:“王强答对了。
”( )……师:“王强答对几道题?李刚答对几道题?”这样给单一、枯燥的判断形式赋予一定的情境,学生感到特别新颖,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对余数除法的理解。
6.适量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并非教学情境多多益善,而应该保持一定的量。
如果教师在一节课中创设的情境过多,会导致学生上课时只关注情境本身,而不关注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曾听过一堂课,在整堂课中教师一共创设了14个教学情境,在课尾总结时,学生的回答根本没有涉及到本节课的数学知识,而且随后的课堂作业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一节课中的教学情境不宜太多,一般来说,不要超过5个。
7.可行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从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出发,力求让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悟数学问题,并通过积极的动脑、动口、动手,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使教学情境切实可行。
教师应切忌将教学情境设计得过难、过高、过繁,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否则学生对教学情境就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例如“7的加减法”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情境:请每个学生将7颗石子往小圆圈里掷一次,分别记下圆圈内外各有几颗石子,然后根据每次圆圈内外石子的数目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记录下来。
做得快的同学可再掷一次,看哪位同学得出的算式既对又多。
这样创设的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便于材料的准备,切实可行。
8.时代性原则。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在变化,然而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教材却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对的滞后性。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而应以尊重、理解、创新的态度去对待,努力创设富有时代性、与学生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例如“认识时间”的教学。
可以利用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课件播放“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着陆过程的录像(录像中显示时钟并配以解说)。
学生边看录像边根据录像中的时钟,说出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
这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9.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指在一节课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围绕某一主题展开。
例如教学“统计”时,可以围绕“大象过生日”这一情境展开:今天大象过生日,小动物们前来祝贺(请学生统计小动物的数目),小动物们给大象送来的礼物是各种颜色的鲜花(请学生统计鲜花的数目),大象招待小动物们的是各种水果(请学生统计水果的数目)。
10.多样性原则。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单一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烦闷,不但起不到教学情境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灵活多样地创设,切忌千篇一律。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1.比赛法。
好强、好胜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
学生或师生间进行比赛,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使学生的潜力最大程度地迸发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令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为此,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比赛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创设教师与学生进行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比赛情境。
2.故事法。
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并且对故事内容特别相信。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把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进数学课堂,从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故事中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特别是将教材中的一些抽象、单一、枯燥的内容赋予感情色彩较浓的故事情境,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循环小数”的教学引入时,教师可创设以下故事情境: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教师利用故事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破了知识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3.游戏法。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把学和玩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因此,教师要努力把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技能融汇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既培养学习兴趣,又增长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前后”时,可创设以下游戏情境: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做“老鹰捉小鸡”游戏,由小组长做“鸡爸爸”或“鸡妈妈”,并给自己组的“小鸡”排好队,然后每只“小鸡”都要向“鸡爸爸”或“鸡妈妈”介绍自己所在的位置,说对了就可以做游戏。
4.表演法。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通过表演,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实现在轻松愉快的表演氛围中学习知识、领悟道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时,可以进行“同时出发、相对(相向)而行和相遇(追上)”等表演。
5.操作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引起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时、分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拨弄闹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充分感知时针、分针的行走特点以及钟面的特征,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时机1、课堂教学导入时。
在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2、学生注意力分散时。
当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此时,教师如果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再次引发学习高潮,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3.学习重、难点时。
越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攻克教学的重、难点。
4.探索解题方法时。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教师在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创设教学情境,就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启发,顺利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