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四 文言文阅读 第11篇 小石潭记课件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四 文言文阅读 第11篇 小石潭记课件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12/12/2021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 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 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 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 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袁中道《游青溪记》(节选)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2/12/2021
三、(2018预测)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 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2011孝感,2010 海南,2009贺州)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向上弯 曲,露出水面。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016新疆兵团, 2013镇江,2009崇左)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 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示例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实写鱼,虚 写水。鱼在水中游动好像“无所依”,且一眼可大致看清鱼 的数量,侧面烘托出潭水之清。 示例二:“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写鱼在水中停留、嬉戏的场景,一静一动,自由自 在,活泼可爱。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侧面烘托出水之清。 示例三:“似与游者相乐”,正因为水清,人、鱼之间好像 没有一点遮挡,才会情趣相通,人、鱼相乐,这是作者的独 特感受,可谓神来之笔!

1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

1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

◎第11篇小石潭记:怡情养性(对自然之境的所见所思所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初至涧底,芳叔急于出峡,坐待峡口,不复入。

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①,崖石上覆如瓮口。

旭日正在崖端,与颓②波突浪,掩晕流辉。

俯仰应接,不能舍去。

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之穷.。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③水边突出之石断磴间,乱流而渡,可以攀跻。

遂涉涧从左,则五漈④之石门矣。

两崖至是,壁凑仅容一线,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碍云影。

人缘陟⑤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堕。

盖自四漈来,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

(节选自《游九鲤湖日记》)【注释】①夭矫:飞腾的样子。

②颓:下坠。

③矶:水边突出之石。

④漈(jì):瀑布。

⑤陟:登。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A. 仰视双瀑从空.夭矫()B. 涧右之路之穷.()C. 欲.合不合()D. 惟.闻泉声鸟语耳()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 芳叔急于.出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 与.颓波突浪天与.云与山与水C. 则.五漈之石门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 阴风吹之.蹴尔而与之.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水边突出之石断磴间,乱流而渡,可以攀跻。

迁移攻关练(1)空①空.谷传响__________②浊浪排空.__________③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④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2)穷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②穷.冬烈风__________③而乐亦无穷.也__________④欲穷.其林__________(3)欲①解衣欲.睡__________②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③夕日欲.颓__________(4)惟惟.吾德馨__________(1)于①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②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__③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④于.我如浮云__________(2)与①与.人期行__________②吾与.徐公孰美__________③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④公与.之乘__________(3)则①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②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③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4)之实词迁移虚词迁移4. 选文和《小石潭记》中描写的水,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②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③登轼而望之.__________翻译迁移(1)其间千二百里间:__________(2)可以为师矣可:__________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1篇小石潭记【参考译文】刚到涧底,芳叔忙着走出峡谷,在峡谷口坐着等我,没有再进来。

《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录》预、复习资料

《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录》预、复习资料

岳阳楼记一、作者及作品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文集》。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

庆历五年,范仲淹贬放邓州。

第二年六月,腾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这样写成了。

二、文章思想内容课文虽不足400字,但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文约而义丰。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简要记述了腾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包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的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第三部分“率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换负。

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

课文除结构上很有特点外,在语言上也很有特点。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但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三、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

百废具兴..:都,全;兴办。

/增其旧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浩浩汤.(shāng)汤.: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横无际涯..:边。

/朝晖.夕阴: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全面,详尽。

/南极.潇湘:尽,直到尽到。

/连月不开.:放晴。

/日星隐曜.:光芒。

/薄.暮冥冥:迫近。

/去国.怀乡:朝廷。

/满目萧然:凄凉冷落。

/春和景.明:日光。

/波澜不惊..:平静。

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全;消散。

/..游泳:美丽的鱼。

/郁郁..青青:形容香气浓郁。

/长烟一空登斯.楼也:这。

/宠辱偕.忘:一起。

/把.酒临风:端着。

/予尝求..之心:曾经;探索,..古仁人探求;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心情,思想。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下册第19篇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文言文阅读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下册第19篇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文言文阅读梳理
续表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⑫幽邃(suì)⑬。以其境过清⑭,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⑫悄怆:凄凉。⑬邃:深。⑭清:凄清。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
续表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续表
【思维导图】_
续表
【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角度 二 写景特点
4.(教参“问题探究”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具有哪些特点? ①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如跟随导游边移步,边观景,边听讲解,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变式提问1: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心情变化:由游览之初的“乐”到离去之时的“忧”或“悲”。 变化原因:当时的柳宗元遭到贬谪,心情是悲苦的。游览山水本是为了排遣心中抑郁之情,但这种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变式提问2:文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022河南) ①小石潭水声悦耳,游鱼灵动、可爱,让作者感到快乐。②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触发了作者内心被贬谪的悲凉,让作者感到忧伤。

中考复习:《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诫子书《桃花源记》湖心亭看雪等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复习:《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诫子书《桃花源记》湖心亭看雪等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中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泂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則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鱗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作者是(朝代)的。

(2)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巴陵胜状 / 旗开得胜B.薄暮冥冥 / 日薄西山C.去国怀乡 / 忧国忧民D.把酒临风 / 临危受命(3)在第二段中找出两个描绘景物的成语,并分别写出其描绘的景物特点。

(4)文章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5)人生难免会有失意和苦痛,学过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呢?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做法。

【答案】(1)北宋;范仲淹(2) B(3)①浩浩汤汤,描绘洞庭湖水势浩大的特点。

②朝晖夕阴,描绘岳阳楼景色早晚阴晴多变的特点。

③气象万千,描绘岳阳楼之景雄伟壮丽、千变万化的特点。

( 4)围绕“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回答即可。

小石潭记复习稿

小石潭记复习稿

小石潭记(柳宗元)中考复习手册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原文: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原文: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原文: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文: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原文: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译文: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原文: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原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原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原文: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原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原文: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原文: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译文:坐在小石潭上,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原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原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原文: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译文: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原文: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书下注释】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潭中气氛:清幽冷寂
心境:孤寂悲凉(寄情于景)
7.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 7.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 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 什么辞格? 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考点2:重点实词虚词的理解
当堂检测(看谁记得快)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2、佁然不动: 佁然:(古)呆呆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3、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不可久居:
居: (古)停留 (今)居住
当堂检测(看谁记得快)词类活用
潭中气氛
(气氛—感受)
2、第一段描写了什么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 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 藤蔓。用了“隔”“闻”“伐”“取”“见” 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 了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移步换景)
3、第二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镜头?
影布石上: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 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
幽深极了。
《记承天寺夜游》考点2:重点词语
欲: 想要,准备 月色: 月光 入: 进 户: 窗户,这里指门 高兴、愉快的样子 起: 起身 欣然: 形容水的清澈透明。在这里 行: 出行 空明: 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 交错纵横 样子。 交横(héng): 盖: 原来是 耳 语气词,“罢了” 闲:闲人。 没有事情要做的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老四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老四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桃花源记》一词多义:1.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2.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3.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4.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5.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6.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7.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1.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2.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5.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7.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8.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1.异:感到诧异。

2.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3.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理解探究:1. 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 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5. 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 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9.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10.“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复习16:小石潭记-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复习16:小石潭记-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第二部分 潭中游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
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
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1. 词语解释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
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2)皆若空游无所依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全文梳理
【全文中心】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凄寒幽 怆的气氛,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成语积累】佁然不动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文意理解 1.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 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RJ课后习 题)
若:好像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3)日光下澈
澈:(阳光)直射
(4)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5)俶尔远逝 (6)往来翕忽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7)似与游者相乐 2. 句子翻译
乐【F】:逗乐,嬉戏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
(2)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3. 句子朗读节奏 隔/ 篁 竹,闻/ 水 声,如/ 鸣 珮 环。 4. 文意理解
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

2024年春季中考语文复习:《小石潭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

2024年春季中考语文复习:《小石潭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

《小石潭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一、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

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

)二、文体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

三、文言知识整理1.一词多义道:伐竹取道(道路,名词)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动词)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不可久居(能够,动词)环:如鸣佩环(玉环,名词)竹树环合(环绕,动词)以:全石以为底(把,介词)以其境过清(因为,介词)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隶而从者(跟从,动词)差: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词)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为:全石以为底(作为,动词)为坻(成为,动词)游: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动词)似与游者相乐(游玩,出游,动词)若: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动词)曾不若孀妻弱子(如,比得上,动词)若屈伸呼吸(你,代词)乃:乃记之而去(于是,就,副词)乃不知有汉。

(竟然,居然,副词)而: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乃记之而去(连词,表顺承)隶而从者(连词,表并列关系)2.古今异义闻水声古义:听见今义:用鼻子嗅全石以为底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许可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复习素材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复习素材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刚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的景象,6.《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9.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通过写鸡狗等来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10.《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

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

1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5.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7.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两句诗: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在《桃花源记》中与这两句诗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桃花源记》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唐·柳宗元)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闻水声,如鸣珮(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第①段: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苏,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穿透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致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又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第③段:描写潭上的景物。

写来自西南的溪流,仅用十五个字就写得十分精彩。

既写出它“斗折蛇行”、逶迤曲折之状,又写出它“明灭可见”、时显时隐之景,也写出溪岸“犬牙差互”、山石嶙峋之势。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字,河东人,代文学家,世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

宋代的、、、、、。

二、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影布.石上古义:今义: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句中意为:②下.见小潭原意为句中意为:③潭西南..]而望句中意为:④斗.折蛇.行斗:蛇: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句中意为:(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句中意为:(3)形容词作动词①近.岸,卷石底以出句中意为:②似与游者相乐.乐:(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寒:3.其他重点实词(1)隔篁竹,闻.水声闻:(2)如.鸣珮环如:(3)伐.竹取道伐:(4)水尤清冽...尤:清冽:(5)卷.石底以出卷:(6)皆若.空游无所依.若:依:(7)日光下澈.澈:(8)怡然..翕忽:..远逝俶尔:(10)往来翕忽..不动怡然:(9)俶尔4.一词多义(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即久居(2)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3)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杂然相许.③遂许.先帝以驱驰(4)环①如鸣珮环.②四面竹树环.合③环.滁皆山也三、文言虚词1.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2而①潭西南而.望②乃记之而.去③隶而.从者四、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题探究五、问题探究1.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2.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请简要概括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4课文第2段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中考语文总复习《小石潭记》练习题 (3)

中考语文总复习《小石潭记》练习题 (3)

小石潭记复习二(满分30分,时间15分钟)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 参.差(cān) 寂寥.(liáo)B.为坻.(chí) 为嵁.(kān) 俶.尔(shù)C.翕.忽(xī) 蒙络.(luò) 摇缀.(zhuì)D.清冽.(liè) 佁.然(yí) 幽邃.(suì)2.下面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洌(尤其,格外)B.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形成)C.潭中鱼可百许.头(许多)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介词,用)B.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A.如鸣佩环,心乐.之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日光下.彻,影布石上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潭中鱼/可百许头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7.文言文中,常用“若”、“似”、“如”等做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

指出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按照提示填写恰当的语句。

(1)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

”9.在横线处仿写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的修辞。

水自古以来就是诗人笔下的爱物: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了洞庭湖水势的盛大;朱元思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水流的迅急;,。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ppt课件(八上)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ppt课件(八上)

3. 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
用是什么?(’12德宏) 表现出潭水的清澈(或衬托、侧面描写), 也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②卷石底以出。
提示:主谓倒装,原句应为“石底卷所依。 (1)①可:_____________ 表示估计数目 ②许:________________ 表示数目不确定
在空中 。 (2)空:原意为空中,活用意思为________
(3)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1)①悄怆:___________________ 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 ②邃:____ 深 (2)凄:原意为凄凉,活用意思为使 ______________ ……感到凄凉 。 (3)寒:原意为寒冷,活用意思为
________________ 使……感到寒冷 。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 (4)译文(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古诗文教材 知识梳理
二、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及训练
八年级(上)
第一篇 小石潭记 基础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心乐之。 玉制的装饰 (1)佩环:____________ 向西 。 (2)①西:原意为西面,活用意思为______ 以……为快乐 。 ②乐:原意为快乐,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 隔着竹林 ,听到水流的声音,好 (3)译文(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里很喜欢。 _________________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2写景游记类第17篇小石潭记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2写景游记类第17篇小石潭记

遇,找到前进的道路的精神。(每点各2分,意对即可)
1
2
34
• 词语迁移 • [1]就
• ◀课内篇目迁移▶ • ①持就· 火炀之(《活板》) •靠_近_____
• ②蒙乃始就· 学(《孙权劝学》) •从_事_____
• ③瞬息可就· (《活板》) •完_成_____

④功成名就 ·
•完_成_____
喜过望。于是先向下靠近溪边,就(见)溪水正从石门中跃出来,有
巨石挡在门口,将流水分成两条水道。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B 确的一 项是( )(3分)
• A.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当门/分为二道
• B.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当门/分为二道
• C.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答案:(我)快要到石门下方时,又乘船渡到溪流北部。 (“及”“复”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
2
34
• 4.
本文作者探游石门的经历与陆游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4
答案分:) 两文都描写了在探游过程中,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
出的情景;都表达了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总会发现新的希望和机
将及门· 下,复渡·溪北。溪中缚木架巨石以渡,知此道乃不乏行人, 甚喜过望。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当门分为二道

• (选自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有删节)
注释:①石门:位于云南苍山。②陟:登,升。

行走二里,见到一条大溪从石门流出来,溪北岸无路进去,就
向下走靠近溪中;溪中有许多巨石,(水)多奔泻急流,也无路进去

2020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第9篇 小石潭记

2020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第9篇 小石潭记

第9篇小石潭记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隔篁竹..篁竹:竹林(2)水尤.清冽尤:格外(3)为坻.坻:水中的高地(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5)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6)俶尔..远逝俶尔:忽然(7)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8)悄怆幽邃..幽邃:幽深极了(9)崔氏二小生..小生:年轻人(10)蒙络..摇缀.蒙:覆盖络:缠绕缀:下垂(11)参差披拂....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的样子(12)日光下澈.澈:穿过、透(13)明灭..可见明灭:或隐或现(14)不可久居.居:停留2.一词多义(1)乐:①心乐之以……为乐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2)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久居能够(3)清:①水尤清冽清凉②以其境过清凄清(4)环:①如鸣珮环玉环②四面竹树环合环绕(5)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②隶而从者跟从(6)以:①以其境过清因为②卷石底以出而③全石以为底用3.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在文中意思为使……感到凄凉寒,在文中意思为使……感到寒冷(2)意动用法心乐之乐,在文中意思为以……为乐(3)形容词作动词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在文中意思为靠近(4)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在文中意思为向西②下见小潭下,在文中意思为向下③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文中意思为在空中④日光下澈下,在文中意思为向下⑤俶尔远逝远,在文中意思为向远处⑥潭西南而望西南,在文中意思为向西南⑦斗折蛇行斗,在文中意思为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在文中意思为像蛇(爬行)那样⑧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在文中意思为像狗的牙齿一样二、名句积累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关键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虚词: 以:卷石底以出
连词,而
以其境过清
而:乃记之而去 潭西南而望 乃:乃记之而去
介词,因为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 副词,于是,就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 名词作状语,向西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心乐之 名词作状语,向下 下见小潭 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日光下澈 名词作状语,向下 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凄神寒骨
你了解吗?
记: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为 主,往往通过记人、记事、记物、 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本文是一篇山水 游记。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岳阳楼记》
北宋 范仲淹
《满井游记》
明代 袁宏道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向西
竹林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
以……为乐
向下
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 特别 弯曲 把……作为
指示代 词,那 像狗的牙 齿一样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环绕合抱
使……凄 凉
悲伤
寂静寥落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使……寒冷
连词,因为
凄清,冷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停留 离 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
于是,就
跟从
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译: 1、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思考问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游览顺序):发现 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 氛。
2.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潭水清冽、全石为底、源流曲折蜿蜒、竹树环合、 幽深冷寂。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 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 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 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 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一词多义:
为 清
知识点归纳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知其源 全石以为底 (能够,可以) (用)
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成为)
水尤清洌 (清凉) (凄清,冷清) 以其境过清

以其境过清 (因为)
古今异义:
去: (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小生: (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映照、分布 呆呆的样子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向西 南
像北斗 星那样
曲折 像蛇那 样
看 见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寓情于景
小 结
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 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 失意后的凄清孤寂的心境。语言简练、 生动,刻画景物细腻、逼真。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所写的诗,借寒江独钓 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也在《人间 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可见, 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寄情山水,落笔不俗, 视角独特,《永州八记》如一幅幅优美的山水 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清凉
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 底
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翻译: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坻……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大约
在空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向下
小 石 潭 记
柳宗元
作家作品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 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 作有《永州八记》、《三戒》、 《捕蛇者说》等。
写作背景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 马,从此他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待了整整十 年。所以他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 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很多风景佳妙的地方, 记了其中的八处名胜,这就是我国古典文学 史上颇负盛名的《永州八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