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刺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前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以下简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由于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足所致的病症,其症状为头晕、耳鸣、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医院就诊的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1. 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标准;2. 年龄在18-75岁之间;3. 未接受其他治疗或停止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
排除标准:1.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畸形、脑积水等严重且无法改善的神经系统疾病;2.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3.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或误吸;4. 妊娠期或哺乳期。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治疗期为4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
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患者的眩晕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和抑郁水平、生活质量等。
治疗方案治疗组:在穴位针灸前,用温水擦拭针头,以达到温热刺激穴位的作用。
温针灸时采用“超声波温针灸仪”,针头温度维持在42℃左右,治疗时长为20分钟。
同时,将贴敷S06、GB02、LR03、ST36穴,每个穴位贴敷1个小时。
两种治疗方法每周各进行2次,治疗期为4周。
对照组:同样在穴位旁贴敷1小时灸贴,每周各进行2次,治疗期为4周。
临床评价指标1.眩晕症状评分表(Dizziness Symptom Inventory,DSI):将“头晕、眼花、晕厥感、不适感”四个项目纳入评分,采用10分制评估方法,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2.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洗漱、穿衣、饮食、如厕等。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观察
效标 准》2, _ 并结 合 主 要 临 床症 状 改 善 情 况 拟 定 。治 ] 愈: 眩晕 、 走路 不 稳 、 心 、 吐 等 症 状 、 征 消失 , 恶 呕 体 经 颅多普 勒脑血流 图检查示椎一 基底 动脉供 血恢 复正 常 ; 显效 : 症状 、 体征 明显减 轻 , 经颅 多 普勒 脑血 流 图检查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1 2 4 治疗疗 程 治疗 组 针 刺治 疗 每 日 1次 , 0次 .. 1
为 1 程 , 间配 合穴位 注射隔 日 1 , 疗 期 次 疗程 间休 息 2
d 对 照 组 针 刺 治 疗 每 日 1次 , O次 为 1 程 , 程 间 ; 1 疗 疗
休息 2d 均治疗 3个疗 程后 统计 疗 效 。观 察期 间 , , 两 组酌情 使 用 治 疗 其 原 有 疾 病 如 高 血 压 、 尿 病 等 药 糖 物 , 用其他扩 血管药物 及抗 凝剂 。 不
1 3 观 察 指 标 .
治疗前后 临床症状 、 状积 分 、 症 左侧 椎 动脉 、 右侧 椎动 脉和基底动 脉彩色 多普勒参数 变化 。
中西 医结合 研究 20 09年 4 月第 1 卷第 2 期
e 胁 ∞ o nert rdt nlC i s n s r diie 2 0 rl V 1 1 No 2 fIt ae Ta ioa hn ea d Wet n Me cn 0 9Ap i o . . —g d i e
个 “ 号 计 1 , 状 消 失 计 0分 。 +” 分 症 16 统 计 学 方 法 .
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治疗组在常规 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注射 治疗 。穴位取 水 突、风池 、颈三夹脊 、大椎 ,大椎穴每天注射 1次,其余三
穴 隔 日两 侧 交 替 注 射 一 次 ,疗 程 为 1 。注 射 液 用 2 ml 管 0天 0 针
月 ̄2 1 0 0年 1 2月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 晕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 下。
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 O例在常规 内科药物治 疗基础上加用 穴位注射治疗 ,对照组 4 0例用常规 内科药物治疗,2组疗程 均为 1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高于对 照组 的 8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 . Od 4 2 P 0 5 o治疗后治疗组 L A、R A、B 0 V V A 的血流速度改善均 高于对照组 ( < .5 o结论 :穴位 注射 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性 眩晕的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P 00 【 关键词 】 穴位 注射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脉循环障碍的诊 ” ,经脑血流 图、经颅彩色多普勒 ( C T D)
和颈椎 C T检查确诊 为 V I B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眩晕 、视物旋 转 、呕吐、恶心 、眼球震颤、四肢 麻木 或行走不稳等症状 ,排 除前庭周 围性眩晕 、后循环梗死及 出血 、颅 内占位性病变 、神 经官 能症 、贫血、高血压病 、妊娠等所致的眩晕患者 。所有患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体位
嗡 瞩 时 可 弩 曲 - :e 冷 杏 q确 盲 电 佣 威 双 州 香 TD 日 l I
临 床疗 效 : 效 l , 4 % ; 效 2 显 8例 占 3 有 l例 , 占
椎一 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俘在, 其中 单恻椎 一 基底动脉
供血 不足的 2 , 铡椎 一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 足 的 l 4例 双 8
脉
不足 峨磅 晕的有旋治疗方 法 , 效显 著 , 作 简便 。 疗 操
笋律词 : 晕; 一基底动 咏供血 不足 ; 眩 椎 针刺
中 阁分 类号 : 2 66 R 4 .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5 79 20 ) 1 0 6 1 10 —07 (0 9 0 —0 1 一O
・
1 ・ 6
J A .a 2 0 , 12 , O.1 C _ Jn,0 9 Vo.5 N 0 M
针刺 治疗椎 一基 底 动脉 供血 不足 性 眩晕 的临床观察
徐 文 源 赵 , 军2
(. 1 黑龙 江 中医药 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04 ; 500
2 黑龙江 中 医药大 学附属第 一 医院 , 江 哈 尔滨 10 4 ) . 黑龙 50 0 摘 要: 目的 : 察针 刺治疗椎 一基 底动脉供血 不足性 眩 晕的 疗效。方 法 :2 椎 一 底 动脉供 血 不足 观 4例 基
作者简介: 徐文源(9 1 , 2O 18 一)男,O6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患 者确诊 舌, 用针 刹百会 、 星、 采 上 大施 、 池、 风 天柱 等 穴位进行 治疗。结 果 : 本组 4 患者 , 效 1 , 2例 显 8例
占 4 % ; 诗 2 例 , 5 ; 效 3 , 7 右 1 占 r 无、 例 占 %。总有 效率 9 %。结论 : 3 毫针刺 法是 一种 治疗椎 一基 底动
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人综 合征 发 生率 逐渐增 加 ,各孕 周间 差异有 显著 性 。我们 认为 妊娠
超过预 产期 胎儿体质 量 ≥3 5 0 0 g ,持续性 枕横 位或枕后 位 ,在产 程异
常组 居多 ,说 明这 些 因素之 间存在 一定 的 内在联 系 ,是 影响产 程 的 重要 因素 。产程异 常组 中 ,经处 理无 效需剖 官产结 束分娩 者4 5 / 9 9 例 ( 4 5 . 4 6 %)与文献报道 的5 0 %相似 。有 的认为 ,宫缩乏力 ,持 续性枕 后位 及头盆 不称三方面 影响分娩过程 ,而 以宫缩 乏力最常见 。可能 由 于多 方面 因素 ,相互作用 致产程异常 ,产程异常 时 ,感染机会增 加 , 这是 产程异常 的又一 因素 。有 的证实 羊水感染 ,细菌致病力高 与官颈 扩 张缓慢及对催 产素反应差存 在 因果 关系 ,可能 由于羊水侵入 子宫肌
普遍感 到满意 ,临床 治疗效果较好 ,现把 随机设 中西药对照组2 0 例进
行 比较对照观察 的结果 报道如下。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选取4 8 例 颈 性 眩晕 患 者 ,其 中男 2 3 例 ,女2 5 例 ,年龄 范 围 在
2 7 ~6 7 岁 ;病 程最短 为3 d ,最长为 5 年 。随机将4 8 例患者分 为两组 : 穴位注射组2 8 例 ,中西 药物对照组2 0 例 。两组患者在 年龄、病程 、病 情 等一般资料 比较上 ,通 过统 计学处理 ,差异不显著 ,具有可 比性 。 1 . 2诊 断标准 按照我 国 《 临床疾病 诊断标准 》对4 8 例 患者 进行诊 断,并通过 颈 椎x 片 、C T 等确诊 。
消毒之后 ,快 速刺人患者 穴位皮下 ,百 会穴平刺 ,其 他穴位直刺 缓慢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 3 治疗方 法
1 . 3 . 1 治疗 组
( 1 ) 电针 治 疗 : 根 据 x线 片结 果选
取相 应病 变节段 的颈 夹脊 穴 , 风池 穴 、 后溪穴 。患 者 取 坐位 , 针刺部 位消 毒 。取 一次性 无 菌针灸 针 , 常规 针刺 , 平 补平泻 , 得气 后 , 接 通 G一 6 8 0 5电针 仪 , 留针 3 0 m i n 。针 刺治疗 每周 治疗 5次 , 休息 2 d , 2周 为一 疗 程 。( 2 ) 穴 位注 射 : 取 针后 1 0 mi n , 用规格为 5 ml 的一次 性 注 射 器 配 7号 针 头 , 抽 取 天 麻 素 注 射 液 ( 4 0 0m g , 4 m 1 ) , 局部消毒后进行穴位注射 , 选 取 风 池( 风 池穴 近延 髓 , 故 应 严 格 掌 握 针 刺 角 度 和 深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资 料 7 0例椎 动 脉 型 颈椎 病 患 者 均 为 恩 施 州 中心 医 院 ( 武 汉 大学 恩 施 临床 学 院 ) 康 复 科 的 门诊 患者 , 随机分 为治 疗组 和对 照组 , 治 疗组 3 5例 , 男 1 6例 , 女 1 9例 , 年龄 3 0 —7 3岁 , 平均 4 1 . 5岁 , 病 程最 长者 6年 , 最 短 者 5个 月 ; 对 照组 3 5例 , 男 2 0 例, 女1 5例 , 年龄 2 6~ 7 0岁 , 平均 3 7岁 , 病 程 最 长
第3 0卷第 2期 ( 第6 4页)
2 01 3正
湖 北 民族 学 院学 报 ・ 医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Me d i c a l E d i t i o n
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hy e t nso i a i n s wi n r c r b a h mo r a e u i g A— p r e i n n p te t t i t a e e r l e r h g s n h
制 剂 水蛭 素 可 以抑 制 全 血 引 起 的 脑 水 肿 ] 。疏 血 通 注 射液 的 主 要 成 分 为水 蛭 素 , 治疗 组 患 者在 应 用 疏 血 通 后 ,外 疏 血 通 还 可 能促 进 侧 支循 环 的 开 放 , 利 于 血 肿 与 周 围血 管 充 分 接 触 , 进 血 肿 吸 收 , 改 善 有 促 并
肿 情 况 下 , 血 通 的使 用 应 该 慎 重 。对 于 大 于 3 疏 OmL 的基 底 节
血 肿 , 提 示 微 血 管 病 变 严 重 或 凝 血 机制 异 常倾 向 , 肿 相 对 不 常 血
c p o si ic e c h mo r a i a d ta mai b a nu y De — e t r n sh mi, e rh gc n r u t ri ij r : l c n e
tr u rpoet eJ . uo hm,0 3 8 : —9 ei s rtci []JNerc e 2 0 ,4 3 . o o v
a t a e e a i a e ai u n mi r v s u a n o h l lc l i c i t s g l tn s h ma c o a c l re d t e i e l v a a v n a s
示疏 血 通 并 没 有 导 致 胶 原 酶 脑 出 血 大 鼠模 型 的血 肿 扩 大 ¨ 。但 8 ]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椎动脉是颈椎区域供血的主要动脉,它主要负责颈部、脑干、小脑和内耳等区域的供血。
当椎动脉供血不足,会引起头晕、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
目前,VBI性眩晕的治疗方法较多,但针刺治疗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提供有关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排除并发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情况。
2. 研究方法:(1) 分组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
(2) 实验组治疗方法:采用中医经络针刺治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施行针刺治疗。
具体操作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每次针刺时间约为30分钟,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
(3)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3. 研究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头晕、眩晕程度评分、眼球震颤等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善情况。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的针刺治疗,预期结果是实验组患者的头晕、眩晕程度评分、眼球震颤等症状会有一定的缓解,同时血流动力学参数也会得到改善。
使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重视。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旨在探讨针刺治疗在缓解患者症状和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的作用,以及针刺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注 :与 本 组 治 疗 前 比较 , P<O . 0 5 , ¥ P <O . 0 1 ;与 对 照 组 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疗后 比较 ,△AP <0 . 0 1 。
6 讨
论 突 然发 生性 眩晕 是 椎 一 基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的主 要 临
床表现 ,其病因为颈部肌 肉若过度疲劳或急剧扭 曲 ,或 者受到颈椎骨赘刺激发生激惹痉挛而使椎动脉管壁压力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维生素B 利 多卡 因穴位注射治疗椎一
基底 动 脉供 血 不足 性 眩 晕疗效 确切 。
[ 关键词 】 椎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药物穴位注射 笔者2 0 1 0 年1 月至2 0 1 3 年1 2 月用天麻素注射液、维 生素B : 、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椎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性 眩晕 2 4 例 效果较 好 ,现 报道 如下 。
实 用中 医药杂志 2 0 1 4 年8 月 第3 O 卷8 期 ( 总第2 5 9 期)
J OURNAL OF P RAC TI C AL T RADI T I ON AL C HI NE S E MEDI C I NE 2 01 4 . Vo 1 . 3 0 No . 8
好转
9 9
未愈
2 1 0
总有效率
( 9 1 . 6 7) ( 5 8 3 3)
注:与对照组 比较 ,△△P<0 . 0 1 。
两组 治疗前后双侧V A 和B A 平均血流速度 比较见表 2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双坝 ⅣA 『 和B A 平均血流速度比菠 ( c m / s , ± )
电针加穴位注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临床 研 究 ・
2 年月 4 第期 0 2第8 4 1 0 卷
电 加穴位 对 脉型颈 针 注射 椎动 椎病患 症状改善 流动力 影响 者 及血 学的
谢志平 张志强 谢新红
( 广东省龙川县人 民医院 , 广东龙川 5 70 ) 13 0
【 摘要】目的 探讨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 04年 1 20 月 09
年龄 2 8~6 8岁 , 均 ( 58±7 ) ; 程 1d~1 平 4. . 岁 病 6 8 2年 , 均 平
治疗 前、 个疗程和 2个疗程结束 时分别进行 经颅血管病诊断 / 1 监 护 系统 C S 9 0 ( 京精 博科技 发展有 限公 司 ) D 一00北 检测 , 以 配
2 zW/M C 高频变频线阵探头 。 MH P 4 HzW 检测内容包括血管内径 、
采用统计学软件 1 .进行数 据处 理 , 30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P .5 以 <0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G 85I型电针治疗仪 , 波 , 60一I 连续 频率为 6H , 0 z强度以患者能耐
程评定疗效。
1 观 察 指 标 . 3
1 . 疗效评定 .1 3
两组分别于 1 个疗程和 2个疗程结束时进行
评定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 19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9 4年 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治愈 : , 症状消失 , 阳性体 征转 阴 , 恢复正常工作 ;
显效 : 症状 消失 , 阳性体征基本 消失 , 基本恢 复正常工作 ; 有效 : 症状基本消失 , 阳性体征减弱 , 基本 能从事 日常轻工作 ; 无效 : 经 治疗 , 症状 改善不 明显或无效 , 阳性体 征无 变化 , 不能从事正常 工作 , 日常生活受影 响。 13 症状评分 .. 2 采用 中山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 医院康复 医学科 制定的《 颈性 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 估的初步研究》 中的评分标 准 ,各组患者于治疗前 、 个疗程 和 2个疗程结束时分别进行症 1
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椎_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2010 年 9 月 第 32 卷 第 9 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September 2010 Vol. 32 No. 9
原则》[2],根据病人眩晕程度的轻重,分为轻度、中 程度不 同 计 1 ~ 4 分,对 难 于 分 级 的 症 状 以 有 ( 1
动脉供血,改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迷路 病多急,属动风表现,而反复发作,并伴呕恶症状,多
动脉及内耳的供血,增强神经细胞的存活能力,可明 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5,6]。
为痰 湿 之 象,天 麻 素 具 有“熄 风 止 痉,平 肝 阳,祛 风 通络”的作用,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
发挥中枢抑 制 效 应,具 有 镇 静、镇 痛 和 抗 惊 厥 等 作 用[3,4]。天麻 素 可 增 加 中 央 和 外 周 动 脉 血 管 顺 应
颈 椎 病 而 言,椎-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性 眩 晕 原 因 多 样,治疗上单靠局部的治疗作用显然不足。而其中
性,降低外周阻力,温和降压,扩张血管,增加椎基底 医辨证方面,以头晕眼花、转摇不定为主要表现,发
度、重度三个等级。
分) 、无(0 分) 计分。
排除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 1993 年中华人
1. 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 60 例病人均 系我院芳村神经科 2007 年 8 月至 2009 年 8 月住院
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2]中的评定标准。
2. 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 3。
不适、恶心呕吐等有轻重程度之分的症状,根据轻重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电针配合牵引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去稳定的表现 , j从而对交感 神经 丛进行刺 激 , 使其动脉 出现 致
狭窄的表现 , 而另一侧失代偿 , 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 , 从 出现相 应症 状 , 由于椎体侧方钩椎关节或上关节 突骨质增生压 迫椎动 而
脉引起供 血不足则较少见。
能参加 正常劳动和工作 , 随访 半年无复发 ; 效 : 显 原有 症状明显减 轻, 功能基本恢复正 常 ; 效 : 有 原有症 状减轻 , 仍遗 留部 分临床 但
1313 穴位注射 ...
根据 x线 片或 C ( R ) T M I提示 的病变部 位
12 病 例排除标准 .
根据 病史结 合临床症 状 、 体征 确诊 为椎 动
及症状 , 选用风池 、 病变颈椎对应夹脊等穴 , 药物用复方 当归注射 液 2m 和维生素 B 针 05m , l . . g穴位 常规 消毒 , : 注射 15m/ , . l 穴
() 1 软组 织放 松 法 : 医生 立于 患 者背 后 , 滚 、 用
拿、 、 按 揉其颈后肌群 、 方肌 、 斜 胸锁 乳突肌 至发 热 , 并点按 风池 、
肩井 、 等穴 , 其 颈肩 背部肌 肉放 松 约 1 mn 2 牵 引斜 缺盆 使 5 i。( )
扳: 嘱患者全身放松 , 双腿 向前 自然 伸直 , 以左 侧斜 扳为 例 , 手 左
[] 2 陆亚达. 腹腔 镜在 普外科 急腹 症诊 治 中的 临床 应 用分析. 中 国当代 医药,0 0 7 3 ) 1 1 2 1 ,1 (2 :7 .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 与文献 [ ] 5 报道相符 ; 术后随访 3— 6个月 , 观 察 组无并发症出现 , 照组 有 2例伤 口发 生感染 。笔者 的临 床体 对
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徐世芬;刘培琴;殷立新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026)005
【摘要】目的:研究在经颅彩色多谱勒下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与尼莫地平组,穴位注射组35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尼莫地平组25例,口服尼莫地平20 mg,每天3次,共10 d.结果:穴位注射组对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在改善由此病引起的头晕等症状上都较尼莫地平组明显(P<0.01).结论:药物穴位复合作用的注射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是肯定的.
【总页数】2页(P444-445)
【作者】徐世芬;刘培琴;殷立新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推骨伤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八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4.2;R743.31
【相关文献】
1.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J], 赖吉珍
2.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观察 [J], 沈国友;陈邦国;
杨雁
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系统r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成巧梅
4.疏血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研究 [J], 林色永
5.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J], 宋小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
3 朱 国祥. 天柱 穴傍刺 针刺治 疗颈性 偏头痛 5 2例临床观 察. 南 中医学 院学报 ,99, 云 19
2 ( )4 . 2 1 :9
老年人 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 且反复发
作迁延不愈 。
i j 露
诊断标 准 : 参照 《 实用 神 经病 学 》 椎
一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性 眩 晕 的 诊 断 标
掉 眩, 属 于 肝” 刘 河 问 、 丹 溪谓 “ 皆 , 宋 无
7 50 4 00甘 肃 庆 阳 市 中 医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察 针 刺 治 疗 8 观 0例 椎 一
静滴 , 1次/日。尼 莫 地平 4 m , 0 g 口服 , 3
次/日; 治疗组在 对照组 基 础上 加用 针刺 疗法 , 主穴取 : 双侧风池 、 完骨 、 天柱 、 颈夹
常规治 疗方 法; 治疗组 8 0例 , 在对 照组治
疗 方案 的基 础 上 加 用针 刺 治疗 。结 果 : 治
均与脑部有着密 切的联 系 , 根据 “ 经脉所 过, 主治所 及 ” 的理 论 , 两穴 对本 病 有着 较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 究表 明, 针刺风
池 、 柱 可 以改 善 大脑 的缺 血 缺 氧 状 态 , 天 增 加脑 血 流 量 , 高脑 部 血 液循 环 功 能 J 提 。
失 ,C T D检 查脑血 流速度 在正 常范 围; ②
di1 . 99 j i n 10 —6 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1.
2 1 9. 24
好转 : 状 减轻 , 血 流速 度 改 善 ; 无 症 脑 ③
20 0 4年 5月 一 0 9年 8月 椎 一基 底 20
电项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
1 . 1 一 般资 料
2 0 1 3年第 3 0卷第 2期
Vo 1 . 3 0, No . 2, 2 01 3
中
医
药
信
息
I n f o r ma t i o 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为 治疗组 ( 电项针 组 ) 和对 照组 ( 常 规选 穴 针刺 组 ) , 每
1 . 2寸 , 百会、 四神 聪针 刺 时针身 与 头皮 呈 1 5 。 角进针 ,
捻转至针下有酸胀感为度 , 将风池、 供血处连接至英迪 牌K WD一8 0 8电针 治 疗 仪 , 波型选取 2 H z 疏波 , 风 池
3 O例 患者 均来 自2 0 1 1年 3月 一 2 0 1 2年 3月 黑 龙
用0 . 3 5 mm× 4 0 mm 毫针 , 风池 、 供 血 穴 均 向 鼻 尖 针 刺
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 - - I ' - J 诊及病房。本 研究 根据 患 者就诊 顺 序将 符合 纳入 标 准 的患者 随机 分
疗 程为 8个 月 , 以家庭训 练 为主 , 但 在 国内暂 时还难 以
面 对一 张处方 单 。针 灸结 合生 物反馈 治疗 组短 期疗效 明显 优于 坐浴组 , 1个疗 程后 即有 明显 改 善 。 目前 , 针
刺镇 痛 已有 了 良好 的发 展 基 础 和 广泛 的病人 群体 , 与 生 物反馈 结合疗 效加 强 , 疗 程缩 短 。
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性局灶性脑功能障碍 , 是神经系 统疾 病 中的常见 病症 , 主要 表现 为 眩晕 、 恶心、 呕吐 、 平
疏血通注射液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分析
疏血通注射液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分析刘治祥【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VBI)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VBI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42例.甲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乙组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丙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进行检测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好.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BA及P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有所改善(P<0.05),丙组患者VA、BA及PCA血流速度改善较甲、乙两组患者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期刊名称】《内科》【年(卷),期】2018(013)002【总页数】4页(P199-201,159)【关键词】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疏血通注射液;低频电刺激【作者】刘治祥【作者单位】甘肃省岷县中医院,岷县74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脑梗死是一种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及缺氧所引发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疾病,其临床常见类型有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等[1]。
当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明显下降、供血不足时会出现以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物模糊等为主的综合征,医学上将其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Insufficiency,VBI)[2]。
VBI的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治疗难度大,目前临床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风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74例疗效观察
风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74例疗效观察【关键词】穴位注射;性眩晕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以眩晕为主的病症。
2003~2005年,我们采用风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39例,并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4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1年。
对照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67岁,平均49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椎动脉型的诊断依据[1]。
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卒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
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
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
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脑血流图示: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予穴位注射治疗。
选取风池穴(双),皮肤常规消毒后,回抽无血,用5 ml注射器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刺入。
针尖方向指向颈椎方向,出现胀感方可注射各1 ml,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疗程间隔3日。
1.3.2 对照组针刺颈3~6夹脊穴,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1]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组3 讨论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病变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的。
属于中医学眩晕、痹证的范畴。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因年老体弱,肝肾阴亏,或劳损、外伤等以致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导致颈部经络闭阻,经脉不畅,络脉瘀阻,脑脉失于气血濡养,脑髓不充而致眩晕。
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王苗苗;周国平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24(37)1
【摘要】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
比较两组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量。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眩晕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能有效改善眩晕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脑血流量。
【总页数】5页(P145-149)
【作者】王苗苗;周国平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3
【相关文献】
1.丁苯酞辅助治疗椎动脉优势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2.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分析
4.丁苯酞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周晓卿;赵丽洁;姚黄;李学新;张利平;牛琦云;张民旺;王维杰【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13(28)9【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
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联合天麻素注射液。
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
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文献引用:周晓卿,赵丽洁,姚黄,等.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421-1422.【总页数】2页(P1421-1422)【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电针;风池穴;天麻素注射液【作者】周晓卿;赵丽洁;姚黄;李学新;张利平;牛琦云;张民旺;王维杰【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医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3【相关文献】1.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J], 王俊卿;曹义战;王伯良;周筱燕;杨文清2.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J], 姜守军;王新志;白卫星3.针刺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浆Hcy 及TCD影响的临床研究[J], 张霁4.电针风池、供血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J], 陈晶;胡新颖;刘勇;韩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发戴压迫椎动脉后诱发眼 震、阳性 病理 征等; ④病因明确; 眼球 方 向进针 3 c , m 回抽无血, 缓慢推入药物, 每穴 2 m I L 双侧
⑤排除其它疾患所致眩晕, 包括头颅 C/R 检查正常。 TM I
8 0例患者均 来 自南 京农业 大学工学 院卫生所, 按就 诊顺 序 的单 双号随机 分组, 单号为 治疗组, 双号为对 照组 。治疗 组 4 0例, 2 例 , 1 例 : 男 2 女 8 年龄 1~7 岁, 7 1 平均 (9 6 . ) ; 3 . ±5 3 岁 病 程最 短 1 , 0 d 最长 1 ;视物旋转 2 2年 2例, 眼球 水平 性震 颤 1 例 :合并 高血 压 2 8 0例, 冠心病 1 例, 5 高脂血症 8例, 颈椎病 2 例, 0 糖尿病 5例 。 对照组 4 0例, 2 男 4例, 1 ; 女 6例 年龄 1 ~ 5 基金项 目:江苏省农机基金 资助 (X 0 0 1 G Z 5 3)
王全权 陈海林 宗 芳 黄慧敏 。 , , , , 章茂森 。
(. 1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 江苏 南京 2 0 3 ;2 南京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 医院, 10 1 . 江苏 南京 2 0 2 ; 109
3南京中医药大学, 苏 南京 202) . 江 10 9
关键词:椎 一 基底动脉缺血性 眩晕;穴位 注射 ;低 频电刺激
合 任 督 二 脉 腧 穴 , 过 经 络 传 导 可 有 效 调 整 阴 阳 脉 气 的平 衡 , 通
经穴。肩髑 、曲池 、手三里 、外关、合谷 、丰隆、足 三里 等穴 益气养血 、祛风除痰 ;环跳 、风市 、阳陵泉、绝骨 、昆仑 等通 经活络 、 濡养气血 ;可随证配三阴交、 冲滋阴潜阳;配下关、 太
之一 , 腑会 中脘 , 可促 进水谷精 微的吸 收, 培育后天之 本, 从而 滋养脏腑经 络、四肢百骸 ;气海 、关元 是人体的强壮要穴, 可 鼓舞 人体正气 , 强病灶 的营养代谢 , 进受损 神经和肌 肉得 加 促 到修复和 再生。本临床观察表 明, 无论是缺血性 中风 还是出血 性 中风 , 论是 中脏 腑还是 中经络, 常规取穴 治疗基础上配 无 在
维普资讯
6 ・ 4
C n e ou nal hi es J r of nf mati n n C I or o o T M
Fe 2 8 o1 5 o 2 b. 00 V .1 N
.
低 频 电刺 激 配 合 穴 位 注 射 治 疗 椎 一 底 动 脉 基 缺血 性眩晕疗效观察
1 2 1 治疗组 ..
①穴位注射 。取 穴:风池 ( 双侧 ) 、颈椎夹脊
穴 (一, C 双侧) 。注射 药物:血塞通注射液 ( 云南植物药业有 限 公司生产, 批号 0 0 3 ) 0 4 8 。操 作:患者俯卧位, 5m 用 L一次性 注 射器抽 取上述 药液, 做皮肤 常规消毒 后, 池穴针尖 向对侧 风 轮流取 穴。夹脊穴每次选 3个左右 , 快速刺入 0 5 1寸, .~ 如回 抽无血 后缓慢注入药液, 每穴 1 . L ~1 5 m 。②低频 电刺 激。穴 位注射后进行低频 电刺激 治疗 , 采用上海产 C F - 1M型脑循 V T00 环功 能治疗仪 , 电极分别置 于患者双侧 乳突 根部后方 , 选择 模 式 3 频率 1 8H , , 9 z 电流强度 9 ~ 10 , 0 0 根据 患者个体 敏感度 进行调节, 辅助 电极 电流强度为刺激 电极 的 1 ~3倍, 于上段 置 颈椎两侧并 固定, 每次治疗通 电 6 i 。 0m n
中图分类号:R2 7 3 7. 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 .3 42 0 )20 6 .2 0 55 0 (0 80 .0 40 6 9岁, 平均 (0 1 . ) 4 . ±4 4 岁;病程最短 7d 最长 1 , 5年 ;视物旋 转 2 例, 5 眼球水平性震颤 1 例 ;合并 高血 压 1 例, 5 7 冠心病 1 4 例, 高脂血症 5 颈椎病 1 例 , 例, 7 糖尿病 7例 。2组在性 别、年 龄、 病程 、 病情程度 、 既往病史方面 比较无显 著差异 ( > . 5 , P 00 )
地 仓 疏 风 正 容 ;配 内关 醒脑 。
任督 二脉均起于 小腹 内, 下出于会 阴, 督脉 向后行 于脊柱
具有 醒脑开窍 、通经活络作用, 故临床收到很好 的疗效 。
的内部, 上达项入脑 内, 而本病 的病位在脑, 督脉的循行可直达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诊断标准 :① 以眩晕为主诉 ;② 兼有其 它脑 干一过性 缺 血 症状 , 如眼部症状 ( 黑蒙 、闪光 、视物变形、复视等) 、内耳 疼痛 、肢体 麻木 或无力、猝倒 、昏厥等 ;③有轻微 多变 的脑 干 损 害体 征, 如角膜反射/ 咽反射减弱或 消失、调节/ 辐辏 障碍 、
具 有 可 比性 。
1 2 治 疗 方 法 .
椎一 基底动 脉缺 血性 眩晕 (B ) V I 除表现 为眩 晕外 , 常伴 恶 心 、呕吐、耳鸣 、肢体麻木等, 由于其缓解慢 、复发率高, 治疗 上有一定难度 。2 0 0 4年 8月-2 0 - 0 7年 6月期 间, 笔者运用穴位 注射结合低频 电刺激 治疗 V I4 B 0例, 效满 意, 疗 现报道如下 。
1 2 2 对 照组 倍 他司汀 5 0m +胞二 磷胆 碱 10g静脉滴 .. 0 L .
注 , 次/ 。 1 d
常 规 取 穴 从 “ 病 多犯 阳经 ” 治痿 独 取 阳 明 ” 理 论 出 风 、“ 等 发 , 要 取 手 阳 明大 肠 经 和 足 阳 明 胃经 的腧 穴 , 以太 阳 、 阳 主 辅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