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地关系协调问题反思_基于安徽10县市的调查_刘艳
最新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模式研究1论文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模式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本文从安徽省省情出发,通过对我省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进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问题模式协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受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建设、农民素质、观念和认识障碍、政策不配套、制度障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安徽又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外部承接着“大梯度”转移问题,内部又存在着“小梯度”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
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省内各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起来,而导致这些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占有重大比例,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突出,进而使得整体人均收入不高。
就近几年全省各地经济增长态势而言,GDP名义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2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10个百分点,2008年,人均GDP高者达19000元,低者不足2500元,亳州、池州等农村人口占市总人口近70%的地区的人均GDP不足5000元。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我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环。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安徽省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概况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截至目前,安徽省已有许多城市成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
三、存在问题1. 城乡差距在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仍然比较明显。
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2.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问题也是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吸引力,许多农民工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多,资源压力增大,同时农村地区也面临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问题。
3. 城市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城市的规划不够科学,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特色和创新。
另外,一些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发展机遇1. 人才优势安徽省人才资源丰富,拥有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
2. 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安徽省的产业已经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产业,可以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支撑。
五、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和规划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
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差距。
2. 完善人口政策要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口政策,鼓励人口有序流动,并关注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六大关系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六大关系作者:宋洁尘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年第01期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
准确把握并正确实施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六大关系。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多元目标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尊重人的选择,呵护民生诉求,体现以人为本,不能“被上楼”和“被城镇化”,更不能进了城之后被边缘被排斥。
显然,这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要承载的人文关怀使命。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还承载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使命。
正如会议指出的那样,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不难看出,以人为本更多体现在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的充分释放则是手段。
二、坚持尊重国情、遵循规律,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会议强调,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可见,推进城镇化进程也需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走质量效益型、生态环保型、人文品位化的城镇化道路。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安徽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安徽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成为了各地政府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作为全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小城镇建设也备受关注。
当前安徽省小城镇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要加强小城镇规划和设计。
当前,一些小城镇规划和设计还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导致一些小城镇建设项目效果不佳。
我们要加强对小城镇规划和设计的研究和培训,提高规划和设计水平。
要注重小城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功能布局,使小城镇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环境特色。
要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
当前,一些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
我们要通过引导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要注重小城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根据小城镇的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发展适合自身的特色产业,提高小城镇的经济竞争力。
要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一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弱,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要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注重对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要提高小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建设,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第四,要完善小城镇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当前,一些小城镇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
我们要加强对小城镇政策和制度的研究和改进,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小城镇的发展。
要完善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小城镇的治理能力和效果。
安徽新时期小城镇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只有加强小城镇规划和设计、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才能推动安徽小城镇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
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它是城镇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土地城镇化则是指土地的变化,包括农村土地向城市集体建设用地或城市居民用地转换,城镇扩张和城市用地向周边地区的扩散等。
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对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城镇化对于土地城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口城镇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土地的需求和扩张,使得城市的土地使用不断扩大,也进一步加大了土地城镇化的压力。
特别是在住房需求的推动下,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在不断适应人口增长的需求,需逐步完成城市化,将自然资源转变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城市地。
同时,这也加强了城市管理的需求,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人口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化当然也需要土地的支撑和服务。
这促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的格局发生变化,从狭义的城市中心向广义的城市群扩展,跨城市土地利用协作和协同发展也成了趋势。
城市化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和规范的管理土地,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协调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使城市在持续健康地发展?以下几方面需要考虑:首先,需要增强在土地城镇化中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要加强对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计划和空间总体规划,促进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强土地的监管和核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消除利益纷争和乱开发现象,合理分配和使用城市土地,同时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综合利用,增强土地的功能和价值。
其次,需要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调整到更加合理、更加优化的状态。
要以城市化为主线,注重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进入、资源与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状况,在总体规划中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城市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探索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空间配置模式,在城乡协调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功能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土地城镇化的提高。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从2005年以后,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与城镇人口间的异速增长系数开始超过均衡的监界值,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这表明,从2005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地城镇化增长的速度超过城镇人口增长对其产生的需求,表现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的模式。
实证研究结果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符合。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与参考:一、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研究现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重大结构性调整,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需要由依靠外需转为依靠内需。
城镇化作为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手段,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关乎中国未来经济能否长期健康发展。
城镇化,一方面是指城市面积的对外扩张和城镇化量的增加,即土地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指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定居人口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即人口城镇化。
土地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能否协调发展,决定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前,国内外对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孙海鸣(2005)指出,我国不合理的行政规划造成了中小城市过多,大城市偏少,而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对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使得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滞后[1];周飞舟(2006)认为,当前我国的财税体系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土地财政”来支持地方政府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从而造成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2];郑有国(2011)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秉持的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地方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不得不以廉价的土地作为吸引投资的筹码,从而造成了以工业园区发展为代表的土地城镇化的过热势头[3];姚士谋(2012)、李子联(2013)分别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地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失衡的原因[4-5]。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协调问题逐渐凸显,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城镇化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和不平衡的现象,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不协调会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无法及时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破坏。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质量,还可能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协调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是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城市建设和扩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控制,合理配置城市用地,避免出现“白象工程”和“僵尸城市”。
要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和保护,防止农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是需要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在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品质,避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盲目扩张,加强城市和乡村的空间整合,注重保护和利用好城市和乡村的自然资源,推动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要积极推动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和协调,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和城乡共同发展。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城乡差异越来越明显,城市化和乡村现代化不断推进。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但也可能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协调研究尤为重要。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城市人口增长的过程。
它是一个集人口、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人口城镇化对推进中国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提高民众福利具有重要作用。
但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中可能会出现人才流失、就业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等,而乡村中可能会出现老龄化、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等问题。
土地城镇化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城镇化也在不断地加速。
城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的开发、划拨、流转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过度的土地城镇化可能会导致农村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反,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流通网络不断完善,土地效益得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农村地区的绿化、环保、水利等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同时,也增加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在未来的城乡发展中,应该注重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协调。
一方面,应该坚持人民本位,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和收益,确保农民能够从城镇化中受益。
另一方面,应该推广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防止过度的土地城镇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而实现城乡两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从“人地关系”角度理解城镇化,可以沿着区域人口预测、城乡人口结构、聚落等级规模、聚落空间结构、聚落区位选择的思路进行分析论证。以下简述其中的四个问题。
第一,区域城镇与乡村人口变化。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中国在2030年前后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力占所有劳动力的比例将低于30%;到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力占所有劳动力的比例将低于10%。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农民工达2.53亿,其中有3279万人举家外出务工。如果这些农民工不再回农村,并将其家属带到城里,必将带来乡村人口的大幅减少。显然,对区域的总人口以及转入城市人口的预测,是区域城镇化及乡村聚落调整的重要前提。
第三,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有一位德国学者提出的中心地理论解释了不同规模聚落的空间结构:较大的聚落功能多,相距远;较小的聚落功能少,相距较近。同一等级的聚落在空间上大致呈六边形分布。对中国一些地区的研究,也证明这种六边形格局的存在。虽然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会影响其六边形形状,但此思想仍可指导区域聚落空间格局规划。
第四,聚落的区位选择及发展规模论证。城乡聚落的区位选择要综合考虑区位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以及与周围相邻聚落的关系,从而论证当地经济发展潜力,可提供的就业状况等。根据经济所承载的人口和居住环境对周围人口的吸引,预测该区域聚落的发展规模。以此为基础,进行聚落总体格局、空间结构、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等的总体规划。聚落区位选择中,要尽可能考虑其现状,处理好历史继承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还要特别注意城市体系的未来变化,避免所选区位在若干年后又面临拆迁的局面。
一地的城镇发展应与当地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匹配。在“城”与“市”的关系上,“城”只是形式,“市”才是内容,是“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市”主要是经济活动,尤其是专业化的经济活动。从这个基点出发,城镇化的进程应该更多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做的,只能是逐步认识市场规律,顺势而为,恰当地助推城镇化的发展。这种助推方向要正确,用力也要适当。
新型城镇化中的协调思想分析
进。
乡聚落 充分 发挥 作用 , 成 为 吸纳 农 村 人 口的重 要 平 台 , 可
成 为 中国城镇 化 路径 的重要 选择 。
将城 乡 聚落看 作一 个体 系 , 要用 系统 观点 考虑 其发 展 变 化 。系统论 强调 整体性 、 关联 性 、 等级 结构 性 、 动 态平 衡
性 和 时序性 。在 新型 城镇化 建 设 中 , 要 考 虑不 同等级 、
其三, 居住 城镇 化与公 共服 务城镇 化相 协 调 。 目前 我
中国人口 ・ 资 源 与环 境
2 0 1 4年
第 2期
这些成 果对 聚落 差 异 、 乡村 转 型 、 土地 利 用 、 空心 村 整 治 、
不仅 包括城 市地 区 的建 成 区扩展进 程 , 更 主要 的是 广 大农
村地 区人 文景 观的变 化 , 尤其 是小城 镇和 村镇 的发展 。在 发展 中 , 要注 意大 中城 市 的 土地 集 约 利 用 , 村 镇 的 相 对 开
发展 方面 应给予 特别 关注 。 其二 , 土地 城 镇 化 与 人 口城 镇 化 相 协 调 。上 世 纪 9 0 年代 以来 , 尤其 是 2 0 0 0年 以来 的快 速城 市 化进 程 中 , 全 国 各地 掀起 了以开发 区 、 工业 区、 新 城 区为 主 的城 市 建 设 热
国城市 化率 已经超 过 5 0 %, 统计 口径 上 是 将 诸 如 农 村 进
些 居 民向往农 村居 住环 境 。在 有些 发达 国 家 , 已经 出现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而土地城镇化是指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向城市化发展的过程。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协调的关系。
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人口流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大,土地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人口城镇化会带动土地城镇化,促使农村土地向城市转化。
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农村土地被开发建设成城市的用地,从而实现土地城镇化的过程。
土地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也有积极的影响。
随着土地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得到改善,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
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吸引了农村居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土地城镇化可以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加快和扩大。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还需要互相协调和平衡发展。
一方面,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人口城镇化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
人口城镇化也需要合理的土地城镇化来支持其发展。
城市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都需要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相适应,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过快的人口城镇化可能导致城市承载能力不足,造成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农民土地被侵占等问题。
在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精细规划和科学管理,注重人口与土地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口城镇化带动土地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城镇化为人口城镇化提供支撑和条件。
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人口与土地的协调互动,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正面临着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的重要问题。
如何有效推动人口城镇化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策略。
一、人口城镇化的背景与意义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型期,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升。
人口城镇化的背景主要包括工业化进程、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吸引力增加等因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城镇化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人口城镇化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增长,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人口城镇化还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农民的压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动人口城镇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二、土地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土地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发生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模式的变化。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土地的减少,土地城镇化问题日益凸显。
土地城镇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宅基地过度占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亟需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管理。
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导致了农用地的减少,加剧了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过度占用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还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恶化。
由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土地资源紧缺,加剧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性。
如何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不断加剧了土地城镇化问题,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需求增加,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缺。
土地城镇化问题的存在又影响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生活、居住、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安徽省县域“人口—经济—空间—环境”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1 研 究 区域 概 况
安 徽省 地跨 长江 、 淮河 和新 安 江 流域 , 有 淮 北 平
关 于 城镇 化质 量 内涵 的研究 多集 中在 城镇 化 质 原 、 江淮 丘 陵和 皖南 山区等 地形 地 貌 , 经 济社 会 发 展 量 测度 、 时 空差 异 、 系 统耦 合 [ 1 ] 以及 不 同尺 度 的实 在 全 国 处 于 中 等 水 平 。2 0 1 4年 城 镇 化 水 平 为 证 研究 _ 4 ] 等 方 面 。城 镇 化 系 统耦 合 研 究 主 要 侧 重 4 9 . 1 5 , 低 于全 国平 均 水 平 近 6 , 同 年 9月 , 安徽
( 1 .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 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2 2 ; 2 . 卓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安徽 合肥 2 3 0 0 7 1 ; 3 . 安徽省城镇化研 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 3 0 0 2 2 )
摘要 :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 人1 2 1 一经济一空间一环境” 城镇化 内涵 , 通 过构建县域城镇化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体系 , 同时利用熵值法 、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 对安徽省 6 1 个 县域 单元 2 。 0 O 一2 0 1 3年 4 个 时间断面县域城镇化
他片 区县域表 现为空间和环境城镇化滞后 。该研究成果 可为安徽 省城 镇化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关键词 : 人 口一经济 一空 间一环境 ; 耦合协调度 ; 城 镇化 ; 县域单元 ; 安徽省 中图分类 号 : F 2 9 1 . 1 ; K9 0 1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5 0 4 ( 2 0 1 7 ) 0 2 -0 0 8 1 -0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5 0 4 . 2 0 1 7 . 0 2 . 0 1 4
新型城镇化下安徽省“一融双新”工程的问题分析
新型城镇化下安徽省“一融双新”工程的问题分析作者:方娟娟,周青青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5期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实施的第一阶段正有序进行,在“十三五”的规划纲要中,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也是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对此,我国改革发展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工程:“一融创新”,指的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中小城市发展和新兴城市建设为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安徽省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省,也是”一融双新“工程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本文将选取安徽省典型的市区和县区为例,针对“一融双新”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典型的城镇化示范区和“一融双新”工程的相关部门,收集调查问卷资料,分析近些年来安徽省“一融双新”工程的动态和政策,分析“一融双新”工程在试点地区的实施进度和效果,针对“一融双新”工程出现的不足,重点研究这一工程在具体试点地区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研究“一融双新“工程未来在我省的发展动向,更好地为我省实施“一融双新”工程提供改进的意见,为我省未来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建议,也为其他省份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
1 新型城镇化下“一融双新”工程提出的背景1.1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建设提出来的,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城镇人口占比比较小,城镇各个行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动劲不足,而且单纯依靠城市发展来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新型城镇化是在强调经济、生态、文化以及环境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强调城乡一体化,并且以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主动力,来发展城乡的一种综合平衡的新型发展模式。
1.2 “一融双新”的定义一融双新工程是针对我国农业建设提出来的,其中一融是指农民工融入城镇,这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一步,也是新型城镇化的主题和核心,也就是如何将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增加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国家。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特点、现状分析,提出了协调性测定方法,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探讨了城镇化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在给出了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我国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影响因素、人口结构、城镇化发展、人口协调发展、建议、研究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结构复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愈发突出。
如何实现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规模扩大,加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我国的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深入探讨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对于破解当前城乡关系紧张和发挥人口资源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特点、土地城镇化现状分析、协调性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分析和城镇化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测定与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和城镇发展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1. 探究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特点,了解人口的分布情况、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因素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2. 分析土地城镇化的现状,揭示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探讨城镇化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
安徽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研究
安徽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城市学家等对城镇化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并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进展,有大量关于城镇化及其发展机制、城镇化与人口的非农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就业等探讨的研究问世,更加丰富了中国城镇化的研究。
也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不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人均GDP条件下,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也表现出差异性,关键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协调发展度如何。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或者现实原因,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城镇化的研究往往从单一角度或者两个角度加以认识,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
关键词:安徽省;城镇化;成因;对策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在1995年以前都比较低,而且发展速度较慢,例如1991年城镇化率为18%,1995年才为19%。
五年间城镇化率才增长一个百分点。
1995年之后,城镇化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尤其是最近几年城镇化率基本上每年以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如2008年城镇化率为40.5%,到2012年城镇化率就上升到46.5%,年均增长1.20个百分点。
虽然安徽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不仅和发达省份的城镇化水平有差距,就是和我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是有一定的差距。
2人口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2.1外来人口的市民化水平较低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由于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在城市中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稳定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使得农村人口的市民化水平较低。
但是,单纯给予农村人口城市户籍往往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必须对城市外来人口予以帮助和扶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地关系协调问题反思_基于安徽10县市的调查_刘艳
二、当前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地关系 协调问题
在全国兴起的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新型城 镇化建设呈现出竞相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贾敬全;冯亚男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1)2
【摘要】构建2010-2020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指标在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得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
结果表明:在2010-2020年间,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层次由轻度失调层次发展到优质协调层次,二者的耦合阶段由最初的拮抗时期进展到优度耦合时期。
基于此提出,加强要素资源的整合,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建设;实行区域联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机制。
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间的良性耦合,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7页(P72-78)
【作者】贾敬全;冯亚男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
【相关文献】
1.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2.新型城镇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3.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
——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4.农业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的数据
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的数据杨振宁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
【年(卷),期】2008()5
【摘要】本文利用1990—2005年安徽省统计数据,借助Granger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方法,主要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并利用VAR模型建立冲击响应函数进一步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城乡统筹发展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
【总页数】6页(P49-54)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镇化;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冲击响应函数;安徽
【作者】杨振宁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蚌埠233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F299.21
【相关文献】
1.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J], 孙致陆;周加来
2.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FDI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的
经验数据 [J], 颜冬
3.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 [J], 冉启秀;周兵
4.基于统筹城乡发展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均等化实证研究——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为例 [J], 曾芳芳
5.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成都实验区的数据 [J], 王贝;杨明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村镇建设中新型人地关系的重构与协调机制研究
现代村镇建设中新型人地关系的重构与协调机制研究发表时间:2020-11-30T15:32:49.44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李妍俄[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推动着农村用地的发展,因此农村人地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湖北省利川市元堡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湖北省利川市 445424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推动着农村用地的发展,因此农村人地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地关系是衡量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尺,可以体现村镇建设发展中的有序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
在探讨现代村镇建设中人地关系的内涵与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现代村镇建设中的新型人地关系。
以期形成新的村镇人地关系框架,促进村镇人地关系的积极互动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现代村镇;人地关系;协调机制;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引言新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增强两大动力,即深化农村改革、培育新型主体,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主体活力。
一方面,农业改革发展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要深化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才能实现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农业。
另一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人,这就要激活务农主体的活力。
要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竞争力。
两大动力最后归于一点,就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现代村镇建设中的新型人地关系1.1政治要求土地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空间指向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复杂导致区域间出现的问题各异。
从中央下达到地方的政策往往因为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不兼容问题不能使之有效地实施。
因此,我国的农村发展机制要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方式转变,包括政策意见的收集、政策实施的监管等多方面需要基层民众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地区
11.5 18.4 3.2 13.3 15
2.必须盘活土地要素,实现节地发展 人多地少一直是制约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障 碍,随着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和国家调控政策的 日益趋紧,在未来较长时期这一问题将会更加严 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能简单地依赖摊大 饼式的征地,而要更多地由新增用地占用转向存 量用地盘整,通过农村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提升, 突破城镇化建设的土地瓶颈[3]。以天长市为例, 该市积极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住宅向小区集中,近两年先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试点项目 6 个,盘活建设用地指标 2 200 多亩,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压力①。 3.必须破解资金难题,善于经营聚财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以经 营城市的理念,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多 形式筹措建设资金。以天长市为例,从 2007 年开 始出台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的奖励政策,先后建立 市本级 1 000 万元的企业贷款间隙调节基金,组建 农村合作银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担保公 司、城投公司,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 行、省国元信托等 8 家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接近 30 亿元。同时,还通过 BT、BOT 方式引进外来资 金扩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有效地缓解了建设资 金不足的问题。 4.必须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城融合 实现农业人口的有序转移及转移人口的生活 富裕,是城镇化的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的 实现,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要人不等于 进城,市民化应更快地推进“福利均等”,离土不等 于离乡,非农化应更多地转向“就地乐业”。培育 出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环。只有当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 才能实现人口聚集、经济效益增进、居民收入增 长、需求相应增加,从而支撑经济发展。天长市的
60
协调等问题尚待解决。 1.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安徽省近年
来的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人口城镇化的同时 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悬殊较大。2013 年,全省城镇化率为 47.86%,而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 22.93%,两者相差近 25 个 百分点,也就是说有近 15 万人计入城镇化水平, 没有实现完全城镇化。二是各地区之间的城镇化 水平差异较大。安徽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安徽四大核心城市(合肥、芜湖、铜陵和马鞍山)的 城镇化率均超过 60%,其中合肥市 2013 年城镇化 率 达 到 67.8% ,铜 陵 市 的 城 镇 化 率 更 是 高 达 76.3%,而同期,地处皖北的阜阳市城镇化率仅为 36.2%,安庆市的城镇化率为 47.8%,滁州市的城 镇化率为 46.8%,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核心城 市圈的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协调人地关系的要素准备,提出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路径,为安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
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地关系;反思;调查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38(2014)06-0059-07
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未来较长时期扩大内 需、促进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又是实现跨越发 展、加速崛起的最大动力所在。因此,处理好人地 关系紧张的问题事关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效果。然 而,当前安徽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中因忽视人 地关系和谐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不可小视。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与城镇化发展 人地关系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指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论 (theory of man-land relationship)是有关人类及 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近代地 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或然论、适应论、生态论到文化决定论的发展过 程。进入现代以来,和谐论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赋予了人地关系崭新的历史意义。人地关系理论
1.规划制定中政府主导有余、群众参与不足 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规划,各县区都 根据本地特色和优势对本地城镇化进行了布局, 城镇化发展规划中的政府主导地位得以突显,管 理调控手段发挥的作用得以彰显,但规划的制定 过程较少有群众参与,因此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也 引发了一些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纠纷,其中以土地 纠纷最甚。 2.规划内容多侧重于空间布局,尚未完全摆 脱土地城镇化的核心影响力 调研地区出台的城镇化建设规划基本上都是 以空间发展为主线,在具体的专项规划中,往往又 以开发园区建设作为重点,对住宅园区的建设关 注度不足。 3.规划科学性有待加强,对资源利用的产能 问题考虑不足 城镇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的集约 利用效果。在人地关系紧张的前提下,空间的合 理布局就是要调动有限资源的无限产能。通过调 研,我们发现部分地方的城镇规划不够科学,集中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在建设 工业园区时,求大贪多,没有考虑到发展的实际需 要,造成资源浪费;在住宅园区时,规划不接“地 气”,满足不了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存在着二次拆 迁的隐患。二是规划的稳定性不足;调研中发现, 部分地区出现了城镇规划变动性过大的现象,甚 至出现城镇规划随着领导的变更而随意更改的情 况,规划的长远性不能得到体现,重复规划不仅无 法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还加大了工作成本,积 累的民怨较多。 (二)政府的管理调控与城镇化推进中的问题 结合各地政府的管理措施与人口城镇化、土 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社会城镇化的情况来看, 各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不
二、当前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地关系 协调问题
在全国兴起的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新型城 镇化建设呈现出竞相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一)政府的管理调控与城镇化布局规划的总 体情况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规划先行,通过科学 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和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笔 者调研的安徽省 10 个县区都修编了县城总体规 划和乡镇总体规划,从发展空间、建设布局等方面 提出县域城镇未来发展的构想。其中天长市出台 《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美好镇村五年规划纲要》具 有较强的代表性。作为邻近扬州且以工业发展为 主的地区,天长市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和产业优 势,在滁州市确定的“13120”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规 划了天长市的“14920”空间布局规划,对城镇发展 的功能区进行了总体部署,并制定了专项规划,全 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天长市围绕“五个工程”即从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地关系协调问题反思
——基于安徽 10 县市的调查
刘艳
(安徽行政学院 政法社文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59)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也是安徽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
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以对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的剖析为起点,总结人
地关系要素与城镇化的关系,结合安徽城镇化建设中人地关系的调研情况,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
规划提升工程、产业提升工程、环境提升工程、素 质提升工程和服务提升工程五个方面抓好城镇化 的规划编制、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居民文化素养 和社会化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工作。《桐城市总体规 划》(2011-2030 年)确定了“一主一副一带一区+ 若干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空间布局。但就目前 安徽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61
表 1 2012 年安徽部分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向统计表
%
地区
潜山 枞阳 来安 天长 凤阳
流向
本县
23.1 14.5 25.4 21.4 22
本市区
3.7 6.17 9.8 39.8
6
长三角
39.6 28.9 48.9 15.8 38
珠三角
14.1 19 9.8 6.2
1
京津
8 13.1 2.9 3.3
2014 年第 6 期
双月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No.6,2014
Bimonthly
(Vol.5,Serial No.24)
DOI:10.13454/j.issn.1674-8638.2014.06.011
方面,安徽每年承接长三角等地 6 000 亿左右的投 资,已经累计有 3 万亿的投资。另一方面,能源消 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2013 年安徽省每 万元 GDP 能耗 0.695 吨标准煤[3],而同期深圳市的 单位 GDP 能耗达 0.428 吨标准煤/万元[4],两者差距 悬殊。安徽城镇化进程中,过度依靠资源和资金拉 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不强。
4.社会城镇化的推动基础薄弱 社会城镇化实质上是一个包容人口、资源、产 业 、资 金 和 文 化 等 要 素 系 统 协 调 均 衡 发 展 的 过 程。根据调研发现,当前安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偏硬轻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投入、 人口资源集聚等方面投入较多,但对产城融合、保 障措施、生态环境、文化提升等方面的关注度不 足。在软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素投入不能发 挥集聚效应,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能耗过高、地方 政府债务规模过大,无法实现人地关系和谐与可 持续发展,社会城镇化的推动基础异常薄弱。 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协调人地关系 的要素准备 (一)要素合力 城镇化建设的要素投入必须形成系统性合 力,目前安徽某些地方采用的单纯依靠土地融资、 依靠低价甚至无偿出让土地使用权来招商引资的 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没 有考虑到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安徽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发挥要素 合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要素准备。 1.必须把握人的核心,做到以人为本 人是城镇化发展推进的主体,安徽作为劳动 力输出大省,在城镇化发展中近年来已经开始显 现出人口回流的趋势,这主要归功于安徽产业的 发展。但客观地说,目前安徽的城镇化发展中人 的核心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在发挥人的核 心作用上,目前仍只是政府主导,但是人的主体作 用还未充分显现。根据调研地区人社部门提供的 数据,目前安徽很多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 要还是流向省外地区(见表 1),城镇化建设的主体 队伍不稳定。因此,安徽必须创造吸引人才的环 境,引人创智,做到以人为本,为城镇化建设塑造 主体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