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省干部在线学习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矛盾解析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答案-当前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试卷名称: 当前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当前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1 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是()。
(分值:5/得分:5)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进一步推进改革加快发展加快发展2 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时重点要支持()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
(分值:5/得分:5)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服务业经济服务业经济金融经济金融经济3 最近一些机构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测是()。
(分值:5/得分:5) 无法确定无法确定继续放缓保持不变保持不变继续上升继续上升4 以下(以下()措施有利于培养热点消费。
(分值:5/得分:0)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拓展文化市场拓展文化市场推广节能空调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5 2011年我国实施的政策组合是(年我国实施的政策组合是()。
(分值:5/得分:5)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6 在扩大内需中应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在扩大内需中应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和带动作用。
(分值:5/得分:0) 引导率先率先向导向导主导主导7 2011年最突出问题短期来看是年最突出问题短期来看是(( )的减弱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分值:5/得分:5) 投资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购买内需内需外需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早源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早源于()。
(分值:5/得分:5) 葡萄牙葡萄牙意大利意大利西班牙西班牙希腊9 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分值:5/得分:0) 基础性决定性决定性适度性适度性关键性关键性10 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在(( )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关键性作用。
(分值:5/得分:5)经济调控经济调控宏观调控政策调控政策调控计划调控计划调控11 以下( )措施的采取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3. 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 会矛盾?

13. 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矛盾?《13、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城镇化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因此,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业压力增大。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城镇就业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多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城镇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原有的就业岗位有限,新增就业岗位的速度跟不上人口流入的速度,导致就业竞争激烈,失业率上升。
其次,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集中和产业的发展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下降等。
再次,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城镇化带来了人口的快速集聚,对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
然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滞后于人口的增长,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
比如,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突出。
此外,社会融入困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转移人口在进入城镇后,面临着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
他们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往往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社会不满情绪。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这些社会矛盾呢?第一,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城镇产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应对内外矛盾交织的风险挑战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代治理(参考答案)

升级的现代治理
第 1 题(单选题) [10 分]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表现是( )。 • A.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C.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 D.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本题回答: 正确 正确答案 : C 第 2 题(单选题) [10 分]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现是( )。 • A.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C.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 D.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本题回答: 正确 正确答案 : A 第 3 题(单选题) [10 分] 2019 年 6 月 29 日,中美两国元首( )达成共识,同意 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出 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
第 10 题(判断题) [10 分] 中美双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是民意所向。() •√ •× 本题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 : √
• A.北京会晤 • B.杭州会晤 • C.大阪会晤 • D.东京会晤 本题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 : C 第 4 题(单选题) [10 分] “三大攻坚战”中,( )居首位。 • 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B.精准脱贫 • C.污染防治 • D.乡村振兴 本题回答: 正确 正确答案 : A 第 5 题(单选题) [10 分]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去产能、 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 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 )。 • A.静态平衡 • B.动态平衡 • C.完全平衡 • D.动态均衡 本题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 : B 第 6 题(判断题) [10 分]
“三大)
•√ •× 本题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 : √ 第 7 题(判断题) [10 分] 高质量发展是效率优先的发展,不是低效率的发展,不是 高成本的发展。() •√ •× 本题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 : √ 第 8 题(判断题) [10 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超过了 60%。() •√ •× 本题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 : √ 第 9 题(判断题) [10 分] 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 •√ •× 本题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 : √
干部在线学习平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试题答案

兵团干部在线学习平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答案单项选择我国到()年实现农业现代化。
(单选2 分)[A]2010[B]2015[C]2020[D]20251.()是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单选2 分)[A]同步城镇化[B]超前城镇化[C]滞后城镇化[D]逆向城镇化2.政府往往用统一购房的方式把农民的地出让,导致()。
(单选2 分)[A]“半城镇化”[B]“被城镇化”[C]贵族化倾向[D]城镇化“大跃进”3.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国要形成(),推动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
(单选2 分)[A]引入劳动力制度[B]工业转移制度[C]均衡发展机制[D]技术工人红利4.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克服()。
(单选2 分)[A]“半城镇化”[B]“被城镇化”[C]贵族化倾向[D]城镇化“大跃进”5.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
(单选2 分)[A]个人所得税[B]企业所得税[C]直接税[D]间接税6.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纠正()。
(单选2 分)[A]“半城镇化”[B]“被城镇化”[C]贵族化倾向[D]城镇化“大跃进”7.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
(单选2 分)[A]以人为本[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8.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
(单选2 分)[A]以人为本[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9.城镇率的“剪刀差”值为()。
(单选2 分)[A]15.5%[B]16.0%[C]16.3%[D]16.6%10.新型城镇化的新核心是()。
(单选2 分)[A]以人为本[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11.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难以持续。
(单选2 分)[A]低成本[B]快速[C]集约[D]高成本12.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
安徽干部在线学习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社会保障制度、收入
收入
13
"十二五"期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是指〔〕.<分值:2/得分:2>
绝对贫困人口减少
降低救助贫困人口的覆盖面
相对贫困人口减少
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和相对贫困人口都减少
14
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成果要惠与< >.<分值:2/得分:2>
一小部分人
全体人民
绝大多数人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
坚持按劳分配和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成果惠与全体人民
24
以下〔〕属于"十二五"时期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分值:4/得分:4>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完善农村社保体系
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推进开发式扶贫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5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建设.<分值:4/得分:4>
社会的自我管理行为
目标是通过社会服务实现社会管理
管理是手段,服务是根本
本质是体现以人为本
5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分值:2/得分:2>
对政治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对经济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对除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以外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对文化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6
下列表述中,对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总体形势判断不准确的是〔〕<分值:2/得分:2>
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
科技进步和创新
21
〔〕都要树立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分值:4/得分:4>
【VIP专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宏观社会矛盾解析(2015年必修课)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测试答案

1城镇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而不断扩大的。
(分值:4.0/得分:4.0)人口素质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人类文明的发展2城镇化的过程是各个国家在实现()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分值:4.0/得分:4.0)工业化、现代化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信息化3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发展阶段。
(分值:4.0/得分:4.0)正常快速高速低速4对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要加快()(分值:4.0/得分:4.0)建设区域性大城市培育新的城市群建设全国性大城市建设中小城市5城镇化是要在产业支撑、()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分值:4.0/得分:4.0)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保障人居环境6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分值:4.0/得分:4.0)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经济发展7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包括()(分值:4.0/得分:4.0)耕地相对不足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多、底子薄劳动力素质偏低8城镇化速度要与()相适应。
(分值:4.0/得分:4.0)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发展阶段9城镇化水平要与()相适应。
(分值:4.0/得分:4.0)工业化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速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10我国应从()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分值:4.0/得分:4.0)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构建法制社会全面构建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1对城镇化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
(分值:6.0/得分:6.0)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镇化=大城市化城镇化=投资建设城镇化=土地城镇化12“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指()相结合。
(分值:6.0/得分:6.0)城镇化和工业化集中型和分散型据点式和网络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13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体制表现()(分值:6.0/得分:6.0)中国城市具有行政等级城市非开放城市管理农村上级城市管辖下级城市14要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突出()(分值:6.0/得分:6.0)节材节能节水节地15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包括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发挥产业支撑作用、()(分值:6.0/得分:0.0)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破除体制障碍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16我国要发挥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满分答案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B.去库存
C.去杠杆
D.降成本
E.补短板
12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分值:6.0/得分:6.0)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1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的发展理念。(分值:6.0/得分:6.0)
A市场化
B结构性
C人民币
D行政体制
2
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分值:4.0/得分:4.0)
A.低碳
B.绿色
C.节约
D.循环
3
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分值:4.0/得分:4.0)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发展
E.共享发展
14
中国人民正在按照()的战略布局,齐心协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分值:6.0/得分:6.0)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5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分值:6.0/得分:6.0)
A.城市化
B.市民化
C.城镇化
D.规模化
8
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抓住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分值:4.0/得分:4.0)
22. 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 会矛盾?

22. 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矛盾?22、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这些矛盾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镇化带来的主要社会矛盾1、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和机会更多地向城市集中,导致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
2、就业压力增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然而,城市的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部分进城人员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面临失业或就业不足的困境。
同时,一些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压力。
3、住房问题突出城镇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住房的需求急剧增加。
这导致房价上涨过快,中低收入群体购房困难。
同时,城市中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住房租赁市场不规范,也使得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4、社会保障不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往往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这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失业、养老等风险时缺乏足够的保障,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5、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如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垃圾围城等,同时,城市对能源、水资源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资源供应面临巨大压力。
6、文化冲突和社会融入困难城镇化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容易产生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的碰撞。
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面临着社会融入困难的问题,如语言不通、风俗习惯差异、社交网络狭窄等,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测试100分满分答案:变革中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

考试得分:
100.0
未评分试题:
0
答对试题数:
10
正确率:
100%
单选题:
共7题,正确7题
多选题:
共0题,正确0题
判断题:
共3题,正确3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
1
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规律是产业和区域定位的()。(分值:10.0/得分:10.0)
任务
基础
比重
战略
2
2010年工业增长率(12.2%)高于第三产业(9.5%)和第一产业(4.3%),表明中国仍然处于()时期。(分值:10.0/得分:10.0)
衰退率
GDP
总收入
增长率
6
准确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最主要指标是()。(分值:10.0/得分:10.0)
总投入指标
总量指标
人均收入指标
总收入指标
7
2011年欧盟、美国、中国的简单平均进口关税最高的是()。(分值:10.0/得分:10.0)
三者一样
美国
中国
欧盟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均收入决定消费水平。(分值:10.0/得分:10.0)
是
否
9
重化工业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工业化门槛。(分值:10.0/得分:10.0)
是
否
10
中国的经济开放度仍然需要迅速提高,那就是中部和西部需要扩大开放程度,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值:10.0/得分:10.0)
否
是
100中长期增长全球地位短期增长长期增长率工业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是各个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测试100分满分答案:变革中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集锦

D. 补齐短板 14 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分值:4.0/得分:4.0)
否
是 15 中国的发展理念仅仅适用于中国,不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分值:4.0/得分:4.0)
否
是 16 坚持创新发展,要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分值:4.0/得分:4.0)
B、 6.5%
C、7%
D、7.5% 2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 )
上。(分值:6.0/得分:6.0) A、 创新
B、改革
C、开放
D、协调 3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
治保证。(分值:6.0/得分:6.0)
A、科学发展 B、深化改革 C、 党的领导 D、依法治国 4 我国在( )中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分值:6.0/得分:6.0) A、“十三五”规划 B、 “十二五 ”规划 C、“十一五”规划 D、“十五”规划 5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预测,2020 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 化率将达到( )左右。(分值:6.0/得分:0.0) A、40% B、 45% C、50% D、55% 6 我国现行环保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 )。(分值:10.0/得分:10.0) A、 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 门的监督责任 B、 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 测监察执法的干预 C、 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 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 D、 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 伍建设 E、难以建立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7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应坚持( )的战略布局。(分值:10.0/得分:10.0)
安徽省城镇化问题对策研究

安徽省城镇化问题对策研究作者:荀守奎陈杨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2期[提要] 本文概括我国城镇化发展状况,对全国和安徽省城镇化做数据分析,指出在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安徽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统筹;农民权益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安徽城镇发展对增长陷阱的制约及科技路径”(12020503077)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5月10日一、前言城镇化是我国实行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表现为农村与城镇之间建起新的公路、厂房和居民区,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镇的农村常住人口增多,农村和城镇的界限变得模糊,城乡差异缩小。
城镇化有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城镇和农村的经济、文化和劳动力交流,引进大量资金,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和农村的基础建设也提供了更多条件和可能。
我国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机制,强调城乡统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二、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及解读(一)全国性政策文件。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城镇化的发展,早在2001年城镇化战略就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纲要。
2012年11月,城镇化问题也出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为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2014年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关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的分工方案》(中办发[2014]7号)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229号)。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2015年必修课)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测试答案

深⼊推进依法⾏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2015年必修课)安徽⼲部教育在线学习测试答案
法治建设
作风建设
法制建设
思想建设
⽴改废释
⽴改废
⽴改
⽴改释
民主
党的领导
政治协商
宪法
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12
11
12
11
1999
2004
1988
1993
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
依宪治国,依宪⾏政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依法⾏政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否是是否是否是否否是。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模式研究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模式研究作者:余志文来源:《商情》2009年第19期【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本文从安徽省省情出发,通过对我省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进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问题模式协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受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建设、农民素质、观念和认识障碍、政策不配套、制度障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安徽又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外部承接着“大梯度”转移问题,内部又存在着“小梯度”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
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省内各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起来,而导致这些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占有重大比例,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突出,进而使得整体人均收入不高。
就近几年全省各地经济增长态势而言,GDP名义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2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10个百分点,2008年,人均GDP高者达19000元,低者不足2500元,亳州、池州等农村人口占市总人口近70%的地区的人均GDP不足5000元。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我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矛盾解析全部正确答案

工业化、现代化
工业化、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信息化
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现代化水平
城镇化速度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构建法制社会
全面构建经济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发展
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
经济发展
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社会保障
人居环境
人口素质的提高
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类文明的发展
耕地相对不足
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多、底子薄
劳动力素质偏低正常
快速
高速
低速
建设区域性大城市培育新的城市群建设全国性大城市建设中小城市
是否是否是
否是否是否。
推进城镇化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

推进城镇化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作者:吕政来源:《全球化》 2013年第6期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任务十分艰巨。
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努力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机会,完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机制,解决好土地流转、社会保障一体化等城乡统筹问题,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应当有利于推进城镇化。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劳动力户籍制度城乡统筹作者简介:吕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城镇化是伴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
按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上升到2012年的52%,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37个百分点。
2012年城镇人口总量为7亿,但是,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
提高城镇化水平,既要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更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努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一、充分认识我国城镇化的艰巨性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约14亿,如果届时城镇化率的目标确定为60%,城镇常住人口将达到8.4亿,比2012年增加1.4亿。
扣除城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后,每年仍将有12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平均每年约0.8-0.9个百分点,虽然转移的速度比过去10年有所下降,但人口转移的规模仍然是庞大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要不断扩大城镇人口的规模和比重,使转移人口在城镇有稳定的工作和较为体面的居住条件,并能平等的分享城市公共产品。
要避免出现印度和有些拉美国家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出现大量贫民窟和严重的贫富差距的问题,既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形成社会财富能够公平合理分配的机制。
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大量的国土不适合于人类居住,可供支配的地理空间、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也是有限的。
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矛盾与调控

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矛盾与调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资源矛盾不仅仅表现在能源、土地、水资源等方面,还涉及到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等多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调控。
一、能源资源的矛盾与调控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但能源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城市的能源需求量日益增长,但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能源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还需要加强能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二、土地资源的矛盾与调控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城市扩张导致了大量土地的消耗,土地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大土地保护力度,保护好农田、林地等重要的土地资源,确保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资源的矛盾与调控水资源是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有限,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
可以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需要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减少水污染,保护好水源地和水生态环境。
四、人力资源的矛盾与调控城市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加大,城市就业资源的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城市中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不足,制约了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培养。
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增加高技能人才的供给。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引导和培养,鼓励人才向农村和中小城市流动,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重视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重视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彭森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1页(P18)
【作者】彭森
【作者单位】全国人大财经委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镇化应重视质量--内蒙古城镇化进程反思 [J], 沈斌华
2.重视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的矛盾和问题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对全厂思想政治工作及职工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J],
3.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城镇化 [J],
4.城镇化行业良机:城镇化建设为泛家居带来8年黄金期 [J], 骆合理;孙章和
5.高度重视我国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的矛盾和问题 [J], 马静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及化解机制

作者: 李琼英
作者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安徽合肥230022
出版物刊名: 理论建设
页码: 47-5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安徽省 城镇化 农村 社会矛盾 化解机制
摘要:目前安徽农村大局总体稳定,但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使农村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土地征用和拆迁、政治参与、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加剧。
矛盾的特征也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社会矛盾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利益矛盾占主导、个体矛盾上升为群体矛盾、矛盾处理方式有激化趋势和调处难度加大等多个方面。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消除社会稳定隐患,必须建立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协调各群体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如健全民主和法律制度、建立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等,从而为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提供制度基础,最终促进安徽省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安徽省干部在线学习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矛盾解析
试卷名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矛盾解析
考试人员:
提交日期:2015-04-10 考试用时:6分钟43秒
考试得分:94.0 未评分试题:0
答对试题数:19 正确率:95%
单选题:共10题,正确10题多选题:共5题,正确4题判断题:共5题,正确5题问答题:共0题,正确0题
1 城镇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而不断扩大的。
(分值:4.0/得分:4.0)
人口素质的提高
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类文明的发展
2 城镇化的过程是各个国家在实现()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分值:4.0/得分:4.0)
工业化、现代化
工业化、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信息化
工业化、信息化
3 城镇化水平要与()相适应。
(分值:4.0/得分:4.0)
工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现代化水平
城镇化速度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 城镇化是要在产业支撑、()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分值:4.0/得分:4.0)
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9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发展阶段。
(分值:4.0/得分:4.0)
正常
快速
高速
低速
10 对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要加快()(分值:4.0/得分:4.0)
建设区域性大城市
培育新的城市群
建设全国性大城市
建设中小城市
11 对城镇化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
(分值:6.0/得分:6.0)
城镇化=城市现代化
城镇化=大城市化
城镇化=投资建设
城镇化=土地城镇化
12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指()相结合。
(分值:6.0/得分:6.0)
城镇化和工业化
集中型和分散型
据点式和网络式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13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包括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发挥产业支撑作用、()(分值:6.0/得分:0.0)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积极破除体制障碍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4 要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突出()(分值:6.0/得分:6.0)
节材
节能
节水
节地
15 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体制表现()(分值:6.0/得分:6.0)
中国城市具有行政等级
城市非开放
城市管理农村
上级城市管辖下级城市
16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
()(分值:6.0/得分:6.0)
是
否
17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在与工业、农村发展的互动中实现着更高水平的跨越。
()(分值:6.0/得分:6.0)
是
否
18 城镇化率与人类发展指数之间呈现出正向关系。
()(分值:6.0/得分:6.0)
是
否
19 我国要发挥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分值:6.0/得分:6.0)
是
否
20 城市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分值:6.0/得分:6.0)
是
否
版权所有: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干部网络培训管理中心主办中国电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