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系统—自行车高速公路

合集下载

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慢行交通系统设计(1)研究对象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可以拓展为包含所有能够体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大气污染、噪声危害、能源危机、土地资源紧缺和全民公平性的、综合的、多样的、低碳的交通出行方式,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视。

从国内许多城镇交通出行方式调查数据中看出,慢行交通方式是城镇的主要出行方式。

本次“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以速度为界限进行划分,是指速度在20km/h以内的交通出行方式,主要由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步行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研究对象具体包含自行车、电动车、残疾人车、三轮车等。

(2)设计原则城市道路本身就是城市的快速通道,慢行交通系统是相对而言,并依托于道路,他的“慢”不单纯是速度上的概念,更侧重于人性化,充分考虑人的需求:连续性、独立性、舒适度、安全性、可达性。

由此确定以下设计原则:改变原则——从生态、从人的角度重新思考慢行交通系统;健全网络——整合资源,完善慢行网络;改善环境——生态设计方法,全方位改善慢行环境。

(3)理论及方法传统的交通规划对于慢行交通规划的思考路径是以交通为先导,基于非机动车需求的分析构建慢行网络,而道路沿线及交通枢纽环境设计和改造是一个后续的,次要补充与零碎的建设过程,最终构建了为交通而交通的慢行系统。

本次提出的理论方法为“反规划”,即将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刚性框架。

通过“反规划”的方法进行的慢行系统设计,首先要确保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系统完整性,即要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功能的服务,把生态系统对城市的各种综合服务功能的保障置于一个前瞻性的、整合的战略高度来实施。

在此前提下,结合步行出行需求和非机动车交通需求的分析,确定慢行交通系统布局。

(4) 慢行交通系统路线结合本次工程片区规划,考虑道路组成情况和坡度要求,慢行交通主要布置在大凤路至普和箐段,其余路段受到地形限制和规划情况,不会产生大规模慢行交通,不单独设置。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慢行系统逐渐被引入到城市交通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慢行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一、什么是慢行系统慢行系统是指为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设施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慢行系统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鼓励和保护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

慢行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安全,并且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二、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慢行系统可以被纳入道路网络规划中。

例如,在城市地标建筑周围设置步行街,优先规划自行车道,以及对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便利出行的需求。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例如,对于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交叉口设计,需要设立相应的交通信号系统,确保自行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同时,公共交通与步行者之间的衔接也需要考虑,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和步行路径。

另外,慢行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例如,在城市广场和公园的规划中,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和娱乐。

同时,还可以将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纳入慢行系统的范畴,提供美观的环境和舒适的行走体验。

三、慢行系统的优化慢行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慢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慢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通过实时监测人流、自行车流和公交车流的数据,可以对慢行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在慢行系统的建设中,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慢行系统发展策略。

对于已建成的城市,可以通过改造和更新既有的交通设施,来逐步实现慢行系统。

另外,需要注重宣传与教育。

慢行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慢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慢行方式出行。

城市慢行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设计与优化策略

城市慢行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设计与优化策略

城市慢行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设计与优化策略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慢行系统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城市慢行系统主要包括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等方式,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环保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而其中,基础设施的设计与优化是确保慢行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步行道的设计。

步行道是城市慢行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行人的出行体验。

步行道的宽度应根据人流量和周边环境来确定。

在商业区、学校周边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步行道应足够宽敞,以避免行人拥挤。

同时,步行道的地面材质也至关重要。

应选择平整、防滑、舒适的材料,如透水砖或优质的混凝土,既能保障行人的安全,又能减少行走的疲劳感。

为了提高步行道的安全性,合理的隔离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设置绿化带、栏杆等方式将步行道与机动车道分隔开来,减少车辆对行人的干扰和潜在危险。

此外,在路口和路段中,应设置清晰明确的交通标识和标线,引导行人安全过街。

在照明方面,步行道的照明设施应充足且均匀分布,确保在夜间也能为行人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路灯的高度和亮度要经过科学计算,避免出现照明盲区。

同时,照明设施的外观设计也应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接下来,我们看看自行车道的设计。

自行车道的连续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应尽可能形成完整、连贯的自行车道网络,避免出现断头路或与机动车道频繁交叉的情况。

在道路规划中,可以采用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或者在较窄的道路上设置与机动车道共板但有明确标识和隔离的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的坡度设计也不容忽视。

过大的坡度会增加骑行的难度,降低骑行的意愿。

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保持平缓,对于不可避免的坡度较大的路段,可以设置提示标识,并考虑增设助力设施。

停车设施是城市慢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行车停车,应在公共场所、商业区域、居民小区等地合理规划自行车停车位。

停车位的设置应方便存取,同时要考虑防盗和防雨等功能。

可以采用立体停车架等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

慢行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慢行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慢行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慢行系统是指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交通模式。

与传统的高速交通相比,慢行系统注重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交通方式,鼓励人们步行、骑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电动车等低速交通工具。

本文将对慢行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慢行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许多城市通过改造道路、新建自行车道、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等方式,积极推动慢行系统的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交通流量,减轻城市交通拥堵,还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是慢行系统的杰出代表,其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鼓励人们步行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城市交通效率高,空气质量好。

慢行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智能交通、物联网、无人驾驶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为慢行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公共自行车和电动车共享系统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此外,通过使用智能手机APP应用程序,人们可以轻松规划行程、查询交通信息,提供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方便的出行方式,同时也为慢行系统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面提供了更科学的工具。

未来,慢行系统将继续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慢行系统将更加安全和舒适。

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的引入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更高效、低碳的交通选择。

其次,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慢行系统将更加高效和便捷。

智能公共自行车和电动车共享系统的推广将减少私家车使用,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应用将提高交通流量管控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另外,慢行系统的发展还将与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慢行系统的需求,新建或改造街道、步道和自行车道,提供更好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路网络。

此外,慢行系统的发展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废气排放。

在追求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慢行系统将成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绿色出行、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相关理念、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将首先介绍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阐述其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和实施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城市交通向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慢行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元素多样且复杂,每个元素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并共同服务于整个交通系统。

人行道是专为行人设置的通行空间,是慢行交通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要求连续、平整、安全,并配备必要的休息设施和过街设施。

非机动车道则是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提供的专用通道,其设计需考虑车辆的行驶特性和安全要求。

交通信号与标志是确保慢行交通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的关键。

包括红绿灯、斑马线、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等,这些信号和标志的设置要合理、醒目,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交通信息。

停车设施是慢行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共自行车停放点、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要方便使用、管理,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慢行交通系统不仅仅是通行的空间,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绿化和休闲设施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绿化能够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休闲设施则能为行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为了保障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慢行交通系统中还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盲道、坡道、电梯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方便地通行。

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与标志、停车设施、绿化与休闲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等多个方面。

“慢行交通系统”:“十二五”城市出行新时尚

“慢行交通系统”:“十二五”城市出行新时尚

车 想 要 穿 行 难 度 却 不 小 。 首 先 ,地 下 人行 通 道 的 高度 一 般 在 五 、 六米 ,但 是 有 的地 方 的地 下 通 道 有 十 米 左 右 。 除 了台 阶 多 ,坡 度 陡 之外 , 地 下 通 道 通 常 还 是 小商 小 贩们 聚 点 摆 摊 的地 方 ,行 走 起 来 非 常 不 便 , 尤其 是 对携 带 物 品 的 人 ,倘 若 需 要推 自行 车 通 过 ,难 度 更 大 。 有 的 城 市 地 铁 出 口和 地 下 通 道 虽 然 不 到 5 米 ,但 二者 之 间 竟 然 不 连 通 ,让 行 人 刚 从 地 铁 站 出 口上 来 又 接 着 下 地 下通 道 。 0 有 的城 市 自行 车 车 道 设 计 不 合理 ,中 看 不 中 用 ,或 者根 本就 没 有 自行 车 车 道 , 同B- ̄ 自行 车 道 的许 多岔 路 口常 出现 断 带 、 凹 凸 不 l 分 , q 平 ,车 道 不 连 贯 ,车道 上 阻碍 物 多等 现 象 ,结 果 造 成 自行 车 与 机 动 车 混 行 的 场 面 ,增 加 了 交通 安全 隐患 。 面对 这样 的交 通 设 施 ,谁 会 愿 意 “ 色 出行 ” 为 此 ,不 少 业 内 专 家 纷 纷 为 国 家 “ 二 五 ”规 划 建 言 ,提 倡 绿 色 出 行 ,首 先行 绿 十
行人和 自行车优先
提 到 自行 车 出行 , 不得 不首 先提 到 自行 车 的路 权 问 题 ,对 此 业 内 不 少 专 家 也表 示 : 自行 车 出行 最 大 的拦 路 石 不 是 缺 少 好 的 自行
车 产 品 ,而 是 缺 少 适 合 自行 车 出 行 的 道 路 。就 拿城 市 中 常见 的地 下通 道 来 说 , 它是 为 方便 行 人 穿 越 马 路 而 设 计 的专 用 通 道 ,而 自行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慢行系统调研报告一、引言慢行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城市交通概念,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出行体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慢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慢行系统的定义与优势慢行系统是一种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行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汽车主导交通模式,慢行系统的优势包括:1)环境友好:步行和骑行对环境污染更少,减少汽车尾气和噪音污染;2)健康推广:慢行系统可以促进居民的身体活动,改善健康状况;3)社交互动:步行和骑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互动,增加社交联系;4)流动性提升:慢行系统可以减少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的流动性。

三、现有的慢行系统实践调研表明,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在市区内部或特定区域建设慢行系统。

例如,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和波尔图等城市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和公共广场等设施,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这些城市的慢行系统在改善交通状况、减少空气污染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慢行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然而,慢行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慢行系统需要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自行车道、人行道和停车设施等。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和意识,尤其是对于汽车文化比较盛行的城市来说。

此外,慢行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城市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慢行系统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2)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改变居民出行习惯和意识;3)加强执法和安全措施:加强对慢行交通的执法管理,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五、未来的发展前景调研报告显示,慢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慢行系统的重要性,并投资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

其次,随着慢行系统的发展,城市交通将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

最后,慢行系统的推广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慢行交通的概念及发展模式

慢行交通的概念及发展模式

慢行交通的概念及发展模式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8年第02期“慢行交通系统”指的是把步行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而除其对于交通带来的影响之外,慢行这一理念对于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正确深入地理解慢行交通,首先要理清一些相关概念。

相关概念慢行交通慢行交通作为一种新的交通策略,首见于2001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并发布的《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在未来上海交通体系中,慢行交通仍不可或缺,应保护其合理的活动空间,创作人性化的慢行交通环境”。

所谓“慢行系统”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

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传统意义上的非机动车交通一般是指自行车交通,但近年来,许多城市的电动车发展迅速,由于其发展存在许多漏洞,这也在考验着当下的城市交通设施。

慢行空间慢行空间是指城市中主要供行人和自行车等慢速交通方式使用的空间,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

前者是指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的设施,例如:人行道、地下通道、天桥和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包括除交通功能以外的休闲、游乐、交往等复合性的功能,例如:林间步道、滨海栈道及其商业步行街等。

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按交通方式的不同分为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两大部分。

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这个完整的系统不仅仅是交通意义上的通道功能,更应该是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城市交通的空间形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慢行系统工程,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中,通过改善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居民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和减少交通拥堵,从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道路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行人和自行车设施、交通管理手段等方面,通过系统设计和实施,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

同时,慢行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慢行系统工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慢行系统工程的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建筑布局,合理划分交通区域和保留绿地等措施,可以营造出更加适宜步行和骑行的城市环境。

例如,建立起城市中心步行区,限制汽车进入,增加行人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更多的休息点和景观设施,让市民在街头漫步时有更好的体验。

在城市规划中,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使公交车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出行需要,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促进环保出行。

二、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是慢行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慢行系统工程的目标,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包括增加公交线路密度、提高公交运行速度、改善公交站点设施等措施,使市民更容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此外,在公共交通系统中,要逐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车辆,提高公交车辆的环保性能。

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三、行人和自行车设施行人和自行车设施是慢行系统工程的重点建设对象。

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行人步道和自行车道,增加行人过街通道、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等,可以更好地保障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促进他们选择步行和骑行的出行方式。

同时,通过设置步行和骑行的便利设施,也可以提高市民对于慢行系统的接受度,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四、交通管理手段交通管理手段是慢行系统工程的补充和保障。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促进慢行出行方式的发展。

城市慢行系统简介

城市慢行系统简介

城市慢行系统城市慢行系统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基本简介城市慢行系统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慢行设施的典型设计:1、道路横断面设计慢行一体化设计: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设置在同一平面,用软性隔离的方式将行人和非机动车从空间上分离,达到保障安全、资源共享的目的。

2、交叉口及路段过街设计人行过街设计:慢行过街设施的设置依过街需求和道路条件而不同。

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和大型住宅区出入口等节点都需要考虑设置慢行过街设施,设施类型根据具体条件设计。

路段处过街除需要考虑交通需求,还要选择合理的间距,平面人行过街间距不应小于200m。

平面人行过街宽度一般根据交通需求计算获得,并参考相关规范确定。

在交通需求不能获得时,根据慢行设施所在道路两侧开发性质取值,非商业区,人行横道一般取4-6m,商业区,行人过街流量较大,可以取8-10m,可根据具体条件取更大值。

非机动车左转二次过街:交叉口内各进口道设置非机动车过街横道,形成联通的闭环,非机动车在环内逆时针流动,转角处设置左转非机动车待行区域,并用绿化或其它设施将其与机动车隔离。

在信号控制上,将非机动车与行人信号统一管理,左转非机动车在直行相位进入左转待行区,在下一个直行相位实现左转。

中央驻足区(安全岛)设计:一般利用中央分隔带设置在道路中央,用于保护过街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

中央驻足区的设置一般是依靠绿化带分配行人或非机动车驻足的空间,驻足区的宽度不小于1.5米。

同时,为避免机动车辆对慢行主体权益的侵害,在驻足区内设置等间距的隔离墩,3、交通管理及控制信号控制:在交通设计阶段,对弱势群体安全的考虑,除了分配专用空间,还应该分配专用时间,即利用信号控制策略,分离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点,达到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目的。

武汉自行车高速路选线分析

武汉自行车高速路选线分析

2021年1月 第37卷第1期(总第213期 )Jan.2021, V olume 37No.1 (Serial No.213)收稿日期:2020-08-03第一作者简介:曹昌衡(1989-),男,汉族,湖北钟祥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交通设计、交通模型与数据分析。

武汉自行车高速路选线分析曹昌衡,廖苑伶,刘晏尘,肖海亮,靳 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摘要:为完善武汉城市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提升自行车出行品质,进行自行车高速路的选线分析。

研究国内外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案例,总结自行车专用道(高速路)的设计参数。

分析光谷线、南湖线、汉口沿江线、京汉大道线4条示范线的线位条件、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及功能定位、断面形式、关键节点设计,总结自行车高速路线位应减少对周边交通性主干道的干扰,其功能定位与土地使用性质相适应,应通过匝道与公共交通系统进行衔接换乘。

关键词:自行车交通;高架快速路;专用道;设计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400(2021)01-0021-06Route and Design of Bicycle Express Way in WuhanCAO Changheng, LIAO Yuanling, LIU Yanchen, XIAO Hailiang, JIN Xiang(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rban non-motor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Wuha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icycle trav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ute selection of bicycle elevated expressway. The construction cases of bicycle lan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tudied, a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bicycle lanes (elevated roads) are summarized. Then it analyzes the line location conditions, traffic conditions, land use conditions and functional positioning, section form and key node design of the four demonstration lines of Guanggu line, Nanhu line, Hankou riverside line and Jinghan Avenue line. Meanwhil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bicycle elevated route position should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to the surrounding traffic main road. Its functional orienta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nature of land use. Al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nect and transfer with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through ramp.Keyword: Bicycle traffic; Elevated express way; Private lane; Design动车交通理应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于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

关于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

关于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一、引言城市是人类居住、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此同时,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慢行系统的概念及意义慢行系统是指为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提供良好设施和环境的城市交通系统。

它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促进市民健康,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慢行系统建设的现状与问题1.现状: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重视慢行系统建设,投入资金修建自行车道、步行道,推广公共自行车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但整体上看,慢行系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2.问题:当前慢行系统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不合理,慢行道与机动车道混行,安全隐患大;(2)设施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维护;(3)政策支持不足,市民低碳出行意识有待提高。

四、加强慢行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1.完善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地规划慢行系统,明确慢行道的位置、宽度等,确保慢行道与机动车道分离,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2.提升设施质量:加大投入,提高慢行系统设施的建设质量,包括道路、绿化、照明、公共卫生等方面,打造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3.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如提高公共自行车覆盖率、完善停车设施等。

4.提高市民素质:通过宣传教育、管理措施等手段,提升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

五、结论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切实加强慢行系统建设,为市民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城市环境。

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为我国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发展及趋势

浅谈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发展及趋势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3, 12(4), 467-470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se https:///10.12677/mse.2023.124054浅谈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发展及趋势张 雷中咨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北京收稿日期:2023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4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7日摘要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 km/h 的交通方式。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

城市慢行系统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 + 公交、自行车 + 公交的出行方式。

慢行交通系统是绿色出行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被广泛认作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象征和核心,对落实“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推动慢行交通系统发展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交通减碳、增强交通韧性,是美化社区环境、改善民众健康和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绿色出行,可持续交通,“双碳”目标,交通减碳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low Mov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t Home and AbroadLei ZhangCIECC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Co., Ltd., BeijingReceived: Jun. 4th , 2023; accepted: Jun. 24th , 2023; published: Jul. 7th , 2023AbstractSlow traffic refers to a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hat contrasts with fast and high-speed traffic,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Generally, slow traffic includes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with speeds not exceeding 15 km/h. This includes walking and non-motorized ve-hicles, with bicycles being the primary non-motorized mode of transportation in many major ci-张雷ties. The urban slow traffic system focuses on prioritizing walking, cycling, a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 the mai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city to effectively address conflicts between fast and slow traffic,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slow traffic and guide residents to use walking plus public transportation or cycling plus public transportation for their commutes. The slow traffic system isa crucial component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is wide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ly as asymbol and core element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t plays a significant sup-porting role in achieving the “dual carbon” goals. Extensiv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have shown th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low traffic system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raffic congestion, promote carbon reduction in transportation, enhance transportation resilience, and serve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beautifying community environments,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and promoting economic prosperity.KeywordsSlow Traffic System, Green Travel, Sustainable Transport, The “Dual Carbon” Goal, Traffic Carbon Reduction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近年来,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国内城市致力于打造宜居空间,积极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日渐兴起,公共自行车、绿色休闲廊道等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成为热点。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背景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今天,出行方式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慢行系统的优点:环保、节省成本、健康、减少交通事故等。

但是慢行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交通拥挤不便、骑行安全等,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问题与挑战公共交通拥挤不便在城市交通高峰期,公共交通往往拥挤不堪,预计时间不稳定。

且一些地区的公共交通线路不够完善,市民出行受到限制。

因此,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和优化公交线路是改善公共交通的关键。

骑行安全骑行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但骑行安全却一直是骑行者所关注的问题。

车辆混行、未规范停放、无保险等问题在骑行过程中影响骑行安全,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和规章制度保障骑行者的安全。

步行不便长时间的步行会对行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而城市中道路宽窄不一,缺乏行人专用通道、行人天桥,加剧了步行的困难和不便。

因此,优化步行环境,建设行人专用通道和天桥是提升步行体验的必要措施。

改善方案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公交站点设施,方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

2.加强对公共交通单车道、优先道、公交专用道等道路资源的保障和维护。

3.优化公共汽车线路,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拥堵。

4.引入新的电动公共交通工具,如电动巴士、地铁等。

保障骑行者的安全为保障骑行者的安全,可通过以下方式:1.在行车路线合理范围内建设自行车道和非机动车专用道,减少车辆与自行车的混行。

2.设立非机动车托管点,方便骑行者停放车辆。

3.采取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加强对骑车的管理,如采取计分制度、提高罚款等。

4.推广有关骑行安全的宣传,教育市民自觉遵守规则。

优化步行环境为优化步行环境,可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步行专用路,缩小行车道,优化街道步道。

2.建立完善的行人天桥,方便行人过街。

3.加强对于违反交通法规行人的处罚,如通过电子眼或者警务通讯录等实现。

北京、厦门自行车“高速路”接踵而来,一北一南迎接自行车从高而行

北京、厦门自行车“高速路”接踵而来,一北一南迎接自行车从高而行

北京、厦门自行车“高速路”接踵而来,一北一南迎接自行车从高而行近日,有关自行车电动车行业的焦点话题迭出,其热度堪比7月的天气!北京北京市规划院正在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串起回龙观、上地、中关村等区域。

原本被称作“天堑”的京藏、京新两条高速也可以顺利上跨或者下穿。

全程无机动车穿行无红绿灯这种“高速”僵尸封闭式的,机动车不会穿行,而且中间没有红绿灯。

目前,回龙观至上地6.3公里自行车道建设方案已确定。

规划提出,要建设连通从回龙观出发,经过上地,到中关村的自行车专用道,中间设置自行车骑行驿站,用于解决途中休息、修车等问题。

沿途穿越绿化带兼顾通勤休闲一条是从体育公园出发,南行至龙旗购物中心后继续南下,一公里后向西,穿越京藏和京新一路到达上地产业园,之后顺着现有道路向南可到达中关村地区。

另一条几乎与第一条线路并行设计,在前一条道路向西处分岔向东,抵达规划中的材料创新园之后拐向东南,到清河区域,之后走五环辅路向西,最终在五环内会合成一个闭环。

可以说,第一条线路是通勤型线路,从出发到上地距离6.3公里,到中关村13.9公里;第二条线路穿越多片绿化带,共15.3公里,环境更好,适合休闲骑行。

自行车行业迎重大利好建设自行车“高速”,对自行车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尤其是北京市场。

尽管自行车“高速路”对于我们尚属新鲜事物,但它早已风靡欧洲,德国、法国、英国、丹麦等国家都建起了先进的自行车“高速路”。

例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一条自行车“高速路”,据估算每年可减少7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汽车尾气是PM2.5的重要污染源,我们要想多看到蓝天白云,就得更多地选择绿色出行。

而倡导绿色出行,除了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更要鼓励人们重拾被忽视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这不仅是一种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而且还将促进首都交通的“微循环”,可谓一举两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拟建自行车“高速路”的消息,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

自行车高速相关概念理论技术研究课件PPT

自行车高速相关概念理论技术研究课件PPT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出入口设置
• 上下坡形式 出入口采用坡道踏步混合梯的形式,一方面这样的结构形式占地面积较小,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方便于骑车人和自行车 的上下坡出入,还能阻止其他三轮车、电动车等进入自行车高架。
• 出入口数量 按照自行车高速最小设计时速25km化为标准,建议设出入口之间最小间距为400m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指示标识系统
• 设计原则
--易辨识原则 --实际性原则 --人性化原则 --精简性原则 --美观环保原则 --国际化原则
• 标识类型
指示性标识 入口标识(入口预告标识、入口确认标示)
出口标识(出口预告标识、出口确认标识)
中间标识(里程标识、交叉口标识、转弯标识)
管理性标识 禁限标识(限速标识、限行标识)
• 该项目使用了当前最先进的移动数据采集技术,系统全天24 小时开放运营,覆盖区域为44 km2。在伦敦中心城区有8 000多辆自行车,近600个自行车停取点,为市民和游客提 供租赁自行车服务。
2021/3/10
12
2.国外相关案例
德国 鲁尔区
2002年,在德国传统的工业重地鲁尔区,鲁尔地区协会与政府 合作实施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预计全程60km,已于2016年 首先通车5km。
2021/3/10
4
1.概念与背景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市交通线路。这些专用通道两边虽然不是全封闭 的,但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因此不用设红绿灯,时速可达40公里,晚间也有夜光照明标识。路上禁止行人行走 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以极快的速度在城市中或城市间来往。
2021/3/10
8
2.国外相关案例
丹麦 哥本哈根
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 已经形成局部的自行车道路网络,有 1/3 的市民选择利用自行车上下班。在哥本哈根自行车道有3 70公里,而哥本哈根的城市面积才97平方公里,且自行 车道和化动车道完全独立分开。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一、慢行交通1、概念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 km/h的交通方式。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2、慢行交通的基本特点①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②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

慢行交通以人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步行速度在0.5—2.16 m/s,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0 km/h左右;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小于3km;③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有锻炼身体的功效;④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地位。

3、定位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团内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

慢行交通不仅是居民休闲、购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

以出行产生点、出行吸引点、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等为中心的慢行圈的高品质建设是保障慢行交通权利,提高慢行交通品质,引导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环节。

场所、活动在其中的人和进行着的活动。

慢行系统由3要素构成:慢行空间是系统的形态要素;慢行主体是系统的实施者要素;慢行行为是系统的动态要素。

慢行系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除担负一定的通勤交通功能外,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

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的设施,包括人行道(sidewalk)、人行横道(passway)、人行地道、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间道、滨水道等)和商业性质的慢行空间(商业步行街等)。

可分为以下几类:采用慢行作为通勤方式、采用机动化交通及慢行交通组合作为通勤方式、以慢行作为休闲、锻炼、购物等非通勤方式。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慢行系统的问题慢行系统是指在城市中步行、骑行、慢跑等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的集合体系。

由于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很多城市开始关注和推广慢行系统,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慢行路径不连贯。

由于城市规划的缺陷和开发商为了开发项目而导致道路断层等原因,慢行路径往往不连贯,影响了出行体验和安全性。

其次是慢行交通的安全问题。

由于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共用道路,加上一些骑车或走路时不守交规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况。

最后是慢行模式的推广问题。

许多城市在宣传慢行模式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宣传策略,使得慢行模式推广困难,基本没有形成群众运动的效果。

改善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善方案:改善慢行路径连贯性慢行路径不连贯是慢行系统的一大问题,对于出行者来说也是不友好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规划慢行系统的主干路网。

应当做好慢行系统主干路的规划和建设,确保慢行主干路的通畅和连通。

2.完善慢行系统规划。

在规划城市交通时应当考虑到慢行系统的需要,保证慢行路径的连贯性和安全性,建设合理的路网,保证慢行交通的畅通。

加强慢行交通安全管理慢行交通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提升慢行交通的安全保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慢行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

应当加强慢行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提高市民对慢行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道路秩序,控制慢行交通事故的发生。

2.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加强非机动车交通管理。

应当采取科技手段加强对非机动车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非机动车登记管理系统,规范非机动车路权和服务站点,强化对违规车辆的处罚力度,提高非机动车交通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科学推广慢行模式科学推广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推广慢行模式也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策略,以实现市民参与和推广的效果。

1.开展慢行普及运动。

开展慢行普及运动,比如举办慢行嘉年华活动、体验式活动等吸引市民参加,以推广慢行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克兰市LightPathAKL项目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新西兰自行车高速路
奥克兰市LightPathAKL项目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新西兰自行车高速路
奥克兰市LightPathAKL项目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丹麦自行车高速路
自行车高速蛇形桥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丹麦自行车高速路
慢行系统—自行车高速公路
自行车高速公路
目录
1
自行车高速公路
2
国外典型案例
3
公司自行车高速路产品
2017
自行车高速公路
1
自行车高速路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常规自行车高速路
人车分离、安全快速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自行车高速路路口
自行车高架桥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自行车高速路接驳点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厦门自行车高速公路线路图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2017
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全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
防风避雪,适宜北方
2017
自行车高速公路
2
国外典型案例
2013 C2S0C1E7C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埃因霍温自行车高速桥
埃因霍温自行车高速桥全景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埃因霍温自行车高速桥
埃因霍温自行车高速桥局部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新西兰自行车高速路
空中接驳,快速分流
1
2
1.与云轨接驳
3
2.与BRT接驳
3.与人行天桥接驳
4
4.与商业体接驳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自行车高速路立体交通
无需占用地面资源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自行车高速路立体交通
无需占用地面资源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半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
遮荫避雨,适宜南方
2017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断面主要沿BRT两侧布置,单侧单向两车道,净宽 2.5m,总宽2.8m;合并段净宽4.5m,总宽4.8m, 采用钢箱梁结构。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2017
自行车高速蛇形桥
2017
慢行系统
自行车高速路
1 2
丹麦自行车高速路
自行车高速便利设施
1.坡道自助电梯
4
2.自行车配套设施
3.地面自行车信号灯
4.自行车智慧车库
3
2017
自行车高速公路
3
公司自行车高速路产品
2017
慢行系统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厦门自行车高速路
国内首个自行车高速公路项目 全长约7.6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