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黄河颂
《黄河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赏析探究
1、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 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该是哪个字? 统领到哪?
这些句子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认为是从哪些角度 写的,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俯瞰全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黄河颂
考考你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 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 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 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 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 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速和语调。 二、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读
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整体感知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 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 什么?
整体感知
1、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 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 歌。
整体感知
3、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文章结构
绘黄河
颂黄河
抒壮志
直奔东南
惊涛澎湃
望
颂
浊流婉转
力劈中原
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华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增发 强扬 民民 族族 观精 念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三、补充资料
关于黄河的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黄河颂》优秀课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有关黄河的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4.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6.九曲黄河十八弯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 现有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全 文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 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 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 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
望黄河
体
颂黄河
尾声
学习 黄河精神
阅读从“啊!黄河”到“伸出 千万条臂膀”,回答下列问题: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 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 代中华儿女。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 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 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 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 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黄 河 颂
光未然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 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 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 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始终通过奇特的 想象和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 阔的历史画卷,歌颂苦难与抗争,反映中华 儿女的真实场面。
体会情感,朗读比赛
朗读指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 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 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因此,朗读 时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 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 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初读诗歌——知内容
1.从内容上看,诗歌有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朗诵词,让读者了解黄河形象——伟大坚 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第二部分是歌词,主要是赞颂黄河。
2.歌词的主体部分都是在“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 始歌颂,在“颂”之前还有一段“我站在高山之巅……劈 成南北两面”,这又是在写什么?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这里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 把黄河写作一个有千万条臂膀
浩浩荡荡,
的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向南北两岸
荡荡”,体现了黄河不可阻挡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正
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 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 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目录
《黄河颂》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单元学习重点
1.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2.学习做批注
黄河 颂
光未然
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 这个民族。
——毛泽东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 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 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 大的“几”字。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中黄河的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 会做批注。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 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 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 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 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 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其他代表作品 有《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谈》 《文艺辩论集》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解析版)
05、《黄河颂》——群文阅读怎样赏析诗歌?——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诗人在诗中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黄河。
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说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如“啊!黄河!”三次出现,构成反复,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又能帮助我们提高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力。
同时,修辞手法也是中考诗歌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简要分析诗歌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可采用以下步骤:1、准确指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点出这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
3、指出这种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注意:在中考试题中,对古诗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考查时,有时候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借助对名句的赏析间接考查。
答题模式: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真题演练】(一)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01、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本诗饱含激情地描绘了长江的气质、气势;热情讴歌了长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指出其对我们民族不断前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02、结合《黄河颂》,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七下语文第五课《黄河颂》
整体感知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③“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 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 点词语“掀”“结”“奔”“劈” 的重读,且这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 表现出黄河的气势。
整体感知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④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 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 高昂,表明歌颂的情感。
精读细研
③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比喻,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主流 这一“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 ”,表明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同时,联 系上句“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也体 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力量。
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
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预习检查 读一读
pài
澎湃
wǎn
宛转
diān
山巅
zhuó
浊流
bì
臂膀
pī
劈成
bǎng
榜样
dàng
浩浩荡荡
预习检查 读一读
lán
狂澜
píng
屏障
bǔ
pò
哺乳 气魄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词语注音+解释2023
第五课《黄河颂》
巅diān:山顶:珠峰之~。
劈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木柴。
~风斩浪。
2.(木头等)裂开:钢笔尖写~了。
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了。
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头。
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了。
pǐ:1.分开;分:~成三股。
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莴苣叶。
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气魄qì pò:1.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
2.气势:人民大会堂~雄伟。
狂澜kuáng 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力挽~。
浊流zhuó liú:1.浑浊的水流。
2.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下贱之人。
3.比喻腐朽黑暗的潮流。
宛转wǎn zhuǎn:同“婉转”。
1.指委宛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2.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屏障píng zhàng:1.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燕山山地和西山山地是北京天然的~。
2.遮挡着:~中原。
哺育bǔ yù:1.喂养。
2.培育教养:高等学校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榜样bǎng yàng: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黄河颂》样本范文
《黄河颂》样本范文《黄河颂》是一部由作家高大山创作的诗歌作品,以赞美和歌颂中国境内最长的河流黄河为主题。
黄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意义。
诗人通过对黄河自然景观和激荡人心的历史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和对祖国伟大历史的敬仰。
黄河浩浩荡荡,东去迎日升。
黄河汇聚百川,波浪滚滚奔腾。
河水宛如金色,涛声犹如万马奔腾。
河水蜿蜒流向东方,将祖国沐浴在光明中。
黄河,你是祖国的母亲,你滋养了万物。
你流经戈壁,也流经平原。
你撒播着生命的种子,让大地满目生机。
你留下了千姿百态的壮丽景色,让我们陶醉其中。
多少古老的故事沉淀在你的河床中你见证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你是中国文明的源泉,你开创了辉煌的历史。
你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壮举,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你的心底。
黄河曾经泛滥,给人民带来伤痛。
但你依然是我们心中的母亲,我们不能忘却。
你的泛滥使我们更加珍惜你的恩赐,更加珍视我们的家园。
黄河哦,你是祖国的脉搏,你永远流动不息。
你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我们将继承你的精神,向着梦想奋进。
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不会退缩。
黄河哦,你是祖国的象征,你是我们心中的骄傲。
你给予我们力量和智慧,让我们扬帆远航。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你的温暖。
我们将永远铭记你的伟大,永远歌颂你的壮丽。
黄河哦,你是我们的命脉,我们永远与你相连。
你带给我们美景与希望,让我们饱含豪情。
我们将从你身上学习,吸取智慧的光辉。
继承你的精神,让我们的梦想在你的背景下绽放。
黄河颂,始终嘹亮在心中。
你是一条伟大的河流,承载着无数的情感和故事。
我们将永远铭记黄河的伟大,用行动来维护她的安全和健康。
愿黄河的水永远清澈,愿黄河的景色永远美丽,愿黄河的故事永远流传!。
初中语文 黄河颂
批注: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深入探究
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作者使用第二人称,面对黄河直抒胸臆,情 感更为直接、强烈,能使读者深受其炽热之情的 感染。
结构梳理
朗诵词——点明要歌颂黄河
全景、远景式描写
( pánɡ )膀胱 浮肿。
形近字 注意左边为“阝”,意为“用来遮挡、
阻碍的东西”。
障( zhànɡ )屏障
巅( diān )山巅
嶂( zhànɡ )重峦叠嶂
颠( diān )颠倒
彰( zhānɡ )表彰 【形旁辨字法】 有水(氵)
宛( wǎn )宛转 为波澜(lán),有纹(文)
婉( wǎn )婉约 为斑斓(lán),有言(讠) 是谰(lán)言。
共八个部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 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 吼吧,黄河!》。
背景链接
出处 背景 影响
本诗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1938年,抗日烽火已燃遍中华大地。同年秋冬,诗人 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常在大西北的黄河 两岸行军,在敌后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英 勇的战士,时刻强烈地感动着诗人。1939年诗人到延 安后,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
(pínɡ )屏障 屏 (bīnɡ )屏营
( qū )九曲连环 曲
( qǔ )曲高和寡
(bǐnɡ )屏息凝神 (qiánɡ)坚强
表“戏曲、歌曲、歌谱”之意时, 读“qǔ”;其余情况下,读“qū”。
( bǎnɡ )臂膀
强 (qiǎnɡ)强词夺理 膀 ( pānɡ )膀肿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
光未然
学习目标 1.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 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预习检查反馈 (1)读准下列蓝色字的字音
山巅( diān ) 哺育( bǔ )浊流( zhuó)狂澜 ( lán ) 滋长( zī ) 宛转( wǎn )掀起( xiān )体魄( pò ) 九曲( qū )澎湃(pénɡ pài)屏障( píng zhàng) 磅礴( páng bó )一泻万丈( xiè )
2.明目的,知主题(为什么写) 这首诗借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激 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研读诗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本诗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一开
始就歌颂,而是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诗中找出一
五、诗歌朗诵比赛。 1.朗读诗歌,读出诗歌节奏 2.说说下列句子应该怎么读? ①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 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 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 “奔”“劈”重读; 这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出黄河一泻万里、奔腾不息、波澜 壮阔的气势和无坚不摧、势不可挡的力量。 ②“啊!黄河!”重复三次,诗人反复吟唱,三个 ““啊!”, 应该怎样读?
(三)明目的,知主题(为什么写) 把握诗歌主旨
作者描绘黄河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 精神,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诗人借歌颂黄河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1938年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 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 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 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光未然奔赴 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中国雄奇的山川,英勇 抗敌的战士,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 涨的爱国热情,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知识点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PPT《黄河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行文结构
➢ 朗诵词: 点明了歌颂黄河“英雄的气魄”的主题,引出下文。
➢ 歌词: 黄河
绘黄河 颂黄河
“望”(自然特点) “啊!黄河!”
深情 坚定有力
高亢激昂
➢ 歌词结尾: 发出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誓言,升华主题。
诗歌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 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 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黄河
绘黄河 “望”(自然特点)
22
深入探究:“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
“望”字统领的内容从“黄河滚滚”一直到“劈成 南北两面”。
“望”的内容既有写实,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 理清楚,章法严谨。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 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思考: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 朗诵词: 点明了歌颂黄河“英雄的气魄”的主题,引出下文。 ➢ 歌词:
歌词
划分“主体”部分,概括重点内容
绘黄河 颂黄河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 表现颂歌气势,为“颂黄河”蓄势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 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 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第5课:黄河颂-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5课黄河颂【生字生词】巅:diān山顶。
劈:pī用刀斧或强力破开。
气魄:qì pò气势。
狂澜:lán本指大的波浪式,比喻激烈的潮流。
浊流:zhuó水流变得混浊。
宛转:wǎn zhuǎn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屏障:píng zhàng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bǔ yù培养。
榜样:bǎng yàng样子,模样。
浩浩荡荡:hào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临行时,母亲倚门翘(qiáo)首的殷殷期盼,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绊和不竭的动力。
B.黄河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fǔ)育了华夏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C.名著中住着有趣的灵魂,读之能使狭隘(ài)的心胸变得开阔,干枯的心灵变得丰泽。
D.面对人生的险峰,我们是半途而废做懦(nuò)夫,还是迎难而上做勇者?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站在高山之①diān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②péng______湃,掀起万丈狂③lán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diān______ ②péng______ ③lán_______(2)文中“结成九曲连环”的“曲”读作()A.qǔB.qū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吧!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黄河颂》课文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课文赏析《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歌颂了黄河的宏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充满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首先,诗人通过对黄河的生动描绘,展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桀骜不驯的血性。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这些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河的震撼力。
同时,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表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其次,诗歌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赞美。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这表现了黄河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勇抗争,前赴后继。
这种英雄气概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诗歌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发扬民族精神的决心。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表现了诗人对黄河精神的崇敬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之,《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领,使教学成效最优化。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起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伟人显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格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培养下发扬滋生!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掌控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诵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进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奉献气力。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期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掌控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诵,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培养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好像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诞生,湖北光化县人。
第5课《黄河颂》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5 黄河颂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会黄河 所凝聚着的中华名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 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 效果。
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 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 论家。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 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诗集有《五月花》,收录了长诗《屈原》、 组诗《黄河大合唱》 《三门峡大合唱》等名 篇。
bǔ pínɡ zhuǎn pò 哺育 屏障 宛转 气魄 qiánɡ qiǎnɡ jiànɡ 坚强 强迫 倔强
bì 臂膀
zhuó 浊流
气势;魄力。 1.气魄、气势辨析
同:两词均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派。 异:“气魄”侧重于表示果断且有胆识,“气势”侧重
于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奔腾在亚洲的原野。
诗歌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借对黄河的歌 颂,赞美中华民族。
2.本文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 果。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 的形象。
3.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借歌颂黄河歌颂什么?
作者在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 中华儿女要以黄河为榜样,要像黄河一样伟大 坚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精神的赞颂。
活动三:合作探究
1.语言特点 这首诗歌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
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 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 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 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波澜壮 阔的胸围图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五:升华感情抒壮志 回顾全篇,在教师引导下读诗歌,提升爱国情感。要读出气势。
活动六:练习检测,拓展阅读 (一)通过随堂练习和课后题检测掌握情况。 (附:练习检测) (二)推荐阅读,积累知识。 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附:阅读文档)。
(2)运用所学的批注方法对“颂黄河”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批注,理解“摇篮”“屏障”
“臂膀”这些词的含义,理解文本内涵。 (3)有感朗读诗歌。 (对应 ppt 上,颂黄河----品析词句明内涵)
3. (1)结合诗歌创作背景,理解黄河伟大又坚强的精神,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体会 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生发出来的磅礴的爱国激情。
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特点。
4、联系时代背景,感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重点:
1. 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2. 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伟大而坚强民族精神。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朗读,顺利完成教学情境中设置的 学习任务。观课后,请完成练习。
活动三:学习“望黄河”这一层次 1.学习赏析式批注,用这一方法对“望黄河”这一层次中的字、词进行赏析,感受黄河形 象。(对应 ppt 上,望黄河——品字品词绘画面) 2.观看视频,展开联想,用填词说句的形式赋予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层次。(对应 ppt 上,望黄河——身临其境赋己情)
活动四:学习“颂黄河”这一层次 1.抓住提示语(关键词)给这一部分分层次,明确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1)学习赏析式批注、联想式批注和感想式等批注方法。
课堂 学习 形式 预告
读字词 选词找句组段 进入新课
练习检测 推荐阅读
读“歌词” 赏析批注“望黄 河” 感受黄河形象
运用多类型批注 “颂黄河” 理解文本内涵 体会作者深情
放眼全诗 升华情感 发出心声
结合时代背景 领悟黄河(中华 民族)精神
学习任务
一、预习清单 通过预习任务和支持资源,完成如下任务: 1. 掌握生字词、重点词语意思, 2. 了解作者。 3. 了解几种常用的阅读批注方法。 4. 了解诗歌的特点及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 5. 基本理清诗歌源(word),预习任务(word),练习检测(word),阅读篇目《黄河大合唱》第三部 分《黄河之水天上来》(Word),《黄河颂》ppt,《黄河颂》朗读视频。
反思
经验 心得 方法 总结 不足
黄河颂任务单
学习指南
课题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点 难点 学习 方法 建议
黄河颂
文章来源
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一课
1、通过运用赏析式批注的方法赏析诗歌,通过朗读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形
象。
2、抓住提示语或关键词给文本进行分层,并能够说出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3、运用赏析式批注、联想式批注、感想式批注等阅读批注方法,品味精彩语句,把握黄
二、课堂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 清单
活动一:读字找句组段 初步感知文本。 1. 读课后读读写写 2. 找出字词所在的句子,并大声朗读这些句子。 3. 选择几个句子组成一段语义通顺、符合文意的一段话。
活动二:自由读“歌词”部分,整体感知文本。 1. 自由读歌词部分,读得过程中画出喜欢的字词句。 2. 给“歌词”这部分分层次,整体感知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