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数学(苏教,理科)复习配套课件: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八节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江苏专用)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第3课时 圆的方程课件
【解】 设点M的坐标是(x,y),点A 的坐标是(x0,y0),由于点B的坐标是 (4,3)且M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 x=x0+2 4,y=y0+2 3, 于是有 x0=2x-4,y0=2y-3. ① 因为点 A 在圆(x+1)2+y2=4 上运动,
所以点 A 的坐标满足方程(x+1)2+y2= 4, 即(x0+1)2+y20=4. ② 把 ①代入 ②, 得(2x- 4+ 1)2+ (2y- 3)2 =4,
(2)求圆的方程有两类方法 ①几何法,即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 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而求 得圆的基本量(圆心、半径)和方程;
②代数法,即用“待定系数法”求圆 的方程,其一般步骤是:a.根据题意 选择方程的形式——标准形式或一般 形式(本例题中涉及圆心及切线,故设 标准形式较简单);b.利用条件列出关 于a,b,r或D,E,F的方程组;c.解 出a,b,r或D,E,F,代入所设的标 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3课时 圆的方程
回归教材•夯实双基
基础梳理 1.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x-a)2+(y-b)2=r2,其中 (a_,__b_)____为圆心,r为半径.
(2)一般方程:x2+y2+Dx+Ey+F=
0(D2+E2-4F>0)其中圆心为
__-__D2_,__-__E2___,半径为_12__D__2_+__E_2- __4_F_.
d=|2--1-1|= 2.
1+1
又直线y=x-1被圆截得的弦长为2, ∴2=2,即2=2,解得r=2. ∴所求圆的方程为(x-2)2+(y+1)2= 4.
(2)法一:设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
-b)2=r2,则有
b=-4a,
3-a2+-2-b2=r2, |a+b-1|=r, 2
高考数学复习笔记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2)范围:直线l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π). 2.斜率公式(1)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α≠π2),则斜率k =tan_α.(2)P 1(x 1,y 1),P 2(x 2,y 2)在直线l 上,且x 1≠x 2,则l 的斜率k =y 2-y 1x 2-x 1.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若点P 1,P 2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线段P 1P 2的中点M 的坐标为(x ,y ),则⎩⎨⎧x =x 1+x 22,y =y 1+y 22,此公式为线段P 1P 2的中点坐标公式.[小题体验]1.设直线l 过原点,其倾斜角为α,将直线l 绕坐标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直线l 1,则直线l 1的倾斜角为( )A .α+45°B .α-135°C .135°-αD .α+45°或α-135°解析:选D 由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知,只有当0°≤α+45°<180°,即0°≤α<135°时,l 1的倾斜角才是α+45°.而0°≤α<180°,所以当135°≤α<180°时,l 1的倾斜角为α-135°,故选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 -y 1x -x 1=k 表示过点P 1(x 1,y 1),且斜率为k 的直线方程 B .直线y =kx +b 与y 轴交于一点B (0,b ),其中截距b =|OB | C .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与b 的直线方程是x a +yb =1D .方程(x 2-x 1)(y -y 1)=(y 2-y 1)(x -x 1)表示过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 解析:选D 对于A ,直线不包括点P 1,故A 不正确;对于B ,截距不是距离,是B 点的纵坐标,其值可正可负,故B 不正确;对于C ,经过原点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0,不能表示为x a +yb =1,故C 不正确;对于D ,此方程为直线两点式方程的变形,故D正确.故选D.3.(2018·嘉兴检测)直线l 1:x +y +2=0在x 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若将l 1绕它与y 轴的交点顺时针旋转90°,则所得到的直线l 2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对于直线l 1:x +y +2=0,令y =0,得x =-2,即直线l 1在x 轴上的截距为-2;令x =0,得y =-2,即l 1与y 轴的交点为(0,-2),直线l 1的倾斜角为135°,∴直线l 2的倾斜角为135°-90°=45°,∴l 2的斜率为1,故l 2的方程为y =x -2,即x -y -2=0.答案:-2 x -y -2=01.点斜式、斜截式方程适用于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方程不能表示垂直于x ,y 轴的直线;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2.截距不是距离,距离是非负值,而截距可正可负,可为零,在与截距有关的问题中,要注意讨论截距是否为零.3.求直线方程时,若不能断定直线是否具有斜率时,应注意分类讨论,即应对斜率是否存在加以讨论.[小题纠偏]1.直线x cos α+3y +2=0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 A.⎣⎡⎦⎤π6,π2∪⎣⎡⎦⎤π2,5π6 B.⎣⎡⎦⎤0,π6∪⎣⎡⎭⎫5π6,π C.⎣⎡⎦⎤0,5π6 D.⎣⎡⎦⎤π6,5π6解析:选B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tan θ=-33cos α, 又cos α∈[-1,1],所以-33≤tan θ≤33, 又0≤θ<π,且y =tan θ在⎣⎡⎭⎫0,π2和⎝⎛⎭⎫π2,π上均为增函数, 故θ∈⎣⎡⎦⎤0,π6∪⎣⎡⎭⎫5π6,π.故选B. 2.过点(5,10),且到原点的距离为5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解析:当斜率不存在时,所求直线方程为x -5=0满足题意; 当斜率存在时,设其为k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y -10=k (x -5), 即kx -y +10-5k =0.由距离公式,得|10-5k |k 2+1=5,解得k =34.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25=0.综上知,所求直线方程为x -5=0或3x -4y +25=0. 答案:x -5=0或3x -4y +25=0考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若直线l 经过A (2,1),B (1,-m 2)(m ∈R )两点,则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0,π4 B.⎝⎛⎭⎫π2,π C.⎣⎡⎭⎫π4,π2D.⎝⎛⎦⎤π2,3π4解析:选C 因为直线l 的斜率k =tan α=1+m 22-1=m 2+1≥1,所以π4≤α<π2.故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π4,π2.2.经过P (0,-1)作直线l ,若直线l 与连接A (1,-2),B (2,1)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k 和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结合图形,若l 与线段AB 总有公共点,则k PA ≤k ≤k PB ,而k PB >0,k PA <0,故k <0时,倾斜角α为钝角,k =0时,α=0,k >0时,α为锐角.又k PA =-2-(-1)1-0=-1,k PB =1-(-1)2-0=1,∴-1≤k ≤1.又当0≤k ≤1时,0≤α≤π4;当-1≤k <0时,3π4≤α<π.故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α∈⎣⎡⎦⎤0,π4∪⎣⎡⎭⎫3π4,π. 答案:[-1,1] ⎣⎡⎦⎤0,π4∪⎣⎡⎭⎫3π4,π 3.若A (2,2),B (a,0),C (0,b )(ab ≠0)三点共线,求1a +1b的值.解:∵k AB =0-2a -2=-2a -2,k AC =b -20-2=-b -22,且A ,B ,C 三点共线,∴k AB =k AC ,即-2a -2=-b -22,整理得ab =2(a +b ),将该等式两边同除以2ab 得1a +1b =12.[谨记通法]1.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当α∈⎣⎡⎭⎫0,π2且由0增大到π2⎝⎛⎭⎫α≠π2时,k 的值由0增大到+∞. 当α∈⎝⎛⎭⎫π2,π时,k 也是关于α的单调函数,当α在此区间内由π2⎝⎛⎭⎫α≠π2增大到π(α≠π)时,k 的值由-∞趋近于0(k ≠0).2.斜率的3种求法(1)定义法:若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或α的某种三角函数值,一般根据k =tan α求斜率. (2)公式法:若已知直线上两点A (x 1,y 1),B (x 2,y 2),一般根据斜率公式k =y 2-y 1x 2-x 1(x 1≠x 2)求斜率.(3)方程法:若已知直线的方程为Ax +By +C =0(B ≠0),则l 的斜率k =-AB . 考点二 直线的方程(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经过点(4,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2)经过点(-1,-3),倾斜角等于直线y =3x 的倾斜角的2倍; (3)经过点(3,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1)设直线方程在x ,y 轴上的截距均为a , 若a =0,即直线方程过点(0,0)和(4,1), ∴直线方程为y =14x ,即x -4y =0;若a ≠0,则设直线方程为x a +ya =1,∵直线方程过点(4,1),∴4a +1a =1, 解得a =5,∴直线方程为x +y -5=0.综上可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4y =0或x +y -5=0.(2)由已知,设直线y =3x 的倾斜角为α ,则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2α. ∵tan α=3,∴tan 2α=2tan α1-tan 2α=-34.又直线经过点(-1,-3),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y +3=-34(x +1),即3x +4y +15=0.(3)由题意可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1. 又过点(3,4),由点斜式得y -4=±(x -3).即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7=0.[由题悟法]求直线方程的2个注意点(1)在求直线方程时,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并注意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2)对于点斜式、截距式方程使用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若采用点斜式,应先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若采用截距式,应判断截距是否为零).[即时应用]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经过点A (-3,3),且倾斜角为直线3x +y +1=0的倾斜角的一半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2)过点(2,1)且在x 轴上的截距与在y 轴上的截距之和为6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 解析:(1)由3x +y +1=0,得此直线的斜率为-3, 所以倾斜角为120°,从而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60°, 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 3. 又直线过点A (-3,3),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 -3=3(x +3), 即3x -y +6=0.(2)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x a +yb=1,则⎩⎪⎨⎪⎧a +b =6,2a +1b =1,解得a =b =3,或a =4,b =2.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 +y -3=0或x +2y -4=0.答案:(1)3x -y +6=0 (2)x +y -3=0或x +2y -4=0 考点三 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题点多变型考点——多角探明) [锁定考向]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是常考内容之一,它常与函数、导数、不等式、圆相结合,命题多为客观题.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与基本不等式相结合的最值问题;(2)与导数的几何意义相结合的问题; (3)由直线方程解决参数问题.[题点全练]角度一:与基本不等式相结合的最值问题1.过点P (2,1)作直线l ,与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求: (1)△AOB 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方程;(2)直线l 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方程; (3)|PA |·|PB |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方程. 解:(1)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1=k (x -2), 则可得A ⎝⎛⎭⎫2-1k ,0,B (0,1-2k ). ∵直线l 与x 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2k -1k>0,1-2k >0,得k <0.∴S △AOB =12·|OA |·|OB |=12·⎝⎛⎭⎫2-1k ·(1-2k )=12⎝⎛⎭⎫4-1k-4k ≥12⎣⎡⎦⎤4+2 ⎝⎛⎭⎫-1k ·(-4k ) =4,当且仅当-1k=-4k ,即k =-12时,△AOB 的面积有最小值4,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1=-12(x -2),即x +2y -4=0.(2)∵A ⎝⎛⎭⎫2-1k ,0,B (0,1-2k )(k <0), ∴截距之和为2-1k +1-2k =3-2k -1k ≥3+2 (-2k )·⎝⎛⎭⎫-1k =3+22,当且仅当-2k =-1k ,即k =-22时等号成立.故截距之和的最小值为3+22, 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1=-22(x -2), 即x +2y -2-2=0.(3)∵A ⎝⎛⎭⎫2-1k ,0,B (0,1-2k )(k <0), ∴|PA |·|PB |=1k 2+1·4+4k 2=2⎣⎢⎡⎦⎥⎤1-k +(-k )≥4, 当且仅当-k =-1k , 即k =-1时上式等号成立.故|PA |·|PB |的最小值为4,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1=-(x -2),即x +y -3=0. 角度二:与导数的几何意义相结合的问题2.设P 为曲线C :y =x 2+2x +3上的点,且曲线C 在点P 处的切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0,π4,则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 A.⎣⎡⎦⎤-1,-12 B.[]-1,0 C .[0,1]D.⎣⎡⎦⎤12,1解析:选A 由题意知y ′=2x +2,设P (x 0,y 0), 则k =2x 0+2.因为曲线C 在点P 处的切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0,π4,所以0≤k ≤1,即0≤2x 0+2≤1,故-1≤x 0≤-12.角度三:由直线方程解决参数问题3.已知直线l 1:ax -2y =2a -4,l 2:2x +a 2y =2a 2+4,当0<a <2时,直线l 1,l 2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四边形,当四边形的面积最小时,求实数a 的值.解:由题意知直线l 1,l 2恒过定点P (2,2),直线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2-a ,直线l 2在x 轴上的截距为a 2+2,所以四边形的面积S =12×(2-a )×2+12×(a 2+2)×2=a 2-a +4=⎝⎛⎭⎫a -122+154,当a =12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小,故a =12.[通法在握]处理直线方程综合应用的2大策略(1)含有参数的直线方程可看作直线系方程,这时要能够整理成过定点的直线系,即能够看出“动中有定”.(2)求解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先求出斜率或设出直线方程,建立目标函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演练冲关]1.设m ∈R ,过定点A 的动直线x +my =0和过定点B 的动直线mx -y -m +3=0交于点P (x ,y ),则|PA |·|PB |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易求定点A (0,0),B (1,3).当P 与A 和B 均不重合时,因为P 为直线x +my =0与mx -y -m +3=0的交点,且易知两直线垂直,则PA ⊥PB ,所以|PA |2+|PB |2=|AB |2=10,所以|PA |·|PB |≤|PA |2+|PB |22=5(当且仅当|PA |=|PB |=5时,等号成立),当P 与A 或B 重合时,|PA |·|PB |=0,故|PA |·|PB |的最大值是5.答案:52.已知直线l :kx -y +1+2k =0(k ∈R ). (1)证明:直线l 过定点;(2)若直线l 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 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l 交x 轴负半轴于点A ,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O 为坐标原点,设△AOB 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方程.解:(1)证明:直线l 的方程可化为y =k (x +2)+1,故无论k 取何值,直线l 总过定点(-2,1).(2)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k +1,则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k +1,要使直线l 不经过第四象限,则⎩⎪⎨⎪⎧k ≥0,1+2k ≥0,解得k ≥0,故k 的取值范围为[)0,+∞.(3)依题意,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为-1+2kk ,在y 轴上的截距为1+2k ,∴A ⎝ ⎛⎭⎪⎫-1+2k k ,0,B (0,1+2k ).又-1+2kk <0且1+2k >0,∴k >0.故S =12|OA ||OB |=12×1+2k k ×(1+2k )=12⎝⎛⎭⎫4k +1k +4≥12(4+4)=4, 当且仅当4k =1k ,即k =12时取等号.故S 的最小值为4,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4=0.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1.(2019·金华一中模拟)直线x +(a 2+1)y +1=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A.⎣⎡⎦⎤0,π4 B.⎣⎡⎭⎫3π4,π C.⎣⎡⎦⎤0,π4∪⎣⎡⎭⎫π2,π D.⎣⎡⎭⎫π4,π2∪⎣⎡⎭⎫3π4,π 解析:选B 由直线方程可知斜率k =-1a 2+1,设倾斜角为α,则tan α=-1a 2+1,而-1≤-1a 2+1<0,∴-1≤tan α<0,又∵α∈[0,π),∴3π4≤α<π,故选B.2.直线x 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 B.⎣⎡⎦⎤0,π4∪⎣⎡⎭⎫3π4,π C.⎣⎡⎦⎤0,π4 D.⎣⎡⎦⎤0,π4∪⎣⎡⎭⎫π2,π 解析:选B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有tan θ=-sin α,其中sin α∈[-1,1].又θ∈[0,π),所以0≤θ≤π4或3π4≤θ<π.3.(2018·湖州质检)若直线l 与直线y =1,x =7分别交于点P ,Q ,且线段P Q 的中点坐标为(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13 B .-13C .-32D.23解析:选B 依题意,设点P (a,1),Q (7,b ),则有⎩⎪⎨⎪⎧a +7=2,b +1=-2,解得a =-5,b =-3,从而可得直线l 的斜率为-3-17+5=-13.4.如图中的直线l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 A .k 1<k 2<k 3B .k 3<k 1<k 2C .k 3<k 2<k 1D .k 1<k 3<k 2解析:选D 直线l 1的倾斜角α1是钝角,故k 1<0,直线l 2与l 3的倾斜角α2与α3均为锐角且α2>α3,所以0<k 3<k 2,因此k 1<k 3<k 2,故选D.5.(2018·豫西五校联考)曲线y =x 3-x +5上各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设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θ(θ∈[0,π)), 因为y ′=3x 2-1≥-1,所以tan θ≥-1, 结合正切函数的图象可知, θ的取值范围为⎣⎡⎭⎫0,π2∪⎣⎡⎭⎫3π4,π. 答案:⎣⎡⎭⎫0,π2∪⎣⎡⎭⎫3π4,π 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已知A (-1,1),B (3,1),C (1,3),则△ABC 的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为( ) A .x +y =0 B .x -y +2=0 C .x +y +2=0D .x -y =0解析:选B 因为B (3,1),C (1,3), 所以k BC =3-11-3=-1,故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k =1,又高线经过点A ,所以其直线方程为x -y +2=0.2.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3,在y 轴上的截距为另一条直线x -2y -4=0的斜率的倒数,则直线l 的方程为( )A .y =3x +2B .y =3x -2C .y =3x +12D .y =-3x +2 解析:选A ∵直线x -2y -4=0的斜率为12,∴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2,故选A.3.(2018·温州五校联考)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ax +y +b =0和直线l 2:bx +y +a =0的图象可能是( )解析:选B 当a >0,b >0时,-a <0,-b <0,选项B 符合.4.若直线x -2y +b =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不大于1,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 )A .[-2,2]B .(-∞,-2]∪[2,+∞)C .[-2,0)∪(0,2]D .(-∞,+∞)解析:选C 令x =0,得y =b 2,令y =0,得x =-b ,所以所求三角形面积为12⎪⎪⎪⎪b 2|-b |=14b 2,且b ≠0,因为14b 2≤1,所以b 2≤4,所以b 的取值范围是[-2,0)∪(0,2]. 5.函数y =a 1-x (a >0,a ≠1)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在mx +ny -1=0(mn >0)上,则1m +1n 的最小值为( )A .2B .4C .8D .1解析:选B ∵函数y =a 1-x (a >0,a ≠1)的图象恒过定点A (1,1). ∴把A (1,1)代入直线方程得m +n =1(mn >0). ∴1m +1n =⎝⎛⎭⎫1m +1n (m +n )=2+n m +m n ≥2+2 n m ·m n =4(当且仅当m =n =12时取等号), ∴1m +1n 的最小值为4.6.(2018·温州调研)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A (-5,0),B (3,-3),C (0,2),则BC 边上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BC 的中点坐标为⎝⎛⎭⎫32,-12,∴BC 边上中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 -0-12-0=x +532+5,即x+13y +5=0.答案:x +13y +5=07.若直线ax +y +3a -1=0恒过定点M ,则直线2x +3y -6=0关于M 点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ax +y +3a -1=0,可得a (x +3)+(y -1)=0,令⎩⎪⎨⎪⎧ x +3=0,y -1=0,可得⎩⎪⎨⎪⎧x =-3,y =1,∴M (-3,1),M 不在直线2x +3y -6=0上,设直线2x +3y -6=0关于M 点对称的直线方程为2x +3y +c =0(c ≠-6),则|-6+3-6|4+9=|-6+3+c |4+9,解得c =12或c =-6(舍去),∴所求直线方程为2x +3y +12=0.答案:2x +3y +12=08.若圆x 2+y 2+2x -6y +1=0关于直线ax -by +3=0(a >0,b >0)对称,则1a +3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由圆x 2+y 2+2x -6y +1=0知其标准方程为(x +1)2+(y -3)2=9, ∵圆x 2+y 2+2x -6y +1=0关于直线ax -by +3=0(a >0,b >0)对称, ∴该直线经过圆心(-1,3),即-a -3b +3=0, ∴a +3b =3(a >0,b >0). ∴1a +3b =13(a +3b )⎝⎛⎭⎫1a +3b =13⎝⎛⎭⎫1+3a b +3b a +9≥13⎝⎛⎭⎫10+23a b ·3b a =163, 当且仅当3b a =3ab ,即a =b 时取等号. 故1a +3b 的最小值是163.答案:1639.已知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 的方程:(1)过定点A (-3,4); (2)斜率为16.解:(1)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3)+4,它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4k -3,3k +4, 由已知,得(3k +4)⎝⎛⎭⎫4k +3=±6,解得k 1=-23或k 2=-83.故直线l 的方程为2x +3y -6=0或8x +3y +12=0.(2)设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直线l 的方程是y =16x +b ,它在x 轴上的截距是-6b ,由已知,得|-6b ·b |=6,∴b =±1.∴直线l 的方程为x -6y +6=0或x -6y -6=0.10.如图,射线OA ,OB 分别与x 轴正半轴成45°和30°角,过点P (1,0)的直线AB 分别交OA ,OB 于A ,B 两点,当AB 的中点C 恰好落在直线y =12x 上时,求直线AB 的方程.解:由题意可得k OA =tan 45°=1, k OB =tan(180°-30°)=-33, 所以直线l OA :y =x ,l OB :y =-33x . 设A (m ,m ),B (-3n ,n ),所以AB 的中点C ⎝ ⎛⎭⎪⎫m -3n 2,m +n 2,由点C 在直线y =12x 上,且A ,P ,B 三点共线得⎩⎨⎧m +n 2=12·m -3n2,m -0m -1=n -0-3n -1,解得m =3,所以A (3,3). 又P (1,0),所以k AB =k AP =33-1=3+32,所以l AB :y =3+32(x -1),即直线AB 的方程为(3+3)x -2y -3-3=0.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 1.已知曲线y =1e x+1,则曲线的切线中斜率最小的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y ′=-e x(e x +1)2=-1e x +1ex +2, 因为e x >0,所以e x +1e x ≥2e x ·1e x =2(当且仅当e x =1e x ,即x =0时取等号),所以e x +1ex+2≥4,故y ′=-1e x +1ex +2≥-14(当且仅当x =0时取等号).所以当x =0时,曲线的切线斜率取得最小值,此时切点的坐标为⎝⎛⎭⎫0,12,切线的方程为y -12=-14(x -0),即x +4y -2=0.该切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2,在y 轴上的截距为12,所以该切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 =12×2×12=12.答案:122.已知直线l 过点P (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如图所示,当△ABO 的面积取最小值时,求直线l 的方程.解:法一:设A (a,0),B (0,b )(a >0,b >0), 则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 =1.因为l 过点P (3,2),所以3a +2b =1.因为1=3a +2b ≥26ab ,整理得ab ≥24,所以S △ABO =12ab ≥12,当且仅当3a =2b ,即a =6,b =4时取等号. 此时直线l 的方程是x 6+y4=1,即2x +3y -12=0.法二:依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k <0, 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3)(k <0), 则A ⎝⎛⎭⎫3-2k ,0,B (0,2-3k ), S △ABO =12(2-3k )⎝⎛⎭⎫3-2k =12⎣⎢⎡⎦⎥⎤12+(-9k )+4-k≥12⎣⎢⎡⎦⎥⎤12+2 (-9k )·4-k=12×(12+12)=12, 当且仅当-9k =4-k,即k =-23时,等号成立.所以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2x +3y -12=0.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①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若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 ②当直线l 1,l 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 (2)两条直线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设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 ②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l 1⊥l 2. 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与l 2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 3.三种距离公式1.(2018·金华四校联考)直线2x+(m+1)y+4=0与直线mx+3y-2=0平行,则m=()A.2B.-3C.2或-3 D.-2或-3解析:选C∵直线2x+(m+1)y+4=0与直线mx+3y-2=0平行,∴2m=m+13≠4-2,解得m=2或-3.2.“a=14”是“直线(a+1)x+3ay+1=0与直线(a-1)x+(a+1)y-3=0相互垂直”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由直线(a+1)x+3ay+1=0与直线(a-1)x+(a+1)y-3=0相互垂直,得(a+1)(a-1)+3a(a+1)=0,即4a2+3a-1=0,解得a=14或-1,∴“a=14”是“直线(a+1)x+3ay+1=0与直线(a-1)x+(a+1)y-3=0相互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2018·浙江五校联考)已知动点P的坐标为(x,1-x),x∈R,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它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设点P的坐标为(x,y),则y=1-x,即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y-1=0.原点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d=|0+0-1|1+1=22,即为所求原点到动点P的轨迹的最小值.答案:x+y-1=02 21.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易忽视斜率是否存在,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根据条件进行判断,若无斜率,要单独考虑.2.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时易忽视两方程中的x,y的系数分别相等这一条件盲目套用公式导致出错.[小题纠偏]1.已知P :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Q :a =-1,则P 是Q 的(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由于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a -(-1)×1=0,即a =-1.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2.(2018·安庆模拟)若直线l 1:x +3y +m =0(m >0)与直线l 2:2x +6y -3=0的距离为10,则m =( )A .7B.172C .14D .17解析:选B 直线l 1:x +3y +m =0(m >0),即2x +6y +2m =0,因为它与直线l 2:2x +6y -3=0的距离为10,所以|2m +3|4+36=10,解得m =172.考点一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已知a ≠0,直线ax +(b +2)y +4=0与直线ax +(b -2)y -3=0互相垂直,则ab 的最大值为( )A .0B .2C .4D. 2解析:选B 若b =2,两直线方程分别为y =-a 4x -1和x =3a ,此时两直线相交但不垂直.若b =-2,两直线方程分别为x =-4a 和y =a 4x -34,此时两直线相交但不垂直.若b ≠±2,两直线方程分别为y =-a b +2x -4b +2和y =-a b -2x +3b -2,此时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ab +2,-ab -2,由-ab +2·⎝⎛⎭⎪⎫-a b -2=-1,得a 2+b 2=4.因为a 2+b 2=4≥2ab ,所以ab ≤2,且当a =b =2或a =b =-2时取等号,故ab 的最大值为2.2.(2018·诸暨模拟)已知a ,b 为正数,且直线ax +by -6=0与直线2x +(b -3)y +5=0平行,则2a +3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由两直线平行可得,a (b -3)=2b ,即2b +3a =ab ,2a +3b =1.又a ,b 为正数,所以2a +3b =(2a +3b )·⎝⎛⎭⎫2a +3b =13+6a b +6b a≥13+2 6a b ·6ba =25,当且仅当a =b =5时取等号,故2a +3b 的最小值为25.答案:253.已知两直线l 1:mx +8y +n =0和l 2:2x +my -1=0,试确定m ,n 的值,使 (1)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 (2)l 1∥l 2;(3)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解:(1)由题意得⎩⎪⎨⎪⎧m 2-8+n =0,2m -m -1=0,解得m =1,n =7.即m =1,n =7时,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2)∵l 1∥l 2,∴⎩⎪⎨⎪⎧m 2-16=0,-m -2n ≠0,解得⎩⎪⎨⎪⎧m =4,n ≠-2或⎩⎨⎧m =-4,n ≠2.即m =4,n ≠-2或m =-4,n ≠2时,l 1∥l 2. (3)当且仅当2m +8m =0, 即m =0时,l 1⊥l 2. 又-n8=-1,∴n =8.即m =0,n =8时,l 1⊥l 2, 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谨记通法]1.已知两直线的斜率存在,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方法(1)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等; (2)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提醒] 当直线斜率不确定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2.由一般式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提醒] 在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时,比例式A 1A 2与B 1B 2,C 1C 2的关系容易记住,在解答选择、填空题时,建议多用比例式来解答.考点二 距离问题(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1.(2018·衢州模拟)若直线l 1:x +ay +6=0与l 2:(a -2)x +3y +2a =0平行,则l 1与l 2间的距离为( )A.2B.823 C. 3D.833解析:选B 因为l 1∥l 2,所以1a -2=a 3≠62a ,解得a =-1,所以l 1:x -y +6=0,l 2:x-y +23=0,所以l 1与l 2之间的距离d =⎪⎪⎪⎪6-232=823.2.直线3x +4y -3=0上一点P 与点Q (2,-2)的连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点Q 到直线的距离即为P ,Q 两点连线的最小值, ∴|P Q |min =|3×2+4×(-2)-3|32+42=1.答案:13.若直线l 过点P (-1,2)且到点A (2,3)和点B (-4,5)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法一: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1),即kx -y +k +2=0. 由题意知|2k -3+k +2|k 2+1=|-4k -5+k +2|k 2+1, 即|3k -1|=|-3k -3|,∴k =-13. ∴直线l 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也符合题意.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3y -5=0或x =-1.法二:当AB ∥l 时,有k =k AB =-13, ∴直线l 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 当l 过AB 中点时,AB 的中点为(-1,4).∴直线l 的方程为x =-1.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3y -5=0或x =-1.答案:x +3y -5=0或x =-1[由题悟法]处理距离问题的2大策略(1)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求.(2)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相等,一般不直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处理,而是转化为动点在两定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使计算简便.[即时应用]1.已知P 是直线2x -3y +6=0上一点,O 为坐标原点,且点A 的坐标为(-1,1),若|PO |=|PA |,则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法一:设P (a ,b ),则⎩⎪⎨⎪⎧2a -3b +6=0,a 2+b 2=(a +1)2+(b -1)2,解得a =3,b =4.∴P 点的坐标为(3,4).法二:线段OA 的中垂线方程为x -y +1=0,则由⎩⎪⎨⎪⎧ 2x -3y +6=0,x -y +1=0.解得⎩⎪⎨⎪⎧ x =3,y =4,则P 点的坐标为(3,4). 答案:(3,4)2.已知直线l :ax +y -1=0和点A (1,2),B (3,6).若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法一:要使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AB ∥l ,或A ,B 的中点(2,4)在直线l 上.所以-a =6-23-1=2或2a +4-1=0, 解得a =-2或-32. 法二:要使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 则|a +1|a 2+1=|3a +5|a 2+1,解得a =-2或-32. 答案:-2或-32考点三 对称问题(题点多变型考点——多角探明)[锁定考向]对称问题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也是考查学生转化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点关于点对称;(2)点关于线对称;(3)线关于线对称.[题点全练]角度一:点关于点对称1.过点P (0,1)作直线l 使它被直线l 1:2x +y -8=0和l 2: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l 1与l 的交点为A (a,8-2a ),则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a,2a -6)在l 2上,把B 点坐标代入l 2的方程得-a -3(2a -6)+10=0,解得a =4,即点A (4,0)在直线l 上,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l 的方程为x +4y -4=0.答案:x +4y -4=02.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则直线l 关于点A (-1,-2)对称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法一:在l :2x -3y +1=0上任取两点,如M (1,1),N (4,3),则M ,N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N ′均在直线l ′上.易知M ′(-3,-5),N ′(-6,-7),由两点式可得l ′的方程为2x -3y -9=0.法二:设P (x ,y )为l ′上任意一点,则P (x ,y )关于点A (-1,-2)的对称点为P ′(-2-x ,-4-y ),∵P ′在直线l 上,∴2(-2-x )-3(-4-y )+1=0,即2x -3y -9=0.答案:2x -3y -9=0角度二:点关于线对称3.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求:(1)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2)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解:(1)设A ′(x ,y ),则⎩⎨⎧ 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 x =-3313,y =413.∴A ′⎝⎛⎭⎫-3313,413. (2)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直线m ′上.设M ′(a ,b ),则⎩⎨⎧2×a +22-3×b +02+1=0,b -0a -2×23=-1.解得M ′⎝⎛⎭⎫613,3013.设直线m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 ,则由⎩⎪⎨⎪⎧2x -3y +1=0,3x -2y -6=0.得N (4,3). 又∵m ′经过点N (4,3),∴由两点式得直线m ′的方程为9x -46y +102=0.角度三:线关于线对称4.直线2x -y +3=0关于直线x -y +2=0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A .x -2y +3=0B .x -2y -3=0C .x +2y +1=0D .x +2y -1=0 解析:选A 设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P (x ,y ),则P 关于x -y +2=0的对称点为P ′(x 0,y 0),由⎩⎨⎧ x +x 02-y +y 02+2=0,x -x 0=-(y -y 0),得⎩⎪⎨⎪⎧x 0=y -2,y 0=x +2, 由点P ′(x 0,y 0)在直线2x -y +3=0上,∴2(y -2)-(x +2)+3=0,即x -2y +3=0.[通法在握]1.中心对称问题的2个类型及求解方法(1)点关于点对称:若点M (x 1,y 1)及N (x ,y )关于P (a ,b )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2a -x 1,y =2b -y 1,进而求解.(2)直线关于点的对称,主要求解方法是:①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②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两对称直线平行,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2.轴对称问题的2个类型及求解方法(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P 1(x 1,y 1)与P 2(x 2,y 2)关于直线l :Ax +By +C =0对称,由方程组⎩⎪⎨⎪⎧ A ⎝⎛⎭⎫x 1+x 22+B ⎝⎛⎭⎫y 1+y 22+C =0,y 2-y 1x 2-x 1·⎝⎛⎭⎫-A B =-1,可得到点P 1关于l 对称的点P 2的坐标(x 2,y 2)(其中B ≠0,x 1≠x 2).(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一般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演练冲关]1.已知直线y =2x 是△ABC 中∠C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若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4,2),(3,1),则点C 的坐标为( )A .(-2,4)B .(-2,-4)C .(2,4)D .(2,-4)解析:选C 设A (-4,2)关于直线y =2x 的对称点为(x ,y ),则⎩⎨⎧y -2x +4×2=-1,y +22=2×-4+x 2,解得⎩⎪⎨⎪⎧x =4,y =-2,∴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2-14-3(x -3),即3x +y -10=0. 同理可得点B (3,1)关于直线y =2x 的对称点为(-1,3),∴A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2=3-2-1-(-4)(x +4),即x -3y +10=0.联立⎩⎪⎨⎪⎧ 3x +y -10=0,x -3y +10=0,解得⎩⎪⎨⎪⎧x =2,y =4,可得C (2,4). 2.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M (-3,4),被直线l :x -y +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点M (-3,4)关于直线l :x -y +3=0的对称点为M ′(a ,b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点M ′,所以⎩⎨⎧ b -4a -(-3)·1=-1,-3+a 2-b +42+3=0,解得a =1,b =0. 又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06-0=x -12-1, 即6x -y -6=0.答案:6x -y -6=03.已知△ABC 中,顶点A (4,5),点B 在直线l :2x -y +2=0上,点C 在x 轴上,求△ABC 周长的最小值.解:设点A 关于直线l :2x -y +2=0的对称点为A 1(x 1,y 1),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2(x 2,y 2),连接A 1A 2交l 于点B ,交x 轴于点C ,则此时△ABC 的周长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A 1A 2.∵A 1与A 关于直线l :2x -y +2=0对称,∴⎩⎨⎧ y 1-5x 1-4×2=-1,2×x 1+42-y 1+52+2=0,解得⎩⎪⎨⎪⎧x 1=0,y 1=7.∴A 1(0,7).易求得A 2(4,-5), ∴△ABC 周长的最小值为 ||A 1A 2=(4-0)2+(-5-7)2=410.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1.(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a =-1”是“直线ax +3y +3=0和直线x +(a -2)y +1=0平行”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 因为直线ax +3y +3=0和直线x +(a -2)y +1=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a (a -2)=3×1,a ×1≠3×1,解得a =-1,故选C. 2.(2018·丽水调研)已知直线l 1过点(-2,0)且倾斜角为30°,直线l 2过点(2,0)且与直线l 1垂直,则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交点坐标为( )A .(3,3)B .(2,3)C .(1,3) D.⎝⎛⎭⎫1,32 解析:选C 直线l 1的斜率为k 1=tan 30°=33,因为直线l 2与直线l 1垂直,所以k 2=-1k 1=-3,所以直线l 1的方程为y =33(x +2),直线l 2的方程为y =-3(x -2).两式联立,解得⎩⎪⎨⎪⎧x =1,y =3,即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交点坐标为(1,3). 3.(2018·诸暨期初)已知点A (7,-4)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B (-5,6),则该对称直线l 的方程为( )A .6x +5y -1=0B .5x +6y +1=0C .5x -6y -1=0D .6x -5y -1=0 解析:选D 由题可得,直线l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因为A (7,-4),B (-5,6),所以k AB =6+4-5-7=-56,所以k l =65.又因为A (7,-4),B (-5,6)的中点坐标为(1,1).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1=65(x -1),即6x -5y -1=0. 4.已知点P (4,a )到直线4x -3y -1=0的距离不大于3,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点P 到直线的距离为|4×4-3×a -1|5=|15-3a |5.因为|15-3a |5≤3,即|15-3a |≤15,解得0≤a ≤1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10].答案:[0,10]5.若两平行直线3x -2y -1=0,6x +ay +c =0之间的距离为21313,则c 的值是________.解析:依题意知,63=a -2≠c -1, 解得a =-4,c ≠-2,即直线6x +ay +c =0可化为3x -2y +c 2=0, 又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1313, 所以⎪⎪⎪⎪c 2+132+(-2)2=21313,解得c =2或-6. 答案:2或-6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2018·舟山调研)在直角坐标平面内,过定点P 的直线l :ax +y -1=0与过定点Q 的直线m :x -ay +3=0相交于点M ,则|MP |2+|M Q |2的值为( )A.102B.10C .5D .10解析:选D 由题意知P (0,1),Q (-3,0),∵过定点P 的直线ax +y -1=0与过定点Q 的直线x -ay +3=0垂直, ∴M 位于以P Q 为直径的圆上,∵|P Q |=9+1=10,∴|MP |2+|M Q |2=|P Q |2=10.2.(2018·慈溪模拟)曲线y =2x -x 3在x =-1处的切线为l ,则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 )A.722B.922C.1122D.91010解析:选A 由题可得,切点坐标为(-1,-1).y ′=2-3x 2,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切线的斜率为k =2-3=-1,所以切线的方程为x +y +2=0.所以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3+2+2|12+12=722.3.(2018·绵阳模拟)若P ,Q 分别为直线3x +4y -12=0与6x +8y +5=0上任意一点,则|P Q |的最小值为( )A.95B.185C.2910D.295解析:选C 因为36=48≠-125,所以两直线平行, 由题意可知|P Q |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即|-24-5|62+82=2910, 所以|P Q |的最小值为2910. 4.(2018·厦门模拟)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得点(0,2)与点(4,0)重合,点(7,3)与点(m ,n )重合,则m +n 等于( )A.345B.365C.283D.323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纸的折痕应是点(0,2)与点(4,0)连线的中垂线,即直线y =2x -3,它也是点(7,3)与点(m ,n )连线的中垂线,则⎩⎨⎧ 3+n 2=2×7+m 2-3,n -3m -7=-12,解得⎩⎨⎧ m =35,n =315,故m +n =345. 5.(2018·钦州期中)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f (x ,y )=0,P 1(x 1,y 1)和P 2(x 2,y 2)分别为直线l 上和l 外的点,则方程f (x ,y )-f (x 1,y 1)-f (x 2,y 2)=0表示( )A .过点P 1且与l 垂直的直线B .与l 重合的直线C .过点P 2且与l 平行的直线D .不过点P 2,但与l 平行的直线解析:选C 由直线l 的方程为f (x ,y )=0,知方程f (x ,y )-f (x 1,y 1)-f (x 2,y 2)=0表示与l 平行的直线,P 1(x 1,y 1)为直线l 上的点,则f (x 1,y 1)=0,f (x ,y )-f (x 1,y 1)-f (x 2,y 2)=0化为f (x ,y )-f (x 2,y 2)=0,显然P 2(x 2,y 2)满足方程f (x ,y )-f (x 1,y 1)-f (x 2,y 2)=0,所以f (x ,y )-f (x 1,y 1)-f (x 2,y 2)=0表示过点P 2且与l 平行的直线.故选C.6.已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 (4,-1),它的两条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l 1:x -y -1=0和l 2:x -1=0,则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A 不在这两条角平分线上,因此l 1,l 2是另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点A 关于直线l 1的对称点A 1,点A 关于直线l 2的对称点A 2均在边BC 所在直线l 上.设A 1(x 1,y 1),则有⎩⎨⎧ y 1+1x 1-4×1=-1,x 1+42-y 1-12-1=0,解得⎩⎪⎨⎪⎧ x 1=0,y 1=3,所以A 1(0,3). 同理设A 2(x 2,y 2),易求得A 2(-2,-1).所以BC 边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3=0.答案:2x -y +3=07.(2018·余姚检测)已知直线l 过点P (3,4)且与点A (-2,2),B (4,-2)等距离,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显然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4=k (x -3),即kx -y +4-3k =0, 由已知,得|-2k -2+4-3k |1+k 2=|4k +2+4-3k |1+k2, ∴k =2或k =-23. ∴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2=0或2x +3y -18=0.答案:2x -y -2=0或2x +3y -18=8.如图所示,已知两点A (4,0),B (0,4),从点P (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 上,最后经直线OB 反射后又回到P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解析:易得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y =4,由于点P 关于直线AB 对称的点为A 1(4,2),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A 2(-2,0),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即A 1与A 2两点间的距离.于是|A 1A 2|=(4+2)2+(2-0)2=210. 答案:2109.(2018·绍兴一中检测)两平行直线l 1,l 2分别过点P (-1,3),Q (2,-1),它们分别绕P ,Q 旋转,但始终保持平行,则l 1,l 2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l 1∥l 2,且P ∈l 1,Q ∈l 2,∴l 1,l 2间的最大距离为|P Q |=[2-(-1)]2+(-1-3)2=5,又l 1与l 2不重合,∴l 1,l 2之间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5].答案:(0,5]10.已知△ABC 的顶点A (5,1),AB 边上的中线CM 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5=0,AC 边上的高BH 所在直线方程为x -2y -5=0,求直线BC 的方程.解:依题意知:k AC =-2,A (5,1), ∴l AC 的方程为2x +y -11=0,联立⎩⎪⎨⎪⎧2x +y -11=0,2x -y -5=0,得C (4,3).设B (x 0,y 0),则AB 的中点M ⎝ ⎛⎭⎪⎫x 0+52,y 0+12, 代入2x -y -5=0, 得2x 0-y 0-1=0,联立⎩⎪⎨⎪⎧2x 0-y 0-1=0,x 0-2y 0-5=0,得B (-1,-3),∴k BC =65,∴直线BC 的方程为y -3=65(x -4),即6x -5y -9=0.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1.已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A (0,-3),B (3,0),且直线y =2λx +λ+2与线段AB 总相交,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8.1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直线的方程课件理
冲关针对训练 已知直线 l 过点 M(1,1),且与 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 相交于 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求: (1)当|OA|+|OB|取得最小值时,直线 l 的方程; (2)当|MA|2+|MB|2 取得最小值时,直线 l 的方程.
第三十四页,共46页。
解 (1)设 A(a,0),B(0,b)(a>0,b>0).
第四页,共46页。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第五页,共46页。
第六页,共46页。
[诊断自测] 1.概念思辨 (1)直线的斜率为 tanα,则其倾斜角为 α.( × ) (2)斜率相等的两直线的倾斜角不一定相等.( × ) (3)经过点 P(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y-y0=k(x-x0) 表示.( × ) (4)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 P1(x1,y1),P2(x2,y2)的直线 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x-x1)(y2-y1)表示.( √ )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ax+by=1,则1a+1b=1,
所以
|OA|+|OB|=a+
b
=
(a
+b)1a+1b=2
+
a b
+ba≥2+
2 ab·ba=4, 当且仅当“a=b=2”时取等号,此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
+y-2=0.
第三十五页,共46页。
(2)设直线 l 的斜率为 k,则 k<0, 直线 l 的方程为 y-1=k(x-1), 则 A1-1k,0,B(0,1-k), 所以|MA|2+|MB|2=1-1+1k2+12+12+(1-1+k)2=2 +k2+k12≥2+2 k2·k12=4. 当且仅当 k2=k12,即 k=-1 时取等号,此时直线 l 的 方程为 y-1=-(x-1),即 x+y-2=0.
2015年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8节 曲线与方程
1.(固基升华)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f(x0,y0)=0 是点 P(x0,y0)在曲线 f(x,y)=0 上的充要 条件( )
(2)方程 x2+xy=x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3)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x2 =y2( ) (4)方程 y= x与 x=y2 表示同一曲线( )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五十六分。
变式训练 1 (2012·江西高考改编)已知三点 O(0,0),A(- 2,1),B(2,1),曲线 C 上任意一点 M(x,y)满足|M→A+M→B|= O→M·(O→A+O→B)+2.求曲线 C 的方程.
【解】 M→A=(-2-x,1-y),M→B=(2-x,1-y), ∴|M→A+M→B|= -2x2+2-2y2, 又O→M·(O→A+O→B)=(x,y)·(0,2)=2y, 由已知得 -2x2+2-2y2=2y+2, 化简得曲线 C 的方程:x2=4y.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五十六分。
又|AC|=2 2>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 Q 的轨迹是以 C(- 2,0),A( 2,0)为焦点,实轴长为 2 的双曲线,由 c = 2,a=1,得 b2=1,
因此点 Q 的轨迹方程为 x2-y2=1.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五十六分。
考向 3 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例 3】 (2014·沈阳质检)如图 8-8-4 所示,动圆 C1: x2+y2=t2,1<t<3,与椭圆 C2:x92+y2=1 相交于 A,B,C,D 四点,点 A1,A2 分别为 C2 的左,右顶点. (1)当 t 为何值时,矩形 ABCD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 出其最大面积. (2)求直线 AA1 与直线 A2B 交点 M 的轨迹方程.
2015年高考数学(理)核按钮:第八章《立体几何》(含解析)
第八章立体几何§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高考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和视图,柱,锥,台,球的定义与性质是基础,以它们为载体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关系是重点,三视图一般会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以给出空间图形选择其三视图或给出三视图判断其空间图形的形式出现,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______,其余各面都是________,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注:棱柱又分为斜棱柱和直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2)棱锥:有一个面是________,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注: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它的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则这个棱锥叫做正棱锥.(3)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注: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2.棱柱,棱锥,棱台的性质(1)棱柱的性质侧棱都相等,侧面是______________;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__________的多边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______________;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且侧面,对角面都是________.(2)正棱锥的性质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侧面的斜高,侧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3)正棱台的性质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__;斜高相等;棱台的高,斜高和两底面的边心距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高,侧棱和两底面外接圆的半径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斜高,侧棱和两底面边长的一半也组成一个____________.3.圆柱,圆锥,圆台(1)圆柱,圆锥,圆台的概念分别以________的一边,__________的一直角边,________中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台.(2)圆柱,圆锥,圆台的性质圆柱,圆锥,圆台的轴截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__________.4.球(1)球面与球的概念以半圆的______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________.(2)球的截面性质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________截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5.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__________.6.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1)三视图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正投影得到的,在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三视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视图尺寸关系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指正视图和俯视图长度相等,高平齐指正视图和侧(左)视图高度要对齐,宽相等指俯视图和侧(左)视图的宽度要相等.(2)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①在已知图形所在空间中取水平面,在水平面内作互相垂直的轴Ox ,Oy ,再作Oz 轴,使∠xOz =________且∠yOz =________.②画直观图时,把Ox ,Oy ,Oz 画成对应的轴O ′x ′,O ′y ′,O ′z ′,使∠x ′O ′y ′=____________,∠x ′O ′z ′=____________.x ′O ′y ′所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③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y 轴或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____________x ′轴,y ′轴或z ′轴的线段,并使它们和所画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与已知图形中相应线段和原坐标轴的位置关系相同.④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和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__________.⑤画图完成后,擦去作为辅助线的坐标轴,就得到了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在观察角度和投影效果上的区别是:(1)观察角度: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直观图是从某一点观察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2)投影效果:三视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平面图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自查自纠】1.(1)平行 四边形 平行 (2)多边形 三角形2.(1)平行四边形 全等 平行四边形 矩形 (2)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3)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直角梯形 直角梯形 3.(1)矩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梯形 (2)矩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 圆4.(1)直径 球心 (2)垂直于 d =R 2-r 2 5.平行投影 平行6.(1)①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视图 (2)①90° 90°②45°(或135°) 90° ③平行于 ④一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棱柱的底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 .棱锥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C .棱锥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D .棱柱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解:根据棱柱,棱锥的性质及截面性质判断,故选D.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球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B .正方体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正方形C .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 .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要考虑视角,只有球无论选择怎样的视角,其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故选A.(2012·陕西)将正方体(如图a 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图b 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解:还原正方体知该几何体侧视图为正方形,AD 1为实线,B1C 的正投影为A 1D ,且B 1C 被遮挡为虚线.故选B.用一张4cm×8cm 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则圆柱轴截面的面积为________cm 2(接头忽略不计).解:以4cm 或8cm为底面周长,所得圆柱的轴截面面积均为32πcm 2,故填32π.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解:如图所示是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可知,A ′B ′=AB =a ,O ′C ′=12OC =34a ,在图中作C ′D ′⊥A ′B ′,垂足为D ′,则C ′D ′=22O ′C ′=68a .∴S △A ′B ′C ′=12A ′B ′×C ′D ′=12×a×68a =616a 2.故填616a 2.类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012·湖南)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解:D 选项的正视图应为如图所示的图形. 故选D.【评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近年高考中的热点题型.本题可用排除法一一验证:A ,B ,C 都有可能,而D 的正视图与侧视图不可能相同.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解:从俯视图看,B ,D 符合,从正视图看,B 不符合,D 符合,而从侧视图看D 也是符合的.故选D.类型二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是平行四边形,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6 3B .93C .12 3D .18 3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斜四棱柱,高h=22-1=3,底面积为9,所以体积V =9×3=9 3.故选B.【评析】通过三视图考查几何体的体积运算是较为常规的考题,考生对此并不陌生.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考查,从内容上看,柱,锥的定义和相关性质是基础,以它们为载体考查三视图,体积是重点.本题给出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只要掌握三视图的画法“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不难将其还原得到斜四棱柱.如图所示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 一个体积为20cm 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h =________cm.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此三棱锥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5cm ,6cm ,三棱锥的高为h cm ,则三棱锥的体积为V=13×12×5×6×h=20,解得h =4cm.故填4.类型三 空间多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一个正四棱台,上部是一个正四棱锥.画法:(1)画轴.如图1,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图1(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高度,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3)画正四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的高度.(4)成图.连接P A ′,PB ′,PC ′,PD ′,A ′A ,B ′B ,C ′C ,D ′D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2所示.图2【评析】根据三视图可以确定一个几何体的长,宽,高,再按照斜二测画法,建立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确定几何体在x 轴,y 轴,z 轴方向上的长度,最后连线画出直观图.已知一个四棱锥的高为3,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 )A . 2B .6 2C .13D .2 2解:因为四棱锥的底面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原图底面的底边长为1,高为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的两倍,即22,则原图底面积为S =2 2.因此该四棱锥的体积为V =13Sh =13×22×3=2 2.故选D.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直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cm ,求圆台的母线长.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截得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4r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33+l =r4r ,解得 l =9. 所以,圆台的母线长为9cm.【评析】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轴截面(经过旋转轴的截面)的几何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设相关几何变量列方程求解.圆锥底面半径为1cm ,高为2cm,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解:过圆锥的顶点S 和正方体底面的一条对角线CD 作圆锥的截面,得圆锥的轴截面SEF ,正方体对角面CDD 1C 1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棱长为x ,则CC 1=x ,C 1D 1=2x .作SO ⊥EF 于O ,则SO =2,OE =1.∵△ECC 1∽△ESO ,∴CC 1SO =EC 1EO ,即x2=1-22x1, 解得x =22(cm).故内接正方体的棱长为22cm.1.在研究圆柱,圆锥,圆台的相关问题时,主要方法就是研究它们的轴截面,这是因为在轴截面中容易找到这些几何体的有关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数量关系.2.正多面体(1)正四面体就是棱长都相等的三棱锥,正六面体就是正方体,连接正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可得到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棱长都相等的正四棱锥拼接而成.(2)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连接A 1B ,BC 1,A 1C 1,DC 1,DA 1,DB ,可以得到一个棱长为2a 的正四面体A 1-BDC 1,其体积为正方体体积的13.(3)正方体与球有以下三种特殊情形:一是球内切于正方体;二是球与正方体的十二条棱相切;三是球外接于正方体.它们的相应轴截面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a ,球的半径为R ).3.长方体的外接球(1)长,宽,高分别为a ,b ,c 的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a 2+b 2+c 2=2R .(2)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3a =2R .4.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1)斜高为32a ;(2)高为63a ;(3)对棱中点连线长为22a ; (4)外接球的半径为64a ,内切球的半径为612a ;(5)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3a 2,体积为212a 3.5.三视图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对于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虚线表示.6.一个平面图形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与原图形相比发生了变化,注意原图与直观图中的“三变,三不变”.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 轴平行线段的长度改变(减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变,与x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不变,相对位置不变.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有以下关系:S 直观图=24S 原图形,S 原图形=22S 直观图.1.由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 )A .六棱锥B .六棱台C .六棱柱D .非棱柱,棱锥,棱台的一个几何体解: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符合棱柱的定义,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 .若棱柱有两个侧面是矩形,则该棱柱的其它侧面也是矩形C .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 .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解: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选项A 错误;其它侧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 错误;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并不一定相等,选项D 错误;易知选项C 正确.故选C.3.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A .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 .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 .两个圆台,一个圆锥D .一个圆柱,两个圆锥解:把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由旋转体的定义可知所得几何体包括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故选D.4.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A B C D解:观察图形,易知图2所示几何体的侧视图为直角梯形,且EB 为直角梯形的对角线.故选A.5.(2013·四川)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A .棱柱B .棱台C .圆柱D .圆台 解:由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上,下两底面为半径不等的圆,又∵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可判断其为旋转体.故选D.6.如图,网格纸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其上用粗线画出了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多面体最长的一条棱的长为()A .2 2 B. 2 C .2 3 D. 3 解:由三视图可知,此多面体是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并且有一条长为2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以最长棱长为22+22+22=2 3.故选C.7.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由正视图知,三棱柱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1的正三棱柱,所以底面积为2×12×2×2×32=23,侧面积为3×2×1=6,所以其表面积为6+2 3.故填6+23.8.如图是某个圆锥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可得俯视图中圆的面积为________,圆锥母线长为________.解:由三视图可知,圆锥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圆的中心,根据图中的数据,底面圆的半径为10,则俯视图中圆的面积为100π,母线长为302+102 =1010,故填100π;1010.9.如图a 是截去一个角的长方体,试按图示的方向画出其三视图.解:图a 中几何体三视图如图b 所示:10.如图1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试说明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图1中几何体是由上部为正六棱柱,下部为倒立的正六棱锥堆砌而成的组合体.斜二测画法:(1)画轴.如图2,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yOz =90°.(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EF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正六棱柱的高,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E ′F ′.(3)画正六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正六棱锥的高.(4)成图.连接P A ′,PB ′,PC ′,PD ′,PE ′,PF ′,AA ′,BB ′,CC ′,DD ′,EE ′,FF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3所示.注意: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11.某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7,在该长方体的正视图中,这条对角线的投影长为6,在该长方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对角线的投影长分别为a 和b ,求ab的最大值.解:如图,则有AC 1=7,DC 1=6, BC 1=a ,AC =b ,设AB =x ,AD =y ,AA 1=z ,有 x 2+y 2+z 2=7,x 2+z 2=6,∴y 2=1.∵a 2=y 2+z 2=z 2+1,b 2=x 2+y 2=x 2+1, ∴a =z 2+1,b =x 2+1. ∴ab =(z 2+1)(x 2+1)≤z 2+1+x 2+12=4,当且仅当z 2+1=x 2+1,即x =z =3时,ab 的最大值为4.水以匀速注入某容器中,容器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与题中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 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是( )解:由三视图知其直观图为两个圆台的组合体,水是匀速注入的,所以水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率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又因为容器的对称性,所以函数图象关于一点中心对称.故选C.§8.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了解棱柱,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会利用公式求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高考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以及相关元素的关系与计算,这些内容常与三视图相结合,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关系,侧面积,表面积以及体积.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S直棱柱侧=__________,S正棱锥侧=__________,S正棱台侧=__________(其中C,C′为底面周长,h为高,h′为斜高).(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S圆柱侧=________,S圆锥侧=________,S圆台侧=________(其中r,r′为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3)柱或台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锥体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1)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V棱柱=__________,V棱锥=__________,V棱台=__________(其中S,S′为底面积,h为高).(2)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V圆柱=__________,V圆锥=__________,V圆台=__________(其中r,r′为底面半径,h为高).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半径为R的球的表面积S球=________.(2)半径为R的球的体积V球=________.【自查自纠】1.(1)Ch 12Ch′12()C+C′h′(2)2πrlπrlπ(r+r′)l(3)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2.(1)Sh 13Sh13h()S+SS′+S′(2)πr2h13πr2h13πh()r2+rr′+r′23.(1)4πR2(2)43πR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则圆柱的表面积为()A.6π(4π+3)B.8π(3π+1)C.6π(4π+3)或8π(3π+1)D.6π(4π+1)或8π(3π+2)解:分两种情况:①以边长为6π的边为高时,4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2πr=4π,r=2,∴S底=πr2=4π,S侧=6π×4π=24π2,S表=2S底+S侧=8π+24π2=8π(3π+1);②以边长为4π的边为高时,6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2πr=6π,r=3.∴S底=πr2=9π,S表=2S底+S侧=18π+24π2=6π(4π+3).故选C.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A.23 2 B. 2 C.23 D.43 2解:∵正三棱锥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故侧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直角顶点为棱锥的顶点,∴侧棱长为2,V=13×12×(2)2×2=23.故选C.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则圆柱的体积与球体积之比为()A.1∶2 B.2∶1 C.2∶3 D.3∶2解:设球半径为R,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2R.∵V球=43πR3,V圆柱=πR2·2R=2πR3,∴V圆柱∶V球=3∶2.故选D.长方体ABCD-A1B1C1D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AA1=1,则球面面积为________.解:∵长方体ABCD-A1B1C1D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而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为AB2+AD2+AA21=22,∴半径R= 2.∴S球=4πR2=8π.故填8π.若圆锥的侧面积为2π,底面面积为π,则该圆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_.解: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πr2=π,πrl=2π,有⎩⎪⎨⎪⎧r=1,l=2,从而可知圆锥的高h=l2-r2=4-1= 3.∴V=13×π×3=33π.故填33π.类型一空间几何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在△ABC中,∠ABC=45°,∠BAC=90°,AD是BC边上的高,沿AD把△ABD折起,使∠BDC=90°.(1)证明:平面ADB⊥平面BDC;(2)若BD=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解:(1)证明:∵折起前AD是BC边上的高,∴沿AD把△ABD折起后,AD⊥DC,AD⊥BD.又DB∩DC=D,∴AD⊥平面BDC.又∵AD⊂平面ADB,∴平面ADB⊥平面BDC.(2)由(1)知,DA⊥BD,BD⊥DC,DC⊥DA,DB=DA=DC=1,∴AB=BC=CA= 2.从而S△DAB=S△DBC=S△DCA=12×1×1=12,S△ABC=12×2×2×sin60°=32.∴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S=12×3+32=3+32.【评析】充分运用图形在翻折前后的不变性,如角的大小不变,线段长度不变,线线关系不变等,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证明,然后再计算.(2013·福建)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解:由三视图可知该组合体为球内接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球的直径2r=22+22+22=23,S球=4πr2=12π.故填12π.类型二空间旋转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半径为4的球O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是______.解:如图,设球的一条半径与圆柱相应的母线的夹角为α,圆柱侧面积S=2π×4sinα×2×4cosα=32πsin2α,当α=π4时,S取最大值32π,此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为32π.故填32π.【评析】根据球的性质,内接圆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为球心,且圆柱的上,下底面圆周均在球面上,球心和圆柱的上,下底面圆上的点的连线与母线的夹角相等,这些为我们建立圆柱的侧面积与上述夹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提供了依据.(2012·辽宁)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长4宽3高1的长方体的中间挖去一个半径为1高为1的圆柱所成几何体,所以表面积为2×(4×3+4×1+3×1)-2×π×12+2π×1×1=38.故填38.类型三空间多面体的体积问题一个正三棱锥(底面是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15,求这个三棱锥的体积.解:如图所示为正三棱锥S-ABC,设H为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接SH,则SH的长即为该正三棱锥的高.连接AH并延长交BC于E,则E为BC的中点,且AH⊥BC.∵△ABC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E =32×6=33,AH =23AE =2 3. 在△ABC 中,S △ABC =12BC ×AE =12×6×33=93,在Rt △SHA 中,SA =15,AH =23, ∴SH =SA 2-AH 2=15-12= 3.∴V 正三棱锥=13×S △ABC ×SH =13×93×3=9.【评析】(1)求锥体的体积,要选择适当的底面和高,然后应用公式V =13Sh进行计算.(2)求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为割补法和等积变换法:①割补法:将这个几何体分割成几个柱体,锥体,分别求出柱体和锥体的体积,从而得出要求的几何体的体积;②等积变换法:特别的,对于三棱锥,由于其任意一个面均可作为棱锥的底面,从而可选择更容易计算的方式来求体积;利用“等积性”还可求“点到面的距离”.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 ,△BCF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 =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23 B.33 C.43 D.32 解:如图,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BN 垂直于EF ,垂足分别为M ,N ,连接DM ,CN ,可证得DM ⊥EF ,CN ⊥EF ,则多面体ABCDEF 分为三部分,即多面体的体积V ABCDEF =V AMD -BNC +V E -AMD +V F -BNC .依题意知AEFB 为等腰梯形.易知Rt △DME Rt △CNF ,∴EM =NF =12.又BF =1,∴BN =32.作NH 垂直于BC ,则H 为BC 的中点,∴NH =22. ∴S △BNC =12·BC ·NH =24.∴V F -BNC =13·S △BNC ·NF =224, V E -AMD =V F -BNC =224,V AMD -BNC =S △BNC·MN=24. ∴V ABCDEF =23,故选A .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体积问题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8-2π3B .8-π3C .8-2πD .2π3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一个正方体中间去掉一个圆锥,所以它的体积是V =23-13×π×12×2=8-23π.故选A.【评析】根据已知三视图想象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分析该几何体的组成,再用对应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2012·河南模拟)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均是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其内接三角形构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2π3+12 B.4π3+16 C.2π6+16 D.2π3+12解: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的上部是一个三棱锥,下部是半球,根据三视图中的数据可得V =12×43π×⎝⎛⎭⎫223+13×⎝⎛⎭⎫12×1×1×1=2π6+16.故选C.1.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1)几何体的表面积,除球以外,都是利用展开图求得的,利用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把一个平面图形折叠成一个几何体,再研究其性质,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常用方法.(2)多面体的展开图①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②正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一些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拼成的,底面是正多边形;③正棱台的侧面展开图是由一些全等的等腰梯形拼成的,底面是正多边形.(3)旋转体的展开图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矩形的长(或宽)是底面圆周长,宽(或长)是圆柱的母线长;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扇形的半径长是圆锥的母线长,弧长是圆锥的底面周长;③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扇环的上,下弧长分别为圆台的上,下底面周长.注:①圆锥中母线长l 与底面半径r 和展开图扇形中半径和弧长间的关系及符号容易混淆,同学们应多动手推导,加深理解.②圆锥和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 圆锥侧=12cl 和S 圆台侧=12(c ′+c )l 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形式上相同,可将二者联系起来记忆.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关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通常是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这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常用的基本方法.(1)棱柱,棱锥,棱台等多面体的表面积可以分别求各面面积,再求和,对于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也可直接利用公式;(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其侧面积时需将曲面展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3)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 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1)计算柱,锥,台体的体积,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相应的底面面积和高,应注意充分利用多面体的截面和旋转轴截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求解.(2)注意求体积的一些特殊方法:分割法,补体法,还台为锥法等,它们是计算一些不规则几何体体积常用的方法,应熟练掌握.(3)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性”可以解决一些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即将点到平面的距离视为一个三棱锥的高,通过将其顶点和底面进行转化,借助体积的不变性解决问题.4.由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按如下三个步骤求解:(1)由三视图想象出原几何体的形状;(2)由三视图给出的数量关系确定原几何体的数量关系;(3)如果是规则几何体,直接代入公式求解,如果不是规则几何体,通过“割补”后,转化为规则几何体求解.1.已知圆锥的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该圆锥体积为( )A .2π2B .2πC .3π3D .3π 解:易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2,母线长为2,则该圆锥的高为22-12=3,因此其体积是13π·12×3=3π3.故选C. 2.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是( ) A .2 3 B .3 2 C .6 D . 6 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有ab =2,ac =3,bc =6,解得a =1,b =2,c=3,则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l =a 2+b 2+c 2= 6.故选D.3.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π+2 3B .4π+2 3C .2π+233D .4π+233解:该空间几何体由一圆柱和一正四棱锥组成,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体积为2π,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3,所以体积为13×(2)2×3=23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π+233.故选C . 4.将长,宽分别为4和3的长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直二面角,得到四面体A -BCD ,则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5πB .50πC .5πD .10π解:由题设知AC 为外接球的直径,∴2R =32+42=5,S 表=4πR 2=4π×⎝⎛⎭⎫522=25π.故选A.。
2015高考数学高考考点课时训练课件:专题八 解析几何(共50张PPT)
【例】(专题8课时4第4题) 【答案】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课时5 曲线与方程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5第2题) 【答案】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第四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答案】
第四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9第16题)
第四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第五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课时9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9第9题) 【答案】
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9第13题)
【答案】
第四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9第14题)
【例】(专题8课时2第10题) 【答案】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2第2题) 【答案】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课时3 圆的方程
【例】(专题8课时3第5题) 【答案】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3第10题) 【答案】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例】(专题8课时5第7题)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答案】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分。
课时6 椭 圆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2)倾斜角的范围为[0,π). 2.直线的斜率(1)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tan_α,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 =y 2-y 1x 2-x 1=y 1-y 2x 1-x 2.3.直线方程1.利用两点式计算斜率时易忽视x 1=x 2时斜率k 不存在的情况.2.用直线的点斜式求方程时,在斜率k 不明确的情况下,注意分k 存在与不存在讨论,否则会造成失误.3.直线的截距式中易忽视截距均不为0这一条件,当截距为0时可用点斜式. 4.由一般式Ax +By +C =0确定斜率k 时易忽视判断B 是否为0,当B =0时,k 不存在;当B ≠0时,k =-A B.[试一试]1.若直线(2m 2+m -3)x +(m 2-m )y =4m -1在x 轴上的截距为1,则实数m 是( ) A .1 B .2 C .-12D .2或-12解析:选D 当2m 2+m -3≠0时,即m ≠1或m ≠-32时,在x 轴上截距为4m -12m 2+m -3=1,即2m 2-3m -2=0,故m =2或m =-12.2.过点M (-2,m ),N (m,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k MN =m -4-2-m =1,∴m =1.答案:13.过点M (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①若直线过原点,则k =-43,所以y =-43x ,即4x +3y =0.②若直线不过原点. 设x a +ya =1,即x +y =a . 则a =3+(-4)=-1,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x +y +1=0. 答案:4x +3y =0或x +y +1=01.求斜率可用k =tan α(α≠90°),其中α为倾斜角,由此可见倾斜角与斜率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牢记:“斜率变化分两段,90°是分界线,遇到斜率要谨记,存在与否需讨论”.2.求直线方程的一般方法(1)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直接写出直线方程,选择时,应注意各种形式的方程的适用范围,必要时要分类讨论.(2)待定系数法,具体步骤为: ①设所求直线方程的某种形式; ②由条件建立所求参数的方程(组); ③解这个方程(组)求出参数; ④把参数的值代入所设直线方程. [练一练]1.直线x 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 B.⎣⎡⎦⎤0,π4∪⎣⎡⎭⎫3π4,π C.⎣⎡⎦⎤0,π4 D.⎣⎡⎦⎤0,π4∪⎝⎛⎭⎫π2,π 解析:选B 设倾斜角为θ,则有tan θ=-sin α其中sin α∈[-1,1].又θ∈[0,π),∴0≤θ≤π4或3π4≤θ<π. 2.过点(5,10)且到原点的距离是5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当斜率不存在时,所求直线方程为x -5=0; 当斜率存在时,设其为k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y -10=k (x -5), 即kx -y +(10-5k )=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10-5k |k 2+1=5, 解得k =34.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25=0.综上知,所求直线方程为x -5=0或3x -4y +25=0. 答案:x -5=0或3x -4y +25=0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2013·秦皇岛模拟)直线x +3y +1=0的倾斜角是( ) A.π6B.π3C.2π3D.5π6解析:选D 由直线的方程得直线的斜率为k =-33,设倾斜角为α,则tan α=-33,又α∈[0,π),所以α=5π6.2.若直线l 的斜率为k ,倾斜角为α,而α∈⎣⎡⎭⎫π6,π4∪⎣⎡⎭⎫2π3,π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当α∈⎣⎡⎭⎫π6,π4时,k =tan α∈⎣⎡⎭⎫33,1; 当α∈⎣⎡⎭⎫2π3,π时,k =tan α∈[)-3,0. 综上k ∈[)-3,0∪⎣⎡⎭⎫33,1.答案:[)-3,0∪⎣⎡⎭⎫33,1[类题通法]1.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的一般步骤: (1)求出斜率k =tan α的取值范围;(2)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借助图像或单位圆数形结合,确定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2.求倾斜角时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直线方程[典例] 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1)直线过点(-4,0),倾斜角的正弦值为1010; (2)直线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 [解] (1)由题设知,该直线的斜率存在,故可采用点斜式. 设倾斜角为α,则sin α=1010(0<α<π), 从而cos α=±31010,则k =tan α=±13.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 =±13(x +4).即x +3y +4=0或x -3y +4=0.(2)由题设知截距不为0,设直线方程为x a +y12-a =1,又因为直线过点(-3,4),所以-3a +412-a =1,解得a =-4或a =9.故所求直线方程为4x -y +16=0或x +3y -9=0. [类题通法]1.在求直线方程时,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并注意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 2.对于点斜式、截距式方程使用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针对训练]经过点P (-5,-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的直线方程是( ) A .8x +5y +20=0或2x -5y -12=0 B .8x -5y -20=0或2x -5y +10=0 C .8x +5y +10=0或2x +5y -10=0 D .8x -5y +20=0或2x -5y -10=0解析:选D 由题意设所求方程为y +4=k (x +5),即kx -y +5k -4=0.由12·|5k -4|·|4k -5|=5得,k =85或k =25.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角度一 与基本不等式相结合求最值问题1.已知直线l 过点M (1,1),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求:(1)当|OA |+|OB |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 的方程; (2)当|MA |2+|MB |2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 的方程. 解:(1)设A (a,0),B (0,b )(a >0,b >0). 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 b =1,则1a +1b=1,所以|OA |+|OB |=a +b =(a +b )⎝⎛⎭⎫1a +1b =2+a b +ba≥2+2a b ·ba=4, 当且仅当a =b =2时取等号,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y -2=0. (2)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k <0,直线l 的方程为y -1=k (x -1),则A ⎝⎛⎭⎫1-1k ,0,B (0,1-k ), 所以|MA |2+|MB |2=⎝⎛⎭⎫1-1+1k 2+12+12+(1-1+k )2=2+k 2+1k2≥2+2k 2·1k 2=4,当且仅当k 2=1k2,即k =-1时,|MA |2+|MB |2取得最小值4,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y -2=0.角度二 直线方程与平面向量的综合2.已知直线l 过点M (2,1),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求当MA ·MB 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 的方程.解:设A (a,0),B (0,b )则a >0,b >0,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 b =1,所以2a +1b =1.故MA ·MB =-MA ·MB =-(a -2,-1)·(-2,b -1)=2(a -2)+b -1=2a +b -5=(2a +b )⎝⎛⎭⎫2a +1b -5=2b a +2ab≥4,当且仅当a =b =3时取等号,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y -3=0. [类题通法]1.含有参数的直线方程可看作直线系方程,这时要能够整理成过两条定直线交点的直线系,即能够看出“动中有定”.2.求解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选设出直线方程,建立目标函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第二节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两直线的交点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3.几种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A (x 1,y 1),B (x 2,y 2)间的距离公式 d (A ,B )=|AB |(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P (x 1,y 1)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Ax +By +C1=0与Ax +By +C 2=0间的距离d1.在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易忽视斜率是否存在,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据条件进行判断,若无斜率,要单独考虑.2.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时易忽视两方程中的x ,y 的系数分别相等这一条件盲目套用公式导致出错.[试一试]1.(2013·长春调研)已知直线3x +4y -3=0与直线6x +my +14=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A.1710 B.175 C .8D .2解析:选D ∵63=m 4≠14-3,∴m =8,直线6x +my +14=0可化为3x +4y +7=0,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d =|-3-7|32+42=2.2.已知p :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q :a =-1,则p 是q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由于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a -(-1)×1=0,即a =-1.1.与已知直线垂直及平行的直线系的设法与直线Ax +By +C =0(A 2+B 2≠0)垂直和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1)垂直:Bx -Ay +m =0; (2)平行:Ax +By +n =0. 2.转化思想在对称问题中的应用对称问题一般是将线与线的对称转化为点与点的对称,利用坐标转移法. [练一练]1.点(2,3)关于直线x +y +1=0的对称点是________.解析:设对称点为(a ,b ),则⎩⎨⎧b -3a -2=1,a +22+b +32+1=0,解得⎩⎪⎨⎪⎧a =-4,b =-3. 答案:(-4,-3)2.(2014·张家口质检)已知直线l 过点(-1,2)且与直线2x -3y +4=0垂直,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直线l 与直线2x -3y +4=0垂直,可知直线l 的斜率是-32,由点斜式可得直线l 的方程为y -2=-32(x +1),即3x +2y -1=0.答案:3x +2y -1=0两直线平行与垂直1.已知过点A (-2,m )和点B (m,4)的直线为l 1,直线2x +y -1=0为l 2,直线x +ny +1=0为l 3.若l 1∥l 2,l 2⊥l 3,则实数m +n 的值为( )A .-10B .-2C .0D .8解析:选A ∵l 1∥l 2, ∴k AB =4-mm +2=-2.解得m =-8. 又∵l 2⊥l 3,∴-1n ×(-2)=-1,解得n =-2,∴m +n =-10.2.“a =2”是“直线ax +2y =0与直线x +y =1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C 当a =2时,直线ax +2y =0即x +y =0与直线x +y =1平行;当直线ax +2y =0与直线x +y =1平行时,-a2=-1,a =2.综上所述,“a =2”是“直线ax +2y =0与直线x +y =1平行”的充要条件,故选C.3.经过两直线l 1:x -2y +4=0和l 2:x +y -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 -4y +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法一 由方程组⎩⎪⎨⎪⎧ x -2y +4=0,x +y -2=0,得⎩⎪⎨⎪⎧x =0,y =2,即P (0,2). ∵l ⊥l 3,∴直线l 的斜率k 1=-43,∴直线l 的方程为y -2=-43x ,即4x +3y -6=0.法二 ∵直线l 过直线l 1和l 2的交点,∴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4+λ(x +y -2)=0, 即(1+λ)x +(λ-2)y +4-2λ=0. ∵l 与l 3垂直,∴3(1+λ)+(-4)(λ-2)=0, ∴λ=11,∴直线l 的方程为12x +9y -18=0,即4x +3y -6=0. 答案:4x +3y -6=0 [类题通法]充分掌握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 1和l 2,l 1∥l 2⇔k 1=k 2,l 1⊥l 2⇔k 1·k 2=-1.若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多少一定要特别注意.距离问题[典例] 已知A (4,-3),B (2,-1)和直线l :4x +3y -2=0,在坐标平面内求一点P ,使|P A |=|PB |,且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解:设点P 的坐标为(a ,b ). ∵A (4,-3),B (2,-1),∴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3,-2). 而AB 的斜率k AB =-3+14-2=-1,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2=x -3, 即x -y -5=0.∵点P (a ,b )在直线x -y -5=0上, ∴a -b -5=0.①又点P (a ,b )到直线l :4x +3y -2=0的距离为2, ∴|4a +3b -2|5=2, 即4a +3b -2=±10,②由①②联立可得⎩⎪⎨⎪⎧a =1,b =-4,或⎩⎨⎧a =277,b =-87.∴所求点P 的坐标为(1,-4)或⎝⎛⎭⎫277,-87. [类题通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求.注意直线方程为一般式. 2.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相等,一般不直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处理,而是转化为动点在两定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计算简便,如本例中|P A |=|PB |这一条件的转化处理.[针对训练]与直线7x +24y -5=0平行,并且到它的距离等于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7x +24y +m =0, 由3=|m +5|72+242,∴m =70或-80.答案:7x +4y -80=0或7x +24y +70=0对称问题角度一 点关于点的对称1.过点P (0,1)作直线l 使它被直线l 1:2x +y -8=0和l 2: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求直线l 的方程.解:设l 1与l 的交点为A (a,8-2a ),则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a,2a -6)在l 2上, 代入l 2的方程得-a -3(2a -6)+10=0, 解得a =4,即点A (4,0)在直线l 上,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4y -4=0. 角度二 点关于线对称2.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求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 解:设A ′(x ,y ),再由已知得⎩⎪⎨⎪⎧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x =-3313,y =413,故A ′⎝⎛⎭⎫-3313,413. 角度三 线关于线对称3.在[角度二]的条件下,求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解: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直线m ′上. 设对称点M ′(a ,b ),则⎩⎪⎨⎪⎧2×⎝⎛⎭⎫a +22-3×⎝⎛⎭⎫b +02+1=0,b -0a -2×23=-1,得M ′⎝⎛⎭⎫613,3013.设直线m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 ,则由⎩⎪⎨⎪⎧2x -3y +1=0,3x -2y -6=0, 得N (4,3).又∵m ′经过点N (4,3),∴由两点式得直线m ′的方程为9x -46y +102=0. 角度四 对称问题的应用4.光线从A (-4,-2)点射出,到直线y =x 上的B 点后被直线y =x 反射到y 轴上的C点,又被y 轴反射,这时反射光线恰好过点D (-1,6),求BC 所在的直线方程.解:作出草图,如图所示,设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A ′,D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则易得A ′(-2,-4),D ′(1,6).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得A ′D ′所在直线经过点B 与C .故BC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66+4=x -11+2,即10x -3y +8=0.[类题通法]解决对称问题的方法(1)中心对称①点P (x ,y )关于O (a ,b )的对称点P ′(x ′,y ′)满足⎩⎪⎨⎪⎧x ′=2a -x ,y ′=2b -y . ②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来解决. (2)轴对称①点A (a ,b )关于直线Ax +By +C =0(B ≠0)的对称点A ′(m ,n ),则有⎩⎪⎨⎪⎧n -b m -a ×⎝⎛⎭⎫-A B =-1,A ·a +m 2+B ·b +n 2+C =0.②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来解决.第三节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及方程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M (x 0,y 0)与圆(x -a )2+(y -b )2=r 2的位置关系: (1)若M (x 0,y 0)在圆外,则(x 0-a )2+(y 0-b )2>r 2. (2)若M (x 0,y 0)在圆上,则(x 0-a )2+(y 0-b )2=r 2. (3)若M (x 0,y 0)在圆内,则(x 0-a )2+(y 0-b )2<r 2.对于方程x 2+y 2+Dx +Ey +F =0表示圆时易忽视D 2+E 2-4F >0这一成立条件. [试一试]方程x 2+y 2+4mx -2y +5m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 A.14<m <1 B .m <14或m >1C .m <14D .m >1解析:选B 由(4m )2+4-4×5m >0知m <14或m >1.1.确定一个圆的方程,需要三个独立条件.“选形式、定参数”是求圆的方程的基本方法:是指根据题设条件恰当选择圆的方程的形式,进而确定其中的三个参数.2.求圆的方程时,要注意应用圆的几何性质简化运算. (1)圆心在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上. (2)圆心在任一弦的中垂线上.(3)两圆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两圆圆心三点共线. [练一练]1.圆心在y 轴上且通过点(3,1)的圆与x 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A .x 2+y 2+10y =0 B .x 2+y 2-10y =0 C .x 2+y 2+10x =0D .x 2+y 2-10x =0解析:选B 设圆心为(0,b ),半径为r ,则r =|b |, ∴圆的方程为x 2+(y -b )2=b 2. ∵点(3,1)在圆上,∴9+(1-b )2=b 2,解得:b =5. ∴圆的方程为x 2+y 2-10y =0.2.以直线3x -4y +12=0夹在两坐标轴间的线段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 解析:法一:直线3x -4y +12=0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 (-4,0),B (0,3),所以线段AB 的中点为C ⎝⎛⎭⎫-2,32,|AB |=5.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2+⎝⎛⎭⎫y -322=⎝⎛⎭⎫522. 法二:易得圆的直径的两端点为A (-4,0),B (0,3), 设P (x ,y )为圆上任一点,则P A ⊥PB.∴k P A ·k PB =-1得y x +4·y -3x =-1(x ≠-4,x ≠0),即x (x +4)+y (y -3)=0. 化简得(x +2)2+⎝⎛⎭⎫y -322=⎝⎛⎭⎫522. 答案:(x +2)2+⎝⎛⎭⎫y -322=254圆的方程1.圆心在y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 A .x 2+(y -2)2=1 B .x 2+(y +2)2=1 C .(x -1)2+(y -3)2=1D .x 2+(y -3)2=1 解析:选A 设圆心坐标为(0,b ),则由题意知(0-1)2+(b -2)2=1,解得b =2,故圆的方程为x 2+(y -2)2=1.2.经过点(1,0),且圆心是两直线x =1与x +y =2的交点的圆的方程为( ) A .(x -1)2+y 2=1 B .(x -1)2+(y -1)2=1 C .x 2+(y -1)2=1D .(x -1)2+(y -1)2=2解析:选B 由⎩⎪⎨⎪⎧ x =1,x +y =2得⎩⎪⎨⎪⎧x =1,y =1,即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1,1),又由该圆过点(1,0),得其半径为1,故圆的方程为(x -1)2+(y -1)2=1.3. 过直线2x +y +4=0和圆(x +1)2+(y -2)2=4的交点,并且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为( )A .x 2+y 2+265x -125y +375=0B .x 2+y 2+265x -125y -375=0C .x 2+y 2-265x -125y +375=0D .x 2+y 2-265x -125y -375=0解析:选A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2)2-4+k (2x +y +4)=0,即x 2+y 2+2(k +1)x +(k -4)y +1+4k =0,化为圆的标准方程得[x +(k +1)]2+⎣⎡⎦⎤y +12(k -4)2=(k +1)2+14(k -4)2-(4k +1),由(k +1)2+14(k -4)2-(1+4k )>0,得5k 2-16k +16>0,此时,所求圆的半径r=(k +1)2+14(k -4)2-(1+4k )=125k 2-16k +16.显然,当k =--1610,即k =85时,5k 2-16k +16有最小值165,此时,圆的半径最小,从而面积最小.故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2+y 2+265x -125y +375=0.[类题通法]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关键是建立关于a ,b ,r 或D ,E ,F 的方程组. 2.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方程可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写出方程,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角度一 斜率型最值问题1.已知实数x ,y 满足方程x 2+y 2-4x +1=0.求y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原方程可化为(x -2)2+y 2=3,表示以(2,0)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yx的几何意义是圆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所以设yx=k ,即y =kx .当直线y =kx 与圆相切时,斜率k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2k -0|k 2+1= 3,解得k =±3.(如图)所以yx 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 3.角度二 截距型最值问题2.在[角度一]条件下求y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y -x 可看作是直线y =x +b 在y 轴上的截距,当直线y =x +b 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 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2-0+b |2= 3,解得b =-2±6.(如图)所以y -x 的最大值为-2+6,最小值为-2- 6. 角度三 距离型最值问题3.在[角度一]条件下求x 2+y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x 2+y 2表示圆上的一点与原点距离的平方,由平面几何知识知,在原点和圆心连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处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如图)又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2-0)2+(0-0)2=2,所以x 2+y 2的最大值是(2+3)2=7+43,x 2+y 2的最小值是()2-32=7-4 3. 角度四 利用对称性求最值4.(2013·重庆高考)已知圆C 1:(x -2)2+(y -3)2=1,圆C 2:(x -3)2+(y -4)2=9,M ,N 分别是圆C 1,C 2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A .52-4 B.17-1 C .6-2 2D.17解析:选A 两圆的圆心均在第一象限,先求|PC 1|+|PC 2|的最小值,作点C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1(2,-3),则(|PC 1|+|PC 2|)min =|C ′1C 2|=52,所以(|PM |+|PN |)min =52-(1+3)=52-4.[类题通法]数形结合法求解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1)形如t =y -b x -a 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2)形如t =ax +by 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截距的最值问题;(3)形如t =(x -a )2+(y -b )2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典例] xOy 中,已知圆为22,在y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 3.(1)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 (2)若P 点到直线y =x 的距离为22,求圆P 的方程. [解] (1)设P (x ,y ),圆P 的半径为r .由题设y 2+2=r 2,x 2+3=r 2,从而y 2+2=x 2+3. 故P 点的轨迹方程为y 2-x 2=1. (2)设P (x 0,y 0).由已知得|x 0-y 0|2=22.又P 点在双曲线y 2-x 2=1上,从而得⎩⎪⎨⎪⎧|x 0-y 0|=1,y 20-x 20=1.由⎩⎪⎨⎪⎧ x 0-y 0=1,y 20-x 20=1,得⎩⎪⎨⎪⎧x 0=0,y 0=-1.此时,圆P 的半径r = 3. 由⎩⎪⎨⎪⎧ x 0-y 0=-1,y 20-x 20=1,得⎩⎪⎨⎪⎧x 0=0,y 0=1.此时,圆P 的半径r = 3. 故圆P 的方程为x 2+(y -1)2=3或x 2+(y +1)2=3. [类题通法]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做法 (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 (2)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 (3)几何法:利用圆与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4)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等. [针对训练]已知OP =(2+2cos α,2+2sin α),α∈R ,O 为坐标原点,向量OQ 满足OP +OQ =0,则动点Q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解析:设Q (x ,y ),由OP +OQ =(2+2cos α+x,2+2sin α+y )=(0,0),∴⎩⎪⎨⎪⎧x =-2-2cos α,y =-2-2sin α, ∴(x +2)2+(y +2)2=4. 答案:(x +2)2+(y +2)2=4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半径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r 1、r 2,d =|O 1O 2|)1.对于圆的切线问题,尤其是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易忽视切线斜率k 不存在情形. 2.两圆相切问题易忽视分两圆内切与外切两种情形. [试一试]1.(2014·石家庄模拟)过点(2,3)与圆(x -1)2+y 2=1相切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圆的切线方程为y =k (x -2)+3,由圆心(1,0)到切线的距离为半径1,得k =43,所以切线方程为4x -3y +1=0,又直线x =2也是圆的切线,所以直线方程为4x -3y +1=0或x =2.答案:x =2或4x -3y +1=02.(2013·北京东城模拟)已知圆C :x 2+y 2-6x +8=0, 则圆心C 的坐标为________;若直线y =kx 与圆C 相切,且切点在第四象限,则k =________.解析:圆的方程可化为(x -3)2+y 2=1,故圆心坐标为(3,0);由|3k |1+k 2=1, 解得k =±24,根据切点在第四象限,可得k =-24. 答案:(3,0) -241.圆的切线问题(1)过圆x 2+y 2=r 2(r >0)上一点M (x 0,y 0)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2)过圆x 2+y 2+Dx +Ey +F =0外一点M (x 0,y 0)引切线,有两条,求方程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切点为T 的切线长公式为|MT |= x 20+y 20+Dx 0+Ey 0+F =|MC |2-r 2(其中C 为圆C 的圆心,r 为其半径).2.求圆的弦长的常用方法(1)几何法:设圆的半径为r ,弦心距为d ,弦长为l ,则⎝⎛⎭⎫l 22=r 2-d 2. (2)代数方法: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 |AB |=1+k 2|x 1-x 2|=(1+k 2)[(x 1+x 2)2-4x 1x 2]. 注意:常用几何法研究圆的弦的有关问题. [练一练]1.(2014·泉州模拟)过坐标原点且与圆x 2-4x +y 2+2=0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 A .x +y =0 B .x -y =0C .x +y =0或x -y =0D .x +3y =0或x -3y =0解析:选C 圆x 2-4x +y 2+2=0的圆心为(2,0),半径为2,易知过原点与该圆相切时,直线必有斜率.设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y =kx ,则|2k |k 2+1=2, ∴k 2=1,∴k =±1, ∴直线方程为y =±x .2.圆x 2+y 2-2x +4y -20=0截直线5x -12y +c =0所得的弦长为8,则c 的值是( ) A .10 B .10或-68 C .5或-34D .-68解析:选B ∵弦长为8,圆的半径为5, ∴弦心距为52-42=3,∵圆心坐标为(1,-2), ∴|5×1-12×(-2)+c |13=3,∴c =10或c =-6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2013·陕西高考)已知点M (a ,b )在圆O :x 2+y 2=1外,则直线ax +by =1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切B .相交C .相离D .不确定解析:选B 由点M 在圆外,得a 2+b 2>1,∴圆心O 到直线ax +by =1的距离d =1a 2+b 2<1,则直线与圆O 相交.2.(2014·江南十校联考)直线x -y +m =0与圆x 2+y 2-2x -1=0有两个不同交点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3<m <1B .-4<m <2C .0<m <1D .m <1解析:选C 根据直线与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小于半径. ∵圆x 2+y 2-2x -1=0可化为(x -1)2+y 2=2,即圆心是(1,0),半径是2, ∴d =|1-0+m |2<2,∴|m +1|<2,∴-3<m <1,由题意知m 的取值范围应是(-3,1)的一个真子集,故选C. [类题通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见的方法(1)几何法:利用d 与r 的关系.(2)代数法:联立方程随之后利用Δ判断.(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适用于动直线问题.切线、弦长问题[典例] +y 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 )A .2x +y -3=0B .2x -y -3=0C .4x -y -3=0D .4x +y -3=0[解析] 根据平面几何知识,直线AB 一定与点(3,1),(1,0)的连线垂直,这两点连线的斜率为12,故直线AB 的斜率一定是-2,只有选项A 中直线的斜率为-2.[答案] A(2)过点(3,1)作圆(x -2)2+(y -2)2=4的弦,其中最短弦的长为________.[解析] 最短弦为过点(3,1),且垂直于点(3,1)与圆心的连线的弦,易知弦心距d =(3-2)2+(1-2)2=2,所以最短弦长为2r 2-d 2=222-(2)2=2 2. [答案] 2 2 [类题通法]1.处理直线与圆的弦长问题时多用几何法,即弦长一半、弦心距、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 2.圆的切线问题的处理要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建立关系解决问题. [针对训练](2014·济南模拟)已知直线ax +by +c =0与圆O :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 3,则OA ·OB 的值是( ) A .-12B.12 C .-34D .0解析:选A 在△OAB 中,|OA |=|OB |=1,|AB |= 3,可得∠AOB =120°,所以OA ·OB =1×1×cos 120°=-1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典例] 12:(x +m )2+∈R )相交于A ,B 两点,且两圆在点A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线段AB 的长度是________.[解析] 由两圆在点A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可知两切线分别过另一圆的圆心,即AO 1⊥AO 2,在直角三角形AO 1O 2中,(25)2+(5)2=m 2,∴m =±5,|AB |=2×25×55=4. [答案] 4在本例条件下求AB 所在的直线方程.解:由本例可知m =±5.当m=5时,⊙O1:x2+y2=5,①⊙O2:x2+y2+10x+5=0.②②-①得,x=-1,即AB所在直线方程为x=-1.当m=-5时,⊙O1:x2+y2=5,①⊙O2:x2+y2-10x+5=0.②②-①得,x=1,即AB所在直线方程为x=1.∴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1或x=-1.[类题通法]1.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得到.[针对训练]与圆x2+y2+4x-4y+7=0和x2+y2-4x-10y+13=0都相切的直线共有()A.1条B.2条C.3条D.4条解析:选C由题意知,两圆圆心分别为(-2,2)与(2,5),半径分别为1和4,圆心距为(-2-2)2+(2-5)2=5,显然两圆外切,故公切线的条数为3.第五节椭圆1.椭圆的定义(1)满足以下条件的点的轨迹是椭圆:①在平面内;②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③常数大于|F1F2|.(2)焦点:两定点.(3)焦距:两焦点间的距离.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1.椭圆的定义中易忽视2a >|F 1F 2|这一条件,当2a =|F 1F 2|其轨迹为线段F 1F 2,当2a <|F 1F 2|不存在轨迹.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易忽视判断焦点的位置,而直接设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3.注意椭圆的范围,在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上点的坐标为P (x ,y )时,则|x |≤a ,这往往在求与点P 有关的最值问题中特别有用,也是容易被忽略而导致求最值错误的原因.[试一试]若直线x -2y +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x 25+y 2=1 B.x 24+y 25=1 C.x 25+y 2=1或x 24+y 25=1 D .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选C 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0,1),(-2,0),由题意知当焦点在x 轴上时,c =2,b =1,∴a 2=5,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5+y 2=1.当焦点在y 轴上时,b =2,c =1,∴a 2=5,所求椭圆标准方程为y 25+x 24=1.故选C.1.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1)定义法:根据椭圆定义,确定a 2,b 2的值,再结合焦点位置,直接写出椭圆方程. (2)待定系数法:根据椭圆焦点是在x 轴还是y 轴上,设出相应形式的标准方程,然后根据条件确定关于a ,b ,c 的方程组,解出a 2,b 2,从而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2.椭圆上任意一点M 到焦点F 的所有距离中,长轴端点到焦点的距离分别为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且最大距离为a +c ,最小距离为a -c .3.求椭圆离心率e 时,只要求出a ,b ,c 的一个齐次方程,再结合b 2=a 2-c 2就可求得e (0<e <1).[练一练]1.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与双曲线x 2m 2-y 2n 2=1(m >0,n >0)有相同的焦点(-c,0)和(c,0),若c 是a 、m 的等比中项,n 2是2m 2与c 2的等差中项,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33B.22C.14D.12解析:选D 在双曲线中m 2+n 2=c 2,又2n 2=2m 2+c 2,解得m =c2,又c 2=am ,故椭圆的离心率e =c a =12.2.椭圆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焦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短距离是3,则这个椭圆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a -c =3,c a =12,解得⎩⎨⎧a =23,c = 3.∴椭圆方程为x 212+y 29=1或y 212+x 29=1.答案:x 212+y 29=1或y 212+x 29=1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1.(2014·三明模拟)设F 1,F 2是椭圆x 49+y 24=1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的点,且|PF 1|∶|PF 2|=4∶3,则△PF 1F 2的面积为( )A .30B .25C .24D .40解析:选C ∵|PF 1|+|PF 2|=14, 又|PF 1|∶|PF 2|=4∶3, ∴|PF 1|=8,|PF 2|=6. ∵|F 1F 2|=10,∴PF 1⊥PF 2.∴S △PF 1F 2=12|PF 1|·|PF 2|=12×8×6=24.2.(2014·烟台质检)一个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F 1,F 2在x 轴上,P (2, 3)是椭圆上一点,且|PF 1|,|F 1F 2|,|PF 2|成等差数列,则椭圆方程为( )A.x 28+y 26=1 B.x 216+y 26=1 C.x 28+y 24=1 D.x 216+y 24=1解析:选A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点P (2, 3)在椭圆上知4a 2+3b 2=1.又|PF 1|,|F 1F 2|,|PF 2|成等差数列,则|PF 1|+|PF 2|=2|F 1F 2|,即2a =2·2c ,c a =12,又c 2=a 2-b 2,联立得a 2=8,b 2=6.3.已知两圆C 1:(x -4)2+y 2=169,C 2:(x +4)2+y 2=9,动圆在圆C 1内部且和圆C 1相内切,和圆C 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A.x 264-y 248=1 B.x 248+y 264=1 C.x 248-y 264=1 D.x 264+y 248=1 解析:选D 设圆M 的半径为r ,则|MC 1|+|MC 2|=(13-r )+(3+r )=16,∴M 的轨迹是以C 1、C 2为焦点的椭圆,且2a =16,2c =8,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 264+y 248=1.[类题通法]1.椭圆定义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定义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二是利用定义求焦点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及弦长、最值和离心率等.2.利用定义和余弦定理可求得|PF 1|·|PF 2|,再结合|PF 1|2+|PF 2|2=(|PF 1|+|PF 2|)2-2|PF 1|·|PF 2| 进行转化,可求焦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3.当椭圆焦点位置不明确时,可设为x 2m +y 2n =1(m >0,n >0,m ≠n ),也可设为Ax 2+By 2=1(A >0,B >0,且A ≠B ).椭圆的几何性质[典例] (2013·福建高考)椭圆Γ:x a 2+y 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焦距为2c ,若直线y =3(x +c )与椭圆Γ的一个交点M 满足∠MF 1F 2=2∠MF 2F 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解析] 直线y =3(x +c )过点F 1,且倾斜角为60°,所以∠MF 1F 2=60°,从而∠MF 2F 1=30°,所以MF 1⊥MF 2.在Rt △MF 1F 2中,|MF 1|=c ,|MF 2|=3c ,所以该椭圆的离心率e =2c 2a =2cc +3c =3-1.[答案] 3-1本例条件变为“过F1,F2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的交点在椭圆的内部”求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作图分析可知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在椭圆的内部,所以c<b,从而c2<b2,即c2<a2-c2,⎝⎛⎭⎫ca2<12,0<ca<22,故e∈⎝⎛⎭⎫0,22.[类题通法]椭圆几何性质的应用技巧(1)与椭圆几何性质有关的问题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即使画不出图形,思考时也要联想到一个图形.(2)椭圆的范围或最值问题常常涉及一些不等式.例如-a≤x≤a,-b≤y≤b,0<e<1,在求椭圆的相关量的范围时,要注意应用这些不等关系.[针对训练]1.椭圆x29+y24+k=1的离心率为45,则k的值为()A.-21B.21C.-1925或21 D.1925或21解析:选C若a2=9,b2=4+k,则c=5-k,由ca=45,即5-k3=45,得k=-1925;若a2=4+k,b2=9,则c=k-5,由ca=45,即k-54+k=45,解得k=21.2.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点P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比为2∶1,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14,13] B.[13,12]C.(13,1) D.[13,1)解析:选D设P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分别为2k,k,根据椭圆定义可知:3k=2a,又结合椭圆的性质可知.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差的最大值为2c,即k≤2c,∴2a≤6c,即e≥13.又∵0<e<1,∴13≤e<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典例] (2013·天津高考)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离心率为33,过点F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433.(1)求椭圆的方程;(2)设A ,B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C ,D 两点.若AC ·DB +AD ·CB =8,求k 的值.[解] (1)设F (-c,0),由c a =33,知a =3c .过点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x =-c ,代入椭圆方程有(-c )2a 2+y 2b 2=1,解得y =±6b 3,于是26b 3=433,解得b =2,又a 2-c 2=b 2,从而a =3,c =1,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3+y 22=1.(2)设点C (x 1,y 1),D (x 2,y 2),由F (-1,0)得直线CD 的方程为y =k (x +1),由方程组⎩⎪⎨⎪⎧y =k (x +1),x 23+y 22=1,消去y ,整理得(2+3k 2)x 2+6k 2x +3k 2-6=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 1+x 2=-6k 22+3k 2,x 1x 2=3k 2-62+3k 2.因为A (-3,0),B (3,0)所以AC ·DB +AD ·CB =(x 1+3,y 1)·(3-x 2,-y 2)+(x 2+3,y 2)·(3-x 1,-y 1) =6-2x 1x 2-2y 1y 2=6-2x 1x 2-2k 2(x 1+1)(x 2+1) =6-(2+2k 2)x 1x 2-2k 2(x 1+x 2)-2k 2 =6+2k 2+122+3k 2.由已知得6+2k 2+122+3k 2=8,解得k =±2.[类题通法]1.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问题,其常规思路是先把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化简,然后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方程,解决相关问题.涉及弦中点的问题常常用“点差法”解决,往往会更简单.2.直线和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 |AB |= (1+k 2)[(x 1+x 2)2-4x 1x 2]或|AB |= ⎝⎛⎭⎫1+1k 2[(y 1+y 2)2-4y 1y 2].[针对训练](2013·全国新课标Ⅱ)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椭圆M :x 2a 2+y 2b 2=1 (a >b >0)右焦点的直线x +y -3=0交M 于A ,B 两点,P 为AB 的中点,且OP 的斜率为12.(1)求M 的方程;(2)C ,D 为M 上的两点,若四边形ACBD 的对角线CD ⊥AB ,求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解:(1)设A (x 1,y 1),B (x 2,y 2),P (x 0,y 0),则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 2=1,y 2-y 1x 2-x 1=-1, 由此可得b 2(x 2+x 1)a 2(y 2+y 1)=-y 2-y 1x 2-x 1=1.因为x 1+x 2=2x 0,y 1+y 2=2y 0,y 0x 0=12,所以a 2=2b 2.又由题意知,M 的右焦点为(3,0),故a 2-b 2=3. 因此a 2=6,b 2=3. 所以M 的方程为x 26+y 23=1.(2)由⎩⎪⎨⎪⎧x +y -3=0,x 26+y 23=1,解得⎩⎨⎧x =433,y =-33,或⎩⎨⎧x =0,y = 3.因此|AB |=463.由题意可设直线CD 的方程为y =x +n ⎝⎛⎭⎫-533<n <3, 设C (x 3,y 3),D (x 4,y 4).由⎩⎪⎨⎪⎧y =x +n ,x 26+y 23=1得3x 2+4nx +2n 2-6=0. 于是x 3,4=-2n ±2(9-n 2)3.因为直线CD 的斜率为1,所以|CD |=2|x 4-x 3|=439-n 2. 由已知,四边形ACBD 的面积S =12|CD |·|AB |=8699-n 2.当n =0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863.。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课件理01.ppt
解 由题知|CA|+|CB|=|CP|+|CQ|+|AP|+|BQ|=2|CP| +|AB|=4>|AB|,所以曲线M是以A,B为焦点,长轴长为4 的椭圆(挖去与x轴的交点).
设曲线M:ax22+by22=1(a>b>0,y≠0),
则a2=4,b2=a2-|A2B|2=3, 所以曲线M:x42+y32=1(y≠0)为所求.
触类旁通 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4个步骤
(1)设出所求动点坐标P(x,y). (2)寻求所求动点P(x,y)与已知动点Q(x′,y′)的关 系. (3)建立P,Q两坐标间的关系,并表示出x′,y′. (4)将x′,y′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中化简求解.
【变式训练2】 [2017·济南模拟]已知圆C方程为:x2+
(2)由椭圆C2:x92+y2=1,知A1(-3,0),A2(3,0), 由曲线的对称性及A(x0,y0),得B(x0,-y0), 设点M的坐标为(x,y), 直线AA1的方程为y=x0y+0 3(x+3),① 直线A2B的方程为y=x- 0-y03(x-3),②
由①②得y2=x- 20-y209(x2-9).③ 又点A(x0,y0)在椭圆C上,故y02=1-x902.④ 将④代入③,得x92-y2=1(x<-3,y<0). 因此点M的轨迹方程为x92-y2=1(x<-3,y<0).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讲 曲线与方程
板块一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必备知识] 考点1 曲线与方程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点的集 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 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 __线 __的 __方 __程 __;这条曲线叫做方程 的曲线.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9节2
[课堂练通考点](2013·惠州调研)设椭圆M :x 2a 2+y 22=1(a >2)的右焦点为F 1,直线l :x =a 2a 2-2与x 轴交于点A ,若1OF =21F A(其中O 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M 的方程;(2)设P 是椭圆M 上的任意一点,EF 为圆N :x 2+(y -2)2=1的任意一条直径(E ,F 为直径的两个端点),求PE ·PF的最大值.解:由题意知,点A ⎝ ⎛⎭⎪⎫a 2a 2-2,0,F 1()a 2-2,0,由1OF =21F A ,得a 2-2=2⎝ ⎛⎭⎪⎫a 2a 2-2-a 2-2,解得a 2=6.所以椭圆M 的方程为x 26+y 22=1.(2)设圆N :x 2+(y -2)2=1的圆心为点N ,则点N 的坐标为(0,2),则PE ·PF =(NE-NP )·(NF -NP )=(-NF -NP )·(NF -NP )=2NP -2NF =2NP -1,从而求PE ·PF最大值转化为求2NP 的最大值.因为P 是椭圆M 上的任意一点,设P (x 0,y 0),所以x 206+y 202=1,即x 20=6-3y 20. 因为点N 的坐标为(0,2),所以2NP =|2NP|=x 20+(y 0-2)2=-2(y 0+1)2+12.因为点P (x 0,y 0)在椭圆M 上,则y 0∈[-2,2],所以当y 0=-1时,2NP取得最大值12,所以PE ·PF的最大值为11. 2.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椭圆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F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1. (1)求椭圆的方程;(2)已知点C (m,0)是线段OF 上一个动点(O 为坐标原点),是否存在过点F 且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使得|AC |=|BC |?并说明理由.解:(1)∵⎩⎪⎨⎪⎧e =c a =22a +c =2+1,∴⎩⎨⎧a =2c =1,∴b =1,∴椭圆的方程为x 22+y 2=1.(2)由(1)得F (1,0),∴0≤m ≤1. 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l ,设l 的方程为y =k (x -1),代入x 22+y 2=1中,得(2k 2+1)x 2-4k 2x +2k 2-2=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4k 22k 2+1,x 1x 2=2k 2-22k 2+1,∴y 1+y 2=k (x 1+x 2-2)=-2k2k 2+1.设AB 的中点为M ,则M ⎝⎛⎭⎫2k 22k 2+1,-k2k 2+1.∵|AC |=|BC |,∴CM ⊥AB ,即k CM ·k AB =-1, ∴k2k 2+1m -2k 22k 2+1·k =-1,即(1-2m )k 2=m . ∴当0≤m <12时,k =±m1-2m,即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l ; 当12≤m ≤1时,k 不存在,即不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l .[课下提升考能]第Ⅰ卷:夯基保分卷1. 已知抛物线C :x 2=2py (p >0),其焦点F 到准线的距离为12.(1)试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设抛物线C 上一点P 的横坐标为t (t >0),过P 的直线交C 于另一点Q ,交x 轴于M ,过点Q 作PQ 的垂线交C 于另一点N ,若MN 是C 的切线,求t 的最小值.解:(1)因为焦点F 到准线的距离为12,所以p =12.故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2=y .(2)设P (t ,t 2),Q (x ,x 2),N (x 0,x 20),则直线MN 的方程为y -x 20=2x 0(x -x 0).令y =0,得M ⎝⎛⎭⎫x 02,0,所以k PM =t 2t -x 02=2t 22t -x 0,k NQ =x 20-x2x 0-x =x 0+x .因为NQ ⊥QP ,且两直线斜率存在, 所以k PM ·k NQ =-1,即 2t 22t -x 0·(x 0+x )=-1,整理,得x 0=2t 2x +2t1-2t 2.①又Q (x ,x 2)在直线PM 上,则MQ 与MP 共线,得x 0=2xt x +t,②由①②,得2t 2x +2t 1-2t 2=2xtx +t(t >0),所以t =-x 2+13x ,所以t ≥23或t ≤-23(舍去).所以所求t 的最小值为23.2.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一个焦点是F (1,0),且离心率为12.(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经过点F 的直线交椭圆C 于M ,N 两点,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点P (0,y 0),求y 0的取值范围.解:(1)设椭圆C 的半焦距为c .依题意,得c =1. 因为椭圆C 的离心率为e =12,所以a =2c =2,b 2=a 2-c 2=3. 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3=1.(2)当MN ⊥x 轴时,显然y 0=0.当MN 与x 轴不垂直时,可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 (x -1)(k ≠0). 由⎩⎪⎨⎪⎧y =k (x -1),x 24+y 23=1,消去y 并整理得(3+4k 2)x 2-8k 2x +4(k 2-3)=0. 设M (x 1,y 1),N (x 2,y 2),线段MN 的中点为Q (x 3,y 3), 则x 1+x 2=8k 23+4k 2.所以x 3=x 1+x 22=4k 23+4k 2,y 3=k (x 3-1)=-3k 3+4k 2. 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3k 3+4k 2=-1k ⎝⎛⎭⎫x -4k 23+4k 2.在上述方程中,令x =0,得y 0=k 3+4k 2=13k+4k . 当k <0时,3k +4k ≤-43,当且仅当3k =4k ,k =-32时等号成立;当k >0时,3k +4k ≥43,当且仅当3k =4k ,k =32时等号成立.所以-312≤y 0<0或0<y 0≤312. 综上,y 0的取值范围是⎣⎡⎦⎤-312,312. 3.(2013·南京二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以原点为圆心,椭圆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 -y +2=0相切.(1)求椭圆C 的方程;(2)已知点P (0,1),Q (0,2),设M ,N 是椭圆C 上关于y 轴对称的不同两点,直线PM 与QN 相交于点T .求证:点T 在椭圆C 上.解:(1)由题意知椭圆C 的短半轴长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即b =22= 2. 因为离心率e =c a =32,所以ba =1-⎝⎛⎭⎫c a 2=12.所以a =2 2.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8+y 22=1.(2)由题意可设M ,N 的坐标分别为(x 0,y 0),(-x 0,y 0),则直线PM 的方程为y =y 0-1x 0x +1, ①直线QN 的方程为y =y 0-2-x 0x +2.②设T 点的坐标为(x ,y ).联立①②解得x 0=x2y -3,y 0=3y -42y -3.因为x 208+y 202=1,所以18⎝⎛⎭⎫x 2y -32+12⎝ ⎛⎭⎪⎫3y -42y -32=1.整理得x 28+(3y -4)22=(2y -3)2,所以x 28+9y 22-12y +8=4y 2-12y +9,即x 28+y 22=1.所以点T 的坐标满足椭圆C 的方程,即点T 在椭圆C 上. 第Ⅱ卷:提能增分卷1.(2014·石家庄模拟)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1,0)、F 2(1,0),过F 1作与x 轴不重合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1)若△ABF 2为正三角形,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椭圆的离心率满足0<e <5-12,O 为坐标原点,求证:|OA |2+|OB |2<|AB |2. 解:(1)由椭圆的定义知|AF 1|+|AF 2|=|BF 1|+|BF 2|, ∵|AF 2|=|BF 2|,∴|AF 1|=|BF 1|,即F 1F 2 为边AB 上的中线, ∴F 1F 2⊥AB.在Rt △AF 1F 2中,cos 30°=2c 4a 3,则c a =33, ∴椭圆的离心率为33. (2)设A (x 1,y 1),B (x 2,y 2),∵0<e <5-12,c =1, ∴a >1+52.①当直线AB 与x 轴垂直时,1a 2+y 2b 2=1,y 2=b 4a2,OA ·OB =x 1x 2+y 1y 2=1-b 4a 2=-a 4+3a 2-1a 2=-⎝⎛⎭⎫a 2-322+54a 2,∵a 2>3+52,∴OA ·OB <0,∴∠AOB 恒为钝角,∴|OA |2+|OB |2<|AB |2.②当直线AB 不与x 轴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 y =k (x +1),代入x 2a 2+y 2b2=1,整理得,(b 2+a 2k 2)x 2+2k 2a 2x +a 2k 2-a 2b 2=0, ∴x 1+x 2=-2a 2k 2b 2+a 2k 2,x 1x 2=a 2k 2-a 2b 2b 2+a 2k 2,OA ·OB =x 1x 2+y 1y 2=x 1x 2+k 2(x 1+1)(x 2+1) =x 1x 2(1+k 2)+k 2(x 1+x 2)+k 2=(a 2k 2-a 2b 2)(1+k 2)-2a 2k 4+k 2(b 2+a 2k 2)b 2+a 2k 2=k 2(a 2+b 2-a 2b 2)-a 2b 2b 2+a 2k 2=k 2(-a 4+3a 2-1)-a 2b 2b 2+a 2k 2令m (a )=-a 4+3a 2-1,由①可知m (a )<0, ∴∠AOB 恒为钝角, ∴恒有|OA |2+|OB |2<|AB |2.2. (2013·西安质检)如图,已知中心为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两个短轴端点和左右焦点连线所组成的四边形是面积为2的正方形.(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点P (0,2)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当△OAB 面积最大时,求直线l 的方程.解:(1)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已知得⎩⎪⎨⎪⎧b =c ,12×2b ×2c =2a 2=b 2+c 2,,解得⎩⎪⎨⎪⎧a 2=2,b 2=1,c 2=1.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1.(2)根据题意可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故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A (x 1,y 1),B (x 2,y 2).由方程组⎩⎪⎨⎪⎧y =kx +2,x 22+y 2=1.,消去y 得关于x 的方程(1+2k 2)x 2+8kx +6=0. 由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则有Δ>0,即64k 2-24(1+2k 2)=16k 2-24>0,解得k 2>32.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8k1+2k 2,x 1·x 2=61+2k2,故|AB |=|x 1-x 2|·1+k 2=16k 2-242k 2+1·1+k 2.又因为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d =|k ×0-0+2|1+k 2=21+k 2, 故△AOB 的面积为S △AOB =12|AB |·d =16k 2-241+2k 2=22×2k 2-31+2k 2.令m =2k 2-3(m >0),则2k 2=m 2+3,所以S △AOB =22m m 2+4≤22m 24m 2=22,当且仅当m=2时等号成立,此时k =±142,直线l 的方程为±14x -2y +4=0.。
【步步高】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 8.3平行关系课件 理 北师大版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跟踪训练 2 如图,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S 是 B1D1 的中点,E、F、G 分别是 BC、DC、SC 的中点,求证: (1)直线 EG∥平面 BDD1B1; (2)平面 EFG∥平面 BDD1B1.
证明 (1)如图,连接 SB, ∵E、G 分别是 BC、SC 的中点,∴EG∥SB. 又∵SB 平面 BDD1B1,EG 平面 BDD1B1, ∴直线 EG∥平面 BDD1B1. (2)连接 SD,∵F、G 分别是 DC、SC 的中点,∴FG∥SD.
面 平 行 的 性 质 定 理 (α∥β , a α ⇒
(2) 若∠BCD = 120° , M 为线段 a∥β) ; (4) 利 用 面 面 平 行 的 性 质 AE 的中点,求证: DM∥平面 (α∥β,a β,a∥α⇒a∥β). BEC.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跟踪训练 1 如图,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H 分别为棱 A1B1,D1C1 上的点,且 EH∥A1D1, 过 EH 的平面与棱 BB1,CC1 相交,交点分别为 F, G,求证:FG∥平面 ADD1A1.
∴FG∥EH,同理可证 EF∥GH,
∴截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设 AB=a,CD=b,∠FGH=α (α 即为异面直线 AB 和 CD 所成的角 或其补角).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三
【例 3】
平行关系的综合应用
如图所示,在四面体
思维启迪 解析 思维升华
ABCD 中, 截面 EFGH 平行于对 又设 FG=x,GH=y, x CG 棱 AB 和 CD, 试问截面在什么位 则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 = , a BC 置时其截面面积最大? y BG x y b=BC ,两式相加得a+b=1, b 即 y=a(a-x), ∴S▱EFGH=FG· GH· sin α
2015年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8-3
[解] (1)设点 P 的坐标为(x,y), 则 x+32+y2=2 x-32+y2, 化简可得(x-5)2+y2=16 即为所求. (2)曲线 C 是以点(5,0)为圆心,4 为半径的圆,如图.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一分。
由题意知直线 l2 是此圆的切线,连接 CQ, 则|QM|= |CQ|2-|CM|2= |CQ|2-16, 当 CQ⊥l1 时,|CQ|取最小值,|CQ|=|5+23|=4 2, 此时|QM|的最小值为 32-16=4.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一分。
4.圆的一般方程
①一般方程:x2+y2+Dx+Ey+F=0; ②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为: D2+E2-4F>0 ;
③圆心坐标(-D2 ,-E2) ,半径 r=
1 2
D2+E2-4F.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一分。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括号内填“√”或 “× ”).
解:(1)设 t=x-2y,则直线 x-2y-t=0 与圆(x+2)2+y2=1
有公共点.
∴ |-122+-2t2| ≤1.∴- 5-2≤t≤ 5-2.
∴tmax= 5-2,tmin=-2- 5. (2)设 k=yx--21,则直线 kx-y-k+2=0 与圆(x+2)2+y2=1
有公共点,
∴|-k32k++12|≤1.∴3-4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一分。
第3讲 圆的方程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一分。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 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一分。
2015年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第八章+解析几何 8.5 椭圆(共28张PPT)
考点一
考点二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十一分。
探究突破
(2)由(1)知 A(-2,0),且直线 l 的斜率必存在.
设 B 点的坐标为(x1,y1),直线 l 的斜率为 k,
则 l 的方程为 y=k(x+2).
于是 A,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2
2
2
+ 2
4
= 1,
= ( + 2).
2 ;∠F1PF2 的大小为 120° .
解析:由题意知 a=3,b= 2,c= 7.由椭圆定义得|PF1|+|PF2|=6.
∵|PF1|=4,∴|PF2|=2.
1
2
又∵|F1F2|=2 7,在△F1PF2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F1PF2=- ,
∴∠F1PF2=120°.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十一分。
巩固提升
1
2
1.过椭圆 2
2
3
4
5
2
+ 2=1(0<b<a)中心的直线与椭圆交于 A,B 两点,右焦点为
·=-2x1-y0(y1-y0)
2
=
=
-2(2-8 )
2
+
6
4
2
1+4
1+4
4
2
4(16 +15 -1)
2
2 +
1+4
6
2
1+4
=4,整理得 7k2=2.
(1+4 )2
14
2 14
故 k=± ,所以 y0=± .
7
5
2 14
综上,y0=±2 2或 y0=± 5 .
高考数学(苏教,理科)复习配套课件: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八节 第一课时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a>b>0)的左、右顶点与上顶点,直线 A2B 与圆 C:x2+y2
=1 相切. (1)求证:a12+b12=1;
(2)P 是椭圆 E 上异于 A1,A2 的一点,直线 PA1,PA2 的斜率
之积为-13,求椭圆 E 的方程;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第八节 第一课时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这样的直线有________条. 解析:结合图形分析可知,满足题意的直线共有 3 条: 直线 x=0,过点(0,1)且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以及过点(0,1) 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非直线 x=0). 答案:3
数学
第八节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选用)
2.直线 y=bax+3 与双曲线xa22-by22=1 的交点有________个. 解析:因为直线 y=bax+3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 y=bax 平行, 所以它与双曲线只有 1 个交点. 答案:1
1.椭圆x22+y2=1 的弦被点12,12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________. 解析:设弦的两个端点为 A(x1,y1),B(x2,y2),则 x1+x2=1,y1 +y2=1. ∵A,B 在椭圆上, ∴x221+y21=1,x222+y22=1.x1+x22x1-x2+(y1+y2)(y1-y2)=0,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312021/7/312021/7/312021/7/3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节 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m= 2+1x, 解得n= 2+2 1y,
由|C→D|= 2+1,得m2+n2=( 2+1)2,
所以( 2+1)2x2+ 2+2 12y2=( 2+1)2, 整理,得曲线E的方程为x2+y22=1.
(2)设A(x1,y1),B(x2,y2), 由O→M=O→A+O→B,知点M坐标为(x1+x2,y1+y2). 由题意知,直线AB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代入曲线E的方程,得 (k2+2)x2+2kx-1=0, 则x1+x2=-k22+k 2,x1x2=-k2+1 2. y1+y2=k(x1+x2)+2=k2+4 2.
已知两点M(-1,0),N(1,0)且点P使
→ MP
→ ·MN
,
→ PM
→ ·PN
,
N→M·N→P成公差小于0的等差数列,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解] 设P(x,y),由M(-1,0),N(1,0)得 P→M=-M→P=(-1-x,-y), P→N=-N→P=(1-x,-y), M→N=-N→M=(2,0), 所以M→P·M→N=2(1+x),P→M·P→N=x2+y2-1, N→M·N→P=2(1-x).
(1)f(x0,y0)=0是点P(x0,y0)在曲线f(x,y)=0上的充要条件. (2)方程x2+xy=x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
(3)动点的轨迹方程和动点的轨迹是一样的.
()
(4)方程y= x与x=y2表示同一曲线.
()
[答案] (1)√ (2)× (3)× (4)×
2.已知M(-1,0),N(1,0),|PM|-|PN|=2,则动点P的轨迹是( )
所以|AB|-|AC|=2 2, 所以点A的轨迹为以B,C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y≠0),且a= 2,所以b= 2, 所以轨迹方程为x22-y22=1(x> 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热点题型+提升学科素养)课件 文 苏教版
(zhíxiàn),把x轴所在的直线(zhíxiàn)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到和直线(zhíxiàn)重合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称为这条直线
(zhíxiàn)的倾斜角.
②当直线(zhíxiàn)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
为0°
.
[0,π)
③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④当直线(zhíxiàn)与x轴不垂直时,直线(zhíxiàn)的斜率k与
第十三页,共375页。
4.直线(zhíxiàn)l的倾斜角为30°,若直线(zhíxiàn)l1∥l,则直 线(zhíxiàn)l1的斜率 k1=________;若直线(zhíxiàn)l2⊥l,则直线(zhíxiàn)l2的斜率 k2=________.
解析:∵l1∥l2,∴kl1=tan 30°= 33.
截距a与b
方程 yy2--yy11=
x-x1 x2-x1
xa+by=1
Ax+By+C= 0(A2+B2≠0)
适用范围 不含直线x= x1(x1=x2)和直 线y=y1(y1=y2) 不含垂直于坐 标轴和过原点 的直线 平面直角坐标 系内的直线都 适用
第十页,共375页。
[探究] 3.过两点P1(x1,y1),P2(x2,y2)的直线是否 一定可用两点式方程表示?
斜 率等解于析1,:则由m题=意__知__,__4m_-+_.m2=1,解得 m=1.
答案:1
第十二页,共375页。
3.过两点(0,3),(2,1)的直线(zhíxiàn)方程为 ___解__析___:. 直线斜率为03--21=-1,
其方程为 y=-x+3,即 x+y-3=0. 答案(dáàn):x+y-3 =0
第二十八页,共37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第八节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典例]
x2 (2014· 扬州期末)如图, 已知椭圆 E1 的方程为 2 a
y2 + 2=1(a>b>0),圆 E2 的方程为 x2+y2=a2,斜率为 k1 的 b 直线 l1 过椭圆 E1 的左顶点 A,且直线 l1 与椭圆 E1 和圆 E2 分别相交于点 B,C.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解 ]
(1)当 k1=1 时, 点 C 在 y 轴上, 且 C(0, a), 则
a 2 - 2 a2 2
a a B-2,2.
由点 B 在椭圆上得
a2
+
b2
=1,
b2 1 2 c2 b2 2 6 所以 2= ,e = 2=1- 2= ,所以 e= . a 3 a a 3 3 (2)设椭圆的左焦点为 F1,由椭圆定义知 BF1+BF2=2a,所 以 BF1=BA,则点 B 在线段 AF1 的中垂线上, a+c 所以 xB=- . 2 c 1 1 3 又 e=a= ,所以 c= a,b= a, 2 2 2
2 xB y2 B 设 P(a,0),B(xB,yB),则 2 + 2=1(a>b>0), a b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a2 a2 yB yB a2 y2 B 所 以 kADkPB = 2 · k1kPB = 2 · · = 2·2 = b b xB+a xB-a b xB-a2 a2 b2 - 2=-1, 2· b a 所以 PB⊥AD. 又 PD⊥AD,所以 P,B,D 三点共线,即直线 BD 过定 点 P(a,0).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y=k2x+a, 由 2 2 2 x + y = a
2 消去 y 得 x2-a2+k2 (x+a)2=0,
2 a1-k2 解得 x=-a 或 x= 2 . 1+k2 2 a1-k2 2ak2 同理 xD= ,yD= 2. 1+k2 1 + k 2 2 4 b ab2- 2· k2 2 2 2 2 a 2 aa -b k2 k1 b 当 = 2时,xB= = 2 4 2 2 , k2 a b a + b k2 2 2 b + 2· k a 2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1)若 k1=1,B 恰好为线段 AC 的中点,试求椭圆 E1 的 离心率 e;
1 (2)若椭圆 E1 的离心率 e= ,F2 为椭圆的右焦点,当 BA 2 +BF2=2a 时,求 k1 的值;
(3)设 D 为圆 E2 上不同于点 A 的一点, 直线 AD 的斜率为 k1 b2 k2,当 = 2时,试问直线 BD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 k2 a 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2.由直线方程确定定点,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 -y0=k(x-x0),则直线必过定点(x0,y0);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 斜截式:y=kx+m,则直线必过定点(0,m).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x2 y2 (2014· 苏北四市摸底 ) 已知椭圆 2 + 2 = 1(a>b>0) 的离心率为 a b 3 ,且过点 A(0,1). 2 (1)求椭圆的方程;
[针对训练]
(2)过点 A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椭圆于 M, N 两点. 求 证:直线 MN 恒过定点
3 P0,-5.
c 3 解:(1)由题意知,e=a= ,b=1,所以 a2-c2=1,解得 a 2 x2 2 =2,所以椭圆 C 的标准方程为 +y =1. 4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3a 7 21 所以 xB=- ,代入椭圆方程得 yB=± b=± a, 4 4 8 yB 21 所以 k1= =± . 2 xB+a k1x+a, y= (3)法一:由x2 y2 消去 y 得 + =1 a2 b2 2 x2-a2 k2 x + a 1 =0, 2 + a b2 2 ab2-k2 a 1 所以 x=-a 或 x= 2 . b +a2k2 1 2 ab2-k2 a 1 因为 xB≠-a,所以 xB= 2 , b +a2k2 1 2ab2k1 则 yB=k1(xB+a)= 2 . b +a2k2 1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2)设直线 AM 的方程为 y=kx+1.
联立方程组y=kx+1,
x2 2 +y =1 4
得(4k2+1)x2+8kx=0, 8k 解得 x1=- 2 ,x2=0, 4k +1 1-4k2 8k 所以 xM=- 2 ,yM= 2 . 4k +1 4k +1 k2-4 8k 同理可得 xN= 2 ,yN= 2 . k +4 k +4
2ab2k2 yB= 2 , a +b2k2 2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2ab2k2 2ak2 2 2 2- a +b k2 1+k2 1 2 则 kBD= 2 2 2 2 =- ,所以 BD⊥AD. k2 aa -b k2 a1-k2 2 - a2+b2k2 1+k2 2 因为 E2 为圆, 所以∠ADB 所对圆 E2 的弦为直径, 从而直 线 BD 过定点(a,0). 法二:直线 BD 过定点(a,0). 证明如下:
数学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类题通法]
1.求解直线和曲线过定点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直线或曲 线方程中的变量 x,y 当作常数看待,把方程一端化为零,既然是 过定点,那么这个方程就要对任意参数都成立,这时参数的系数 就要全部等于零,这样就得到一个关于 x,y 的方程组,这个方程 组的解所确定的点就是直线或曲线所过的定点.
数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八节
第三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1-4k2 3 8k2 8 + 2 4k +1 5 - 5 +5 k2-1 则 kMP= = = , 8k 5 k - 8k - 2 4k + 1 k2-4 3 8k2 8 + k2+4 5 5 -5 k2-1 kNP= = = , 8k 8k 5k k2+4 所以 kMP=kNP,故直线 MN 恒过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