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新初中精品语文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
离骚课文教学课件
离骚课文教学课件离骚课文教学课件《离骚》展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为实现这种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他殷切希望楚国能实行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的“美政”。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3。
【教学方式】诵读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与之在文学史上有风骚并称之誉的《离骚》。
二、解题1、简介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
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
王甚任之。
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
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
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
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
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 第五课 《离骚》课件(共55张PPT)
往古世界
《离骚》中还出现了一个往古世界, 众多历史人物纷纷登台,为全诗注入了 浓厚的人文色彩和理性光辉。屈原借对 往古盛世的回顾,为统治者的改革树立 榜样;借对历史兴亡的反思,表达对楚 国前途的担忧;借历史上君臣遇合的佳 话,鼓舞激励自己奋进不止、探索不息。 (“三后” 尧舜 桀纣 )
香草美人世界
楚辞文体的特点
1、宏伟繁复的体制结构(与《诗经》相比) 《诗经》大部分作品篇幅短小,而楚辞大部分作 品不仅篇幅比较长大,而且有许多复杂的体制形 式。 《离骚》373句,2400多字。《天问》350多句, 1500多字。 《离骚》《哀郢》《涉江》等有“乱”,《抽思》 有“少歌”“倡”,这些体制特点是楚辞所独有 的。
《离骚》中创造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 诗人构思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香花美草 意象,来比喻道德的自修和品德的高洁。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搴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涉及到的美草香花多达几十种。这些美草香花意 象和诗人的内美、高洁、清白等道德本质是相对 应的,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形象 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品德之高洁,道德之芬芳。
375 句, 2500 多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
前面部分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 负写起,回溯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 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 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 的坚定信念;
2、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 用 这是楚辞独特的句式和语调特点。 《诗经》大都是整齐的四言句式,而 楚辞的句式明显加长,8字句、9字 句比比皆是。 《诗经》也有带“兮”字的诗句,但 是从“兮”字使用的频率和特殊功用 上看, “兮”字的使用是楚辞体的 重大特征,
“兮”字在楚辞作品中有多种位置和 意义: 1)、置于每一句的中间,如《九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山鬼》) 2)、置于上下句的中间,如《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置于下句末,如《橘颂》 后皇佳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 南国兮。
【语文】第5课《离骚》课件1(人教版必修2)
内 在 品 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至善 至美
语言特色
1、运用对偶
①一个完整诗句 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如: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重点语句翻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哀叹人民的生活多 么艰苦。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内心向往的美德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 会后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可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也不肯做出世 俗小人的这种丑态。
重点语句翻译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基本句式 句式长短参差,自由灵 活。全诗以四句为一节, 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 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 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 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 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 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语言特色
3、 比 喻
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 揽茝。(“蕙纕”“揽茝” 比 喻高尚的美德) 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 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 诼谓余以善淫。(“灵修”, 神仙,喻指君王。“众女”喻 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 尚德行) 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 为度。(“绳墨” 喻指准绳、 准则)
《史记·屈原列传》
司马迁
• 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爱国诗 人,楚辞的奠基人与最高成 就者。 •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 • 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 亚、意大利但丁); • 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 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 时代; • 作品有《离骚》、《天问》、 《九歌》(11篇)、《九章》 (9篇)、《招魂》 ,凡23 篇。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讲教学
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①既替余以蕙纕
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
美德)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
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
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
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 喻指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屈原为什么受屈遭贬?有哪三个原因? 1.君王“不察”(“灵俢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2.小人投机。(“众女”“遥诼”“固时俗之工巧 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 为度”) 3.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 忍为此态也” )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③赏析第3节: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 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 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 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 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 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 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 “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 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 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 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离骚》ppt演 讲教学
离骚PPT课件(人教必修二第5课)
阶 段 4
阶 段 2
5
离骚
阶 段 5
阶 段 3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民生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 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段话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 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6)宁溘死以流亡 兮 .. 古义: 随水流而消逝 。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7)长余佩之陆离 .. 古义: 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
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译文: 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 译文: 不了解我也罢了啊 。 。
时俗之工巧兮 副词,本来 固 . 国不以山溪之险 动词,巩固 (7)固固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形容词,固执 .
好修姱以羁兮 余虽 . (8)虽 九死其犹未悔 虽 .
连词,虽然 连词,即使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屈 心而抑 志兮( . .
(8)亦余心之所善 兮( 形容词作动词,爱好,崇尚 ) .
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固时俗之工巧 兮 .. 古义: 善于取巧 。
今义:指工艺品、诗文书画细致精巧。 (2)吾独穷困 乎此时也 .. 古义: 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
(3)制芰荷以为 衣兮 .. 古义: 把……作为 今义:认为,动词。 (4)怨灵修之浩荡 兮 .. 古义: 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浩大。 (5)偭规矩而改错 .. 古义: 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 。 。
《离骚》优秀课件实用-PPT课件
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 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 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之义;“骚”, “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 遇忧患”;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 的解释。
原指(路)阻
忧闷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塞不通,引申
通“郁悒” 失意的样子 相当于“于”,在 为走投无路
突然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古今异义)
表顺承 (古今异义) 不能容忍 世俗小人的丑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方枘、 取独 合群,名作动 表顺承 本来
圆凿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结构助词,取独 崇尚、爱好 纵然、即使 强调语气
我长叹息而掩面流泪啊,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活 多么艰苦。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上刚进谏 而晚上就遭贬黜。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 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经》
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 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楚辞》是 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违背 墨斗,指准则 苟合奉承取悦于人 准则
表顺承
介词,把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课件11:第5课 离骚
5.介绍出身的高贵和宣扬自己的“内美”“修能”体现 了什么?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有哪些焦虑? [名师指津] 第一 问从“肯定自我”方面考虑;第二问 紧扣 “时光流逝”和“美人不识”两方面作答。 我的理解:介绍 自己出身的高贵、 宣扬 自己的“内 美”和 “修能”,不是仅仅为了自我夸耀,而是体现了 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对一心报 国的屈原而言,最大的焦虑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 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 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
的基调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唯草木之零落 兮,恐美人之迟暮。”这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明 了诗人什么样的个性? [名师指津]比喻、象征。从分析“美人”“木兰”的喻义 上体会诗人的个性。 我的理解:这几句是比喻、象征手法,以“美人”喻 自己,是诗人担心时光流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 业。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隐喻诗人在勤 勉的进修中所养成的独立不移的坚强高洁的个性。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充满浪漫主 义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 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述的写法,把现实 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 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 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 烈的艺术魅力。诗歌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高 洁等。
第5课 离骚
屈原
走近作者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 代。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 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 美人”的传统。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 《天问》。《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1953年是屈 原逝世2 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 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课件13:第5课 离骚
(11)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独爱美并
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 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分析:诗人为自己坚持真理而自豪,并坚信自 己,至死不变。
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岗暂时休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在朝廷做官不被重用还要遭受指责啊,我就退 隐回乡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分析:诗人无奈中退让,但仍带着倔强,洁身 自好。
(10)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剪裁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做为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了解我也就算了罢,只要我的本心确实是美
好的。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把头上的高帽再戴高些啊,把长长的佩带再加长 些。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惟独我光明纯洁 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回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广大
的土地。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浓郁的花香会更加 芬芳。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我宁愿Leabharlann 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流合污,
卑躬屈节。
分析:自己虽遭遇不幸,但决不改变自己的节 操。
(6)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就是这
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 够相安?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心地善良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会后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只因你纵身一跳,那条江在历史的五月里,哇的一 声哭了,石破天惊。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汨罗江睁开了 你的眼睛,哭出了你的声音。人们还是没有找到你的身躯, 江水一下深了两千年,却刚好容下你那道凛凛傲骨的诗魂。 青衫与发须都作了漂流,原来除了披肝沥胆的《离骚》, 你可以什么都不要。有人在你的眼中撒网,却捕来
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
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
形式上的灵活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 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2.结构特点 “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
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的
《离骚》《九歌》《九章》等。
方枘,圆凿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 淫荡的事 . (2)形容词作动词 固前圣之所厚 .
推重,看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高余冠之岌岌兮 . ②长余佩之陆离 .
使„„加高 使„„加长
(4)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哀民生之多艰 .
为„„悲伤
五、文言句式
1.定语后置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岌岌”
“陆离”后置,应为“余岌岌之冠”“余陆离之佩”)
以“蛾眉”比喻自己的美德,以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喻奸臣对 谣诼谓余以善淫 自己的造谣中伤
相关句子
比喻分析 “鸷”指鹰、雕等凶猛的鸟,
鸷鸟之不群兮,自 “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喻 前世而固然 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 ①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 比喻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 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喻诗人的美德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屈心而抑志兮 . . ②步余马于兰皋兮 . ③回朕车以复路兮 .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 (2)动词的为动用法 伏清白以死直兮 .
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使„„步行,赶着
使„„返回,掉转
使„„放纵
为„„而死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何方圜之能周兮 ..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而 《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 文时不大忠实于史实,是有可能的。
楚 辞 体
1.内容与形式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 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 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 动词,察看、选择 .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 4.相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 名词,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
①苟余情其信芳 副词,的确 . 动词,讲信用 ②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 ③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动词,信任 . 5.信 ④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 动词,通“伸”,伸张 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形容词,真实 .
如《离骚》(节选)一诗中,“延伫”“步”“止息” 等语用得很好,这些词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犹疑、彷徨、 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 又如“余独好修以为常”一句中的“独”字也用得十
芳菲菲其弥章
1.移情手法的运用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等来比喻自己、 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 色,这种写作手法也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 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 这种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 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
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未悔”是表示对自己的选择 的坚定,“悔相道之不察兮”中的“悔”是对自己走过的 路的反省。(3)它是下文的开启之词。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 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诗人为何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情感?这两个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
5.芳菲菲其弥章 通“ 彰 ”, 明显 .
二、古今异义 1.固时俗之工巧兮 .. 古义: 善于取巧 2.偭规矩而改错 .. 古义: 改变措施
今义:细致,精巧
今义:改正错误
3.竞周容以为度 .. 古义: 把„„作为
今义:认为
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古义: (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宁溘死以流亡兮 .. 古义: 随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6.长余佩之陆离 .. 古义: 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三、一词多义 ①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形容词,善,美好 .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 动词,整理 . 1.修③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 形容词,高,长 ④掌修国史 动词,著,撰写 .
羁兮,謇
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请结合文章回答。
提示:(1)小人投机(“众女”“谣诼”);(2)
君王“不察”;(3)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2.第2自然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句中“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
”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提示:(1)“悔”,追悔(反省),后悔。(2)不矛
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
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因其 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 体”,又名“骚体”。
一、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 . 2.忳郁邑余侘傺兮 . 3.何方圜之能周兮 . 4.进不入以离尤兮 . 通“ 措 ”, 措施 通“ 悒 ”, 苦闷 通“ 圆 ” 通“ 罹 ”, 遭受
愁。三闾大夫,请,我先干为敬!
2.屈原的形象是以两种姿态在我头脑中出现的,一 是芰荷为衣、芙蓉为裳、高冠长佩、芳草在手而飘然云 中的浪漫,一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忧愁幽思、泽畔 行吟的无奈。而这两种姿态也就分别被演绎为清高圣洁 的品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们说你是一位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个忧郁的灵魂
创作背景有争议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 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 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 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 《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
了诗歌的形式美和感染力。
炼
字
要炼的字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句生
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 容词。炼字,指锤炼词语,即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 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 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
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课文主旨] 本文节选自《离骚》,诗人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 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的闪念,表明自己九死 未悔、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自己执著追求的高洁 品质和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
[脉络梳理] 本文节选了52句,每4句为一节,共13节。
1.第1自然段,屈原一生“虽好修姱以
提示:(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2)在反
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坚定了走 自己的路的决心。 (3)“高余冠”“长余佩” 明确地表达 了广诗人的思想:无悔于选择。(4)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
4.本诗多用比喻,请你加以分析。
提示:
相关句子 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比喻分析 “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喻怀王
2.状语后置句
①谣诼谓余以善淫(介词结构“以善淫”后置,应为 “以善淫谓余”) ②步余马于兰皋兮(介词结构“于兰皋”后置,应为 “于兰皋兮步余马”)
3.宾语前置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 4.被动句 ①謇朝谇而夕替(“替”,被贬官)
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解”,被肢解)
2.风格独特的楚辞体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 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形成具有楚国地方民歌特色 的新诗体——楚辞体。再加上固定的偶句韵,全诗一直
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3.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中有许多句子,若将“兮”字去掉,பைடு நூலகம்偶与唐宋
律诗对仗无异。对偶句的运用,使全诗节奏鲜明,增强
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 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 早的著名诗人、 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他的作品主要篇目有 《九歌》 《招魂》 《天问》 《离骚》 《九章》 《卜居》 。代表作品有《离 骚》 《九歌》等。
①忽反顾以游目兮 动词,回转 . 6.反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动词,背叛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①哀民生之多艰 . 7.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
①既替余以蕙兮 . 8.以 ②竞周容以为度 .
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 340 年-前 278 年),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 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 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 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 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