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培训新探究

合集下载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培养与培训问题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培养与培训问题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培养与培训问题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教育实践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可以说,通过培养与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让一线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对新课程教师进行培养与培训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培训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教师问题展开了粗浅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对新课改的成功与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新课改的预定目标就很难实现。

但实际上,面对新课改,在一线教师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知识结构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制约等原因,有心进行新课改的教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难怪一些教师会调侃“新课改轰轰烈烈,小教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有不少教师保守性强、囿于常规,对新课改持消极、甚至反对的态度,一旦新课改遭到了教师的阻抗,必然致使课改的效果不甚明显,甚至招致课改的失败。

可见,教师的态度、能力如何,成为制约新课改顺利推进的瓶颈,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既然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于新课改的教师?如何培养与培训适应于新课改的教师?这都是我们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当代教师素质的期望与要求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直接实践者,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素质如何将决定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对新课改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

(一)教师要具有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的教育观念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基础,一线教师只有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崭新的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才能开展好新课改要求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1.教师观。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做好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教学任务的探索者、学习发展的促进者,扮演好自己的新角色,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成长问题成为新课改推进的瓶颈,其原因在于教师培养模式的滞后。

为确保新课程改革正常进行,教师培养问题应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通过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标签:新课程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教师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历练、教师的全方位重塑与培养,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和刻不容缓。

在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新课程改革却频频遇到阻力和障碍。

如何克服这些阻力和障碍,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师成长的艰难纵观新课程改革整个过程和新课程要求,教师始终处在焦点位置,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

教师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自身作用举足轻重,是影响和制约新课程改革进程、成效甚至成败的关键,一句话: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

然而,教师的成长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和发展的条件。

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形势下,教师成长所必需的动力和条件存在较大问题:1.应试教育的沉重负担限制了教师成长尽管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行,但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以及人才选拔机制的陈旧,致使应试教育依然如火如荼,有些地方和学校我行我素,各行其是,无休无止的补课,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把新课程改革这一严肃的课题简单化、庸俗化,甚至贬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大部分精力放在应付各种检查、考核和竞争、评比上,无暇进行自主学习。

2.陈旧的教师培养模式不能促进教师成长长期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整合各种优质教育、学术资源,以高等院校或教育科研机构为依托,组建了各类教师教育培训机构。

各类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遵循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不断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其独特的导向作用、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

新课改教学实践与探索心得体会(4篇)

新课改教学实践与探索心得体会(4篇)

新课改教学实践与探索心得体会(4篇)新课改教学实践与探索心得体会(通用4篇)新课改教学实践与探索心得体会篇1经过几天的远程培训,对新课改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

结合课改在我县的进展情况,总结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下:1、抽象的地理事物,地理空间想象。

2、地理学反映的内容之广与学生狭窄的知识面存在矛盾。

3、学生喜欢大自然,但不喜欢上地理课。

4、班额过大,在课堂上开展“活动”,困难很大。

现就新教材,新课改谈几点个人体会:1、转变教育观念是成功实施新教材的关键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与结果,轻能力与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及能力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刻不容缓地进行课程改革。

我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明确它们的基本理念: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因此,实施新教材让课改顺利进行必顺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2、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课改后的课堂开放了,主动权在学生的手里,能否随课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都应按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教师必顺不断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选进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3、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性学习。

新形势下的课改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都是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更好施展才能的机遇,只有教师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更快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对新课改中教师培训方式的思考

对新课改中教师培训方式的思考

对新课改中教师培训方式的思考刘忠林(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文通过新课改中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新世纪中国的教育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提出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通过对新课程教师培训效果的调查研究来说明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所存在的教学方式陈旧,仍然以专家讲授为主的现状。

并通过分析说明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出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

所以,新课程培训很大一部分还只是一些表面形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能力。

据此提出在教师培训中应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以及应从根本上改变高师教学方式的建议。

希望通过培训方式的改变能很好地改进教师对新课改的教学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方式一、教师培训的必要性(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已不是什么新的话题,在2001年由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的改革和规定。

它要求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建构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合作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这种角色的转变,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一直是难以适应的,更何况我国教师的学历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据第一批国家课改试验区抽样调查显示,经过培训,进入新课程的教师,80.4%能胜任或基本胜任新课程教学。

可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式下,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

使得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很多学者把教师角色的转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

然而,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新课改背景下在职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以河南省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在职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以河南省为例
: 映良好 。 这些成绩 的取得 , 取决 于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
6对各 级 教 育 干 部 应 加 强新 课 程 培 训 .
应帮助 各级教育干部转变观念 , 以实际行动 支持
7 培 训 立足 于促 进 教 师 的 专 业发 展 上 . 把
学 习认真 。四是教师普遍感到收获较大 , 培训效果反 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 l 各级 教育行政部 门高 度重视 , 精心 组织 实施 ; 二是有 l
工作质量 与各 中小学 自 的努力 。因此 , 必要将 这 一 中 、 学教 学的高层 次师 资 队伍 。 身 有 悉 小 些 因素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 , 成一个 高效 的质量 I 构 2 础教 育新课程教 师培训 . 基 保障体系。 l 河南省明确提出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培训工 因此 , 程改革背 景下 , 新课 我国 中小 学在职教 师 l ,分岗前集 中培训 和平 时校本研修两个 阶段进行 , 作 培训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 : 坚持“ 先培训 , 后上岗; 不培训 , 不上岗” 的原则, 对将
三、 新课 改背景下在职教师培训 工作取得的成绩 源, l 将各级师范院校、 各级教研机构的教育资源整合
根据近年来在 职教师培训工作 开展 的情况 及教 在一起, l 做到资源共享, 为新课程实施中的科研提供
师 的反馈 , 在职教师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培训 理 论 支持 。 I
的组织形 式切合河南省实 际 , 深受各地欢 迎 ; 二是超 I 额完成 了培训任务 ;三是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高 ,I
! l 虽然在职教师培训工作成绩显 著 , 但是其中存 在

30 ・
(0 8 J G A H 2 1 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20一K H G 一 8 )

在积极参与新课改、校本培训,探索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方面的事例

在积极参与新课改、校本培训,探索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方面的事例

在积极参与新课改、校本培训,探索课堂教学、减负增
效方面的事例
在积极参与新课改、校本培训,探索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方面的事例如下:
1.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可以分享一例关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如让学生分组研究某个实际问题,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支持者。

2.校本培训:以学校为基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例如,组织定期的教师研讨会,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探索课堂教学:尝试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

以翻转课堂为例,教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时间用于解答疑问和开展深入讨论。

4.减负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优化课程设置,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以上事例均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
所谓 校本 , 东 师范大 学 教育 学博 士郑 金 洲在《 向校本 》 华 走 中
这 样解释 : 一是 为了学校 , 是在学校 中, 二 三是基 于学校 。 的核 心 内容 , 是全 面推进 素质 教育 的重要举 措 , 师是课 改实验 和 教
推 广工作 的实施 者和参 与者 。 学实践 培训 。 以让教 师更新 教育 教 可 观念 , 改进 教育 方法和教 学手 段 , 而具备 实施新课 改 的能力 和水 从 平 。培训 中树 骨干标杆 。 传丰 富经验 , 新老 结对 。青 蓝 工程 ”可 以 。 , 发 挥骨 干的 中坚 力量 , 更快 更好 地培 养 新教 师 的成长 。 血液 、 新 新
手段 。
() 4 管理能 力是校 本培 训的技能 要 求。 新课 程赋予 班主任等 学
校基 层管理 者新 内涵 。在与 时俱进 。 不断创 新教育 观念 的时代 。 基 层 管理者 需要重 新确 立 自己的角色 定位 。转变观念 , 向发 展型 、 创
造型、 科研 型转 变 , 做学 生 自我管理 的导 师、 引路人 。 三、 评价 反馈 , 总结经验 , 创新 培训 。 是做好 校本 教师 培训工 作
I 师 1-【 野】 教 成长 . 视 -
浅谈新课 改背 景 下如何 做好校 本教 师培 训工作
●何 永 华 摘 要 :O 纪末教 育部 提 出了中 小学教 师全 员培训 以 小本 2世
培 训为 主。 据 小本培训 的特 点和意 义 , 文认 为新课 改 背景 下应 依 本
从 以下三 个方 面做 好 小本 教 师培训 : 1 加 强认 识 , () 建立 健全 组 织 机构, 是做 好校 本教师 培训 工作的基 础 。 2 明确 目标 , 订落 实制 () 制 度 计划 , 是做 好校 本教 师培训 工作 的关键 。 3) ( 评价反 馈 , 总结经验 创 新培训 , 是做好 校本教 师培 训工作 的动 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培训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培训

业操 守淡 薄等 。要 解 决这 些 问题 就 必须树 立 正确 的培训 理 识传授给学生 , 使学生掌 握 比较扎 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 但是在
学 作 【 关键词 】 新课程 改革 , 师培训 , 教 培训理 念 , 本培训 , 校 培 实 践 能力 差 。 于长 期 形 成 的教 师讲 课 , 生 听课 、 笔记 的教 学模式已经根深蒂 固, 以许 多教 帅缺乏创新能 / , 所 , 既无法 突 J
W NL D OH N E I A A G
理 论 研 究
新课 改背景下的教师
河 北保 定 河北 大 学教 育 学院 肖
【 要 】 了适 应 时 代 对人 才 的要 求 , 央提 出 了 进 行 新 性 , 摘 为 中 使这些教师不仅九法 培养学生 的创新 能力 , 而且苌 至连最 课 改 的 号 召 。 这 种 形 势 下 , 地 纷 纷 进 行 教 师 培 训 , 在 培 基 本 的 知 识 也 不 能 教授 给 学 生 。 在 各 但
训 的过 程 中却 出 现 了诸 多 问题 。 教 师 对 新 课 改 缺 乏 深 入 理 解 , 育 观 念 陈 旧 , 乏 实践 能 力 、 新 能 力 , 业 道 德 和 职 教 缺 创 职 念 , 立 灵 活 多 样 的 培 训 模 式 , 变 评 价 机 制 , 加 相 互 之 间 建 转 增 的合 作 等 。
法 , 学 生 死 记 硬 背 , 学 生 进 行 机 械 的 训 练 ; 给 学 生 丰 动 教师去高校进行深造 或学校请教 育专家到学校对教 师进行培 让 对 不 参 与、 手 和互相交流 的机会 ; 新技 术 、 手段 的运 用产生 训不仅花 费大节的人力 、 力 , 且 }于培训缺 乏针对性 , 动 对 新 物 而 } i 其 效 果 并 不 好 。 校奉 培训 是 “ 了学 校 , 学 校 巾 , 于 学 校 ” 而 为 在 基 严重的抵触心理等 。 教 师 所 倡 导 的教 育 娜 论 与 所 采 用 的 理 论 往 往 不 一 致 , 的 培 训 , 完 全 针 对 学 校 存 在 的问 题 进 行 培 训 , 训 具 有 很 强 有 它 培 时 且 培 有 些教师表伯 上大谈特谈素质 教育 , 给学 生更多 的 F由 , f 要 j 要采 的 针 对 性 、 效 性 , 化 费 少 、 训 的教 师数 量 多 , 利 于 提 升力 和科 研 能力 . 创 虽 然 教 师 一 般 都 具 有 较 牢 同 的 专 业 知 识 ,能 够 把 书 本 知 课 堂 巾做 剑 与 学 生 积极 互 动 ,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丰 体 作 用 , 导 充 指 学 生 进 行 合 作 学 习 、 究 学 , 探 培养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等 方 嘶 的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思考
徒劳无益 , 制约着培训效果的转 化与推广 。
而全 面提 升 培 训 效 果 。
2 . 许多培训组 织模 式单一 , 培训方 法简单 , 培训 内容枯 燥 , 针
对 性 不 强
( 1 ) 专家讲 座与参 与式培训相结合 初期培训可 以多采用专家讲 座引领 的形式 , 主讲宏观理论 , 整
百 花园 地
2 0 1 3年 1 月2 8日
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培训 的思考
文, 李 俊 峰

要: 教师是新课 程实验 的关键 , 是学校教育 的灵魂 , 教 师成长 的历程是漫长 的, 许多教 师在 思想观念 的更新、 知识能力 的提升 、
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都 与新课程要求存在很 大差距 , 而解决这 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教 师进行培训。
流, 缺 少针 对性 的典例示 范。因此被培训者 的认知全部是 中性 的、
案例是产生新 的教育理论的沃土, 是理论联 系实际的桥梁 。 案 封闭的 , 即使是 基于网络平 台的互动 、 交 流也只是 一种形 式上 的 例可 以来源于教 师, 也可以来源于学生 , 最 主要 的是引入要有 针对 文字游戏 、 虚拟互动 、 情 景模 拟 , 缺少真实性 。加 之网络技术保障 性 和实效性 , 在案例研讨中可 以通过 比较 、 分析 、 展示分享来 实现
关键词 : 新课程 ; 教 师培训 ; 问题分析 ; 方法探讨 ; 高 中新 课程实验在全省铺 开 已经整整两个年头 了, 追寻过去 的足迹 , 回味改革 的困惑与艰辛 ,

二、 方 法 探讨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 是学校教 育的灵魂 , 那么怎样才能 1 . 创新机制 , 扎实推进 , 转 变教师发展理念

浅谈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

浅谈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

长期 以来 , 在教学 中存 在这样一种观 念 , 就是“ 学生是 一张 白
纸, 任由教师描绘 ” , 对 于学生在进行 正规教育之 前掌握 的知识产
生忽视。 事实上 , 儿童在进入学校 , 甚至在进入幼儿园之前 , 对一些
知识有 了一定 的掌握 , 对一些 生活 的常规有 了一定的认识 。 上述误
环节 , 这个过程一般是 由高 等教育 机构负责实施 , 由主管 师训 工作 的部 门组织一批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的师范 院校 念 ,而另一方面对教师 的培训却
仍然采用传 统课堂 中“ 教师讲学 生听” 的模 式 , 教师在培训 中学 到
的教学技巧就是模仿 , 根本就没有 自己参 与创造 。 培训 的 目的是倡 导激发学生 内在学习动机的教育观念 ,但是在实 际操作 的过程 中
教 改 聚焦
2 0 1 3 _ 一 D 4
浅 谈 新 课 改 下 中J b学 崩 市培 l I 通 学 模 式 的 改 进 糟 优 化

. ’


文, 闫 树 伟

要: 随着 时代 的进 步, 传统 的教 师培训显然 已经跟不上 当代 社会 发展的需求 , 学历培 训的模 式 已经不能在新课 程下的教 师培
小学教 师培 训模 式问题进行浅析 , 仅供 同行参考。
关键 词 : 新课改 ; 中小 学教 师 ; 培训 ; 教 学模 式
随着我 国新课改要求 的不断渗透 , 教 师在实施新课 程 中遇 到 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 , 而是解决具体 问题 的高层次 的学 习。 传
的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出来 。新课改背景下 的教学 主要是强调 以培 统的师资培训对高层次学习与基础学习的界限认识不清 ,教学设 养学生积极性为主 , 以学生 的学 习方法 为引导 , 充分体现学 生在 教 计安排不合理 ,没有完全让教师融人课堂 中,解决教师 的实际问

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太仓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实践与研究

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太仓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实践与研究

量,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的领 军人物 。 为推动和带动
全 市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骨 干 教 师 尤 其 是 名 优 型 骨 干 教
为顺利开展工作 ,我们 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认 真设计高研班 的研修方案 ,明确举办高研班的指导
思 想 和工 作 目标 。
师 的培养 已越来越成 为我们迫 切需要 解决 的课 题 。 于是我们对全市骨干教师进行 了调查摸底 ,全面 了
维普资讯
科 研 札记
o f R e s o a rc h i E n d u c a ti o n
探 新 改 景 有 的 师 湘 式 索 课 臂 下 效 教 培 模
太仓市 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实践与研究
■ 苗 长 广
自新课程实施 以来 ,教师培训特别是骨干教 师
干 教 师 是 教 育 的最 宝 贵 资 源 ,是 教 师 队伍 的 中 坚 力
课题研究为载体 , 让学员们在这个集体 中共同学习 、 研究与实践 , 并在专家的引领下 , 充分发挥个人和班
组 的智 慧 , 合 各 方 资 源 , 争 突 破 制 约 骨 干教 师 专 整 力 业 发 展 的瓶 颈 , 索 有 效 的教 师培 训 模 式 。 后 在此 探 然 基 础上 , 以点 带 面 , 过 新 培 训 模 式 的推 广 和 应 用 , 通 推 动 全 市 教 师 培 训 工 作 的深 入 开展 。 二、 高研 班 的 设计
提高。 为此 , 我们通 过组 建太仓市 中青年骨干教师高 级研 修班 ( 以下 简称高研班 ) ,用了两 年的时间 , 在 “ 如何提高新课程培训的有效性” 方面做 了积极 的探 索和尝试 , 取得 了一定的经验 , 形成 了具体可操作 的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由一堂精彩的培训课说起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由一堂精彩的培训课说起

分钟 学生 专题 练 习 , 为上 课准 备 阶段 。每 次课前
由事 先 挑 选 的 几 个 学 生 针 对 教 育 、 教学、 教 师三 个 方 面 的主题 , 进行 短 时 间 的讲 解 、 叙述、 展示 、
并 没 有遵 循传 统 的教学 理念 和环 节 , 而是 先 由前 来 听 课 的 国培 教 师 浅 谈 在 职 时 如 何 开 展 教 研 活
为 了 应 对 新 一 轮 课 程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以 及
教 师 职 业 岗位 就 业 竞 争 的压 力 , 我 校 开 设 了 教 师 教育 类 的特 色课 程 《 教 师 职 业 能 力 训 练 》, 课 程
围 绕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与 发展 、 教 师 职 业 素 质 与 能 力、 课 堂 教学 艺 术 与 实践 主 线 , 通 过 一 系 列 的 专


引言
动, 是 否 开 展 课 例 研 究 。在 评 价 和 肯 定 国 培 教 师
的做 法 后 , 给 出 了课 例 和 课 例 研 究 的基 本 概 念 和 提 出背景 , 然 后 让 学 生分 别 扮 演小 学 数 学 教师 、 初 中数学 教 师 、 年 级备 课 组 长 、 校长 、 市教 研 员 , 通 过微缩 实 际过 程 , 让 学生 体验 和感 受什 么是课 例 和课 例研究 。再逐 步在理 论上 讲解 、 深 化 。这 种 不拘 一 格 、 灵 活 生成 教 学 、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的 教
第3 3卷 第 3期
湖北师范学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论新课改下的教师进修培训工作

论新课改下的教师进修培训工作

我区每年要 向社会招收新老师 , 新老师的培训工 作 自然 训工作 , 新老师一到 , 要求 培训老 师按照 “ 既定方针 ” 照本 宣
角的李文强脸上露出了 自豪 的微笑 , 已经知道 我讲 的就 就落在了我校 身上 。以往 我 习惯用 传统 的陈 旧模 式实施 培 他
服、 还有许 多的家务活。这些你 们会做吗? 同学们异 口同声 训等方面做 了一定 的工作。针对我校 目前 的教学状 况 , ” 要实
必 因 尽 挖 道 : 不会 。 这时 , “ ” 有个 同学站起来说道 :老师 , “ 是谁呀 , 怎么 施 课 改 , 须 因地 制 宜 , 材 施 教 , 可 能 的 利 用 、 掘 一 切
走一条结合新课改特点的新路 。 我们都没发现班上有这样的 同学 , 我平时在 家里什么事情 都 有用资源 , 是爸爸 、 妈妈 、 爷爷 、 奶奶做 , 什么都不会 , 以后我 也要 向他 学


提 高新 教师素 质 , 融入课 改新理念
习。 经他这么一说 , ” 其他 同学都讨论开 了, 这时 , 我看到坐在
后, 每逢工作忙时便把他 带回 自己家 , 给他做丰盛 的饭菜 , 从
实施课程改革是我国社会发 展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生活 、 习上给他热 情关 怀, 他感受 到 温暖和 亲情 。看 来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逐 步深入 , 学 让 中小学的教师进修 培训工 作
我的关心起 到作 用了 , 把我 当成 了最相信 的人 , 主动 跟 也将刻不容缓的跟上 形势 稳步实施 。以往陈 旧的教学理 念 他 会
了个 外 号 “ 小 鸭 ” 丑 。一 次 , 批 改 作 文 时 , 发 现 他 竟 写 道 : 在 我
时常落作业 , 班上 的同学没一个跟他 和得来 的。大 家给他取 使他能 和其他孩子一样 , 拥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见到老师 、

浅谈新课改中的教师培训

浅谈新课改中的教师培训

维普资讯
从 面、 和谐 发 展 ; 指导学 生进 行 合作 学 习 、 究 发展 需求和 趋 势来看 , 新课 改 对教 师 的期 探 学 习和 综 合 性 学 习, 养学 生 的 合作 精 神 、 望和 迫切 要求 来看 , 培 教师 既有 深 厚 的 专业 知 创新能 力 等 认 识 不 足 , 为 这 只 是 一 种 “ 认 理 识, 又有宽厚的人文社会和 自然科学方面的 想” 本 做 不 到 , 根 或者 认 为这 不 是 教 育 。 认 知识 , 是 符 合 时 代 要 求 , 学 生 喜 爱 的多 才 受 复 即 识上 的不足 , 就导 致许 多 教师 仍 按 传 统教 育 能 、 合 型 教 师 标 准 。 然 而 , 使 是 在 时代 理 念去 执教 , 我讲 你听 ” 不 准 质 疑 ; “ , 听记 运 迫 切 要 求 , 课 改 的 积 极 倡 导 下 , 些教 师 新 一 算, 只要 考 好 , 略 实 际 运 用 ; 忽 加大 训 练 量 . ‘ 仍不 愿意 学 习, 规蹈 矩 , 旧的 思 路 、 式 ・ 循 按 方 这 更 轻 视兴 趣 的培养 ; 结 果轻 过 程等 等。这 种 教 学 , 样 不 仅表 现 为 教 师 学 历 偏 低 , 主 重 陈旧 的教 育 观 念 指 导 下 的 教 学 与新 课 改 的 要 是 教 师 专 业 知识 得 不 到 充 实 、 新 , 的 更 新 指导 思想 不相 吻合 。 就 出现 了教 师 对 本次 教 育 理 念 缺 乏 , 学 技 能 低 下, 养 的 学 生 也 教 培 课改 的 不理 解 , 为 又 在走 形 式 , 可能 落 不符 合 时 代 要 求 , 师 本 人 得 不 到 发 展, 认 不 教 也
期 目标 , 广大 教师 必须 在 学 而不 厌 中努 力革 教育 应 “ 以人 为本 ”课 堂 教学 应 做 到 师 生互 ; 新 , 传 授 知 识 中注 重 学 生 的 全 面 发பைடு நூலகம்展 , 在 使 动 , 重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 提 高 , 使 学 生 全 注 促

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来自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

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来自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

二、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课程意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育背景、教学经历、 教育观念等方面。同时,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对新课程理念理 解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培训不到位、评 价体系不健全等因素。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研究 进行梳理和评价;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样本的方式收集教师课程意识现 状和影响因素的数据;最后运用个案研究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 析。
展望未来,教师课程意识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方面。如可以进一步研究不 同地区、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以制定更具有针 对性的提升策略;可以深入研究教师课程意识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为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还可以从跨文化角度对比研究国内 外教师课程意识的异同,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更多元化的视角和启示。
四、研究结果
1、教师课程意识现状
通过内容分析和访谈发现,该校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有积极态度,认识 到课程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对课 程意识的淡漠,仍过于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影响教师课程意识的因素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教师课程意识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育、教学经验、 专业发展等。部分教师表示,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他们 在课程意识培养方面感到力不从心。另外,教学任务繁重、精力有限也是影响 教师参与课程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
3、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策略
针对教师课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提升策略:加强教 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完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创新;加强 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程 改革的积极性。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教师汇总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教师汇总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教师汇总教师姓名:李老师培训时间:2024年6月1日培训内容: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培训体会和心得:在参加了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培训后,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培训内容的总结和体会:一、理念更新: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新课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思维训练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创新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思考和独立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多元教学策略:新课改强调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问题导学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多元教学策略应用到课堂中,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素材的选取:新课改注重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教学素材。

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与学生相关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到亲切和自信。

这样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课堂组织、学情分析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提高我的教学能力非常有帮助。

我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综上所述,参加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培训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2024年优秀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优秀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优秀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我参与了为期三日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此次培训对我而言,意义深远,收获颇丰。

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讲座,我深入了解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对以往的不成熟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

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与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与提升。

以下是我对新教师培训的一些体会:经过三日的严谨培训与自我学习,我明确了教师的使命与职责,并纠正了部分先前的错误观念。

教师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被誉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无私奉献。

然而,这并非仅是对教师职业的过度赞美,而是对教师在当今社会中不可替代地位的认可。

俗语云:“再穷不能穷教育”,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播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然而,仅有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需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如同“长流水”般源源不断。

我们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此次培训中,辅导教师们以渊博的知识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深奥的理论,使我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艺术”和科学文化知识,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以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

在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的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劳动应更加灵活、机动,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

我们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备课、批改作业等基础工作,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使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更有效率。

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虽然此次培训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我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入钻研,改正不足,争取在各个方面做得更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2024年优秀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二)作为教育领域的思考者与实践者,我深入反思了课程价值的内涵,致力于成为学科知识的播种者、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坚实后盾以及终身学习的典范。

新课改教师培训方案

新课改教师培训方案

新课改教师培训方案1000字一、前言:新课改教师培训方案,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方式,是为了满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而推出的。

本方案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二、培训目标:1.了解新课改方案的目的与意义,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2.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与基本知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教育思维和视野。

3.掌握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4.了解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培训内容:1. 宣传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对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内涵、举措等方面的介绍与掌握。

3. 对现代教育的理念、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讲解与研究,从知识角度、态度和方法三个层面入手。

4. 对数字化学习和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让教师能够掌握关键技术和方法,使其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

5. 建立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主动观察、总结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四、培训模式:1. 线下集中培训。

选定时间,由专家开展一系列讲座、研讨、小组讨论、教学实践等形式的培训活动,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课改政策与新课程标准,传授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2. 线上课程学习。

为教师提供线上学习课程,通过视频、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让教师灵活方便地获取新课改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线互动讨论、案例分享等方式,丰富教师学习体验,打造网络学习社区。

3. 教学实践。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反思实践经验等方式,让教师将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培训效果:1. 教师在新课改教师培训中,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方针,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增强教师的办学意识和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教师培训新探究
摘要: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教师的培训更要放在重要位置。

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我们肩负着全县所有教师的培训工作,面对当前新课改的大潮,如何把教师培训工作做好,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关键词:教师培训;新课改;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新形势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的责任,其中,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又是重中之重。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是我们教师培训学校老师的职责。

教育部门近年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教师培训的政策和措施。

但是培训课程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导致培训效果不是很好。

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多年,我也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针对学校教师的培训,设计了适应其自身情况的培训体系,这是广大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增强培训效果,多角度、多层次,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一、根据教师的学科特点和需要来组织培训课程
教师群体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从学科专业上可以分为理科教师、文科教师、基础学科教师等。

通过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需要,了解他们的难点、兴趣点、需求点,然后总结分析,科学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批教学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如
何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高执教水平和教育艺术培训,现代技术培训,教学教法改革培训等等,这些都很有针对性,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又让他们在合理的时间内把自己欠缺的地方弥补起来,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师培训手段,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新形势下的教师培训,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师培训方法,而应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授与网络相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通过网络渠道来开阔教师的眼界,让他们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

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主题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培训。

例如,可以带学员去其他重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然后把交流的过程制作成视频传到学校的网站,让更多的老师进行学习,发表各自的建议,然后积极改正,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三、规范培训考核方式
很多老师对培训考核应付了事,这样不能有效地检验出培训的效果,更不能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如果学员都不把培训当回事,不但浪费了他们自己宝贵的时间,更浪费了培训资源。

我参加过多次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考核点:
1.学员考勤情况,严格检查学员学习的情况。

考勤不达标的,取消参加结业考试资格,不能获得结业证书。

这也从根本上让广大教师开始重视培训。

2.小组答辩。

把学院分成几个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组答辩,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评委汇报这次培训的学习心得。

3.提交结业论文。

每个学员都要写一篇论文,由专业的评委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优秀论文可以安排编辑出版。

自从我们实施了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来,很多教师都端正了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了用心投入,最后培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进修学校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交流的地方,也是一个共同探索和实践的平台,我们设置了综合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整合了优秀的教师资源,不但能让一些老教师在这里发挥他们的优势,更能让一些年轻教师在这里找到教育一生的信心。

所以,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我们责任重大,我们需要探索的路还很长,希望能与广大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一起成长,一起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延琛,徐敏杰.新课程下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09(4).
[2]蒋伟.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