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四)-教案-14 要下雨了16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要下雨了》,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和预测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字词和句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习掌握《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内容。
2. 学习掌握一些与天气和自然现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和预测能力。
教具准备:1. 课文《要下雨了》及相关图片或录音。
2. PPT或黑板、白板和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其他方式引入话题“天气”,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对话,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讨论和思考。
2. 引出本课要学习的课文《要下雨了》。
步骤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要下雨了》,师生一起跟读。
2. 分角色齐读对话部分,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利用图片或PPT展示相关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解释生词和短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节。
步骤三: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板书相关词汇,如“晴天”、“下雨”、“天空”、“风”等,并解释词义。
2.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说、读训练,教师进行示范指导。
3.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汇,师生一起读,学生跟读。
步骤四:句式学习(15分钟)1. 教师板书相关句子,如“今天天气怎么样?”、“太阳出来了。
”、“要下雨了。
”等,并针对句子解释结构和用法。
2.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说、读训练,教师进行示范指导。
3.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师生一起读,学生跟读。
步骤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图片卡片或透明纸让学生绘制不同的天气情景。
2. 学生讨论自己绘制的天气情景并进行描述,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和提高。
步骤六:课堂活动(15分钟)1. 分角色小组表演课文《要下雨了》中的对话,师生互动参与。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腰、坡、沉”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边”等7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实际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对话中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3.下雨时,自然界会有许多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完本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要下雨了)二、读文识字1.自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坡”与土地有关;“闷”与心有关。
(2)找出偏旁相同的生字“呀、呢、吗、吧”加以区分。
(3)指导书写“直”“边”“加”。
直:中间有三横。
边:走之旁是三画。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序号。
3.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3幅)4.再读课文,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5.指名汇报说,全班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抽读。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
二、由扶到放,学习课文1.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燕子的话。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这是为什么呢?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做到读准读通1、学生读课文: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
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
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⑴四个语气词:吗吧呀呢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齐读。
⑵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结: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
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⑶出示生字坡、割、闷、伸: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由生字坡、割、闷、伸引入教学第一节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
然后指名朗读。
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具体指导如下:⑴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动作?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⑵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⑶让学生表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动作,大概两分钟左右。
然后问:你们有什么感觉?⑷此时,再朗读这一节!四、教学第二、三两节1、这时候,一只小燕子正从它头上飞过,小白非常奇怪。
(指名学生)你奇怪吗?为什么?(同时打出课件)2、是,小白兔大声喊了起来──齐读: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3、学生字喊:⑴凸现生字,加拼音,指名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14课 要下雨了( 精读课文) 教案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14 要下雨了 ( 精读课文 )1. 认识“腰、坡”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 7 个生字。
2. 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号和感叹号;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 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第 一 课 时1. 认识“腰、坡”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 7 个生字。
(重点)2. 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课件出示儿歌)儿歌导入。
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 些自然现象中,小朋友们知道要下雨了,天空会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那么下雨前,动物们又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去看一看吧! 预设:燕子低飞、鱼儿跃出水面、蚂蚁搬家等。
初读课文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 73 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 再读课文,读时圈出本课的生字,先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腰(yāo )坡(pō) 沉(chén ) 伸(shēn ) 潮(cháo ) 湿(shī) 呢(ne ) 闷(mēn ) 消(xiāo )息(xī) 搬(bān ) 响(xiǎng )教学重点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2 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二 练3.同桌对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声音更洪亮。
(1)指名学生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预设:12个生字中,“沉、伸、潮、湿”是翘舌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本课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能理解并复述本课课文的内容。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变化。
4.能感受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2.让学生感受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让学生理解本课的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
2.教具:图片、小雨伞玩具等。
3.课前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展示图片或观察天空的方式引入话题“天气”。
2.引导学生谈论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步: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1.引导学生谈论课文中的天气现象,以及这种天气对人们带来的影响。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天气的变化规律。
第四步:活动1.让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做简单的天气记录表。
2.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关于天气的图画或写一段小短文。
第五步:总结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彼此的成果。
五、课后作业1.完成天气记录表并写一篇小记。
2.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天气变化展开,通过观察、讨论、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热情,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案”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案【一】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答词语。
认识“翅、膀、味、忆、连、搬、雷”7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怎样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那里知道要下雨的,认识夏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3、本文图文并茂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朗读能力的最好载体。
4、在认识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认识下雨前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
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将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让学生说一说)好,那么我们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1.题目讲什么时候的事?(要下雨。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为什么?(讨论)“要下雨了”是说雨没有下,快要下了。
“下雨了”表示已经下雨了。
三、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小声拼读之后再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前鼻音:闷、身、伸、群等。
多音字:着(忙着、淋着雨。
)3.用“/”标出长句子的停顿。
如: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4.注意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问号的句子3个,感叹号的句子4个。
“呢、呀、吗”要读得轻些,读出语气。
四、听录音,指导朗读注意“得、呀”应读轻声,“往”应读三声。
本课对话较多,因此朗读指导的重点是读好对话,特别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指导方法。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范文
【导语】课⽂《要下⾬了》是⼀篇科普⼩品⽂,采⽤童话故事形式叙述,向孩⼦们介绍了燕⼦低飞、鱼游⽔⾯和蚂蚁搬家三个夏⽇下⾬前的⾃然现象,既有科学性⼜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有利于唤起学⽣学习的兴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学习分⾓⾊朗读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句⼦意思,了解课⽂内容,能说说课⽂⾥有哪些动物,燕⼦、⼩鱼、蚂蚁下⾬前都在⼲什么,初步了解夏⽇下⾬前“燕⼦低飞”等⼀些现象。
3.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字新词,正确认读多⾳字“空”在本课的读⾳,正确读记“⼭坡”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直”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字格的位置,努⼒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继续学习联系上下⽂了解词义的⽅法,了解“闷”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学习分⾓⾊朗读课⽂。
2.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字新词,正确认读多⾳字“空”在本课的读⾳,正确读记“⼭坡”等8个词语。
3.正确读写“直”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句⼦意思,了解课⽂内容,能说说课⽂⾥有哪些动物,燕⼦、⼩鱼、蚂蚁下⾬前都在⼲什么,初步了解夏⽇下⾬前“燕⼦低飞”等⼀些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直”等7个会写字的⽥字格字卡;课⽂图画PPT。
学⽣:每⼈⼀套“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的)和⼀套“读⼀读,记⼀记”的词语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班级的组织形式进⾏交流汇报,以获取学⽣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指导达标。
) ⼀、复习,激趣导⼊;释题,明确主要学习⽬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些字词。
(⼀)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以及多⾳字已学的字词。
1.副板书位置贴出字词卡:急得直哭⼀边参加吗呀呢吧空⽓ 出⽰任务:⾃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14 要下雨了(1)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复习巩固课本4个绳子及词语。
②理解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2、能力目标:①正确、流利、有表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了解文中小燕子在下雨前的表现。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与平时活动表现不一样的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发现下雨前大自然有哪些现象。
(板书题课:要下雨了)2、读题、释题。
“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快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说的是雨已经开始下了。
3、师导:要下雨了,大自然里会出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小动物们又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小白兔以前来学习这些有趣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读课文,学生在听老师读课文时,把自然段标上序号,把文中的小动物圈出来。
同时,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提问:课文中的主人翁是谁?它又遇见了谁?三、认识生字1、学习课文生字直、沾、潮、挎2、生字组词直(直线)沾(沾水)潮(潮水)挎(挎包)3、开火车读字词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1)、指明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提问:第1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第一句话里,人物,地点,事件。
告诉了我们主人公小白兔,在哪在做什么。
第二句话,重点讲解了“闷”这个字。
结合实际让同学们谈谈闷是什么感觉,得出闷就是透不过来气。
在这一自然段里,有一对反义词,找出以后自己做出这两个动作。
1、老师讲解课文,讲解课文。
(2)、老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思考问题。
提问: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1、出示挂图,讲解课文。
图文结合讲解课文,让同学们自己看图,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讲解“燕子,燕子”在这里喊了两次,说明小白兔急切的心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一、概述1、课题来源:《要下雨了》2、所需课时:3课时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
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
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14课,题目为《要下雨了》。
该课主要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下雨的前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下雨的一些前兆,如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理解故事情节,明白故事中所传达的信息。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会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下雨的前兆。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判断下雨的征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讲解课文标题《要下雨了》,引导学生思考下雨的征兆。
3. 教学内容呈现•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故事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情节。
4. 拓展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分角色表演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导出本课教学要点,加深学生对下雨前兆的认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理解下雨的征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会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六、延伸阅读我建议学生可以在课后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环境,寻找下雨的前兆,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
同时,可以阅读相关的童话或小故事,拓展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为《要下雨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2020-2021年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
14要下雨了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游上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难点:了解和掌握下雨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用时:3分钟)1.教师提问,引发思考:夏天的时候,下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2.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下雨了”,引导学生发现“下雨了”与“要下雨了”的不同。
4.自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齐读课文题目。
6.同桌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要下雨了”是说现在还没下雨,“下雨了”是说已经下雨了。
7.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充分读书,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1.引导学生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并做上记号。
3.指导汇报交流: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4.指导学习生字。
5.指导学习多音字“空”。
6.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7.默读课文,在出现的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名称旁做上记号。
8.集体汇报。
9.读准“腰、坡、沉、伸、潮、湿、呢、空、闷、消、息、搬、响”。
10.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11.根据“空”的不同读音组词语。
1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空13.读准下面的词语。
弯腰山坡阴沉沉潮湿消息响声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用时:15分钟)(一).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复习生字。
(2)引读第2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出疑问的语气。
(3)先指名读第3自然段,然后教师逐句引读。
1.(1)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
(2)看图,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部编版2020春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4要下雨了教案
14.要下雨了教学目标1.会认“腰、坡、沉”等13个生字,会写“直、边”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个自然段遇到的?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
遇见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见小鱼是在第4~6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7自然段。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汇报。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
4.“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5.生与师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6.可以通过做动作识记生字“伸、搬”,理解字义。
7.学习多音字“空”。
第2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4 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4 要下雨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认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3.能够模仿朗读课文。
4.能够初步认识一些天气现象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懂、认读课文《要下雨了》。
•难点:初步认识天气现象的名称,如“下雨”。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要下雨了》。
2.天气模仿道具(如伞、雨衣等)。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师生一起唱《小雨点儿落在我头上》。
2. 学习课文《要下雨了》
(1)呈现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要下雨了》,让学生认真听。
•教师指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要下雨了”。
(2)讲解课文
•联系课文情景,向学生解释课文中的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进行讨论,包括“下雨”是什么样的现象等。
(3)朗读课文
•师生一起朗读课文,学生模仿语调、情感。
3. 情景模仿
•让学生模仿天气现象,如“下雨”、“刮风”等,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来。
4. 活动设计
•分组讨论天气现象,提出不同的天气情景描述给同学猜。
五、课堂小结
•教师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要下雨了》。
•练习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表达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下雨”等天气现象,培养他们观察、描述天气的能力。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传达的主旨。
3.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能模仿语音语调。
能力目标1.能够模仿课文中描述的动作,提高表达能力。
2.能够简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阴雨天气的感知。
2.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读懂《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掌握其中的基本内容。
2.能够准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1.学生尚未完全熟悉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如“阴天”、“漾”等,需要通过图片或实际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与天气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并引入本课的主题:阴天。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共同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整体意思;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重点讲解词语,如“烏騅雲”、“滴答”,确保学生理解。
3. 情境再现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再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理解。
4. 情感体验教师提出“怎样为阴天的树木加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描绘,表达对自然的关爱和保护。
5. 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强调对自然的珍爱,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四、课后作业1.背诵《要下雨了》这篇课文;2.小组或个人写一段话,描述阴天时的心情或场景。
五、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要下雨了》•生字:阴天、烏騅雲、漾、滴答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义,并加强课后的输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培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每个学生的表达机会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了解阴雨天的一些特点。
2.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引导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的变化。
3.通过本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要下雨了”这一天气信号。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相关的词语意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变化。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准备和课文熟读。
2.班级环境的调节,确保教学秩序良好。
3.老师准备一些图片或小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老师利用图片或者课文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谈论天气的变化。
2.询问学生“当天要下雨时,我们会发现哪些现象?”第二部分: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理解要点,老师解释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出课文中的天气信号。
第三部分:拓展与巩固(15分钟)1.老师请学生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所见的一些天气变化的信号。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创作一些与天气相关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表演小短剧,表现出不同天气下人们的生活场景。
五、教学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适时表扬学生的表现。
2.请学生背诵课文,巩固对内容的理解。
3.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例如画画课文中的情景或写一篇小短文讲述自己所见的天气变化。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考查等形式进行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记录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多经验丰富的案例或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并能正确朗读。
2.能够初步领会课文中的含义,理解《要下雨了》的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会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要下雨了》的内容。
2.学会运用适合课文内容的语音语调,正确、流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要下雨了》。
2.课文录音或教师自读材料。
3.黑板、粉笔、教案、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变化,预告下雨天气。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小组合作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解释生词、探讨课文涵义。
4.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观点。
第三步:朗读课文1.学生个别朗读练习,纠正语音语调,掌握整体节奏。
2.分组朗读,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第四步:语文鉴赏1.师生共同探讨《要下雨了》诗句含义,启发学生发表意见。
2.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神秘的力量。
第五步: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体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
2.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探索自然。
六、课后作业1.布置课文背诵任务,要求学生熟练背诵《要下雨了》。
2.让学生以自己的话描述下雨天气的奇妙表现。
3.提醒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变化。
七、板书设计•《要下雨了》•语言、节奏、观察、感悟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要下雨了》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变化和力量,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以上为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及方法。
愿本节课带给学生对自然的更多理解和热爱。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构造简单的句子。
5.通过绘本、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
三、教学难点1.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课文《要下雨了》课本。
2.课文录音机。
3.黑板、彩色粉笔。
4.课文绘本。
5.与《要下雨了》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课文绘本,激发学生对下雨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下雨的经历和感受。
第二步:听说训练(15分钟)1.播放《要下雨了》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音语调。
3.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对话。
第三步:阅读训练(20分钟)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重点理解关键词。
2.分组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3.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写几个相关句子。
第四步:拓展延伸(10分钟)1.进行与《要下雨了》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模拟下雨、猜谜语等。
2.利用观察云朵的形状,引导学生绘制云朵画,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想象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写一篇有关下雨的段落。
2.要求学生检查自己的作业,明天做好课文的复习准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学生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上就是本节课《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4 要下雨了 教案
14.《要下雨了》【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
全文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本篇童话共塑造了4个动物形象:燕子、小鱼、蚂蚁、小白兔,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平时很喜爱的,也是孩子们乐于亲近的。
这篇课文,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着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夏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学习《要下雨了》时让学生自主尝试运用这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通过理解课文,学生在读文中对话时可以把对话读正确、通顺、读出一定的语气,但在进一步体会如何有感情地朗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
如分角色朗读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句中重音的作用。
学生通过读课文能明白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预示即将下雨。
但是想使学生理解这三种现象的缘由,就是个难点了,特别是学生对燕子低飞的逻辑关系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这需要教学中教师巧妙化解此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起自然现象与天气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呀、呢”等2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
4.能在对话中提取信息,了解文中关于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2.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要下雨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4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
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
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②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边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
(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
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
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
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
直加呀边吧
2.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生这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3.用“直、边”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练习3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题可以组成两句。
2.让学生书面完成练习3。
3.读课后练习的句子。
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体。
四、扩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
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4 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要下雨了
蚂蚁搬东西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基本达到了预设效果。
在教学中,运用动作充分理解“直”的意思,同时通过动作体会小白兔由半信半疑到坚信不疑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对这些重点词句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学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请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学生对重点词句的领悟可谓水到渠成。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
我在教学中通过以读助讲,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使他们较好地感受、体验了课文深刻的现象联系,从而较有实效地挖掘了这个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觉得本节课内容设计有些过多,使整节课进程过于紧张,使朗读时间不够,所以,还应对本节课仔细斟酌,进行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