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作者:张咏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8期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近年来,各级各地积极探索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不少成效,但也面临不少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化,随着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推进,社会化改革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交织。
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贯彻新理念、落实新要求,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努力为机关职能运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背景我国传统的机关后勤服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供给制、福利性、小而全、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后勤工作自身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而社会化则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政策驱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为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了直接驱动。
早在l993年,中编办、国管局印发《国务院各部门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就明确机关后勤机构改革要以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目标。
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管局、中编办《关于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要坚持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推进后勤服务商品化、市场化。
特别是围绕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要求,2014年,财政部等部门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明确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如后勤管理领域中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应当实施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为适应改革要求,国管局在《机关事务工作“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大机关向社会力量购买后勤服务力度,凡不涉密的后勤服务项目都应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方式提供。
(二)产业支撑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北京地区为例,服务业发展业态全、规模大,整体水平比较高。
如餐饮领域有A级餐饮单位2000余家,住宿领域有三星级以上酒店370余家,物业领域有物业服务二级以上资质企业340余家。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院办“社会”和行政事业型的管理体制、福利供给型的服务方式,已严重制约着医疗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遵照市、县卫生局关于医院后勤改革要实现社会化的总目标,我院将充分利用好现有后勤资源,通过优化配置,转变运行机制,以分步实施的渐进方式积极稳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计划到2004年底,将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成建制地从医院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成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医疗后勤服务中心。
同时组建医院的行政管理机构“后勤综合部”,形成甲、乙方运行模式。
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和运行成本,提高医院效益,减轻病人负担,保证医院的发展和稳定。
二、实施步骤及方案1 在院内后勤改革方案实施方面,主要分两步走:(1)先独立,即后勤实体与医院实现相对独立,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今后属医院事业编制的仅为后勤行政管理“小机关”人员。
后勤经营服务实体人员为企业编制,由后勤经营服务实体自主管理,实行全员聘用制。
(2) 再分离,即后勤经营服务实体脱离母体。
通过互为参股、资产重组等多种所有制的结构形式和实施方式,办成独立法人的后勤产业,与医院以契约方式明确责、权、利。
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与社会的融合。
革后勤管理体制,理顺医院与后勤服务实体的甲乙方关系。
其中,组建后勤综合科以甲方身份代表医院行使后勤管理职能。
组建的后勤服务中心,具有相对独立的二级法人资格,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和灵活高效的企业化运行机制,以乙方身份向医院提供后勤服务。
在条件成熟时,“后勤服务中心”转为完全独立的法人单位。
三机构组成1 后勤综合部(1)编制:后勤管理处编制3人。
其中主任2人,一正一副。
(2)职责:①对国有财产、房产、医疗设备、能源、安全、消防、环境、后勤服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管理;②监督对执行政府部门、卫生行业的规范要求、合约要求;③对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和处理突发事件的监督执行和组织协同指挥。
厦门市中医院后勤工作试行社会化改革的理性实践与思考
我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性实践与思考厦门市中医院耿学斯谢剑灵摘要:医院后勤是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提供服务的支持保障系统,医院后勤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对如何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步伐,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从我院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所取得的经验,介绍了做法:1、确定推向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项目;2、选择有诚信实力合作单位;3、明确后勤服务职责,制订工作标准;4、健全后勤服务管理规章制度;5、加强组织协调与监管。
通过二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优化了后勤队伍,解除了医院的后顾之忧;二是增强了职工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三是提升了医院后勤服务水平;四是领导及临床科室护士长更有精力抓业务建设。
关键词:医院改革医院服务后勤社会化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具体体现,是深化医院管理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举措。
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中医院,病床900张,职工近千人,我院于2005年先把分院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试点,通过一年多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分院业务收入增加了三倍多,但后勤服务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提升,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2006年始,我院全面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主要做法是:一、把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原则以后勤工作应为临床、科研和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宗旨,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服务功能剥离、管理机制转变、配送成本下降、供应范围扩大、服务质量优化、后勤管理加强,将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服务从医院功能中真正地剥离出去,充分利用社会市场物业公司专业化程度高,管理更规范,使医院后勤服务水准达到一个新高度。
我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坚持:1、坚持有利于提高我院后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医院长远负担及提高我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保证医院的稳定与发展。
2、要坚持“服务第一”原则,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树立为医疗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安庆师范学院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实践
20 0 9年 9月 第2 8卷 第 9 期
安庆 师 范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Jun l f n i e c esC lg ( o il ce c dt n o ra o qn T a h r ol e S c ineE i ) A g e aS i o
Se 0 p 2 09 VO . 8 NO 9 12 .
同承 担 服务 项 目 , 取 服务 费 用 , 收 自主经 营 、 自负 盈亏、 自我 发展 。后 勤 集 团经 费渠 道 由拨 款 制逐 步变成 服务 收 费制 , 后勤人 事逐 步实行 “ 人老 办 老 法 , 人 新 办 法 ” 运 行 机 制 模 拟 企 业 化 运 作_ 新 , o
改革 和竞争 中走 向发 展 , 学 校 改革 发 展 稳 定 做 为
出 了积 极 贡 献 。 ( ) 本 情 况 一 基
能 , 原总 务处 更 名 为 后 勤管 理 处 。后 勤 管 理处 将
代 表学 校 ( 甲方 ) 后 勤 集 团 ( 与 乙方 ) 订 服 务 协 签
议, 甲方 代 表学校 负 责后勤 监督 管理 , 乙方依 据合
管 理体 制 和运行机 制逐 步 向着适 应社 会 主义市 场
经 济和 高等教 育 发 展 方 向转 变 , 市场 在 后 勤 资 源
配置 中的基础 性 作 用 逐 步得 到 发 挥 , 勤 服 务 市 后 场 化运行 模式 基 本 确 定 , 勤 运行 效 率 和 服 务 质 后 量 显著 提高 , 后勤 基础 设施 建设 取得 突破性 进 展 , 学生 的学 习生活 条 件 得 到较 大 程 度 改 善 , 生 对 师
医院 后勤 改革 实施方案
医院后勤改革实施方案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医院后勤改革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提出一份医院后勤改革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优化后勤流程、加强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医疗服务需求。
一、优化后勤流程1.设立专门的后勤部门: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医院后勤管理的部门,统一规划、协调、监督后勤工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强化工作协同。
2.制定标准操作流程:针对医院的后勤工作,制定详细的标准操作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流程,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行。
3.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后勤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后勤服务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后勤服务评价机制,定期评估后勤服务质量,从而改进不足,提高服务水平。
二、加强设备管理1.设立设备管理部门: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医院设备管理的部门,统一管理医院设备的采购、维修、报废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定期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提前预防设备故障,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引进先进设备:根据医院的需求,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4.建立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对医院设备进行分类管理,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等,提高设备管理的透明度。
三、加强人员培训1.设立培训机构:医院应设立专门培训机构,负责后勤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后勤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并定期评估培训效果。
3.组织内外培训资源:除了内部培训,还应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借鉴行业先进经验,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4.建立奖惩机制:建立一套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医院后勤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论通过优化后勤流程、加强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措施,可以提高医院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医疗服务需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摘要:高校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后勤;社会化长期以来,高校后勤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制约高校发展“瓶颈”的重大举措,也是高校后勤更好地发挥“为教学、科研和育人服务”社会功能的正确选择。
从1999年开始启动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各地高校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地推出了多项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后勤生产力;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大部分地区高校后勤从学校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成为不同的后勤实体。
在社会化、企业化进程中,实施了人事制度、分配机制、成本核算、服务结构、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引进了社会企业和竞争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水平、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后勤设施条件、校园环境大为改观。
在政府投入不多,没有增加学校负担的情况下,后勤支撑了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为高等学校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做出了贡献,也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做出了贡献。
具体来说,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就是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通过价值选择,纳入社会经济活动的体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转化为自身活动的规定性,把后勤自身的活动转化为社会服务保障系统的一部分。
逐步建立起服务主体企业化、服务成果商品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新机制,便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进入市场,促使后勤服务纳入社会同行业的运行轨道,并运用价值规律,实现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社会化,使其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发展。
浅议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相关关系理 不顺,绞在一起 ,相互影响 ,很 难推进 。尤 其是事业单位 分类改革的力度不 断加大 ,后解决 的现 实困境。 1 . 后勤服务的局 限性 。 有些后勤服务单位 的运行 虽然采用 了一 些新机制、新模式 ,但 基本上 是依托保障其 主管机关履行职 能来开 展工作 的,实行的是 “ 一 家一户 ”办后勤 的 小农式后勤 经济 ,后勤服 务单位规模小 ,竞 争意识 不强,运营成本 高,形不成规模 效益 和产业 。相 当一部分 的后 勤服务 中心类似 于 机关 内部的一个处室 , 自身的生存发展 与主 管机关 的态 度息息相关 ,发展空 间具有 很大 的局 限性 。 2 . 结算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 一是近年 来随着物价上涨人工成 本、服务 内容 的增加、 标准 的提 高、范 围的扩 大,服务经 费支出越 来越 高,受财政 的制 约每年机关整体 经费增 长幅度 却有 限,导致 后勤经费支 出面 临较大 困难 。二是后勤服 务中心对外经营 的收入, 往往被 用作弥补机关 经费不足 ,影 响后勤服 务 中心 的经 费 自立 、 积 累和 扩 大再 生产 。 3 . 机关后勤服务机构市场 竞争力弱 。 一是 人员 思想观念 陈旧,年龄偏大 ,缺乏 管理人 员、经 营人员和现代 专业技术人才 ,现 代化 管理 水平低 。二是 中心经营实体 比较分散 、 规模 小,形不成规模 效益和产业 ,缺 乏激励 机制 、竞争机制和制 约机制 ,费用 开支大 、 运行 成本高 。三是组 织和治理结构不 合理 , 行政 化倾 向比较突 出。这些综合 因素 ,都影 响了机关后勤服 务机构的市场竞 争力和抵御 市场风 险的能力。
医院后勤社会化方案
医院后勤社会化方案“医院后勤社会化”在我国已经开展20多年。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医院借鉴国内外后勤社会化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闯出了很多新路,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国内医院社会化主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医院成立后勤服务中心或公司,将后勤工作和职工都分流至后勤中心或公司;第二,外包给社会化服务公司;第三,成立区域内集团化服务公司。
通过后勤社会化外包以后医院可将主要精力投入医院整体发展,将后勤服务委托给专业社会化公司,保证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外包单位准人门槛相对较低;企业之间的服务能力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医院后勤服务标准;后勤社会化人员老龄化;职工专业技术水平与医院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匹配;医院后勤岗位人员流动性增加,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融入感较低;缺乏应急管理措施和手段。
后勤社会化实践中成果与问题并存,这是考验医院后勤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重大问题,医院后勤部门一方面要依托专业化公司提供后勤服务;另外一方面要对社会化服务进行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外包公司负责医院后勤服务,医院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二者分工明确,医院有管有放,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
医院对社会化外包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招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1.1、供应商入围:医院根据外包服务的具体情况选择业内声誉好、实力强的外包服务公司,后勤应联合法务及财务部门对外包服务公司进行细致的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应包含:资质文件、商业信誉、履约能力、既往经营及相关活动中有无不良记录等等。
除此以外,还应该重点关注其合作意愿以及医疗机构服务的相关经验等等,将不合格的供应商“拦在门外”。
1.2、招标阶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精心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应明确投标人的注册资金、行业资质、既往业绩等硬性要求,严禁不具备条件、无医院服务业绩、无行业资质的普通物业公司进入。
再接再厉,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报告陈至立(2002年12月24日)同志们: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大好形势下,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三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下一步改革工作。
李岚清副总理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岚清同志的讲话精神,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三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改革工作谈几点意见: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了消除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保证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改革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有力地推进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之后,根据国务院领导每年都要开一次会议推动改革工作的指示,又分别于2000年12月和2001年12月在武汉和西安召开了第二、第三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李岚清副总理三次亲临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对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改革、保证改革健康进行的文件与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加强了领导、统筹和规划,各省会城市大力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努力组织实施,高校主动参加,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保证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妥、健康地推进,到今年年底基本实现了1999年上海会议提出的三年改革预定目标。
一种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办学规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有效地缓解了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保证并支撑了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的要求,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传统的后勤管理存在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当下高校的发展需求。
社会化改革成为了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展开论述,在解决高校后勤管理难题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一、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是适应高校发展需求、提高后勤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的需要所在。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后勤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
传统的后勤管理主要由高校自身组织和管理,由于高校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资源有限,导致后勤管理效率低下,各种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而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引入专业化的后勤管理公司或者团队来进行高校后勤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社会化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高校后勤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传统管理方式下,往往存在资源浪费和成本过高的问题,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通过引入社会化后勤管理,可以借助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后勤管理效率。
社会化改革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
传统的后勤管理机制下,由于高校自身管理和运营的模式,导致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往往不能达到最佳状态。
而引入社会化力量,可以引进专业化的后勤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大大提升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师生和员工的需求。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是促进高校发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社会化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需求,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后勤支持。
1. 确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在进行社会化改革时,首先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高校需要充分调研,确定自身的管理需求和服务目标,找准社会化改革的切入点和重点,确定改革的目标和实施的方向。
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方案
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方案背景近年来,医院后勤管理面临着日益增加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建议采取社会化管理方案。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医院后勤管理的专业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方案内容1.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专业服务供应商合作,包括清洁服务、餐饮服务、设备维护等,通过外包方式提供后勤服务,以减轻医院管理层的负担,同时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引入现代管理技术: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后勤流程,包括物资采购、库存管理、设备维修等,提高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
3.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指标,对服务供应商和后勤团队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4. 加强培训和交流:建立后勤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与其他医院后勤部门的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5. 建立监督机制:设立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后勤服务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和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社会化管理方案,预计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医院各项服务的顺畅进行。
- 减轻医院管理层的负担,使其更专注于医疗服务和质量控制。
-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减少内耗和管理难度。
- 降低后勤管理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建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提升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总结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方案将带来更专业、高效和可持续的后勤管理,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与专业服务供应商合作、引入现代管理技术、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培训和交流以及建立监督机制,我们相信这一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中等教育【发文字号】京政办发[1999]91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1999.12.24【实施日期】1999.12.2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的通知(京政办发[1999]9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各高等学校:市教委等部门制订的《北京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已经市政府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贯彻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促进首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现提出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三年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从北京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政府主导、区域联合、行业联办、因校制宜的方针和后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按照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发展后勤产业减轻学校负担,有利于学校发展与稳定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实现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革目标将学校后勤与学校行政管理分离,形成各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形成契约关系;各类后勤服务实体自行定岗定员,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化管理,收费服务,从而实现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
以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为基础,组建若干区域性后勤服务集团,形成规模经营,在保障学校后勤。
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军队后勤保障工作越来越复杂、多元化、专业化,要满足战争需要和士兵需求,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实行社会化改革。
但是,这项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
本文将就此问题给出一些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去中心化管理军队后勤体系过去一直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但社会化改革需要通过改变这种模式转向更加灵活和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
这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协调,确保军队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得到及时的物质和财务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和资源服务机构的支持,以保障军队后勤工作的高效、公正、透明。
二、培养专业人才要实现成功的社会化改革,必须首先培养一支能够独立管理后勤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
这需要将军队的后勤部门与社会机构紧密结合,吸收社会上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作者和行业专家来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业培训,注重培养人才,建立一个高端的人才管理体系,帮助其快速适应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需求。
三、提高管理的透明度由于国家部门相对封闭,社会治理不够透明,因此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可以使改革更加透明,让更多的公众能够了解军队后勤支援的真实情况。
通过网络、新媒体、公示等方式,加强对军队资源和财务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军队后勤部门应加强自身的透明化建设,做到管理的透明化,以便公众了解军队的后勤工作,提高公众对军队后勤支援的信任和认同度。
四、建立长效机制军队后勤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实行社会化改革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
因此,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改革取得持续稳定的成果。
创造有利于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士兵生活的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机构和企业加强与军队后勤系统的联系,促进军民融合,建立一种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使社会和军队双方都能够从中受益。
以科学的发展观做指导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板
以科学的发展观做指导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实践,文章论述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中与时俱进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后勤社会化南京理工大学以科学的发展观做指导,紧密结合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
1 积极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牢牢把握后勤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学校的发展除做好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外,还需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以后勤的持续发展支撑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把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主要体现在:始终把握后勤改革的方向学校牢牢把握后勤改革的正确方向,明确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以保障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服务学校建设为根本,坚持“四个不能变”。
即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后勤改革的领导不能变,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不能变,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的目标不能变,坚持“三服务两育”的宗旨和为高等教育服务的产业属性不变。
提出了“规范分离、集约经营;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的后勤改革方针,以及“以规范分离为突破口,以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以建立校园管理的契约化物业管理体制和面向师生服务的社会化经营服务体系为阶段性目标”的后勤改革思路。
进而将剥离后的后勤实体建设成为“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服务专业化、标准化”的、有高教特色、我校特点的后勤保障与服务体系,以满足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处理好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学校发展稳定的关系学校的发展是目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手段,稳定是保证。
因此,正确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是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要认真考虑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后勤职工的思想动态,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做到改革中求发展、稳定中推进改革,分阶段地实施改革目标,确保改革中“队伍不乱、人心不乱、工作不断、质量不减”。
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一(四稿)
关于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讨论稿)为深化学院后勤改革,加快后勤社会化进程,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更好地满足学院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据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保证后勤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使后勤从过去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管理、服务和经营功能的规范分离组建准企业化的经济实体,使后勤服务管理实现企业化,后勤服务生产实现专业化,后勤服务产品实现商品化。
经过努力,最终建立起符合我院特点和教育教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后勤社会化保障体系。
近期目标是用一年左右时间,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在现后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后勤集团,实行人事、劳资、财务相对独立的准企业化管理。
中期目标是用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创造条件对宿管、膳食等后勤保障工作进行社会化改革。
然后逐步实现多实体向大实体转变,并在条件成熟时将后勤集团建成实行完全独立的法人资格经济实体。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原则(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出发,通过深化改革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
(三)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
改革要有利于提高学院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院的负担和提高学院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院的发展和稳定,有利于实体的发展壮大和教职工待遇的逐步提高。
三、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撤销现有的后勤服务中心,在其基础上成立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后勤集团,仍为学院附属机构,变行政经费划拔为行政经费划拨和管理服务目标收费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后勤集团共设置6个下属机构,办公室(兼财务室)和5个专业化中心,分别为绿化环卫中心、房产及维修服务中心、水电管理中心、汽车运输服务中心、医务所;根据经营性质不同,划分为以下两类:1、经营性:房产管理及维修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①青年教师公寓的分配、管理与出售;②校内各类设施的中、小型项目维修和改造;③学院招待所的经营管理;④教工集资楼物业管理的前期和试点工作;⑤校内各门店、超市等的经营管理。
总结经验乘势前进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结经验、乘势前进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李岚清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再过10多天,随着2000年的结束,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我们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这对于在新的世纪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两天,我看了会议准备的有关材料,并听取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经验介绍,重点考察了湖北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情况,刚才又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感到很受鼓舞和启发。
关于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总的进展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要求,至立同志已经讲了,我都赞成,请各地、各单位认真落实。
这里,我强调三点: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高校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立足于历史的和战略的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长远发展,对我们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作出了新的概括。
它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是各行各业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指针。
在以知识经济为重要特征的新世纪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科技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
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重在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但在本质上也是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虽然只是少数,但这些人在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却发挥着关键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中共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陕师党发[2011]16号————————————————★————————————————关于印发《陕西师范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已经第九届党委常委会第108次会议(2011年3月22日)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陕西师范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名单中共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陕西师范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陕师党发[1999]8号)实施十余年来,在增强后勤保障能力、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满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需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走出了一条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符合国情与校情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
但是,随着新形势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现行后勤服务体制与机制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事业发展的因素和矛盾。
为了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理顺和优化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保持原有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所确定的“甲、乙方”管理格局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实际,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坚持以有利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利于通过高水平的后勤服务满足广大师生不断提高的优质服务需要、有利于后勤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为标准,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后勤社会化进程。
2.总体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分类管理、增强效能,实现服务保障更加有力,资源使用更加有效,考核评价更加科学,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的总体目标。
在本年度内,完成保障性与经营性后勤实体的重组设立,形成新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完成对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清产核资和分类管理工作,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劳动人事、收益分配、资源占用、财务核算、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形成鼓励竞争、奖优罚劣、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院后勤服务社会化运营管理草案近几年,我院部分后勤工作进行了社会化尝试,但总体上未能突破后勤行政管理的模式,学院办后勤及后勤依赖学院的状况没有从根本得到改变。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思想为指导,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件为依据,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后勤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宗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现实、大胆探索、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逐步实现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二、改革的原则(一)“四个有利于”的原则1、有利于学院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2、有利于保证学院的稳定与发展;3、有利于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提高;4、有利于发展后勤产业,减轻学院负担,提高办学效益。
(二)“服务第一”的原则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始终坚持“姓教”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服从和服务于学院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发展。
(三)整体规划、集中归口的原则对学院后勤服务要整体规划,将学生与教职工的生活后勤、教学与科研后勤、行政后勤等统一归口到后勤服务公司,形成统一市场、集中管理,防止“大后勤”分出来了,又出现校内和部门内的“小后勤”的情况。
(四)“放水养鱼、适度扶持”的原则鉴于我院两校区的差异,且后勤职工较多、负担较重、经营服务市场小等实际情况,从着眼长远的观点出发,为使改革能顺利进行,确保后勤实体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初期,对后勤实体给予适度、合理地扶持,为后勤实体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防止“改革就是甩包袱”、“改革就是高收费”的不正确倾向。
三、改革的目标及范围(一)总体目标:从2011年开始,用二年左右的时间,将原两校区的后勤从学院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或实行经营费用单独核算形式)组建后勤服务实体,建立适合学院教育特点和需要的后勤保障体系。
(二)实施步骤:第一步:在2011年1月以前,将后勤经营服务项目、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成建制地从学院管理体系中规范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后勤服务实体,与学院签订协议为学院提供有偿服务,学院通过制定计费办法,实施监管条例等措施,监控后勤公司的经营服务行为,确保师生享受服务的合法权益。
第二步:在实现第一步目标的基础之上,用二年左右的时间,待条件基本成熟之后,将后勤服务公司完全推向社会。
(三)改革范围: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餐饮、洗浴;2、学生公寓;3、教学、科研、办公等场所的物业管理与服务;4、教工生活区的保洁服务;5、院内的修缮、改造;6、水、电的供应、管理与维修;7、学员宿舍;9、商业网点;10、通勤车辆;11、校园的保洁、绿化与美化;四、改革的内容及基本途径(一)改革管理体制1、组建成立后勤服务公司将从学院管理体系中规范分离出来的单位及人员组建成立“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后勤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后勤公司”)。
通过为学院和社会提供服务获取报酬、谋求发展。
在过渡期内,后勤公司实行学院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总经理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具有对公司人、财、物的调配权、经营权和管理权。
后勤公司设总经理1人(可有分管院长兼职),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人,会计师1人。
后勤公司内设机构和各机构人员编制由后勤公司自行确定。
2、明确后勤公司的监管职能成立专门机构来对学院后勤评估监督和管理,负责对后勤服务实体的服务价格、质量等经营活动行使监督、检查、协调、验收、审核等职责和职能,具体职责是:①专门机构会同计财处等部门制定有关协议文本、审定公司服务收费及标准等,并代表学院与后勤公司签订协议,以契约形式对学院的后勤服务进行管理;②专门机构负责学院维修项目预算的审定,下达相关任务给后勤公司,并督查其完成情况;③专门机构对后勤公司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及后勤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监督,并提出整改意见;④专门机构负责校园绿化和环境卫生工程项目的审定,下达任务并监督完成;⑤专门机构负责学院膳食安全、卫生的监督;⑥专门机构负责督促、检查后勤公司的安全生产;⑦专门机构督查后勤公司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⑧专门机构负责对后勤公司其它服务工作的任务下达及检查、监督与验收;⑨专门机构负责对后勤公司的违规、违约行为依约处罚;⑩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后勤公司与学院的其它事宜。
3、后勤公司不定行政级别,专门机构代表学院对全院后勤服务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管。
专门机构与后勤公司为甲乙方关系,代表学院与后勤公司签订协议,规范公司的行为,检查、监督后勤公司的经营服务。
(二)改革运行机制后勤公司在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运作。
1、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后勤运行机制。
2、依据学院审定的计费办法收费。
3、市场保护与市场竞争相结合。
4、建立起按照会计核算方法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运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或与学院设置往来账目实行单独核算)。
(三)改革资产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根据后勤资产的属性和运营性质,将改革后交由后勤公司经营管理和使用的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服务性资产、服务经营性资产三大类,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1、服务性资产完全用于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具有福利性的,不进入服务成本的资产为服务性资产,学院将这部分资产交由后勤公司使用,委托其管理。
后勤公司对这部分资产应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以发挥其最大效益。
2、服务经营性资产进入服务成本,但以服务为主赢利为辅的,且具有公益性的资产为服务经营性资产。
学院将这部分资产交由后勤公司使用,委托其管理。
3、经营性资产以赢利为目的且可为后勤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资产为经营性资产。
在过渡期内,学院对经营性资产以零租赁的形式交由后勤公司经营管理,其经营收入学院不提成,作为后勤公司的发展基金,不得用于发放工资、福利和奖金。
改革成功后,上缴学院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于补偿后勤公司使用的资产费用及职工的需上缴的各项保险。
后勤公司应对上述三大类资产加强管理,防止流失,以确保国有资产在使用年限内的保值和效用。
同时,后勤公司应按照资产的不同类别,正确区分改革前的后勤资产、改革后学院投入的后勤资产、改革后后勤公司投入的资产,分别进行分类、登记、造册。
同时,后勤公司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后勤资产多元化的投入和管理机制。
(四)改革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公司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劳动人事制度。
进入后勤公司的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管理方式。
所谓“老人”,就是具有学院正式编制的成建制地分离到后勤公司的职工,学院保留其编制属性不变。
“老人”具体享有如下权利:(1)档案工资的晋升与管理“老人”在后勤公司工作期间,其工龄连续计算,原有职级、身份、档案工资、劳动关系等由学院保留;人事关系由学院代管。
并继续将各类调资、调级、补贴的增资部分计入档案工资,退休时,由学院按退休时的标准计发退休工资。
(2)职称评定与技术等级的晋升管理“老人”在后勤公司工作期间,可参加学院同类人员的相应职称评定和技术等级晋升,并将有关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工资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3)住房、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老人”在后勤公司工作期间,在住房政策、独生子女优惠政策、丧葬、抚恤等福利待遇方面,享受与学院其他教职工同等待遇;保险政策(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工会福利、住房公积金等参照有关标准,由后勤公司承担,交学院统一管理。
(4)“老人”退休及管理正常退休。
后勤公司职工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后,回学院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学院教职工退休同等待遇。
(5)人员的流动办法安排到后勤公司的人员,除因工作的确需要,经学院批准调动外,原则上不能再向学院本部流动。
但可参与学院相关岗位的竞聘。
凡后勤公司招聘的非学院正式编制的员工,即为“新人”。
实行“新人新办法”。
其人事关系不进学院,也不进后勤公司,保留在地方人才交流中心或其它单位,完全按企业劳动合同制进行管理和享受待遇。
(6)机构负责人任用在后勤公司成立之前,后勤公司总经理由党委决定,院长聘任的形式产生。
后勤公司各机构负责人由公司研究决定,总经理聘任。
学院党委从后勤公司中任命一名副总经理担任党总支书记。
(7)分配办法在分配上建立“以效益高低定分配,以服务优劣定等级,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绩效挂钩,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
根据岗位职责、贡献大小、技能高低、劳动强度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逐步实行后勤公司自主分配的效益工资制。
后勤公司在扣除经营成本及其它经营费用后,所余纯利润的5%提作公司奖励基金,其具体操作细则,待后勤公司成立后自行制订,并报学院审定后执行。
五、改革的保证条件及扶持政策为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学院将在组织领导、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与支持。
(一)组织领导1、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其人员由院办、工会、人事处、计财处、宣传部、审计处等单位的人员组成。
2、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其政策性强、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
学院各级要加大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宣传力度,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院师生特别是教职员工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师生员工了解、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重大改革。
在各方面为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确保后勤公司的平稳转制和持续发展。
(二)扶持与保障政策1、理顺关系,统一市场。
学院内所有后勤属性的市场(包括场所,项目,业务等)统一交由后勤公司经营和管理,坚决防止和杜绝大后勤分出来了,各单位又出现“小后勤”的现象。
2、学院应关心和支持后勤公司的发展,财务部门应及时按规定拨付应付后勤公司经费,以保证后勤公司的正常运转。
3、后勤公司对学院陈旧老化,超期运行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新费用,由学院承担。
其具体操作程序是:后勤公司提出更新改造方案,经资产和计财处论证,报学院批准后,由学院分步投入实施。
4、后勤公司自身使用资产的修缮、改造工程,原则上由后勤公司承担。
5、在后勤公司挂牌运作前。
如有在改革前承包出去的经营项目,在公司成立时未到合同期限的,则后勤公司应将管理权和收益权一并同时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