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全

合集下载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资料大全

中国现代文学资料大全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范畴: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称“五四”时期的文学。

1917 年 1 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

(多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间的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2、1906 年成立春柳社,1907 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3、1915 年 9 月,《新青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1917 年 1 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这是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命新方案的文章。

1917 年 2 月,《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4、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从理论上提出建设新文学的构想。

5、1918 年 1 月,《新青年》编辑部扩大了阵营。

1918 年1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首次刊发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创作的九篇白话新诗。

1918 年 5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1918 年 4 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随感录”式的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真正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1919 年开始的,周作人于 1921 年 6 月发表了《美文》,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7、1918 年 5 月,刘半农发表《卖萝卜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1918 年 7 月,他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散文诗。

8、1920 年 3 月,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1.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诗界革命”的口号由梁启超在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声誉最高。

3.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4.1916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5.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为文学革命的宗旨,把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6.《小说月报》是20年代小说界第一刊物。

7.各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8.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9.第二次文学论争,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10.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怀旧》。

11.鲁迅自己认为《故事新编》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12.郁达夫自己称王以仁“他是我直系的传代者。

”13.浪漫抒情派小说是五四文学中最明显受西方文学影响的16.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以徐志摩和陈西滢影响最大。

17.周作人的散文历来就有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

18.最能表现周作人散文个性的却是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即散文小品。

1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

20.“意在言外,文必已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这是郁达夫对冰心的性格和散文风格的评价。

21.鲁迅评价“浅草—沉钟社”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时间最久的团体。

22.《戏剧》月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杂志。

23.胡适《尝试集》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别体。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第一时期(1917—1927)“20年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文学萌芽期第二时期(1928—1937)发展期第三时期(1938—1949)相对成熟期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①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③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②、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1.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主要内容: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双簧信》提出三大主义。

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3.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4.1921年1月,北京,文学研究会,创作,人生派或为人生文学5.语丝社,语丝文体,湖畔诗社,情诗闻名。

6.林纾,文言小说,《荆生》《妖梦》7.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8.学衡派。

提出,仓明国粹,融化新知9.章士钊《甲寅》10.《台湾日报》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摇篮。

11.鲁迅,1918年5月《新青年》强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改造国民性问题。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标志者五四新文学创作伟大的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揭露了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吃人本质。

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的精神。

大胆的提出“从来如此,便对么”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救救孩子”呐喊。

12.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13.《野草》还对病态的社会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针砭和批判。

14.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前期的杂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和《而已集》15.王统照,美和爱来弥合缺陷,净化人说。

真正能够“冷静的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的卑锁的人生。

16.许钦文的《鼻涕阿二》,《惨雾》冷峻而沉重,为人民描述了一场乡村的惨酷场景。

《活鬼》嘲讽了旧中国乡村的小孩子娶打媳妇的风俗习惯。

17.蒋光赤代表作品《少年漂泊者》与《短裤党》等。

在中国文学史最早塑造了革命的形象。

18.1922年,台湾就开始出现新文学的小说创作、19.赖和,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也是称作“台湾的鲁迅”。

20.叶绍钧,《校长》《前途》《外国旗》《潘先生在难中》,表现了小市民知识分子的自私与猥琐。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全国)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 )A.沈尹默B.刘半农C.杨振声D.冰心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 )A.知识女性B.高门巨族的少妇C.时代女性D.叛逆女性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 )A.《蚀》B.《虹》C.《路》D.《霜叶红似二月花》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 )A.言情小说B.黑幕小说C.武侠小说D.侦探小说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 )A.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B.南国社C.民众戏剧社D.上海戏剧协社8.丁玲对知识女性性爱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 )A.《在医院中》B.《水》C.《莎菲女士的日记》D.《夜》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A.五卅运动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大革命前后D.大革命失败后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 )A.冷隽平实B.明丽典雅C.感伤悲哀D.古朴晦涩11.中篇小说《二月》的作者是( ) 记;二月月光如水(柔石)A.蒋光慈B.殷夫C.胡也频D.柔石12.王统照的小说《沉思》属于( ) 记;沉思问题:女模特“爱”与“美”化身,不为人理解,到城外去沉思A.乡土小说B.问题小说C.抒情小说D.心理分析小说1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 )A.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B.虎妞与祥子的感情纠葛C.虎妞、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D.祥子与刘四、虎妞的矛盾冲突14.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属于( )A.寓言体小说B.写实小说C.社会剖析小说D.心理分析小说15.巴金的《雪》描写的题材是( )A.工人生活B.家庭生活C.社会革命D.女性生活16.台静农在五四时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记:农民无名A.文学研究会B.语丝社C.未名社D.莽原社17.一直称自己是“乡下人”的作家是( ) 记:乡下虫蚊(虫子、蚊子多)A.王统照B.赵树理C.沈从文D.柳青18.长篇小说《风萧萧》的情节特点是( )A.英雄传奇B.爱情传奇C.间谍传奇D.爱情传奇与间谍传奇19.穆旦《诗八首》抒写的是A.爱情B.自我C.爱情与自我D.爱国之情20.下列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 )A.《高干大》B.《李家庄的变迁》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种谷记》21.下列表现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是( )A.《在医院中》B.《白毛女》C.《倾城之恋》D.《终身大身》22.下列属于李健吾剧作的是( ) 记:舞剑最好安排在春天凉快之时A.《这不过是春天》、《心防》B.《芳草天涯》、《梁允达》C.《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D.《芳草天涯》、《心防》23.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点是( ) 记:沈从文“乡下人”讴歌人性A.乡土情与民族性B.哲理性与爱国主义C.恋土情结与爱国主义D.本土性、本族性与人性的哲理思考24.沈从文小说创造了多种文体形态,下列不属于沈从文小说文体形态的是( )A.写实故事B.浪漫传奇C.自我抒情小说D.讽刺小说25.沙汀《淘金记》所写的内容是( )A.描写恶霸、封建帮会头子以及没落地主之间的斗争B.描写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战后陷入苦闷的抑郁生活C.描写贫苦农民从个人复仇到勇敢地与地主恶霸进行抗争D.描写地方势力与国民党基层官吏之间狗咬狗的斗争26.提倡“恐怖•狂欢•虔格”为创作的“三道母题”的流派是( )A.战国策派B.心理分析派C.新感觉派D.“民族主义文学”27.“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闻一多的:( )A.《忆菊》B.《一句话》C.《发现》D.《死水》记:发现不对28.小说《啼笑因缘》的作者是( )A.张资平B.张恨水C.张爱玲D.无名氏记:《啼笑因缘》很水29.郭沫若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历史剧是( )A.《南冠草》B.《孔雀胆》C.《王昭君》D.《高渐离》30.下列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是( )A.《刘胡兰》B.《王秀鸾》C.《兄妹开荒》D.《赤叶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30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30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
前言
• 什么叫“中国现代文学”? • 1917-1949;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
代中国人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与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相适应;是吸收外来文学(文化)的结 果,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变革。 (前言) 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胡适、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1929-1933, 清华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王瑶、刘缓松、 唐(韬)。(王序)
第二章 鲁迅(一、二)
• 《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中
• • • •
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中国 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30)陈哲衡的《一日》(1917年6月)。 它的创新之处:1、打破了传统情节结构;2、用第三人称描述人 物的心理、幻觉,所有叙述都渗透了主人公的心理;3、“小序” 形成了文本的双重视角—我、余、隐含作者。(34) 《呐喊》,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918-1923,15篇, 后抽出《不周山》。 《彷徨》,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1924-1825,11 内向性,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心理。 叙事模式 1、看与被看(吃与被吃)《示众》《祝福》《药》; 2、离去-归来-再离去《故乡》《在酒楼上》。(31-34)
•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 •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 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 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 胡适的文学理论 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 提出这个观点;二、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 周作人的文学理念 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 《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 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 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 1、林纾(琴 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 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 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 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 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 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 份。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全国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全国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五四时期提倡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主张的作家是A.周作人B.胡适C.陈独秀D.瞿秋白2.文学研究会的基本创作宗旨是A.为文学B.为艺术C.为社会D.为人生3.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最有成就的门类是A.小说B.散文C.诗歌D.戏剧4.鲁迅笔下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A.纯朴B.勤劳C.敢于反抗D.精神胜利法5.鲁迅杂文中批判国粹主义的篇目是A.《我之节烈观》B.《说胡须》C.《春末闲谈》D.《灯下漫笔》6.《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A.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B.依据现代和容纳古籍C.依据历史和容纳现实D.依据现实和容纳历史7.确立冰心散文初步成功并标志其风格特征的作品是A.《寄小读者》B.《山中杂记》C.《笑》D.《往事》8.1928年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意义的作品是叶圣陶的A.《隔膜》B.《线下》C.《潘先生在难中》D.《倪焕之》9.茅盾长篇小说《子夜》成功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是A.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四凤B.赵伯韬、屠维岳、周朴园、吴老太爷C.吴荪甫、屠维岳、吴老太爷、鲁贵D.吴荪甫、屠维岳、赵伯韬、冯云卿10.作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的小说是A.《家》B.《寒夜》C.《灭亡》D.《雾》11.老舍以散文诗笔法来写的小说是A.《断魂枪》B.《柳家大院》C.《黑白李》D.《月牙儿》12.现代作家中被称为“文字的魔术师”的是A.老舍B.沈从文C.鲁迅D.巴金13.沈从文小说《八骏图》运用的写作手法是A.感伤的抒情B.犀利的议论C.复杂的叙事D.细腻的描写14.艾芜解剖民族性格,探索“以农立国”的作品是A.《丰饶的原野》B.《在其香居茶馆里》C.《法律外的航线》D.《故乡》15.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A.周朴园、侍萍、愫方B.周朴园、鲁大海、四凤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D.周萍、蘩漪、方达生16.30年代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和“鬼才”的作家是A.施蛰存B.穆时英C.刘呐鸥D.叶灵凤17.30年代的“左翼”文学创作中表现农村“丰收成灾”的作品是A.《多收了三五斗》B.《牛车上》C.《田家冲》D.《樊家铺》18.抗战初期,梁实秋面对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希望文学表达能够丰富多样,应和此观点的作家是A.张天翼B.沈从文C.胡风D.艾芜19.曹禺描写曾文清与愫方这两个悲剧人物的内心冲突和不同命运的剧作是A.《日出》B.《北京人》C.《原野》D.《雷雨》20.代表解放区早期小说创作的作家是A.孙犁B.赵树理C.丁玲D.刘白羽21.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作者是A.钱钟书B.李劼人C.路翎D.沙汀22.1945年,陈白尘以“夸张、变形、漫画化的手法”创作的剧作是A.《岁寒图》B.《心防》C.《乌鸦与麻雀》D.《升官图》23.夏衍1949年以后完成的第一部话剧作品是A.《在新事物面前》B.《刘莲英》C.《妇女代表》D.《考验》24.50年代末,表现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诗歌是A.《望星空》B.《胡桃坡》C.《山歌传》D.《雾中汉水》25.李凖的《李双双小传》以轻松的笔调抒写的形象是A.中国城市妇女B.中国农村劳动妇女C.中国城市青年D.中国农村青年26.王安忆小说“三恋”中成就最突出的是A.《荒山之恋》B.《小城之恋》C.《锦绣之恋》D.《倾城之恋》27.“十七年”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收获的领域是A.农民和工人题材B.历史和现实题材C.战争和历史题材D.知识分子和农民题材28.“十七年”期间作家们写的战地通讯报告的大型选集是A.《英雄列车》B.《王永淮》C.《祖国在前进》D.《志愿军英雄传》29.《红旗谱》中朱老忠的性格特征之一是A.动摇性B.革命性C.侠义性D.软弱性30.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艺术特点是A.浓郁的叙事笔调B.清淡的叙事笔调C.浓郁的抒情笔调D.清淡的抒情笔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

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

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老舍小题1、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2、1921发表短篇处女作《她的失败》,在英国完成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均连载于《小说月报》3、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294、6部长篇《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转》1934、《骆驼祥子》1936、《文博士》1936--1937、《大明湖》被战火所焚,1部中篇《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3个短篇小说集《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5、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长篇:《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1948,短篇小说集《贫血集》1944、《东海巴山集》1946、《微神集》1947,话剧《残雾》1940、《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 30年代新诗1、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1931创办《诗刊》季刊2、1932年施蛰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3、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合集“汉园三诗人”《预言》何其芳1945、《二十岁人》徐迟1936、《绿》玲君1937、《石像辞》南星1937、《春野与窗》林庚19344、何其芳,把自己写诗的道路成为“梦中道路”,《预言》、《季候病》、《再赠》废名代表作《十二月十九夜》林庚《沪之雨夜》、《夜行》、《空心的城》5、政治抒情诗:郭沫若诗集《恢复》殷夫,原名徐伯庭,学名徐祖华,笔名白莽,《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等4本诗集,《别了,哥哥》、《血字》、《议决》、《一九二五年的五月一日》,被称为“红色鼓动诗”6、蒲风,原名黄日华,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7、长篇叙事诗:杨骚《乡曲》、穆木天《守堤者》、王亚平《十二月的风》、柳倩《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我们的堡》、江岳浪《饥饿的咆哮》8、臧克家,新月派,1933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1934《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是有名的诗篇,被称为农民诗人、乡土诗人9、田间和艾青的诗歌创作开始也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年-1949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年-1949年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名词解释: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一、关于“现代”二、分期问题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导论一、关于“现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表现对象: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②创作手法: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③重视思想理论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传:感悟式、评点式(2)联系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3、小结: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重视学习、吸收、借鉴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二、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自我的认识动力“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时间:1917--1949(现代文学30年)1.开端: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2.结束:1947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文代会)召开二.分期1.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破灭,生长期、萌芽期2.第二个十年(1927-1937),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发展期、繁荣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3.第三个十年(1937-1947),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相继胜利第一编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一.背景1.文学创作语言与社会生活语言不相符2.文学作品的反封建化二.发生和发展(一)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1.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阵地,宣传“民主与科学”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中发表《敬告青年》(二)“五四文学革命”的三次论争1.对保守派的论争(1)林纾反对《文学改良刍议》,发表《论古文之当废》。

陈独秀回复,北大教授刘师培、黄侃反对陈独秀,创《国故旧刊》注:林纾,又名林琴南,翻译官。

(2)林纾写信给蔡元培,攻击《新青年》中发表的五四文学作品。

蔡元培回复(《答林君琴南书》)。

林纾创作《荆生》《妖梦》。

(3)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2.对复古派的论争(1)学衡派创办《学衡杂志》。

代表人物:东南大学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克潇(2)甲寅派创办《甲寅杂志》,两年后停刊,被称为“老虎杂志”司法教育总长章士钊在小学进行文言教育3.新文学阵营自身的分化(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①激进的革命派,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1919 年5月,主编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②温和的改良派,1919年胡适主编,陈独秀创刊的《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讨论些主义》③胡适与李大钊论争“问题主义”,1920年初分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

第一章文化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第一节概述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答】“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答】“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答】l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人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

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

他还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

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此举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

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际和代表性作家作品【答】文学革命发动后,很快便形成规模和声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取得了重大的实绩:一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三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2.1917 年1 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剧”之先。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剧作。

3.鲁迅在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5.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第三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彷徨》《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最早发表在当时北京的:《晨报副刊》7.在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唱起双簧,正式拉开这场斗争的序幕。

9.第一批新诗作家(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

11.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等12.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3.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1916年)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新青年》)是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挑战进击的主要阵地,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14.诗歌三大潮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15.象征派代表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戴望舒、李金发、梁宗岱、冯至、卞之琳16.湖畔诗派代表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冰心、冯至等17.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四、新文化运动的本质 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 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 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特别是1917年《新青年》 迁到北京后,更是结集了一大批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并 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 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 西方请进德先生(民主Democracy )和赛先生(科学Science), 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学术、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2、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 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 用西方文化。
第一章 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20年代文学论争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爆发的思想背景
1、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处于内焦外困之中,中国沦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状态。当时的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眼光探首域外,向 西方寻找救国的方略,主张开放国门向西方学习,林则徐、龚 自珍、魏源等人是先驱。 2、到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和梁启超将这一思想腿向高潮。他们 直接提倡西学,办新式学堂、学会,办报纸。所谓“家家谈时 务,人人谈西学”。 梁启超的“三界革命” 。 3、译介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思想是晚清维新 运动在文化上的一个贡献。
绪 论(1)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 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 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 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 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 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 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 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 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 “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 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 新型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庐隐:《海滨故人》
• 淦女士(冯沅君):《隔绝》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二、三)
• 通俗文学以趣味性娱乐性精神消费商业文化为主要特征。 • 鸳鸯蝴蝶派: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
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格调偏于世俗与媚俗,据说“卅六鸳 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是他们的常用语,他们因此 而得名。主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吴双热的 《孽冤镜》和李定夷的《(雨员)玉怨》等,他们被称为 “三鼎足”。1912-1917年是鸳鸯蝴蝶派的繁盛 时期。(71)《礼拜六》,1914年创刊的消闲周刊。 (71)
• 《呐喊》,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918-1923,15篇,
后抽出《不周山》。
• 《彷徨》,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1924-1825,11 • 内向性,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心理。 • 叙事模式 1、看与被看(吃与被吃)《示众》《祝福》《药》;
2、离去-归来-再离去《故乡》《在酒楼上》。(31-34)
• 周扬1933年11月在《现代》上以“周启应”的笔名发表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一文,介 绍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 创作原则。这件事对中国后来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54)
“新月派” (梁实秋):文学无阶级性,天才论。(156 -157)
“性灵文学”(林语堂):1、强调自我审视与表现;2、 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流露。(157)
年,国民党曾对“左联”进行过查禁、通缉、逮捕甚至杀 害。1936年春,“左联”为了配合全国的抗战形势宣布解 散。“左联”在这段时期翻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特别是外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推动 了文艺大众化运动。但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也有一个曲 折的过程。鲁迅、茅盾对他们有过合理的批判,胡秋原、 苏汶(第三种人)在与他们的论争中也提出过一些合理的 建议。 (150-154)
二月号,三大主义。(8)
• 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的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表现人生,反映时代, 提倡白话写作,揭开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的一页。(12)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郑振铎、 沈雁冰等12人,《文学旬刊》《诗》《戏剧》等,宗旨是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属“为人生”或现实主义的一派。(16)
清华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王瑶、刘缓松、 唐(韬)。(王序)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二)
1917-1931
• 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一,自明(清)朝以来的白
话文运动趋势;二,科举制度的废弃;三,清朝皇权制 度的颠覆与后来的军阀混战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 适宜的空间;四,外来文化的冲击。(3-5)
• 乡土小说:是指生活在都市靠回忆来描写故乡农村(或者
城镇)的生活,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现代乡土小说产生在五四之后。鲁迅是开风气者,《风波》 《故乡》为后来的乡土小说建立了规范。后来乡土小说的 代表作有王鲁彦的《柚子》《菊英的出嫁》、彭家煌的 《怂恿》、台静农的《地之子》、许钦文的《故乡》、蹇 先艾的《水葬》、许杰的《,对现代小说的建立有着不 小的贡献。(52-55)
•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 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 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
• 胡适的文学理论 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
提出这个观点;2、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
• 阿Q的精神胜利法:盲目自大-阔;易于遗忘-
哭伤棒;转嫁屈辱-拈小尼姑;自欺欺人-儿子 打老子;自轻自贱-打自己。它揭示了我们民族 的普遍心理,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37) 农民、国民、人。
• 《故事新编》 8篇。取材于神话,多有自己的想
像,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不周山》——《补 天》。《序言》—成仿吾。(298-301)
•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
郁达夫、成仿吾等,《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 《创造月刊》,以1925“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 表现自我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期转为革命文学。(17)
• 新月社:最初是文化社交团体(英美留学生),1923年发
起于北京,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后 形成了一个诗社,《诗镌》《新月》,新格律诗。(18)
• (鲁迅)杂文的意义:1、与现代传播媒介、现代
大众生活紧密联系,是富有现代性的文体;2、没 有固定的样式,是具有先锋性的文体。(290)
• 鲁迅杂文的特点:1、内容的批判性;2、剖析的
深刻性;3、分类的概括性;4、言说的主观性;5、 语言的创造性。(291-298)
• 《野草》诗化写作 生命体验,开创了独语体; •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开创了闭话风。(40)
• 《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青年杂志》,
1917迁至北京,倡导“人权、平等、自由”和“民主 (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 关。(5-6)
•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1917年1月发表于《新青年》,
文言已经丧失活力,“八事”,是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 (7)
•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
• 周作人的文学理念 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
《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 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
• 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 1、林纾(琴
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 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 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 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 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 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 份。
•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他们留学日本接受了欧洲19世纪浪 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学习了日本当时流行的“私小说” 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技巧。他们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 心境。主要的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庐隐、淦女士。 (56)
• 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沉
• 问题小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小说文
体,这类小说主要是探讨一些人生课题,它的形成除受新 文化运动的影响外还受着西方文学思潮的刺激,主要的代 表作有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的《这也是 一个人?》《潘先生在难中》、冰心的《斯人独憔悴》、 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其总体倾向属现实主义。 爱与美。(47-51)
中国现代文学史
前言
• 什么叫“中国现代文学”? • 1917-1949;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
代中国人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与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相适应;是吸收外来文学(文化)的结 果,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变革。 (前言)
• 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 胡适、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1929-1933,
•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是抒情的时代,那么,第二个十年是叙
事的时代。(162)
第二章 鲁迅(一、二)
• 《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中国 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30)陈衡哲的《一日》(1917年6月)。 它的创新之处:1、打破了传统情节结构;2、用第一人称描述人 物的心理、幻觉,所有叙述都渗透了主人公的心理;3、“小序” 形成了文本的双重视角—我、余、隐含的作者。(34)
•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
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 -149)
• 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
• 鲁迅、茅盾的处境。(149) • “左联” 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
• 1938年,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推举张恨水为理事,表
明新文学向通俗作家发出团结的信号。国统区提倡“文章 下乡”,“文章入伍”。通俗文学加强了现实批判性和文 化探索精神,向雅的方面发展。(415-416)
• 毛泽东提倡“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
气派.(423)
• 张恨水 安徽潜山人。处女作《南国相思谱》。
• “京派” 也称“北方作家群”,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方以
《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水星》、《文学 杂志》为阵地形成的一个作家群体。他们一般是非职业化 的学者型作家,朱光潜、沈从文是他们在理论上的代表人 物。他们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强调 文学应该追求人性的永久的价值。(159、160)
第三章 小说(一)
• 小说地位的变迁 梁启超、新式教育、稿费制度、西洋小
说的影响。(45-47)
• 新潮社: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学生团体,1919创办
《新潮》综合杂志,提倡新文化鼓吹文学革命,三年多的 时间共刊出小说22篇,其中坚分子并非文学家的罗家伦 是最早发表问题小说的作家之一。俞平伯、叶圣陶等(47)
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家指摘新文学的缺点是抄袭外国和性 欲描写。(73)。
• 通俗小说的样式:言情、武侠、侦探和历史。(71-77) • 雅文学向俗文学靠拢: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
题》、《大众文艺的问题》,鲁迅:《文艺的大众化》、 《门外谈文》,茅盾:《问题中的大众文艺》,《“连环 图画小说”》;海派作家张资平、叶灵凤。;俗文学向雅 文学靠拢:张恨水、刘云若。(260-261)
沦》、《迟桂花》等,写法是直抒胸臆,写性的苦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