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生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品德形成的阶段(凯尔曼) • 依从阶段: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按照社
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 的行为。
• 认同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
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 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
心打碎了一盘玻璃杯。
• B、妈妈不在家,另一个孩子为了偷柜上的糖果吃,
结果打碎了一只玻璃杯。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 –他律:10岁之前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
–自律:10岁以后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价值标准。 • 认知矛盾是导致从他律到自律的关键因素,其顺 序是固定不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观点:道德认知集中在道德判断(道德评价)上。道
德判断的成熟先与道德行为的成熟。
• 特点:具有结构的差异性、不变顺序性、结构的整体
性和层次的整合性。
•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道德判断的发展的水平 –前习俗水平(0—9)
•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 常用的技巧: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作用,
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考虑学生原有态度特点;逐步提
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 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 果影响行为的改变。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三、利用群体约定
四、价值辨析: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价值选择,认清自
10第十章 德育
第十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对德育的理解P301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教育,使受教育者逐步社会化,形成社会需要的品质的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补充:德育的意义1、重视德育是历代学校教育的普遍规律2、加强德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3、加强德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需要。
4、加强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补充:德育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等,——基础思想教育:对人的态度、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教育——目标政治教育: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教育——目标德育的外延和内涵内涵:养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活动。
外延:不同观点;一因素说德育即道德教育二因素说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三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四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1、强制灌输式德育2、庸俗功利主义德育3、形式主义德育4、价值相对主义德育二、德育的功能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生存功能德育的核心作用就在于促进儿童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享用功能人一般倾向于追求自我完善。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是比较幸福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与满足,而且也是有所得的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发展功能智能是所有正常人都的基本素质之一,但这种素质发展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所用,则是受人的价值观、信念等的支持,个体越崇尚和追求真善美,就越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动力,个体的智能发展水平就越高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一个与人为善的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为人豁达的人,一个心理比较健康的人,往往也是比较长寿的人。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利用群体的约定: 三、利用群体的约定: ——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 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 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 定对个体有一定的约束力。 定对个体有一定的约束力。 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的发展的水平 与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定 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②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 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 ③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新行为主义的品德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主要观点: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 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儿童的学习不必 经过直接反应,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的 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 中进行体验学习。观察学习中,观察的对象称为 榜样或示范者,学习的主体称为观察者。观察学 习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 机过程四个部分。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前面“影响人格发展的因 、家庭教养方式(前面“ 已讲过) 素”已讲过) 2、社会风气 、 3、同伴群体 、 内部条件: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 3、道德认识水平(直接影响道德判断水平) 、道德认识水平(直接影响道德判断水平)
经典实验: 模仿学习实验: ①目的:测量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②材料:道德判断故事 ③程序:分三个等组。一道德判断有进步, 给予强化;二道德判断有成人做榜样,积 极强化;三有榜样,无强化。→无榜样、 无强化测量其判断。 ④结果:二、三好于一;三最好。 ⑤结论:成人榜样起作用,而强化作用不 明显。且道德判断不是年龄差异,而是个 体差异,受榜样影响。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态度: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他律道德:指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4.自律道德:指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5.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
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称为态度定势。
1.简述态度的实质?答: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映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简述品德的实质?答:(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它不是个体的先天禀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常的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或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简述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答:(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象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4.简述皮亚杰的到的发展阶段论?答:(1)他律道德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2)自律道德的、阶段:指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5.简述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答:(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阶段:①: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②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③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④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⑤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⑥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6.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三、不良品德的矫正 • (三)矫正不良品德应注意的问题 • 1.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 • 从总的策略上讲,应当采取医生治病的方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扶正祛邪、对症下药。在没有出现不良行为之前要做好预防工作,尽 量消除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治标是指制止过错行为的发 展和蔓延,治本是从更深的层次上铲除病根。 • 2.劝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 劝导是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规劝别人改变某种错误的态度。劝导时应 注意以下问题:与人为善、态度真诚;尊重人格、保护自尊;讲理透 彻、言语生动;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创造气氛、抓住时机。
第十章
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 品德形成的过程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
品德形成的过程
品德
又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一种个体心 理现象,实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 行动上的表现。同时,品德是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 动的统一,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 •
• • • •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 (三)道德信念的确立 • 学生的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 (一)道德情感的形式 • 1.直觉的道德情感 • 直觉的情感体验是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突然 发生的。意识不是十分清楚的,缺乏自觉性。 • 2.形象性的道德情感 • 形象性的道德情感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通 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 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道德体验,首先是由于这些形象本身是 作为社会道德经验的化身而存在的,它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道德 要求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扩大个人的道德经验。其次,由于这些形 象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因而常常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可以引起人 们情绪上的共鸣,从而成为引起人们有关的情绪体验的信号。
第十章德育原理
第十章-德育原理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2.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主体。
3.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5. 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6.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它们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源泉和基础。
7.德育原则主要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区别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同其他剥削阶级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根本点。
9.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既要遵循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这就是知行统一原则。
10.对后进学生的教育既要注意发现,扶植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并在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克服其消极因素。
具体运用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原则。
11.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和德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和谐统一发展并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及表现的规律提出来的。
1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的原则是依据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规律提出来的。
13.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决定的。
14.德育过程是由相互制约的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15.知指品德认识,它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6.我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品德的形成
含义: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阶段个体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个体的行为试图与榜样一致,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具有自觉性、主动性与稳定性。
⑶内化
含义:个体的思想观点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原来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又叫“好孩子”定向阶段:认为社会大众认可(传统)的就是对的,判断行为依据动机:利他就好,利己就错。
维护权威或秩序(遵守法规)定向阶段:遵守公共秩序,接受法律权威,判断行为好坏依据是否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准则。
⑶后世俗水平:个体不止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习俗和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赞赏(珍视)
——重视和珍惜所做的选择
——公开表示自己的选择
行动
——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
——重复根据自己的选择所采取的行动
5、群体约定
6、赏罚控制
做法:奖励具体的道德行为;强调内部奖励;适度惩罚不良行为(给予某种厌恶刺激或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特权)。
⑵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经常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
⑶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件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2、品德的结构
⑴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其结果是形成道德观念,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个人品德的核心。
⑵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和行动时产生)。有三种表现形式:直觉式的道德情感、想象式道德情感、伦理式道德情感。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
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 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 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 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 发展的。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 律道德; 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 道德。
第十章
品德的发展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什么是品德?包括哪些成分? 第二节 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 素 第四节 良好品德的培养 怎样才能培养好的品德?
2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和倾向。
26
3.动作再现过程
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 复制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 再现,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模仿再现榜样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 主要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 作监控三步。
27
4.动机过程
由复制行为而得到强化。 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 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人的活动的动机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 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 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一致时激励作用最大 28
18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 观念上发展起来的。 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 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 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 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10 第十章 品德的发展
第十章品德的发展第一节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围不同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3.品德与道德所产生的需要不同(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现象、道德规范及其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
中小学生要重视培养是非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友谊感、羞耻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等。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性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性情感体验。
(三)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识,只有道德行为才使品德具有社会价值。
三种基本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品德的发展就是这些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个综合过程。
第二节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 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成为他律道德,在10 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二、科尔伯特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道德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道德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中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般过程与条件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态度1 、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的⾏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2 、实质:态度是⼀种内部准备状态,⽽不是实际反应本⾝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为的选择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的3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为成分(⼆)品德1 、定义:使社会道德在个⼈⾝上的体现,使个体依据⼀定的社会道德⾏为规范⾏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理特征和倾向.2 、实质:反映了⼈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认识与⾏为的统⼀.3 、⼼理结构:道德认识 ----个体品德中的核⼼部分道德情感 ----直觉的、想像的、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 、相同点(实质、结构)2 、区别:范围不同:态度⼤;品德⼩.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中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P156-161)(⼀)理论⽪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道德⾃律道德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三⽔平六阶段(⼆)基本特征伦理道德发展具有⾃律性,⾔⾏⼀致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般过程与条件 (P162-1165)(⼀)过程依从认同内化(⼆)条件外部条件(家庭的教养⽅式、社会风⽓、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其他因素)四、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P165-171)有效的说服树⽴良好的榜样利⽤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 •
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答1)联系: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 品德不良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 (2)区别:1过错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而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 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2过错行为具有情绪和不经 常的特点,而品德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过错 行为的后果具有扰乱性,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而品德不良行为 的后果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且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
• • • • • • • • • • • • • •
7、道德行为包括 道德行为技能、道德行为习惯。 8、态度 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或行为方式 选择的心理倾向,品德 是依据一定的 道德和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前习谷水平、习俗水平 和后习俗水平。 10、伦理道德 既是道德关系 的概括,也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动荡性。 12、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内化。 13、认知失调 是态度改变先决条件 1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学校教育、同伴 群体等。 1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知和体验 ,跟随他人行动 的现象。 16、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7、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处于判断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是社会契 约和普遍伦理取向。 18、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人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 因素是认知能力、社会关系。 19、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 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中心 方式 来考虑问题 20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观念 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 •• •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与道德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二)、条件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四、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0-9岁)(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2、习俗水平(9-15岁)(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品德的形成
故事讲完后,皮亚杰常对儿童提一些问题, 例如:“你听懂了刚才的故事吗?”“第一个 故事的男孩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打破杯 子?”“这两个男孩子哪个更淘气?”“你若 是爸爸,更应该惩罚谁呢?”等等。 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 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 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 向“自律”发展。
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
发展起来的。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 平等,而这种公正和平等是符合儿童自身的特殊 情况的,公正感成为情感领域中的核心规范。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
有效榜样的特征: 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 与学习者自身情形相关或相似的行为; 榜样行为对学习者来讲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 做得到; 榜样的示范行为具有可信性,即学习者相信榜样做 出某种行为是出于自然,而不是具有别的目的; 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观察学习在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许多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 得的。所以,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 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 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 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 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 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2 道德情感: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 的情感体验 (1)内容: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 集体感 (2)形式:直觉的道德感 想象的道德感 伦理的道德感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
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
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单选题] 1、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A 伦理的道德情感B 想象的道德情感C 直觉的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单选题] 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单选题] 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 道德认识B 道德信念C 道德情感D 道德意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单选题] 4、()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 能力B 性格C 态度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单选题]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
它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人们坚持某种道德义务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单选题] 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 知识经验B 观念和信念C 道德认识D 道德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单选题] 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 品德B 态度C 意向D 技能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态度。
[单选题] 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三、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 • • • • (三)道德行为训练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 2.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行为习惯是稳定的、自动化的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的形 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外部标志。 第一,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向和自觉性。 第二,通过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建立,创设使学生产生或重复良好行为 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第三,提供道德行为的良好榜样,启发学生模仿。 第四,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练习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要使学生认清坏习惯的害处,并 交给学生一些用来延缓、抑制坏习惯出现的方法。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三、不良品德的矫正 • (三)矫正不良品德应注意的问题 • 1.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 • 从总的策略上讲,应当采取医生治病的方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扶正祛邪、对症下药。在没有出现不良行为之前要做好预防工作,尽 量消除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治标是指制止过错行为的发 展和蔓延,治本是从更深的层次上铲除病根。 • 2.劝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 劝导是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规劝别人改变某种错误的态度。劝导时应 注意以下问题:与人为善、态度真诚;尊重人格、保护自尊;讲理透 彻、言语生动;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创造气氛、抓住时机。
• •
• • •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2.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言行脱节的情况吗?如果 存在,原因是什么? 3.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谈谈你的观点。 4.试举学习和生活中有关品德方面的例子,从理论和 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三、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 主要应该包括道德动机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训练等三 个方面。 • (一)道德动机的激发 •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原因或动力。 • 第一,教育者首先要研究人的需要,尤其是青少年特有的需要结构及 其矛盾运动的规律。少年学生的主要社会性需要有:交往需要、自尊 的需要、与异性交往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 • 第二,要不断调整学生的需要,使其高级的精神需要不断扩大。 • 第三,激发学生动机时,在方法上主要依靠表扬、鼓励、竞赛, 同时注意因人而异、不拘一格,从而激发动机的力量,产生良好的行 为。
第十章
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 品德形成的过程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
品德形成的过程
品德
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行动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一种个体心 理现象,实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 行动上的表现。同时,品德是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 动的统一,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 2.通过美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发展 •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美感包括自然美 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 • 3.教师通过自身情感的积极引导与影响,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 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移情性。 • 一是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情感热爱每 一个学生,以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二是教师必须首先动真情,做感 情投入的表率。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三、不良品德的矫正 • • • • • • • (二)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 1.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 2.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 3.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 4.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正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 6.奖励和惩罚是矫正青少年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强化手段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 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 • 伦理性的道德情感是清楚地意识到道德理论、道德要求及其意义, 与理论认识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自觉 性和概括性,表现得比较深沉和持久。 •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 1.通过知、情结合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 道德情感是受道德理性内控的感情。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有密切的联 系,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 发展而发展。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二、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
点击查看
家庭方面 的原因
社会方面 的原因
学校方面 的原因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二、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
主观原因
缺乏正确 的道德观 念和道德 信念
道德意志 薄弱
受不良行 为习惯的 支配
性格上的 某些缺陷
某些需要 没有得到 满足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三、不良品德的矫正 • (一)不良品德的转化过程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三、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 (二)道德意志的锻炼 • 道德意志的锻炼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 第一,让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 性。 • 第二,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 第三,严格要求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制度。 • 第四,按学生的意志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是存在个别差异的,因此,要根据学生意志的特点,找出薄弱环节, 重点培养。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三、不良品德的矫正 • (三)矫正不良品德应注意的问题 • 3.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 批评要及时;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小题大作、无限上纲上线;批评 应尽量个别进行,万不得已时,不要过分地张扬;批评时不要和别人 比较,免得分散注意力或制造不必要的人际矛盾;批评时不能抬高自 己,盛气凌人;批评应开诚布公,不要绕圈子;批评时要注意创造一 种良好的沟通气氛,注意自己的姿态、表情和语气;批评时应允许被 批评者辩解和说明情况;批评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多地唠叨;批评时 不要太计较对方冒失的话,不要一味追究对方接受批评的态度,要始 终把重点集中在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上。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 4.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方面,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道德认识生发的道德情感和产生的道德 需要之后,只有付诸道德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到道德情感的满足,并 且在道德情感的满足中真正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升华,由 此而产生更深刻的道德情感、更强烈的道德动机。 •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各种实践,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激活、丰富 自己的道德情感。同样,情感能够使学生更积极地去接纳、认可道德 认识,把理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第一节
品德形成的过程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 • • • • • • • 1.前习俗水平(0~9岁) 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 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2.习俗水平(9~15岁 第一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 第二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又称原则水平。 第一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第二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第二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
一、不良品德的特征 • 从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角度上看,过错行为是产生不良品德的最直接原 因,也是预防和矫正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关键所在。过错行为 和不良品德的主要特征如下: • 第一,在认识特征上,是非观念模糊或颠倒;错误的人生价值取 向;有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已形成一定的反动立场;他们的认识中并 不是没有一点儿正确的道德观,在一定的场合或时间,某些正确的道 德观念也能起积极的作用。 • 第二,在意志特征上,有明显的两极性,在正确方向上自卑,意 志薄弱;在错误方向上自负,畸形地发展着意志力。 • 第三,在动机特征上,表现为动机内容的利己主义,动机方式的 偶发性和简单性,容易为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动机过程突出 地表现为易变性,动机斗争往往易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 • 第四,在行为特征上,有各种特殊性,一般的行为特点是类型集 中、偶发性强,结成团伙,凶狠残忍,互相传染等。
第一节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形成的过程
功能结构说 因素构成说
心理结构
系统结构说
第一节
品德形成的过程ຫໍສະໝຸດ 二、国外具代表性的品德认知发展理论 • • • • • • • 品德的发展,是指在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品德的发生、发展和 变化,即人生历程中品德成分、品德结构及其功能的发展变化。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观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7、8岁)又称他律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0~12岁)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 道德认识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知识的掌 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确立。 (一)道德知识的掌握 (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趋势如下: 从“他律”到“自律”,即从仿效别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地进行评价; 从“结果”到“动机”,即从依据行为的外部结果过渡到依据行为的 动 机和意向; 从“对人”到“对己”,即从偏向评价别人发展到学会评价自己; 从“片面”到“全面”,即从带有较大片面性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全面 的 评价。
• •
• • • •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 (三)道德信念的确立 • 学生的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 (一)道德情感的形式 • 1.直觉的道德情感 • 直觉的情感体验是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突然 发生的。意识不是十分清楚的,缺乏自觉性。 • 2.形象性的道德情感 • 形象性的道德情感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通 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 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道德体验,首先是由于这些形象本身是 作为社会道德经验的化身而存在的,它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道德 要求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扩大个人的道德经验。其次,由于这些形 象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因而常常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可以引起人 们情绪上的共鸣,从而成为引起人们有关的情绪体验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