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九章德育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九章德育
德育反思的途径
包括自我反思、同行交流、学生反馈 、专家指导等,这些途径可以帮助教 育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德育工 作。
提升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更新德育理念
丰富德育内容
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德育 理念,使德育工作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丰 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导向性原则
德育应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又要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严格要求 。
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道德实践的训练,使知行合一。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 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 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德育熏陶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和风采,营造健康向上、 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02
德育过程与原则
德育过程的阶段性
01
02
03
04
认知阶段
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和记忆等 方式,形成对道德规范的初步
认识。
情感阶段
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对 道德规范的情感体验,形成道
德情感。
意志阶段
学生在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形 成坚定的道德意志,愿意为履
行道德规范而付出努力。
行为阶段
学生将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 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形成

教师考试必备 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9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师考试必备 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9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 (一)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 达到自律, 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科尔伯格理论的启示
鉴于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 鉴于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德 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 特征加以实施,同时, 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 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 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 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 为了形成道德认识, 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 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 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故事1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 诉他的丈夫海因茨, 诉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 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 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2000美元 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茨 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 1000美元 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 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 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 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 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 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及时 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 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海因茨 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 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法官是应该判他 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 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

第九章德育论

第九章德育论

第九章德育理论第一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涵义(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法制、心理等教育。

狭义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德育的重要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目标(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总体要求。

它是德育内容、方法、管理和评估的依据。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3.德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总目标: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三、德育内容(一)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它由几方面组成。

1.政治品质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良好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政治纪律性。

2.思想品质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包括劳动观点、群众观点、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等。

3.道德品质教育。

培养为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文明礼貌的言行习惯等。

三者既有区别, 又有密切联系。

在不同学段, 各有侧重。

德育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 它与社会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公民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但内涵又有差异, 不能混为一谈。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教育学 第9章 学校德育

教育学 第9章 学校德育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实施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4.实际锻炼法 指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得 到锻炼,从而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 要注意做到: 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际锻炼,提出具体明确要求 并进行检查;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锻炼; 要给学生以必要帮助,促使学生持之以恒,实现积 习成德。
一、德育过程及其认识 (二)德育过程的要素 构成德育过程的因素广泛而复杂,包括教育 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 方法、德育环境以及德育过程管理调控等。 其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 方法等四个因素,被称为德育过程的“结构 性”因素,简称德育要素。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 育 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实施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 榜样示范法 3. 陶冶教育法 4. 实际锻炼法 5. 修养指导法 6. 品德评价法 7. 心理咨询法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实施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理教育法 是指通过说理传道,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学生,从 而提高其思想觉悟的教育方法。 要求做到: 说理要民主平等,不能以强制方式迫使学生接受现成 结论。 说理不能无的放矢,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说理要有感染力。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与运用说理的方式,注意各种 方式的有机结合。
返回到上一级
第一节 学校德育概述
二、学校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目标
学校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 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 要求,亦即学校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的质量标准。
第一节 学校德育概述
(二)任务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 立场; 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 生活习惯。 这三个方面的任务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共 同服从于合格公民培养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一)道德情感及其类型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 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按内容分 按形式分
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 、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等
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 长才能对行为做出判断。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2.他律阶段
5~8岁或10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对直接的行为后 果进行反应,以痛苦和高兴为原则来说明一个道德问题,好的行为 能够带来令人愉快的后果;而坏的行为有着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二)品德的动态结构(从动态角度分析)
包括对道德情境 的知觉过程、解 决道德问题的决 策过程和道德行 为的实施过程。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研究了儿童 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
前道 • 德阶

出现在4~5岁以前, 思维是自我中心的 ,其行为直接受行 为结果所支配。
他律 道德 阶段
4、5岁~8、9岁之间 对道德的看法是遵 守规范,只重视行 为后果,称之为道 德现实主义。

9第九章德育ppt课件

9第九章德育ppt课件
• 德育工作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依靠和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 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的内部 矛盾的积极转化。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2)创设情景,启发思考,及时诱导,给正 方向的品德素质的发展以扶持和助力。
最新课件
19
5.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依赖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3)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既要严肃批评,
最新课件
27
•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 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仲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 得的情境或问题。
•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 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 的镭锭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 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 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 说: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 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 “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别无 它法,就破门而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
•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活动范围、交往空 间越来越大,市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 拓展,必然要求德育内容不仅要有私德成 分,而且不断扩大到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共 道德等方面。
最新课件
8
(三)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
1.政治教育,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国家政 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思想教育,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 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 认知模式——重知 • 体谅模式——重情 • 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价值澄清过程: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1.选择
自由地选择 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 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的选择
2.赞赏
喜爱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 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
3.行动
按这一选择行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社会学习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杜 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后又将该理论发 展为一个全面的人格理论,称为社会认知 论。该理论可以较全面地解释人的社会行 为的学习。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12.04],美国心理 学家,生于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曼达尔镇。他是新行为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 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 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
2.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3.规律:三水平六阶段
道德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 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 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实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 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 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 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 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 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 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 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 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同的判断理由。

教育心理学 (9)

教育心理学 (9)
❖ 良好的行为是与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 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张三捡 到被人的钱于是准备把钱还给失主。
❖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张 三在路口等了许久没见有人来找钱包,他又想干脆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好了。这是道德意志;去派 出所的路上他看见一家游戏厅忍不住进去玩了一会,没想到张三连捡到的钱也输光了,从游戏厅出 来张三十分的懊悔。这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结果。
不良品德的矫正方法
第一节 品德的界定及心理结构
LOGO
一、道德及品德的概述
㈠什么是道德 道德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 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 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 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 行为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 总和
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各种行为 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极为复杂,为了便于分析, 心理学上一般认为品德包含四个基本的心 理成分: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道德认识 ❖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
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 原则、信念、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 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包括对自 己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一)道德观念的形成
❖对道德概念的掌握是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道德实践的过程,个体知道了 什么“应当”什么“不应当”。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二)道德信念的产生 ❖1.道德信念的概念及特点

第九章 德育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概述 一、什么是德育(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 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 学校德育 ,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补充:道德有私德、公德与职业道德。

(二)德育的特点永恒性(社会性):学校德育的历史悠久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历史性: 不同的历史时期,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阶级性:不同的社会中,德育体现不同阶级的需求。

共同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社会乃至国家,德育原则、内容、方法有共同性。

继承性:就德育原则、方法而言。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功能(一)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1.生存性功能2.发展性功能:德育对个体品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3.享用性功能: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愿望、需要,从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满足,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二)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1.德育的政治功能①德育对现存的社会政治制度具有维系作用。

②德育具有培养政治人才的功效。

③德育对于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作用。

2.德育的经济功能①宏观层次②微观层次3.德育的文化功能德育具有传递与选择文化的功能。

德育具有更新与创新文化的功能。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一、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第九章:小学儿童品德发展

第九章:小学儿童品德发展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处事的果断性、做事的坚韧性、抗拒 诱惑的自制力都比较差,需要教师或家长的指导、监督和控制。到了小学中 高年级,儿童道德行为的主动性、自制力明显增强,但还不能完全脱离外力 的约束和控制。小学各年级都存在着言行不一致的现象,且越到高年级,言 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越严重。有些高年级儿童由于道德认识错误或缺乏自 制力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或做了坏事,编造谎言,试图通过欺骗的方式逃 避责罚。知行不一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明明知道做某事不对,但是缺乏良好 的道德意志品质,控制不住自己或者经不起诱惑,走上了错误的道路甚至犯 罪的歧途。
(二)品德与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它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 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 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 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 ,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另一方面, 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 发展的规律,而品德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 展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道德主 要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 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揭示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为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 科学的依据,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简称知、情、意、行。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 掌握。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个体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或心理感受。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一切内外阻力和困难 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精神努力,它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 能力。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 人或社会具有的道德意义的行动和表现。来自第二节 儿童品德发展理论

第九章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品德培养

第九章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品德培养

第九章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品德培养社会规范是一定社会用来调节人的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

社会规范的功能是通过社会规范的学习实现个体品德的培养。

这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社会规范的学习,使个体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从而扮演合格的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的学习、品德培养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

个体通过社会规范的学习来建构自己的品德结构,实现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本质一、社会规范学习的涵义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认识并自觉遵从社会规范的过程。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从出生那天起,就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规范。

这些社会规范以政治、宗教、法律、制度、道德、风俗、礼仪等形式存在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通过种种渠道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规范社会成员的言论和行为。

同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认识各种社会规范并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反应,最后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这个过程就是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品德培养的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顺利进行,就能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如果这个过程受到阻碍,则会导致种种反社会行为的社会成员。

从学习过程看,人的社会规范学习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行为规范的过程。

即把“他人的规则”变成“自己的规则”的过程。

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

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就是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只有通过学习,掌握社会规范和生存的技能,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社会规范学习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正式的学习主要在学校通过接受学校教育实现的,非正式的学习主要通过社会生活中接受家庭教育、公众舆论、人际关系、大众媒介等影响实现的。

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形成社会规范的主导力量,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调控、指导,促进学习者的成长。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A
8
(二)态度的构成: 一般来说态度包括以下的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要了解一个学生的态度可以分别考察态度的三个成分也可 以同时考察这三个成分。
态度中的行为倾向成分可以独立于其他两个成分,这一点
对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5 三 后习俗道德期
(20岁以上)
6
社会法制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 范是可以改变的。
2、举例说明态度与品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用实例说明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品 德培养的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 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A
6
前面我们讨论了______和______的学习。 本章将要讨论_____的学习。 根据统计,我国教育学将情感领域的学习 称为_____,而加涅则称为______。 本章先从心理学角度来阐明___与___的性质 及其关系,然后介绍几种有关品德发展与品 德学习的理论及其教育含义,最后根据班杜 拉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说明态度和品德学习的 过程和条件。
2
避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力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 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 断行为的好坏。
3 二 习俗道德期
(10~20岁)
4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 就认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 是不能改变的。
1、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涉及的范畴有别 找一到两节关于品德的经文。5分钟时间。

第九章德育第三节德育的原则

第九章德育第三节德育的原则
4、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4、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
看着几个不肯剪掉长发的男同学,长发被高领毛衣排起,翘得像要下蛋的母鸡尾巴,肖老师忽然问过:“想听听我的意见吗?”这下, 这几个同学可来劲了。
3、激发学含习榜义样的:动机指,见在之行德动 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既要尊重、爱护和信 3首、先人,们班长主期任以是来任班德级育,的实管践又理经者验要和的教总提育结者出。 合理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把严格要 求和尊重信任结合起来。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 赞可夫的比喻:在我们面前有一块搀着石子的劣质土 壤,它既不会叫人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起码的收成,
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经过一番勘探,结果在地 下深处发现了巨大的宝藏。——教师也应该发现差生 深处的宝藏,产生热爱差生的情感。

有一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
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有的老师警告说:
一、德育原则
(一)什么是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以个体品德 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 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二)德育原则的意义
二、基本的德育原则
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根据
(四)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对
学生既要尊重、爱护和信任,又要提出合理的要求,进行严格管 理,把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结合起来。 – 贯彻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 – 1、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 – 2、要敢于、善于严格要求学生。 – 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

学习整理笔记第九章德育

学习整理笔记第九章德育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学、法纪教育和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一般说来,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

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1)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村注,变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装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四、德育内容(1)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理想教育(4)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调整人我、群我、物我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5)集体主义教育(6)劳动教育(7)自觉纪律教育(8)民主和法制教育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整段)从联系来说: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四搜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罢了。

从区别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014年教育学强化班-教育心理学讲义第三讲

2014年教育学强化班-教育心理学讲义第三讲

四、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 客观方面: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人口结构 主观方面:父母的期望,家庭气氛,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 (二)学校 1.受教育程度与道德发展的关系 2.道德教学的作用 3.道德训练的作用道德动机:唤起行为,反映水平,处理情境, (三)个性 自我调节 1.个性倾向性 道德理想:仿效伟人,精神需要,动机核心 2.个性心理特征 人生观:动力。思想倾向性,行为出发点,习惯 能力:认知能力 自我意识:监控结构。提高策略性和道德评价 气质:影响品德结构(平衡性)和过程(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 性格:良好的、经常的、稳固的特征。
三、品德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道德两难问题研究得到如下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依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为准则 第二阶段: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2、习俗水平(9-15):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 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人际和谐为准则,“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以权威与社会秩序为准则 3、后习俗水平(15-):摆脱外在因素,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1.联系: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个体品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 个体身上的具体反映。 品德有对道德有反作用,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个体品德又集中构成或影响着 社会道德或社会风气。 2.区别: (1)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于社会需要,品德产生于个体需要。 (2)品德与道德反应的内容不同。 道德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应,品德反应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需要之间 的关系。 (3)品德与道德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对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起支配 调节作用。

品德

品德

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一节品德概述一、品德的概念(一)道德道德是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它又成为人们分辨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

在心理学中,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称之为品德。

(二)品德1、定义:品德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或倾向。

2、特征:①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②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体现,这种行为不是偶尔的或一时的,而是在稳定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一贯地出现。

③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性格是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且一贯的表现。

性格中既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也有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1、道德与品德的区别①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②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条件的制约。

③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道德与品德的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②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条件中,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③个人品德虽然不可避免地要以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但是它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组成(五要素说)。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教育学第9章 德育

教育学第9章 德育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因此,“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贯穿于物质文明和政治建设之中。

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必要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因为现在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青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时期,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

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引导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否则就可能误入迷途。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九章 德育内容

第九章 德育内容

第九章德育内容我国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的均有统一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国家陆续颁布的德育大纲或纳要中,如《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 1988 年 7 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草案)》( 1988 年8 月)、《小学德育纲要》( 1993 年 3 月)《中学德育大纲》( 1995 年 2 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此外,一些大学在联手制订“研究生德育大纲”,一些地方甚至制订了幼儿园德育纲要。

这些文件对我国现时期各级学校德育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继续讨论我国学校德育包括哪些内容,似嫌多余。

但是,我国教育界是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制定中小学德育大纲的,按照“德育”本义,有必要把其中的道德教育内容与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相对地区分开来。

现行德育大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惟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尚待进一步澄清,本章的讨论将为这种分析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

一、道德类型与德育(一)以家庭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德育德育的内容因时代而异,也因地域而有所不同。

古希腊的习俗重视虔敬、好客、勇敢、节欲、自制之类的美德,尤以虔敬为重,强调孝敬父母。

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机构都致力于灌输和强化这些美德。

古罗马人教导年轻人刚毅、坚贞、勇敢、虔敬、忍耐、好客、自制,并要求他们把这些美德落在实在行动上。

古代希伯来人的宗教和道德教育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摩西十诫”上。

显然,古代德育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的行为规范。

这些私人生活的道德规范,又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和核心。

这一特征在东方尤为明显。

以我国为例,古代习俗道德强调的是上慈下孝、敬史友弟、朋友有信、忠君等,慈、孝、悌、信、忠也就成了基本的德目。

其中多系家庭伦理,少数属于朋友关系和君臣关系的规范。

这是因为,一方面古人的生活虽有一小部分属于国家生活,但以家庭生活为主。

因此,家庭伦理相对发达,而且成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另一方面,古人认为家庭是私人生活和国家生活的道德基础,“家”是一个小“国”,“国”是一个大“家”,因此,家庭伦理可以直接衍生出私德和国民公德规范,“内圣”之道可以直接推出“外王”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简答
1.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一,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第二,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
第三,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概念、道德理论,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
第四,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4.运用强化暂停法矫正学生不良品德应注意哪些方面?
七、论述与分析
1.请你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转化过程。
2.结合实际试述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B 3.C. 4.C. 5.D. 6.C 7.D 8.C
5.根据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判断力都会经历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种发展水平。( )
6.学生中出现的恶作剧、无礼貌、考试作弊等行为都属于品德不良行为。( )
五、解释名词
1.道德动机 2.品德 3.道德意志 4.道德评价
六、简答
1.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二)转变阶段
转变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醒悟的前提下,行动上开始有了改邪归正的表现。在这个阶段有时也可能旧病复发,出现倒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出现了反复。
避免反复的方法有:
第一,暂时避开原有的刺激,以免近墨则黑。
第二,避免旧有刺激不是积极的方法,这些个体最终仍会遇到这类刺激。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发 布 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10-6浏览次数:112[大] [中] [小] 一、单项选择
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2.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
7.章志光的品德形成心理结构是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_________三个纬度来探讨品德结构。
8.皮亚杰认为5岁以前是“无律期”,儿童是以“________”方式来考虑问题。
9.皮亚杰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_________四个阶段。
10.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服从外部规则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的儿童属于_________阶段。
(3)依靠集体舆论或其他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
(4)克服不良习惯。在根除学生的不良习惯时要使他们知道坏习惯的害处,加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还可以用一些巧妙而机智的方法,如活动替代、合理奖惩、矛盾反应法(在出现引起不合需要的反映的刺激的同时,出现合需要的与前者矛盾的刺激,使之转移到引起合需要的反应),等等。
3.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品德不良行为是指经常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学生中出现的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属于品德不良行为。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行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联系是: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品德不良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其区别是:第一,过错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而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第二,过错行为具有情绪和不经常性的特点,而品德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三,过错行为的后果具有扰乱性,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而品德不良行为的后果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且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道德作为一种辨别是非、善恶的尺度,它是固定不变的。( )
2.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3.处在相同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的人们可以形成不同的品德。( )
4.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行为。( )
二、多项选择
1.BD 2.AC 3.AB 4.ABCDE
三、填空
1.行为规范2.道德行为准则 3.道德观念 4.道德信念 5.道德行为
6.道德情感 7.自我中心 8.公正阶段 9.权威
四、判断
1.× 2.× 3√ 4.√ 5.× 6.×
(二)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三)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四)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五)增强抗诱感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六)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七)利用不良品德矫正方法,如订立契约、代币法(表征性奖励)、强化暂停、过矫正等
4.运用强化暂停法矫正学生不良品德应注意哪些方面?
要使强化暂停法收到较好效果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执行强化暂停这一方法前,应向对象明确指出:如果你有X(不良行为),Y(强化刺激)将绝对不会发生。
(2)强化暂停持续时间切忌过长,否则会造成问题行为者失去应有的受教育的机会。一般说来,应按预先约定的时间,时间一到,暂停即告终止,或者按个人良好行为是否已明显得到抑制或有所好转来控制强化暂停时间。
五、解释名词
1.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善行为的内在原因或动力。
2.品德:品德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或倾向。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4.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判断的过程。
B.道德意志
C.道德动机
D.道德知识
5.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6.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谈谈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转化过程。
调查研究表明,具有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转化过程大体上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一)醒悟阶段
醒悟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教育或良好环境的影响下,意识到继续坚持道德过错的危害性,开始产生改正过错的愿望或念头。醒悟阶段是不良品德转变的前提和基础,要引起学生认识和情感上的醒悟,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消除疑惧,也就是说使学生信任教师,相信教师;二是引发学生爱和归属的需要。
B.“好孩子”取向阶段
C.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阶段
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E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3.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中的习俗水平包含( )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B.“好孩子”取向阶段
C.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阶段
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E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3.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4.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
A.道德信念
(三)自新阶段
品德不良青少年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变后,如果当学生的行动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时,就逐步进入自新时期了。在教育中,教育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歧视和翻旧帐,加倍关心他们的成长。
2)使他们形成完整的自我观念。
2.结合实际试述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
(一)消除心理障碍: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需要首先消除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习惯惰性障碍等几种心理障碍;:
第五,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要使学生通过有意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
(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律行动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并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3.道德情感是伴随着________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4._________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情感并经道德实践的反复验证而形成。
5._________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6._________和道德意志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分别用“催化剂”、“凝固剂”来生动比喻。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7.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二、多项选择
1.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动机
D.道德情感
E.道德价值观念
2.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中的前习俗水平包含( )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3)强化暂停的场所应该没有任何吸引人的或造成分心的事物。通常应选择狭小、通风良好的地点。
(4)在执行强化暂停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某种言语的或非言语的信号,即及时暗示行为者中止不良行为,那种仅仅让个体去体验暂停的“滋味”,并不是使用强化暂停的真正目的。
(5)如果发现问题行为者宁愿呆在暂停情境里,那就不能简单地使用这种方法。例如,某个问题行为者见考试就头疼,不愿参加测验,他就可能故意表现出不良行为来求得暂停的处分,从而逃避面临的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