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学案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探索宇宙》小粒子与大宇宙
世界上最重的陨石——吉林1号陨石
(陨星的一种)
畅所欲言
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 在有很大的影响,你觉得地球上什么条件适 宜生命的存在呢?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星系)
太阳系
其它 恒星系
地月系
其它 行星系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 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 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 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 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 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 成员包括一颗恒星、八大行星、至 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 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
一、探索的历程
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木星、火星、 土星。 公元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公元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揭开了 太阳系神秘面纱。 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 赫歇耳发现天王星。 1846年,法国的勒威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木 星
土 星
天 王 星
海 王 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
海
王
王
星
星
太阳 八大行星
彗星 流星 卫星 小行星 星际物质
太阳系
太阳系
侧视
俯视
1.上面两幅图中,银河系各呈什么形状?
2.图中的光点是什么?红点是什么? 3.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吗?
银河系的概况
构成: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 天体系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形状:侧视图中的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 视图中的银河系又像一个大旋涡,有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 心伸出。 大小: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 距约为3万光年。
八年级物理全册小粒子与大宇宙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3节探索宇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太阳系家族的成员。
2. 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大致范围。
3. 了解从地球到整个宇宙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大致尺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宇宙结构层次和尺度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宇宙之大,激发探索宇宙奥秘和开发天空新家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宇宙与外星生命教学难点:让学生形成大致正确的宇宙图景【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大都是在太阳系以内航行,只有为数不多的冲出了太阳系的束缚。
在新的世纪,人类在对太阳系内金星、木星、土星、水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彗星以及其它小行星探测的同时,还将冲出太阳系,至『阔的宇宙空间航行,进行星际探测,寻找外星生命的存在。
【自主预习案】1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案】—、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集中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它控制了太阳系里所有的天体,使这些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太阳系里的主要成员是九大行星,它们都在接近同一平面且又近于圆形的轨道,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太阳和这些行星组成了行星系。
这些行星中类地行星密度最大,巨行星最小;而论大小和质量,则巨行星最大,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最小。
它们离太阳的距离也是有规律的,是符合提丢-波得定则的。
多数行星的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金星则相反,天王星和冥王星则侧向自转。
除了九大行星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小行星,它们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水星和大星轨道之间。
形状特殊的慧星和数量众多的流星体也是太阳系里的成员。
此外,行星际间还有稀疏的微小尘粒和气体,它们大都集中天黄道面附近,反射太阳光,形志黄道光。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学案4 精品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学案4*知识网络*物质的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分子是运动分子间有作用力微观世界微观的粒子原子结构我们生活的世界从粒子到宇宙基本粒子探索历程宏观世界宇宙的尺度*专题探究*本章所学的知识难度不是太大,但作为整个热现象的基础,分子动理论还是比较关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认识小粒子,而且还要知道大宇宙。
1.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要建立大致的数量级概念粒子的空间尺度(cm)分子:10-6~10-7 原子核、电子:10-8 中子、质子:10-13 夸克:10-13宏观天体的空间尺度(km)地球的直径为12735km;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5X108km。
太阳系中其他星体的情况见本节知识点2.2.分子动理论掌握分子动理论,应从以下几方面:⑴分子很小,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宏观的物体内部都包含了数量惊人的微粒数⑵分子是运动的。
宏观的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是运动的。
当然扩散现象能够发生也证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并不是紧密排在一起的,而是有空隙的。
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开物体要用力,而压缩物体也需要用力。
这已经证明了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
例一:科学家发现,比分子小的微粒还有很多,例如原子、质子、电子、夸克等,但为什么说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呢?例2:下列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实例是()A.秋天早上大雾弥漫B.一阵微风吹来一阵香气C.打扫房间时,看到灰尘飞扬D.洒在地上的水慢慢的变干了例3:面粉是易散的,但如果加上适当的水并糅合,就会变成柔韧的面团,这是为什么?例4:把一块固体颜料放在盛水试管的底部,不用搅拌,过一段时间后颜料会在水中逐渐的分散开来,这是以为()A.颜料的微粒比水分子的轻B.颜料粒子的数量在增加C.颜料粒子的体积较大D.颜料和水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过关一测*一.选择题1.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了原子的内部。
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2018章小粒子与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10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精讲一:知识点梳理一、微观世界:1、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笑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1026 m——10—15 m2、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报纸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3、微观粒子:(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分子的运动: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4)物体不一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三、探索宇宙:1、探索的历程(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4)1632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八年级物理粤沪版(下册)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小粒子与大宇宙 要点归纳
小粒子与大宇宙要点归纳一、走进微观1.分子17世纪以后,科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特别是对物质化学性质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假说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对此要明确三点:(1)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如果把分子再继续分下去,得到的更小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由原子构成。
2.微观粒子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卢瑟福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他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着这个原子核高速旋转。
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原子核外的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是相等的,整个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等。
科学研究发现,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二、看不见的运动1.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假说,后来被许多实验事实所证明,逐渐形成一种理论。
它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拆力。
注意:在阳光下会看到许多尘埃在飞舞,煮粥时米粒在沸水中翻滚,这些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中。
因为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人的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
2.扩散现象(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
(2)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都是分子运动引起的,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3)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日心说”的人文意义:它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开创了科学史上的新时代。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和大宇宙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小粒子和大宇宙上海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小粒子和大宇宙基本要求: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 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 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二. 重点、难点重点内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难点内容:对微观世界概念的建立,人类探索微观和探索宇宙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以及从中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的过程。
重点内容讲解:我们可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同学们会说是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称其为物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人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盖房的木料、织布的棉花、制造汽车的钢铁、农田施用的化肥等都是物质。
从无垠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一)自然的尺度浩瀚的星空,群星闪烁,距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4.21光年。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人们还在探索着。
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嬉闹的人群。
这便是人们所熟悉的世界。
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进入到了这样的微观领域。
下图就是另人类感到措手不及的SARS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二)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1. 四元素说四元素说是古希腊关于世界的物质组成的学说。
这四种元素是土、气、水、火。
这种观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人类科学的发展。
沪科版物理八年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学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安阳市龙安二中马兰宏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2.过程目标:(1)学习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的方法,并培养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思;(2)增强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建立物理概念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略物质世界的奥秘,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培育热爱科学、勤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学习难点: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学习方法:收集资料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具与学具:课件、实物投影仪、星系、太阳系、分子与原子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宇宙万物,变化万千。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现在就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板书:第九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2、质疑自探、预习教材教师依次出示:星系、太阳系、病毒、硅原子等图片。
然后提问: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结合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以下自探问题:(1)世界上的万物是有什么组成的?(2)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微观世界有有多小呢?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学生用4分钟时间阅读教材。
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目标检测》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拿出粉笔进行演示,把它分得越来越小。
沪科版第十章大粒子与小宇宙
分子很小,也很轻,肉眼是看不见的,分子有间隙吗? 分子很小,也很轻,肉眼是看不见的,分子有间隙吗?
将机油装入一个壁 很厚相当坚固的钢 筒中,然后加上2 筒中,然后加上 万个标准大气压的 高压。 高压。
结果钢筒“流泪” 结果钢筒“流泪” 了,也就是说机 油从钢筒里渗透 出来。 出来。说明固体 分子间也存在间 隙。
分子之间有 间隙
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 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一切物体的分 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的运 动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 又有斥力, 又有斥力,当分子 之间的距离比较大 时,分子之间的作 用力表现为引力; 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之间的距离 比较小时, 比较小时,分子之 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 斥力。物体很难被 拉开, 拉开,说明分子间 存在引力;物体很 存在引力; 难被压缩, 难被压缩,说明分 子间存在斥力。 子间存在斥力。
升空的“奋进”号航天 飞机
返回地面的“哥伦比 亚”号航天飞机
“星尘”号探测器
前苏联“礼炮” 前苏联“礼炮”4号空间站
环绕火星飞行的“2001火星奥德赛”探测 环绕火星飞行的“2001火星奥德赛” 火星奥德赛 器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 斥力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八月桂花香”,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 、 八月桂花香” 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种扩散现象; 种扩散现象;它说明 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斥力 ;胶水能 把两张纸粘在一起, 把两张纸粘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引力 。
“勘测者”月球探测 器
1973年发射的 年发射的“ “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 1973年发射的“水 10号探测器 手”10号探测器 (1989)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学案2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本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2、掌握本章知识重点,突破难点,破解疑点。
3、能运用所学知识较熟练的解决相关问题。
二。
、知识梳理复习课本180页-188页形成知识网络图三、巩固练习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组成的,原子核是由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组成的。
2、1909年卢瑟福在成功进行了X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模型。
原子中心叫原子核,站的体积,但其密度,几乎集中了原子核的全部质量,在不同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3、下列各种粒子尺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B 原子核质子电子中子C 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D 原子核电子质子夸克4、防治非典期间,防疫人员把按比例配置的消毒液喷洒在教室外的走廊里,一会儿教师里也闻到了药味,这种现象说明,天气越热,药味九弥漫得越快,这说明5、两滴水银相互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得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6、利用针管抽半管水,用食指按住针管嘴,然后用力推活塞,发现水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7、按体积大小,从小到大排列(1)质子(2)细胞(3)银河星系(4)地球(5)电子(6)太阳(7)原子8、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得中心是宇宙得中心D宇宙找不到中心9、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堆煤得墙角,墙皮内和地面下一定深度得地方会变黑,而且时间越长,黑的越厉害。
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10、压缩气体比压缩液体或固体容易些。
试用例子模型解释这一现象四、当堂检测1、把两块表面平整得铅块压紧就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液体分子间得距离一般比固体分子间距离2、分子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墨水得扩散现象来认识它。
将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通过观察现象可知:温度越高,过程就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不断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5、知道扩散现象、成因、规律。
6、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7、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有关的现象。
8、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以及宇宙的历程。
9、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分子动理论,原子的核式结构。
2、难点:分子动理论。
三、学习活动:学生自己复习课本,结合学习目标巩固重、难点。
四、课堂练习题:1、两块表面平整的干净的铅块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分子间存在,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一般比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2、在一根较长的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在缓慢的倒入酒精,用手堵住管口,上下晃动数次,可以发现管内液面,这个实验直接说明了,也可以间接的说明。
3、把香水喷在房间里,过一段时间房间里都是香味,这是由于的缘故。
4、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固体,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的例子:(1);(2);(3)。
5、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A、固体分子有一定大小B、固体分子有一定热量C、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比较大D、固体分子总是无规则的运动6、下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例子中,错误的是()A、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一般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所需要的力很大,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破碎的镜子不能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7、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汤姆生用α粒子从氮核中打出了电子B、卢瑟福发现了中子C、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D、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8、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水分子运动到墨水里D、墨水分子运动到水分子里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铁丝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间的间隙较大D、给自行车打气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10、回答:春天的兰花,夏天的茉莉等为什么距离人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沪科版)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中国古人很早就依靠肉眼观察太空,以此认识宇宙;哥白尼通过观测与分析向影响人们长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提出了挑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人类认识宇宙的希望和梦想将逐步实现,并且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将不断深入。
1.太阳系由太阳和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组成。
2.地球处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自转周期1天,绕太阳一周需要1年。
注意地球是宇宙中人类最熟知的一个天体,关于它的一些数据,要有所了解。
(二)物质由分子组成1.分子比较小,其直径约为0.3—0.4 nm,构成物质的分子数量是巨大的。
2.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3.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易错点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
不要把某些细小颗粒的机械运动当作分子运动,如灰尘飞舞。
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闻斥力起主要作用,当拉伸物体时,引力起主要作用。
5.比较物质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注意通过比较可知,固体、液体、气体所表现出来不同性质,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
(三)分子由原子组成19世纪70年代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管实验发现了电子,20世纪初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科学家们还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到了20世纪中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夸克粒子组成。
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比较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结构。
(四)扩散现象1.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固体扩散:墙角堆煤,时间长了,墙壁会变黑;粉笔的字迹渗入黑板中。
液体扩散:向清水中滴入红墨水,整杯水变红。
沪科版八年级学案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3.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时刻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3.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课前准备活动2:请完成教材P185的实验探究1(a )、2。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三、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活动3:如图,将注射器中吸入适量的水,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试着用力推活塞,容易推动吗?试写出你的结论 。
活动4:动手做一做:思考讨论:是什么力把湿棉线拉到了另一侧?思考讨论:同样是木棒,为什么粗的比细的难折断?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活动5:阅读教材187页“物质中的分子状态”栏目中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作用最强的是 ,它有一定A.在一根铁丝圈中间松松的系一根棉线B.把铁丝圈浸入肥皂水中,使它上面附着一层肥皂液膜C.用手指轻轻的一碰棉线的任何一侧D.被碰一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到了另一侧教材中通过玻璃瓶三种不同放法的比较,可有效排除重力促使物质运动的影响,事实上,单独(a)种放法也可排除这种干扰,为节省时间,可只进行(a)的实验。
时间较紧时教师可安排学生部分组进行1(a ),另一部分组进行2。
填一填 研究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都在不停的 。
填一填通过实验,你认识到物体的分子之间既有 也有的;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形状的是态;既没确定体积也没固定形状的是态。
X k b 1 . c o m此思考题的设置目的,一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二是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培养集体意识。
若有条件制作并在课堂上播放动态资料片,会更形象直观。
第三节探索宇宙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结构的历程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课前准备1.收集信息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或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宇宙结构的和探索历程的信息三、幻想与追求活动4:……2003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五号”升空,接着“神六”,“神七”相继升空。
八年级物理 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复习课件 沪科版
到
微小的粒子
物质以各种形态展现着
走进微观
自然的尺度
浩翰的星空
从
微观世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到 无垠的宇宙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古人的思索…
古希腊人的四元素说
水、火、土、气
我们祖先的五行说
金、木、水、火、土
DNA生物大分 子结构模型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分子模型 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 做多原子分子 而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 单原子分子
汤姆生与枣糕模型
枣糕模型
卢瑟福与原子核 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是由质子 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核结构示意图
而质子和中子又是 由 什么构成的?
目前,借助于不 断完善的粒子加 速器
又发现了 u 子、 π介子、K介子、 Λ 超子、 Σ超子及τ子等四百余 种粒子
请将下列物理学家与其贡献相对应
阿伏加德罗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查德威克
质子 电子 中子 分子 原子
谢 谢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八年级物理全册小粒子与大宇宙走进微观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1节走进微观【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1.经过各种图片展现,使学生认识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是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2.经过演示一些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不一样的物质拥有不一样性质,分子是可以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经过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团联合作精神;培育学生勇于怀疑的勇气。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课难点:1.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看法的建立。
2.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导学过程】【创建情形,引入新课】宇宙万物,变化无端,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构成,引起了我们人类无限的瑕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忘餐废寝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我们这灿烂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此刻就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商讨。
【自主预习案】1、我们四周的全部都是由构成的。
2、目前,人类能观察到的空间最远已达到m 的宇宙深处。
最小,科学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m 的微观领域。
3、181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发现了,提出物质是由构成的。
4、此刻广泛以为物质是由或构成的。
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5、分子是由构成的,包含分子和分子。
6、 1909 年卢瑟福成功地进行了α 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模型。
7、原子构成⑴原子核:在原子的地点,由和构成。
①质子带电荷,由 2 个和 1 个构成。
②中子电荷。
由 2 个和 1 个构成。
⑵电子①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②电子带电荷,绕【课堂研究案】发现的。
高速运动。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问题一:我们四周的全部都是物质展现几幅微粒子的片。
学生感觉微粒子的存在。
小:从微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的物。
二:物是由什么成的第一指学生看自学,认识人微世界的程,如希腊人的“四元素” ,我先人的“五行” ,再到阿伏加德的“保持物的化学性不的粒”即分子。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
3、知道扩散现象、扩散的成因、扩散的规律。
4、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5、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6、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知识结构微观世界的微观粒子运动星系的基基本组成复习过程: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如图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图2-4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形成性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四起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D.刮风时,黄沙扑面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雷雨阵阵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雪花漫天3.今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主要原因是【】A.泥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B.泥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C.近年来植被被破坏,增加了裸地面积,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D.以上说法均不对4.如图14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大小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在房间某处洒上香水,不久房间里充满了香水味B.把一块糖放入水中,不搅动,不久整杯水都甜了C.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D.扫地时,太阳光中能看到大量尘埃做无规则的运动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的是【】A.在酒厂附近能闻到酒味B.洪水季节河水变混浊C.加糖水变甜了D.八月里桂花漂香7.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B.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C.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D.一切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8.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没有引力9.向盛水的杯子里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这主要是【】A.红墨水受重力的作用B.液体容易流动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引力10.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几个说法中哪几个是正确的【】A.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位置r时,引力等于斥力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D.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填空题1.如图16甲、乙所示是课本中的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想一想,这两个实验呈现的现象验证_________.图162.把菜和盐揉在一起,过一段时间菜会变咸,这是_________现象.3.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_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_.4.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下面还可挂重物.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力.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间接地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_________力.5.当分子间相距为r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
沪科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小粒子与大宇宙》导学案设计
小粒子与大宇宙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电子如何发现的,了解原子内部的结构情况2.知道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物体的分之间有空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运动论3.了解“日心说”,人造卫星,人类登月行动及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自主学习】:1.认真阅读书的P(214-218)页第一节内容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是或。
(2)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即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它是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组成,原子核外是绕着它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但却几乎占据了原子的所有。
2.认真阅读书中P(219-222)页第二节内容,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图11-14将50ml的酒精全部倒入50ml的水中混合后,酒精和水混合物的体积只有90ml,总体积见小了,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2)在图11-15中将两个倒扣一起的广口瓶间的玻璃片去掉,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会。
说明气体的分子是的;图11-16 将一滴蓝墨水,滴进半杯纯净的水里,一会儿半杯水都变了,说明液体的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堆在墙角的煤炭,过几个月用完后,发现墙角变黑了,刮一下墙壁,发现有2-3毫米的黑色煤质浸入白色墙壁内,说明固体的分子也是;一根木棒很难把它拉长说明物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一根粉笔很难把它压缩短,说明物体的分子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
(3)综合上述得:物体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分子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这就是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4)物质分子的状态: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固体有一定的和不能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没有固定的但有一定的,能够。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了解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分子状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概括出“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结束宏观现象,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教学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现象,例如墙里开花墙外香;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到医院时闻到一股药味等,同学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一些例子吗?这些现象为什么?【自主预习案】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课本图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课本图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很深。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5.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6.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7、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8、图16.1-5能说明什么?9、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10、结合P126图16.1-6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课堂探究案】探究一:分子间有空隙请同学们按课本中第一个实验探究做实验,要求将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请各组猜想混合后的总体积并记录在课本的空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走进微观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3.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
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
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有关微观粒子的信息,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说明
若制作并播
放有关人类探索
物质世界的资料
片,使学生感受
大自然的奥秘,
能更好的激发学
生的兴趣和学习
积极性。
三、微观粒子
活动3:阅读教材第182页“微观粒子”栏目中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 填补表格中的空白:
2. 尝试绘制各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活动4:各小组将收集到的微观粒子的信息进行交流。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时刻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3.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将一碗小米倒入一盆大豆里,晃动几下,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分子间有空隙吗
活动1:
讨论猜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排列是密不透风呢还是有空隙?
1.自选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现有器材:
A.长玻璃管(带橡皮塞)一根B.100ml的量筒两只
C.漏斗D.烧杯E.水F.酒精G. 玻璃棒。
你选用的器材有
思考讨论:如何显示分子间有没有空隙?
2.各小组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
3.实验中你观察到;
你的结论:。
二、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思考讨论:
1.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分子的情况,怎样知道分子是否在运动?
2. 教材P185的实验探究1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放法是为了排除什么因素的干扰?其中哪种放法也可以排除这种干扰,为什么?
说明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将“家庭实验”的设计思路迁移到本实验,初步领会由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事物的间接研究方法。
教材中通过玻璃瓶三种不同放法的比较,可有效排除重力促
活动2:请完成教材P185的实验探究1(a )、2。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三、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
活动3:如图,将注射器中吸入适量的水,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试着用力推活塞,容易推动吗?
试写出你的结论。
活动4:动手做一做:
思考讨论:是什么力把湿棉线拉到了另一侧?
思考讨论:同样是木棒,为什么粗的比细的难折断?
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活动5:阅读教材187页“物质中的分子状态”栏目中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作用最强的是 ,它有一定
A.在一根铁丝圈中间松松的系一根棉线
B.把铁丝圈浸入肥皂水中,使它上面附着一层肥皂液膜
C.用手指轻轻的一碰棉线的任何一侧
D.被碰一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到了另一侧 使物质运动的影响,事实上,单独(a)种放法也可排除这种干扰,为节省时间,可只进行(a)的实验。
时间较紧时教师可安排学生部分组进行1(a ),另一部分组进行2。
此思考题的设置目的,一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二是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培养集体意识。
若有条件制
的;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形状的是态;既没确定体积也没固定形状的是态。
作并在课堂上播放动态资料片,会更形象直观。
第三节探索宇宙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结构的历程
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或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宇宙结构的和探索历程的信息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探索的历程
活动1:
各小组同学将各自收集到的信息相互交流
活动2:阅读教材188页—189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主要通过,,等方法。
2.15世纪末期,,开创了一个对宇宙探索的伟大时代。
3.许多人对宇宙的探索做出很大贡献,你知道的有。
二、浩瀚的星空
活动3:阅读教材190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至今我们发现的星体有哪些?
2.依据教材中给出的数据试着画一画太阳系的示意图
说明
让学生掌握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有条件的可以播放探索宇宙的科教片
三、幻想与追求
活动4:……
2003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五号”升空,接着“神六”,“神七”相继升空。
对宇宙的探索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请你展开联想,为了未来太空城的建设,设计一张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