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4高中数学 2-2-2-3 习题课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成才之路人教A版数学必修-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2.以三棱台的顶点为三棱锥的顶点,这样可以把一个三
棱台分成三棱锥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A1B1C1中,分别连接 A1B,A1C,BC1,则将三棱台分成3个三棱锥,即三棱锥A- A1BC,B1-A1BC1,C-A1BC1.
新知导学 1.圆柱
定义
有关 概念
以___矩__形__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 形成的面所围成的__旋__转__体____叫做圆柱
旋转轴叫做圆柱的__轴_____;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 的__圆__面___叫做圆柱的底面;__平__行____于轴的边旋转 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 __不__垂__直____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课标展示 1.认识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各种各样的旋转体. 2.认识和把握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的几何结构特 征. 3.会用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 构特征.
第一章 1.1 1.1.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温故知新 旧知再现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几何体叫棱台 C.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 棱锥 D.棱台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 [答案] D
[归纳总结] 圆锥的简单性质: (1)圆锥有无数条母线,它们有公共点即圆锥的顶点,且长 度相等.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如图①所示. (3)过轴的截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②所示. (4)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如图③所示.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2课时 分数指数幂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4
B. a-1 D. 1 4 a-1
[答案] B
[解析] 要使原式有意义,则 a-1>0 . 4 1-a ·
2
①
3 1 - (a - 1) 4 = (a - 1)· (a - 1) 3 = |1 - a|· a-1
-
3 4
=(a-1)
1 4
= a-1.
4
随堂测评
1. 若 a>0, 且 m, n 为整数,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 ÷ a =a
1 -22=(-2)3 3 x3y3=xy4
2 2
)
4 3
(x>0,y>0)
1 -b 3
C. a -b
1 =a3
3 x y 1 - D. y=(x) 3
(x≠0,y≠0)
[答案] D
5.若10x=3,10y=4,则10x-y=________.
[答案] 3 4
x 10 3 x-y [解析] 10 =10y=4.
m n
m n
)
B.am· an=am+n D.1-an=a0-n
C.(am)n=am+n
[答案] B
2. a-2可化为( A.a
-
5
)
5 B.a2 5 D.-a2
2 5
2 C.a5
[答案] A
4 3.a5
的根式为(
4 4
) B. a5
5
A. a C.
5
4
a5
D.
a4
[答案] A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6
规律总结: 在将根式化分数指数幂的形式时,关键
是分清指数中分子、分母的位置.
1
将下列根式与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
成才之路·人教A版数学选修课件2-32.1.1精品教育文档
典例探究学案
第二章 2.1 2.1.13
随机变量及其取值的意义
写出下列各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并说明随机变 量的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正方体的骰子,各面分别刻着 1、2、3、4、5、6,随意 掷两次,所得的点数之和为 ξ;
(2)一个人要开房门,他共有 10 把钥匙,其中仅有一把是 能开门的,他随机取钥匙去开门并且用后不放回,其中打开门 所试的钥匙个数为 ξ;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选修2-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章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1.1 离散型随机变量
第二章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1 自主预习学案 2 典例探究学案 3 巩固提高学案
第二章 2.1 2.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自主预习学案
第二章 2.1 2.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X=0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0件次品, X=1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1件次品, X=2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2件次品, X=3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3件次品, X=4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4件次品, X=5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5件次品.
第二章 2.1 2.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2.1 2.1.13
随机变量及其取值的意义
写出下列各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并说明随机变 量的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正方体的骰子,各面分别刻着 1、2、3、4、5、6,随意 掷两次,所得的点数之和为 ξ;
(2)一个人要开房门,他共有 10 把钥匙,其中仅有一把是 能开门的,他随机取钥匙去开门并且用后不放回,其中打开门 所试的钥匙个数为 ξ;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选修2-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章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1.1 离散型随机变量
第二章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1 自主预习学案 2 典例探究学案 3 巩固提高学案
第二章 2.1 2.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自主预习学案
第二章 2.1 2.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X=0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0件次品, X=1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1件次品, X=2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2件次品, X=3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3件次品, X=4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4件次品, X=5表示抽取的5件产品中含有5件次品.
第二章 2.1 2.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成才之路·人教A版数学选修课件2-2 2.2.1
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新知导学 1.定义 已知条件 和某些数学________ 定义 、_______ 定理 、_______ 公理 利用__________ 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 等,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
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了解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特点,熟练应用分析法与综合法证 明命题.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重点: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概念及思考过程、特点.
难点: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应用.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分析法便于思考,叙述较繁;综合法叙述条理清楚,不便
于思考,综合法是分析法的逆向思维过程,表述简单,条理清 楚.所以实际证题时,可将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 分析 综合 写过程. 即:__________ 找思路,__________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综合法: ∵a、b、c∈R+,∴(a-b)2+(b-c)2+(c-a)2≥0, ∴2(a2+b2+c2)≥(ab+bc+ac), ∴3(a2+b2+c2)≥a2+b2+c2+2ab+2bc+2ac, ∴3(a2+b2+c2)≥(a+b+c)2, ∴ a2+b2+c2 a+b+c ≥ 3 . 3
成才之路·人教A版数学选修课件2-2 3.1.1
,∴m=-3.
第三章
3.1
3.1.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6 . (2014·微山一中高二期中 ) 实数 m 分别取什么数值时,
复数z=(m2+5m+6)+(m2-2m-15)i (1)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4)是0. [解析 ] 由 m2 + 5m+ 6 =0 得, m =- 2或 m =- 3 ,由 m2 - 2m-15=0得m=5或m=-3.
成两部分去认识它. 3 .形如 bi 的数不一定是纯虚数,只有限定条件 b∈R 且 b≠0时,形如bi的数才是纯虚数.
第三章
3.1
3.1.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2)集合表示:
第三章
3.1
3.1.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牛刀小试 3.若复数(a+1)+(a2-1)i(a∈R)是实数,则a=( A.-1 C.±1 B.1 D.不存在 (a+1)+(a2-1)i(a∈R)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2-1 )
[答案] C
[ 方法规律总结 ]
1. 判断一个含有参数的复数在什么情况
下是实数、虚数、纯虚数,首先,参数的取值要保证复数有意 义,然后按复数表示实数、虚数、纯虚数等各类数的充要条件 求解. 2 .对于复数 z = a+ bi(a 、 b∈R) ,既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认
识它,把复数 z 看成一个整体,又要从实部与虚部的角度分解
第三章
3.1
3.1.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最新整理)【成才之路】高中数学2-2-2-3习题课能力强化提升新人教A版必修1
7.(2012~2013 衡水二中月考试题)若 f(x)=|lgx|,0<a<b 且 f(a)>f(b)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
A.ab>1
B.ab<1
C.ab=1
D.(a-1)(b-1)>0
[答案] B
[解析] 由 y=|lgx|图象可知,a<1<b,否定 D。 ∵f(a)>f(b),∴|lga|>|lgb|即-lga>lgb ∴lga+lgb<0,∴lg(ab)<0,∴0<ab<1.故选 B。
1
【成才之路】2014 高中数学 2-2-2-3 习题课能力强化提升新人教 A 版必修 1
【成才之路】2014 高中数学 2-2—2-3 习题课能力强化提升 新人教 A 版必 修1
一、选择题
1.若 log2x=3,则 x 的值为( )
A.4 [答案] C
2.log(
2
【成才之路】2014 高中数学 2-2-2-3 习题课能力强化提升新人教 A 版必修 1
A.a>b>c
B.b>a>c
C.b>c>a
D.c>b>a
[答案] C
[解析] a=log20.3<log21=0,b=20。3>20=1, c=0.32<0。30=1,又 0。32>0,
∴b>c>a,故选 C.
A.(0,+∞)
B.[0,+∞)
C.(-∞,0)
D.[-∞,0)
[答案] C
[解析] 3x>0⇒0<1-3x<1⇒log2(3x+1)<log21=0,选 C. 6.(2012~2013 山东梁山一中期中试题)已知 a=log20.3,b=20。3,c=0。32 则 a、b、c
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B.y=2+
成才之路·人教A版数学选修课件2-2 2.3
第二章
2.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2.应用数学归纳法时特别注意: 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__________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基础 其中,第一步是递推的 ________ ,验证 n = n0 时结论成立 的n0不一定为1,根据题目要求,有时可为2、3等;第二步是递 依据 推的 _______,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 到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另外,归纳假设中要保证n从第一个数n0开始,即假设n= k(k≥n0)时结论成立,括号内限制条件改为k>n0就错了.
成才之路 · 数学
人教A版 · 选修2-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第二章
2.3 数学归纳法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二章
2.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2
新知导学 1.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个值n0(n0∈N*) 时命题成立. ①(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__________________ n=k(k≥n0,k∈N*) 时命题成立,证明 ②(归纳递推)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D.1+2+3+4
当n=1时,2n+1=2×1+1=3,所以左边为1+2
2014《成才之路》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2-3 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画法
(3)当型循环结构:如图②所示,其特征是:在每次执行 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_满__足___时,执行循环 体,否则终止循环.
第一章 1.1 1.1.2 第3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④循环结构中常量的几个变量: 计数变量:即计数器,用来记录执行循环体的次数,如i =i+1,n=n+1. 累加变量:即累加器,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S+i. 累乘变量:即累乘器,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P*i. ⑤在程序框图中,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先给这些变量赋 初始值.一般情况下,计数变量的初始值为1,累加变量的 初始值为0,累乘变量的初始值为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温故知新 1.下列问题的算法宜用条件结构表示的是( ) A.求点P(-1,3)到直线3x-2y+1=0的距离 B.由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求斜边 C.解关于x的方程ax+b=0 D.计算100个数的平均数 [答案] C
[解析] A,B,D只需用顺序结构即可.
(1)在循环结构中,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的条件
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这样
的循环结构是( )
A.分支型循环
B.直到型循环
C.条件型循环
D.当型循环
[答案] D
第一章 1.1 1.1.2 第3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思路方法技巧
[答案] (1)81 (2)1005
第一章 1.1 1.1.2 第3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规纳总结:此类题容易在循环体执行的次数上出错,搞 不清楚最后一个数据到底是多少,做题时希望大家细心.
第一章 1.1 1.1.2 第3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④循环结构中常量的几个变量: 计数变量:即计数器,用来记录执行循环体的次数,如i =i+1,n=n+1. 累加变量:即累加器,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S+i. 累乘变量:即累乘器,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P*i. ⑤在程序框图中,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先给这些变量赋 初始值.一般情况下,计数变量的初始值为1,累加变量的 初始值为0,累乘变量的初始值为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温故知新 1.下列问题的算法宜用条件结构表示的是( ) A.求点P(-1,3)到直线3x-2y+1=0的距离 B.由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求斜边 C.解关于x的方程ax+b=0 D.计算100个数的平均数 [答案] C
[解析] A,B,D只需用顺序结构即可.
(1)在循环结构中,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的条件
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这样
的循环结构是( )
A.分支型循环
B.直到型循环
C.条件型循环
D.当型循环
[答案] D
第一章 1.1 1.1.2 第3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思路方法技巧
[答案] (1)81 (2)1005
第一章 1.1 1.1.2 第3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3
规纳总结:此类题容易在循环体执行的次数上出错,搞 不清楚最后一个数据到底是多少,做题时希望大家细心.
【成才之路】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2课时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对于形如y=logaf(x)(a>0,且a≠1)的复合函数,其值域的求 解步骤如下: (1)分解成y=logau,u=f(x)两个函数; (2)求f(x)的定义域;
(3)求u的取值范围;
(4)利用y=logau的单调性求解.
【思维拓展】 讨论.
(1) 若对数函数的底数是含字母的代数式
(或单独一个字母 ),要考虑其单调性,就必须对底数进行分类
当0<a<1时,函数y=logax在(0,+∞)上是减函数,
又3.1<5.2,所以loga3.1>loga5.2.
1 1 ③因为 0>log0.23>log0.24,所以log 3<log 4,即 log30.2 0.2 0.2 <log40.2. ④因为函数 y=log3x 是增函数, 且 π>3, 所以 log3π>log33 =1. 同理,1=logππ>logπ3,所以 log3π>logπ3.
(0,+∞) R 增函数
(0,+∞) R
减函数 图象过点(1,0),即loga1=0.
x∈(0,1)⇒y∈________; x∈(0,1)⇒y∈________; (-∞,0) (0,+∞) 函数值 x∈[1,+∞) x∈[1,+∞) 特点 ⇒y∈__________ ⇒y∈__________ (-∞,0] [0,+∞)
(1)y=log2(x2+4);
(2)y=log1 (3+2x-x2).
2
[解析] (1)y=log2(x2+4)的定义域为R. ∵x2+4≥4,∴log2(x2+4)≥log24=2.
∴y=log2(x2+4)的值域为{y|y≥2}.
(2)设 u=3+2x-x2, 则 u=-(x-1)2+4≤4. ∵u>0,∴0<u≤4. 又 y=log1 u 在(0,+∞)上是减函数,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解析 ]
2x.
(1)C1 对应的函数g(x) =x3 ,C2 对应的函数为 f(x) =
(2)∵f(1)>g(1),f(2)<g(2),f(9)<g(9),f(10)>g(10), ∴1<x1<2,9<x2<10, ∴x1<6<x2,2 013>x2.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x1<x<x2时,f(x)<g(x),
a
< xn . 个x0,当x>x0时,就会有logax_____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在区间(0,+∞)上,尽管函数y=ax(a>1),y=logax(a>1) 增 函数,但它们增长的速度不同,而且 和 y = xn(n > 0) 都是 _____ 不在同一个“档次”上,随着 x 的增大, y = ax(a > 1) 的增长速 快 ,会超过并远远大于 y = xn(n > 0) 的增长速度, 度越来越 _____ 而 y = logax(a > 1) 的增长速度则会越来越慢,因此总存在一个 logax <xn<_____. ax x0,当x>x0时,就会有_______
产量分别为1万双,1.2万双,1.3万双,1.37万双.由于产品质 量好、款式新颖,前几个月的销售情况良好.为了推销员在推
销产品时,接受订单不至于过多或过少,需要估计以后几个月
的产量.厂里分析,产量的增加是由于工人生产熟练和理顺了 生产流程.厂里也暂时不准备增加设备和工人.假如你是厂 长,就月份 x ,产量为 y 给出三种函数模型: y =ax+ b, y = ax2 +bx +c ,y= abx+ c,你将利用哪一种模型去估算以后几个月
3a+b=1.3, 得 2a+b=1.2. a=0.1, 解得 b=1.
成才之路人教A版数学必修2-2.2.3
第二章
2.2
2.2.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必修2
互动课堂
第二章
2.2
2.2.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必修2
●典例探究
对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理解
求证: 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 那 么这条直线和它们的交线平行.
第二章
2.2
2.2.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必修2
[拓展] 解决线面平行问题的策略 解决证明问题的策略是由求证想判定,由已知想性质,总 是对“判定”和“性质”进行转化,最终就能统一起来,即找 到了证明思路.
第二章
2.2
2.2.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必修2
第二章
2.2
2.2.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必修2
[破疑点] 法.
(1)性质定理可以作为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方
(2)若a∥α,在平面α内找到一条直线b,使b∥a的作法是: 经过已知直线作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相交,则交线和已知直线
a平行.此交线就是要找的直线b.
成才之路 ·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必修2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必修2
第二章
2014《成才之路》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1-1课件2-3-1.
成才之路·数学
人教A版 ·选修1-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第二章
2.3 抛 物 线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课堂典例讲练
第二章 2.3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思路方法技巧 命题方向 求抛物线的焦点及准线
[例 1]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y=ax2(a≠0),求抛物线的焦点 坐标与准线方程.
第二章 2.3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F_(-__p2_,__0) _x_=__p2__
y_2=__-__2_p_x_(_p>0)
第二章 2.3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_F_(_0_,__p2_)_ _y_=__-__p2 _x_2=__2_p_y_(_p_>_0_) F_(0_,__-__p2_) y_=__p2__ x2_=__-__2_p_y_(p_>_0)
[解析] 抛物线方程 y=ax2(a≠0)化为标准形式:x2=1ay, 当 a>0 时,则 2p=1a,解得 p=21a,p2=41a, ∴焦点坐标是(0,41a),准线方程是 y=-41a. 当 a<0 时,则 2p=-1a,p2=-41a. ∴焦点坐标是(0,41a),准线方程是 y=-41a, 综上,焦点坐标是(0,41a),准线方程是 y=-41a.
人教A版 ·选修1-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第二章
2.3 抛 物 线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课堂典例讲练
第二章 2.3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思路方法技巧 命题方向 求抛物线的焦点及准线
[例 1]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y=ax2(a≠0),求抛物线的焦点 坐标与准线方程.
第二章 2.3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F_(-__p2_,__0) _x_=__p2__
y_2=__-__2_p_x_(_p>0)
第二章 2.3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1、1-2合订
_F_(_0_,__p2_)_ _y_=__-__p2 _x_2=__2_p_y_(_p_>_0_) F_(0_,__-__p2_) y_=__p2__ x2_=__-__2_p_y_(p_>_0)
[解析] 抛物线方程 y=ax2(a≠0)化为标准形式:x2=1ay, 当 a>0 时,则 2p=1a,解得 p=21a,p2=41a, ∴焦点坐标是(0,41a),准线方程是 y=-41a. 当 a<0 时,则 2p=-1a,p2=-41a. ∴焦点坐标是(0,41a),准线方程是 y=-41a, 综上,焦点坐标是(0,41a),准线方程是 y=-41a.
2014《成才之路》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其中AC∥BD′,CD′∥AB,
即ABD′C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显然三棱柱BD′C-B′DC′的体积与原三棱柱ABC- A′B′C′的体积相等. 以BCC′B′为底面, 点A′到面BCC′B′的距离为高, 显然补形后的四棱柱的体积为Sa, 于是原三棱柱ABC-′A′B′C′的体积V=12Sa.
第一章 章末总结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直观图是在某一定点观察到的图形,三视图是从几何体 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到的几何体轮廓线的正投影 围成的平面图形.
画三视图时首先要认清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可以把垂直 投影而的视线想象成平行光线,从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 射向几何体,其可见的轮廓线(包括被遮挡但是可以通过想象 透视到的轮廓线)就是所要画出的视图.从三视图可以看出, 正视图反映几何体的长和高,侧视图反映它的宽和高,俯视 图反映它的长和宽.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例6] 如下图1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B′C′,侧 面B′BCC′的面积是S,点A′到侧面B′BCC′的距离是 a,求证:三棱柱ABC-A′B′C′的体积V=12Sa.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分析] 本题有两种证法,即利用“分割”和“补形” 来解决.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证法2] 如下图所示,将三棱柱ABC-A′B′C′补成 一个四棱柱ABD′C-A′BDC′,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即ABD′C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显然三棱柱BD′C-B′DC′的体积与原三棱柱ABC- A′B′C′的体积相等. 以BCC′B′为底面, 点A′到面BCC′B′的距离为高, 显然补形后的四棱柱的体积为Sa, 于是原三棱柱ABC-′A′B′C′的体积V=12Sa.
第一章 章末总结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直观图是在某一定点观察到的图形,三视图是从几何体 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到的几何体轮廓线的正投影 围成的平面图形.
画三视图时首先要认清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可以把垂直 投影而的视线想象成平行光线,从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 射向几何体,其可见的轮廓线(包括被遮挡但是可以通过想象 透视到的轮廓线)就是所要画出的视图.从三视图可以看出, 正视图反映几何体的长和高,侧视图反映它的宽和高,俯视 图反映它的长和宽.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例6] 如下图1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B′C′,侧 面B′BCC′的面积是S,点A′到侧面B′BCC′的距离是 a,求证:三棱柱ABC-A′B′C′的体积V=12Sa.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分析] 本题有两种证法,即利用“分割”和“补形” 来解决.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证法2] 如下图所示,将三棱柱ABC-A′B′C′补成 一个四棱柱ABD′C-A′BDC′,
第一章 章末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2014《成才之路》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
第一章 1.2 1.2.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完成以下练习为学新知打下基础: 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B′C′D′中,E,F 分别是 A′A,C′C 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 序号)
第一章 1.2 1.2.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新课引入 如图所示的建筑物是江南著名古镇之一的乌镇,它是由不 同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建筑工人在建造时要依据工程师设计 的图纸进行施工.工程师是利用什么方法画出图纸呢?
第一章 1.2 1.2.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 P16-19,回答: 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步骤 (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 垂直 的 x 轴和 y 轴,两轴相交于 点 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 x′轴与 y′轴,两轴交 于点 O′,且使∠x′O′y′=45°(或 135°),它们确定的平面 表示水平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 AB=6cm,则在直观图中 线段 A′B′=________cm;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y 轴的线段 CD=4cm,则在直观图中线段 C′D′=________cm.
[答案] 6 2
第一章
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课前自主预习 思路方法技巧 建模应用引路
基础巩固训练 能力强化提升
第一章 1.2 1.2.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完成以下练习为学新知打下基础: 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B′C′D′中,E,F 分别是 A′A,C′C 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 序号)
第一章 1.2 1.2.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新课引入 如图所示的建筑物是江南著名古镇之一的乌镇,它是由不 同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建筑工人在建造时要依据工程师设计 的图纸进行施工.工程师是利用什么方法画出图纸呢?
第一章 1.2 1.2.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 P16-19,回答: 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步骤 (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 垂直 的 x 轴和 y 轴,两轴相交于 点 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 x′轴与 y′轴,两轴交 于点 O′,且使∠x′O′y′=45°(或 135°),它们确定的平面 表示水平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 AB=6cm,则在直观图中 线段 A′B′=________cm;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y 轴的线段 CD=4cm,则在直观图中线段 C′D′=________cm.
[答案] 6 2
第一章
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课前自主预习 思路方法技巧 建模应用引路
基础巩固训练 能力强化提升
第一章 1.2 1.2.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2014《成才之路》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1
知识梳理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1
1.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与平面向量类似,向量加、 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角形法则以及相关的运算律仍然成 立.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共线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都 是平面向量在空间中的推广,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则是向量由二 维到三维的推广.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1
(4)线面垂直 用向量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 ①证明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平行; 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1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选修2-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1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1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第三章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1
(3)求二面角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也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利用平面角 的定义, 在两个面内先求出与棱垂直的两条直线对应的方向向 量, 然后求出这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 由此可求出二面角的大 小;另一种方法是转化为求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 它与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
成才之路·人教A版数学选修课件2-32.2.2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2.相互独立事件性质的推导 如果 A 与 B 相互独立,那么 A 与 B 、 A 与 B、 A 与 B 也都 相互独立. 证明:∵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P(AB)=P(A)·__P_(_B_)__, ∵P(A-B )+P(AB)=P(A),P(B)+P(-B )=1, ∴P(A B )=P(A)-P(AB)=P(A)-_P_(_A_)_·_P_(B__)_=P(A)(1- P(B))=P(A)·__P_(_B__) __. ∴A 与 B 相互独立. 请自己写出 P( A B)=P( A )·P(B),P(-A -B )=P(-A )P(-B )的 推证过程.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方法规律总结] 1.相互独立事件的特点是:其中一个事 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2.判定相互独立事件的方法 (1)用定义. (2)用性质. (3)有些事件不必通过概率的计算就能判定其独立性,如有 放回的两次抽奖,由事件本身的性质就能直接判定出是否相互 影响,从而得出它们是否相互独立.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4.分别掷甲、乙两枚均匀的硬币,令A={硬币甲出现正 面},B={硬币乙出现正面}.验证事件A、B是相互独立的.
[证明] 掷两枚硬币的所有可能情况 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共含有 4 个基本事件,它们是等可能的,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4,
[解析] ∵A、B 是相互独立事件, ∴A 与 B , A 与 B 也是相互独立事件. 又∵P(A)=12,P(B)=23, 故 P( A )=12,P( B )=1-23=13, ∴P(A B )=P(A)×P( B )=12×13=16; P(-A -B )=P( A )×P( B )=12×13=16.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2.相互独立事件性质的推导 如果 A 与 B 相互独立,那么 A 与 B 、 A 与 B、 A 与 B 也都 相互独立. 证明:∵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P(AB)=P(A)·__P_(_B_)__, ∵P(A-B )+P(AB)=P(A),P(B)+P(-B )=1, ∴P(A B )=P(A)-P(AB)=P(A)-_P_(_A_)_·_P_(B__)_=P(A)(1- P(B))=P(A)·__P_(_B__) __. ∴A 与 B 相互独立. 请自己写出 P( A B)=P( A )·P(B),P(-A -B )=P(-A )P(-B )的 推证过程.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方法规律总结] 1.相互独立事件的特点是:其中一个事 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2.判定相互独立事件的方法 (1)用定义. (2)用性质. (3)有些事件不必通过概率的计算就能判定其独立性,如有 放回的两次抽奖,由事件本身的性质就能直接判定出是否相互 影响,从而得出它们是否相互独立.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3
4.分别掷甲、乙两枚均匀的硬币,令A={硬币甲出现正 面},B={硬币乙出现正面}.验证事件A、B是相互独立的.
[证明] 掷两枚硬币的所有可能情况 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共含有 4 个基本事件,它们是等可能的,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4,
[解析] ∵A、B 是相互独立事件, ∴A 与 B , A 与 B 也是相互独立事件. 又∵P(A)=12,P(B)=23, 故 P( A )=12,P( B )=1-23=13, ∴P(A B )=P(A)×P( B )=12×13=16; P(-A -B )=P( A )×P( B )=12×13=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时,loga(-x)单调增,排除 C,x=1 时,loga(-x)无意义,排 除 A;∴a>1,此时 y=loga(-x)单调减,排除 B,故选 D.
3.若 log3x<0,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A.(0,1) C.(0,+∞) B.(1,+∞) D.(0,1)∪(1,+∞)
)
[答案]
A
4.函数 y=log3x(1≤x≤9)的值域为( A.[0,+∞) C.[1,2] B.[0,3] D.[0,2]
对数恒等式求解;(2)运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求解.
[解析]
2
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学法指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 函数,它们的图象和性质是考查的重点,应熟练掌握图象的 画法及形状,记熟性质,特别要注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 底数,在取不同值时,对图象和性质的影响.
[ 例 2]
已 知 f(x) = ax , g(x) = logax(a>0 , a≠1) , 若
即 f(x1)-f(x2)>0,∴f(x)为(0,1)上的减函数, 又 f(x)为奇函数,∴f(x)在(-1,1)上是减函数.
[规律总结]
本题给出的单调性证明的方法要引起足够
的重视,特别是将分式与 1 比较大小的问题转化为作差比较 大小的问题的处理方法,这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中经常 遇到.
[思路分析]
(1)观察所求式子,猜测函数可能具有奇偶
性,先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求值;(2)根据函数单 调性的定义来探究.
[解析]
(1)∵函数的定义域为(-1,1),关于坐标原点对
1+x 1-x 称,又 f(-x)=lg =-lg =-f(x), 1-x 1+x ∴f(x)为奇函数. 1 1 1 1 ∴f(2013)+f(-2013)=f(2013)-f(2013)=0.
(2)注意到两个对数的真数相同,可先比较 log0.71.1 与 log0.71.2 的大小. ∵0<0.7<1,1.1<1.2,
∴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得 log0.71.1>log0.71.2. 又∵log0.71.2<log0.71.1<0, ∴ < , log0.71.1 log0.71.2 1 1
2 2
基础巩固训练
1.(2010· 四川,理科)2log510+log50.25=( A.0 C.2 B.1 D.4
)
[答案]
C
2.已知 a>0 且 a≠1,则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y=a 和 y=loga(-x)的图象可能是( )
-x
[答案]
D
[解析]
若 0<a<1,则 y=a x 单调增,只能是 A、C,此
[答案]
B
7.(2012· 安徽卷)已知 a=log23+log2 3,b=log29- log2 3,c=log32 则 a,b,c 的大小关系是( A.a=b<c C.a<b<c
[答案] B
)
B.a=b>c D.a>b>c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对数函数运算. [解析] a=log23+log2 1 3 3=log23+2log23=2log23,
规律总结:利用配方法求最值,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
5
[例 5]
对数型函数的性质 2 设 f(x)=lg( +a)为奇函数,则使 f(x)<0 的 x 1-x
) B.(0,1) D.(-∞,0)∪(1,+∞)
的取值范围是( A.(-1,0) C.(-∞,0)
[解析]
∵f(x)为奇函数,
∴f(-x)=-f(x)对定义域内的任一 x 值均成立. 1+x ∴f(0)=0,∴a=-1.∴f(x)=lg , 1-x 1+x 1+x ∵f(x)<0,∴lg <0,∴0< <1, 1-x 1-x ∴-1<x<0,故选 A.
题型讲解
1
对数运算
学法指导:熟练地掌握对数的性质、对数的运算法则、 对数恒等式和换底公式是有效的解决对数问题的前提,要注 意各公式的适用条件.
[例 1]
求值:
7
(1)71-log 5; (2)[(1-log63)2+log62· 618]÷ 64. log log [分析] (1)运用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或对数运算法则)和
)
[答案]
D
5.函数 y=log0.3(2x-1)的定义域是( 1 A.[1,+∞) B.[- ,+∞) 2 1 1 C.(2,+∞) D.(-∞,2]
)
[答案]
C
6.函数 y=loga(3x-2)(a>0,且 a≠1) 的图象过定点 ( ) 2 A.(2, ) 3 C.(0,1) B.(1,0) 2 D.(3,0)
1 1 - ,即 2≤x≤8,∴ ≤log2x≤3. 2 2 32 1 ∵f(x)=(log2x-2)(log2x-1)=(log2x-2) -4, 3 1 当 log2x= ,即 x=2 2时,f(x)有最小值- , 2 4 当 log2x=3,即 x=8 时,f(x)有最大值 2. 1 ∴f(x)min=-4,f(x)max=2.
f(3)· g(3)<0,那么 f(x)与 g(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图 中的( )
[答案] C
[解析]
首先分清这两类函数图象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
走向.另外,还应知道 f(x)=ax 与 g(x)=logax(a>0,a≠1)互为 反函数,于是可排除 A、D,因图 B、C 中关于 y=x 对称,最 后利用函数值关系式 f(3)· g(3)<0,排除 B. 规律总结: 正确识别函数的图象, 要熟悉基本函数图象, 更要把握图象的性质去判断.
即 log1.10.7<log1.20.7. 另外,也可以利用对数函数图象,当底数大于 1 时,底 数越大,在直线 x=1 左侧图象越靠近 x 轴,由右图所示,可 知 log1.10.7<log1.20.7.
规律总结:幂、指、对函数型的数值间的大小比较,要 注意函数单调性、作差(商)法的应用.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log0.90.8,log0.90.7,log0.80.9; 1 (2)log32,log23,log43. [分析] 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大小.由于是三
(3)常用的对数不等式有三种类型: ①形如 logax>logab 的不等式,借助 y=logax 的单调性求 解,如果 a 的取值不确定,需分 a>1 与 0<a<1 两种情况讨论. ②形如 logax>b 的不等式,应将 b 化为以 a 为底的对数式 的形式,再借助 y=logax 的单调性求解. ③形如 logax>logbx 的形式,可利用图象求解.
(2)先探究函数 f(x)在(0,1)上的单调性.设 x1,x2∈(0,1), 1-x1 1-x2 1-x1 1+x2 且 x1<x2,则 f(x1)-f(x2)=lg -lg =lg( · )= 1+x1 1+x2 1+x1 1-x2 1-x1x2+x2-x1 lg . 1-x1x2-x2-x1 ∵0<x1<x2<1,∴1-x1x2+x2-x1>1-x1x2-(x2-x1)>0, 1-x1x2+x2-x1 ∴ >1, 1-x1x2-x2-x1 1-x1x2+x2-x1 ∴lg >0, 1-x1x2-x2-x1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第二章
2.2 对 数 函 数
第二章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二章
第 3 课时 习 题 课
知 识 整 合
基础巩固训练
题型讲解
能力强化提升 方法警示探究
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规律小结 1. 解决对数的运算问题, 主要依据是对数的运算性质. 常 用方法有: (1)将真数化为“底数”、“已知对数的数”的幂的积, 再展开; (2)将同底对数的和、差、倍合并;
3
比较大小问题
学法指导: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是指数、对数函数的又 一重要应用,常用的方法有:单调性法、图象法、特殊值法、 作差法、作商法等. [例 3] 4 (1)( ) 5
1 2
Hale Waihona Puke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9 1 ,( ) 3 ; 10
(2)log1.10.7,log1.20.7.
[解析]
(1)利用指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大小,
可利用中间量来区分它们的大小,注意到这两个数的特点, 9 1 4 1 4 9 1 2 3 中间量为( ) 或( ) .∵ < , >0, ∴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 10 5 5 10 2 4 1 9 1 9 1 1 2 2 有(5) <(10) .又 0<10<1,2>3,∴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9 1 9 1 有( ) 2 <( ) 3 . 10 10 4 1 9 1 综上所述,(5) 2 <(10) 3 .
(1)对 y=logag(x)型的函数,求定义域时需注意: ①g(x)>0,a>0 且 a≠1. ②使式子符合实际背景. ③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要注意分类讨论.
(2)求值域的步骤: ①确定 u=g(x)的取值范围. ②由 u 的取值范围与对数函数 y=logau 的单调性求 y 的 取值范围. 例如: 假设 u∈[c, 则 a>1 时, d], y=logau∈[logac, ad]; log 而 0<a<1 时,y=logau∈[logad,logac].
(3)换底公式的作用是将不同底的对数式转化成同底的对 数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来运算.要注 意换底公式的正用、逆用及变形应用. (4)题目中有指数式和对数式时,要注意将指数式与对数 式进行互化,统一成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