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鄂教版小学科学三下《6蚕宝宝出生了》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宝宝出生了》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宝宝出生了》
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 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 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干净新鲜的桑叶是蚕宝宝的最爱
找不到桑叶怎么办?
如果确实找不到桑叶,可以暂时 先用莴苣叶代替桑叶,但必须保 证叶子干净干燥,要将叶子洗净 后擦干,再给小蚕喂食。
孵化............ 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
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 温度大约是室温25℃,蚕卵会逐渐 变成紫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 即可孵化出幼虫。幼虫把卵壳咬破 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 微探出蚕卵外
《蚕宝宝出生了》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观察蚕卵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扁 扁的有点椭圆,用尺量一量,长约1.2至1.3毫米左右 ,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紫黑色。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长约1.2至1.3毫米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 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注意观察蚕卵的变化记录小 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想想小 蚕的孵化和哪些条件有关。
如果天气干燥 ,可以在蚕卵 上洒些水。
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 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 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推荐】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7.可爱的蚕宝宝》 教案(2)

【推荐】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7.可爱的蚕宝宝》 教案(2)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七课可爱的蚕宝宝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科学知识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1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交流观察记录(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

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蚕宝宝出生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蚕宝宝出生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蚕宝宝出生了教学目标:1. 了解蚕宝宝的出生过程和生命周期。

2. 学习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成长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蚕宝宝的出生过程和生命周期。

2. 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成长变化。

教学难点:1. 理解蚕宝宝的生命周期和成长变化。

2. 学会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成长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视频、图片、实验材料等。

2. 学具:观察日记本、画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蚕宝宝图片,引发学生对蚕宝宝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蚕宝宝是如何出生的吗?”二、蚕宝宝的出生过程(10分钟)1. 播放蚕宝宝出生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蚕宝宝的出生过程。

2. 讲解蚕宝宝的生命周期,包括受精、孵化、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三、观察蚕宝宝的成长变化(10分钟)1. 发放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观察蚕宝宝的成长变化。

2. 引导学生用观察日记本记录蚕宝宝的成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四、动手实践:制作蚕宝宝成长变化的图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蚕宝宝成长变化的特点。

2. 引导学生用画笔和彩色笔制作蚕宝宝成长变化的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蚕宝宝成长变化的特点。

2. 教师总结蚕宝宝的生命周期和成长变化,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3. 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开展蚕宝宝成长变化的展览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2. 邀请专家进行蚕宝宝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蚕宝宝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蚕宝宝的出生过程和成长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科学素养。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蚕宝宝的各个生长阶段;掌握蚕宝宝的生长方式、吃的食物以及相应的保健措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验、讨论和思考。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观念和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包括:1.蚕宝宝的出生和变化;2.蚕宝宝的生长阶段;3.蚕宝宝的生长方式、食物和保健措施。

重点1.掌握蚕宝宝的生长阶段;2.理解蚕宝宝的生长方式;3.掌握蚕宝宝的食物和保健措施。

难点1.学生对蚕宝宝生命变化的感知;2.学生对蚕宝宝的生长方式理解;3.学生对蚕宝宝的食物及保健措施掌握。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1.指导法;2.课堂讲授;3.实验探究;4.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1.班级和小组讨论;2.教师讲授和示范;3.观察记录;4.实验仪器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教师将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有关蚕和蚕宝宝的基本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

2.了解蚕宝宝(10分钟)让学生就上述导入信息,回顾整理知识点,以单独讲解或小组交流的方式,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和发展过程。

3.学习蚕的生命周期及生长阶段(2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物等方式让学生对蚕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外形特征做观察,同时讲解配合形象的动画文字归纳。

4.认识蚕宝宝的生长方式(25分钟)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探究蚕宝宝的生长和营养摄入的关系,从而认识蚕宝宝的生长方式。

5.学习蚕的食物和保健措施(25分钟)教师将通过图片或者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蚕宝宝的食物和保健措施。

6.教学归纳(5分钟)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蚕宝宝的生长阶段、生长方式、食物及保健措施等知识点。

教师将总结提炼,归纳蚕宝宝的生长要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要点: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能否认真听取讲解;是否能有效地分析实验数据;是否能准确完成实验操作。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蚕宝宝在蛹中孵化的过程及蚕宝宝生长的基本特征。

2)了解蚕的生长环境及饲料,明白蚕如何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述蚕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珍惜自然的情感和意识,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坚强不屈的品质。

【教学重点】1. 形象化地掌握蚕宝宝在蛹中孵化的过程及蚕宝宝生长的基本特征。

2. 能用简单语言表述蚕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环境及饲料,明白蚕如何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教学方法】引入、讲授、提问、比较、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时学习的内容,看看大家对“蚕宝宝出生了”这个话题有哪些了解。

2. 老师出示图片,先让学生观察,再简单描述蚕宝宝在蛹中孵化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它在蛹中的变化。

3. 老师让学生想象一下,当蚕宝宝破蛹而出的那一刻,会是什么样子?4. 老师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蚕宝宝经历了哪些变化,变成了什么样子?这时讲解蚕宝宝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

二、讲授1. 蚕宝宝在蛹中孵化的过程:老师讲述蚕宝宝在蛹中孵化的过程,并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形象化的让学生了解蚕宝宝在蛹中的变化。

2. 蚕宝宝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老师讲解蚕宝宝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要注意其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三、巩固1. 老师示范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让学生体验观察及语言描述的过程。

通过给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总结,并说出观察结果。

如:蚕宝宝的头在哪里?蚕宝宝的体表是什么颜色?蚕宝宝怎样呼吸?等。

2. 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蚕的生长环境及饲料,帮助学生理解蚕如何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可以先将一些桑叶和桑枝装在纸箱里,把蚕宝宝放进去,然后观察温度和湿度计的显示结果,看看是否符合蚕生长的环境要求。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蚕宝宝出生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蚕宝宝出生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蚕宝宝出生了》教学目标:1. 了解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知道蚕宝宝是如何出生的。

2. 学习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2. 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蚕宝宝的出生过程。

2. 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蚕宝宝出生视频、观察记录表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蚕宝宝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蚕宝宝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蚕宝宝的了解和观察到的成长过程。

二、蚕宝宝的出生(5分钟)1. 教师播放蚕宝宝出生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蚕宝宝的出生过程。

2. 学生观察并描述蚕宝宝出生的过程。

三、观察蚕宝宝的生活习性(10分钟)1. 教师分发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2. 学生分组观察蚕宝宝,记录下蚕宝宝的饮食、运动、休息等生活习性。

四、分享观察结果(5分钟)1. 每组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蚕宝宝生活习性。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蚕宝宝的生活习性特点。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提出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养蚕,了解蚕宝宝的成长需求。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如果发现有不足之处,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探索蚕宝宝的生命周期(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蚕宝宝的生命周期,包括受精、孵化、幼虫、结茧、化蛹、成虫等阶段。

2. 学生通过观察蚕宝宝,了解其生命周期的特点。

七、观察蚕宝宝的蜕皮现象(10分钟)1. 教师分发显微镜,引导学生观察蚕宝宝蜕皮的过程。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反思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针对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为《蚕宝宝出生了》。

此节课主要介绍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发现。

教学目标1.认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了解它的习性和特征。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批判精神,关注生态环境。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习惯,共同推进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从蛹到蚕宝宝。

2.蚕宝宝的身体特征与习性:毛茸茸、吃桑叶、发出“吐吐”的声音等。

3.理解蚕宝宝与生态的关系,关注生态环境。

4.基础实验:观察蚕宝宝动态,进行记录。

教学方法1.讲述法:结合幻灯片、图画简单介绍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实验法: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动态,对比掌握蚕宝宝的外形特征。

3.提问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提出疑问,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演示法:示范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1.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了解蚕宝宝的习性和特征。

2. 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紧扣蚕宝宝,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兴趣:你们知道什么叫蚕宝宝吗?它们有哪些特殊的习性?2.展示蚕宝宝模型,带入生长过程•呈现蚕宝宝的幼虫、蛹和成蝶三个阶段,通过选用图画和幻灯片形式展示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结合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生长过程中动态变化,使学生能够明确蚕宝宝生长过程的阶段和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

3.呈现蚕宝宝的身体特征和“吐吐”习惯•通过图片展示和简洁朗读,让学生了解毛茸茸、飞快、吃桑叶、吐吐声等蚕宝宝独特的身体特征和习惯。

4.小结•形成概括性总结,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蚕宝宝对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1. 教学目标1.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精品」鄂教版小学科学三下《7可爱的蚕宝宝》word教案(2)

「精品」鄂教版小学科学三下《7可爱的蚕宝宝》word教案(2)

【小学科学】2019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三下《7可爱的蚕宝宝》word教案(2)第二单元第七课可爱的蚕宝宝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科学知识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交流观察记录(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

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蚕宝宝出生了-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蚕宝宝出生了-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蚕宝宝出生了-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蚕宝宝的生命周期。

2.了解蚕丝的产生和利用。

3.能够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教学重点1.蚕宝宝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

2.蚕丝的产生和利用。

教学难点1.蚕宝宝不同阶段的外表及生长变化。

2.蚕丝的制作工艺。

教学过程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的内容,即蚕宝宝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方法。

2.引入本节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蚕宝宝的生命周期,了解蚕丝的产生和利用。

学习1.讲解蚕宝宝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卵期、孵化期、蛹化期和成虫期。

2.让学生对照图片,观察蚕宝宝在不同阶段的外表及生长变化。

3.讲解蚕丝的产生和利用,包括饲养、筛选、繁殖、取丝、加工等过程。

4.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及利用范围。

巩固1.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队长,其他成员为助手。

每组要制作一份蚕丝制品,如丝绸、蚕茧等。

队长负责策划、分配任务和协调工作,助手负责材料准备、生产制作等。

最后,每组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

2.在活动中,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指导意见。

总结1.回顾本节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蚕宝宝和蚕丝的生产过程的认识。

2.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护蚕宝宝和蚕丝资源,提倡绿色、环保的生产和消费观念。

课堂作业1.家庭作业:观察宠物或昆虫,描述它们的生长变化,画出不同阶段的图片。

2.准备一次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资源1.图片:蚕宝宝不同阶段的外表及生长变化、蚕丝生产过程的图片。

2.实物:蚕丝制品及相关材料。

【精编】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7.可爱的蚕宝宝》 教案(2).doc

【精编】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7.可爱的蚕宝宝》 教案(2).doc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七课可爱的蚕宝宝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科学知识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交流观察记录(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

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蚕的繁殖方式和生命过程;2.观察和描述蚕宝宝吐丝、缩小、变黄变黑等现象;3.理解蚕的种植和养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4.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争做环境保护小卫士。

教学重点1.掌握蚕宝宝的出生和生长变化;2.了解蚕的生命过程和繁殖方式;3.了解蚕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理解蚕的种植和养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2.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类、观察、实验。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1.播放有关蚕的视频给学生观看;2.带着学生到校园周围或者图书馆寻找有关蚕的资料阅读,以便在课堂上与同伴分享;3.老师和学生一起为找到的蚕画一张海报,展现蚕对人类的价值和作用。

课堂导入1.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蚕的图片和资料;2.询问在生活中我们生食的每片蚕丝是怎样产生的,这既是导入也是回顾。

学生作业展示1.要求学生看完有关蚕的视频后,写下自己的观后感;2.邀请几个学生上来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观察蚕宝宝出生1.展示蚕的森林生态巢,观察蚕的生态环境;2.向学生宣读有关蚕宝宝的生命发展;3.在黑板上设计一张蚕宝宝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图,并向学生展示和解说;4.指导学生观察生态巢中蚕的生长过程,并在黑板上画出蚕宝宝缩小、变黄变黑等变化的生长曲线图;5.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生态巢中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描述蚕宝宝的繁殖方式和生命过程1.邀请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蚕和蝴蝶的图片,观察和讨论这两种昆虫的不同;2.老师用蚕为例子,解说它们的繁殖方式和生命过程;3.分类讨论蚕的不同发育阶段,并用refresher巧克力演示各个阶段的生长特点,巧妙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生态图片分享1.邀请学生在离校前找到外部自然环境美丽的图片,并在课堂前提交;2.学生向同班同学分享自己所带图中是否有人类的生存威胁;3.向同学们展示过去美好的大自然,强调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能源和美景。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蚕宝宝出生了》 教案(2)【精编】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蚕宝宝出生了》 教案(2)【精编】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六课蚕宝宝出生了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1.师生谈话(1)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

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1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2。

三年级下 第6课 蚕宝宝出生了

三年级下 第6课 蚕宝宝出生了

三年级下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教参一、教材说明养蚕是孩子们喜闻乐见和乐于参与的活动。

本课是让学生对蚕卵和蚕宝宝进行观察和研究。

面对这个奇妙的生命,只要教师坚持做好引导,学生们一定有兴趣持之以恒地参与到养蚕的整个过程中来。

教材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学生原有的一些养蚕经验及对蚕的认识。

教材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关于养蚕,我们知道哪些事情?”设置了一个共同讨论的情景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养蚕的经验,并指导学生从“蚕宝宝是从哪里来的?”,“蚕生长时身体会……”,“要想知道有关蚕的更多的事情,怎么办?”等方面思考和查找资料,调查访问。

这一部分既是本课的导入,也是整个单元的线索,并且能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便于教师调整教学。

第二部分:观察蚕卵。

此环节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样子,并学会借助工具观察。

为了便于描述、交流,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具体的观察测量活动,比如要求学生描述卵的颜色、形状,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卵有多长多宽。

最后安排“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和大家交流”等活动。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孵化蚕卵并观察记录蚕卵孵化中的有趣现象。

关于蚕卵的孵化,教材选用了一段小资料,这段资料告诉学生蚕卵在孵化过程中需要什么条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蚕卵孵化出蚁蚕所需的时间等,学生是看得懂的,在蚕卵孵化的实际过程中也是能做得到的。

这里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对蚕的孵化和生长的作用,指导学生将注意事项列举出来,课后注意悉心照料。

第四部分:观察蚕宝宝。

让学生围绕“蚕宝宝是怎样出生的,它们长得怎么样?有哪些有趣的动作?”等问题进行观察和讨论。

蚕宝宝是从蚕卵中孵化出来的,刚从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很小,黑褐色,像小蚂蚁,叫“蚁蚕”。

对于尚未孵出的蚕卵让学生继续进行黑暗保护。

这一环节,也可以安排学生量一量蚁蚕的长度,也可以安排一个趋光性实验,因为刚孵化的蚕具有趋光性,可以用一个上部透明的盒子,一半盖上黑布,观察蚕的活动。

养蚕时应注意光线柔和均匀,避免蚁蚕拥挤抢食。

鄂教版科学三下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word说课稿

鄂教版科学三下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word说课稿

《蚕宝宝出生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蚕宝宝出生了》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鄂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养蚕》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通过养蚕可以训练学生系统的、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某项科学研究活动。

虽然学生养过蚕,有一定的养蚕经验,在养蚕过程中,对蚕会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有意识、系统的观察。

本单元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养蚕,让学生既能获得一些饲养动物的知识与技能,又能对蚕进行系统的观察,从而能了解蚕的一生。

《蚕宝宝出生了》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学生原有的一些养蚕经验及对蚕的认识;第二部分:观察蚕卵;第三部分:指导学生孵化蚕卵并观察记录蚕卵孵化中的有趣现象;第四部分:观察蚕宝宝;第五部分:为蚕宝宝建一个舒适的家。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科学概念:观察蚕卵和蚁蚕,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记录观察、调查、测量中的数据、现象和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为蚕宝宝建一个舒适的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和蚁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教学难点:了解蚕卵孵化所需的一些条件,培养他们饲养小动物的一些技能。

二、学情分析养蚕时孩子们喜闻乐见和乐于参与的活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原来养过蚕,有一定的养蚕经验,通过养蚕可以训练学生系统的、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某项科学研究活动,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养蚕,让学生既能获得一些饲养动物的知识与技能,又能对蚕进行系统的观察,从而能了解蚕的一生。

面对这个奇妙的生命,学生一定有兴趣持之以恒地参与到养蚕的整个过程中来。

三、教学理念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说过:“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活动时间。

” 本课教学,我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探究,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

蚕宝宝出生了

蚕宝宝出生了

《蚕宝宝出生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的基本知识。

•学生能够识别蚕卵、蚁蚕等蚕的不同生长阶段,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然生物的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培养爱护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蚕的生长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征。

•蚕宝宝孵化过程的观察与记录。

2.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正确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培养科学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蚕宝宝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出生的吗?它们会经历哪些变化?”3.2 知识讲解•讲解蚕的生长过程,包括蚕卵、蚁蚕、熟蚕、结茧、化蛹、成蛾等阶段。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阶段的蚕,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3.3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些蚕卵,指导学生正确观察蚕卵的变化。

•让学生记录蚕卵孵化成蚁蚕的过程,包括孵化时间、蚁蚕的活动情况等。

3.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感受,讨论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有趣发现。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强调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3.5 拓展延伸•介绍蚕丝的制作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蚕的经济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蚕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继续观察并记录蚕宝宝的生长变化,撰写观察日记。

•收集有关蚕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蚕的简易手抄报。

五、课堂总结•总结蚕的生长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征。

•强调科学观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自然生物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蚕宝宝出生了》蚕的生长过程:蚕卵→ 蚁蚕→ 熟蚕→ 结茧→ 化蛹→ 成蛾观察记录要点:孵化时间、活动情况、形态变化七、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分析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讨论交流中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2019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三下《6蚕宝宝出生了》word
教案(2)
第二单元
第六课蚕宝宝出生了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1.师生谈话
(1)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

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
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
(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