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词文 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
清代文学--------------------------------------------------------------------------------【字号:大中小】【背景色】第九编清代文学章节名称:清代文学概述授课时数:1教学目的和任务:对清代文学的整体状况有基本的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清代前期的两个重要思潮:重实与感伤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节社会概况明代末年,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
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各种局限,给了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洲族政权入主中原的机会。
公元1644年,已称帝建国的清朝统治者在明朝降将吴三桂引导下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王朝建立后,用40年时间逐步完成了对全国的军事征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为巩固政权,采取了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措施。
到了康熙20年(公元1681年)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到乾隆年间,耕地面积比顺治年间增加了一倍,农业生产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较大提高。
当时华北和江南最为繁华,两湖、两广、四川也得到开发。
手工业和商业比明代更为发达,苏州、杭州、扬州、江宁、广州、汉口、北京已成为规模很大的工商业城市。
这一时期社会繁荣,被称为“康乾盛世。
从康熙末年开始,伴随着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也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也加速进行。
特别是乾隆后期,官僚、贵族、富商、地主豪绅掠夺了大量土地,积聚了巨额财富,朝政日趋腐败,贪污成风,人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相继发生,清王朝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道光20年(公元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文学史上沿用了历史学的分期,习惯于将此前的称为古代文学,此后的称为近代文学。
第二节文化与学术概况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近二百年间,文化领域内的斗争也很尖锐。
清王朝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竭力推崇程朱理学,定都伊始便尊孔崇儒。
中国代文学 清代文学PPT课件
创作:
文:“好骂”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
……和尚是佛之罪人,杀盗淫妄,贪
婪势利,无复明心见性之规。秀才亦
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
无复守先待后之意。……老弟以为然
否?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
为四民之末。 ……今则不然,一捧
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
8
“肌理”二字来源于唐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 肉均”之句,用来论诗,包括义理与文理。
“义理”,即“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 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和学问;
“文理”即“言有序”也,指诗律、结构、章 句等作诗之法。
义理为本,通变于法,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 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为一,是清代考据之 风影响于诗坛的一个结果。
②诗人的独特个性是最能体现性情的 ,“作 诗不可无我”。
③作诗还应有诗才,即作家的才气、天分和学 识。
袁枚的“性灵说”诗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
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
11
创作:
诗:直抒胸臆,清新隽永,流转自如,洒脱通俗。
《马嵬》其二: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 代 文 学 第二章 清中叶诗文词
1
第一节 清中叶的诗
2
格调派:以沈德潜为代表,主张“诗贵性 情”、“亦须论法”。 性灵派:以袁枚为代表,主张写个人“性 情遭际”。 肌理派:以翁方刚为代表,主张作诗以学 问为根底,重义理与文理统一。 别具一格的诗人郑燮。
3
沈德潜“格调说”: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 人。有《唐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 、《清 诗别裁集》、 《古诗源》。
清代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清代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清代诗学的定义清代诗学是指清朝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它是在唐宋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后世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诗学主要包括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其中以康熙和乾隆两朝最为重要。
清代诗学的代表人物有吴炳、纪晓岚、袁枚、袁宏道、郑板桥等。
二、清代诗学的代表人物1. 吴炳(1667-1749)吴炳,字省观,号鲸山,浙江余姚人。
他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诗论家,以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西湖百咏》等,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还著有《文心雕龙补遗》等诗论著作,对清代诗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纪晓岚(JIXIAOLAN)纪晓岚(JIXIAOLAN),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诗论家,他是乾隆时期诗坛上的名流。
他的代表作有《纪重编诗话稿》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 袁枚(1716-1797)袁枚,字应齐,号直斋,清代诗人和诗论家,他的代表作有《随园诗话》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对清代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袁宏道(1714-1973)袁宏道,字果堂,清代诗人和诗论家,他的代表作有《诗法述要》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清代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 郑板桥(1693-1765)郑板桥,字子介,号板桥,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艺术家,他的代表作有《板桥诗话》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清代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清代诗学的主要特点1. 复古倡导清代诗学提倡“复古”、“崇古”,主张以唐宋诗为典范,提倡古体诗,推崇古典诗风。
2. 文学继承清代诗学在继承唐宋诗学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需求,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
3. 文学多样化清代诗学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形成了多样化的诗歌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 知识梳理: 1.诗词: 吴伟业《圆圆曲》—号梅村,“梅村体”“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者, 七言歌行体,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聚散离合,“叛明降清” 陈维崧《贺新郎》—号迦陵,“阳羡词派”代表词人,百无聊赖的“野老”,寥落之 感与故国之思。 纳兰性德《如梦令》—“楞伽山人”,风格近李后主,《饮水词》塞外纪行,边塞孤 寂思乡。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与顾贞观一见如故,真挚友情对才士贤人的同情与不 平。 张维屏《三元里》—号松心子,“宣南诗社”“岭南三大家”歌颂三元里人民爱国壮 举,批判清政府投降政策。 龚自珍《咏史》—“今文学派”代表人物,“宣南诗社”(官场、士林、作者) 黄遵宪《哀旅顺》—“我手写吾口”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对清政府的愤慨,爱 国情怀。 2.散文 唐甄《室语》—“众为邦本”说,启蒙思想家。抨击封建君权,提出“自古以来,凡 为帝王者皆贼也。”(对话、 比喻) 方苞《狱中杂记》—“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櫆”《望溪文集》“术不可不 慎”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号“六分半书”,“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集》对农民的尊重和同情。 《板桥题画》—— 种竹、养兰、写竹、画兰(以造化为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发展个性的社会、人生理想) 袁枚《黄生借书说》—创“性灵说”“乾隆三大家”“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启迪 学生。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桐城派”《古文辞类纂》赞颂袁枚尽职尽责,抗议统 治者埋没人才。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饮冰室主人”打破桐城派的清规戒律,指出封建中国是老 大帝国,歌颂少年的朝气蓬 勃。 3.小说 蒲松龄《司文郎》—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先生”,科举制度的弊端,对比手法, 浪漫主义 +写实主义 吴敬梓《马二先生游西湖》—选自《儒林外史》“文木老人”八股取士制度下知识分 子狭隘庸陋的精神面貌。 曹雪芹《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挨打意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鹗《明湖边美人绝调》—选自《老残游记》“鸿都百炼生”渲染烘托、侧面描写。 突出白妞歌声的美妙动人。 李宝嘉《制台见洋人》—选自《官场现形记》“南亭亭长、游戏主人”恐洋媚外的封 建官僚,对内作威作福,对 外奴颜婢膝。 4.杂剧“南洪北孔” 洪昇《长生殿》—唐明皇、杨贵妃,荒淫享乐、祸国殃民。融合唐诗、元曲 孔尚任《桃花扇》—“云亭山人”苏昆山、柳敬亭、老赞礼的唱词揭示明朝灭亡的内 在原因。(三个人唱词的思 想感情。) ◆ 模块一 吴伟业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 者。其诗取法盛唐及元、 白诸家,各体皆工,擅长以七言歌行体记述明末清初时事,后人称为“梅村体”。又 工词,早年多琦艳清丽之作, 中年后多悲壮侘傺之响。有《梅村家藏稿》。《圆圆曲》为七言歌行体叙事诗。 ◆ 模块二 陈维崧 陈维崧,字其年,号迎陵。其词才气横溢,近于稼轩,为清初“阳羡词派”代表词人。 少时 词风华绮丽,明亡后
清诗第六讲
清代诗词研究
陈玉兰 主讲
第六讲 清代庙堂诗说之三:肌理说
一、生平简介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 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十余岁为诸生, 乾隆十七年(1752)成进士,即以文学受知 于乾隆帝。历任清要逾五十载,负海内清望 凡六十年。官至内阁学士,鸿胪寺卿。
行楷《斜街行》, 翁方纲—— 清四大书家(刘 墉、铁保、永王 星)之一
• 黄仲则《癸巳除夕偶成》:
•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 龚自珍《歌筵有乞书扇者》:
• 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才有岁差。 • 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
•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252:
• 风云材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波。 • 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五、翁方纲的诗歌:以考据为诗,以学问为诗, 诗味淡薄 。 翁诗分两类。[吴嵩梁《石溪舫诗话》 云方纲“全集多至五六千首,尝命予校定 卒业。余请分编为内外集,性情风格气味 音节得诗之正者为内集,考据博雅以文为 诗者曰外集,吾师以为然。”] 一类是学问诗。 袁枚《随园诗话》卷 五说他“是将诗当考据作矣。”又说他 “误把抄书当作诗”。洪亮吉批评他说: “最喜客谈金石例,略嫌公少性情诗。” (《北江诗话》卷一)
• 翁片面强调诗歌的考证作用和史学价值,把 诗与“经术”、史料混为一谈。所谓“史 家文苑接儒林,上下分明鉴古今。一代词 章配经术,不然何处觅元音?”(《书空同 集后十六首》)这是一种模糊文学特征的 主张。 • 这与桐城派姚鼐散文理论“义理、考据、 文章”之说很接近。 • 以论时文法论诗,促成了后来声势浩大的 宋诗运动,而晚清“同光体”诗人更发展 了“肌理说”,将宋诗运动推向了高潮。
• 翁有《复初斋文集》35卷,集外文 4卷, 《复初斋诗集》42卷。 • 论诗著作有《石洲诗话》,其诗歌基本理 论被后人称为“肌理说”。其单篇论文如 《言志集序》、《神韵论》、《格调论》 等论肌理说较详。
清代诗文词(第一章 第七章)PPT课件
(四)其他遗民诗人
吴嘉纪 屈大均
二、钱谦益和虞山诗派
(一)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一字牧斋,晚号 蒙叟、绛云老人、东涧遗 老等,江苏常熟人。
剃发降清 抗清自赎
钱谦益是个思想和性格都比较复杂的 人。
2.诗歌创作
(1)诗学中提出重“学问”的要求,转益多 师,主张革新诗歌, “必有为而作”。
袁枚(1716—1797)
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 笔记小说《子不语》。
论诗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 纲的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影响 甚大,形成了性灵派。
性灵说
袁枚论诗崇尚性灵。所谓“性灵”包括 性情、个性和诗才。主张诗歌创作应抒写 性情(“性情以外本无诗”),表现诗人 的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有人 无我,是傀儡也”),追求独创、自然, 重视作家的诗才,认为艺术构思中的灵机 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
有《带经堂集》,后人所辑有 《带经堂诗话》,是其诗论的 代表作。
2.“神韵说”
神韵说是王士禛的论诗主张。其论诗吸取司 空图“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 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理论,主张“兴 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玄远的风 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要求诗歌要有含蓄深 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以王维、孟浩然为诗 歌创作的典范。
原名绛,入清后,改名炎武, 字宁人,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参加抗清,始终 不仕于清朝。
《亭林诗文集》《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2.诗歌理论:
(1)强调诗歌反映社会现实 的政治功能,“文须有益于 天下”;
考试必备---清代文学要点总结 2(袁行霈古代文学史)
第八章清代诗文词第一节清初诗歌一、清初诗歌创作概况:清代诗歌最富成就的时期是清初时期,此期诗坛大致可分为易代之际和康熙时期两个阶段。
明清易代之际的诗坛主要为遗民诗人和由明入清并一度仕清的文人所把持。
遗民诗人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启蒙思想家及屈大均、吴嘉纪等为代表,他们的诗作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
由明仕清的诗坛名流以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为代表,人称“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对于明清诗风的转变起了关键作用;吴伟业擅的“梅村体”风行一代。
康熙年间,清初六大家出现,“国朝六家”中,施闰章和宋琬并称“南施北宋”。
王士禛和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王士禛标榜神韵,朱彝尊为清诗中的浙派的领袖。
查慎行、赵执信并称为“南查北赵”,查慎行在清初学宋诗人中成就最高。
二、顾炎武和屈大均1.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杰出思想家与著名学者,也是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
其诗不论是拟古、咏史、纪游、即景等,都贯穿着抗清复明和坚守气节的中心主题,如《秋山》、《京口即事》、《海上》、《精卫》等。
顾炎武诗歌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诗风沉雄悲壮,对转变明末清初的诗风起了一定的作用。
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
2. 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是清初遗民诗人。
他的诗大都缘事而发,现实内容十分丰富。
屈大均工于近体,五律尤胜,风格高浑雄肆,奔放纵横,在清初遗民诗人中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有《壬戌清明作》、《读陈胜传》等。
著有《道援堂集》、《翁山诗外》等。
三、钱谦益1. 钱谦益的一生都随政治风云起落沉浮,处于进退失据的尴尬状态。
他明末时为士林领袖,南明时谄事阉党,入清后屈身异朝,不久即隐居乡里,秘密从事抗清复明活动。
他的诗作就是其坎坷心路历程的写照。
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代表作品有《狱中杂诗三十首》、《哭稼轩留守一百十韵》、《后秋兴》一百零四首等。
2.钱谦益诗骨力苍劲,托旨遥深,形成情辞沉郁、词藻富赡的诗风;而且他学养深厚,才思沛然,多有规模巨大的组诗。
清词精品鉴赏课件讲解
小重山
• 春流半绕凤凰台。十年花月夜,泛金杯 。玉萧呜咽画船开。清风起,移掉上秦淮。
• 客梦五更回。清砧迎塞雁,渡江来。景 阳宫井断苍苔。无人处,秋雨落宫槐。
6.宋琬词
• 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 。顺治四年进士。
摸鱼儿·和辛幼安
• 最伤情、落花飞絮,牵惹春光不住。佳人 缥缈朱楼下,一曲清歌何许? 莺无语。谁传道 、桃花人面黄金缕。霍王小女。恨芳草王孙, 书生薄幸,空写断肠句。
• 江南好,花苑繁华如故。画船多少萧鼓。 吴宫花草随风雨,更有千门万户。苏台幕。君 不见、夷光少伯皆尘土。斜阳无主。看鸥鸟忘 机,飞来飞去,只在烟深处。
• 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与施闰章齐 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 、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
• 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 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
• 著有《安雅堂集》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贺新凉·再赠柳敬亭
• 咄汝青衫叟!阅浮生、繁华萧瑟,白衣苍狗。 六代风流归抵撑,舌下涛飞山走。似易水、歌 声听久。试问于今真姓字,但回头笑指芜城柳 。休暂住,谭天口。
• 当年处仲东来后。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 斗。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更谁是 、嘉荣旧友?天宝琵琶宫监在,诉江潭憔悴人 知否?今昔恨,一搔首!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京途中染病后不治而亡李雯才华过人年轻时就享有诗名
清词精品鉴赏
一、清初词
1.李雯词
• 李雯(公元1607年——1647年),字舒章,青浦人。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举人。
清代文学第五章 清代诗词文PPT课件
2、吴伟业(1609—1671) 字骏公,号梅村, 江苏太仓人。曾一度仕清,辞官隐居后,为未能保 持名节而悔恨终身。其诗取法盛唐及元白诸家。内 容多为歌咏明清之际的重大史事,抒发家国兴亡和 身世之感。他擅长歌行,工于叙事,措词华美而情 调哀怨,讽刺也含蓄婉曲。其代表作《圆圆曲》借 吴三桂、陈圆圆离合悲欢的故事,反映明末清初错 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讥讽以女色引清兵入关的叛降 求荣行为。“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 颜:……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 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4、蒋士铨和赵翼
与袁枚同属“性灵派”的有蒋士铨和 赵翼,被称为乾隆三大家。
5、肌理说
乾隆、嘉庆时的翁方纲,以治经学及 金石著名,论诗主“肌理说”。肌理,比 喻作诗所用的材料、结构和表现的思想, 他认为学问、考据都是写诗的材料,都可 以组织结构在诗中,而根源应是儒家的经 典,结果产生了枯燥无味、令人生厌的 “学问诗”。
1、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 号牧斋, 江苏常熟人。他的生活经历曲折,谄媚马士英、 阮大铖及降清仕清二事,遭近世讥贬。然其晚年 又和反清活动有联系,思想比较复杂。他继明开 清,宗盟诗坛五十年。其诗初学盛唐,后广泛学 习唐宋各家而有所创新,对转变明末复古主义诗 风有一定贡献。其诗雄奇诡异,辞采丰缛,用典 切当,技巧纯熟。长于抒情,尤工七律。《后秋 兴》是大型组诗,结合时事,抒发故国之思,及 腆颜仕清、复国无望的复杂痛苦心情。其体制和 气魄,在前代诗作中所未见。
吴嘉纪 年青时从事过烧盐劳动, 后漫游各地,参加过抗清活动。他反映 农民、盐民、灾民疾苦和揭露清军暴行 的诗较有特色。
屈大均 明亡时年仅十五岁,清 兵入广州后参加抗清队伍,后削发为 僧。中年还俗,结交顾炎武等,继续 进行抗清活动。其诗多写抗清的经历 和情怀,风格俊逸明快。
第十四章 清代前中期诗文词理论
這裏將“古文”和“藻繪之文”、“古文”和 “詩賦”對立起來,強調古文和文藝之文是不同的, 其不同在於古文“辨理論事、質而不蕪者”、“本 經術而依於事物之理”而不是“曲得其情狀”,即 古文在說理,文藝之文在表情;他在《進四書文選 表》中說:‚文無難易,惟其是耳‛其中首先是 ‚理之是‛。另外,古文“不可為偽”即以真實性、 科學性、邏輯性為特徵,而文藝之文以“瞑瞞於聲 色之中”即以虛構性、形象性為特徵。
3、興會神到,自然高妙
《漁洋詩話》中說: ‚蕭子顯雲:‘登高極目,臨水送歸, 早雁初鶯,花開葉落,有來斯應,每不能已。 須其自來,不以力構。’王士源序孟浩然詩 雲:‘每有製作,佇興而就。’余平生服膺 此言,故未嘗為人強作,亦不耐為和韻詩 也。‛
錢鐘書《管錐編· 全齊文· 謝赫〈古畫品 錄〉》論“神韻”: ‚神韻不外乎情事有不落言詮者,景物 有不著痕跡者,只隱約於紙上,俾揣摩於心 中。以不畫出,不說出為畫不出,說不出, 猶禪之有機而待參然。故取象如遙眺而非逼 視,用筆寧疏略而毋細蜜;……”“曰氣曰神, 所以示別於形體,曰韻所以示別於聲響。神 寓體中,非同形體之顯實,韻嫋聲外,非同 聲響之亮徹;然而神必托體方見,韻必隨聲 得聆,非一亦非異,不即而不離。‛
2、詩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趙執信在《談龍錄》中曾記載他和洪升一起在 王漁洋家中以畫龍比喻作詩的故事: ‚錢塘洪昉思,久於新城之門矣,與余友。一 日,並在司寇宅論詩,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 ‘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司 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 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是雕塑繪畫者耳。’ 餘曰:‘神龍者,屈伸變化,固無定體;恍惚望見 者,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 也。若拘於所見,以為龍具在是,雕繪者反有辭 矣。‛
清代文学第四讲 清代诗词
顾炎武诗
精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诗
流转
顾炎武
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极目皆榛莽。 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饥乌晚未栖,弦月阴犹吐。 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 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讐在门户。 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 丈夫志四方,一节亦奚取?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 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清代文学
第四讲 清代的诗与词
教学内容:1,易代之际的诗词;2,太平盛世的 诗词。 教学重点:①遗民诗人“顾、黄、王”;②吴伟 业“梅村体”;③纳兰性德词;④王士禛“神韵 说”;⑤翁方纲“肌理说”;⑥袁枚“性灵说”;
教学内容一:遗民诗人“顾、黄、 王”
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思考以下问题:
吴勿许。当其盛时,祭酒能显斥其非,却其贿遗而不顾,于甲寅之乱
似早有以见其微者。呜呼,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
二、“美吴”说
➢
章培恒《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序》:“这首诗最动人的所在,并
不在于批判了吴三桂的罔顾君亲大义,而在于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
她那可怜的身世和在爱情上的悲欢。也在于讴歌了吴三桂对爱情的坚
儒者事业·读书人的依据
张载:“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现在请同学们重新回答这个问题: ➢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的一生出处有 什么共同点?
“顾、黄、王”三人的共同点(参
第十二讲-清代诗词文分析
• “格调说”,是沈德潜提出来的论诗主张。 他强调写诗必须讨究格律声调:“诗贵性 情,亦须论法”。所谓“性情”,是指符 合封建正统观念的思想感情——“温柔敦 厚”,要写得含蓄、蕴藉、委婉.“怨而 不怒”。所谓“论法”,就是讲究格律、 声韵,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完全 摹拟古人。“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 浅陋(qiǎnlòu)的弊病有所补救,可是它维护儒家 “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其基本倾向 属于封建正统派的诗论。
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 吴伟业(1609 — 1671),字骏公,号梅村, 江苏太仓人,明末复社成员,官至少(zhìshǎo)詹 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因与马、阮不 合,辞归。明亡后被清世祖强逼入京,任 宏文院侍讲,迁国子监祭酒。后借口母病, 还乡归隐。入清后出于保全家族,不得已 违心仕清,临终时要求家人殓以僧装,在 墓碑上只题“诗人吴梅村之墓”,用以摆 脱社会所加的政治身份,表示身仕二姓的 悔恨和自赎的真心。
第八页,共四十九页。
• 顾炎武(1613—1682),有《亭林诗文集》 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文须有益 于天下”,认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并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的 悲惨遭遇,充满深厚的民族感情,格调慷 慨悲壮,苍劲沉郁。如《秋山》、《海 上》、《精卫》等,抒写了诗人的亡国(wáng guó)之痛和恢复故国的决心。他的诗对清初和 晚清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 清初后期,著名诗人还有查慎行、赵执信 等。查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赵诗清 新(qīngxīn)峭拔,思路峻刻,重视思想内容,写 过不少现实性很强的诗。
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 三、清中叶诗歌 • 清中叶,在残酷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
第一章清代诗词文.
第一章清代诗词文.第一章清代诗词文第一节清代诗歌(1)数量巨大。
徐世昌《晚晴诗汇》收录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流派众多。
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诗体发展。
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
大量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特色。
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一、清初诗歌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人: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
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后期诗人: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
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
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1、顾炎武: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
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对摹拟。
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2、屈大均:有《道援堂诗集》。
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
屈诗长于五律,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3、吴嘉纪:著有《陋轩集》。
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1、钱谦益: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主张“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物”(学问),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
《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
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清初尊唐派领袖。
第一-三章 清代叶诗文词
2、朱彝尊 与王士禛同时驰名诗坛时有“南朱北王”之称,又称 “南北两大诗人” 。 (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年自号小长芦 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嘉兴)人。参修《明 史》,一生饱读诗书,著书甚丰。除《经义考》二百卷外, 尚有《明诗综》一百卷,《词综》三十卷,又有文集《曝 书亭集》八十卷,其中诗二十二卷,词七卷,文五十卷, 赋一卷。 其论诗,早期宗唐黜宋,年则由唐入宋。 早年诗作多抒发个人不平之愤。如《寂寞行》: 节物惊人往事非,愁看燕子又来归。 春风无限伤心地,莫近乌衣巷口飞。 后期多歌功颂德、交际应酬之作。
四、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康熙时期,统领诗坛的有施闰章、宋琬、王士禛、朱彝尊、 查慎行、赵执信等,一般称之为“清初六家”。 1、王士禛 A生平:(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 又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正,乾 隆朝改士祯,原籍山东诸城,祖上迁居新城(今桓台县)。 著有《带经堂集》,又有选本《渔洋山人精华录》,此外 有《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渔洋诗 话》等多种笔记。 B评价: 钱谦益称其诗“文富理繁,衔华佩实,感时之作,恻怆于 杜陵;缘情之会,缠绵于义山” 。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洎乎晚岁,文章愈富,名位 愈高,海内能诗者,几无不出共门下。主持风雅近五十年, 过于钱、吴远矣。”
从后期诗歌的主题来看,可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以明末清初的历史现实为题材,志在以诗存 史。《永和宫词》、《洛阳行》、《临淮老妓行》、 《楚两生行》 、《捉船行》、《打冰词》、《临江参 军》、《圆圆曲》等。 另一主题是对痛失名节的悲吟。临终四绝其一: “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 补,总比鸿毛也不如。”其四“奸党刊章谤告天,事 成糜烂岂徒然。圣朝反坐无冤狱,纵死深恩荷保全。” 赵翼《瓯北诗话》评云:“梅村出处之际,固不无 可议。然其顾惜身名,自渐自悔,究是本心不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清代骈文 汪中
其骈文打破形式主义作风,内容充 实,感情真实。传世名篇《哀盐船 文》
近代文学
• 屈辱的历史 • 动荡的历史 • 中西文化大交流的历史
一、资产阶级启蒙时期文学
(一)龚自珍、魏源等启蒙作家的诗文
龚自珍:首开近代文风的大家 –鲜明地浪漫主义风格 –大量使用意象化的表现手法 –灵活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语言风格
清代诗歌(1644-1839)
数量巨大 流派众多 诗体众多
一、 清初诗歌
(一)遗民诗
顾炎武
–诗多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 –慷慨悲壮
屈大钧、吴嘉纪
(二领袖 –抒写失节仕清的悔恨之情 2、吴伟业 –清初尊唐派领袖。尊盛唐大家及中唐元、白 –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 –“梅村体”
二、清中叶词 张惠言“常州词派”
–清中叶以张惠言、周济为首的词派,注重 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在当时直至晚 清都有巨大影响。
清代散文及骈文
一、清初散文
1、思想家的散文
–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 强调经世致用,以议论文见长。
2、文学家的散文 –以侯方域、魏禧、汪婉为代表,以传 记文见长。
(二)袁枚“性灵说”
要求诗歌直接抒发作家的真实感受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三)翁方纲 “肌理说”
要求诗歌以学问为根基,以考证、 训诂等方式,充实诗歌内容。
清代的词
一、清词中兴 1、清词创作的繁荣 2、清代词学发达 3、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
一、清初词 1、陈维崧与“阳羡派” 存1600余首,居清代之冠。
•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 吴硏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刘鹗《老残游记》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文学
(一)章太炎、秋瑾等的诗文 (二)南社
–第一个革命团体 –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高旭
(三)小说 • 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
– 曾朴《孽海花》 –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 – 陈天华《狮子吼》
• 鸳鸯蝴蝶派小说
(三)王士祯“神韵说”
–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 无穷”为理论宗旨; –创作上取法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 –追求冲淡闲远,精炼含蓄的风格,而相对忽 视诗歌内容。
二、清中叶诗歌 (一)沈德潜“格调说”
强调诗歌必须为封建政治服务;风格 “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表现手法上 讲求比兴、委婉。
(二)太平天国时期的诗文 (三)古典小说趋于衰落
–余万春《荡寇志》 –文康《儿女英雄传》 –陈森《品花宝鉴》 –韩子云《海山花列传》
二、资产阶级改良时期文学 (一)黄遵宪:“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二)梁启超与新文体
–条理清晰,笔端常带感情,排比铺张,纵横议 论,富有鼓动性
(三)梁启超“小说界革命”
阳羡派:清初以陈维崧为首的词派。作 词师法苏轼、辛弃疾,具苍凉豪放特色。
2、朱彝尊与“浙西词派” “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 以姜夔、张炎为宗,要求语言醇雅、意境 清空,音律和谐。
《词综》
3、纳兰性德
作词宗南唐二主,尤重后主李煜。 清代婉约词高手 代表作:《长相思·山一程》
二、清中叶散文
“桐城派”
–指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 鼐等继承发展,在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方苞首倡“义法”说,即言之有物而有条理。 –刘大櫆对“义法”理论进行丰富和拓展。 –姚鼐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强调义理、考据、 词章三者合一。
阳湖派 :
–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是“桐 城派”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