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决策树的移动客户行为特征挖掘与预测

合集下载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Web用户行为分析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Web用户行为分析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Web用户行为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Web应用程序的用户行为分析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进行业务决策、优化网站性能、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之一。

而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算法,对于Web用户行为分析而言同样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在本文中,将阐述基于决策树算法的Web用户行为分析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该算法在Web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一、决策树算法简介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分类算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样本从根节点开始逐层划分,并最终使每个叶子节点代表一种类别。

对于Web用户行为分析而言,可以将用户在Web应用程序中的各种行为动作(比如点击、滑动、浏览等)看作是样本的属性值,而用户的行为分类则可以看作是决策树的叶子节点所代表的类别。

决策树算法的训练过程可以通过不断将数据集按照某种划分规则分成更小的数据集并建立子节点的方式来实现。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或基尼指数等指标来进行划分属性的选择。

最终生成的决策树可以用于对新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类预测。

二、基于决策树算法的Web用户行为分析原理基于决策树算法的Web用户行为分析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数据预处理首先需要采集并存储用户在Web应用程序中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网页访问记录、点击行为、购物车添加与删除、订单生成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无用数据和异常值。

2、特征提取针对用户行为数据,需要提取出可以反映用户行为模式的特征值。

这些特征值可以包括用户行为频率、用户行为时段、用户行为距离、用户购买意愿等。

同时,还可以使用相关系数、PCA等技术进行特征的筛选和降维,使得决策树算法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分类学习。

3、决策树分类在完成特征提取后,就可以使用决策树算法来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类预测。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ID3算法、C4.5算法、CART算法等具有代表性的决策树算法,通过不断对特征进行选择和分裂,最终生成具有较高精确度的决策树模型。

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测与分析研究

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测与分析研究

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测与分析研究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客户流失成为了众多企业的常见问题。

企业不仅需要努力吸引新客户,还需要通过对现有客户的关怀和维护,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并减少客户的流失。

因此,客户流失预测和分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测是现今较为流行的预测算法之一。

该算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根据历史数据的特征与客户是否流失的关系,建立决策树模型,以预测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

一、常用的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在客户流失预测中,常用的模型包括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其中,决策树模型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分类方法,能够直观地展示各种可能性的决策过程,是一种易于理解和实现的分类方法。

与其他模型相比,决策树模型具有以下优势:1、易于理解和解释;2、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因素的作用;3、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二、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测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消除缺失值和异常值,并将数据转化为数值型或离散型数据。

2、特征选择:从历史数据中选择对客户流失影响较大的特征变量,过多的特征变量会导致决策树模型的过拟合,而过少的特征变量会导致决策树模型的欠拟合。

3、建立决策树模型:通过计算信息增益或基尼指数等指标,确定根节点和分支节点,构建决策树模型。

4、模型评估:通过预测客户流失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

三、客户流失预测的因素分析客户流失预测的因素分析是客户流失预测的关键环节,确定影响客户流失的因素对于提高客户流失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着重要作用。

影响客户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1、消费行为:消费金额、消费频次、消费时长等指标。

2、客户个人信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指标。

3、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售后服务等指标。

4、市场环境:市场竞争情况、行业状况等指标。

五、客户流失预测的应用实例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测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银行、电信、保险、电商等多个领域的客户流失预测。

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及预测的研究与应用

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及预测的研究与应用

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及预测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信息获取。

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如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搜索引擎等。

而这些互联网产品和服务都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行为特征,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优化产品设计。

因此,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及预测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互联网领域的热门问题之一。

一、用户行为特征分析的意义和方法用户行为特征分析是指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用户行为的规律和特点,以此对用户行为进行预测并优化产品和服务。

用户行为特征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还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能力。

用户行为特征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可视化等。

数据采集是指收集用户在产品和服务中产生的行为数据,例如搜索关键词、浏览行为、购买行为等。

数据预处理则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以使数据更适合进行分析。

数据挖掘则是根据所需的分析目标,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探索数据的规律和特点。

最后,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数据。

二、用户行为特征分析的应用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可用于各种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下面举几个例子。

1. 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网站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购买习惯、偏好,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推荐商品和优化页面设计。

通过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用户的购买路径和购买力度,对商品进行分类和推荐。

2.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需要了解用户的社交行为和好友关系,以便提供更好的社交服务和推荐内容。

通过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用户的社交网络、朋友圈和兴趣点,对推荐内容和社交卡片进行个性化推荐。

3.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需要了解用户的搜索需求和搜索习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搜索结果和优化搜索算法。

通过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用户搜索关键词的频率、时间和地点,对搜索结果排序和精准度进行优化。

决策树数据挖掘算法

决策树数据挖掘算法

决策树数据挖掘算法一、什么是决策树算法?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数据挖掘算法,它通过将数据集划分成不同的子集来构建一个树形模型,以实现对数据的分类或预测。

决策树算法的优点在于易于理解和解释,并且可以处理具有高度非线性关系的复杂数据集。

二、决策树算法的原理1. 决策树的定义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分类模型,它由节点和边组成。

节点表示一个特征或属性,边表示该属性可能取值之间的关系。

2. 决策树算法流程(1)选择最佳特征作为当前节点;(2)将训练集按照该特征进行划分,并创建子节点;(3)对每个子节点递归执行步骤(1)和(2),直到所有叶子节点都为同一类别或无法再划分为止。

3. 决策树算法中用到的概念(1)信息熵:表示数据集纯度或不确定性的度量,计算公式为:$H=-\sum_{i=1}^{n}p_i\log_2p_i$,其中 $p_i$ 表示第 $i$ 个类别在数据集中的占比。

(2)信息增益:表示特征对数据集纯度的提升程度,计算公式为:$IG(D,A)=H(D)-H(D|A)$,其中 $D$ 表示原始数据集,$A$ 表示某个特征。

(3)基尼指数:表示数据集纯度或不确定性的度量,计算公式为:$Gini(D)=\sum_{k=1}^{|\mathcal{Y}|}\sum_{k'\neqk}p_kp_{k'}=1-\sum_{k=1}^{|\mathcal{Y}|}p_k^2$,其中$\mathcal{Y}$ 表示类别集合。

(4)基尼增益:表示特征对数据集纯度的提升程度,计算公式为:$GINI(D,A)=Gini(D)-\sum_{v=1}^{V}\frac{|D^v|}{|D|}Gini(D^v)$,其中 $V$ 表示特征 $A$ 取值的个数,$D^v$ 表示特征 $A=v$ 的样本子集。

三、决策树算法的优缺点1. 优点(1)易于理解和解释;(2)能够处理具有高度非线性关系的复杂数据集;(3)能够同时处理离散型和连续型变量;(4)能够处理多分类问题。

《统计学习要素:机器学习中的数据挖掘、推断与预测》随笔

《统计学习要素:机器学习中的数据挖掘、推断与预测》随笔

《统计学习要素:机器学习中的数据挖掘、推断与预测》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机器学习的发展与应用 (2)1.2 统计学习的概念与重要性 (4)二、数据挖掘 (5)2.1 数据挖掘的定义与过程 (6)2.2 常用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 (8)2.2.1 分类与聚类 (10)2.2.2 关联规则挖掘 (11)2.2.3 回归与异常检测 (13)2.3 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 (13)2.3.1 市场营销 (15)2.3.2 医疗诊断 (16)2.3.3 金融风险预测 (17)三、推断 (18)3.1 推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9)3.2 常用推断方法与技术 (20)3.2.1 参数估计 (22)3.2.2 置信区间 (22)3.2.3 假设检验 (23)3.3 推断的应用领域 (24)3.3.1 经济学研究 (26)3.3.2 社会科学研究 (27)3.3.3 工程质量控制 (28)四、预测 (30)4.1 预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1)4.2 常用预测方法与技术 (33)4.2.1 时间序列分析 (34)4.2.2 机器学习中的预测模型 (35)4.3 预测的应用领域 (37)4.3.1 金融市场预测 (38)4.3.2 医疗健康预测 (40)4.3.3 交通流量预测 (41)五、总结与展望 (43)5.1 本书内容总结 (44)5.2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45)一、内容概括《统计学习要素:机器学习中的数据挖掘、推断与预测》是一本介绍统计学习基础概念和方法的书籍,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

在监督学习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基本的回归和分类问题,然后讨论了核方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常用算法。

在无监督学习部分,作者介绍了聚类、降维等基本概念和算法。

在半监督学习部分,作者讨论了半监督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场景,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半监督学习算法。

数据挖掘决策树PPT(自己制作)

数据挖掘决策树PPT(自己制作)

可解释性
决策树产生的结果易于理 解,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好 的决策。
02
决策树算法
ID3算法
ID3算法是由Ross Quinlan提出的, 是决策树学习中最经典的算法之一。
ID3算法采用自顶向下的贪心搜索策 略,从根节点开始不断向下分裂,直 到满足停止条件。
ID3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信息增益 来选择划分属性,使得每个划分出来 的子节点能够最大程度地纯度。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特征选择的目标是选择与目标变量最相关、最具预测力的 特征子集。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过滤法、包装法和嵌 入法。过滤法基于特征的统计属性或信息增益来评估特征 的预测能力,包装法使用递归特征消除或子集搜索来选择 最佳特征子集,而嵌入法则将特征选择与模型构建相结合 ,在模型训练过程中自动选择特征。
数据挖掘决策树ppt( 自己制作)
目 录
• 引言 • 决策树算法 • 数据预处理 • 决策树构建与优化 • 决策树评估与部署 • 决策树应用案例
01
引言
数据挖掘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 用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可以用 于决策支持、商业智能等。
重要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挖 掘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获取竞争 优势的关键手段。
交叉验证
定义
将数据集分成若干个子集, 每个子集用于验证模型性 能,通过多次验证得到模 型性能的平均值。
作用
减少模型过拟Biblioteka 和欠拟合 的风险,提高模型泛化能 力。
方法
K折交叉验证、留出交叉验 证等。
决策树部署与使用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重、缺失值处理等操作,以提高模型性能。
特征选择

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预测与个性化推荐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预测与个性化推荐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预测与个性化推荐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户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用户的行为和偏好信息。

如何利用这些数据,预测用户行为并进行个性化推荐,成为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关键问题。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如何计算机自动地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和改进的学科。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预测与个性化推荐的研究中,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学习用户的偏好和行为模式,并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

首先,为了实现用户行为预测与个性化推荐,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点击记录、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等。

通过获取用户对于各种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数据,可以揭示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偏好。

然后,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针对这些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算法可以用来训练模型,以便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预测和推荐。

在预测用户行为方面,可以利用分类算法。

分类算法基于已知的行为数据,将用户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购买者和非购买者。

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偏好,分类算法可以预测用户是否会购买某个产品,从而提前进行个性化推荐。

在个性化推荐方面,可以利用聚类算法和协同过滤算法。

聚类算法将用户按照行为和偏好进行分组,从而找到具有相似偏好的用户群体。

通过分析这些用户的行为数据,可以为他们推荐具有相似兴趣的产品或服务。

协同过滤算法则利用用户历史数据和其他用户的行为数据,为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用户行为预测和个性化推荐。

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自动学习特征表示,从而更好地从大规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建立更加准确和精细的用户行为预测和个性化推荐模型。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隐私保护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预测与个性化推荐的研究中,大量的用户数据涉及到用户的隐私信息。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研究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数据脱敏、数据加密等,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利用数据来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服务质量。

因此,如何有效地分析和挖掘数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了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基于决策树算法来进行用户行为分析,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决策树是一种数据挖掘算法,可以用来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和预测,是用户行为分析的有效工具之一。

决策树算法在构建分类模型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选择,将数据转化为可用的变量,然后通过计算不同变量在判断准确率、信息熵等方面的权值,来构建决策树模型。

利用决策树模型,可以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类和预测,找出具有相同特征的用户群体,并为企业提供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在使用决策树算法进行用户行为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是构建有效决策树模型的基础。

如果数据存在错误或者不完整,将会影响到算法的精度和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分析结论的出现偏差。

因此,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时,需要尽可能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 特征的选择和提取特征的选择和提取是决策树算法的关键。

在进行特征选择和提取时,需要充分考虑用户行为的重要特征和业务需求,以提高模型的分类准确率。

同时,应该避免决策树算法中出现过拟合和欠拟合等问题,以提高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 模型的评估和验证通过建立决策树算法模型,可以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类和预测。

但是,在进行模型评估和验证时,需要充分考虑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评估和验证时,可以采用交叉验证、留一法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

4. 结论的解释和应用在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和模型构建时,需要充分考虑结论的解释和应用,以便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因此,在进行结论解释和应用时,需要深入理解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企业运营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支持。

基于决策树的数据挖掘算法研究及应用

基于决策树的数据挖掘算法研究及应用

基于决策树的数据挖掘算法研究及应用随着数据采集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被积累和储存。

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数据挖掘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

在数据挖掘领域,决策树是一种重要的算法。

一、决策树算法及其原理决策树是一种树形结构,可以将数据集按照特征进行划分,最终得到一棵树。

在分类问题中,决策树的叶节点代表不同的分类结果,而内部节点则代表特征。

根据不同的原则,可以得到不同的决策树算法。

以ID3算法为例,其核心思想是在构造决策树时,在每个节点上选择最优的特征进行划分。

具体原理如下:1.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熵信息熵是衡量随机变量不确定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H(X) = -Σ P(xi) * log2 P(xi)其中xi表示随机变量X的不同取值,P(xi)表示xi的概率。

计算特征A的信息熵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对于特征A的每个取值ai,计算数据集D中该取值出现的概率P(ai);2)根据当前特征A的取值ai将数据集D分为若干个子集Di,每个子集Di包含特征A取值为ai的数据样本;3)计算每个子集Di的信息熵,记为H(Di);4)根据子集Di的大小,计算特征A的信息熵:H(A) = -Σ P(ai) * H(Di)2.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是指使用特征A对数据集D进行划分所获得的纯度提升。

信息增益越大,说明特征A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越大。

计算特征A的信息增益的公式为:Gain(A) = H(D) - H(A)其中H(D)为数据集D的信息熵。

3.构造决策树根据信息增益排序选择最优特征A,以该特征为节点划分数据集。

对于特征A的每个取值ai,生成一个子节点,并以该子集Di 为数据集,递归构建决策树。

二、决策树算法的应用决策树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

1.客户分类在销售和营销领域,决策树可以用于客户分类。

以银行为例,客户可以根据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特征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

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

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

基于决策树的客户流失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向数字化转型,企业也开始更加注重客户关系的管理。

然而,客户流失问题也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如何及时预警并且把控客户流失,对于企业的稳健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基于决策树,探讨如何构建客户流失预警模型,并进一步应用于实际业务当中。

一、数据处理构建客户流失预警模型的第一步就是数据的筛选和预处理。

我们需要的是一份包含有客户特征和是否流失的数据集。

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要根据业务背景和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但不限于:删除重复值、去除异常值、处理缺失值等操作。

选择出有代表性的特征变量,从而为模型训练打好基础。

二、特征工程为了进一步优化模型的表现能力,我们需要对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调整。

特征工程旨在通过对变量的加工操作,提取出更加能够反映问题本质的特征。

这个过程中,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特征选择:从数据集中筛选出对问题影响最大的特征变量。

可以基于业务理解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利用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特征排序和评估。

2. 特征变换:对特征进行变换,使其能更好地反映问题的内部关系和逻辑。

常见的特征变换有:log变换、归一化、区间缩放等。

3. 特征构造:利用已有的特征变量,生成新的特征变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年内平均订单金额”,这个特征是由原有的“订单数”和“订单金额”计算得出。

三、建模过程在进行建模之前,需要为模型划定目标,即客户流失的条件和标准。

这与业务的实际需求有关。

在确定好目标之后,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建模算法。

本文采用的是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建模方法,能够利用分类变量和数值变量来预测目标变量的值。

决策树的整个建模过程是一个自顶向下的递归过程,它按照某种特定的判断条件构成树形结构。

决策树方法可以通过无限次重复分裂节点的方式,不断的找到“最优”的节点,使得每个节点的不纯度最小,即样本分布的不确定性最小。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数据集中提取信息的技术,其目的是了解数据集中的模式、趋势和规律,以便为业务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决策树算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算法,能够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决策树算法简介决策树算法是一种以树形结构展现决策结果的分类器。

它可以被用来处理由分类和回归两种类型组成的问题,因为它可以将输入数据分成类别或数值。

决策树算法适用于高维数据集,也适用于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

在决策树算法中,我们会根据数据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

通过对分类树的不断划分,最终我们能够得到一个树形结构,每个叶节点代表一种类别。

当新的数据输入时,我们可以将其通过这个分类树,快速判断其所属的类别。

决策树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容易理解和解释,并且需要的计算量较少。

然而,它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容易出现过度拟合(即过于复杂的分类树会难以泛化)和选择非最优的特征等。

二、决策树算法的基本流程决策树算法的基本流程如下:1. 根据数据集的特征选择一个最优的划分点。

2. 根据这个最优的划分点,将数据集分成两个子集。

3. 对每个子集重复执行1和2,直到划分到某个条件时停止。

4. 将每个子集的划分结果标记为该子集的类别。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最优的划分点”。

最优划分点被定义为可以让每个决策树节点的纯度最大化的分割点。

纯度越高,表示在该节点中有更多相似的数据。

三、决策树算法的分类方法决策树算法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1. ID3算法ID3算法是决策树算法中最早的算法之一,它根据信息熵的概念选择特征。

在ID3算法中,我们会针对数据集的每个特征计算信息熵,根据信息熵的大小来选择最优的特征。

信息熵可以理解为代表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指数,当信息熵越低时,说明数据越有条理。

2. C4.5算法C4.5算法是ID3算法的改进版本,在选择特征时引入了信息增益比的概念。

信息增益比是指将信息增益除以一个归一化项,这个归一化项是针对不同特征计算的。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应用案例分析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应用案例分析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应用案例分析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它通过构建一棵树型模型来对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决策树算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例如金融、医疗、销售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介绍决策树算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案例一:银行行销在银行的行销活动中,如何判断哪些客户更有可能购买银行的产品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家银行通过收集客户的个人和金融信息,利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了一个模型来预测客户是否会购买银行的产品。

该模型的输入特征包括客户年龄、工作类型、婚姻状况等,输出为客户是否购买产品。

通过训练决策树模型,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个人信息判断其购买意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行销活动,提高销售效果。

案例二:疾病诊断决策树算法在医疗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疾病诊断为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其可能的疾病类型。

一个医院利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了一个疾病诊断模型,通过输入患者的病症特征,模型能够输出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类型及其概率。

这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案例三:客户信用评级在金融领域,客户信用评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家信用卡公司利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了一个客户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客户的个人信息、财务状况等特征,模型可以预测客户的信用等级。

这对信用卡公司来说非常有价值,它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信用额度和利率,并更好地管理风险。

案例四:商品推荐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推荐系统来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商品。

其中,决策树算法常被用来构建商品推荐模型。

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历史、浏览行为等特征,模型可以预测用户对某个商品的喜好程度,并给出相应的推荐。

这种个性化推荐不仅能提高用户体验,还可以促进电商平台的销售额。

案例五:道路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流量的预测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道路交通流量预测为例,一个研究团队利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了一个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模型利用历史交通数据、天气情况、时间等特征,可以预测未来某个时间段某条道路的交通流量。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轨迹挖掘与分析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轨迹挖掘与分析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轨迹挖掘与分析研究用户行为轨迹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用户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操作行为记录。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轨迹挖掘与分析研究,通过对用户行为轨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的偏好和需求,提升产品的个性化推荐能力,优化服务和营销策略,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一、用户行为轨迹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用户行为轨迹数据的搜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例如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日志文件、用户访问记录等。

搜集到的原始数据通常是非结构化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清洗才能用于后续的挖掘和分析。

1.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数据清洗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去重、缺失值处理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将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以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

2. 特征提取与选择特征提取是从用户行为轨迹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频繁模式挖掘等技术来提取特征,包括用户的访问时间、访问频率、浏览页面等。

同时,可以使用特征选择算法来选择最相关的特征,减少特征空间的维度,加快模型的训练和预测速度。

二、用户行为轨迹挖掘方法与技术用户行为轨迹挖掘是指通过对用户行为轨迹数据的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趋势和关联性。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轨迹挖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具有类似特征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成不同的簇的过程。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发现用户行为的共性和相似性,从而进行用户群体的划分和个性化推荐。

2. 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是通过发现不同用户行为之间的关联规则,揭示用户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可以提取用户的购买模式、喜好等信息,为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提供支持。

3. 预测模型建立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可以基于用户过去的行为轨迹数据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趋势。

可以使用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建模,从而提供用户行为预测的依据。

消费行为分析中用户购买意愿与消费特征的挖掘与预测

消费行为分析中用户购买意愿与消费特征的挖掘与预测

消费行为分析中用户购买意愿与消费特征的挖掘与预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和消费特征的挖掘与预测,对于制定营销策略和改善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消费行为分析中用户购买意愿与消费特征的挖掘与预测展开讨论。

一、用户购买意愿的挖掘与预测1. 数据采集:为了准确地挖掘用户购买意愿,首先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用户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消费记录、浏览历史、社交媒体行为等。

通过数据采集,可以综合分析每个用户的购买指标,包括购买频率、购买金额、购买产品类别等。

2. 模型建立:基于数据采集的结果,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特征和历史数据,预测用户的购买意愿。

同时,还可以采用集成学习的方法,结合多个模型预测结果,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 变量选择: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量来进行预测。

变量选择的关键在于找到对购买意愿有影响的重要特征。

可以利用统计分析和特征工程的方法,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筛选和加工,提取出与购买意愿相关的特征变量,并排除无关的变量。

4. 模型评估与优化:在建立预测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

评估模型的好坏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F1-Score等。

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并不断迭代,可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消费特征的挖掘与预测1. 用户分群: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的消费特征,可以将用户根据其购买行为和消费偏好进行分群。

聚类算法可以用来对用户进行分组,例如K-means算法、层次聚类算法等。

通过用户分群,可以发现不同群体的消费特征和偏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推荐。

2. 决策树分析:决策树分析可以帮助揭示用户的消费特征和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可以了解用户在购买过程中所关注的因素和权重。

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行为预测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行为预测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行为预测方法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企业和组织越来越依赖对用户行为的深入理解来优化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

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为预测用户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技术等。

在用户行为预测中,数据挖掘主要通过对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

用户行为数据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网站浏览记录、购买历史、搜索行为、社交媒体活动等。

这些数据通常具有大规模、高维度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来进行处理。

在进行用户行为预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数据收集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注意数据的合法性和隐私保护。

预处理阶段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和数据规约等操作。

数据清洗主要是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值等问题;数据集成是将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数据转换是将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形式,如数值化、标准化等;数据规约则是通过减少数据量来提高分析效率,例如采用抽样、聚类等方法。

特征工程是用户行为预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它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有意义的特征的过程,这些特征能够更好地反映用户行为的本质。

特征选择和特征提取是特征工程的两个重要方面。

特征选择是从原始特征集中选择出对预测任务最有帮助的特征;特征提取则是通过某种变换将原始特征转换为新的特征。

例如,可以将用户的浏览时间、浏览页面数量等特征组合成一个新的特征来表示用户的活跃度。

在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数据的特点、预测的目标、计算资源等。

常见的预测模型包括分类模型(如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等)、回归模型(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聚类模型(如 KMeans、层次聚类等)和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如Apriori 算法)等。

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动态行为建模与预测研究

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动态行为建模与预测研究

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动态行为建模与预测研究在移动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中,用户的动态行为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如何准确地对用户动态行为进行建模与预测,对于个人用户的信息推荐、社交网络营销以及舆情监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动态行为建模与预测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引言现代社会中,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获取信息和分享生活的重要平台。

用户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发布动态、评论、点赞、分享等各种操作,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动态行为。

这些动态行为反映了用户的兴趣、偏好、社交关系等重要信息,对于各种应用和服务具有很大的价值。

二、用户动态行为建模方法1. 特征提取在进行用户动态行为建模之前,首先需要对动态行为进行特征提取。

常用的特征包括用户的兴趣、行为偏好、社交关系等。

通过分析和挖掘用户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可以提取出与用户动态相关的特征,并据此进行建模与预测。

2. 基于概率模型的建模方法基于概率模型的建模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用户动态行为建模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构建概率模型,从而预测用户未来的动态行为。

常用的概率模型包括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条件随机场(CRF)等。

3. 基于机器学习的建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在用户动态行为建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中学习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用户未来的动态行为进行预测。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三、用户动态行为预测1. 基于历史数据的动态行为预测基于用户历史数据的动态行为预测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用户过去的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预测出用户未来的动态行为。

例如,通过分析用户过去的点赞行为,可以预测用户未来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进行个性化推荐。

2. 基于社交关系的动态行为预测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对于动态行为的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通常会受到他们的好友的影响,从而产生类似的动态行为。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行为模型建立与预测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行为模型建立与预测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行为模型建立与预测用户行为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建立起用户行为的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用户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

本文将介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行为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具有丰富的信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用户行为背后的规律,为企业决策和个性化推荐提供重要依据。

二、用户行为模型的建立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点击数据、购买数据、搜索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能来自于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多个渠道。

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重、缺失值处理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特征提取在建立用户行为模型之前,需要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效的特征。

特征可以分为用户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

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等信息;而行为特征则包括用户的点击频率、购买偏好、搜索关键词等信息。

通过特征提取,可以将庞大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建模使用的特征向量。

3. 模型选择与建立根据任务的需求和问题的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

常用的模型包括关联规则模型、分类模型、聚类模型等。

关联规则模型可以发现用户行为中的相关性;分类模型可以预测用户的行为类别;聚类模型可以将用户分组,发现用户群体的差异。

在模型的选择和建立过程中,需要考虑模型的性能、预测准确率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

三、用户行为模型的预测1. 特征选择与训练集划分在进行用户行为模型预测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特征,这些特征应该与目标行为密切相关。

然后,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和参数的优化,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的性能和预测准确率。

2. 模型训练与优化通过使用训练集进行模型训练,可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来优化模型的性能。

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梯度下降法、遗传算法等。

随机化决策树构建精准客户细分

随机化决策树构建精准客户细分

随机化决策树构建精准客户细分随机化决策树作为一种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在精准客户细分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它结合了机器学习的预测能力与决策树模型的解释性,通过随机特征选择和随机数据划分,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从而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更加精细和有效的客户分类。

以下是基于随机化决策树构建精准客户细分的六个关键步骤和要点。

一、数据预处理与特征选择数据预处理是构建任何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石,对于随机化决策树也不例外。

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或填补缺失值、异常值处理,并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操作,确保所有特征在同一尺度上具有可比性。

在特征选择环节,随机化决策树通过引入随机性,每次分裂时仅考虑部分特征集合,这有助于减少过拟合风险,同时发现那些在特定条件下对客户细分至关重要的变量。

特征选择不仅要关注直接相关性,还要考虑特征间的相互作用,以挖掘潜在的细分群体。

二、模型参数调优与随机性控制随机化决策树的参数调整是优化细分效果的关键。

主要参数包括树的深度、节点分裂所需的最小样本数、特征子集大小等。

通过交叉验证选择最佳参数组合,可以在保持模型解释性的同时,最大化细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合理控制随机性程度,即特征子集的选择策略,是平衡模型复杂度与性能的重要环节。

过度随机可能导致模型过于简单,无法捕获复杂细分;而随机性不足则可能引入过拟合的风险。

三、客户价值评估与细分策略在构建好决策树模型后,利用模型对客户进行价值评估是细分的核心。

客户价值不仅体现在财务贡献上,还包括客户的忠诚度、购买频率、反馈活跃度等多维度指标。

随机化决策树能够根据这些指标将客户划分为不同价值层级,识别出高价值客户、潜力客户以及低价值客户等细分群体。

基于此,企业可以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如对高价值客户提供专属服务,对潜力客户加大培养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营销效率。

四、行为模式分析与预测随机化决策树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对客户行为模式的识别与预测能力。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与特征提取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与特征提取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与特征提取网络用户行为分析与特征提取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旨在通过分析用户在网络上的行为,提取出对用户行为进行特征描述的关键信息。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和组织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业绩。

在进行网络用户行为分析前,首先需要收集和处理用户的行为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多个渠道,例如网站访问日志、应用程序使用记录、社交媒体评论等。

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用户行为的关键特征。

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是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用户行为归类到同一类别中,从而发现用户群体和其行为特征。

比如,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将购物网站的用户分为不同的购买偏好群体,进一步分析每个群体的购买行为特征,为个性化推荐提供依据。

另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是关联规则挖掘。

通过挖掘行为数据中的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可以发现不同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理解用户行为的内在规律。

例如,可以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发现用户在购买某个商品时通常会购买哪些其他商品,为交叉销售和组合推荐提供支持。

此外,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还可以应用于欺诈检测和安全防护。

通过分析用户在网络上的行为,可以识别出异常行为和潜在的欺诈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发现用户的登录行为和资金转账行为之间的异常变化,从而及时拦截潜在的黑客攻击。

在进行用户行为特征提取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文本挖掘。

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帖内容和评论,可以提取出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文本挖掘发现用户对于某个话题的态度和情感倾向,从而为精准营销和舆情分析提供依据。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图像和视频分析。

通过分析用户在网络上发布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可以提取出用户的活动偏好和兴趣爱好。

例如,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发现用户对于某个品牌或产品的关注程度,为品牌营销和广告投放提供参考。

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与实际案例(六)

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与实际案例(六)

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与实际案例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它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决策树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需要进行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对模型预测有用的特征。

本文将介绍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

特征选择是特征工程的重要部分之一。

在决策树模型中,可以通过特征重要性评估来选择最具预测能力的特征。

特征重要性评估可以通过信息增益、基尼系数等指标来实现。

信息增益是指在得知某一特征的取值后,对目标变量的不确定性减少程度,基尼系数则是指在选择某一特征后,目标变量的杂质程度。

通过计算特征的信息增益或基尼系数,可以确定哪些特征对目标变量的预测贡献最大,从而进行特征选择。

另外,特征缩放也是特征工程的重要步骤。

在决策树模型中,特征缩放通常不是必须的,因为决策树不受特征缩放的影响。

但是在一些深度学习模型中,特征缩放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特征缩放时,可以使用标准化或者归一化等方法,将特征缩放到一定的范围内,以便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

特征衍生也是特征工程的一种常见方法。

特征衍生是指根据已有的特征构造出新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在决策树模型中,可以通过特征交叉等方法进行特征衍生。

特征交叉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特征进行组合,构造出新的特征。

例如,如果我们有两个特征分别表示一个人的年龄和收入水平,可以通过特征交叉构造出一个新的特征表示年龄和收入的乘积,从而更好地捕捉年龄和收入对目标变量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一个实际的案例来讨论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个银行的客户数据集,其中包括客户的年龄、收入、贷款记录等特征,以及客户是否会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作为目标变量。

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决策树模型,来预测客户是否会购买理财产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增益或基尼系数来评估各个特征的重要性,选择最具预测能力的特征。

然后,我们可以对特征进行缩放,以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曦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100876)Email: cxcathy@摘 要: 随着移动市场业务的多样化和竞争的加剧,以及移动市场典型的规模效应,对老客户的挽留和新客户的争取是电信运营商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首先对电信客户的流失做了详细的分析,然后从消费者的自然属性和行为特征出发,结合数据挖掘知识和信息论的分析方法,介绍了建立客户消费行为决策树的理论知识,并以电信行业最关注的大客户分析为例,详细阐述了决策树建立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 客户流失 特征挖掘 行为预测 决策树 信息增益法1.引言近年,我国移动运营业务在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之后,移动用户的增长逐渐放慢,客户呈现出动态亦增亦减趋势,在每月都有客户注册服务的情况下,也有大量客户离网。

并且每月都出现了大量零通话用户,大量的占用了有限的移动通信资源。

移动业务还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问题,一方面客户数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话费收入却没有明显的增加,甚至微有降低。

在当前运营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服务意识也逐步提升的情况下,运营商就不能不问: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流失掉了我们那些有价值的客户?在这客户流失的大潮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呢?2.客户流失分类及定义通信行业的特征是以量制胜,规模效应非常显著,扩大市场占用率就成了当前运营商们最关注的问题。

而实事证明发展新客户的成本要远远大于挽留老客户的成本,所以客户的流失分析对运营商而言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客户流失的分析成了各大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客户流失的分类见下图:图1 客户流失分类图2.1主动流失主动流失指客户主动发起的中止与运营商服务合同的行为。

客户注销其服务转向使用竞争对手服务或者是还在网内,但是使用的服务给运营商带来的价值远远小于之前,这部分客户也应当被纳入主动流失范畴。

¾自然流失的流失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客户的搬迁,死亡等[1]。

这种类型的客户流失数量不大,¾的客户流失是由于企业竞争对手的影响而造成的[1]。

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价格,质量和服¾都是由于企业自身工作过失造成的,在业务受理或投诉受理中服务提供方的不当行为都2.2被动流失被动流失人群一般是因欠费,甚至是高额恶意欠费或者长时间零通话而被公司强制停止服务。

可分为失”是被动流失中的一种,指某些客户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私利而选择离开一家企业,在电¾要是在不在使用服务时并不去注销,而是被动等待,将号码或服务闲置,直至闲3.老客户挽留和新客户发展展,剥离出服务使用者共性,准确定位业务适用人群都是根本。

定位的共性,需要根据现有客户自然人信息和消费信息建立起客户自然特征中影响客消费行为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由其自身诸多属性决定的。

比如客户的自然人属性如性别,年龄,家庭而且对企业的影响也比较小,不需要重点分析。

竞争流失这种类型务上。

由于竞争对手在各方面对用户都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导致很多用户流失到竞争对手一方。

这是运营商最关注的流失,可以采取相应策略,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来达到挽留用户,降低吸引新客户成本的目的。

过失流失这种流失大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1]。

这种流失的解决在于转变电信行业垄断地位的优越感,培养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被动流失分为恶意被动流失和非恶意被动流失,两者的性质和解决方案差别非常大。

预防恶意流失的关键是完善的信用控制方案,而非恶意流失的这部分人群往往是质的挽留的。

¾ 恶意流失“恶意流信领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恶意欠费用户[1]。

在电信起步和发展时期,这种恶意流失事件屡屡发生,因为没有对客户的信用考评,企业深受其害却无从预防和纠察。

解决这类用户造成的问题主要还要从预防恶意高额欠费和信用监控等角度着手解决,建立起完善的用户信用管理机制。

非恶意流失非恶意流失客户主置周期截止被移动运营商强制中止服务[1]。

非恶意流失中最常见的是长时间的零通话用户,他们看似被动离网,其实很多是有价值客户,值得挽留。

如果在服务闲置期间运营商推出具有吸引力的营销方案,这部分客户的挽留比发展新客户要来得容易。

无论是老客户的挽留还是新客户的发出适用人群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并且在推广过程中既能减轻工作量,减少营销成本,又能更加的有针对性。

要想剥离出服务使用人群户消费习惯的决策树,使得运营商能够迅速定位营销目标人群,清晰的对客户进行分类,挖掘出最能影响客户消费的特征,从而制定最优的管理和营销策略。

而根据大量真实样本和科学分析结果制定出的营销策略其合理性是值得信赖的。

这样既能增强老客户的忠诚度,起到客户挽留作用,也能增强对新客户的吸引力。

客户的角色等,客户的社会属性如职业,职位,收入等,这一系列的客户属性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指导着客户的消费行为,使得客户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一定的特征。

也就是说客户的属性和其消费行为的对应关系具有规律性。

这些规律就给我们预测客户的消费行为,定位潜在客户,发展新客户奠定了基础。

统一客户资料和较为完善的客户消费行为记录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后我们可以采用决策树的方法建立起4.决策树理论基础4.1决策树及其建立流程决策树是一个类似于流程图的树形结构,其中每个内部结点表示在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职业,信用卡信誉等属性可以预测该用户是否会购可以看出处于树越上端的属性决策按照一定的比率将样本数据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用于建立决策树,一用信息论分析方法逐步找出关键因素,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信息增益法寻找关键决定因素。

信息增描述决定客户行为的关键因素集合,并且这个集合是一个能描述出因素关键程度的有序集合。

测试输出,而每个树叶结点代表类和类分布。

下图是一棵很简单的决策树,它表示根据用户的年龄,买计算机。

图2 判定用户是否会购买电脑的决策树在决定客户消费行为中越关键。

树的建立流程如下:1)收集大量的样本数据,然后组用于检验决策树是否合理[2]。

这个比率根据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调整,一般而言建树样本大于检验样本。

2)是利益发能寻找数据库中具有最大信息量的字段,建立决策树的节点,再根据字段的不同取值建立树的分支[2]。

在每个分支子集中,重复建立树的下层节点和分支的过程,即可建立决策树。

(信息增益法介绍见下一小节)3)决策树的述信息增益计算,直到关键因素集合为空集合,决策树的建立正式完成。

4)设定样本符合阀值,用检验样本测试决策树准确度,测试其偏差是否再阀内,决策树建立成功,否则就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信息增益法运用中G。

¾任意样本I(s1,s2,……,sm)=-∑Pi log2(p•其中,数据集为S,m为S的分类数目, P•Ci为某分类标号,Pi为任意样本属于Ci的概率, si属性X划分出的子集的熵:•E(X)= ∑(s1j+ ……+smj)/s *•X为属性,具有V个不同的取值息增益:Gain(X)= I(s1,s2,……,sm) -计算出属性集合中各个属性的信息增益之后,信“2/8”原理是一个被无数实事证明了的统计学原下面以移动客户样本数据为例建立一样本数据都是海量的,本文旨在说明根据信息增益法建立决策树的方法,限于篇幅,使用的样本数据少,选择的属性也少,仅供读者参考算法原理。

表1 样本数据集表格商务用户?<=30 高 N Y Y<=30 高 Y N Y<=30 中 N N N<=30 中 N Y Y<=30 中 N Y Y低N N N <=30 低 N Y Y 30--50 高 Y N Y 30--50 高N Y Y 30--50 高 Y N N 30--50 中 N N Y 30--50 中 Y N Y 30--50 中 Y N Y 30--50 中 N N N 30--50 低 N N N >=50 高 Y N Y >=50 中 N Y Y >=50 低 N N N >=50 低NNN上面表格所列出的属性中,年龄和收入是连续值,无法取得也没有必要取全部值。

对于这类属性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离散化。

在高端客户中,1)只要是公费用户就是高端用户,所以公费指标作为决策树第一层; 和+ 6/12*I (3,6)+ 3/12*I (1,3)= 0.958 ¾ 属性“商务人员否?”的指标计算)= 0.492 ¾ 属+ 4/12*I(2,4)= 0.701 属性“年龄”的22,所以,决策树中第二个重要因素为年龄;·在<=30的年龄段里:商务用户否为主要因素;这里年龄离散化为三段:<=30,30—50,>=50。

收入也离散化分为:高, 中, 低 ;在建模过程中,对所关注的属性集合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要尽可能的不漏掉一个有用属性,比如:很可能性别也是一个有用关键因素。

但本文仅为说明算法,限于篇幅仅选取上述四个属性。

下面是计算过程:首先我们发现,无论年龄收入,2)余下的十二项中,高端用户有5个,期望信息I (5,12)= 0.976; 3)现在分别计算各项属性的熵E 增益度Gain ¾ 属性“年龄”的指标计算E(年龄)= 3/12*I (1,3)Gain (年龄)= I – E = 0.022; E (商务人员否?)= 6/12*I (5,6Gain (商务人员否?)= I – E = 0.484 性“收入等级”的指标计算E (收入等级)= 4/12*I(3,4)Gain (收入等级)= I – E = 0.215Gain 指标最小,为0.0 在年龄因素确定后,还剩下两个判别因素:收入等级和商务用户否。

我们现在征对这三个不同的年龄段来做考察。

对这两个属性重复使用上述信息增益法计算,得出结论:·在>=50岁的年龄段里:收入等级为主要因素;根据上述图3 高端用户特征决策树至此,信息增益计算法基于本样本数据集的决策树就建立完成了。

5.2键指标是:是否公费用户。

公费用户都是高端用户; 2)非公费用户里下一级关键指标是:年龄。

在小于50岁的年龄段里是否商务用户是关 键指标,这个型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并适时推向市场了。

在移动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挽留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尽可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运营立足之本。

夯实基础建设固然是提高服务质量,抓住客户的根本,但是随着业务的丰富,计算结果,决策树建立如下图:根据决策树得出的结论1)判断是否高端用户一级关段里商务用户都是高端用户,反之都不是;3)在非公费用户中年龄大于等于50岁的用户的关键指标是收入等级,这个段里高收入人群都是高端用户;模型建立后,还要有一部分数据用来进行模型验证,如果验证模型合理,营销负责人员就能够根据模一般为了稳妥,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模型投入使用之出应当有小范围的测试推广,并根据推广结果进行量化评价,修正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