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_教师教育中心_实验发展简论

合集下载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的启示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的启示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德国教育改革是近年来欧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思想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本次演示将介绍德国教育 改革的思想,以及它对我们的启示。
一、德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1、自治原则
德国没有统一的教育体制,各州享有课程设置的自治权,受宪法保护。每个 州的文化事务部根据州内政治、经济和人文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这种自主权也反 映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各州的文化自治权受到重视,不同的州可以有不同的教育 项目。
二、德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重视自治权
德国教育改革的自治原则启示我们,自治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也 应该给予各地区和学校更多的自治权,允许不同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个性化的 教育。这样有助于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灵活性
德国教育改革的灵活性原则启示我们,教育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 应该及时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使其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应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谢谢观看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 的启示
基本内容
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丰富的历史,其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元素和特点。 特别是在近代,德国教育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这些变革和发展不仅展现了 德国教育的实力和活力,而且对于我们的教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名。其核心特点就是“双元制” 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既在学校学习,也在企业实践。在企业实 践的时间大约占70%,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大概占30%。这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 习,
生将来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学术基础知识。同时,德国文化教育部于2004年12 月16日颁发的《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强调了在职前培养阶段进行职业能力 的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学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一 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教育学》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教育学》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教育学》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的是_____。

A : 杜威B : 卢梭C : 赫尔巴特D : 夸美纽斯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家的思想的了解。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关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需要我们了解: (1) 1806 年出版了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2) 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3) 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保堂中心;⑷以“统觉”思想为基础,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 5 (5) 强调教学的教育性。

2、填空题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代表作为____。

参考答案: 《民本主义与教育》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 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B : 雅典教育只重视读、写、算方面的教育C :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D : 在欧洲封建社会里,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参考答案: AC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D 解析:雅典教育课程内容:智育、德育、美育。

4、单选题近代实验科学鼻祖_____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 : 培根B : 洛克C : 夸美纽斯D : 康德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5、单选题以下哪种教育形态下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_____A : 原始社会教育B : 古代社会教育C : 近代社会教育D : 现代社会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这两个时期的教育中,罾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是与生产劳动相鹏的。

6、单选题近代教育史上,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_____A : 夸美纽斯B : 杜威C : 裴斯泰洛齐D : 赫尔巴特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德国作为欧洲重要的教育强国之一,其教育制度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德国的教育制度追求平等自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强调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

以下是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简介:一、教育体制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不但免去学费,连书费也不要交。

教材由国家统一提供,学校收回后再次发放给下一届学生使用。

1. 小学教育:德国小学教育分为6年,前4年为初小,后2年为高小。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升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

2. 初中教育:小学毕业后,学生进入初中学习3年。

初中毕业后,开始分流: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

3. 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学生再学习4年,一直读到13年级(最后一年需交费)。

职业学校学生再读3年后就业,也有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

二、高校升学制度德国高校升学制度没有统一的国家高考,而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学生可以选择直接进入大学学习,也可以选择先在大学预科班学习一年,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教育质量德国教育质量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

根据国际教育评估机构PISA的调查结果,德国学生的数学、语文与科学能力表现均名列前茅。

德国政府每年会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学校教育的设施建设、教材研发以及教育技术的投入,以保证教育质量。

四、师资力量德国教育系统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在聘用教师时,必须经过系统的选拔和培训。

德国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教师们整合了德国和国际的教育资源,与全球其他教育者一起交流学习和进行教育研究。

五、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德国学校注重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更经常地参加学生会议,实行学生自治。

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德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德国教育制度的成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外国教育史》复习试题

《外国教育史》复习试题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库二、选择题1.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利托尔诺)2.主张“教育心理起源说”的是(C.孟禄)3.学校教育产生在人类的(奴隶社会晚期4.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最早发生于人类社会的(奴隶社会)5.在古代埃及,设在宫廷,旨在培养王室、贵族及朝臣子弟的学校类型是(A.宫廷学校)6.在古代埃及,为培养政府机构所需要的各级基层官吏的学校类型是(职官学校)7.在古代埃及,为社会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会计和计算工作而设立的学校是(文士学校)8.古代的阿加德米学园是(柏拉图)创办的9.智者派提出了古希腊课程中的“前三艺”10.斯巴达教育要把氏族贵族子弟训练成为( .武士)A.公民B.绅士 D.骑士11.以下属于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共同点的是(.教育性质)12.“智慧即美德”由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所提出13.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哲学家)14.教育史上,“后四艺”是由教育家(.柏拉图)确立下来的。

15.教育史上,(A B.柏拉图)是最早提出教育家(。

16.培养农民—军人,主要发生在古罗马的(共和早期)17.培养演说家与政治家,主要发生在古罗马的共和中晚期18.古罗马帝国时期,主要培养( 官吏和顺民)19.《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撰写20.古代罗马修辞学校最重要的课程是(.雄辩术)21.罗马共和后期的办学形式,主要以(私立学校)为主22.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初步设想的教育家是(昆体良)23.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后期)时期的宗教神学家24.以下不是中世纪前期由教会主办的学校的是(牧师学校D )25.中世纪将宗教教育和武士教育合为一体的教育是.骑士教育26.以下不是中世纪前期骑士教育的教育阶段的是(礼童教育)27.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是( 《神学大全)28.萨莱诺这所中世纪最早的大学诞生于( .意大利)国29.阿拉伯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叫( )A.白塔尼B.花拉子模C.安萨里D.穆罕默德30.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C )31.以下(巴黎大学)是中世纪教师管理型大学的典型代表。

教育学模拟一二答案

教育学模拟一二答案

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1.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论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4.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9. 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10.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德国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及启示

德国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及启示

f : 注 第一 阶 段 和 第 二 阶 段 的 教 育 期 限 在 不 同 的 州 有 不 同 的规 定 。
在 2 4个 月 的 预 备 实 习中 , 6个 月 的时 间 用 于在 第 一阶 段 , 学 生 安 有 为 排 学 校 实 习 。)
课 程 ,包括 教 育学教 育 心理学 社 会科 学方 面 的课程 :
培 养 的高质量 。 ( 入职 前 的培养 和见 习阶段 一) 德 国教 师职 前培 养期 限一 般 为 3 4年 ,在 大 学 — 里进行 , 由两个阶 段 组成 。第 一个 阶段 主要 进行 理论 学 习。学生 学 习的课 程 有三方 面 内容 : 是教 育学 科 一

l—4 82
职 业被认 为是 崇高 的职 业而倍 受青 睐 。 素质 的教师 ( MK 将 教师 职业 类型 分为 六种( 表 1。 高 K ) 见 )
为德 国培 养 了大批 优 秀人 才 , 为德 国的经 济发 展 做 出 了重大贡 献 。 而这 一切 不但 与优 良的传 统教 师教 育 有 关 ,更 重要 的是与 德 国不断 完 善 的教师 培 养体 系 、 严
比较与借鉴
29 第1期 碧 毫 簟 0年 0 1 擞j l 器
德国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及启示 米
● 樊 红
摘 要: 国的教 师教 育 闻名 世界 。教 师培 养的 三个 阶段 : 德 职前培 养 、 习阶段和 入职 后 的培训 . 见
是 德 国教 师 质量 高的一 大法 宝 。另外 , 国教 师的 资格认 定 、 任 和待遇 也是 颇具 特 色。通过德 国教 德 聘
育是 由联邦 政府 负 责制定 教 师培 养 的总体框 架 , 州 10个 学 时 。”J 一个 阶 段 结束 后 , 生要 参加 第 一 各 4 【 l 第 学 政 府具 体 负 责教 师 的招 录 、 配 、 分 工资 定级 以及 培 养 次 国家 考试 。 和进 修 。 在 德 国 , 同学 校 、 同教 育阶段 、 同教 师类 别 不 不 不 在 德 国 . 师具 有 极 高 的社 会和 经 济 地 位 , 师 要 进 行 不 同 的培 训 。德 国 教 育文 化 部 最 高部 长 会 议 教 教

论述德国学前教育的培养

论述德国学前教育的培养

论述德国学前教育的培养德国的学前教育历史悠久,并且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闻名于世。

在德国,学前教育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对德国学前教育培养的详细论述:一、德国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德国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德国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发展: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协调性发展,增强儿童的体质和抵抗力。

智力发展:通过各种认知活动和游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发展: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和游戏,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性发展: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和游戏,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音乐、体育等基础学科,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

特色课程:根据幼儿园的特色和优势,开设各种特色课程,如烹饪、园艺、手工制作、舞蹈等,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主题课程:以主题为核心,将各种学科和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环保主题、节日主题等,注重培养儿童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三、德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德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非常重视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德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接受实践训练和教育实习。

此外,德国还建立了完善的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确保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符合国家标准。

四、德国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德国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幼儿园、教育和照顾中心、家庭式幼儿园。

其中,幼儿园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通常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开办,提供全面的学前教育服务。

教育和照顾中心则主要面向残疾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照顾服务。

粉笔教师资格证答案

粉笔教师资格证答案

粉笔教师资格证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 )。

A.教育的完整起源说道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道D.教育的心理起源说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可以打洞”就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教育论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4.基础型课程著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育,即为培育学生做为一个公民所所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所指的就是( )。

A.读、写、画B.读、画、算是C.画、写、算D.读、写下、算是5.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 )。

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非政府D.教学策略6.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就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认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8.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以感无意识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育能够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就是( )。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洛克9.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B.生产性C.等级性D.相对独立性1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成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答案1.C【解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道(宗教观点)指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就是由神(上帝或天)所缔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彰显神或天的意志,并使人改信于神或顺从于天。

它就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道则就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做为学术问题明确提出的教育起源说道。

2.A【解析】遗传就是所指从上代承继下来的解剖学生理上的特点。

教育基础知识选择题考点

教育基础知识选择题考点

一、教育基础知识选择题知识点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教育试题

教育试题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答案: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答案:B.德国教育家瓦。

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15、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a)。

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答案:A.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殷周时代。

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b )。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20、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A.说服教育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A.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B.徐特立C.杨贤江D.陶行知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_3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_3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这属于_____。

A : 消退B : 惩罚C : 泛化D : 负强化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负强化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2、单选题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_____。

A : 分类B : 推理C : 抽象D : 判断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判断,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推理。

3、单选题“把孩子当成炫耀攀比的工具” 。

这是家长的什么心理_____A : 炫耀心理B : 自卑心理C : 骄傲心理D : 夸奖心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命题立意】考查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

【错因分析】对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的判断有误。

4、判断题以个人喜好为基础,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若干自发结合在一起的联合体是非正式群体。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非正式群体是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自发产生的,它的权利基础是由下而上形成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并以此作为行为的依据。

非正式群体又称作非正式团体。

本题解释:参考解析:努力5、单选题 德国邓克尔发现:人看到某物品具有一种功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功能,进而影响问题的解 决。

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

A : 定势B : 功能固着C : 问题表现D : 知识结构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

参考解析:功能固着是指某一物体在一定场合下,被作为起特殊功能的工具使用后,再在其他场合起其他功能的工具 作用就变得困难的现象,也就是只能看到一件物品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可能有的功能的现象。

该现象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首次发现并加以验证。

该现象对创见性地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选择题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选择题

教育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3.“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这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4.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心理健康。

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创造性5.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6.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环境7.依据“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关注“我怎么样才能行”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A. “非关注”阶段B. “虚拟关注”阶段C. “生存关注”阶段D. “任务关注”阶段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A.独立的社会职业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非专门化职业D.专门化职业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0.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

人.创造性 B.面向全体学生C.示范性D.长期性11.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一一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主题展”,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强调了如何做个好老师。

这四个方面体现了教师的()A.专业知识素养B.专业技能素养C.专业道德素养D.职业素养12.教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判断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第斯多惠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和文化适应性原则。

2、单选题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至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_____A : 近因效应B : 晕轮效应C : 投射效应D : 刻板效应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晕轮效应,是指他人的某种品行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新鲜明的印象,以至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的判断。

3、单选题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

A : 顺序性B : 阶段性C : 个别差异性D : 不均衡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儿童生理发展先于心理发展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不均衡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

4、填空题刺激物的____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物理特性本题解释:参考解析:物理特性5、单选题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属于_____A : 教师主导取向B : 学生自学取向C : 形式型策略D : 方法型策略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系统讲解教材内容是明显的教师主导。

6、填空题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____和____引起的。

参考答案: 兴趣情绪本题解释:参考解析:兴趣情绪7、单选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_____。

A : 愉快教学法B : 尝试教学法C : 情境教学法D : 成功教学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尝试教学法的含义。

尝试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如何理解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的内涵?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教育有何主要特点?教育发展进化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个别教育阶段、学校教育阶段和终身教育系统阶段。

特点分别是:1)包括一般的个别教育和特殊的个别教育两种形态。

一般个别教育是指他人教育受教育者的个别教育,在原始社会主要表现为氏族教育形态。

2)诞生于奴隶社会,纵观古代学校教育,可概括为如下特点:①学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

②传统的是统治术。

③教育大抵是固定场所。

④教学采取个别的方式。

⑤学校无规范的规章制度。

3)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为核心,表现如下特点:①系统化。

②信息化。

3.如何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兼具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教育学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艺术性特征。

所以,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4.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那些代表性的教育著作?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儒家教育,孟子“大丈夫”的教育目标,荀子《劝学篇》教育理论著述《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昆体良的著作《雄辩术原理》是一本修辞学教程,是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维多利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二、教育学的独立(一)教育学学科初期捷克的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大教学论》作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康德的《康德论教育学》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德国“教师教育中心”实验初探

德国“教师教育中心”实验初探

国 “ 教师 教 育 中心 ”实验 的发 轫 背 景 、发 展 简 历 求 中的 众 多柏 林 受 训 教 师 往 往 难 以 为 自己的专 业 及 “ 中心 ”现行 的组 织结 构与运 作作 一探 析 。

成 长 合 理 定 向;而 当面 对 教 育 学 科 与专 业 学科 相
互 冲 突 时 ,他 们 也 往 往 难 以 自行 合 适 地 安 排 学
德 国的教师教 育在世 界上 向来 是居于 前列 科技等不断发展 ,尤其是接近上世纪9 年代,这 0
的—— 对此 , “ 二段 式 ”的结 构安 排 可 谓功不 可 种结构安排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没 ,因 为其 不仅 使 受 训 教师 拥 有 足 够 长 的学 习 时 间来 夯 实理 论基 础 ,还 使 他们 拥 有 足 够 多 的实 习 机 会 来 实践 理 论 知识 。【然 而近 二 十年 来 随 着 德 】 ( )大学 院校 学科 分 布 与 教 师教 育 学科 统 一
教 师 教育 “ 阶段 ”各 自为政 的传 统格 局 ,彰 显 二
时这一 问题 的严重性 : “ 由于教师教育课程所组
了教 师 持续 专业 成 长 的理 念 ,使 德 国教师 教 育 步 成 的不 同 学科 分 属 于 不 同 院系 统 管 ,所 以在 缺 乏
入 了新 的发 展 阶段 。本文 拟 结 合 相 关 文献 ,对 德 整 合 性 指 导 的情 况 下 ,游 弋 于 不 同 学科 文化 及 要

发轫背景
如上述, “ 二段 式”的教师教育曾对德 国的 习…”[ 鉴于此 ,建置一个 具有学科统合功 能的 4 1 师资培训作出过具大贡献 ,但随着社会 、经济及 单位或者部 门来满足 教师教育学科及院系统整 的

德国教师教育研究

德国教师教育研究

德国教师教育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德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德国作为欧洲教育领域的领军者,其教师教育研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德国教师教育研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对德国教师教育的历史沿革进行简要回顾,梳理其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关注德国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第二部分将着重分析德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从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等角度出发,探讨德国教师教育研究如何适应时代变革,以及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研究质量。

第三部分将关注德国教师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揭示德国教师教育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德国教师教育研究进行总结,提炼其成功经验和启示意义,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将对未来德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全球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共同进步。

二、德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德国的教师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脉络深深地植根于德国社会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演进之中。

回溯其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在19世纪之前,德国的教师教育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即新教师通过在经验丰富的教师身边学习,逐渐积累教学经验和技能。

这种模式下,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往往与具体的学校和教堂紧密相连,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系统性。

19世纪初,随着德国的统一和教育制度的逐步建立,教师教育开始走向专业化和标准化。

1810年,德国第一所教师教育机构——普鲁士皇家教师学院在柏林成立,标志着德国教师教育正式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此后,各州纷纷效仿,建立起自己的教师教育机构,并开始制定统一的教师教育标准和要求。

德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历程探究

德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历程探究

究德 国教 师教 育发展历程 对于我 国教 师教 育的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 实践指导。
关 键 词 : 国 综 合 性 大学 教 师 教 育 德 中图 分 类 号 : 6 G4 文献标识码 : A
正如教育学者戈登・ 克所指出的: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 的 科 “ 质量 。所有试 图改进教育质量或使学校工作更具活力的努力 , 都必 须完全立足于教师能力 的提高。 国家教育部袁贵仁部长 曾在 20 ” 01 年7 月召开的第 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上 , 就我 国师范教育
制 度 的 施 , 刈撒 I 的 数量 和 质 量提 出 了新 的 要求 : 方 面要 求 有 j 『 1 i 一
德 国是世界上开展教师教育较早 的国家 , 也是当今世界上教师 教育制度 比较发达和典型的国家 。我们将从培养 目标 、 培养模式 、 管理制度 、 发展趋势等方面展现德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况。 21 培养 目标 . 德 国对教 师的培养历来 以高标 准 、 严要求著称于世 的。2 0 04 年底德国出台了首部全联邦性 的教师教育标准 , 更是将对职业教师
体化 。
22 课 程 设 置 ( 前 培 养 ) . 职
的培养 目标 和课程设置都不相 同。新的培养模式使得教师这一职
业向专业化轨道迈进 。遗憾的是随着纳粹政党 的执政 , 以及随后 的 二战 , 使得教师教育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 。二战后 , 德国分裂
德国教师教育 的课程设置是 以“ 培养未来教师具有教学和教育 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能承担分析学生 的个性特征, 正确评价学生 , 指 导学生和帮助学生学习等工作 , 能够进行教育改革和展开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顺利转型的国家之一 。囚此 , 德闰教师教 发展历程对于 我 国教师教育 的发展有着非 常重要 的理论 意义币 实践指导。 『 J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4、加强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能够为 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同时,企业的专业人才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宝贵 的实践教学经验,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内容二
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是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德国 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师,而且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次演示将从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 讨。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 资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然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部 分高校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其次, 现有的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中,部分教师缺乏实际职业经验,难以将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影响教育质量。此外,由于职业发展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部分教 师缺乏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大学层面, 德国设立了专门的教育学院,提供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为未来 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此外,德国还设立了专门的教师培训学院,为新任教师提供 为期两年的专业培训。
三、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 特点
1、严格的选拔制度:在德国,成为一名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申 请者需要具备优秀的学术成绩和良好的个人素质。经过初审、面试、试讲等多个 环节的考核,最终才能获得教师资格。
一、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 需求
德国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 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德国职业教育还 要求教师具备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 展的特点

德国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及启示

德国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及启示

-40-
当代教育科学 2009 年第 11 期
同时也为以后当教师做充分准备。 见习阶段最少 18 个月,最长不超过 24 个月。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德 国见习生在教育学院或学校实习会受到一名专门的 指导教师的帮助,进行教育学、教学法和实践的见习 活动。 指导教师在见习阶段发挥着引导和监查的作 用,为学生顺利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并完成见习活动 有突出贡献。 实习教师属于见习公务员,在实习期间 必须独立上课。 见习初期每周上 12 节课,在逐渐适应 并胜任教学工作后,要求实习教师与正式教师教学课 时相同,达到每周上 27 节课。 实习教师除了承担一定 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参加教师培训中心(或教育学院) 的集中学习和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 4 个方面:①与教 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以及与教育、教师职 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②学科教学法,德国称之为“教 学选择能力”, 就是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 教学方法,类似我国的“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实习教 师在学生毕业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爱好、特点提 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咨询建议。 ③教学技能,包括教学 规划、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学生及家长的交流与沟 通、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等,这些技能对实习教师的 要求很严格,全部过程都要独立完成。 ④处理特殊问 题的能力,如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减少辍学、留级,指 导 有 才 艺 的 学 生 发 挥 特 长 等 。 [2]在 这 个 阶 段 结 束 后 ,要 具有教师资格还要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
比较与借鉴
2.继续教师教育 继续教育区别于在职教师培训。 它指教师除了本 专业应具有的能力之外,对其它额外资格的取得。 例 如,在其它学科教学资格的获得、在培训学院的学习、 在学校管理和学校行政方面的学习等。 继续教育一般 时间较长, 每个星期有几个小时的特别活动时间,如 果合适的化,还会有其它活动。 3.在工作中学习” “在工作中学习”是比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更制 度化的一种形式。 它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来说非常重 要,意味着要面临许多新的压力和新的要求。 “在工作 中学习”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教师的日常活动和行为能 力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要满足具体的学生的要求、不 同认知模式和判断趋向,还有作为职业教师最基本的 能力的锻炼。 以上的几种形式, 都是对入职后的教师再培训。 总的特点:一是按需要培训的原则,按教学实际和教 师个人愿望进行培训,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二是目的 在于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技能;三是培 训方法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培训活动多以小组间的 合作形式来完成;四是以培训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来开 展继续教育, 为学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德国教师资格认定 德国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行业的资格证明,是教 师职业的准入证。 志愿进入教师行业的学生必须通过 两次国家考试才能获此“殊荣”,具备从教资格。 在职前培养的第一个阶段结束后,学生要参加第 一次国家考试。 考试内容是:完成一篇论文(通常为三 个月的时间在家里完成)、120 分钟的书面考试、80 分 钟的口试(试讲),此外还有 4 周的教育实习测试。书面 考试的内容是两门专业课知识。 口试测试心理学、教 学法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实习 4 周大约共 50 个学时,学生按需要到不同类型的学校实习,主要 是听老教师讲授、观摩老教师组织教学、批改作业、管 理班级,然后写出实习体会。 [4] 在第二个阶段结束后,学生要参加第二次国家考 试。 考试内容通常是一篇书面作业、教学测试和口试。 以巴伐利亚州为例,第二次国家考试包括:一、面对评 委和考核委员会,上一堂观摩课和两门教学论专业课 程每门课程要连上两节的公开课;二、用四小时时间, 撰写一篇有关教育理论的文章;三、参加关于主修专 业 、辅 修 专 业 以 及 教 育 法 课 程 的 三 次 口 头 考 试 。 [5]第 二 次教师资格考试非常正规、严格,每年有 5-10%的实 习教师不能通过,其余 90-95%的实习教师取得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ploring “ Teacher Education Centre ”Experiment in Germany
WANG Xiang
(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7 ,China) 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had long been assumed as advanced in the world,bu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economy and technology,etc. 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 in 1990s however,the “twostage ”arrangement which had contributed German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 lot began to expose many problems,which midwiferied series of reforming acts, of which“teacher education centre”experiment could be the highlight, and its spread and development had been working as the timely remed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commencement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and analyze the center’ s pres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nd conclude features of the center at the end,in the hope of benefiting the work and reform in poin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Germany ; “Teacher Education Centre”Experiment; features — —对 德国的教师教育在世界上向 来 是 居 于 前 列 的 — ,“二段式” 的结构安排 可谓功不可没,因为其不仅使 此
[ 2] [ 1]
一、发轫背景
, “二段式 ” 的教师教育曾对德国的师资培训 如上述 作出过具大贡献,但随着社会 、 经济及科技等不断发展, 尤其愈近上世纪 90 年代,这种结构安排逐渐暴露出了诸 多问题: ( 一) 大学院校学科分布与教师教育学科统整需求的不匹 德国过去的教师教育分布于各大院校的各个学科之中,
[ 作者简介] 王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 、教师教育及审美教育。

德国的教师教育曾一度采取 “二段式” 结构,即一个完整的师资培训期由 6 到 8 个学期的职前培训阶段和 16 到 24 个月的实习阶段构成,
J] . 教师教育研究, 2007 ,( 6 ) : 75 。 具体可参见蒋培红 . 德国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

了教师持续专业成长的理念,使德国教师教育步入了新的 发展阶段。本文拟结合相关文献,对德国 “教师教育中心 ” 实验的发轫背景、 发展简历、 及 “中心 ” 现行的组织结构 与运作作一探析。
受训教师拥有足够长的学习时间来夯实理论基础,还使他 们拥有足够多的实习机会来实践理论知识 。 然而近 20 年 来随着德国政治经济形势的丕变 、 科学技术的升级以及全 ,“二段式” 教师教育的弊端及不适应性不 球化进程的推进 断显露,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针对这些弊端和不适应性,德国于上世纪 90 年代启动 了一系列 “教师教育中心” 实验; 截至 2007 年该实验阶段 性告捷,随即全德各邦纷纷立法,规定凡具有教师教育资 质或经验的大学院校均须建置教师教育中心 。 此举打破了 德国以往教师教育 “二阶段 ” 各自为政的传统格局,彰显 [ 收稿日期] 2009 - 12 - 22
[ 7] [ 6] [ 5] [ 4] [ 3]
设具有着重要意义。 ( 四) 教师教育院校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关系的 驳杂 ,“科学与研究部” 与 “教育文化与 在德国的大多数邦 青年部” 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门,然而制订邦大学院校法 规及统管大学院校各种事务的属前者,而制订及执行教师 — —显然,这种隶属关系是十 教育法规、 政策等的是后者— : “隶属关系的驳 分驳杂且不科学的。对此,有学者批评道 杂造成了同一所大学院校 ( 设有教师教育的院校) 中的教 研及管理与其师资培训分属于不同部门管辖的情形,致使 院校内部时常步调不一; 而这种 ‘步调不一 ’ 又时常导致 教师教育工作开展效率的低下,因此进行相关改革势在必 ” 所以,建置一个具有教、 管统整功能的单位或部门 行。 来厘清和强化教师教育与各级政府 、 院系及相关部门之间 的关系以促进教师教育更加有效而高效的实施和发展是势 之必然。 上述正是德国教师教育在上世纪末出现的主要问 题 。 诚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建置具有如上功能的 “单位或者 部门” 迫在眉睫。 然而什么样的单位或部门可以担当此重 任呢? 发轫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一系列 “教师教育中心 ” 实 验回答了这一问题。
[ 9]
尽管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邦的这一鼻祖级 “中心 ” 并 非西德现行 “教师教育中心 ” 实验的真正始端,但该邦却 — —其在 仍然是西德第一个实验 “教师教育中心 ” 的一邦— 1994 年启动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改革计划真正地将西德教师 教育中心 实 验 推 上 了 历 史 舞 台 。 在 1994 年 9 月,该 邦 的 “科学与研究部” 和 “学校与继续教育部” 针对当时教师教 育的诸多缺失,专门拟定了教师教育改进模式的实验计划 ( Modellversuch zur Weiterentwicklung der Lehrerausbildung ) 。 在此计划中,大学院校建置跨院系的 “教师教育中心 ” 实 验 可 谓 重 中 之 重。 当 时, 帕 德 博 恩 大 学 ( Paderborn
中心 ” 实验逐 在上述几大问题的催动之下 渐在德国铺展开来,但其在西、 东两德地区发端和发展的 情况不尽相同,因此下面将分别进行述析 。 1980 年,西德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邦 ( NordrheinWestfalen) 的比勒费尔德大学 ( Bielefeld Universitt ) 合并了附 近的 “教育学院” ( Pdagogische Hochschule ) ,并建置了一 — —教师教育中心。 在当时,这一中心仍然承 个新的单位— 担着一些非教师教育的教研任务,但其两位核心教授却是 专门从事学科教学论及学生生涯规划教研工作的 。 由于其 当时只是一个服务性质的单位,所以与德国各邦现行的教 师教育中心有所不同; 然而,现行教师教育中心的许多关 于学科教学论的作法是直接援引这一中心当时的作法,因 此一些学者将其视为德国现行教师教育中心的鼻祖 。
— 77 —
2010 年
教师教育研究
第4 期
Universitt) 是最先对这一实验计划提出申请的大学 。 此间, 为了申请成功,该大学专门成立了一个包括两名教育学领 域的教授、五名不同学科教学论的教授以及两名学生代表 的九人小组来研写申请书,经过他们的研议决定该校实验 建置一个新的跨院系的单位,定名为 “帕德博恩教师教育 中心 ” ( Paderborner Lehrerausbildungszentrum ) , 主 要 任 务 是: ①组织和实施教师教育及师资培训的各种课程及教学 、 向职前教师提供有关学习及实习等的专业咨询 、 安排实习 教师的实习、协助各有关教师教育的学科领域组织期中考 核; ②持续发展和改进教师教育及师资培训的教学质量 、 审议普通教育学、 学科教学论及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并 及时作出调整; ③ 研发和实施有关学科教学论 、 教材、 教 法、教师职业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 ④ 安排和 实施各项与教师教育及师资培训相关的协调及合作性工作 。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邦 “科学与研 究部” 及 “学校与继续教育部 ” 近五个月的审核,帕德博 恩大学的申请得到了认可,并于 1995 年 4 月 5 日被正式公 布为试行新教师教育模式的试点大学 。 随即,帕德博恩大 学当时的校长指派了两位教育学专家 、 三位学科教学论专 家以及两位学生代表组成了一个起草教师教育中心组织管 理办法的 7 人小组,并于 1995 年 5 月 8 日进行了中心理事 会选 举,最 终 将 一 位 数 学 教 学 论 教 授 汉 斯 迪 特 尔 · R ( HansDieter Rinkens ) 选举为中心理事会主席,将一位教 育学教授伊芙琳斯勒 ( Evelyn Geisler ) 选举为副主席,同 时若干位从事学科教学论的 、 教育学科的、 学生就业指导 的、以及主管学生事务的教授级教师被选举为一般理事; 该理事会直接由校长统辖,下设一个事务组、 一个实习办 — —这一组织结构经过几 公室、四个工作组及两个信息组 — 年下来的实践检验,绩效喜人,因此成为了西德后来各大 学院校教师教育中心组织结构的范本 。
— 76 —
德国 “教师教育中心” 实验发展简论 而这种无协调性的 “分布 ” 并不能满足教师教育的具体需 : “各个学科的教研通常都有着高度的 求。对此有学者指出 自主性,有时甚至具排他性; 而教师教育的教研却有着多 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极其要求各学科甚至院校之间的互动 — —这一不匹常常令受训教师无所适从,十分不利 和整合— 于他们的专业成长…” 另外,有学者以柏林原来的教师教 : “由于教师教育 育情况为例说明了当时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课程所组成的不同学科分属于不同院系统管,所以在缺乏 整合性指导的情况下,游弋于不同学科文化及要求中的众 多柏林受训教师往往难以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合理定向; 而 当面对教育学科与专业学科相互冲突时,他们也往往难以 自行合适地安排学习…” 鉴于此,建置一个具有学科统合 功能的单位或者部门来满足教师教育学科及院系统整的需 求是十分必要的。 ( 二) 职前培训、实习及在职进修之间的脱节 在过去,德国职前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均是在各大院校 中完成的,实习由各专门的实习基地安排,两阶段各自独 立; 而在职教师,除了学校及地方上的进修活动之外,专 门的在职进修则由各 “邦立教师进修学院 ” ( Landesinstitut für Lehrerfortbildung und Lehrerweiterbildung) ( 各邦的名称不 — —这明显是一种 “三阶段,三分属 ” 的作 尽相同) 负责— 法,其弊端是明显的,即师资培训各阶段中的政策 、 课程 以及教学等时常脱节甚至不一致 。 对此,欧盟委员会在关 : “目前欧 于欧洲各国教育专业研究的第四报告书中即指出 洲许多国家都已以教师 ‘持续专业成长 ’ (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growth) 概念取代了教师 ‘在职培训 ’ ( Inservice training) 概念,其意即使职前培训、 实习及在职进修一体 化,然而教师教育曾一路领先的德国在这一点上却做得相 : “美国 ‘加强大学 当不够…” 另外,哈里斯等也建议道 院校、院系、学区及实习学校之间的合作,使其共同规划 职前培训、实习及在职进修的实施 、 督导和研究 ’ 的作法 十分可取; 目前,英、 澳、 加等国均采用了这种作法,因 ” 因此,建置一个具有 “三阶段 ” 此德国也可适当借鉴。 一体化功能的单位或部门来强化师资培训各阶段之间的衔 接与协调是大势所需。 ( 三) 教师教育生涯指导的缺失 在德国以往的 “二段式 ” 教师教育中,职前教师是否 研修某门课程 ( 尤其选修课) ,这往往由他们自行探手; 而 实习教师在通过国家考试后,取得了教师资质,向政府申 请教师职位…… 这些各步程序往往也由他们自行摸索,其 — —由此便造就了不少 “投错行 ” 间毫无任何的指导或说明 — : “这种没有生涯指导的教师 的教师。对此,有学者评述道 教育是不完整的教师教育 …… 若有适当的生涯指导,我们 的教师队伍中便会少有因 ‘投错行 ’ 而成天抱怨或玩忽职 守的人了……” 显然,建置一个具有生涯指导功能的单位 或者部门对于职前教师的生涯选择乃至教师队伍的整体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