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一)
我与《广西文学》的情缘
难时期,广西更在全面剿灭残匪的惨
烈战斗 阶段 ,广 西文学》作 为 一支 新 《 文学的精神力量 ,昂扬地 崛起于新 中 国的文艺百花 园中,加 入 了汹涌澎 湃
当时老 一辈 作家 像周 钢 鸣 、秦 似 、 陆
的革命和建设的行列! 它的出现。 无疑
成为广 西 文艺 史 中的 一座 里程 碑 。 它 的5 5年 艰辛 的行 程 不仅 走过 了广 西 乃至新 中国文学 中一段 不可磨 灭 的历
和 数代 人的文学青春连接 起来的。
《 广西文学》 以最前卫的创新思维发表
了它。这又是 一个难 能可 贵的 “ 一 第
《 广西 文学》 5 年里 , 的 5 曾经 更换
过四个刊名: 广西文艺》 漓江》 由《 到《
次” 对于 我来说 , , 也是 第 一部 电影 剧
广 西 文 拳 20 o 6年| 1 一 I2 I
像李 这样的编辑, 历来《 广西文
学》 还有 许 多, 如谢敏 、 汉、 事 徐君 慧 以 及 后来 的 武剑 青 、 宝靖 、 荣 才 、 李 潘 梁 发 源 、 昭苏等 , 符 他们大 多 自己也是 作 家, 以双 重的身份 , 团结 了众 多的老 中 青 专业和业余作 家 , 同来办好 刊物。 共
的一生不仅 是坦然的 , 而且是光辉 的!
迹正记录了我与《 广西文学》 的深深情
缘呢 !
《 广西文学》 创刊 5 周年 了。这个 5
5 5年是什 么概念 呢?就是说 当中华人 民共和 国刚诞 生不到 两年 ,广 西解放
刚一年多,广西文学》就诞 生了。那 《
时, 我们 的国家经 历 了数十年 的战争 。 共和 国还处在 残败破落 百废 待兴 的艰
也谈_桂军_的崛起_以鬼子_东西_李冯为例
摘要:以“三剑客”为首的广西作家“桂军”在近些年来,对文坛和影视界发起了迅猛的攻势。
意识形态、影视等各方对“桂军”的崛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桂军”的命名和成因却令人值得探讨和深思。
关键词:“桂军”;崛起;意识形态;“三剑客”广西文坛经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沉寂之后,广西的领导和作家们终于在最后的十年开始思考自己的症结何在,全力重振广西文学的雄风,以致在后来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地方创作群体———“桂军”。
在“三剑客”鬼子、东西、李冯的领军下,桂西北红水河、环北部湾海洋作家群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凡一平、沈东子、海力洪、黄佩华、杨映川、贺晓晴、朱山坡等颇负名气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广泛关注,正在占有创作界、评论界的一席之地。
广西在十多年里“崛起”的作家如此之多,这里之所以选择鬼子、东西、李冯作为探讨“崛起”的个案,理由有三。
一是他们均在90年代中期发表了自己的重要作品,揭开了广西作家重返文坛的序幕。
而且,他们是广西首先获得主流文坛认可的作家,其作品也获得了广西文学在当代的最高荣誉:东西的中篇《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相继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李冯1996年从高校辞职后发表的长篇《孔子》备受瞩目。
二是我们近些年谈论“桂军”,总离不开“触电”这个话题。
继鬼子与张艺谋、陈凯歌合作电影取得成功之后,东西的小说和李冯的编剧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影视界“炙手可热”的商品。
“三剑客”“触电”的成功,使后来的广西作家跃跃欲试,也频频“触电”,开启了广西作家的“新篇章”。
最后一点我以为是重要的,“三剑客”的创作带领起了广西文学,并影响了其走向。
它们成为我在下文要思考的问题的切入点。
一、何谓“桂军”?“桂军”,特指90年代中期以来在文坛崛起的广西作家群体,主要是出生和成长于广西红水河花山流域、环北部湾海洋地带等的作家。
这是地域性上的含义,现在大部分文章谈论“桂军”也是基于这一层意思。
清末广西边疆地区民智低下及其成因王晓军
晚清时期, “被视为广西之边区” 的是被称为 “边道”
晚清时期, 广西边疆地区民智之低下与内地相比更为 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愚昧无知
愚昧无知是晚清中国民智卑劣的基本表现, 这种情况 在广西边疆地区表现尤甚。
1. 文化水平低下, 文盲众多 晚清时期, 广西文化落后, 全省人口识字率不高, 据 朱 浤 源 研 究 , 1910 年 大 概 在 “百 分 之 五 到 十 左 右 ” [6] 467, 而 广 西 边 疆 地 区 “地 处 边 陲 , 文 化 落 后 ” [7], 自 无 法 达 到 这一平均水平。 边疆地区城镇中民众绝大多数是文盲, 不 习近代科技, “乡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文盲, 能够认识 几 个 汉 字 的 人 非 常 少 ” [8] 155。 光 绪 二 十 五 年 (1899 年 ) , 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在龙州城西公母山下创办龙州制造局, 生产子弹及修理枪炮。 制造局乃近代化企业, “机器皆仿 英国”, 其工匠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包括 “英语言文 字”, 广西边民根本不具备相关知识, 制造局 “工匠皆广东
百姓大讲堂演讲稿(精简版)
百姓大讲堂演讲稿百姓大讲堂演讲稿1、文学,面临挑战和机会最近一些年,我们这里有许多被报纸、电视等传媒爆炒过的文化现象,包括什么码字、日记、宝贝儿、感觉等等,炒的人群情激动,很像小市上卖估衣的摊主,喷着口水叫卖旧衣服,也有叫卖“皇帝的新衣”的;被炒的人也喜气洋洋,暗自感叹终于得到了以文卖身的机会。
我总感觉,这很像偷-窥爱好者遇到了暴露爱好者,满足了双方的癖好。
可过了些时候,大约双方都骗到了钱,便一起烟消云散,只给我们的文化留下了遗憾,甚至难以弥补的创伤。
还有一种比较阴险的说法,有人写了文章,或者成为作家后说:我什么都干不了了,到处碰壁,觉得写作还行,我就写作了,还真成了。
这么说,不仅仅是吹嘘自己,而且害人,使大家误以为文学作品都是什么都干不了的人弄出来的。
很小的时候,我家邻居有位智力障碍的人,他大约是什么都干不了,但他成年后,以为别人家挑水送水为生,靠力气养活自己。
这个邻居留给我很深的记忆,他除了送水,别的都干不了,可他能以挑水养活自己。
我以为,正常人若是连力气活都做不了了,就是废人。
当然了,废物也可以再生利用。
譬如造纸,但这种纸,大约不能用于书写或印刷,更不能当成纸餐巾来擦嘴。
文学作品承载着文化,这么随意说话的人,缺少责任心。
我从来不否认有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一定有他自己的积累,没有任何事情会随随便便地成功。
如果文学作品是随便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找到了小说不好看的原因。
我从开始写作时,就认为:文学不仅是永恒的,而且与每一个人有关。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改变的,只是阅读方式,或者说传播媒体。
譬如互连网对传统文学存在方式和阅读方式的冲击。
在座的朋友们,都是文化人,所以大家都知道,文学的现状是怎么样的,我们的生活现状是怎么样的。
文学的边缘化,使得文学的存在很羞涩,读书也一样。
读书没有上网聊天、泡妞好玩,没有炒股票,做买卖,开店挣钱。
这是修身和实惠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晚清词学研究的新突破——“2009年首届‘临桂词派’学术研讨会”综述
有 所突破和 拓展 , 现 了“ 体 临桂 词 派” 究 的学 术价 研
值 和现实意 义 。
黄继树 ( 桂林 市文联 、 作协 名誉 主席 ) 为 : 临 认 “
桂词 派 ” 虽有 “ 临桂 ” 地 域 限定 , 应考 察 临 桂 地 做 但 名 的源流历 史 以及 临桂 与桂 林 的关 联 , 而更 准 确 从 理解这 一 范 畴 的含 义 , 之 既具 有 地 域 性 , 具 有 使 又
超地域 性 。这 对 完 整 、 系统 、 面研 究 “ 全 临桂 词 派 ” 具有重 要作 用 。
“ 临桂 词 派 "的 界 定 及 其 形 成 发 展 源流
一
、
张利群 ( 广西 师 范大 学 文 学 院教 授 ) 为 : 临 认 “ 桂词派 ” 是指 清同治光 绪 年 间 以临桂 籍词 人 为 中心
“09年首届 ‘ 20 临桂词 派 ’ 术研 讨会 ” 20 学 于 09
年1 0月 1 2日在广 西 临桂 县 召开 。本 次学术 会议 由 中共 临桂 县 县 委 、 临桂 县 人 民政 府 、 林 市 文联 主 桂
庆道 光咸 丰年 间的 王拯 、 龙继 栋 等词 人 以及在 此基
础上 才形成 的 以王 鹏 运 、 周 颐 为代 表 的 “ 桂 词 况 临
关活 动 , 大 了研 究视域 , 扩 拓展 了研究 范 围。 胡 大雷 ( 西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教 授 、 士 生 导 广 博 师 ) 为 : 该 充分 认 识 到 “ 认 应 临桂 词 派 ” 词 学 方 面 在 的贡 献 。王鹏 运 倡 导 和况 周 颐 阐发 的 “ 、 、 ” 重 拙 大
肖 保
( 广西师范大学
王培敏
诗坛骁将声名不彰——简论清代广西诗人廖鼎声
略不分卷 排印本( 南图) 附】 【 廖鼎声 , 字金甫 , 临桂
人 。所 录 相关 内容 , ” 既不全 面完 整 , 于事 实 颇有 未 又 合 , 著者大约并未见过廖 氏原书 , 编 只是抄录相关 图书 馆的藏 书卡片内容而已。
一
、
廖 鼎声 的 生平简 历与 著述概 况
诗坛 骁将 声名 不彰
简论清代广西诗人廖鼎声
杨 骥
在文学史上 , 时有成 就斐然却 因为某 些 原 因身后 声名 不彰的不幸者 , 清代 广西诗人 廖鼎声 就是 这 样 的
一
位。 查互 联网 中国期 刊全 , 论及 廖鼎 声 的论 文 只 有一篇 , 而且还仅 是论其 《 学斋论 诗绝句 》 , 拙 拙 的 而《 学斋论 诗绝句》 只是廖 氏全部 诗作 的数 十分之一而 已。 有 两种今人所著大型书 目著作著录 了廖 鼎声的一 些著 述 : 柯愈春 《 清人诗文集总 目提要》 北京古籍 出版 ( 社 20 ) 四十八 :拙学斋诗草口卷 复熟 阁诗草 八卷 0 1卷 “ 廖鼎声撰 。鼎声字金甫 , 广西临桂人 。历官 内阁 中书 , 外任云南 宣威 知 府 , 广西 直隶 州知 州 。著《 调 冬荣 堂 集》 分卷 , 绪二十三( 不 光 引者按 :三” “ 后漏“ 字 ) , 年” 刻 南开大学 图书馆藏。又有《 拙学斋诗草》 存卷二 、 卷三 、 卷七 ,复延 阁诗草》 卷 , 《 八 稿本 , 上海 图 书馆藏 。李 灵 ” 年 、 忠主编《 杨 清人别集总 目》安徽教育 出版社 20) ( 00 : “ 廖鼎 声冬 荣堂集 光绪 2 年 刻本 ( 开 ) 3 南 拙学 斋诗 草 口卷 复 廷阁诗草 8 稿本 ( 卷 上图) 拙学斋论 诗绝句 考
论广西民族文学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Eh i Lt a r la dv lp n a g f r ego t f i nLt a r. t c i rt e s l s ee mett t yat rw h j i rt e n e u a we a o s e r et h o Gu u eu
Ke r s Gu u trtr; tnc irt emo eo T i ie i e ic l rlrdt n ywod : i nle ue e i lea r; d f hr Ss r u;t c ut at io j ia h t u d t L n h u a i
崛起 。被 称誉 为 “ 广西 文坛 三剑 客 ”之一 的仫 佬族 作家 鬼子 、现 任广 西文 联主 席 的仫佬 族 作家潘 琦 、
曾任 广西 文联 主席 的瑶 族作 家 蓝怀 昌、 曾任广 西作
收稿 日期 :2 0- 70 0 9 0- 8 基 金 项 目:广西 哲 学社 会科 学 “ 十一 五 ”规 划 2 0 度课 题 (6 Z0 6 0 6年 oF W 0 )
文 学大 奖 ,如鬼 子 获第 二届 鲁迅 文 学奖 ,近 百人 获
全 国少 数 民族 文 学创 作 “ 马奖 ”以及 全 国性各 种 骏
文 学大 奖 。2 l世 纪初 ,为 了更好 地 总 结广西 民族
张利 群 :论广 西 民族 文学发 展 的战 略和对 策 文学 发展 经验 ,广 西文 联作 协组 织编 写 出版 “ 西 广
第 1 卷第 5 9 期
20 0 9年 l 0月
梧
州
学
院学报 No. NhomakorabeaV0 .9 5 I1 Oc . 0 t 20 9
J 0UR NALOFWUZ UUNI RST HO VE IY
新时期广西文学的崛起与繁荣(1990-1999)(一)——广西文学创作60年概述之三
约作 家 由政府 资助 , 作家 原工作 单位 的工 资 、 除 福
利 待 遇 不 变 外 , 月 补 贴 13 0 元 ; 作 环 境 宽 每 0 创
19 9 7年 4月 , 自治 区 党 委 宣 传 部 在 南 宁 召 开 百 名
青 年作 家创作会 议 , 过 了《 响新 世 纪钟 声 》 通 敲 倡 [ 收稿 日期 ]2 1 —0 9 0 0 6—1
家 能 在 文 学 院 体 制 保 障 下 享 受 创 作 假 和 各 种 条
多角度 研究 广西 少 数 民族 作 家 创作 成 果 , 讨 广 探
西 当代 少 数 民 族 创 作 规 律 问 题 。 1 9 9 4年 , 坛 新 文 桂 军创 作研讨 会 在 南 宁召 开 , 步展 示 了青 年作 初
件 ; 施 与 高 校 合 作 培 养 文 艺 人 才 制 度 , 高 广 西 实 提 文 艺 家 的 素 质 和 水 准 。 自治 区党 委 宣 传 部 和 广 西 作 家 协 会 从 19 9 7年 起 按 照 “自愿 报 名 、 等 竞 争 、 平
择 优 录 用 、 守 合 约 、 究 效 益 、 存 劣 汰 ”的 原 恪 讲 优
松 , 重 作 家 创 作 自由 ; 家 须 在 签 约 ( 尊 作 2年 ) 内 期
[ 作者简介 ]陈学璞(94一 , 江西安义人 , 西文艺理论家协会 , 14 ) 男, 广 教授 , 究员。 研
第5期
陈学璞 , 伟林 , 黄 李建 平 : 时期广 西 文学 的崛起 与繁荣 (90 19 ) 一) 新 19 — 99 (
广 西 文学创 作 6 O年概述 之 三
陈 学璞 , 伟 林 , 建 平 黄 李
( 西 文 艺 理论 家协 会 ,广 西 南 宁 5 0 2 ) 广 30 3
况周颐《存悔词》足本、删定本考论
古 籍 出版 社 ,9 7 19 .
词集 已历 数 年 , 过 多 方 查 考 , 于从 中 国 国家 图 经 终 书馆 、 上海 图书馆 、 图书馆 、 图书馆等处 , 广西 桂林 辑录
歌头》 明月过墙 去 ) 《 ( 、 满江红 ・ 己卯正 月十二》 、 《 满庭芳 ・ 邛州 砖茶》 《 州慢 ・ 、扬 集句》 《 、 捣练子
・
出《 存悔词》 的足本 、 删定本若干种 , 现分述如下:
一
集句》 《 、鹧鸪天》 一抹芳痕上碧纱 ) 《 ( 、 定风波 ・
、
《 存悔词》 的版本
词作共十五页收录况氏二十岁前词56首分别为念奴娇秋风容易风流子疏帘一夜月浪淘沙又雨又今朝前调拚醉不胜酡醉春风香懒金猊喷江南好阑干曲五首金缕曲秋也抛人去花发沁园春小春见梅浣溪纱今日时难不易痴前调才是而今悔已输前调如水清凉沁碧衫渔家傲和月花枝影亦妍醉落魄韶华如许满江红疏雨斜风浪淘沙瘦影怯帘栊忆王孙集词名江南好集词名秋波媚纤云弱雾碧窗深白蘋香相见争如不见点绛唇云日轻和踏莎行锦瑟华年摊破浣溪纱杏子红衫桂子风如梦令睡起寒窗独坐沁园春晓妆浣溪纱手撚花枝步转忙临江仙浅笑轻颦情约略青门引烹茶烛影摇红题吴门画舫录八六子晕昏灯浣溪纱九万长空一酒杯罗敷媚芳期嫩约年时误鹧鸪天庭院深深深闭门前调菊影重帘月上迟前调斗笑窗根说翠钿前调锦帐重重香梦遥凤凰台上忆吹箫一任萧条水调歌头明月过墙去满江红己卯正月十二满庭芳卭州砖茶扬州慢集句捣练子集句鹧鸪天一抹芳痕上碧纱定风波美人涡临江仙美人耳白蘋香美人肩风流子美人臂巫山一段云前题陌上花一春困酒水调歌头落花沁园春兰花手生查子春晓浣溪纱值得春愁瘦也拚
[ 摘
要] 《 存悔词》 况周颐刊印的第一本词集 。从 17 是 8 9年 至 12 9 5年 , 况周 颐不断对其删 、 、 定 , 增 改、 故传
清代广西的文学研究述略
清代广西的文学研究述略王德明何宇虹*[内容提要]清代广西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广西乡邦文学和一般文学问题的研究上,它经历了嘉庆前、道光至咸丰、同治至宣统这三个不同的时期,每一时期都有一些代表性的理论家和成果。
清代广西的文学研究相对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它所取得的成就在广西的历史上前无古人,因而成为广西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但同时也存在着著作不足,影响范围有限等问题。
[关键词]清代广西文学研究明清时期,广西的文学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广西自身文学的研究,二是关于文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以此为对象,就构成了明清时期广西文学研究史的基本内容。
一、对广西乡邦文学的研究广西本土作家的产生始于唐代,唐代而下,宋元明各代均有不少作家产生,但关于广西文学的研究,从现存资料来看,是从清代开始的。
清代以前,尽管广西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了曹邺、曹唐、翁宏、契嵩、蒋冕、张鸣凤、王贵德等比较知名的作家,但人们的广西乡邦文学研究意识非常淡薄。
从现存的资料来看,人们还普遍没有意识到广西文学可以独立的地域性文学而存在或发展,更没有意识到它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并对其加以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随着广西文学创作的发展,乡邦文学研究意识也开始加强。
广西乡邦文学研究意识的觉醒最早不始于广西人,而是始于旅桂的外来学*本文为广西人文社科发展中心重大项目(合同号ZD2010002)、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子课题“桂学学术史”、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项目“桂学研究”、广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八桂文化与文学中心”项目中期成果。
*王德明,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宇虹,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
者。
康熙时期的汪森已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与广西文学创作有关的资料,于是便有了《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即世人常说的“粤西三载”或“粤西通载”。
关于晚清文学的再认识
关于晚清文学的再认识
晚清文学实质上是前清文学的延续。
清代文人除了继续古典文学传
统外,还加入新的内容和形式,独具创新精神,发展出一种多元化而
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形态。
晚清文学在创作上的探索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
改造,把现代主义理念引入古典文学体裁中;二是主题视角的不断调整,以现实司法状况、婚恋习俗、人情故事、城乡文化等话题为题材。
三是创作技巧的增强,手法新颖,生动有趣,运用新兴手法折射出古
人生活形象;四是文体多样性,不仅出现文学小说,而且还出现新兴
体裁,形成宏大的文学世纪。
最后,兴起了不少文人讨论,表达了自
己的思想和观点,为晚清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晚清文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而且使一种新的文学
艺术形式得以发展,并对影响了后人的发展。
晚清文学的优秀作品,
值得我们珍惜、借鉴,并且应由此进一步深入了解晚清文学的文化传统。
百年广西文学再思录
百年广西文学再思录[内容提要]广西文学从1919历经百年至今,走过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争鸣与交织,已形成一个既具地域特色又有现代特质的规模与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其基于地缘和历史因素而独有的多重文学传统的滋养,与在开放交互的时代语境下对现代话语资源的交融借鉴是推动它发展繁荣的核心力量。
从少数民族文学的讲述到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再到后现代文化冲击下的突围,广西文学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步伐铿锵有力,在西南边陲之地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学新貌。
在这百年节点上回望其来路,细数闪光时刻、沉思不足之处,既是一次梳理,又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
随着又一个百年历程的启动,广西文学有望扩大其“边地”的圈迹,与中心连接、与世界对话,将其小地方与大历史的言说之声诉诸世界舞台。
[关键词]百年广西文学多重传统文学资源现代内涵从开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新文化运动算起,广西文学作为构成其体系的一部分,也随之走过了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在这百年中,广西文学不仅用自己独特的文学资源和文化传统丰富了中国文学话语体系,还在续接五四火种的同时保持着一种先锋的异质性,不断吸纳现代性的叙事元素,积极进行多样化的叙事尝试和美学探索,渐渐在边缘之地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铿锵有力的文学力量,并由此“边”散射出与世界对话的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广西文学不再仅仅拘囿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框架中,而是拥有了独立的价值与魅力。
回望其浩浩百年发展历程,可以见出以下几点传统与变迁:首先是对五四传统的承继。
尽管广西在空间上与五四中心相隔甚远,新文学精神广泛传播的时间节点也较为滞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广西同样有先行者接过了五四的火种,同样有“走出去”的文人立志祛除其时文学的陈腐之气,为其注入新的活力o 在他们的努力与实践下,广西这一边陲之地也燃起了新文学的熊熊之火,在这①曾攀,男,广西玉林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现为《南方文坛》杂志副主编。
【word】草根,让历史的天空更明亮——评王布衣《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
草根,让历史的天空更明亮——评王布衣《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评蠢薹嚣”蓼.鬻史的皇——评王布衣《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容本镇报告文学自诞牛之日起,就具有一种敏感,锐利,坦诚的特质与品格,它直接反映时代的律动和历史的演进,直接切人丰十会的神经和人性的深处.它是一种磊落,直率而蕴含着思想风骨和强大精神力量的文体,是缤纷社会的一种真实心跳j最近读r王布衣的长篇报告文学《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载广西文学}2007年第4期),义强烈地觉得报告文学还是一种民『u】的文体,一种弥漫着浓郁草根气息的交谈方式.《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浓墨重彩地写了一群生活在社会状层的草根平民,讲述r一群平凡的草根平民创造¨r不平凡史的动人故事.存r’西北部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合寨大队的地方,这足穷乡僻壤,f]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世世代代乍活往这里的农民过着贫穷而窘闲的日子.但他们却有着屈小挠的I忍性格和主宰自己命运的勇气.他们没有想过创造历史,但却意巾成为r创造历史的英雄,印证了”人民足”史的创造者”这一至名言.他们迫于生计,迫于自身发危而创立的村民自治组织,他们集体制定的”村规民约”,歼启r新巾耩层民主政治的历史性进程,孕育和催生r《中华人共和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合寨村民的创举,并冈高lIJ大岭的阻隔而被人忽视,相反,它像一声掠过旷野的春大惊甫,吸fjl址界惊奇而欣喜的目光.《震惊世界的广合寨大队的农民们这一伟大的基层民主实验,以及南此而引发的连锁效应.但作家并不是做流水账式的记述,而是高屋建瓴,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入地透析了这一创举所蕴藏的历史意义和政治价值.因此,作品表现出r一种磅礴的气势与高远的境界.首先,作家敢于直面现实.20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人民公社轰然倒塌,农民分到了土地,获得j-自【}j,但随之而米的是管理失控,社会治安恶化,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纷骤然增多.地处大山深处的合寨大队同样不能避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混乱与阵痛,出现r”六多一少”的状况:赌博多,盗窃多,砍伐树林多,唱痞山歌多,浪荡马牛多,搞封建迷信多,管事的人少.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和危局,村民们没有坐以待毙,不等不靠, 不寄望于有救世主来拯救自己.困惑中的村民们经过痛苦的思索和艰难的协商,决定自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于是, 他们成立治安联防队,成立村民委员会,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推举出自己信得过的领头人.他们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头脑中并没有清晰的民主概念,不解民主政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更不可能知道民主政治已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他们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并居于现实的迫切需要而开始进行这场前所末有的民主实验的.在广两的一些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也并那么光明磊落,而是暗潮汹§l%一_I涌,鸡飞狗跳,危机四伏.但作家在作品中没有回避或粉饰当时的现实,也没有故意拔高村民们的思想境界,而是以追踪和寻找事实真相的严谨态度,一层层拂去岁月的尘土,披沙拣金,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充分体现了作家对历史的尊重和为文的真诚.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也需要一种基于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自信!其次是架构宏大.作品聚焦的是发生在一个边远山区里的村民自治事件,但作家并不是孤立地去叙写,而是把它置于广阔的历史与世界背景之下来描述与剖析.从纵向上看,作品回望和追溯了岁月尘埃中模糊而沉重的历史背影. 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曾有过村政建设的先例,如阎锡山曾在山西推行过村本自治制度,大学者梁漱溟曾在山东开展过乡村建设实验,新桂系也在广西全省范围建立过村民自治行政构架.但这些乡村自治运动都是在当权者的强势主导和推动下开展的,并非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这是与合寨大队最大的不同之处.但作为一种历史背景,却勾勒出了现代中国在村政建设方面的探索轨迹和艰难历程.从横向看,作品又呈现出了一种全球性的视野.无论是过去或当下,民主政治一直都是世界性的热点话题,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崇的政治理念和社会价值观.二十多年前萌生在合寨大队的基层民主政治幼芽,自然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与期待.美国前总统卡特就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作品一开篇就以卡特在北大的演讲作为序章,民主政治信念清晰而坚定的卡特在演讲中明确表示:”我个人坚信,只有当人民被赋予权利和责任并能够直接选择他们自己的领导人时,政府的责任感,治理的透明和社会的稳定和有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让全体公民感到他们个人亲自参与了对自己命运的主宰,让领导人意识到他们的政治前途取决于兑现自己的承诺,并满足那些把他们推选成领导人的人们的合法需要,这才是对公民和官员都有好处的双赢局面.”卡特研究中心一直关注着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进展,并提供了许多物质与非物质的援助,他认为:”民主不是洪水猛兽.从实质上讲,它是一套所有参与者都同意遵循的程序.中国的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的历史上,卡特并不是一位出色的总统,但他卸任后为民主自由而四处奔走却为他赢得了声誉.他了解中国,他在演讲中传递的信息清晰而得体.作品引用卡特的演讲作为序章,实际上已经预示了合寨大队的民主实践,将是中闫基层民主政治FI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并将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广两农民的创举,必定会引起中国社会的震动,也必定会让世界感到震惊,历史的天空为此更明亮.再次是议论深刻.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鲜明政论性特点的文体,作者可在作品中直抒胸臆,指点江【I-J,爱憎分明为创作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家王布衣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相关理论准备,因此作品内容翔实而厚重,思维敏锐而深刻. 他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与理解,对村民自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判断与评述,都十分到位并有相当的深度.他认为选举是民主的核心.”一个围家是否有定期的,普遍的,自由的, 公正的选举,是衡量一个周家是l否发展民主政治的标志.选举维护了民众的权利,也维护人的尊严”.作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村民自治的草根民主实践,足中罔基层民主的起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更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这个工程的’蝴蝶效应’将扩散延伸到方方面面,包括党内民主,有利于总结共产党执政经验;它将有效地促成现代中国人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生成,培育公民社会,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趋向文明化;它将在实践上为中同提供¨,一整套操作性极强的民主程序和技术手段,更好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为中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并提供范本.”广西因诞生_r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而成为了新中国村民自治的策源地,为中圈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村民自治是凝聚着草根智慧的民主实践,而草根民主则充分显示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bfL农民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文学》是一份有礼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高品位的刊物,一向十分重视重大的社会题材允其是本土题材,《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就是杂志社的同f一:们抱着”为广西农民的伟大创举喊一嗓子”的强烈愿望,约请同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作家王布衣创作的.为手]造好这部作品,他们足足给了王布衣两年多的时间.两年多来,杂志礼默默地支持,耐心地等待,作品几经修改后,又慷慨地以一整期的篇幅予以发表.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广两的农民震惊了世界,王布衣的作品震撼了读者,而《广西文学》则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喊出丁响亮的一嗓子!一塑。
临桂词派况周颐、刘福姚、邓鸿荃三家词作的用韵研究
临桂词派况周颐、刘福姚、邓鸿荃三家词作的用韵研究叶桂郴【摘要】In late Qing dynasty,Kuang Zhouyi,Liu Fuyao and Deng Hongquan (poets in western Guangdong) were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of Lingui school of Ci poetry which was led by Wang Pengyun. They dominated the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asty with their literary doctrine:"Zhong,Zhuo,Da". Lingui school of Ci poetry,western Zhejing school of Ci poetry and Changzhou school of Ci poetry formed three pillars of poesy circle in late Qing dynasty,which also strongly influenced poesy circle in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to three poets' use of rhyme and makes a comparison them with Guang Yun,Ping ShuiYun,Zhongyuan Yinyun and Cilin Zhengyun. A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the rhyming of three poets' poetry is in accordance with Cilin Zhengyun with only a few exceptions.%况周颐、刘福姚、邓鸿荃是晚清临桂词人(粤西词人)的重要代表. 他们和王鹏运所领导的临桂词派,执晚清文坛之牛耳,标举"重拙大"之旨,在晚清词坛上与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清代词坛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考察了三位词人全部词作的用韵情况,并与《广韵》《平水韵》《中原音韵》《词林正韵》进行比勘. 三家词作的押韵基本遵循《词林正韵》,只少数韵部有异常的出韵情况.【期刊名称】《贺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1)004【总页数】9页(P33-41)【关键词】况周颐;刘福姚;邓鸿荃;韵;广韵;词林正韵【作者】叶桂郴【作者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技处,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16清代大兴文字狱的直接目的是禁锢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维护清王朝的正统地位,但客观上促进了清代词坛的繁荣——因为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汉族知识分子的情感纠结,有意无意地投射到作家的笔下。
论广西文学理论批评桂军的崛起及评价机制建设
论广西文学理论批评桂军的崛起及评价机制建设
张利群
【期刊名称】《贺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26)4
【摘要】文学桂军的整体崛起,不仅包含广西文学理论批评力量的构成内容,而且也包括理论批评作为评价机制对文学的推动力量.文学桂军的整体崛起中就意味着理论批评正在崛起,这是理论批评自觉的标志.从理论批评和文学评价机制建设角度探索文学桂军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极有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彰显广西理论批评的自觉,进一步推动理论桂军的崛起.
【总页数】7页(P19-25)
【作者】张利群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相关文献】
1.文学传媒与边远地区文学的崛起r——以文学桂军为个案考察 [J], 潘亚莉;佘爱春
2.以"决战长篇"形成文学桂军新崛起的突破口 [J], 张利群
3.新时期广西文学的崛起与繁荣(1990-1999)(一)——广西文学创作60年概述之
三 [J], 陈学璞;黄伟林;李建平
4.《广西文学》与"文学桂军"的崛起 [J], 张移祥
5.崛起的边地:文学桂军“剑客”现象论 [J], 荀利波;杨剑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学桂军崛起之激励机制】桂军 小说
《【论文学桂军崛起之激励机制】桂军小说》摘要:另一方面,《广西文学》、《红豆》、《南方文坛》等文学期刊及时发表、推介广西青年作家的新作品,也为文学桂军的“边缘崛起”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坛“广西三剑客”东西、鬼子、李冯先后与陈凯歌、张艺谋等导演合作,创作出《天上的恋人》《幸福时光》《英雄》等影视作品,蜚声海内外,作为省级文学期刊,《广西文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发现、关怀、鼓励本土作家,为推介广西本土作家做了不少工作,是广西本土小说家的成长摇篮远离中心的广西,20世纪末至2l世纪初,一直在展现文学的先锋品格。
一批年轻作家所创作的作品,经常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话题。
广西文学之所以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与广西文艺界整体的自觉有着直接的关系。
早在1988年前后,广西文学界就对自己创作力量的薄弱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在焦虑与危机意识、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交织中,文艺界对广西文学机制进行了初步调整,新作家得到大力发掘与扶持。
另一方面,《广西文学》、《红豆》、《南方文坛》等文学期刊及时发表、推介广西青年作家的新作品,也为文学桂军的“边缘崛起”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文学机制的调整与文学期刊的变革两大方面探讨文学桂军崛起的激励机制。
一、90年代以来广西文学机制的调整与完善应该说,广西文学桂军的崛起不仅与广西文学界作家们的辛勤开拓相关,而且与90年代以来广西文学机制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紧密相关。
1988年,为繁荣广西文艺事业,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了“振兴广西文艺铜鼓奖”,以鼓励作家艺术家、文化学者多出优秀作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广西文艺发展还是跟不上全国的形势,与文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广西的文艺队伍,长期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交流和学习,许多人思想观念陈旧,缺少开拓创新意识,缺乏冲击全国文坛的信心。
1995年8月,为寻求广西文学发展的突破口,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与广西作家协会在南宁召开“广西文学创作题材规划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一)广西古称粤西、峤西等,长期以来,由于地处边陲,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大大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文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尽管历史资料显示,广西的文学源远流长,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广西的文学并不能形成气候。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作家的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往往以零星的方式出现,不能形成区域性的作家群体。
唐代的“二曹”,虽然“岭外诗声起二曹,古来参佐几名高”①。
“有唐曹邺与曹唐,岭外风骚始破荒”,但紧接而来的却是“此调千秋几绝响,后来几辈许升堂”②。
曹唐、曹邺在诗歌创作上开了一个好头,但后来者寥寥,从唐至明,一般的作家数量有限,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更是屈指可数。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著作数以百计,但不管在哪一部文学史中,都难看到广西作家的身影,更不用说专章专节的论述了。
至于群体性的作家群,更难觅踪迹。
第二,作品的数量,特别是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的作品更少。
打开任意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类的著作,除了偶尔会看到选入曹唐、曹邺等少数作家的少数几首(篇)作品,如《官仓鼠》之类,很少有广西其他作家的作品进入这些著作的篇目中。
第三,批评家很少将广西作家作为评论的对象。
《中国文学批评史》之类的著作既是对历代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和特点的描述与论述,同时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各类作家的文学史地位的考察。
在已问世的各种《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中,我们很少看到历代批评家关于广西作家的批评。
这说明,历代的广西作家很少进入有影响的批评家的法眼。
然而,这种情况到了清代后期,也就是晚清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即公元1821年到清朝灭亡的1911年这九十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作家的数量还是作品的数量及其影响等,均有了质的飞跃,因此这可以说是广西文学在中国文坛上的第一次整体性崛起。
一这里所说的崛起,是相对于广西文学的过去和当时全国文学创作情况而言的。
从纵的方面来说,是与广西过去的文学创作水平的比较;从横的方面来说,是与当时全国文学创作水平的比较。
纵观1821年到1911年这九十年的广西文坛,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突出的现象:第一,相对于以前的广西文学创作,作家作品的数量有了极大的增长。
清末曾长期在广西为官的张凯嵩在《杉湖十子诗钞序》中曾说:“余宦粤久,知粤为悉,于粤士夫相知亦伙。
尝叹粤中近数十年人文之盛,而诗其尤着也。
遘时多事,蹀躞风尘,戎马之间,鲜能从容谈议文事。
顾从诸贤往往得其概焉。
方干嘉间,海内人文极盛之秋,最后袁、赵以诗鸣,一时风靡。
子才初起自桂林,老复来游,时临川李松甫郎中,侨家于此,门第颇盛。
子才来实主之。
然松甫为诗,宗陶、韦,又时有桂林朱小岑、高密李少鹤两君子与松甫师友,风尚颇遒。
粤人皆知朱、李诗法之高,于子才来初,不甚尚之也。
朱、李既往,粤之诗人益多辈出,尤莫盛于道光之初。
余来虽已不及其盛,然犹得与朱伯韩侍御、龙翰臣学士游。
两君故时健者松甫之客,零落久矣,然如陈君心芗,老犹健,在官学博。
杨君柳塘,年更老于心芗,时亦尚存。
而汪剑峰、曾芷潭、彭兰畹数君者,又各以其孤杰雄奡之才,兀律自起于粤诗人盛衰绝续之交。
松甫之子小韦能读父书,为诗乃不相袭,于伯韩、心芗、剑峰、兰畹,故皆往来倡和。
至黄香甫、赵淡仙者,又小韦客之尤者也……夫人才诚不择地而生,然而山川磅礴之气实郁泄焉。
故与其人才力必有相应而发见者。
桂林、阳朔奇峰罗列,镵天拔地,崷崒万状,漓江天下之清,滩泷数百,水石相激,雷辊雪歕,以东之海……读诸君诗,崭然如见此邦山水之奇,使人几不复忆壮游五岳,吁其胜哉!”这段话非常简洁地描述了晚清时期以桂林为中心的广西诗坛的状况,开列出了一个当时广西诗坛的基本名单,从中可见当时以桂林为中心的广西诗歌创作是多么繁荣。
“人文之盛”,其实就是指文学创作的情况。
一个“盛”字道出了当时诗歌创作的繁盛状况。
张凯嵩提到的如李松甫、朱琦(伯韩)、汪运(剑峰)等,只是当时“粤之诗人益多辈出”中的佼佼者,更多的诗人并没有列入张凯嵩所说的这些诗人的名单中。
诗人的数量是如此之多,古文的作家也非常可观。
不过,广西文学创作的情况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笔糊涂账,谁也不清楚广西的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作家多少作品。
直至1983年,广西民族学院图书馆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经过艰苦的努力,编成了《广西历代文人著述目录》,这为我们了解广西历代文学的创作情况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目录。
通过这个目录中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初步的统计,从三国到民国的一千七百余年里,广西历史上以诗文集为主的著作共有一千五百零五种,其中清代约一千一百一十七种,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四。
而从三国至明代还包括民国,只有三百八十八种,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六。
从作家来说,共有七百七十六余家,其中清代六百一十九家,占全作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从这两个数字可见清代在广西文学上的地位。
而在清代的所有作家和作品数量中,根据大概的估算,晚清九十年约占整个清代作家、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③。
这种情况与朱德垣所说的“吾桂诗学,始于唐而盛于清。
唐之中叶,尧宾(曹唐)始有诗集,宋迄明寥寥。
至清有诗人四十余,女诗人七,皆有集行世。
此外有诗集,藏于家而未刊者不知凡几”完全一致④。
可见,从作家和作品数量来说,晚清广西文学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家和作家群。
如前所述,以前的广西作家基本是以零星或个体的方式出现在中国文坛上,而到晚清时期,则出现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作家群。
例如“岭西五家”、“杉湖十子”、“临桂词派”等。
这些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的广西作家群的出现,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广西作家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它昭示了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这种作家群体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广西文学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显示出集体的力量。
而且从这些作家群本身来看,在当时乃至以后均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以龙启瑞、朱琦、王拯、彭昱尧、吕璜为代表的“岭西五大家”,他们继承“桐城派”古文的传统,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
龙启瑞曾说:“方是时,海宇承平既久,粤西僻在岭峤,独文章著作之士未克与中州才俊争鹜而驰逐,逮子穆与伯韩、少鹤、仲实先后集京师,凡诸公文酒之宴,吾党数子者必与。
语海内能文者,屈指必及之。
梅先生尝曰:‘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⑤黄蓟在编纂《岭西五家集》时曾评论道:“有清道光、咸丰之交,桐城之学流衍于广西,而月沧(吕璜)、伯韩(朱琦)、翰臣(龙启瑞)、定甫(王拯)、子穆(彭昱尧)诸子诗古文辞并著名当世。
曾文公于《欧阳修文集序》述其渊源特详。
长沙王益吾(先谦)、遵义黎莼斋(庶昌)两先生复相继以其文选入《续古文辞类纂》,由是天下莫不知有‘岭古五大家’矣。
”⑥这些评论本身是颇堪玩味的。
龙启瑞指出了长期以来“粤西僻在岭峤,独文章著作之士未克与中州才俊争鹜而驰逐”的事实,但等到朱琦等人涌现出来后,局面有了极大的改观,以致梅曾亮不禁也发出了“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的感叹。
梅曾亮的感叹以及黄蓟“天下莫不知有‘岭古五大家’矣”,都有“天下”二字,这就是说,他们的影响已超出了广西,波及了全国。
而龙启瑞“凡诸公文酒之宴,吾党数子者必与。
语海内能文者,屈指必及之”说明在当时京城主流作家的活动中,已少不了广西作家的身影,在人们的心目中,广西作家已进入了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作家行列中。
广西近代学者陈柱曾经说过:“唐宋而后,古文之盛,首推逊清二百余年。
而长沙王氏继桐城姚氏撰《古文辞类纂》,于近代选本最谨严,中间作者凡三十有九,江苏凡十有三家,为最盛;次安徽,凡八家;次湖南、广西,各凡五家;次江西,凡四家;次山西,凡二家;次福建、浙江,各凡一家,余省蔑焉。
”(《粤西十四家诗钞序二》)陈柱的这个统计,从数量上最为直观地说明了当时广西作家古文创作在全国的地位,在全国名列第三,与湖南并驾齐驱,这是一个广西文学史上从来未曾出现过的。
《续古文辞类纂》是当时比较谨严和比较权威的古文选本,“岭西五家”的作品能比较多地进入这样的选本中,作家的数量又名列全国第三,完全说明了当时广西作家在古文的创作上已步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
如果说“岭古五家”还只是承桐城余绪,是在“桐城派”影响下的产物,它只能说明广西部分作家的古文创作达到了当时全国的先进水平的话,那么,“临桂词派”的出现,则说明广西的文学完全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了。
晚清四大词人,“临桂词派”中的王鹏运、况周颐占据了两席,这就意味着在晚清的顶尖词人中,广西词人占了一半。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不仅如此,王鹏运是还是“临桂词派”的创始人,开词的一代风气。
叶恭绰在《广箧中词》说:“幼遐(王鹏运,遐或作霞)先生于词学独探本原,兼穷蕴奥,转移风会,领袖时流,吾常戏称为桂派先河,非过论也。
彊村翁(朱祖谋)学词,实受先生引导。
文道希丈(廷式)之词,受先生攻错处,亦正不少。
清季能为东坡、片玉、碧山之词者,吾于先生无间焉。
”这段话一方面高度评价了王鹏运的创作成就,另一方面则指出了他的巨大影响。
王鹏运于词的创作匠心独运,成为桂派先河,同时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当时著名词人朱祖谋、文廷式的影响。
作为文人,纯粹依靠文学创作本身的成就而领袖全国,在广西作家中,王鹏运可以说是第一人。
可见,这时的广西作家已经占到了文学的制高点上了。
“临桂词派”的另一位广西词人况周颐,不仅在当时四大顶尖词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更是以其《蕙风词话》从理论上影响着当时词的创作。
朱祖谋更称之为“千年来之绝书”。
除了文与词这两种文体之外,作为最主要的文学体裁诗歌,广西的诗人在当时也至少达到了全国的先进水平。
这可以从当时或以后的一些评论中看出。
例如杨传第说:“近时都下之以诗名者,传第尝凭臆得数人焉,窃拟汇刻一编以见风雅之教之未潜,既而思篇什充斥,而吾乃谓止有此数人之诗,非世所信。
又居幽处下,易以滋多口之未谤,于是中辍。
所谓数人者,桂林朱伯韩先生其一也。
”⑦将朱琦列为“近时都下以诗名者”的为数不多的几位重要诗人之一。
钱仲联先生在《道咸诗坛点将录》仿《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的旧例,列举了道光、咸丰时期的一百零八位有代表性的诗人,其中就有比附为“天牢星病关索杨雄”的朱琦、比附为“天慧星拼命三朗石秀”的王拯、比附为“地暴星丧门神鲍旭”的郑献甫、比附为“西山酒店地刑星菜园子张清”的龙启瑞、比附为“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的沈溎五位广西人⑧。
在全国主要诗人的行列中,同时出现如此多的高水平的广西诗人,这在广西的文学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仅从数量上看,这就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数字,说明广西诗歌创作的整体水平已进入了当时全国的先进行列了。
以上三个作家群分属于诗、词、文三种不同的文体,这就说明,广西文学在近代的崛起,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文体,而是全面开花,集体崛起。
第三,我们还可以从当代人所著的文学史著作看出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