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逆定理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附答案)
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含答案)1.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
如图1所示,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
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已知AC = 4,点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面积为多少?已知AB = 3,得到∠BAC = 90°。
根据勾股定理,BC = 5.所以矩形KLMJ的面积为 4 × 5 + 3 × 4 = 32.因此,答案为C。
2.勾股定理典型练题XXX所示,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多少?根据图中所示,正方形E的边长为2,所以面积为2 × 2 = 4.因此,答案为C。
3.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如图所示,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两点。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首先,根据勾股定理,AC = 4,BC = 4,AB = 4√2.因此,三角形ABC的面积为4√2 × 4 / 2 = 8√2.由于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BF相似,所以ADE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一半。
同理,三角形BDF和三角形BCE相似,所以BDF的面积是BCE的面积的一半。
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2 - 2 × 2 - 2 ×1 = 8√2 - 6.因此,答案为C。
4.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如图所示,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多少?根据图中所示,正方形a和正方形c的边长分别为√5和√11.因此,正方形b的边长为√11 - √5,所以面积为(√11 - √5)² = 6.因此,答案为C。
5.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ABC的三边AB、BC、CA为直径向外作半圆,设直线AB左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1,右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2,则S1和S2的大小关系是什么?首先,根据勾股定理,AB = √(BC² + AC²) = 2√2.因此,半圆的面积为π × (2√2 / 2)² = 2π。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习题训练(含答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基础·巩固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之比为3∶4∶5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_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图18-2-4 图18-2-5 图18-2-63.如图18-2-5,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且S 1=4,S 2=8,则AB 的长为_________.4.如图18-2-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且AF=41AD ,试判断△EFC 的形状.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8-2-7,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与∠BD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BD=5,DC=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图18-2-76.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k 2-1,2k ,k 2+1(k >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二、综合·应用7.已知a、b、c是Rt△ABC的三边长,△A1B1C1的三边长分别是2a、2b、2c,那么△A1B1C1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8.已知:如图18-2-8,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图18-2-89.如图18-2-9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1),B(2,4),△OAB是直角三角形吗?借助于网格,证明你的结论.图18-2-910.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B)∴c2=a2+b2,(C)∴△ABC是直角三角形.问:①上述解题过程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②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③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11.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12.已知:如图18-2-10,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图18-2-10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思路分析: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有以下方法:①有一个角是直角或两锐角互余;②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由A 得有一个角是直角;B 、C 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应选D.答案:D2.解:过D 点作DE ∥AB 交BC 于E, 则△DEC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ED 是矩形,∴AB=DE.∵∠D=120°,∴∠CDE=30°.又∵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CE=5 cm.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DE=3551022=- cm.∴AB=3551022=- cm.3.思路分析:因为△ABC 是Rt △,所以BC 2+AC 2=AB 2,即S 1+S 2=S 3,所以S 3=12,因为S 3=AB 2,所以AB=32123==S . 答案:324.思路分析:分别计算EF 、CE 、CF 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解:∵E 为AB 中点,∴BE=2.∴CE 2=BE 2+BC 2=22+42=20.同理可求得,EF 2=AE 2+AF 2=22+12=5,CF 2=DF 2+CD 2=32+42=25.∵CE 2+EF 2=CF 2,∴△EFC 是以∠CEF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5.分析: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 和△DBC 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即可,这样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就可派上用场了.解:在△ABD 中,AB 2+AD 2=32+42=9+16=25=BD 2,所以△ABD 为直角三角形,∠A =90°.在△BDC 中,BD 2+DC 2=52+122=25+144=169=132=BC 2.所以△BDC 是直角三角形,∠CDB =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6.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只要判断三边之间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k2+1>k2-1,k2+1-2k=(k-1)2>0,即k2+1>2k,∴k2+1是最长边.∵(k2-1)2+(2k)2=k4-2k2+1+4k2=k4+2k2+1=(k2+1)2,∴△ABC是直角三角形.二、综合·应用7.思路分析: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一个相同的倍数,得到的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例2已证).8.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只要判断三边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AC2=AD2+CD2,BC2=CD2+BD2,∴AC2+BC2=AD2+2CD2+BD2=AD2+2AD·BD+BD2=(AD+BD)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9.思路分析:借助于网格,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OA、AB、OB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OAB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即可.解:∵ OA2=OA12+A1A2=32+12=10,OB2=OB12+B1B2=22+42=20,AB2=AC2+BC2=12+32=10,∴OA2+AB2=O B2.∴△OAB是以O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0.思路分析:做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特别是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本题错在忽视了a有可能等于b这一条件,从而得出的结论不全面.答案:①(B) ②没有考虑a=b这种可能,当a=b时△ABC是等腰三角形;③△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1.思路分析:(1)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2)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都为0;(3)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解:由已知可得a2-10a+25+b2-24b+144+c2-26c+169=0,配方并化简得,(a-5)2+(b-12)2+(c-13)2=0.∵(a-5)2≥0,(b-12)2≥0,(c-13)2≥0.∴a -5=0,b -12=0,c -13=0.解得a=5,b=12,c=13.又∵a 2+b 2=169=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12.思路分析:(1)作DE ∥AB ,连结BD ,则可以证明△ABD ≌△EDB (ASA );(2)DE=AB=4,BE=AD=3,EC=EB =3;(3)在△DEC 中,3、4、5为勾股数,△DEC 为直角三角形,DE ⊥BC ;(4)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解.解:作DE ∥AB ,连结BD ,则可以证明△ABD ≌△EDB (ASA ),∴DE=AB=4,BE=AD=3.∵BC=6,∴EC=EB=3.∵DE 2+CE 2=32+42=25=CD 2,∴△DEC 为直角三角形.又∵EC=EB=3,∴△DBC 为等腰三角形,DB=DC=5.在△BDA 中AD 2+AB 2=32+42=25=BD 2,∴△BDA 是直角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BDA =21×3×4=6;S △DBC =21×6×4=12. ∴S 四边形ABCD =S △BDA +S △DBC =6+12=18.。
勾股定理习题(附答案)
勾股定理习题(附答案)勾股定理评估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B。
)。
A)30(B)28(C)56(D)不能确定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则它的斜边长为(。
C )。
A)4 cm(B)8 cm(C)10 cm(D)12 cm3.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D )。
A)25(B)14(C)7(D)7或254.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A。
)。
A)13(B)8(C)25(D)64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D )。
7.24.2025.157.15.2024.25A)7.15.25.(B)15.20.25.(C)6.8.10.(D)7.24.256.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
C )。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7.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D )。
A)25(B)12.5(C)9(D)8.58.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B )。
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9.△ABC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
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
C )。
A)50a元(B)600a元(C)1200a元(D)1500a元10.如图,AB⊥CD于B,△AB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17,BE=5,则AC的长为(。
A。
)。
AEDBC5米3米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24分)11.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
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练习题一、基础达标: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B.若 a 、b 、c 是Rt△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C.若 a 、b 、c 是Rt△ABC 的三边,ο90=∠A ,则a 2+b 2=c 2;D.若 a 、b 、c 是Rt△ABC 的三边,ο90=∠C ,则a 2+b 2=c 2.2. Rt △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c b a =+ B. c b a >+ C. c b a <+ D. 222c b a =+3. 如果Rt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k 2-1,2k (k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A 、2kB 、k+1C 、k 2-1D 、k 2+1 4. 已知a ,b ,c 为△ABC 三边,且满足(a 2-b 2)(a 2+b 2-c 2)=0,则它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5. 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1B .120C .90D .不能确定 6. △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 或 32 D .37 或 33 7.※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d ,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A 2d (B d(C )2d (D )d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是(3,4),则OP 的长为( )A :3B :4C :5D :79.若△ABC 中,AB=25cm ,AC=26cm 高AD=24,则BC 的长为( )A .17 B.3 C.17或3 D.以上都不对10.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2(6)100a c --=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 :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11.斜边的边长为cm 17,一条直角边长为cm 8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2.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顶角的平分线为__.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 14.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6:8:10,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 1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___.16. 在Rt △ABC 中,斜边AB=4,则AB 2+BC 2+AC 2=_____.17.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3:2:1,最短边长为cm 1,最长边长为cm 2,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18.如图,已知ABC ∆中,︒=∠90C ,15=BA ,12=AC ,以直角边BC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19. 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cm 3,面积为212cm ,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ACB二、综合发展:1.如图,一个高4m 、宽3m 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的顶点间加固一个木条,求木条的长.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CAB 的角平分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你能求出CD 的长吗?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cm 15,cm 20,cm 25,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4.如图,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高h=3m ,棚宽a=4m ,棚的长为12m ,现要在棚顶上覆盖塑料薄膜,试求需要多少平方米塑料薄膜?AECDB5.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 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 ,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 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它最短要飞多远?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30m 处,过了2s 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 ,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A小汽车小汽车BC观测点答案:一、基础达标1. 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正确书写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关键是看清谁是直角.答案: D.2. 解析:本题考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勾股定理.答案:B.3. 解析:设另一条直角边为x ,则斜边为(x+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方程,可以求出x .然后再求它的周长. 答案:C .4.解析: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画出图形来,作图时应注意高AD 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有两种情况,分别求解. 答案:C.5. 解析: 勾股定理得到:22215817=-,另一条直角边是15,所求直角三角形面积为21158602cm ⨯⨯=.答案: 260cm .6. 解析:本题目主要是强调直角三角形中直角对的边是最长边,反过来也是成立.答案:222c b a =+,c ,直角,斜,直角.7. 解析:本题由边长之比是6:8:10 可知满足勾股定理,即是直角三角形.答案:直角. 8.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三个角的度数,断定是直角三角形.答案:︒30、︒60、︒90,3. 9. 解析:由勾股定理知道:22222291215=-=-=AC AB BC ,所以以直角边9=BC 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为10.125π.答案:10.125π.10. 解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即12长×3,长4=,所以一条对角线长为5. 答案:cm 5. 二、综合发展11. 解析:木条长的平方=门高长的平方+门宽长的平方.答案:5m .12解析:因为222252015=+,所以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设最长边(斜边)上的高为xcm ,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关系,可得1115202522x ⨯⨯=⨯⋅,∴12=x .答案:12cm13.解析:透阳光最大面积是塑料薄膜的面积,需要求出它的另一边的长是多少,可以借助勾股定理求出.答案: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m,所以矩形塑料薄膜的面积是:5×20=100(m 2) .14.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值是13m ,也就是两树树梢之间的距离是13m ,两再利用时间关系式求解. 答案:6.5s . 15.解析:本题和14题相似,可以求出BC 的值,再利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后比较.BC=40米,时间是2s ,可得速度是20m/s=72km/h >70km/h . 答案:这辆小汽车超速了.。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经典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习题教师版例1 从下面这些三角形中,选出相似的三角形.例2 已知:如图,ABCD 中,2:1:=EB AE ,求AEF ∆与CDF ∆的周长的比,如果2cm 6=∆AEF S ,求CDF S ∆.例3 如图,已知ABD ∆∽ACE ∆,求证:ABC ∆∽ADE ∆.例4 下列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3)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例5 如图,D 点是ABC ∆的边AC 上的一点,过D 点画线段DE ,使点E 在ABC ∆的边上,并且点D 、点E 和ABC ∆的一个顶点组成的小三角形与ABC ∆相似.尽可能多地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并说明线段DE 的画法.例6 如图,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画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画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例7 如图,小明为了测量一高楼MN 的高,在离N 点20m 的A 处放了一个平面镜,小明沿NA 后退到C 点,正好从镜中看到楼顶M 点,若5.1=AC m ,小明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1.6m ,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楼房的高度(精确到0.1m ).例8 格点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说明理由.例9 根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 ∆和C B A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1),cm 4,cm 5.2,cm 5.3===CA BC AB cm 28,cm 5.17,cm 5.24=''=''=''A C C B B A . (2)︒='∠︒='∠︒=∠︒=∠35,44,104,35A C B A .(3)︒='∠=''=''︒=∠==48,3.1,5.1,48,6.2,3B C B B A B BC AB .例10 如图,下列每个图形中,存不存在相似的三角形,如果存在,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并简要说明识别的根据.例11 已知:如图,在ABC ∆中,BD A AC AB ,36,︒=∠=是角平分线,试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关系说明AC DC AD ⋅=2.例12 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与其相似的C B A '''∆的最大边长为26,求C B A '''∆的面积S .例13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然后回来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小芳的测量方法是:拿一根高3.5米的竹竿直立在离旗杆27米的C 处(如图),然后沿BC 方向走到D 处,这时目测旗杆顶部A 与竹竿顶部E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C 、D 两点的距离为3米,小芳的目高为1.5米,这样便可知道旗杆的高.你认为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例14.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作为点A ,再在河的这一边选点B 和C ,使BC AB ⊥,然后再选点E ,使BC EC ⊥,确定BC 与AE 的交点为D ,测得120=BD 米,60=DC 米,50=EC 米,你能求出两岸之间AB 的大致距离吗?例15.如图,为了求出海岛上的山峰AB 的高度,在D 和F 处树立标杆DC 和FE ,标杆的高都是3丈,相隔1000步(1步等于5尺),并且AB 、CD 和EF 在同一平面内,从标杆DC 退后123步的G 处,可看到山峰A 和标杆顶端C 在一直线上,从标杆FE 退后127步的H 处,可看到山峰A 和标杆顶端E 在一直线上.求山峰的高度AB 及它和标杆CD 的水平距离BD 各是多少?(古代问题)例16 如图,已知△ABC 的边AB =32,AC =2,BC 边上的高AD =3.(1)求BC 的长;(2)如果有一个正方形的边在AB 上,另外两个顶点分别在AC ,BC 上,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经典习题答案例1. 解 ①、⑤、⑥相似,②、⑦相似,③、④、⑧相似例2. 解 ABCD 是平行四边形,∴CD AB CD AB =,//,∴AEF ∆∽CDF ∆,又2:1:=EB AE ,∴3:1:=CD AE ,∴AEF ∆与CDF ∆的周长的比是1:3. 又)cm (6,)31(22==∆∆∆AEF CDF AEF S S S ,∴)cm (542=∆CD F S . 例3 分析 由于ABD ∆∽ACE ∆,则CAE BAD ∠=∠,因此DAE BAC ∠=∠,如果再进一步证明AECAAD BA =,则问题得证.证明 ∵ABD ∆∽ACE ∆,∴CAE BAD ∠=∠.又DAC BAD BAC ∠+∠=∠ ,∴CAE DAC DAE ∠+∠=∠, ∴DAE BAC ∠=∠.∵ABD ∆∽ACE ∆,∴AEACAD AB =. 在ABC ∆和ADE ∆中,∵AEACAD AB ADE BAC =∠=∠,,∴ABC ∆∽ADE ∆ 例4.分析 (1)不正确,因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大小不确定,因此直角三角形的形状不同.(2)也不正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小不确定,因此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也不同. (3)正确.设有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和C B A ''',其中︒='∠=∠90C C ,则︒='∠=∠︒='∠=∠45,45B B A A ,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C B A '''∆的边为c b a '''、、, 则a c b a a c b a '=''='==2,,2,,∴a ac c b b a a '=''=',,∴ABC ∆∽C B A '''∆. (4)也正确,如ABC ∆与C B A '''∆都是等边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都成比例,因此ABC ∆∽C B A '''∆.答:(1)、(2)不正确.(3)、(4)正确. 例5.解:画法略.例6.分析 本题所叙述的内容可以画出如下图那样的几何图形,即60=DF 厘米6.0=米,12=GF 厘米12.0=米,30=CE 米,求BC .由于ADF ∆∽ACAF EC DF AEC =∆,,又ACF ∆∽ABC ∆,∴BC GFEC DF =,从而可以求出BC 的长.解 EC DF EC AE //,⊥ ,∴EAC DAF AEC ADF ∠=∠∠=∠,,∴ADF ∆∽AEC ∆.∴ACAFEC DF =. 又EC BC EC GF ⊥⊥,,∴ABC AGF ACB AFG BC GF ∠=∠∠=∠,,//, ∴AGF ∆∽ABC ∆,∴BC GF AC AF =,∴BCGFEC DF =.又60=DF 厘米6.0=米,12=GF 厘米12.0=米,30=EC 米,∴6=BC 米.即电线杆的高为6米. 例7.分析 根据物理学定律: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样,BCA ∆与MNA ∆的相似关系就明确了.解 因为MAN BAC AN MN CA BC ∠=∠⊥⊥,,,所以BCA ∆∽MNA ∆.所以AC AN BC MN ::=,即5.1:206.1:=MN .所以3.215.1206.1≈÷⨯=MN (m ). 说明 这是一个实际应用问题,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很巧妙,省却了使用仪器测量的麻烦.例8.分析 这两个图如果不是画在格点中,那是无法判断的.实际上格点无形中给图形增添了条件——长度和角度.解 在格点中BC AB EF DE ⊥⊥,,所以︒=∠=∠90B E , 又4,2,2,1====AB BC DE EF .所以21==BC EF AB DE .所以DEF ∆∽ABC ∆. 说明 遇到格点的题目一定要充分发现其中的各种条件,勿使遗漏.例9.解 (1)因为7128cm 4cm ,7117.5cm 2.5cm ,7124.5cm 3.5cm ==''==''==''A C CA C B BC B A AB ,所以ABC ∆∽C B A '''∆; (2)因为︒=∠-∠-︒=∠41180B A C ,两个三角形中只有A A '∠=∠,另外两个角都不相等,所以ABC ∆与C B A '''∆不相似;(3)因为12,=''='''∠=∠C B BC B A AB B B ,所以ABC ∆相似于C B A '''∆. 例10.解 (1)ADE ∆∽ABC ∆ 两角相等; (2)ADE ∆∽ACB ∆ 两角相等;(3)CDE ∆∽CAB ∆ 两角相等; (4)EAB ∆∽ECD ∆ 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 (5)ABD ∆∽ACB ∆ 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 (6)ABD ∆∽ACB ∆ 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例11.分析 有一个角是65°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角是72°,而BD 是底角的平分线,∴︒=∠36CBD ,则可推出ABC ∆∽BCD ∆,进而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推出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 AC AB A =︒=∠,36 ,∴︒=∠=∠72C ABC . 又BD 平分ABC ∠,∴︒=∠=∠36CBD ABD .∴BC BD AD ==,且ABC ∆∽BCD ∆,∴BC CD AB BC ::=,∴CD AB BC ⋅=2,∴CD AC AD ⋅=2.说明 (1)有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这是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最常用的方法,并且根据相等的角的位置,可以确定哪些边是对应边.(2)要说明线段的乘积式cd ab =,或平方式bc a =2,一般都是证明比例式,b dc a =,或caa b =,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出乘积式或平方式.例12分析 由ABC ∆的三边长可以判断出ABC ∆为直角三角形,又因为ABC ∆∽C B A '''∆,所以C B A '''∆也是直角三角形,那么由C B A '''∆的最大边长为26,可以求出相似比,从而求出C B A '''∆的两条直角边长,再求得C B A '''∆的面积.解 设ABC ∆的三边依次为,13,12,5===AB AC BC ,则222AC BC AB += ,∴︒=∠90C .又∵ABC ∆∽C B A '''∆,∴︒=∠='∠90C C .212613==''=''=''B A AB C A AC C B BC , 又12,5==AC BC ,∴24,10=''=''C A C B . ∴12010242121=⨯⨯=''⨯''=C B C A S .例13.分析 判断方法是否可行,应考虑利用这种方法加之我们现有的知识能否求出旗杆的高.按这种测量方法,过F作AB FG ⊥于G ,交CE 于H ,可知AGF ∆∽EHF ∆,且GF 、HF 、EH 可求,这样可求得AG ,故旗杆AB 可求.解 这种测量方法可行.理由如下:设旗杆高x AB =.过F 作AB FG ⊥于G ,交CE 于H (如图).所以AGF ∆∽EHF ∆.因为3,30327,5.1==+==HF GF FD ,所以5.1,25.15.3-==-=x AG EH .由AGF ∆∽EHF ∆,得HF GF EH AG =,即33025.1=-x ,所以205.1=-x ,解得5.21=x (米) 所以旗杆的高为21.5米.说明 在具体测量时,方法要现实、切实可行. 例14. 解:︒=∠=∠∠=∠90,ECD ABC EDC ADB ,∴ABD ∆∽ECD ∆,1006050120,=⨯=⨯==CD EC BD AB CD BD EC AB (米),答:两岸间AB 大致相距100米. 例15. 答案:1506=AB 米,30750=BD 步,(注意:AK FEFHKE AK CD DG KC ⋅=⋅=,.) 例16. 分析:要求BC 的长,需画图来解,因AB 、AC 都大于高AD ,那么有两种情况存在,即点D 在BC 上或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所以求BC 的长时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求正方形的面积,关键是求正方形的边长. 解:(1)如上图,由AD ⊥BC ,由勾股定理得BD =3,DC =1,所以BC =BD +DC =3+1=4. 如下图,同理可求BD =3,DC =1,所以BC =BD -CD =3-1=2.(2)如下图,由题目中的图知BC =4,且162)32(2222=+=+AC AB ,162=BC ,∴222BC AC AB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由AE G F 是正方形,设G F =x ,则FC =2-x , ∵G F ∥AB ,∴AC FC AB GF =,即2232xx -=. ∴33-=x ,∴3612)33(2-=-=AEG F S 正方形. 如下图,当BC =2,AC =2,△ABC 是等腰三角形,作CP ⊥AB 于P ,∴AP =321=AB ,在Rt △APC 中,由勾股定理得CP =1, ∵GH ∥AB ,∴△C GH ∽△CBA ,∵x x x -=132,32132+=x ∴121348156)32132(2-=+=GFEH S 正方形 因此,正方形的面积为3612-或121348156-.相似三角形 一,比例线段 1, 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如b a =dc(或a :b=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初中数学经典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经典练习题相似三角形(附答案)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1)求证:△CDF∽△BGF;(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的长.3.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求证:△ABC∽△FDE.4.如图,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BF⊥AE于F,试说明:△ABF∽△EAD.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6.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交AD于点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 BC= _________ °,BC= _________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8.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1)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2)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DC,AD=BC,对角线BD、AC把梯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1)列出从这四个小三角形中任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可能情况,并求出选取到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注意:全等看成相似的特例)(2)请你任选一组相似三角形,并给出证明.10.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于E,连接AE.(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求△BEC与△BEA的面积之比.11.如图,在△ABC中,AB=AC=a,M为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交AC 于P,交AB于Q.(1)求四边形AQMP的周长;(2)写出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不需证明);(3)M位于BC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QMP为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12.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M是CD的中点,试说明:△ADM∽△MCP.13.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D=2,AB=BC=8,CD=10.(1)求梯形ABCD的面积S;(2)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D⇒C方向,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A方向,向点A运动,过点Q作QE⊥BC于点E.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①当点P在B⇒A上运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直线PQ将梯形ABCD的周长平分?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Q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D、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以D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已知矩形ABCD,长BC=12cm,宽AB=8cm,P、Q分别是AB、BC上运动的两点.若P自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同时,Q自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问经过几秒,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DC相似?15.如图,在△ABC中,AB=10cm,BC=20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问经过几秒钟,△PBQ与△ABC相似.16.如图,∠ACB=∠ADC=90°,AC=,AD=2.问当AB的长为多少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17.已知,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M是AD的中点,能否在边AB上找一点N(不含A、B),使得△CDM与△MAN相似?若能,请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ABC中,∠C=90°,BC=8cm,AC=6cm,点Q从B出发,沿BC方向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P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移动.若Q、P分别同时从B、C出发,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BA相似?19.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A=90°,AB=7,AD=2,BC=3,试在腰AB上确定点P的位置,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20.△ABC和△DEF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90°,△DEF的顶点E位于边BC的中点上.(1)如图1,设DE与AB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求证:△BEM∽△CNE;(2)如图2,将△DEF绕点E旋转,使得D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于是,除(1)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外,能否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5cm,BC=10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2.如图,路灯(P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点)20米的A点,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点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23.阳光明媚的一天,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这棵树底部可以到达,顶部不易到达),他们带了以下测量工具:皮尺,标杆,一副三角尺,小平面镜.请你在他们提供的测量工具中选出所需工具,设计一种测量方案.(1)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请在下图中画出测量示意图;(3)设树高AB的长度为x,请用所测数据(用小写字母表示)求出x.24.问题背景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200cm,影长为156cm.任务要求:(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2)如图3,设太阳光线NH与⊙O相切于点M.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灯罩的半径.(友情提示:如图3,景灯的影长等于线段NG的影长;需要时可采用等式1562+2082=2602)25.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m宽的亮区(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脚距离EC=8.7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26.如图,李华晚上在路灯下散步.已知李华的身高AB=h,灯柱的高OP=O′P′=l,两灯柱之间的距离OO′=m.(1)若李华距灯柱OP的水平距离OA=a,求他影子AC的长;(2)若李华在两路灯之间行走,则他前后的两个影子的长度之和(DA+AC)是否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若李华在点A朝着影子(如图箭头)的方向以v1匀速行走,试求他影子的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v2.27.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不难证明S1=S2+S3.(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确定S1,S2,S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为使S1,S2,S3之间仍具有与(2)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4)类比(1),(2),(3)的结论,请你总结出一个更具一般意义的结论.28.已知:如图,△ABC∽△ADE,AB=15,AC=9,BD=5.求AE.29.已知:如图Rt△ABC∽Rt△BDC,若AB=3,AC=4.(1)求BD、CD的长;(2)过B作BE⊥DC于E,求BE的长.30.(1)已知,且3x+4z﹣2y=40,求x,y,z的值;(2)已知:两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3:10,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为560cm,求它们的周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1)求证:△CDF∽△BGF;(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的长.3.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求证:△ABC∽△FDE.4.如图,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BF⊥AE于F,试说明:△ABF∽△EAD.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6.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交AD于点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135°°,BC=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BC==22、,可得BC=∵BC=EC=;∴,∴8.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1)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2)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面积的面积的则有:(×3×6,即面积的因此有①,或t=(t=t=都符合题意,同时出发后,经过秒或9.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DC,AD=BC,对角线BD、AC把梯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1)列出从这四个小三角形中任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可能情况,并求出选取到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注意:全等看成相似的特例)(2)请你任选一组相似三角形,并给出证明.P=,即相似三角形的证明.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0.附加题: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于E,连接AE.(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求△BEC与△BEA的面积之比.CE=.AE=∴sin∠AEF=,∴AF=AE•sin∠AEF=∴.11.如图,在△ABC中,AB=AC=a,M为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交AC 于P,交AB于Q.(1)求四边形AQMP的周长;(2)写出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不需证明);(3)M位于BC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QMP为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QM=PM=AB=12.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M是CD的中点,试说明:△ADM∽△MCP.∴CM=MD=∴PC=BC=AD=∴.13.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D=2,AB=BC=8,CD=10.(1)求梯形ABCD的面积S;(2)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D⇒C方向,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A方向,向点A运动,过点Q作QE⊥BC于点E.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①当点P在B⇒A上运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直线PQ将梯形ABCD的周长平分?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Q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D、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以D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tan∠ADP=tan∠C==∴=,∴t=∴tan∠APD=tan∠C==,∴=∴t=∴t=t=时,△PAD∴PD=∵CE=t QE=t∴QH=BE=8﹣t t∴PH=t﹣t=t∴PQ=,,,>∴t=t=14.已知矩形ABCD,长BC=12cm,宽AB=8cm,P、Q分别是AB、BC上运动的两点.若P自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同时,Q自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问经过几秒,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DC相似?时,有:;时,有:∴经过15.如图,在△ABC中,AB=10cm,BC=20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问经过几秒钟,△PBQ与△ABC相似.=,即=,解得对应时,有=,即=16.如图,∠ACB=∠ADC=90°,AC=,AD=2.问当AB的长为多少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解:∵AC=∴CD==.要使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有两种情况:时,有=,∴AB==3时,有=,∴AB=.317.已知,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M是AD的中点,能否在边AB上找一点N(不含A、B),使得△CDM与△MAN相似?若能,请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a①若△CDM∽△MAN,则=∴AN=②若△CDM∽△NAM,则AN=18.如图在△ABC中,∠C=90°,BC=8cm,AC=6cm,点Q从B出发,沿BC方向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P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移动.若Q、P分别同时从B、C出发,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BA相似?或)当,∴x=;)当,∴x=.所以,经过秒或19.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A=90°,AB=7,AD=2,BC=3,试在腰AB上确定点P的位置,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AP=.AP=时,由BP=,∴=,、20.△ABC和△DEF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90°,△DEF的顶点E位于边BC的中点上.(1)如图1,设DE与AB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求证:△BEM∽△CNE;(2)如图2,将△DEF绕点E旋转,使得D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于是,除(1)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外,能否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中有2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5cm,BC=10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所以所以;=,即=,;=,即=,t=时,以点22.如图,路灯(P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点)20米的A点,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点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23.阳光明媚的一天,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这棵树底部可以到达,顶部不易到达),他们带了以下测量工具:皮尺,标杆,一副三角尺,小平面镜.请你在他们提供的测量工具中选出所需工具,设计一种测量方案.(1)所需的测量工具是:;(2)请在下图中画出测量示意图;(3)设树高AB的长度为x,请用所测数据(用小写字母表示)求出x.∴∴,∴.24.问题背景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200cm,影长为156cm.任务要求:(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2)如图3,设太阳光线NH与⊙O相切于点M.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灯罩的半径.(友情提示:如图3,景灯的影长等于线段NG的影长;需要时可采用等式1562+2082=2602)∴,即与①类似得:∴∴,与①类似得:,∴,∴MN=r(25.(2007•白银)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m宽的亮区(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脚距离EC=8.7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AE∥BD,所以△ECA∽△DCB,则有∴∴26.如图,李华晚上在路灯下散步.已知李华的身高AB=h,灯柱的高OP=O′P′=l,两灯柱之间的距离OO′=m.(1)若李华距灯柱OP的水平距离OA=a,求他影子AC的长;(2)若李华在两路灯之间行走,则他前后的两个影子的长度之和(DA+AC)是否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若李华在点A朝着影子(如图箭头)的方向以v1匀速行走,试求他影子的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v2.∵∴∴解得:.∴,,即.∴同理可得:,∴=)可知,即,同理可得:∴,由等比性质得:∴,所以人影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为27.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不难证明S1=S2+S3.(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确定S1,S2,S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为使S1,S2,S3之间仍具有与(2)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完整版)勾股定理典型例题详解及练习(附答案)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直接应用勾股定理或勾股定理逆定理例1: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 AB CD EF 、GH 四条线段, 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1)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勾照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 解题思踏;可利用勾照定理直接求出各也长,再进行判断.卜 解答过程:#ai^AEAF 中,AF=h AE=2,根据勾股定理,得。
跻=J 招己'十』十F = 姊同理 = 2思* QH. = 1 CD = 2^5计算发现(右尸十0招”=(雁沪t 即/费+寥=奇,根据 勾股定理的迎定理得到以AE 、EF 、GH 为也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 B. *解题后B0思考、1.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而不适用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因此,解跑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目所蛤条件,看是否可用勾股定理来解n ,L 在运用勾股定理时,要正确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不要习惯性地认为 七”就是斜诳而.固执"地运用公式"二/十舛 其实,同样是四"6 NC 不一定就等于叩幻I 不一定就是斜遮,A ABC 不一定就是直角三痢 形.卜A. CD 、EF 、GH C. AB 、CD GHB. AB 、EF 、GHD. AB 、CD EF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与勾股定理是互逆的.区别在于勾股定理的运用是一个从"形胡(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到板'3’ =疽十瑟)的辿程,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是一个从W〔一个三角形的三满是L = ^+广的条件)到胃形'这个三弟形是直急三甬形)的过程.甘1在应用勾股定理解题时,要全面地毒虑问题.注意m题中存在的多种可能性,避免漏解。
/例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舐板幽G两直角边ACMkm, BWg 现博直甬边AC沿直线AD折叠,庾它落在斜辿AB上,且点C落到点E处, 则CD等于(EC 。
A. 2cmB. 3cm C 4an D 5cm*" iiEMraZJ VI :『n暴意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思路;本题若直接在△XOQ中运用勾股定理是无法求得® ffi 长的,因为只知道一条迫应。
勾股定理经典例题(含答案)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 1.在Rt△ABC中,∠C=90°(1)已知a=6, 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 a. 思绪点拨:写解的进程中,必定要先写上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留意勾股定理的变形运用. 解析:(1) 在△ABC中,∠C=90°,a=6,c=10,b=(2) 在△ABC中,∠C=90°,a=40,b=9,c=(3) 在△ABC中,∠C=90°,c=25,b=15,a=触类旁通【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若干?【答案】∵∠ACD=90°AD=13, CD=12∴AC2 =AD2-CD2=132-122=25∴AC=5又∵∠ABC=90°且BC=3∴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52-32=16∴AB= 4∴AB的长是 4.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结构运用 2.如图,已知:在中,,,. 求:BC的长.思绪点拨:由前提,想到结构含角的直角三角形,为此作于D,则有,,再由勾股定理盘算出AD.DC的长,进而求出BC的长. 解析:作于D,则因, ∴(的两个锐角互余)∴(在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依据勾股定理,在中,. 依据勾股定理,在中,. ∴.触类旁通【变式1】如图,已知:,,于P. 求证:.解析:贯穿连接BM,依据勾股定理,在中,. 而在中,则依据勾股定理有. ∴又∵(已知), ∴. 在中,依据勾股定理有, ∴. 【变式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剖析:若何结构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症结,可以贯穿连接AC,或延伸AB.DC交于F,或延伸AD.BC交于点E,依据本题给定的角应选后两种,进一步依据本题给定的边选第三种较为简略. 解析:延伸AD.BC交于 E.∵∠A=∠60°,∠B=90°,∴∠E=30°.∴AE=2AB=8,CE=2CD=4,∴BE2=AE2-AB2=82-42=48,BE==.∵DE2= CE2-CD2=42-22=12,∴DE==. ∴S四边形ABCD=S△ABE-S△CDE=AB·BE-CD·DE=类型三:勾股定理的现实运用(一)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3.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运动中,小明从营地A点动身,沿北偏东60°偏向走了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偏向走了500m到达目标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2)肯定目标地C在营地A的什么偏向.解析:(1)过B点作BE//AD∴∠DAB=∠ABE=60°∵30°+∠CBA+∠ABE=180°∴∠CBA=90°即△ABC为直角三角形由已知可得:BC=500m,AB=由勾股定理可得:所以(2)在Rt△ABC中, ∵BC=500m,AC=1000m ∴∠CAB=30°∵∠DAB=60°∴∠DAC=30°即点C在点A的北偏东30°的偏向触类旁通【变式】一辆装满货色的卡车,其外形高2.5米,宽1.6米,要开进厂门外形如图的某工场,问这辆卡车可否经由过程该工场的厂门?【答案】因为厂门宽度是否足够卡车经由过程,只要看当卡车位于厂门正中央时其高度是否小于CH.如图所示,点D在离厂门中线0.8米处,且CD⊥AB, 与地面交于H.解:OC=1米(大门宽度一半), OD=0.8米(卡车宽度一半)在Rt△O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0.6米, CH=0.6+2.3=2.9(米)>2.5(米).是以高度上有0.4米的余量,所以卡车能经由过程厂门.(二)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问题4.国度电力总公司为了改良农村用电电费过高的近况,今朝正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电网改革,某地有四个村庄A.B.C.D,且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极点,现筹划在四个村庄结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筹划,如图实线部分.请你关心盘算一下,哪种架设筹划最省电线.思绪点拨:解答本题的思绪是:最省电线就是线路长最短,经由过程运用勾股定理盘算线路长,然落后行比较,得出结论.解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1).图(2)中的总线路长分离为AB+BC+CD=3,AB+BC+CD= 3 图(3)中,在Rt△ABC中同理∴图(3)中的路线长为图(4)中,延伸EF交BC于H,则FH ⊥BC,BH=CH由∠FBH=及勾股定理得:EA=ED=FB=FC=∴EF=1-2FH=1-∴此图中总线路的长为4EA+EF=3> 2.828>2.732 ∴图(4)的衔接线路最短,即图(4)的架设筹划最省电线.触类旁通【变式】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动身,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旅程.解:如图,在Rt△ABC中,BC=底面周长的一半=10cm,依据勾股定理得(提问:勾股定理)∴ AC===≈10.77(cm)(勾股定理).答:最短旅程约为10.77cm.类型四:运用勾股定理作长为的线段5.作长为..的线段.思绪点拨:由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直角边为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是,相似地可作.作法:如图所示(1)作直角边为1(单位长)的等腰直角△ACB,使AB为斜边;(2)以AB为一条直角边,作另一向角边为1的直角.斜边为;(3)按序如许做下去,最后做到直角三角形,如许斜边...的长度就是....触类旁通【变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解析:可以把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了有利于绘图让其他双方的长为整数,而10又是9和1这两个完整平方数的和,得别的双方分离是3和1.作法: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找到A点,使OA=3,作AC⊥OA且截取AC=1,以OC为半径,以O为圆心做弧,弧与数轴的交点B即为.类型五:逆命题与勾股定理逆定理6.写出下列原命题的逆命题并断定是否准确1.原命题:猫有四只脚.(准确)2.原命题:对顶角相等(准确)3.原命题:线段垂直等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头距离相等.(准确)4.原命题:角等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双方距离相等.(准确)思绪点拨:控制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解析:1. 逆命题:有四只脚的是猫(不准确)2. 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不准确)3. 逆命题:到线段两头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等分线上.•(准确)4. 逆命题:到角双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等分线上.(准确)总结升华:本题是为了进修勾股定理的逆命题做预备.7.假如ΔABC的三边分离为a.b.c,且知足a2+b2+c2+50=6a+8b+10c,断定ΔABC的外形.思绪点拨:要断定ΔABC的外形,须要找到a.b.c的关系,而标题中只有前提a2+b2+c2+50=6a+8b+10c,故只有从该前提入手,解决问题.解析:由a2+b2+c2+50=6a+8b+10c,得:a2-6a+9+b2-8b+16+c2-10c+25=0,∴ (a-3)2+(b-4)2+(c-5)2=0.∵ (a-3)2≥0, (b-4)2≥0, (c-5)2≥0.∴ a=3,b=4,c=5.∵ 32+42=52,∴ a2+b2=c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ΔABC是直角三角形.总结升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经由过程数目关系来研讨图形的地位关系的,在证实中也常要用到.触类旁通【变式1】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贯穿连接AC∵∠B=90°,AB=3,BC=4∴AC2=AB2+BC2=25(勾股定理)∴AC=5∵AC2+CD2=169,AD2=169∴AC2+CD2=AD2∴∠ACD=90°(勾股定理逆定理)【变式2】已知:△ABC的三边分离为m2-n2,2mn,m2+n2(m,n为正整数,且m>n),断定△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剖析:本题是运用勾股定理的的逆定理, 只要证实:a2+b2=c2即可证实: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变式3】如图正方形ABCD,E为BC中点,F为AB上一点,且BF=AB.请问FE与DE是否垂直?请解释.【答案】答:DE⊥EF.证实:设BF=a,则BE=EC=2a, AF=3a,AB=4a,∴ EF2=BF2+BE2=a2+4a2=5a2;DE2=CE2+CD2=4a2+16a2=20a2.衔接DF(如图)DF2=AF2+AD2=9a2+16a2=25a2.∴ DF2=EF2+DE2,∴ FE⊥DE.经典例题精析类型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根本用法 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思绪点拨: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双方的比值和第三边的长度,求面积,可以先经由过程比值设未知数,再依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面积.解析:设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离是3x,4x,依据题意得:(3x)2+(4x)2=202化简得x2=16;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x×4x=6x2=96 总结升华:直角三角形边的有关盘算中,常常要设未知数,然后用勾股定理列方程(组)求解. 触类旁通【变式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答案】如图,等边△ABC,作AD⊥BC于 D 则:BD=B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AB=AC=BC=2(等边三角形各边都相等)∴BD= 1 在直角三角形ABD中,AB2=AD2+BD2,即:AD2=AB2-BD2=4-1= 3 ∴AD=S△ABC=BC·AD=注: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 a.【变式2】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cm,斜边长为5cm,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设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离是x,y,依据题意得:由(1)得:x+y=7, (x+y)2=49,x2+2xy+y2=49 (3) (3)-(2),得:xy=12∴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xy=×12=6(cm2)【变式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离是n+1,n+2,n+3,求n. 思绪点拨:起首要肯定斜边(最长的边)长n+3,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解: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n+3,由勾股定理可得:(n+1)2+(n+2)2=(n+3)2化简得:n2= 4 ∴n=±2,但当n=-2时,n+1=-1<0,∴n= 2 总结升华:留意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标题没有给出哪条是直角边哪条是斜边的情形下,起首要先肯定斜边,直角边. 【变式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8,15,17 B.4,5,6 C.5,8,10 D.8,39,40 解析:此题可直接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进行断定, 对数据较大的可以用c2=a2+b2的变形:b2=c2-a2=(c-a)(c+a)来断定. 例如:对于选择D, ∵82≠(40+39)×(40-39), ∴以8,39,40为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以断定其它选项.【答案】:A【变式5】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贯穿连接AC∵∠B=90°,AB=3,BC=4∴AC2=AB2+BC2=25(勾股定理)∴AC=5∵AC2+CD2=169,AD2=169 ∴AC2+CD2=AD2∴∠ACD=90°(勾股定理逆定理)∴S四边形ABCD=S△ABC+S△ACD=AB·BC+AC·CD=36类型二:勾股定理的运用2.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m.假设拖沓机行驶时,四周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沓机在公路MN上沿PN偏向行驶时,黉舍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请解释来由,假如受影响,已知拖沓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黉舍受影响的时光为若干秒?思绪点拨:(1)要断定拖沓机的噪音是否影响黉舍A,本质上是看A到公路的距离是否小于100m, 小于100m则受影响,大于100m则不受影响,故作垂线段AB并盘算其长度.(2)请求出黉舍受影响的时光,本质是请求拖沓机对黉舍A的影响所行驶的旅程.是以必须找到拖沓机行至哪一点开端影响黉舍,行至哪一点后停止影响黉舍. 解析:作AB⊥MN,垂足为 B. 在RtΔABP中,∵∠ABP=90°,∠APB=30°, AP=160,∴AB=AP=80. (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点A到直线MN的距离小于100m, ∴这所中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如图,假设拖沓机在公路MN上沿PN偏向行驶到点C处黉舍开端受到影响,那么AC=100(m), 由勾股定理得:BC2=1002-802=3600,∴BC=60.同理,拖沓机行驶到点D处黉舍开端离开影响,那么,AD=100(m),BD=60(m), ∴CD=120(m). 拖沓机行驶的速度为: 18km/h=5m/s t=120m÷5m/s=24s.答:拖沓机在公路MN上沿PN偏向行驶时,黉舍会受到噪声影响,黉舍受影响的时光为24秒. 总结升华:勾股定理是求线段的长度的很主要的办法,若图形缺乏直角前提,则可以经由过程作关心垂线的办法,结构直角三角形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触类旁通【变式1】如图黉舍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少少数工资了避开拐角而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m),却踩伤了花卉.解析:他们本来走的路为3+4=7(m) 设走“捷径”的路长为xm,则故少走的路长为7-5=2(m) 又因为2步为1m,所以他们仅仅少走了4步路.【答案】4【变式2】如图中的虚线网格我们称之为正三角形网格,它的每一个小三角形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如许的三角形称为单位正三角形. (1)直接写出单位正三角形的高与面积. (2)图中的平行四边形ABCD含有若干个单位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若干?(3)求出图中线段AC的长(可作关心线).【答案】(1)单位正三角形的高为,面积是. (2)如图可直接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含有24个单位正三角形,是以其面积. (3)过A作AK⊥BC于点K(如图所示),则在Rt△ACK中,,,故类型三:数学思惟办法(一)转化的思惟办法我们在求三角形的边或角,或进行推理论证时,常常作垂线,结构直角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3.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离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若BE=12,CF=5.求线段EF的长.思绪点拨:现已知BE.CF,请求EF,但这三条线段不在统一三角形中,所以症结是线段的转化,依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的中线有特别的性质,不妨先衔接AD.解:衔接AD.因为∠BAC=90°,AB=AC.又因为AD为△ABC的中线, 所以AD=DC=DB.AD⊥BC.且∠BAD=∠C=45°.因为∠EDA+∠ADF=90°.又因为∠CDF+∠ADF=90°.所以∠EDA=∠CDF.所以△AED≌△CFD(ASA).所以AE=FC=5.同理:AF=BE=12.在Rt△AEF中,依据勾股定理得:,所以EF=13.总结升华:此题考核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等常识.经由过程此题,我们可以懂得:当已知的线段和所求的线段不在统一三角形中时,应经由过程恰当的转化把它们放在统一向角三角形中求解.(二)方程的思惟办法4.如图所示,已知△ABC中,∠C=90°,∠A=60°,,求..的值.思绪点拨:由,再找出.的关系即可求出和的值. 解:在Rt△ABC中,∠A=60°,∠B=90°-∠A=30°, 则,由勾股定理,得. 因为,所以,,,. 总结升华: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的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触类旁通:【变式】如图所示,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F的长. 解:因为△ADE与△AFE关于AE对称,所以AD=AF,DE=EF. 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B=∠C=90°, 在Rt△ABF中,AF=AD=BC=10cm,AB=8cm,所以.所以. 设,则. 在Rt△ECF中,,即,解得.即EF的长为5cm.。
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练习题一、基础达标: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B.若 a 、b 、c 是Rt△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C.若 a 、b 、c 是Rt△ABC 的三边,ο90=∠A ,则a 2+b 2=c 2;D.若 a 、b 、c 是Rt△ABC 的三边,ο90=∠C ,则a 2+b 2=c 2. 2. Rt △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c b a =+ B. c b a >+ C. c b a <+ D. 222c b a =+3. 如果Rt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k 2-1,2k (k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A 、2kB 、k+1C 、k 2-1D 、k 2+1 4. 已知a ,b ,c 为△ABC 三边,且满足(a 2-b 2)(a 2+b 2-c 2)=0,则它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5. 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1B .120C .90D .不能确定6. △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A .42B .32C .42 或 32D .37 或 337.※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d ,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A 2d (B d(C )2d (D )d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是(3,4),则OP 的长为( )A :3 B :4 C :5D :79.若△ABC 中,AB=25cm ,AC=26cm 高AD=24,则BC 的长为( )A .17 B.3 C.17或3 D.以上都不对10.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2(6)100a c --=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 :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11.斜边的边长为cm 17,一条直角边长为cm 8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2.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顶角的平分线为__.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14.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6:8:10,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1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___.16. 在Rt △ABC 中,斜边AB=4,则AB 2+BC 2+AC 2=_____.17.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3:2:1,最短边长为cm 1,最长边长为cm 2,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18.如图,已知ABC ∆中,︒=∠90C ,15=BA ,12=AC ,以直角边BC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19. 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cm 3,面积为212cm ,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 二、综合发展:1.如图,一个高4m 、宽3m 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的顶点间加固一个木条,求木条的长.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CAB 的角平分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15,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4.如图,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高12m ,现要在棚顶上覆盖塑料薄膜,试求需要多少平方米塑料薄膜?5.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 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 ,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 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它最短要飞多远?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30m 处,过了2s 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 ,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答案:一、基础达标 A C B A E1. 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正确书写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关键是看清谁是直角.答案: D.2. 解析:本题考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勾股定理.答案:B.3. 解析:设另一条直角边为x ,则斜边为(x+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方程,可以求出x .然后再求它的周长.答案:C .4.解析: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画出图形来,作图时应注意高AD 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有两种情况,分别求解.答案:C.5. 解析: 勾股定理得到:22215817=-,另一条直角边是15, 所求直角三角形面积为21158602cm ⨯⨯=.答案: 260cm .6. 解析:本题目主要是强调直角三角形中直角对的边是最长边,反过来也是成立.答案:222c b a =+,c ,直角,斜,直角.7. 解析:本题由边长之比是6:8:10 可知满足勾股定理,即是直角三角形.答案:直角.8.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三个角的度数,断定是直角三角形.答案:︒30、︒60、︒90,3.9. 解析:由勾股定理知道:22222291215=-=-=AC AB BC ,所以以直角边9=BC 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为10.125π.答案:10.125π.10. 解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即12长×3,长4=,所以一条对角线长为5.答案:cm 5.二、综合发展11. 解析:木条长的平方=门高长的平方+门宽长的平方.答案:5m .12解析:因为222252015=+,所以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设最长边(斜边)上的高为xcm ,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关系,可得1115202522x ⨯⨯=⨯⋅,∴12=x .答案:12cm 13.解析:透阳光最大面积是塑料薄膜的面积,需要求出它的另一边的长是多少,可以借助勾股定理求出.答案: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m,所以矩形塑料薄膜的面积是:5×20=100(m 2) .14.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值是13m ,也就是两树树梢之间的距离是13m ,两再利用时间关系式求解.答案:6.5s .15.解析:本题和14题相似,可以求出BC 的值,再利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后比较.BC=40米,时间是2s ,可得速度是20m/s=72km/h >70km/h .答案:这辆小汽车超速了.。
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且∠BAC=∠DAG,∠CDG=∠BAD.(1)求证:=;(2)当GC⊥BC时,求证:∠BAC=90°.2.如图,已知在△ABC中,∠ACB=90°,点D在边BC上,CE⊥AB,CF⊥AD,E、F分别是垂足.(1)求证:AC2=AF•AD;(2)联结EF,求证:AE•DB=AD•EF.3.如图,△ABC中,PC平分∠ACB,PB=PC.(1)求证:△APC∽△ACB;(2)若AP=2,PC=6,求AC的长.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B作BE⊥CD,垂足为点E,连接AE,F为AE上一点,且∠BFE=∠C.(1)求证:△ABF∽△EAD;(2)若AB=4,∠BAE=30°,求AE的长.5.已知:如图,△ABC中,∠ABC=2∠C,BD平分∠ABC.求证:AB•BC=AC•CD.6.已知△ABC,∠ACB=90°,AC=BC,点E、F在AB上,∠ECF=45°,设△ABC的面积为S,说明AF•BE=2S的理由.7.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1)若AE=CF;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8.如图所示,AD,BE是钝角△ABC的边BC,AC上的高,求证:=.9.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E∥BC,点F在边AC上,DF与BE相交于点G,且∠EDF=∠ABE.求证:(1)△DEF∽△BDE;(2)DG•DF=DB•EF.10.如图,△ABC、△DEF都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B的中点,E在BC上运动,DF和EF分别交AC于G、H两点,BC=2,问E在处时CH的长度最大?11.如图,AB和CD交于点O,当∠A=∠C时,求证:OA•OB=OC•OD.12.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EC,以AC为对角线做正形ABCD(点B在△AEC,点D在△AEC外).连接EB,过E作EF⊥AB,交AB的延长线为F.(1)猜测直线BE和直线A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证明:△BEF∽△ABC,并求出相似比.13.已知:如图,△ABC中,点D、E是边AB上的点,CD平分∠ECB,且BC2=BD•BA.(1)求证:△CED∽△ACD;(2)求证:.14.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BC和AC边上,点G是BE边上一点,且∠BAD=∠BGD=∠C,联结AG.(1)求证:BD•BC=BG•BE;(2)求证:∠BGA=∠BAC.15.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中点,点E是AC中点,且AD⊥BC,BE⊥AC,BE,AD相交于点G,过点B作BF∥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F,DF=6.(1)求AE的长;(2)求的值.16.如图,△ABC中,∠ACB=90°,D是AB上一点,M是CD中点,且∠AMD=∠BMD,AP∥CD交BC延长线于P点,延长BM交PA于N点,且PN=AN.(1)求证:MN=MA;(2)求证:∠CDA=2∠ACD.17.已知: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在BC上,联结AD,使得∠CAD=∠B,DC=3且S△ACD:S△ADB﹦1﹕2.(1)求AC的值;(2)若将△ADC沿着直线AD翻折,使点C落点E处,AE交边BC于点F,且AB∥DE,求的值.18.在△ABC中,D是BC的中点,且AD=AC,DE⊥BC,与AB相交于点E,EC与AD相交于点F.(1)求证:△ABC∽△FCD;(2)若DE=3,BC=8,求△FCD的面积.1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一点,以AD为边作∠ADE=60°,DE与△ABC的外角平分线CE交于点E.(1)求证:∠BAD=∠FDE;(2)设DE与AC相交于点G,连接AE,若AB=6,AE=5时,求线段AG的长.20.如图所示,△ABC中,∠B=90°,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 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几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且P到B后又继续在BC边上前进,Q到C后又继续在CA边上前进,经过几秒,使△PCQ的面积等于12.6cm2?21.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点,将DB绕点D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延长ED 交AC于点F,连接DC、AE.(1)求证:△ADE≌△DFC;(2)过点E作EH∥DC交DB于点G,交BC于点H,连接AH.求∠AHE的度数;(3)若BG=,CH=2,求BC的长.22.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BE∥BC交AC于点E.(1)求证:AE•BC=AC•CE;(2)若S△ADE:S△CDE=4:3.5,BC=15,求CE的长.23.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DC=∠ACB=90°,E为AB的中点,(1)求证:AC2=AB•AD;(2)求证:CE∥AD;(3)若AD=4,AB=6,求的值.24.在△ABC中,∠CAB=90°,AD⊥BC于点D,点E为AB的中点,EC与AD交于点G,点F在BC上.(1)如图1,AC:AB=1:2,EF⊥CB,求证:EF=CD.(2)如图2,AC:AB=1:,EF⊥CE,求EF:EG的值.25.如图,M、N、P分别为△ABC三边AB、BC、CA的中点,BP与MN、AN分别交于E、F.(1)求证:BF=2FP;(2)设△ABC的面积为S,求△NEF的面积.26.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E、F分别是AC,BC边上一点,且CE=AC,BF=BC,(1)求证:;(2)求∠EDF的度数.2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B∥CE.(1)求证:△ABD∽△CED;(2)若AB=6,AD=2CD,①求E到BC的距离EH的长.②求BE的长.28.如图,Rt△AB′C′是由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的,连接CC′交斜边于点E,CC′的延长线交BB′于点F.(1)若AC=3,AB=4,求;(2)证明:△ACE∽△FBE;(3)设∠ABC=α,∠CAC′=β,试探索α、β满足什么关系时,△ACE与△FBE是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9.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AE=120°,求证:(1)△ABD∽△ECA;(2)BC2=DB•CE.30.如图,在Rt△ABC中,∠C=90°,且AC=CD=,又E,D为CB的三等分点.(1)证明:△ADE∽△BDA;(2)证明:∠ADC=∠AEC+∠B;(3)若点P为线段AB上一动点,连接PE,则使得线段PE的长度为整数的点P的个数有几个?请说明理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专项练习30题参考答案:1.解:(1)∵∠ADC=∠B+∠BAD,且∠CDG=∠BAD,∴∠ADG=∠B;∵∠BAC=∠DAG,∴△ABC∽△ADG,∴=.(2)∵∠BAC=∠DAG,∴∠BAD=∠CAG;又∵∠CDG=∠BAD,∴∠CDG=∠CAG,∴A、D、C、G四点共圆,∴∠DAG+∠DCG=°;∵GC⊥BC,∴∠DCG=90°,∴∠DAG=90°,∠BAC=∠DAG=90°.2.解:(1)如图,∵∠ACB=90°,CF⊥AD,∴∠ACD=∠AFC,而∠CAD=∠FAC,∴△ACD∽△AFC,∴,∴AC2=AF•AD.(2)如图,∵CE⊥AB,CF⊥AD,∴∠AEC=∠AFC=90°,∴A、E、F、C四点共圆,∴∠AFE=∠ACE;而∠ACE+∠CAE=∠CAE+∠B,∴∠ACE=∠B,∠AFE=∠B;∵∠FAE=∠BAD,∴△AEF∽△ADB,∴AE:AD=BD:EF,∴AE•DB=AD•EF.3.解:(1)∵PB=PC,∴∠B=∠PCB;∵PC平分∠ACB,∴∠ACP=∠PCB,∠B=∠ACP,∵∠A=∠A,∴△APC∽△ACB.(2)∵△APC∽△ACB,∴,∵AP=2,PC=6,AB=8,∴AC=4.∵AP+AC=PC=6,这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该题无解.4.(1)证明:∵AD∥BC,∴∠C+∠ADE=°,∵∠BFE=∠C,∴∠AFB=∠EDA,∵AB∥DC,∴∠BAE=∠AED,∴△ABF∽△EAD;(2)解:∵AB∥CD,BE⊥CD,∴∠ABE=90°,∵AB=4,∠BAE=30°,∴AE=2BE,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E=5.证明:∵∠ABC=2∠C,BD平分∠ABC,∴∠ABD=∠DBC=∠C,∴BD=CD,在△ABD和△ACB中,,∴△ABD∽△ACB,∴=,即AB•BC=AC•BD,∴AB•BC=AC•CD.6.证明:∵AC=BC,∴∠A=∠B,∵∠ACB=90°,∴∠A=∠B=45°,∵∠ECF=45°,∴∠ECF=∠B=45°,∴∠ECF+∠1=∠B+∠1,∵∠BCE=∠ECF+∠1,∠2=∠B+∠1;∴∠BCE=∠2,∵∠A=∠B,∴△ACF∽△BEC.∴,∴AC•BC=BE•AF,∴S△ABC=AC•BC=BE•AF,∴AF•BE=2S.7.(1)①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C=∠CAB=60°,又∵AE=CF,在△ABE和△CAF中,,∴△ABE≌△CAF(SAS),∴AF=BE,∠ABE=∠CAF.又∵∠APE=∠BPF=∠ABP+∠BAP,∴∠APE=∠BAP+∠CAF=60°.∴∠APB=°﹣∠APE=120°.②∵∠C=∠APE=60°,∠PAE=∠CAF,∴△APE∽△ACF,∴,即,所以AP•AF=12(2)若AF=BE,有AE=BF或AE=CF两种情况.①当AE=CF时,点P的路径是一段弧,由题目不难看出当E为AC的中点的时候,点P经过弧AB的中点,此时△ABP 为等腰三角形,且∠ABP=∠BAP=30°,∴∠AOB=120°,又∵AB=6,∴OA=,点P的路径是.②当AE=BF时,点P的路径就是过点C向AB作的垂线段的长度;因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所以点P的路径为:.所以,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或3.8.证明:∵AD,BE是钝角△ABC的边BC,AC上的高,∴∠D=∠E=90°,∵∠ACD=∠BCE,∴△ACD∽△BCE,∴=.9.证明:(1)∵AB=AC,∴∠ABC=∠ACB,∵DE∥BC,∴∠ABC+∠BDE=°,∠ACB+∠CED=°.∴∠BDE=∠CED,∵∠EDF=∠ABE,∴△DEF∽△BDE;(2)由△DEF∽△BDE,得.∴DE2=DB•EF,由△DEF∽△BDE,得∠BED=∠DFE.∵∠GDE=∠EDF,∴△GDE∽△EDF.∴,∴DE2=DG•DF,∴DG•DF=DB•EF.10.解:设EC=x,CH=y,则BE=2﹣x,∵△ABC、△DEF都是等边三角形,∴∠B=∠DEF=60°,∵∠B+∠BDE=∠DEF+∠HEC,∴∠BDE=∠HEC,∴△BED∽△CHE,∴,∵AB=BC=2,点D为AB的中点,∴BD=1,∴,即:y=﹣x2+2x=﹣(x﹣1)2+1.∴当x=1时,y最大.此时,E在BC中点11.解:∵∠A=∠C,∠AOD=∠BOC,∴△OAD∽△OCB,∴=,∴OA•OB=OC•OD.12.解:(1)猜测BE和直线AC垂直.证明:∵△AEC是等边三角形,∴AE=CE,∵四边形ABCD是正形,∴AB=CB,∵BE=BE,∴△AEB≌△CEB(SSS).∴∠AEB=∠CEB,∵AE=CE,∴BE⊥AC;(2)∵△AEC是等边三角形,∴∠EAC=∠AEC=60°,∵BE⊥AC,∴∠BEA=∠AEC=30°,∵四边形ABCD是正形,∴∠BAC=45°,∴∠BAE=15°,∴∠EBF=45°,∵EF⊥BF,∴∠F=90°,∴∠EBF=∠BAC,∠F=∠ABC,∴△BEF∽△ACB,延长EB交AC于G,设AC为2a,则BG=a,EB=a﹣a,∴相似比是:===13.证明:(1)∵BC2=BD•BA,∴BD:BC=BC:BA,∵∠B是公共角,∴△BCD∽△BAC,∴∠BCD=∠A,∵CD平分∠ECB,∴∠ECD=∠BCD,∴∠ECD=∠A,∵∠EDC=∠CDA,∴△CED∽△ACD;(2)∵△BCD∽△BAC,△CED∽△ACD,∴=,=,∴.14.证明:(1)∵∠DBG=∠EBC,∠BGD=∠C,∴△BDG∽△BEC,∴=,则BD•BC=BG•BE;(2)∵∠DBA=∠ABC,∠BAD=∠C,∴△DBA∽△ABC,∴=,即AB2=BD•BC,∵BD•BC=BG•BE,∴AB2=BG•BE,即=,∵∠GBA=∠ABE,∴△GBA∽△ABE,∴∠BGA=∠BAC.15.解:(1)∵在△ABC中,点D是BC中点,点E是AC中点,且AD⊥BC,BE⊥AC,∴AC=AB=BC,∴△ABC是等边三角形,∴∠C=60°,∵BF∥AC,∴∠CBF=∠C=60°,∵AD⊥BC,∴∠FDB=90°,∴∠F=30°,∵DF=6,∴BD=2,∵AE=EC=BD=DC,∴AE=2;(2)∵∠BDF=90°,∠F=30°,BD=2,∴BF=2DB=4,∵AC∥BF,∴△AEG∽△FBG,∴=()2=.16.证明:(1)∵AP∥CD,∴∠AMD=∠MAN,∠BMD=∠MNA,∵∠AMD=∠BMD,∴∠MAN=∠MNA,∴MN=MA.(2)如图,连接NC,∵AP∥CD,且PN=AN.∴==,∴MC=MD,∴CN为直角△ACP斜边AP的中线,∴CN=NA,∠NCA=∠NAC,∵AP∥CD,∴∠NAC=∠ACD,∴∠NCM=2∠ACD,∵∠CMN=∠DMB,∠DMA=∠BMD,∴∠CMD=∠DMA,在△CMN和△DMA中,,∴△CMN≌△DMA(SAS),∠ADM=∠NCM=2∠ACD.即:∠CDA=2∠ACD.17.解:(1)∵S△ACD:S△ADB﹦1:2,∴BD=2CD,∵DC=3,∴BD=2×3=6,∴BC=BD+DC=6+3=9,∵∠CAD=∠B,∠C=∠C,∴△ABC∽△DAC,∴=,即=,解得AC=3;(2)由翻折的性质得,∠E=∠C,DE=CD=3,∵AB∥DE,∴∠B=∠EDF,∵∠CAD=∠B,∴∠EDF=∠CAD,∴△EFD∽△ADC,∴=()2=()2=18.(1)证明:∵D是BC的中点,DE⊥BC,∴BE=CE,∴∠B=∠DCF,∵AD=AC,∴∠FDC=∠ACB,∴△ABC∽△FCD;(2)解:过A作AG⊥CD,垂足为G.∵AD=AC,∴DG=CG,∴BD:BG=2:3,∵ED⊥BC,∴ED∥AG,∴△BDE∽△BGA,∴ED:AG=BD:BG=2:3,∵DE=3,∴AG=,∵△ABC∽△FCD,BC=2CD,∴=()2=.∵S△ABC=×BC×AG=×8×=18,∴S△FCD=S△ABC=.19.(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B=6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DE+∠FDE=∠BAD+∠B,∵∠ADE=60°,∴∠BAD=∠FDE;(2)解:如图,过点D作DH∥AC交AB于H,∵△ABC为等边三角形,∴△BDH是等边三角形,∴∠BHD=60°,BD=BH,∴∠AHD=°﹣60°=120°,∵C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ACE=(°﹣60°)=60°,∴∠DCE=60°+60°=120°,∴∠AHD=∠DCE=120°,又∵AH=AB﹣BH,CD=BC﹣BD,∴AH=CD,在△AHD和△DCE中,,∴△AHD≌△DCE(ASA),∴AD=DE,∵∠ADE=60°,∴△ADE是等边三角形,∴∠DAE=∠DEA=60°,AE=AD=5,∵∠BAD=∠BAC﹣∠CAD=60°﹣∠CAD,∠EAG=∠DAE﹣∠CAD=60°﹣∠CAD,∴∠BAD=∠EAG,∴△ABD∽△AEG,∴=,即=,解得AG=.20.解:(1)设x秒时,点P在AB上,点Q在BC上,且使△PBQ面积为8cm2,由题意得(6﹣x)•2x=8,解之,得x1=2,x2=4,经过2秒时,点P到距离B点4cm处,点Q到距离B点4cm处;或经4秒,点P到距离B点2cm处,点Q到距离B点8cm处,△PBQ的面积为8cm2,综上所述,经过2秒或4秒,△PBQ的面积为8cm2;(2)当P在AB上时,经x秒,△PCQ的面积为:×PB×CQ=×(6﹣x)(8﹣2x)=12.6,解得:x1=(不合题意舍去),x2=,经x秒,点P移动到BC上,且有CP=(14﹣x)cm,点Q移动到CA上,且使CQ=(2x﹣8)cm,过Q作QD⊥CB,垂足为D,由△CQD∽△CAB得,即QD=,由题意得(14﹣x)•=12.6,解之得x1=7,x2=11.经7秒,点P在BC上距离C点7cm处,点Q在CA上距离C点6cm处,使△PCQ的面积等于12.6cm2.经11秒,点P在BC上距离C点3cm处,点Q在CA上距离C点14cm处,14>10,点Q已超出CA的围,此解不存在.综上所述,经过7秒和秒时△PCQ的面积等于12.6cm221.(1)证明:如图,∵线段DB顺时针旋转60°得线段DE,∴∠EDB=60°,DE=DB.∵△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60°.∴∠EDB=∠B.∴EF∥BC.∴DB=FC,∠ADF=∠AFD=60°.∴DE=DB=FC,∠ADE=∠DFC=120°,△ADF是等边三角形.∴AD=DF.∴△ADE≌△DFC.(2)解:由△ADE≌△DFC,得AE=DC,∠1=∠2.∵ED∥BC,EH∥DC,∴四边形EHCD是平行四边形.∴EH=DC,∠3=∠4.∴AE=EH.∴∠AEH=∠1+∠3=∠2+∠4=∠ACB=60°.∴△AEH是等边三角形.∴∠AHE=60°.(3)解:设BH=x,则AC=BC=BH+HC=x+2,由(2)四边形EHCD是平行四边形,∴ED=HC.∴DE=DB=HC=FC=2.∵EH∥DC,∴△BGH∽△BDC.∴.即.解得x=1.∴BC=3.22.(1)证明:∵DE∥BC,∴∠ADE=∠B,∠AEC=∠ACB,∴△ADE∽△ABC,∴=,∵DE∥BC,∴∠EDC=∠BCD,∵CD平分∠ACB,∴∠BCD=∠DCE,∴∠DCE=∠EDC,∴DE=CE,∴=,即AE•BC=AC•CE;(2)∵S△ADE:S△CDE=4:3.5,∴AE:CE=4:3.5,∴=,∵由(1)知=,∴=,解得DE=6,∵DE=CE,∴CE=8.23.(1)证明:∵AC平分∠DAB,∴∠DAC=∠CAB,∵∠ADC=∠ACB=90°,∴△ADC∽△ACB,∴AD:AC=AC:AB,∴AC2=AB•AD;(2)证明:∵E为AB的中点,∴CE=AB=AE,∴∠EAC=∠ECA,∵∠DAC=∠CAB,∴∠DAC=∠ECA,∴CE∥AD;(3)解:∵CE∥AD,∴△AFD∽△CFE,∴AD:CE=AF:CF,∵CE=AB,∴CE=×6=3,∵AD=4,∴,∴.24.(1)证明:如图1,在△ABC中,∵∠CAB=90°,AD⊥BC于点D,∴∠CAD=∠B=90°﹣∠ACB.∵AC:AB=1:2,∴AB=2AC,∵点E为AB的中点,∴AB=2BE,∴AC=BE.在△ACD与△BEF中,,∴△ACD≌△BEF,∴CD=EF,即EF=CD;(2)解:如图2,作EH⊥AD于H,EQ⊥BC于Q,∵EH⊥AD,EQ⊥BC,AD⊥BC,∴四边形EQDH是矩形,∴∠QEH=90°,∴∠FEQ=∠GEH=90°﹣∠QEG,又∵∠EQF=∠EHG=90°,∴△EFQ∽△EGH,∴EF:EG=EQ:EH.∵AC:AB=1:,∠CAB=90°,∴∠B=30°.在△BEQ中,∵∠BQE=90°,∴sinB==,∴EQ=BE.在△AEH中,∵∠AHE=90°,∠AEH=∠B=30°,∴cos∠AEH==,∴EH=AE.∵点E为AB的中点,∴BE=AE,∴EF:EG=EQ:EH=BE:AE=1:=:3.25.(1)证明:如图1,连接PN,∵N、P分别为△ABC边BC、CA的中点,∴PN∥AB,且.∴△ABF∽△NPF,∴.∴BF=2FP.(2)解:如图2,取AF的中点G,连接MG,∴MG∥EF,AG=GF=FN.∴△NEF∽△NMG,∴S△NEF=S△MNG=×S△AMN=××S△ABC=S.26.(1)证明:∵CD⊥AB,∴∠CDB=∠ADC=90°,∴∠ACD+∠BCD=90°,∵∠ACB=90°,∴∠A+∠ACD=90°,∴∠A=∠BCD,∴△ADC∽△CDB,∴=;(2)解:∵CE=AC,BF=BC,∴===,又∵∠A=∠BCD,∴∠ACD=∠B,∴△CED∽△BFD,∴∠CDE=∠BDF,∴∠EDF=∠EDC+∠CDF=∠BDF+∠CDF=∠CDB=90°.27.解;(1)∵AB∥CE,∴∠A=∠DCE,又∵∠ADB=∠EDC,∴△ABD∽△CED;(2)①过点E作EH⊥BF于点H,∵△ABC是等边三角形,△ABD∽△CED,AB=6,AD=2CD,∴==,∠A=∠ACB=60°,∴CE=3,∵AB∥CE,∴∠A=∠DCE=60°,∴∠ECH=°﹣∠ACB﹣∠DCE=°﹣60°﹣60°=60°,∴EH=CE•sin60°=3×=;②在Rt△ECH中,∵∠ECH=60°,CE=3,∴CH=CE•cos60°=3×=,∴BH=BC+CH=6+=,∴BE===3.28.(1)解:∵AC=AC′,AB=AB′,∴由旋转可知:∠CAB=∠C′AB′,∴∠CAB+∠EAC′=∠C′AB′+∠EAC′,即∠CAC′=∠BAB′,又∵∠ACB=∠AC′B′=90°,∴△ACC′∽△ABB′,∵AC=3,AB=4,∴==;(2)证明:∵Rt△AB′C′是由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的,∴AC=AC′,AB=AB′,∠CAB=∠C′AB′,(1分)∴∠CAC′=∠BAB′,∴∠ABB′=∠AB′B=∠ACC′=∠AC′C,∴∠ACC′=∠ABB′,(3分)又∵∠AEC=∠FEB,∴△ACE∽△FBE.(4分)(3)解:当β=2α时,△ACE≌△FBE.理由:在△ACC′中,∵AC=AC′,∴∠ACC′=∠AC′C====90°﹣α,(6分)在Rt△ABC中,∠ACC′+∠BCE=90°,即90°﹣α+∠BCE=90°,∴∠BCE=90°﹣90°+α=α,∵∠ABC=α,∴∠ABC=∠BCE,(8分)∴CE=BE,由(2)知:△ACE∽△FBE,∴△ACE≌△FBE.(9分)29.证明:(1)∵△ABC是等边三角形,∠DAE=120°,∴∠DAB+∠CAE=60°,∵∠ABC是△ABD的外角,∴∠DAB+∠D=∠ABC=60°,∴∠CAE=∠D,∵∠ABC=∠ACB=60°,∴∠ABD=∠ACE=120°,∴△ABD∽△ECA;(2)∵△ABD∽△ECA,∴=,即AB•AC=BD•CE,∵AB=AC=BC,∴BC2=BD•CE30.(1)证明:∵AC=CD=DE=EB=,又∠C=90°,∴AD=2,∴=,==,∴=,又∵∠ADE=∠BDA,∴△ADE∽△BDA;(2)证明:∵△ADE∽△BDA,∴∠DAE=∠B,又∵∠ADC=∠AEC+∠DAE,∴∠ADC=∠AEC+∠B;(3)解:∵点P为线段AB上一动点,根据勾股定理得:AE==,BE=,∴PE的最大值为.作EF⊥AB,则EF=,则PE的最小值为∴≤EP≤,∵EP为整数,即EP=1,2,3,结合图形可知PE=1时有两个点,所以PE长为整数的点P个数为4个.。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用a、b、c作三角形的三边,其中不能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a:b::2:C. ,,D.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C. D.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a-b)=c2,则()A. ∠为直角B. ∠为直角C. ∠为直角D. 不是直角三角形4.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有( )①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②△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若a2+b2=c2,则∠A=90°;③在△ABC中,若∠A∶∠B∶∠C =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如图,等腰Rt△ABC中,∠ABC=90°,O是△ABC内一点,OA=6,OB=4,OC=10,O′为△ABC外一点,且△CBO≌△ABO′,则四边形AO′BO的面积为()A.10B. 16C. 40D. 80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且AM=9,BD=12,AD=10,则ABCD的面积是()A.30B. 36C. 54D. 727.如图,AC⊥BC,且BC=6,AC=8,AB=10,则点B到AC的距离是()A. 6B. 7C. 8D. 108.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a,b,c,且满足|a-2|++(c-4)2=0,则以a,b,c为边可构成()A. 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 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 以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D. 有一个内角为的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9.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10.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12,13,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上的高等于______.11.如图,△ABC中,D为BC上一点,且BD=3,DC=AB=5,AD=4,则AC=______.12.如图,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则△ABD的面积是______.13.在△ABC中,若AC2+BC2=AB2,∠A∶∠B=1∶2,则∠B的度数是________°.三、计算题14.P为等边内的一点,PA=10,PB=6,PC=8,将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位置.(1)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的度数.15.如图,已知∠,,,,.(1)求的长度;(2)求四边形的面积.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b2=(a+c)(a-c),∴b2=a2-c2,∴b2+c2=a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A错误;B、∵a:b:c=1:2:,∴设a=x,则b=2x,c=x,∵x2+(x)2=(2x)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B错误;C、∵a=32,b=42,c=52,∴a2+b2=(32)2+(42)2=81+256=337≠(5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C正确;D、∵a=6,b=8,c=10,62+82=36+64=100=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D错误;故选C.2.【答案】C【解析】解:∵22+()2=6=()2,∴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故选:C.3.【答案】A【解析】解:∵(a+b)(a-b)=c2,∴a2-b2=c2,即c2+b2=a2,故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为直角.故选A.4.【答案】C解:①Rt△ABC中,已知两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条边长为5,说法错误,第三条边长为5或;②△ABC的三边长为别为a,b,c,若a2+b2=c2,则∠A=90°,说法错误,应该是∠C=90°;③△ABC中,若∠A:∠B:∠C=1:5:6,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④若三角形的三边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故选C.5.【答案】C【解析】解:如图,连结OO′.∵△CBO≌△ABO′,∴OB=O′B=4,OC=O′A=10,∠OBC=∠O′BA,∴∠OBC+∠OBA=∠O′BA+∠OBA,∴∠O′BO=90°,∴O′O2=OB2+O′B2=32+32=64,∴O′O=8.在△AOO′中,∵OA=6,O′O=8,O′A=10,∴OA2+O′O2=O′A2,∴∠AOO′=90°,∴S四边形AO′BO =S△AOO′+S△OBO′=×6×8+×4×4=24+16=40.故选:C.6.【答案】D【解析】解:作DE∥AM,交BC的延长线于E,则ADEM是平行四边形,∴DE=AM=9,ME=AD=10,又由题意可得,BM=BC=AD=5,则BE=15,在△BDE中,∵BD2+DE2=144+81=225=BE2,∴△BDE是直角三角形,且∠BDE=90°,过D作DF⊥BE于F,则DF==,∴S▱ABCD=BC•FD=10×=72.故选:D.7.【答案】A【解析】解:∵BC2+AC2=62+82=100,AB2=102=100,∴BC2+AC2=AB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ABC是直角三角形,∠C=90°,所以,点B到AC的距离是6.故选A.8.【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得:a=2,b=2,c=4,∵22+42=20,,即a2+c2=b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9.【答案】直角三角形【解析】解:∵(a+b)2=c2+2ab,∴a2+2ab+b2-c2=2ab,∴a2+b2=c2,∴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10.【答案】解:∵52+122=13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是13,设斜边上的高为h,则=×5×12=×13h,S△ABC解得:h=,故答案为.11.【答案】【解析】解:∵BD=3,DC=AB=5,AD=4,又∵32+42=52,∴△ABD是直角三角形,∴△ACD是直角三角形.∴AC==.12.【答案】15【解析】解: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ABD和△CED中,,∴△ABD≌△CED(SAS),∴CE=AB=5,∠BAD=∠E,∵AE=2AD=12,CE=5,AC=13,∴CE2+AE2=AC2,∴∠E=90°,∴∠BAD=90°,即△ABD为直角三角形,∴△ABD的面积=AD•AB=15,故答案为:15.13.【答案】60【解析】解:∵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A:∠B=1:2,∴设∠A=x,∠B=2x,∴x+2x=90°,解得:x=30°,则∠B=60°.故答案为60.14.【答案】解:(1)△BPP′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到△CBP′位置,∴BP=BP′,∠PBP′=60°,AP=CP′=10,∴△BPP′是等边三角形;(2)∵△BPP’是等边三角形,∴∠BPP’=60°,PP′=PB=6,∵62+82=102,∴PP′2+PC2=P′C2,∴△PCP′是直角三角形,∠P′PC=90°,∴∠BPC=∠BPP′+∠P′PC=60°+90°=150°.15.【答案】解:(1)∵∠ABD=90°∴AB2+BD2=AD2∴82+BD2=172∴BD=15(2)∵BD=15,DC=20,BC=25∴BD2+DC2=BC2∴∠BDC=90°∴四边形的面积=ABxBD+CDxBD=x8x15+x20x15=210m2。
《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题(附答案)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题(附答案)1. 题目描述:已知∆ABC中,∠ABC = 45°,∠ACB = 90°,D是BC边上的一点,且AD = BC,EF是三角形ABC中点AD上的高线,垂足为H。
求证:∆EFH与∆ABC相似。
2.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证明∆EFH与∆ABC相似。
考察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包括∠ABC = 45°,∠ACB = 90°,AD = BC。
通过分析给出的图形,可以发现EF为∆ABC的中位线,并垂直于BC,因此可以猜测∆EFH与∆ABC相似。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推理和证明来验证这一猜想。
3. 解题过程:首先,我们需要证明∆EFH与∆ABC的三个对应角相等。
由于∠ACB = 90°,∠EFH为∆ABC的直角三角形EFH的内角,因此∠EFH = 90°。
我们知道∠ABC = 45°,而∠BAF为∆ABC的直角三角形BAF的内角,因此∠BAF = 90° - ∠ABC = 90° - 45° = 45°。
同理,∠FBH也为∆ABC的直角三角形FBH的内角,∠FBH = 90°- 45° = 45°。
综上,∠EFH = ∠BAF = ∠FBH = 45°。
其次,我们需要证明∆EFH与∆ABC的三个对应边成比例。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D = BC,可以得到∆ABC与∆DEF的对应边AD与EF相等。
由于EF为∆ABC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EF = 0.5 * BC。
由已知条件AD = BC,可得EF = 0.5 * AD,即EF与AD成比例。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EFH与∆ABC相似。
4. 答案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可以观察图形,并利用给出的条件进行验证。
根据题目中的图形描述,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示意图:A/|/ |/ |B───C| |D || |E───F|H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ABC = 45°,∠ACB = 90°,AD = BC,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计算验证∆EFH与∆ABC的相似性。
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练习题一、基础达标: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B.若 a、b、c是Rt△ABC22=c2;C.若 a、b、c是Rt△ABC a2+b2=c2;D.若 a、b、c是Rt△ABC a2+b2=c2.2. Rt△ABC3. 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k2-1,2k(k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A、2kB、k+1C、k2-1D、k2+14. 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5. 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1 B.120 C.90D.不能确定6. △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A.42 B.32 C.42 或 32 D.37 或 337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3,4),则OP的长为( )A:39.若△ABC中,AB=25cm,AC=26cm高AD=24,则BC的长为( )10.已知a、b、c三角形的形状是( )A: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11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2.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顶角的平分线为__.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14,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1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___. 16. 在Rt△ABC 中,斜边AB=4,则AB 2+BC 2+AC 2=_____.17.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18半圆的面积是 .19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二、综合发展:1木条的长.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CAB 的角平分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AC B3高是多少?4.如图,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高h=3m,棚宽a=4m,棚的长为12m,现要在棚顶上覆盖塑料薄膜,试求需要多少平方米塑料薄膜?5.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它最短要飞多远?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答案:一、基础达标1. 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正确书写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关键是看清谁是直角.答案: D.2. 解析:本题考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勾股定理.答案:B.3. 解析:设另一条直角边为x,则斜边为(x+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方程,可以求出x.然后再求它的周长.答案:C.4.解析: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画出图形来,作图时应注意高AD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有两种情况,分别求解.答案:C.5. 解析: 勾股15,所答案6. 解析:本题目主要是强调直角三角形中直角对的边是最长边,反过来也是成立.答案7. 解析:本题由可知满足勾股定理,即是直角三角形.答案:直角.断定是直角三角形.答案:9. 所以以直角.答案:π.10. 解析×宽,即12长×所以一条对角线长为5.答案11. 解析:木条长的平方=门高长的平方+门宽长的平方.答案12解析:所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关∴答案:12cm13.解析:透阳光最大面积是塑料薄膜的面积,需要求出它的另一边的长是多少,可以借助勾股定理求出.答案: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m,所以矩形塑料薄膜的面积是:5×20=100(m2) .14.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值是13m,也就是两树树梢之间的距离是13m,两再利用时间关系式求解.答案:6.5s.15.解析:本题和14题相似,可以求出BC的值,再利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后比较.BC=40米,时间是2s,可得速度是20m/s=72km/h答案: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勾股定理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为___________;2、已知两条线的长为5cm和4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_________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3、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训练(含答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训练(含答案)
1.三角形ABC的两边分别为5和12,另一边c为奇数,并且a+b+c是3的倍数。
求c的值和三角形的类型。
2.三角形中两条较短的边为a+b和a-b(a>b),求第三条边使得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a,b,c满足a²+b²+c²+50=2(m-1)余m+1,求三角形的类型。
4.已知三角形ABC中,BC=6,BC边上的高为7,求AC 边上的高。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k,4k,5k(k为自然数),求三角形的类型和理由。
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24cm,25cm,求三角形的面积。
7.给出几组数,判断哪组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8.给出几组数,判断哪组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9.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把这个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多少?
10.已知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
AD=13,求四边形的面积。
11.已知三角形ABC中,AC=17,AD=8,CD=15,
AB=10,求三角形的类型和面积。
12.已知三角形ABC中,AB=17cm,BC=30cm,求三角形的类型和面积。
13.判断一个机器零件是否符合要求。
14.已知四边形ABCD中,∠B=90,BC上的中线
AD=8cm,判断三角形ABC的类型和理由。
15.为了庆祝红宝石婚,XXX和XXX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其中包括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专题训练。
2020—2021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逆定理例题+同步练习及答案(精品试题).docx
第02课勾股定理逆定理【例1】若△ABC三边长满足下列条件,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若是,请说明哪个教角是直角.(1)BC=,AB=,AC=1;(2)△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n2﹣1,b=2n,c=n2+1(n>1)【例2】如果△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50=6a+8b+10c,判断ΔABC的形状。
【例3】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 为AB边上一点。
⑴求证:△ACE≌△BCD;⑵若AD=5,BD=12,求DE的长。
【例4】观察下列等式:32+42=52;52+122=132;72+242=252;92+402=412…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七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CB的四等分点且CB=4CE.求证:AF⊥FE.【例6】如图,已知△ABC中,∠C=90°,D为AB的中点,E、F分别在AC、BC上,且DE⊥DF.求证:AE2+BF2=EF2.课堂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若线段a,b,c组成Rt△,则它们的比可能为( )A.2:3:4 B.3:4:6 C.5:12:13 D.4:6:7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c2=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C.如果(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3、△ABC的三边为a、b、c,且(a+b)(a﹣b)=c2,则( )A.△ABC是锐角三角形B.c边的对角是直角C.△ABC是钝角三角形D.a边的对角是直角4、下列命题中,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①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5;②有一个内角与其他两个内角的和相等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若a2+c2=b2,则∠C=90°;④在△ABC中,∠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在由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线段是( )A. CD、EF、GHB. AB、CD、GHC.AB、EF、GHD.AB、CD、EF6、如图,四边形ABCD中,∠B=∠D=90°,∠A=45°,AB=3,CD=1,则BC 的长为( )A.3 B.2 C.D.7、如图,有一块地ABCD,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则这块地面积为()A.60米2B.48米2C.30米2D.24米28、在△ABC中,∠C=90°,c2=2b2,则两直角边a,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c2﹣b2c2=a4﹣b4,判断△ABC的形状()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0、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解析:
16.答案:1.如图,由点关于直线 轴对称可知:
2.由(1)的结果可知,坐标平面内任一点 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 的坐标为 .
3.由(2)得,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的坐标为(﹣3,1),连接 交直线 于点 ,此时点 到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 周长的最小值
解析:
7.要使二次根式 有意义,字母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B.
C.
D.
8.若函数 是一次函数,则 的值为( )
A.±1 B.﹣1 C.1 D.2
9.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且 随 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 )
A.
B.
C.
D.
10.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 ,现将直角边 沿直线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 上,且与 重合,则 等于( )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直接写出坐标面内任一点 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 的坐标为__________;
3.已知两点 ,试在直线 上画出点 ,使 的周长最小,并求 周长的最小值.
17.定义:如图①,点 把线段 分割成 ,若以 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 是线段 的勾股分割点.
28.如图, 都是等边三角形,其中 都与 轴垂直,点 都在 轴上,点 都在直线 上,已知 ,则点 的坐标为__________,点 的坐标为__________.
29.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 和 ,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__.
30.若点 在 轴上,则点 的坐标是__________.
31.已知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且当 时, .那么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考点:
勾股定理.
11.答案: 是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 、直角 、直角 中,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 ;
则
∴ 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
12.答案:1. ,图略
2.当点 在 上时,设 , ,
∴ ,
∴ ;
当点 在 上时,设 ,
∵ ,
∴ ,
∴
解析:
13.答案:1.∵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和
∴ ,解得: ,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由(2)得结论 , .
解析:
18.答案:
解析:
19.答案:
解析:
20.答案:
解析:
21.答案:
解析:
22.答案:
解析:
23.答案:4.8
解析:
24.答案:
解析:
25.答案:15
解析:
26.答案:
解析:
27.答案:
解析:
28.答案:
解析:
29.答案:16
解析:
30.答案:
解析:
31.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C
解析:A.∵ ,∴ ,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 ,∴ ,∵ ,∴ ,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设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则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 ,三个角分别为 ,因而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
D.设 ,则 ,∵ ,∴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4.满足下列条件的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5.有一长、宽、高分别为 的木箱,在它里面放入一根细木条(木条的粗细、形变忽略不计)要求木条不能露出木箱.请你算一算,能放入的细木条的最大长度是( )
A.
B.
C.
D.
6.若点 在第三象限,则 应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已知点 是线段 的勾股分割点,若 ,求 的长;
2.如图②,在等腰直角 中, ,
,点 为边 上两点,满足 ,求证:点 是线段 的勾股分割点;
阳阳同学在解决第(2)小题时遇到了困难,陈老师对阳阳说:要证明勾股分割点,则需设法构造直角三角形,你可以把 绕点 逆时针旋转 试一试.
请根据陈老师的提示完成第(2)小题的证明过程;
17.答案:1.解:①当 为最大线段时,
∵点 是线段 的勾股分割点,∴ ;
②当 为最大线段时,
∵点 是线段 的勾股分割点,∴ ,
综上所述: 或 ;
2.①证明:连接 ,∵ ,
∴ ,∵ ,
∴ ,
在 和 中,
,
∴ ,
∴ ,
∵ ,
∴ ,即 ,
∴点 是线段 的勾股分割点.
3.过 作于 于 。则
∴设 ,则 . 得 ∴ ;
勾股定理逆定理相似三角形练习题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数① ② ③ ④ ⑤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9的平方根是3
C.﹣9的平方根是﹣3 D.9的算术平方根是3
A.
B.
C.
D.
二、解答题
11.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 的位置如图所示,你能判断 是什么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12.对于长方形 ,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在 轴的负半轴上, 点在 轴的正半轴上,点 在第二象限.且 满足
1.求点 的坐标;并在图上画出长方形 ;
2.在画出的图形中,若过点 的直线 与长方形 的边交于点P,且将长方形 的面积分为 两部分,求点 的坐标.
25.如图,圆柱底面周长为 ,高为 ,点 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 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 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 ,求棉线最短为__________cm.
26.如图,数轴上表示 的对应点分别为 ,点 是 的中点,则点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27.直线 与 轴、 轴分别交于点 是 轴上一点,若将 沿 折叠,点 恰好落在 轴上,则点 的坐标为__________。
①求 的长; ②求 的长;
2.若按 折叠后,点 落在矩形 的 边上,请直接写出 的范围.
15.已知实数 满足 ,
1.求 的平方根;
2.求 的值.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1.由图观察易知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的坐标为 ,请在图中分别标明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 __________、 __________;
13.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和
1.求这个一次函数;
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与 轴的交点 ,与 轴的交点 ;并求出 的面积;
3.在第四象限内,直线 上有一点 使 的面积等于 的面积,请求出点 的坐标.
14.矩形 中, ,点 在线段 上.点 在线段 上
1.沿 折叠,使 落在 边上的 处(如图),若 ,
3.在(2)的问题中,若 .求 的长.(提示:在直角三角形中,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计算题
18.
19.
20.
21.求式中的x值
22若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6、8、10,则它的最长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24.已知 是 的整数部分, 是 的小数部分,则 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
故选C.
考点: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5.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 ,连接 ,
在直角 中,
,
在 中, 由勾股定理得 ,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
解析: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 且 ,
解得 且 ,
所以, .
故选B.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 ,∵ (折叠的性质),∴ ,设 ,则在 中, ,∴ .故选B.
2.令 可得 ,解得 ,
∴ 点坐标为 ,令 可得 ,
∴ 点坐标为 ,函数图象如图:
的面积为: ;
3.设 ,
∵ 的面积等于 的面积,
∴ ,解得 (舍去),
∴ 点坐标为 .
解析:
14.答案:1.解:①设 ,则 ,在 中, 解得 ,所以
②过 作 于 ,设 ,则 .在 中,∴ ,解得 , .
2.
解析:
15.答案:1.由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