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12 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ǔ shù)、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各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喀山去了。

”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3.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科利亚的性格和情感。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4. 课文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的性格和情感。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科利亚木匣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科利亚、木匣”等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课文中的对话,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引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如“科利亚、木匣”等。

3.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注意语气和表情。

三、分析课文(10分钟)1. 学生讨论课文中科利亚对待木匣的态度,分析其性格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木匣”代表科利亚的家乡。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以“家乡”为主题的活动,如绘画、写作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科利亚对待木匣的态度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怀。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其他人物对待木匣的态度,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七、课堂小练(10分钟)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八、课内外延伸(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复习1、回忆课文,想想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点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发。

二、学习课文(一)讲读第一段1、点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1)科利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科利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科利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科利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再次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科利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3、讨论思考题。

教师引读: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

”教师引读: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

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

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

”(1)讨论用词,体会心情,感情朗读。

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

这里连用“还是”、“仍然”这两个词,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

)如果你是此时的科利亚,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上你的理解来读“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

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一句。

(2)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学生读:“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科利亚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听到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4)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义、字形和字音。

(3)学生练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4.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科利亚这个角色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科利亚的性格特点。

5.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共同评析答案。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余时间与家人分享课文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课后作业:(1)完成《语文练习册》相关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善良行为,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身边的善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里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崇贤第二小学吴晓燕
课题摘要
学科
语文
学段
中段
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七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科里亚的木匣》第一课时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2、妈妈是怎么找大箱子的?科利亚是怎么找他的木匣的呢?
找出相关的句子,用“︿︿︿”划下来,读给同桌听。
3、出示句子“科利亚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仍然没找到。”
(1)仔细找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挖)
(2)从这六个“挖”,你读出了什么?(科利亚为了找到木匣,花了好多的力气,他越挖越着急了。)
(3)朗读句子,读出科利亚的着急来。(先慢后快)指名几人读后,齐读。
(三)抓住关键引发思考
1、科利亚找不到他的木匣多着急啊!这时他有什么反应?
找出句子,出示“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
(1)随机学习“台阶”:这儿有个词要注意一下“台阶”,读准音,我们学校里哪里有台阶?
(2)科利亚摸着脑门在想些什么呀?(在想为什么会找不到木匣)
课件、动画理解科里亚埋木匣、找木匣的过程。
四、总结设疑
1、科利亚终于找到他心爱的木匣了!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引读第13自然段。
2、设疑: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回去好好想想,下一次的语文课再来解决。
3、作业闯关。
六、板书设计
科利亚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科利亚的木匣》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章中科利亚和奶奶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感受到奶奶对科利亚的关爱,以及奶奶的智慧和爱心。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奶奶教导科利亚要珍惜和记住重要的人和事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亲情、友情和师生的珍贵,以及学会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些价值观。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和参与实验操作,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这些价值观。
其次,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珍惜家人和朋友。我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感恩之情。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最后,我希望通过这次教学反思,能够更好地指导我的教学。我相信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和体验课文中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亲情情感,并学会珍惜和感恩家人。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文章通过科利亚和奶奶的故事,展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奶奶的智慧和爱心。主要内容包括:
1.课文中科利亚和奶奶的对话,以及奶奶如何用木匣帮助科利亚记住重要的事情。
2.理解奶奶的智慧和爱心,以及她教导科利亚要珍惜和记住重要的人和事。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难点。一些学生对理解奶奶的智慧和爱心有些困难,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此外,一些学生在学会珍惜和感恩方面也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引导。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我会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例子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奶奶的智慧和爱心。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思考和体验这些价值观。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理解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分享。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放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2. 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对科利亚心理变化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做过错事?当时是怎么想的?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气。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讨论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7.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科利亚的木匣的短文。

8. 板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行为:做错事心理:困惑、后悔、反思、成长六、教学延伸活动1. 故事接龙:学生分组,每组轮流创作一个与《科利亚的木匣》相关的故事接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准确”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会复述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科利亚严于律己、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严于律己、勇于实践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2)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发音。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加强记忆。

3.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组内讨论,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讲解字义、组词。

4. 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分段落阅读,概括段落大意。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讲解课文内容。

(3)学生复述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用词准确的句子。

(2)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3)教师总结,强调用词准确的重要性。

6. 总结全文:(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科利亚的木匣给我们的启示。

(2)教育学生学习科利亚严于律己、勇于实践的精神。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木匣”的作文。

8. 板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严于律己、勇于实践9.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感受。

但在布置作业时,部分学生对“我心中的木匣”这一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10. 教学进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下一课时将继续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有关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教学要求: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

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生词,掌握生词的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生词和句子。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词的发音和意义。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的理解情况。

六、教学用具:1.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幻灯片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小组讨论表格。

七、教学步骤:4. 课文解析: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5. 生词练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正确书写生词。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6.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对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的理解。

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2.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生词,并找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抄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科利亚的木匣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科利亚的木匣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主要生字词,理解时间、空间与事物变化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面对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进行,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在战争期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小木匣而埋藏它,四年之后再挖掘出来的故事,揭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步伐也在发生变化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注音及释义、重点句子解析等。

2. 学生预习作业,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标注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准备相关道具如小木匣模型,辅助课堂情境模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段解读:逐段分析课文,结合课件展示,讲解关键词句含义,梳理故事脉络。

4. 互动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以及他的行为背后的成长启示。

5. 角色扮演:选取部分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6. 小结巩固:教师总结全文,强调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想如果自己是科利亚,在面临类似情况时会如何处理,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成长故事或寓言,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时间、成长与行动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课程,总结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强调知识要点和核心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像科利亚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实际行动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写作练习的指导与评价。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意义。

2. 运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黑板和粉笔。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你们有没有见过木匣?木匣可以用来装什么?(2)引入课文《科利亚的木匣》,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科利亚的木匣有什么特殊意义?为什么科利亚要保留它?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如:“我的珍贵物品”。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如:抄写生字词、完成写作练习等。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科利亚的木匣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科利亚的木匣》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科利亚的木匣》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科利亚的木匣》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⑴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⑵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⑴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⑵指名读生字词。

⑶正音。

⑷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

量本课读liá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à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ǔ和shù,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ǔ,第二个数读shù。

⑸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区分字形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科利亚的木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细心、勇敢和智慧。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学会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细心、勇敢和智慧。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体会科利亚的品质。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3)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巩固记忆。

4.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科利亚的细节描写。

(2)小组内讨论,分析科利亚的品质。

(3)全班交流,总结科利亚的细心、勇敢和智慧。

5. 小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小故事。

1. 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需改进的地方。

3. 针对课堂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科利亚的木匣》,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小故事。

3. 预习下一节课文,准备课堂分享。

八、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掌握、课堂参与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科利亚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绘画、表演,提高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科利亚的品质,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lesson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停顿、语气等。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义、用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分析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情节,谈谈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的品质,如勇敢、善良、关爱他人等。

(3)讨论:如何向科利亚学习,关爱身边的人?5.小组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是科利亚,你会如何帮助小动物?(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表演课文(1)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表演。

(2)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日记。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对话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科利亚在森林里寻找木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段话。

《科利亚的木匣》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科利亚的木匣》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科利亚的木匣》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4—13段,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理解开始挖不出的原因,体会科利亚的聪明。

(2)理解最后一段中科利亚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利亚一起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尤其是最后一段,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生答,师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像这样的写作顺序叫做时间顺序或者称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二、读中求悟,学习4—12段。

1、自由读文,小组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了四岁。

B、我知道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

C、我明白了科利亚开始挖不出木匣子是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

D、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

......(当出现类似答案C的回答时,可让他上台借助埋木匣的图,再画图,并做说明。

)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回答也很精彩,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已经找不到木匣了。

以前走十步埋下的木匣子现在只需要走五步就能挖到了。

4、师质疑:为什么妈妈能按原来埋木匣的步子挖到木匣子呢?5、大家来读一读4—12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1)自由读喜欢的段落,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提提意见。

(2)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等一会儿起来评一评。

6、引导读12段,/article/你觉得这段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和猜想的一样)可以换个词儿吗?(真的')换成“真的”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有无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木匣、冰鞋、斧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3.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懂得作者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伴随着我们的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左琴科去认识一个叫科里亚的苏联小朋友,去感受他童年中的一件事。

(课件一)
2.板书:“科利亚”,他有一个小木匣,可喜欢了,板书:木匣。

3.木匣的“匣”怎么写呢?师范写。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个“甲”)
4.学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照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二)
(1)默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看清字形,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想想课文讲了科利亚围绕木匣做了些什么?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注意多音字:量、盛。

(课件三)(2)进行字形分析,学写生字。

(3)交流理解词语。

(4)课文讲了科利亚围绕木匣做了些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

(5)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

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苦卓绝的战斗,至194
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课件四)
3.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木匣——()木匣——()
4.文章哪几段写的是这些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朗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

2.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划分到的二段。


3.分段: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埋木匣。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挖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得到启示。

五、研读课文,理解“埋木匣”。

1.科利亚到底是怎样埋木匣的呢?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文、圈画、理解)
2.科利亚和妈妈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
3.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课件五,出示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

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2.指名回答:科利亚到底是怎样埋木匣的?(课件五)
(出示句子:他从家门口朝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动词理解。

(“走、数、挖、放、盖、踩、撒”说明他埋得很仔细、认真。

也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4.指导朗读:读出科里亚的仔细。

指名读,齐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流利的朗读课文。

3.思考:科利亚埋下木匣后,有没有再挖出来?怎么挖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文讲了科利亚围绕木匣做了些什么?课文分几段?
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
过渡:四年后,科里亚又回到了可爱的家乡,他又见到昔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

他想到想到了木匣、想挖木匣。

他挖到木匣了吗?从哪里知道?
二、继续研读课文“挖木匣”。

1.挖到了木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这一内容,齐读最后一段。

2.科利亚是怎样挖到木匣的呢?默读课文4-6自然段。

(生默读、圈画、理解)
3.交流:
(1)出示句子: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

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

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课件六)
(2)比较妈妈与科里亚挖的结果与时间。

(3)理解: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

说明算数很有用。

(4)科里亚他怎么挖的?理解:“还”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5)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科利亚是怎么回答小伙伴的猜测?
(6)了解匣子是在的:“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他是怎么思考的?(课件六)
(7)出示“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课件七)
(8)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
4.小结:四年前,科利亚量十步埋下木匣。

四年后量十步挖不到
木匣。

量五步挖到木匣。

从这之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继续研读课文“懂得的道理”。

1.子都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段有几层意思?哪层意思更为重要?
2.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不光......还.......”,第一层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层是知道了“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这两层意思第二层更为重要。

(课件七)
3.用事例理解“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4.小结: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课件八)
1.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2.阅读园地七中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联系今天所学,想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以《由<科利亚的木匣>想到的》为题,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通过一件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6 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十步子(步子小)
启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四年后)挖:五步子(步子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