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高校本科生对《周易》学习现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小议《周易》与中医

小议《周易》与中医

小议《周易》与中医小议《周易》与中医《四库提要》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为吾国吾族文化之源,中医乃吾民族文化之系,二者关系以为何?唐人逊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乃言易之于医具其指导意。

明人张景岳复言:“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

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故曰天人一理者,阴阳也;医易同源乾,因此变化也。

”岂非医学学者,靡不精通易理。

而凡精通易理者,于中医学说必多有发挥。

医易相通,相得益彰。

可见一斑。

易理之于医学,其涉及范围之广,使用医家之众,影响后世之远,皆有史可微也。

今且可观之,凡基础理论、辩证论治、方药制剂、针灸气功等各体系,皆明显受到《易》之影响,且渐成其有机组成部分。

纵观中医之发展史,易学之兴衰对其产生作用之大,实不可估量。

自三古之易、汉易、魏易、唐易、宋易、清易及现代易之演变,为中医之前行供以理论武器。

同时,也正因中医学之蓬勃发展,亦反之作用于易理之探讨、领悟。

脱离医学及自然科学之轨道而论易理,以经注经,以经解经,经中求经,经上叠经,则必于象数之理解囿于一隅,难得发展。

故于易理之指导下,中医始终以宏观整体时空条件下来解读事物,此大一统之思想乃使中医所独具特色。

《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内经》复曰:“太虚寥廊,肇基化元,万物资生,五运终天,布云真灵,总统坤元”。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乾称父,坤称母”。

《内经》复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易经》、《内经》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体用,同属一国计民生耳。

张景岳故言:“然则天下相与之际,精哉妙矣。

周易学习调研报告

周易学习调研报告

周易学习调研报告周易学习调研报告周易是一门古老的哲学学科,起源于中国古代。

它是对自然、人生和宇宙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通过解读六十四卦和其爻辞,以及使用卜筮方法进行预测和决策。

近年来,周易学习逐渐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个人发展、事业规划和情感生活中运用周易的智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周易学习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在线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意见。

共有100名受访者参与问卷调查,其中25名受访者接受了面对面访谈。

调研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有一定了解周易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其理念和方法。

其中,45%的受访者将周易应用于个人成长和情感生活中,30%的受访者使用周易进行事业规划和决策,25%的受访者将周易运用于团队管理和领导能力发展。

此外,还有5%的受访者将周易学习应用于其他领域,如风水和命理等。

通过面对面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受访者对周易学习的体验和看法。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周易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了自己的决策能力和预测能力。

一位受访者表示,“通过学习周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和潜力,这对我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一些受访者认为周易学习帮助他们在团队中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对周易学习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周易学习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此外,一些受访者担心周易学习会给他们带来过分迷信的观念,甚至陷入盲从的局面。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提供更多的周易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周易学习。

其次,加强对周易学习的科学解释和理论研究,以避免产生过度迷信的观念。

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在周易学习中注重实践和应用,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发挥周易学习的实际价值。

总之,周易学习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学问,正逐渐在当代社会中得到关注和应用。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周易学习的现状和趋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周易与中医

周易与中医

我眼中的《周易》我眼中周易——内涵,修养。

她好似一个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熏陶的女子,既给人以柔弱怜惜之感,又不免有种洒脱豪放之情。

柔弱,在于她晦涩难懂,让人琢磨不透他的心思;洒脱,在于她每每有人占卜的时候,她都不会吝惜自己的知识。

我喜欢这样的她,一个娇柔的女子,让人心疼,让人疯狂,有时让自己陷入沉思,无法自拔,正是有了她,让我对周易与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喜欢中医,喜欢周易,但更喜欢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研究出来一下四点:一、《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四气调神""天人相应"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

《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一定会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

"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至此我们看到:《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

《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

《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周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学术视野的开启,学者们逐步突破传统经学的藩篱,开始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饱含生命气息的文化。

《周易》讲:“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也者,像此者也”,“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系辞传》)。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具有创新传统的文化。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开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开展的内在动力。

《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之首,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旋律,是中华文化中第一个具有理论形态的思想体系。

周易文化就是充满着创新精神的代表之一。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研究易学,取其精华,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周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这部经典是中华文明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其影响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普及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学术视野的开启,学者们逐步突破传统经学的藩篱,开始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读《易经》,重新审视和评价易学开展史,肯定其历史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周易焕发新的荣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首先就要复兴中国文化的经典。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思想、变易思想、合而不同思想都是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进展创新的基因。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传统的民族,我们必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并构建今天的中国创新文化,从而推动国家创新开展。

《周易》中富含切实可行的教育原那么和操作方法。

所有这些,都对我们今天从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周易》具有必要性。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易传·乾·象》;“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易传·坤·象》。

一直以来,《乾》、《坤》两卦都被公认为集中代表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所谓“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象征天,天行即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寒暑昼夜的变化。

周易学习心得范文

周易学习心得范文

周易学习心得范文引言:《周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被誉为“易学之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

作为一名对周易感兴趣的学生,我在大学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学习。

通过学习《周易》,我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丰富的思想,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周易》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周易》的基本概念与起源《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基础的典籍,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时期。

它由周朝的周公制作和整理而成,记录了古代对宇宙万物变化的研究和思考。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易理”,即宇宙是一个变化不断的系统,万物都随着一定的规律运行。

通过研究和运用《周易》,人们可以了解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在变化中寻求稳定。

二、《周易》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周易》的主要内容包括八卦和六十四卦。

八卦代表了宇宙中的八个基本要素,每个八卦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和阴阳属性。

六十四卦由八卦组合而成,每个卦象征着一种特定的局势或状态,通过对卦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周易》的主要思想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的极端构成的,阴阳互动、相生相克,推动了宇宙的运行和事物的发展。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分为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

这五种元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通过五行的运行和变化,事物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三、《周易》对于个人修养和治学方法的启示在个人修养方面,《周易》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首先,《周易》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要先修身养性,使自己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然后要谨慎而周密地处理家庭事务,并维系好家庭的和睦;最后要有智慧和勇气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为人民谋福祉。

这种修养的方法使一个人能够做到中庸之道,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周易》强调“以天下为一家”。

它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关联的,一个人应该注重自己与他人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周易》研究的反思与新探

《周易》研究的反思与新探

《周易》研究的反思与新探的报告,600字
《周易》研究自古以来便极具深远意义,令世人倾盆而观。

今天,《周易》仍是一部经典著作,不断引发学者对它的研究、思考和讨论,从而推动它在古代知识体系中的传承发展。

本报告将根据本人近期对《周易》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和反思本人在此方面的观点,并指出未来新的研究方向。

首先,本人反思自己之前的研究,发现其重点主要偏向文本的解读上,忽略了对《周易》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深度探讨。

从宗教学的角度看,《周易》具有深远的传统文化意义,它既可以用来分析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变迁,也可以作为揭示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献。

因此,未来有必要从宗教学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周易》中不仅纯粹的文本含义,更重要的传统文化内涵。

其次,本人发现自己对于《周易》的研究过于偏重古代的文本分析,忽略了现代语境下的实际应用。

实际上,《周易》有其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也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把《周易》作为一套精巧的管理規律,把它的道理应用到各种现代实践中,以期获得更多的智识启发和道义指导。

最后,本人发现自己从未接触到一些古典文献以外的《周易》相关资料,如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等,这些资料在深入认识《周易》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未来的研究同样应该从当代的角度甚至是非古典文献的角度出发,去把握《周易》在当下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综上所述,本报告总结了本人在近期关于《周易》研究的反思
与新探析,指出了以宗教学视角出发,运用《周易》精巧的管理規律,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实践中,以及从当代角度出发,把握《周易》在当下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是未来《周易》研究的新发展方向,也揭示了《周易》作为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学号:031415118 名字:李美萱班级:中医151关键词:《周易》;《内经》;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摘要:《周易》理深意宏,是中国文化之祖,也是多门学科的源头。

中医学也是以自然科学为主题,多种学科共同交织的学科.只有清楚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知晓整个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方能抓住中医的本质。

1.整体观的相通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非常注重“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从整体角度分析与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而这种人——自然——社会的整体观是导源于《周易》的。

可以说,中医的整体观是对《周易》理论基础的应用与发展.《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始于元气。

元气为气化之始,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有了天地便有了万物”,从天地宇宙中从化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水火为阴阳,风雷鼓动,山泽成形,’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生物开始繁衍,“有万物然后又男女".人和天地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人的规律可以在天地的规律中得到反映。

以八卦与人体的关系为例,八卦和人体结构一一对应.正如《易•说卦》中所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离卦象征人体生命气化的原动力,和人体命门,心相应.震卦和认同肝胆相应。

巽卦在人体上应肺。

艮卦与人体的脾相应。

坎卦应肾。

坤卦应脾胃大小肠.无疑,人体在《周易》中被视作一个大八卦系统.《周易》依据八卦和人体这种关系,提出八卦人气质分类法。

它是世界最早、最科学的气质分类方法.体现了人类气质与宇宙自然界物质属性的统一性;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人的气质不是孤立的.至此,《周易》发展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重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

人体由五脏,六腑等组成。

请简述自己学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请简述自己学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请简述自己学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淡化,而学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引起了我的兴趣。

今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周易的知识,我们通过分析古老的文本,
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与阴阳五行、八卦六爻、占卜、家庭教育、政治治理、婚姻等有着
密切关系。

学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文化深厚的蕴涵。

同时,它
还带给我不同的视角,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具体到治理,《周易》中的
思想理论为中国古代提供了合理的治理原则。

具体到婚姻,《周易》推崇夫妻另眼相看,
互相尊重的思想,希望男女均衡平等,并加强婚姻的法律保护。

这些都启发了我,思考每
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把法律保护放在首位,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当我们学习完毕《周易》后,我们总结出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
可以概括表达周易的思想的核心,即以勤奋、自力更生和真诚来承认世界,不断自我提高
和进步以实现它出色的素质。

这句话不仅仅是宗教,也是为社会贡献的有用的智慧。

总之,我从学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深刻理解
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蕴涵,收获了丰富的心得。

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精进自己的文化素养,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

周易学习调研报告

周易学习调研报告

周易学习调研报告周易学习调研报告一、引言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学术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对周易学习的调研,分析了周易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二、现状分析1. 学术研究水平不高:目前,周易学习的研究水平整体较低,在国内外学术界没有形成一支强大的学术队伍,缺乏系统性和深度的研究。

2. 学习资源匮乏:与其他学科相比,周易学习的资料和研究资源相对较少,相关的经典文献和研究成果也较少,这对周易学习的深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3. 知识传承不完善:由于周易学习需要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而当前社会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较少,导致周易学习知识的传承不够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1. 人才培养不足:缺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制约周易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高校的周易学习课程设置较少,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不完善。

2. 理论研究不深入:周易学习的理论研究不深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周易学习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是未来的一个重要任务。

3. 文化自信不够强烈: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于周易学习的认同度不高,缺乏文化自信心,这影响了周易学习的传播和发展。

四、未来展望1. 提高学术水平:加强对周易学习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形成一支强大的学术队伍。

2.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加大对周易学习的教育资源建设,增加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上的周易学习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

4. 推动文化自信:加强对周易学习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大众对周易学习的认同度,增强文化自信心,推动周易学习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应用。

五、结论周易学习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目前,周易学习面临着学术水平不高、学习资源匮乏、知识传承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新时期中医类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查分析报告

新时期中医类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查分析报告

新时期中医类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查分析报告作者:孙静,王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8期孙静,王琳(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摘要:本文以针灸推拿学本科生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比较、分类图表统计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相关的学习心理变化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通过对以学习周期较长的中医类大学生为典型代表的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检测,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为高校解决学生学习状态波动性和毕业选择盲目性等教育问题提供直观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状态;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54-02作者简介:孙静(198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王琳(1970-),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针灸推拿学。

一、调查背景1.专业背景。

近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更加注重绿色健康的中医类养生,对中医学类培养质量要求也逐年提高。

以针灸推拿学专业为例,这是中医的传统专业之一,也是极具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一门学科。

随着中医理论逐渐深入百姓生活,针灸推拿学专业也接受程度和就业前景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一个时代和专业背景下,本专业在校生的学习状况如何?90后作为新生力军,在五年的大学学习时光里,是否能够适应与满足专业培养的要求?2.调查对象。

在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在校学生中分层抽取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三、大五三个代表性年级。

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答卷300份(各年级100份)。

3.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以客观问卷形式,其中状况调查部分共分三个板块,包括“专业认知”、“学习状态”和“目标规划”,主要是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专业接触和认识程度的变化而进行。

二、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1.学习目的性缺失。

第1题:你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

兴趣爱好占46%,家庭影响占29%,专业调剂占11%,就业形势占14%。

分析《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分析《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分析《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众所周知,《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其中蕴含的道理倍受推崇,在很多的领域与学科都渗透着其思想内涵。

尤其对于中医学科来说,无处不体现了其思想内涵对于医学态度,医学方式,医学理念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使得中医养生学发扬光大,就有必要从周易理论视角去审视,去探析,争取找到两者的切合点,发挥《周易》对于中医养生学的指导作用。

文章主要关注了三个方面的联系:其一,“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提出“四气提神”;其二,以“居安思危”为指导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提出了“ 防微杜渐”;其三,以“潜龙勿用”为指导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提出了“不妄作劳”。

1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提出“四气提神”《周易》中的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其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界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自然界来说,我们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就要遵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才能够实现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中医养生学创造了自己的理论,即“四气提神”。

中医巨作《内经》依据自然界四季变换规律,认为在春季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在夏季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在秋季要“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在冬季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由此实现养生,保证身体健康,精神愉悦。

这充分体现了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正是《周易》中天人相应在医学养生领域的具体表现。

2以“居安思危”为指导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提出了“ 防微杜渐”《周易》中也一直在倡导“居安思危”的理念,表现比较明显的在两个章节:其一,《系辞下》记载“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也就是说小善不行,就不会得以荣誉满身,做以下小的坏事,日积月累,竟会造成大罪。

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

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

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化著作,被誉为“易学之祖”。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了它与中医养生之道之间的关联。

本文将从易经的哲学思想、五行学说以及阴阳平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周易对中医养生之道的影响。

首先,易经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经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中医养生也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中医养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使人们更加注重调整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其次,易经的五行学说与中医养生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

易经将宇宙万物分为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中医养生也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归纳为五行。

根据五行学说,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保持五行的平衡,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易经中的五行学说为中医养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中医养生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此外,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也对中医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构成的。

中医养生同样注重阴阳平衡的调整,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阴阳平衡,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为中医养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使中医养生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最后,易经还强调了人的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这与中医养生之道的心理调节有着紧密的联系。

易经认为人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强调保持心境平和、情绪稳定。

中医养生也注重心理调节,认为情志不舒畅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导致疾病。

易经中的心态调节理念为中医养生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使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综上所述,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有着密切的关联。

易经的哲学思想、五行学说、阴阳观念以及心态调节等方面为中医养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周易的中医实践

周易的中医实践

周易的中医实践周易总结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当然也就适用于人体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生老病死。

周易之应用,包括既知对象的归类指引与未知对象的预判辨识。

本文只对有实际运用的部分进行阐述,而对一些肤浅的联系以及目前中医学固有的东西不加重复。

中医学讲究以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知人类、人体与医学问题,阴阳五行学说是其根基,但从周易理论与本人的研究成果来看,阴阳五行学说存在相当的缺陷,三才八卦理论便是其升级产品,其具体依据本人已有研究发表,不再重复赘述。

一、人体内部的组成结构是医学实践的基础,周易八卦对其认知基本上是以原有中医学理论为根基进行挖掘、补充、修正和提升,将人体分为八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脏、腑、系、精微物资与本神、经络、形骸组织、官窍外华、身形。

乾在脏为脑;腑为脊髓;系为马尾和脑脊膜;精微物资为神,本神为元神,感知为阿赖耶识,情感为爱;经络为督脉跷脉维脉;形骸组织为经络与白髓;官窍外华为囟门印堂;身形为头面部。

坤在脏为肓为命门为生殖腺;腑为精宫血室,在女子为胞宫、男子为精囊腺;系女子为输卵管和盆腔、男子为输精管和射精管;精微物资为精,本神为思,感知为末那识,情感为欲;经络为任脉冲脉带脉;形骸组织为骨髓;官窍外华为前阴与毛;身形为骶尾及向下到盆骨以下的阴部、外生殖器、会阴部等处。

离在脏为心;腑为主动脉;系为除主动脉以外的体腔内各级血管。

精微物资为血,本神为智,感知为舌识,情感为喜;舌识为味道,其中辛、甘、酸、苦、咸、涩、滑、淡,又分别属于兑、艮、震、离、坎、坤、乾、巺之列。

经络为手少阴太阳;形骸组织为身形中的中小血管与毛细血管;官窍外华为舌为面;身形为前胸部。

坎在脏为肾包括肾上腺;腑为膀胱和前列腺、尿道球腺;系为输尿管、尿道。

精微物资为津水,本神为志,感知为意识,情感为恐惊;意识为形态,其中方、圆、凹、凸、高长、下短、大、小,又分别属于坤、乾、兑、艮、巺、震、离、坎之列。

经络为足少阴太阳;形骸组织为腠理毫毛兼主骨;官窍外华为尿道为发齿;身形为后腰部。

周易培训行业报告

周易培训行业报告

周易培训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占卜术,被誉为“易学之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周易占卜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因此,周易培训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周易培训行业主要以传授周易占卜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帮助学员了解周易的理论和实践,提升自身的占卜能力。

二、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逐渐高涨,周易占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许多人希望通过学习周易占卜,提升自己的占卜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另外,一些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如风水师、命理师等,也需要通过周易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占卜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行业发展趋势。

1. 个性化定制课程。

随着周易培训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开始推出个性化定制课程,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这些课程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课程内容和学习计划,提供更加贴合学员需求的培训服务。

2. 线上线下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周易培训机构开始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在线课程,为更多的学员提供学习机会。

通过线上课程,学员可以在家中或者办公室进行学习,节省时间和成本。

3. 品牌化发展。

一些知名的周易培训机构开始注重品牌化发展,通过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课程,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学员。

同时,品牌化发展也可以提高培训机构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行业竞争分析。

周易培训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

许多培训机构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程、进阶课程、专业课程等,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

因此,培训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课程,以吸引更多的学员。

2. 教学团队。

培训机构的教学团队是影响学员选择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吸引更多的学员。

因此,培训机构需要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周易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周易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周易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周易作为一部古代典籍,对于高校教育的应用研究是一个新领域。

本文将探讨周易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包括周易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其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利用周易的智慧,可以使高校教育更加全面、深入,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引言周易是中国古代典籍之一,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周易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周易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周易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旨在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周易学的基本概念周易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是研究变化和关系的学科。

其核心概念包括“易”、“卦”、“变”等。

其中,“易”代表着变化与关系的智慧,“卦”代表着事物的八个基本状态,“变”则是指事物状态的转变和演化。

在高校教育中,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周易学的第一步。

二、周易在科学中的应用科学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

周易学可以为科学教育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通过运用周易学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提升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物理学中,周易学中的卦象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物体的属性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在生物学中,可以运用卦象来研究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变化。

这种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周易在艺术中的应用艺术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周易学的思想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可以运用周易学的卦象和变化概念来表达艺术家的想法和情感,创造出更具深度和意义的作品。

例如,在音乐创作中,可以参考卦象的元素和关系来构建乐曲的结构和内容,在绘画中利用变化概念来创造动态和层次感。

通过周易学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并增强他们的审美修养。

四、周易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人文学科是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

大学周易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大学周易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一、讲座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周易这一古老的学问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我校特邀请知名周易专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周易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周易的内涵,领略其独特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讲座内容1. 周易概述讲座首先对周易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介绍了周易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专家指出,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哲学、道德、历史、天文、地理、医学等知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周易的基本原理专家详细讲解了周易的基本原理,包括八卦、六十四卦、卦象、爻辞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周易如何运用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等原理来预测吉凶、指导人生。

3. 周易的应用讲座重点介绍了周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风水、占卜、命理等。

专家以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周易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使他们对这一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 周易与哲学思想专家从哲学角度解读周易,阐述了周易所蕴含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

他指出,周易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其自然等思想,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心得体会1. 周易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通过本次讲座,我对周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周易不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哲学、文化、历史的宝库。

它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值得我们反复研读、传承。

2. 周易与生活息息相关周易的应用范围广泛,从风水、占卜到命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周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指导人生。

3. 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周易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学习周易,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4. 周易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本次讲座让我对周易有了全新的认识,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将周易的智慧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本次周易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使我受益匪浅。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医者意也,易者道也,道者寂静也,太极者乃易学之体也,易者虚无也,太虚者一气之言也,气者万物之父母也,易学和医学同出一源而两途。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府也,周易是阴阳变化的应用,推往知今物极必反,具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备于内经,散载群书,而其变化,莫大于易学,因天人同一理,易医同一源,同此阴阳变化之道也,人和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与天地气息相通,而易学始于乾坤推演、阴阳终于乾坤,而阴阳显其象,医学和易学同源之理是同其阴阳变化之道也。

其交相近,其用而异。

唯易经存其变化而不穷,开物成务、知未而伏往,进退不绝。

而医之为道、研阴阳、分五行生克,巧用调元赞化起死回生之术。

故中医理论中借易学之理、明天地造化之道,晓阴阳消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变化之理,由此方知人生于阴阳,成于阴阳,损于阴阳,而死于阴阳之消长。

明天人合一之理,太极之道。

而易医之理昭然若揭。

《周易》的理论在中医内经中早有运用,虽观其形殊,穷其理则一也。

而周易之为学,演之无穷,太极动而两仪生,然用其卦象推研事之吉凶变化,而周易之理在中医学中,则是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生化,而出五行,阴为坤为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等,阳为火,火为乾,乾为天,天为南,南为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等。

用五行生克说明了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用药及辩证之妙理。

因此中医学中的理论和易学均从太极之动静变化,互为其根本。

虚无易之体,阴阳是易之变,为演其物象之妙,天地分其阴阳,阴阳分为有形和无形,万物因气而化神,以气为生长之祖气,形神具气以成,故为后天之祖。

无形为天,有形为地,天而为阳、有形为阴,无形为乾,有形为坤,乾坤其合天地太生。

万物均从阴阳而生。

医能明此,而知人体阴阳气血生归有所,脏腑病变之由,故知人生长壮衰病死之理。

2 周易与中医阴阳在治则上的应用宝命全形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则缺,水得土则绝。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晶,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世界科学进步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因此,在积极搞好中西医结合的同时,对中医学进行溯源追本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式发展和确立,被公认为《内经》的问世,它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内经》的医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理病理学说和诊断治疗学说都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而这些学说和哲理观念都可以从《周易》中看到它们的踪影,因此说《内经》和〈周易》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内经》和《周易》的整体观同出一辙及医理源于《易》理实有一定道理。

以下是整理的周易与中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阴阳五行学说,是自古发展的一种哲学思想,历来为我国古代科学所运用,同时也为古代医学所运用。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阴阳的概念,当时盛行卜卦,而《周易》八卦是以乾坤二卦为基础,乾为天,坤为地,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概念。

《周易·系辞下》中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周易·系辞上》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谓阴阳,是人们把复杂的万事万物概括为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

《内经》吸取了《周易》有关阴阳理论的精华,并把这种阴阳辨证哲学思想应用于指导医学实践,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i论〉、七篇大论等,对阴阳理论都有精辟论述。

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又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1~ 2 0 1 5级 医学 相关专 业本 科 在校 生 中随机 发放 问 卷 , 涉及专 业类 型包 括 中医临 床 、 中西 医临床 医学 、 中医美 容 、 中医骨伤 、 中医康 复 、 针 灸推 拿等 , 自2 0 1 5年 1 0月 3 1日至
2 0 1 5年 1 1月 1 7 日共 收 集 有 效 问 卷 1 9 0份 。
解《 周易》, 其 中仅有 1人 ( 0 . 5 3 %) 为 非 常了解 , 1 1 . 0 5 % 的
学 生 为 比较 了 解 ; 而 6 7 . 8 9 % 的学生 为一般 ( 或很 少 ) 了解 ,
高达 2 0 . 5 3 % 的 学 生 为 完 全 不 了解 状 态 。
课题组通过“ 问卷 星 ” 网络 调 查 平 台 在 天 津 中 医 药 大 学
认可 。关 于“ 认为《 周易》 中是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 这

问题, 6 0 . 9 3 %表示非 常认可, 3 3 . 7 7 % 表 示 比较 认 可 , 如果创造学习机会 , 6 1 . 5 8 % 的同学表 示非 常愿 意阅读
4 . 6 4 %表示不清楚 , 1 人( 0 . 6 6 %) 表示完全不认可。 和学习《 周易》, 3 1 . 5 8 %表示 比较愿 意 , 1 3人 ( 占6 . 8 4 %) 则 认为 可有 可无 , 没有 同学表示 完全不 、 对《 周易》 与 中医间贯 通有 无的
认知情况 以及对《 周 易》 课程的学 习现状及课 程开展 的态度
易》 ( 见表 2 ) 。关于 “ 《 周易》 是否应该 作为祖 国传统文化 继
承 和 发扬 ” 这 一 问题 , 4 9 . 6 7 % 表示 非 常 认 可 , 4 6 . 3 6 % 表 示 比
论根源 , 被誉为“ 大道之 源” 或“ 群经之首 ” , 其对 中国传统 文
化的影响是全方 位 的, 中医学亦 受 到极 深 的影响 , 故有“ 医
表 1 各年级 中男女性别 比例 [ n ( %) ]
易相通” 之说 。本次 问卷调 查 的 目的在 于分 析 中医高 校本
科生对于《 周 易》 的 了解 、 学 习情 况 以及与 中 医理 论贯 通情
第3 2 卷第 1 1 期
2 0 1 6年 1 1月
瀚l 扫 中区缘志
V 。 1 . 3 2 No .1 1
・1 4 3・
HU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N o v 2 01 6
对 了解《 周易》 的1 5 1 人 作 进 一步 调 查 , 研 究其 对 《 周
易》的 了 解 途 径 , 发 现 多 数 学 生 通 过 学 校 课 堂 讲 授
调查 问卷共计 2 4个 问题 , 分为两大部分 , 第 1部分 为学 生基本信息 ( 年级 、 性别 、 专业 ) ; 第 2部分包 括 3个 方面 , 即
次调查使用 网络调 查平 台发 放 问卷 , 共 收集 1 9 0份 完 整 问
卷, 问卷 回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进行 了综合对 比分 析。
1 调 查 对 象 与 方 法
2 . 2 学生对《 周 易》 的 了解现 状调 查 在 “ 您 了解 《 周易》
吗” 一题 中探究学生对 《 周易》 的了解程度 , 有 1 5 1 人表示 了
和建议。除 了对《 周 易》 的 了解途径及《 周 易》 相关课程 教学 方式 的建议这两项 问题设 立为 多选 题外 , 其余 问题 均设 立 为单 选题 。并 对是否 了解《 周 易》 以及是否有《 周 易》 课 程安
排的不同人群进行对 比调查 。
2 调 查 结果 与分 析
较认 可 , 仅有 3 . 3 1 %表示不 清楚 , 1 人( 0 . 6 6 %) 表 示 完 全 不
关于 医 高 校 本 科 生
对《 同 汤》 习现 况 的 调奎扳 告
袁红霞, 李 姿, 赵 慧, 邱春 叶 ( 天津 中医药 大学 , 天津 , 3 0 0 1 9 3 )
[ 摘要 ] 通过 网络调查平台在 中医高校在校 生中随机发放 问卷 , 从对《 周 易》 的了解 、 与 中医间贯通有无的认 知情况及相关
( 5 5 . 6 3 %) 及 阅读 相关 书籍 和 文献 ( 6 2 . 9 1 %) 获取 了解 ; 其
次有 2 5 . 8 3 %的学生 借助 电视 广 播或 网 络 , 2 3 . 8 4 % 的学 生 通过家人或朋 友 介绍 , 以及 4 . 6 4 %通 过 其他 方 式 了解 《 周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1 6 8 0 8 / j . c n k i . i s s n l O 0 3— 7 7 0 5 . 2 0 1 6 . 1 1 . 0 7 1
( 见表 1 )
《 周易》 作为 中国传统 哲学 、 自然 科学 与社会 科 学的理
课程 开展的态度和 建议 3个方面开展调查。发现 中医高校本科 生对《 周 易》 的 了解和学 习状况欠佳 , 大部分 学生意识到加 强《 周
易》 与 中医之间的贯通 学习至关重要及 学校安排 的传统 文化课程相对不足 , 说 明在 中医高校推广《 周 易》 的教 学改革势在必行。
[ 关键词 ] 《 周 易》 ; 中医高校本科 生 ; 现况调查
况, 进一 步探 讨在 中医高校 推广 《 周 易》 教学 的必 要性 及有 效策略 。问卷共 计 2 4个 问题 , 包 括学 生 基本 信 息 、 对《 周
易》 的了解现状 、 对《 周易 》 与中医间贯通有无 的认 知情 况 以
及对《 周易》 课程学习及开展 的态度和建 议 四方 面内容 。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