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方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合集下载

心理学角度看待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学角度看待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学角度看待创伤后应激障碍正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影响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心理健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发生机制和症状表现,还能为其治疗和康复提供有效的干预方式。

1. 创伤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创伤事件是指个体经历的一系列令人震惊和激动的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性侵等。

这些事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研究,大约有10%的人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过度反应症状。

再体验症状包括噩梦、闪回、强烈的记忆重现等,个体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创伤事件,使其无法摆脱对事件的恐惧和焦虑。

回避症状表现为个体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地点或事物,以防止再次触发相关的情感和回忆。

过度反应症状包括易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个体对外界刺激过度敏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情绪失控。

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机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机制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心理学因素,包括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对事件的评估、个体的心理韧性等。

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会增加个体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

例如,经历严重的战争创伤会导致更高的患病率。

个体对事件的评估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当个体对创伤事件的威胁程度评估过高时,更容易出现PTSD的症状。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创伤事件时的适应能力。

具有较高心理韧性的个体更能应对创伤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减少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

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与康复治疗和康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环节。

心理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处理、催眠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患者的错误思维、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来帮助其应对创伤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一类精神障碍。

PTSD最初是用来描述退伍军人、战俘以及集中营的幸存者在经历战争性创伤事件后的一系列后果,随后逐渐被用于描述各种人为和自然灾害受害者出现的一系列应激症状。

这类事件包括严重事故、地震、被强暴、被绑架、目睹他人惨死等等。

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紧张害怕、无助之感。

PTSD的患病率报道不一,有研究显示PTSD的终生患病率为1%~14%,高危人群研究发现PTSD的患病率为3%~58%,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

临床研究显示PTSD是一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率很高的疾病,常见的共病有抑郁症、酒精滥用或成瘾、恐怖症等。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一)病因1.直接病因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超出意料的事件都可以称为“创伤性”的,如离婚、失业或考试失败等。

但是,有研究发现,大约只有0.4%的事件真正具有“创伤性”意义,所谓“创伤性体验”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对未来的情绪体验具有创伤性影响。

例如,被强奸者在未来的婚姻生活或性生活中可能反复出现类似的体验。

第二,是对躯体或生命产生极大的伤害或威胁。

2.危险因素创伤性事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PTSD发生的充分条件,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研究表明只有部分人最终成为PTSD患者。

许多因素影响到PTSD的发生,包括:存在精神障碍的既往史与家族史、儿童期创伤(如遭受忽略、性虐待、父母离异等)、性格内向、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贫寒、体健康状态欠佳、社会支持缺乏等。

(二)病理机制PTSD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较广,最近二十余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总结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总结

你懂“创伤后应激障碍”吗?创伤后应激障碍怎么产生的? (2)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个体有怎样的影响? (4)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内分泌有哪些异常? (4)1.皮质醇 (5)2.儿茶酚胺类 (5)3.α-2-肾上腺素 (6)4.血清素 (6)5-羟色胺 (7)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什么特征? (7)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8)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8)3.警觉性增高症状 (8)我们怎么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8)1.长期暴露疗法 (9)2.认知加工治疗 (9)3.创伤集中型认知行为治疗 (10)4.身心语言程式学疗法 (11)5.快速眼动疗法 (12)6.神经反馈 (12)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各种糟糕的经历,争吵、分手、车祸、死亡…在经受过创伤后,有一部分人可以从中走出并因此而获得成长。

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这么幸运,或者说,有足够的力量让过去的事都过去,他们在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会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精神障碍,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叫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的心理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怎么产生的?导致产生PTSD的事件,是发生在一个人经历或目睹威胁生命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战争、地震、严重灾害、严重事故、被强暴、受酷刑、被抢劫,车祸等。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给许多军人们造成重大残疾,而在被诊断为PTSD或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中,对于躯体不适的抱怨显得更为频繁。

在2007年发表于《Psychomatics》三月版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Landstuhl Regional医学中心(美国以外的最大军医机构)的心理学家对1200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病人进行评估,略小于3%被诊断为“躯体形式余象障碍”(somatoform-spectrum disorder,SSD),而其中63%被诊断患有转化症,3%患有疼痛障碍,3%患有不同程度的躯体形式障碍,23%存在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7%会有装病的现象,最普遍的症状之一就是头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病因探讨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病因探讨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病因探讨概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由于创伤事件引起的心理疾病。

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回忆、梦魇、闪回等创伤性体验的重复出现,以及对创伤事件的持久恐惧和回避行为。

本文将探讨PTSD的成因分析与病因探讨。

1. 创伤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创伤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引发PTSD的重要因素。

对于个体而言,直接经历或间接目睹的严重创伤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往往更容易导致PTSD。

此外,创伤事件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紧迫性也会对个体的创伤反应产生影响。

2. 个体因素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在PTSD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点、既往心理创伤经历以及应对机制等都与PTS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个体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自卑感以及较低的抗压能力,更容易在遭受创伤后出现PTSD。

3. 事件后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应对创伤事件的重要资源。

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更容易在创伤事件后出现PTSD。

社会支持可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性支持等方式来减轻个体的创伤反应。

因此,创伤事件后的社会支持对预防和治疗PTSD具有重要意义。

4. 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在PTS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PTSD患者的神经递质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存在异常。

例如,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异常水平与PTSD的发生和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PTSD患者的杏仁核和海马等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改变。

5. 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在PTSD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

创伤事件后,个体对自身、他人和世界的认知会发生改变。

负性的自我评价、过度的自责、对他人和世界的不信任等认知偏差会加剧PTSD的症状。

因此,认知治疗在PTSD的干预中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创伤事件引起的心理疾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理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理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或目睹极端创伤事件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这种创伤事件可能包括战争、性侵、严重车祸、自然灾害等。

PTSD使得患者在长时间内无法从创伤中解脱出来,不仅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还可能对其身体健康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PTSD的症状PTSD的症状可分为四大类:再体验、回避、消极情绪、和身体反应。

再体验再体验是指患者在白天或噩梦中无法抑制地重新体验创伤事件,感受到相似情境时有如雷击般的强烈、逼真的记忆闪回。

这些再体验往往伴随着明显的情感,如恐惧、愤怒、悲伤等。

回避患者会尽量回避与创伤相关的人、地点和活动,以避免引发不适或再次触发创伤记忆。

回避可以是心理上的,例如通过削弱记忆细节、关键词,或遗忘有关经历来保护自己。

也可以是行为上的,例如远离特定场景或任务。

消极情绪消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

身体反应身体反应包括易激惹、失眠、注意力困难等。

患者常处于紧张状态,对任何小刺激都会有过度反应。

PTSD的诊断和治疗根据《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的定义,诊断PTSD需要满足以下标准:至少6个月以上持续存在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消极情绪症状;至少6个月以上持续存在易激惹和增加警觉度等身体反应症状;这些症状导致了明显的心理和社交功能损害。

治疗PTSD的方法多样,并且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谈话疗法谈话疗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PTSD的方法。

通过与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进行系统性对话,患者可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感觉和思绪,并逐渐重建对创伤事件的认知。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被广泛用于缓解PTSD的症状。

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和镇静剂等可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焦虑感,并改善睡眠质量。

创伤后应激障碍课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课件
洪灾受害者4个月和6个月PTSD的发生率 分别为22%和16%。
患病率与发病率
第一页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癌症患者PTSD的先患病率3-19%,终生 患病率10-2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第三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有过创伤史 PTSD过去史 抑郁症病史 焦虑障碍病史 与轴2疾病共病(更多的预示慢性) 焦虑障碍家族史 分裂的亲子关系 严重的暴露于创伤(更多的预示急性) 病前高智商有保护作用
4
在日常活动中显著的兴趣消失或不愿参与 5
药物的药情理感学上特与征他人隔离或疏远 6
无法持续体验正性情绪
7
负性认知和情感
第一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易激惹的行为患和者突的发偏的好愤怒 鲁莽行为或自我破坏性行为 警觉性增高 过分的惊跳反应 集中注意力困难
警觉性增高
第一页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患病率
第一页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患病率与发病率
第一页
创伤患事件者的偏好 创伤事件的暴露率(%)


强奸
0.7
9.2
骚扰
2.8
12.3
暴力袭击
11.2
6.9
意外事故
25.0
13.8
自然灾害
18.9
15.2
战斗/格斗
6.4
0.0
目击伤亡
40.1
18.6
爱人药突物然的死药亡理学特征61.1
(flashback)。

暴露于与创伤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线索中出现心理痛苦。

心理健康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处理创伤后应激

心理健康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处理创伤后应激

心理健康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处理创伤后应激心理健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许多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创伤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暴力等,这些事件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处理创伤后应激的一些方法和步骤。

处理创伤后应激的方法:1.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人际关系的支持有助于缓解创伤后的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

2.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创伤后的应激症状持续存在并影响正常生活,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专家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个体处理创伤后的问题。

3. 形式化表达:通过写作、绘画、舞蹈等形式化的表达,将内心的痛苦和压力释放出来。

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创伤。

4. 身体锻炼:适度的身体锻炼可以减少焦虑、紧张和压力,增强身心健康。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内啡肽的分泌,提升个体的心情。

5. 放松练习:通过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练习,有助于缓解创伤后的紧张和焦虑。

尝试各种放松练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处理创伤后应激的步骤:1. 接受自己的感受:创伤事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如愤怒、恐惧、悲伤等。

在处理创伤后应激时,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感受,不要否定或压抑这些情绪。

2. 寻找安全感:创伤事件可能使人感到不安全和无助,因此寻找安全感是处理创伤后应激的重要步骤之一。

这可以是在安全的环境中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或与亲人和朋友建立亲密的关系。

3. 重新建立积极情感:创伤事件会带来负面情感,如恐惧、愤怒和悲伤。

在处理创伤后应激时,要努力重新建立积极的情感,如希望、喜悦和满足感。

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来实现。

4. 重新认识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创伤事件可能会对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

在处理创伤后应激时,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重建。

5. 建立目标和希望:创伤事件可能使个体感到失去了未来的希望和动力。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创伤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暴力袭击、性侵犯等。

这些创伤经历可能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 PTSD)的发生。

PTSD 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其家庭和社会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因此,了解 PTSD 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1、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是导致 PTSD 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创伤事件越严重、越具有生命威胁性,越容易引发 PTSD。

例如,经历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极端事件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PTSD。

2、个体的易感性个体的易感性也是影响 PTSD 发生的关键因素。

易感性包括遗传因素、人格特质、早年生活经历等。

研究表明,具有某些遗传基因变异的人可能更容易在创伤后出现心理障碍。

此外,性格内向、敏感、神经质、低自尊等人格特质的人,以及早年经历过虐待、忽视、家庭功能失调等不良生活事件的人,在遭遇创伤时也更有可能发展为 PTSD。

3、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质量和数量对 PTSD 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支持,如家人、朋友、同事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地应对创伤事件,降低 PTSD 的发生风险。

相反,缺乏社会支持或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会增加个体患上 PTSD 的可能性。

4、认知评价个体对创伤事件的认知评价方式也会影响 PTSD 的发展。

如果个体将创伤事件视为无法应对、无法控制、对自身生命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那么他们更容易出现 PTSD 症状。

相反,如果个体能够以更积极、更理性的方式看待创伤事件,认为自己有能力从创伤中恢复,那么他们患上 PTSD 的风险就会相对较低。

5、创伤后的恢复环境创伤后的恢复环境包括身体的康复状况、生活环境的稳定性等。

如何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是许多人在经历各种创伤事件后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还是其他身心上的创伤,这些事件都可能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人们恢复并重建他们的生活。

1. 寻求支持。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主动寻求支持。

这可以包括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交谈。

与其他人分享您的感受和经历可以帮助您释放压力和情绪,同时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此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您处理和克服心理创伤。

2. 建立支持系统。

与他人建立稳定的支持系统对于恢复和治疗心理创伤至关重要。

这可以包括参加支持小组、加入社区组织或参与其他类似的活动。

与其他人分享相似的经历可以使您感到被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可以从他人那里学到应对心理创伤的方法和经验。

3. 保持身体健康。

心理创伤往往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这包括定期锻炼、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释放紧张情绪并促进身心的平衡,而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4. 接受现实。

在创伤事件之后,很难接受或适应新的现实。

但是,接受现实是开始恢复的重要一步。

这意味着面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并承认它对您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尝试接受现实,不再沉浸在痛苦和遗憾之中,是重新建立积极生活的关键。

5. 寻找积极应对机制。

积极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可以尝试。

这包括表达情绪(如写日记或绘画)、寻找放松技巧(如冥想或深呼吸)、参与令人愉快的活动(如运动或参加兴趣小组)等。

找到适合您个人的积极应对机制,并坚持下去,有助于缓解心理创伤的症状并重建积极的生活态度。

6. 避免自我指责。

在创伤事件之后,自我指责往往会成为一个常见的心理反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学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和表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一种在个体经历或目睹了剧烈创伤事件后产生的心理障碍。

它的主要表现为回忆、避免和过度警觉三个方面。

回忆方面,患者常常困扰于创伤事件的回忆,出现闪回、噩梦等症状。

这些回忆会引发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避免方面,患者常常试图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事物、场景和人物,以避免触发不愉快的回忆。

他们可能会避免谈论该事件,也会避免参加某些活动或去某些地方。

过度警觉方面,患者会出现持续的情绪紧张、易激惹和易怒的症状。

他们对周围环境变化过度敏感,难以入睡,并且容易受到惊吓。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研究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存在较高的患病率。

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这些压力可能成为潜在的创伤因素,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另一方面,大学校园中还存在着一些创伤事件,如自杀、意外事故、暴力事件等。

这些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较高,且各年级、各专业的患病情况存在差异。

此外,研究还发现,受创伤事件类型、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三、探索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方法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干预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四种认知易感性因素-精选文档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四种认知易感性因素-精选文档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四种认知易感性因素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与遭遇到威胁性心理创伤有关,并延迟出现和(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这类创伤事件不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人际交往、工作与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 。

鉴于PTSD的定义,创伤性事件被认为是PTSD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创伤性事件的类型及应激强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有直接相关。

但是随着对PTSD研究的深入,发现在那些经历了严重创伤性事件的人群中,有的人并没有形成PTSD,这些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在一小段时间后会恢复正常。

因此对创伤性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认知评价是创伤事件到应激反应的有关活动和心身反应的中介因素。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受害者是否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是否会成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在急性期个体对灾难类型的认知重构,创伤破碎记忆的重组,都会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对同样的应激事件,由于个体认知评价的不同导致个体反应不同,受害者对创伤性事件过分的负性评价,会增加PTSD风险。

在创伤事件发生时的认知过程(精神崩溃、精神混乱),对所受攻击后果(症状,他人的负性反应)的评估,对自己和外界的负性信念,对适应不良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可作为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

因此PTSD的形成并不是对经历的创伤性事件的普遍反应,创伤性事件是应激源,而随后的易感性因素才导致了PTSD的形成。

所谓的易感性(vulnerability)是指一组促使心理障碍发生的诱因或素质,早期的心理病理学模型认为这些诱因包括基因的和生物因素,近年来该术语的定义有所扩展,还包括了认知和人际关系等心理的因素。

本文主要考察PTSD的认知易感性,所谓认知易感性是指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认知倾向性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PTSD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

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但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

儿童PTSD的症状特征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

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PTSD 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心理治疗是根治PTSD最为有效的方法,常用于PTSD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精神分析疗法等。

药物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加强心理治疗的效果是肯定的,两者的联合使用应该成为第一选择,目前首选治疗药物为SSRIs,其中,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具有较好的疗效。

论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论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论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发生在个体经历或见证到严重创伤事件后的心理障碍。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学因素:研究发现,患有PTSD的人可能存在与神经递质有关的生物学变化。

例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紊乱,导致应激反应过度激活,从而增加了患者对创伤事件的记忆和情绪反应。

2. 遗传因素:一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PTSD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家族研究发现,患有PTSD的人有较高的家族聚集现象,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对PTSD的易感性起到一定的影响。

3. 心理社会因素: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也对PTSD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个体对创伤事件的认知和解释方式、个体的应对策略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都可能影响PTSD的发生和发展。

4. 创伤事件的性质:创伤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也是导致PTSD发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暴力事件、战争和灾难等严重创伤经历更容易引发PTSD。

同时,创伤事件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也可能对PTSD的发生起到影响。

5. 个体特征:个体的性格特征和既往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可能对PTSD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有些人比其他人更
容易患有PTSD,可能与他们的个性、应对策略和既往的心理
健康状况有关。

总体而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学、遗传学、心理社会因素、创伤事件的性质以及个体特征等。

对于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创伤,无论是突发事故、身心疾病、自然灾害还是其他的悲痛事件,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和应激障碍。

这些创伤可能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打击,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应对创伤并处理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一、接受创伤的存在首先,我们应该正视创伤的存在,不要逃避或否认它。

当我们遇到创伤时,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愤怒、恐惧、忧伤等。

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反应,不要压抑它们,而是要学会接受和表达它们。

可以与身边的亲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倾诉自己的感受,这有助于我们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二、建立支持系统在面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时,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寻找支持我们的人,包括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

通过与他们交流,可以分享自己的痛苦和感受,得到安慰、鼓励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建议和帮助,更好地面对创伤和应对应激障碍。

三、寻求专业帮助面对创伤和应激障碍,有时我们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困扰。

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痛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渐恢复身心健康。

四、注意自我保护和自我照顾在应对创伤和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时,我们需要学会保护自己。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暴露于可能再次触发创伤的环境或人物。

其次,要学会放松自己,在自己能够感到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术,比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这些方法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和焦虑感。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它们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五、逐渐重建生活在经历创伤和心理创伤后,逐渐重建生活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虽然创伤和应激障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尝试去恢复和重建。

可以制定一些目标和计划,逐步实现它们。

如何应对心理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心理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心理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创伤是指在生活中经历了剧烈的、震撼性的事件后,在心理上遭受了严重的创伤。

这些事件可能是身体上或心理上的,如战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暴力犯罪等。

心理创伤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因此,了解如何应对心理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部分:理解心理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复杂而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本质和特征。

心理创伤是心理上的伤害,常常与遭遇的创伤性事件有关。

这些事件会对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长期影响,削弱个体的适应能力,使其难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曾经经历过或目睹过严重创伤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其主要症状包括回忆和反应的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刺激、负性情绪和认知的增加,以及与社会交往的问题。

第二部分:应对心理创伤的策略了解心理创伤之后,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应对策略,帮助自己或他人在遭受心理创伤后能够恢复。

1. 理解并承认自己的情绪:首先,要有意识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承认这些情绪的存在。

接受情绪的发生是关键的一步,不要逃避或压抑自己的情绪。

2. 寻求支持和理解:寻找家人、朋友、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士的支持非常重要。

与他们倾诉、分享自己的感受,得到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恢复内心的安宁。

3. 学习和运用情绪管理技巧:学习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平复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4. 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此外,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提升心理层面的幸福感。

5. 专注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积极投入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到自我认同和成就感。

例如,参加培训课程、培养技能、实践个人爱好等。

第三部分: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需要专业干预的心理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处理PTSD。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过创伤性事件而引起的精神疾病。

该症状常常在遭受创伤后出现,并且可以严重影响受创伤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1.再现性体验:受创伤者经常会反复经历创伤事件,使得他们仿佛重新回到了创伤发生的现场。

这些经历可以是闪回、梦魇或者幻觉等形式,使他们感受到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强烈情绪和感官体验。

2.回避行为:PTSD患者常常试图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包括人、地点、物体或者情绪上的触发器。

他们可能会避免回忆起创伤事件,拒绝讨论或参与与之相关的话题,避免去相关的地方或接触相关的物体。

3.情绪症状: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常出现与负性情绪有关的症状,包括焦虑、愤怒、抑郁或情绪波动。

受创伤者会经历持久的愤怒、无助感和内疚感,同时可能会遭受沮丧、悲伤和抑郁。

4.注意力和睡眠问题:PTSD患者可能会遭受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分心和记忆问题等困扰。

此外,他们可能会面临入睡困难、噩梦或过度惊醒等睡眠问题。

二、治疗方法1.心理疗法:心理疗法是治疗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方法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通过帮助患者控制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症状。

其他心理疗法如暴露疗法和眼动脱敏重建和加强患者对创伤记忆的处理和接受能力。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与心理疗法结合使用,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抗精神病药,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情绪症状、睡眠问题和注意力困扰。

3.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是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环境来治疗患者的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和群体治疗,旨在增加患者的社交支持网络和改善其应对创伤的能力。

4.其他治疗方法:除了心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之外,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也被用于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外界事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触发

外界事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触发

外界事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触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或目睹外界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严重事故等,而导致的精神创伤后的心理疾病。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外界事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触发,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外界事件的触发因素外界事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触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1. 直接经历:直接经历暴力、灾难或意外事故的人更容易受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战争、恐怖袭击、车祸等。

直接经历者可能会经历生命威胁、丧失亲人或亲身目睹暴力场景,从而导致PTSD的发生。

2. 目睹他人遭遇创伤:即使没有直接经历创伤事件,目睹他人遭遇创伤也可能触发PTSD。

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感受到无助、恐惧和对他人安危的担忧,从而导致心理创伤。

3. 长期暴露于创伤事件:长期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环境中,如战争、家庭暴力或滥用等,也会增加PTSD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感受到持久的压力和恐惧,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应对策略对于受到外界事件触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1.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你缓解内心的痛苦。

2. 接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PTSD的有效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MDR)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你重新评估对事件的认知,减轻恐惧和焦虑。

3.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一些应对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正念练习等,可以帮助你应对焦虑和恐惧。

这些技巧可以在面对创伤事件触发的时候提供帮助,减轻痛苦。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至关重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避免滥用药物或酒精等有助于缓解症状,提升心理健康。

5. 建立支持网络:与其他患有类似经历的人建立联系,加入支持小组或参加心理康复课程。

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创伤是指在遭受震撼、恐惧、痛苦等极度负面事件后,个体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

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长期出现一系列负面心理和生理症状,如回忆、重现、回避、情感麻木以及身体和心理亢奋等。

心理学在帮助人们克服创伤和治疗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和策略。

1. 创伤事件的理解与重建首先,心理学通过对创伤事件的理解与重建,帮助个体重新构建对事件的解释和理解。

这包括对创伤事件的记忆重塑,使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原因和后果,减轻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

心理学家可能会采用认知疗法、解释性治疗等技术,帮助个体重新审视创伤事件,并从中寻找到积极的意义。

2. 切断与降低痛苦的联想切断与降低痛苦的联想是帮助个体减少由创伤事件引起的痛苦和恐惧感的重要步骤。

心理学家通常会使用曝光疗法,通过逐渐暴露个体于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物,引导个体逐渐适应并慢慢消除创伤的消极影响。

这样一来,个体对触发事件的恐惧感也将逐渐减弱。

3. 情感和焦虑管理情感和焦虑管理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帮助个体控制创伤事件引发的负面情绪和焦虑。

这些方法包括心理暗示、放松训练、正念练习等。

通过这些技巧,心理学家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增强情绪的调节能力,有效减少焦虑、压力和抑郁。

4. 社会支持和亲密关系的重建社会支持和亲密关系对于个体克服创伤以及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家通常通过建立治疗小组或者支持小组,提供一个安全、理解和亲密的环境,帮助个体恢复自信,重新建立社会联系。

此外,心理学家还会倡导个体家属的积极参与,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增强个体的康复能力。

5. 全人关怀和综合干预心理学在帮助个体克服创伤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方面,强调全人关怀和综合干预的重要性。

创伤事件如何引发应激障碍

创伤事件如何引发应激障碍

创伤事件如何引发应激障碍引言:创伤事件是指个体经历或目睹的对其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的事件,例如战争、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严重车祸等。

这些事件往往会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应激障碍。

本文将探讨创伤事件如何引发应激障碍,并介绍相关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一、创伤事件与应激障碍的关系创伤事件是应激障碍的主要诱因之一。

当个体经历或目睹创伤事件时,其大脑和神经系统会受到极大冲击,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紊乱。

这种紊乱可能表现为创伤回忆的强烈、持久和不受控制的重现,以及对创伤事件相关刺激的过度恐惧和回避。

二、创伤事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创伤事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引发应激障碍的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创伤事件会导致大脑中与情绪和记忆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例如,海马体和扣带回等脑区的体积减小,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等脑区的活动增加。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记忆的扭曲和情绪的过度激活,进而引发应激障碍的症状。

三、创伤事件与心理创伤创伤事件往往会给个体带来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是指个体在创伤事件中经历的极度恐惧、无助和绝望等情绪体验。

这些情绪体验可能会在个体的内心深处留下创伤痕迹,长期影响其心理和情绪健康。

心理创伤的程度和个体的应对能力密切相关,一些人可能能够逐渐恢复,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发展出应激障碍。

四、应激障碍的症状应激障碍的症状可以分为三类:创伤回忆、过度恐惧和回避行为。

创伤回忆包括闪回、噩梦和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过度恐惧指对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产生强烈恐惧和焦虑反应。

回避行为包括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地点或活动。

这些症状会导致个体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甚至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和社交。

五、治疗应激障碍的方法治疗应激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心理疗法是首选治疗方法,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被广泛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个体改变对创伤事件的扭曲思维和恐惧反应,促进其对事件的适应和调整。

暴露疗法则通过逐渐暴露个体于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帮助其逐渐减少对这些刺激的恐惧和回避。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心理学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心理学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遭受强烈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性的精神障碍,以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点。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这么说很奇怪,觉得在我们生活中这种情况不会存在的,虽然不能说是随处可见的,但是也是在生活中时有发生的。

曾经我听说过一则故事,说是一个大学生长期不能听见切东西的声音,否则精神就会高度的紧张,这样的情况让人听来觉得匪夷所思,这样平常的声音怎么会对他造成这么大的压力?后来经过治疗后才发现,原来在他小时候的一天,他去厨房调皮的时候,他的一个阿姨拿着菜刀对他开玩笑的说要取了他的“小弟弟”,在大人看来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对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类似于切菜的声音都让他的神经无意识的反应,导致后来长时间持续性的精神障碍。

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说,PTSD的早期研究主要以退伍军人、被俘军人及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为主,1987年美国的研究发现,参加越南战争的退伍老兵中,终生患病率男性为31%,女性为27%。

男性和女性的时点患病率分别为15.2%和8.5%。

经过大战之后的人们虽然处于相对稳定社会环境中,但是战争对人们心灵造成的创伤是长久的,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之久,但是不得不说这么高的患病率,的确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下,环境的安稳和心理的安全感之间的关系,身体会发出心理的讯息,所以无论在那个年代都要坚持和平,反对战争。

此后有几位作者报道几类不同灾害后PTSD的患病率均超过30%,如地震和飓风。

中国张北地震受灾人群3 mo和9 mo后PTSD的发病率分别为18.8%和24.4%。

火灾、爆炸、海难、空难等各类人为事故后PTSD也是最常见和突出的精神病理问题。

有报道受伤的火灾幸存者PTSD的患病率高达100%。

一次空难事故后,50%的生还者发生PTSD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nctional rol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Cell Biology,2001;33:637-668.3.Heizmann CW.Ca2+-binding S100proteins in the central ner-vous.Neurochemical Research,1999;24(9):1097-1100. 4.Whi taker-Az mitia PM,Wingate M,Borella A.Transgenicmice over expressing the neurotrophic factor S100b show neuro-nal cytoskeletal and behavioral signs of altered aging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own.s syndrome.Brain Res.1997;766:51-60.5.Reeves RH,Yao J,Crowley MR,et al.Astrocytosis and ax-onal proliferation in the hippocampus of S100b transgenic mice.Proc Nat Acad Sci.1994;91:5359-5363.6.徐卫平,谢飞,朱忠勇。

S100B蛋白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22(4): 173-174.7.Duncan AMV,Higgins J,Dunn RJ,et al.Refined subloca-lization of the human gene encodin g the beta subunit of the S100 protein(S100B)and confirmation of a subtle t(9;21)trans-location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Cytogenet Cell Genet.1989;50:234-235.8.Marks A,O.Hanlon D,Lei M,et al.Accumulation ofS100B mRNA and protein in cerebellum duri ng infancy in Down syndrome and control subjects.Molecular Brain Research, 1996;36:343-348.9.Shi mizu A,Sakai Y,Ohno K,et al.A molecular geneticlinkage map of mouse chromosome10,including the Myb, S100b,Pah,SI,and Ifg genes.Biochem Genet.1992;30: 529-535.10.Castets F,Griffin WS,Marks A,et al.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human S100beta gene.Brain Res Mol Brain Res.1997;46(1-2):208-216.11.Gattaz WF,Lara DR,Elkis H,et al.Decreased S100-betaprotein in schizophrenia:preliminary evidence.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0;43:91-95.12.Liu JX,Shi YY,Tang JX,et al.SNPs and haplotypes inthe S100B gene reveal association with schizophrenia.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05;328:335-341.13.Cotter D,Mackay D,Landau S,et al.Reduced glial celldensity and neuronal size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1;58:545-553.14.Manev H,U z T,M anev R.Glia as a putative target for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3;75:59-64.15.Az mitia EC,Griffin WS,Marshak DR,et al.S100beta andserotonin:a possible astrocytic-neuronal link to neuropath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1992;94:459-473.(收稿日期:2007年4月12日)归因方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X潘素珍戴晓阳X X=摘要>本文对近来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归因方式的关系,不良的归因方式对症状的产生、调节和转归的影响,创伤性事件后个体归因的模型进行综述,为认知归因干预改变患者的不良归因方式提出依据。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归因方式;联结模型;原因强度模型;归因干预=中图分类号>R74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52(2008)02-0073-03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近些年来,有研究者认为患者的归因方式对于理解和治疗PTSD具有重要的意义112,其基本假设是:个体的归因方式是他们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发生应激障碍的一个潜在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在认知重构治疗中通过改变患者错误的责任归因可以改善他们情感方面的症状。

一、归因方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XXX1第一作者简介2潘素珍(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

1作者工作单位2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深圳,518060)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责任,即为归因。

根据Weiner的归因理论,引发事件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去理解:原因的部位(内在P外在)、原因的稳定性(长久的P暂时的)和控制性(可控的P不可控的)。

后来的研究者又加上概括性这一维度,即原因的整体性和具体性。

许多研究表明:PTSD患者比常人更倾向于采取悲观的归因方式)))对负性事件做出内在、整体和稳定的归因;对正性事件做出外在、不稳定和具体的归因12~52,但是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

Mario等人的追踪研究发现:战争后出现PTSD症状的老兵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因于外在和不可控制的因素,而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内在、稳定且不可控制的因素122。

Mccormick等人从99名酒精或赌博成瘾者中发现26名符合DSM-Ó的P TSD诊断标准,他们较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成瘾者更多地将负性假设事件归因于内在、整体和稳定的因素;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外在、不稳定和具体的因素132。

Gray等人先后在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里,采用被试自陈创伤性事件和正、负性生活事件各一件,并找出事件的责任,然后请专家来评定被试的归因。

结果发现经历了同样创伤性事件的大学生中,患有PTSD的学生更倾向于对事件做出整体和稳定的归因。

研究还发现对真实的创伤性事件做出的归因较归因方式问卷(ASQ)能更有效的预测PTSD症状14、52。

与Weiner的归因理论不同,一些研究者将创伤性事件的归因方式描述为自责、责备他人、运气和环境四个具体的维度,有研究表明这种分类可能更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

对于这四个维度,研究得最多的是自责,其次是责备他人。

Janof-f B ulman区分了两种自责类型:行为自责与特质自责162,前者是一种努力归因,认为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它将事件发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行为不当,属于一种适应性的归因方式;而后者是一种能力归因,认为自己缺乏某种能力,且未来是不可控制的,这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归因方式。

关于这两种自责方式与P TSD 的关系,Janof-f B ulman认为采用努力归因的患者认为将来有可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从而有利于他们自我调整。

Delahanty等发现采用自责归因方式的PTSD患者的症状水平尤其是闯入性思维低于责备他人归因方式患者,而且他们也更容易恢复正常172。

但是,Frazier等人的多次研究结果则都表明行为自责与更严重的症状相联系18、92。

二、创伤性事件的归因模型目前尚无公认的理论来解释个体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所产生的归因过程,联结模型和原因强度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因果推断模型。

11联结模型(the c onnectionist model)该模型认为:人们在做出归因时会根据以往的社会经验对各种原因的重要性进行确定1102。

例如人们会很自然地将穿着性感视为引起强奸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事件是由于多种原因联合引起时,个体通常会根据各种原因的作用大小来进行归因。

假设我们给上述事件加上另一个原因即当事人饮酒过度时,它们中任一个原因(穿着性感或饮酒过度)的重要性就会比其单独解释时有所降低。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折扣原则(the discounting principle),指如果不同的原因都能够产生同样的作用,那么当其它的原因也存在时,某种原因所产生的作用就会因/打折扣0而减小。

该原则与联结模型的原因推断过程很类似。

联结模型认为当事人在归因时常出现一种/弱化0(overshadowing)现象1112,这是一种学习现象,指一种容易条件化的刺激出现时,会干扰其它刺激的条件化。

因此,当个体遭遇突发应激事件时会更多地归因于自己本身的因素而非外界因素,这就解释了自责产生的过程。

一些研究也表明:在无明确的外界原因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做出内在归因而不是外在归因。

这一种对于归因训练疗法至关重要。

21原因强度模型(the causal power model)原因强度模型是建立在个体通过评估和比较各种原因的强度来做出归因,形成因果判断的基础。

该理论主张刺激与结果之间有因果的关系,它们要么导致、要么阻止一个结果的发生1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