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自然区划 文档 2讲解

合集下载

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2005--2020)

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2005--202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一节发展战略与目标 3第二节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 4第三节市域人口与空间布局 4第四节市域主要城镇发展引导 6第五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8第六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9第七节市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 9 第七节城市规划区范围与空间管制 11第三章城市发展目标、性质与规模 12第一节城市发展目标 12第二节城市性质 14第三节城市规模 14第四章城市空间发展与控制 14第一节建设用地评定 14第二节土地利用与控制 15第三节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 16第四节村镇发展与控制 17第五节城市增长边界 17第五章城市用地布局 18第一节总体布局结构 18第二节住房需求分析及用地布局 19 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 20第四节工业仓储用地 21第五节城市地下空间 21第六节城市旧区更新与改造 23第七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24 第六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5第一节交通规划目标与原则 25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 26第三节道路系统规划 26第四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27第七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8第八章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29第一节城市景观系统框架 29第二节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绿地及景观建设重点 30 第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31第一节古城保护规划 31第二节历史街区保护 32第十章市政设施规划 33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3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4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34第四节燃气工程规划 35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35第六节通讯工程规划 36第七节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36第八节城市防灾规划 37第十一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8第一节生态建设目标与保护策略 38第二节水环境保护 38第三节大气环境保护 39第四节声环境保护 39第五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 40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41第一节近期城市规模、规划原则与目标 41第二节近期建设用地布局 41第三节近期交通规划 43第四节近期绿地系统规划 43第五节近期历史保护规划 43第六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44第七节村镇建设 44第十三章远景发展设想 45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策略 46第十五章附则 48第一章总则第 1 条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天水市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文件。

天水简介

天水简介

天水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

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63万人。

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

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

目录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历史名人气候特征地势特征水利资源地理位置天水夜景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

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

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交通及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G30连霍高速在2011年在天水地区全线通车,G7011十天高速列入规划,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

2003年,全市货运量占全省总量的25%,客运量占全省总量的30%;199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市地州始终列第二位,年均增长8.9%,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天水市山间林地生态繁衍、养殖、种植、旅游一体化规划原则—以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为例

天水市山间林地生态繁衍、养殖、种植、旅游一体化规划原则—以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为例

天水市山间林地生态繁衍、养殖、种植、旅游一体化规划原则—以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为例发布时间:2021-10-20T07:00:17.40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9期作者:曹惠清[导读] 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大山高深连绵、植被茂盛、风景秀美、气候温顺、资源丰富、齐寿山等地历史文化悠久,很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

曹惠清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5)摘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大山高深连绵、植被茂盛、风景秀美、气候温顺、资源丰富、齐寿山等地历史文化悠久,很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

本文主要结合齐寿镇及其周边村镇的资源状况,分析了齐寿镇发展生态繁衍、养殖、种植、旅游一体化规划的原则。

关键词:天水市;齐寿镇;生态旅游;规划原则一、前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转型,旅游活动正在经历着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商务、生态体验等多种类型转变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心态日趋强化,农村山区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大众的追爱。

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大山高深连绵、植被茂盛、风景秀美、气候温顺、资源丰富、齐寿山等地历史文化悠久,很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

二、发展原则1.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联动开发[1,2]旅游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将面临不同的问题。

因此,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统一规划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项目建设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实际统筹安排。

齐寿镇地处秦州城区南部,东邻麦积区甘泉镇,南边接壤娘娘坝镇,西连平南镇,北边毗邻皂郊镇。

麦积山风景区海拔一般在1400米至1800米左右,最高峰可达2200米以上。

由于风景区位于南北交界处,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气候条件较好,誉有“陇上小江南”之称。

麦积山风景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形成自己独特的山水景观,观赏及药用植物品种繁多,珍禽奇兽较为丰富,有些已为国宝。

娘娘坝镇地处西秦岭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为山地,主要山脉有秦岭山脉,山峰有鸡凤山、陶家沟梁、王家大山、三皇嘴、大山坝;最高峰三皇嘴位于境内北部,海拔2153米;最低点位于李子村河口自然村,海拔1460米。

天水新天街规划方案-最新版

天水新天街规划方案-最新版

天水新天街规划方案1. 简介天水市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陇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

近年来,天水市经济蓬勃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升级。

为了满足城市规模扩大和市民需求增加的需要,天水市政府启动了新天街区规划项目。

本文将介绍新天街区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

2. 规划范围新天街区规划项目位于天水市北部,总占地面积约1400 公顷,规划范围包括:1.建设东西两条主干道,沿街商业、办公、住宅用地(含公共服务设施等);2.建设两个公园,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近 30%;3.打造城市文化和休闲娱乐区,建设多个文化、艺术、娱乐场所;4.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公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5.建设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如超市、购物广场等。

3. 规划原则新天街区规划项目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城市生态,保留自然环境资源;2.城市规划应满足人性化需求,满足市民生活、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3.规划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4.重视城市交通,确保街区内部畅通,与城市周边交通衔接;5.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4. 规划内容4.1 建设主干道新天街区规划项目将全新打造东西两条主干道,规划路宽为 80m,分别规划为商业、办公、住宅的用地,路两侧将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专用道、机动车道,并设置一定数量的地下车位。

4.2 建设公园新天街区规划项目将打造两个公园,独具特色。

其中,一座突出山水风光和游憩功能,将辖区内山岭、草地、小河流整合成一张独具特色的山水画卷;另一座突出绿化特色,强化绿地在人居空间中的功能和作用。

4.3 建设城市文化和休闲娱乐区新天街区规划项目将建设多个文化、艺术、娱乐场所,如文化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歌舞厅等。

此外还将建设多个休闲娱乐区,如儿童乐园、运动健身场所、休闲广场等,使新天街区成为旅游文化、娱乐休闲重点区域。

4.4 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新天街区规划项目将建设多个交通枢纽,包括公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以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天水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天水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天水市城区土地级别
和基准地价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10.26
•【字号】天政办发〔2020〕121号
•【施行日期】2021.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公布天水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的通知
秦州区、麦积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原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2号)和省自然资源厅工作安排,我市新一轮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现将调整更新后的天水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天水市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一览表
2.天水市城区各类型用地土地级别范围说明表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26日附件1
天水市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一览表
附件2
天水市城区各类型用地土地级别范围说明表。

天水简介

天水简介

• 药材 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 多种。广阔的天然森林,繁衍了许多珍禽 异兽,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 类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 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 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 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 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植物
天水市植被覆盖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 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 富。天水市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 为45.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小 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 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 常绿植物122种。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 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果青 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 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 楸、獐子松、青檀等。
自然资源
• 水资源
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公里,沿河接纳流 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 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 柯河、牛头河。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 河、花庙河、红崖河等,流程较短,水量 丰沛。
• 土地
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 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 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 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 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 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 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 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 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 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 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 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 菜、果主要生产区。

天水市两区五县行政区划明细

天水市两区五县行政区划明细

一、秦州区大城街道:进步巷社区、光明巷社区、奋斗巷社区、共和巷社区、罗玉新村社区和向阳社区。

七里墩街道:岷山社区、罗玉一社区、罗玉二社区、五里铺社区、海林社区、七里墩社区、东十里社区、长控社区和长开社区。

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十方堂社区、仁和里社区、忠武巷社区和盛源社区。

中城街道:自治巷社区、重新街社区、伊民巷社区和绿色市场社区。

西关街道:西站社区、聚宝盆社区、永庆路社区、环西社区、解放路社区和自由路社区。

石马坪街道:东团庄社区、石马坪社区、莲园社区、西河南路第一社区和西河南路第二社区。

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区、西十里社区、瀛池社区、莲亭社区、暖和湾社区和皂郊路社区。

玉泉镇:南湖社区、双西社区、石马坪村、王家磨村、玉泉村、徐家山村、盐池村、左家场村、烟铺村、刘家庄村、马兰村、皇城村、瓦窑坡村、枣园村、闫河村、孙家坪村、王家坪村、东团庄村、莲亭村、天水郡村、暖和湾村、冰凌寺村、杨何村、李官湾村、曹家崖村、东十里村、七里墩村、东方红村、伏羲路村、闫新庄村、西团庄村和西十里村。

太京镇:甸子村、湾子村、北崖村、庞家沟村、东山村、董家磨村、唐家窑村、田家庄村、廿铺村、韦家沟村、郭家坪村、川口村、年集村、李家台子村、银坑村、窝驼村、郑家磨村、靳家崖村、师家崖村、刘家庄村、席范村、张吴山村、西山坪村、马岐山村、庙子村和盘龙村。

耤口镇:郑集寨村、四十铺村、白草滩村、前坡村、五十铺村、董家崖村、船北村、刘宋村、放牛村、许家河村、石泉村、新尧村、南灵村、马庄村、湾合村、北灵村、下磨村、南寨村、小寨村、吴家崖村、楯子滩村、缑家庄村、铁炉村、寨子村、上磨村、王家河村、南峪村、埂子村、寨柯村、上寨村、半坡村、高庙村、安集村、杜家山村、朱芦村、何赵村、中牛村、东林村、曹杜村和三合村。

皂郊镇:皂郊村、贾家寺村、董家坪村、杨家沟村、虎皮沟村、新庄村、周集寨村、刘家沟村、下寨子村、王家湾村、榆林村、老湾里村、孙家河村、袁家河村、徐家店村、东沟村、田家山村、兴隆村、高家庄村、王家店村、杨川村、店镇村、杨湾村、闫家庄村、水泉村、张董村、潘集寨村、池金村、硖门村、白家山村、马家河村、冯家坪村、杨集寨村、谢崖村、谢家庄村和浮沱子村。

人文地理--天水

人文地理--天水

人文
2.轩辕.嫘祖:历史上称为五帝之首的轩辕 黄帝崛起于成纪,与妻嫘祖一起成为继伏羲 神农之后的氏族集团领袖。从轩辕开始,华 夏氏族逐渐归顺结盟统一,开创了战事征伐、 疆域开拓、经济农桑的新时代。
人口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东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南分别与定西、平凉和陇南相接。总面积14392平 方千米。总人口350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天水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1个自 治县。 天水市 面积14392平方千米,人口350万人(2004 年)。 秦州区 面积2442平方千米,人口65万。 麦积区 面积3452平方千米,人口58万。 清水县 面积2003平方千米,人口31万。 秦安县 面积1601平方千米,人口60万. 甘谷县 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60万。 武山县 面积2011平方千米,人口44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面积1311平方千米 人口32万。
历史文化名城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 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东连祖国内 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 疆直至亚欧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 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 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 何中心市区平均海拔1100米,天水市居西 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之间.
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 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 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 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 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 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 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开发区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 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11673平方 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为长江水 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 积的18.51%。

天水市自然区划 YY

天水市自然区划 YY

天水市秦州区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摘要: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和发生学原则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方法,将天水秦州区划分为两大自然带,三个自然区,五个自然亚区,十三个自然小区,文中讨论了这些自然地理单元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综合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区划天水市秦州区1前言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是自然地理学的一项重要基础研究内容,它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查明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结构特征,总结和归纳区域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揭示区域自然地理规律性,而且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2秦州区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2.1地理位置秦州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部,北纬34°05′~34°40′,东经105°13′~106°01′之间。

东、北与天水市北道区相邻,南连徽县、西和县,西接甘谷县、礼县。

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

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的西汉水流域,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的藉河流域。

西秦岭山脉横贯东西,是两大流域分水岭。

岭南为陇南山地,岭北属陇中黄土高原。

2.1地形地貌秦城区处于我国地形分级的第二级地带,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和陇西露台两大地质结构单位的过渡地带,西秦岭主脉横贯区中部,形成一条脊线,南部属秦岭地槽,北部属陇西陆台,大部分地处陇南山地。

全区地形秦岭以南地势高于岭北,岭南为北高南底,向南、西呈倾斜状,岭北为西高东低,向东呈倾斜状。

最高处为西部景东梁,海拔2716米,最低处为东部玉泉乡县家路村,海拔1110米。

因古老地层褶皱隆起形成区南部以西秦岭为总枢纽的山地地貌。

区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

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西秦岭横贯中部,是藉河以南诸山之总枢,河流之发源地。

地貌按其成因和形状,大体可以分为秦岭山地和陇西黄土高原两部分,这一特点极大地影响了秦州区地表的地域分异。

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推荐下载

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推荐下载

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2005--2020)文章来源:天水市规划局更新时间:2009-7-24 10:49:32 第一章总则 第 1 条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天水市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文件。

市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凡因城市建设需要编制的各项专业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 2 条编制背景 1996批准的《天水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对天水10年来的城市建设发挥了指导作用。

随着天水市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区域环境出现了新的局面,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天水需要基于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策略指导城市进一步发展。

第 3 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 国发[2002]1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监督管理的通知》 (5)《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7)《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 (8)《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96) (9)《天水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 (10)《天水市城市性质与特色研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 (11)《天水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2004) (12)《天水市城镇体系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 (13)《天水市水资源与工程地质状况调查研究》(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2004) (14)《天水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4) (15)《天水市城市用地需求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调整研究》(2003) (16)《天水市旅游业总体规划(大纲)》(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开发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03) (17)《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 (18)《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南京工程学院建筑系,1986) (19)《天水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20)《环境保护法》 (21)《文物保护法》 (22)《全国文物保护规划条例》 (23) 天水市己编制的各专项规划和有关部门的规划设想 (24) 国家、甘肃省、天水市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

自然区划绪论及第一章已修改

自然区划绪论及第一章已修改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天然环 境指那些只受到人类间接影响而自然面貌未发生根本 变化的地理环境。人为环境指那些在人类影响下自然 面貌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包括农村景观和城市景 观。放牧草场及经过樵采的森林虽然保留草场和森林 的外貌,但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列入人为环境。
岩石圈表层吸收的热量主要通过与大气 圈和土壤的热交换被消耗,也消耗于蒸发和 冰川、积雪、冻土的消融。还有一部分因进 入有机体生物化学过程而脱离循环。
有机体中的热转化:植物表面截留太阳辐射主 要用于促进水分蒸腾和自身的增温,以及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即固定太阳能(通常不足所获得 的太阳辐射的1%)。被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逐 渐转化而每次转化后只能保存1/10左右的能量,这 就是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有机体中还存在分解过 程,但其速度远不及合成作用。因此,时间愈久远, 自然地理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质及储存在其中的太 阳辐射能就愈多。
部门自然区划:只依据某一个组成要素,如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差异进行划 分(据区划目的的不同选择差异指标和标准,如 美国地矿区划)。
二、自然区划的类型
两种区划类型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部门自然区 划应以环境的综合特征为背景,而综合 自然区划又必须以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 为依据,这两种区划应具有互补性。
气候是包括大气平均状态与极端状态的多 年天气的综合表现。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和 大气环流是决定气候的重要自然因子。
水文是指地理环境中各类水体的性质、形 态特征、运动变化、时空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
生物虽非原始地球所固有,但自从生物出现于地理 环境中以来,其地位日趋重要。从促进太阳能的转化到 改变大气和水的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形成新的土壤圈、 改造地貌、建造岩石,生物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 此,许多学者把生物尤其是植物视为自然景观的标志。

天水市自然区划 文档 2

天水市自然区划 文档 2

天水地区自然地理区划摘要:自然地理区划是综合自然地理重要研究课题。

对区域自然区划的研究不仅能在理论上了解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结构特征,而且有助于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产生,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可以更好的指导人类生产生活。

对于天水地区自然区划研究能更好的指导人类社会实践,促进天水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自然地理区划天水地区综合自然地理1引言自然地理区域分异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可为拟定和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生态与环境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区域自然地理区划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人们在区域自然地理区划研究上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和发生学原则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方法。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区划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取得很大成就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区域划分突破地理学学科范畴,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迅速展开,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在国家级层面上,如杨勤业等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方案;傅伯杰、刘国华等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黄兴文、陈百明的中国生态资产区划方案;欧阳志云等的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划方案;苗鸿和王效科等的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方案;徐继填、陈百明等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方案、倪健和陈仲新等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解焱和李典谟等的中国生物地理区划方案;王平和史培军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等;②区划方案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因素,由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逐步向综合区划方向发展,如黄秉维为顾问、陆大道主持的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B-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次综合区划工作的新尝试;③应用范围更加扩大。

由最初的指导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向全球环境变化及响应对策、国土整治方案支撑、生态重建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拓展;④区划信息源更加丰富。

这都对区域自然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天水市麦积区区位分析

天水市麦积区区位分析

目录目录 (1)摘要 (2)Abstract (2)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回归分析 (3)2.2 主成分分析 (3)2.3 区域基本状况分析 (4)2.3.1 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4)2.3.2 区域生态环境分析 (5)2.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5)2.3.4 历史文化沿革 (7)2.4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8)2.4.1 区域优势分析 (8)2.4.2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9)2.4.3 区域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 (10)(1)主导产业概况 (10)(2)天水市麦积区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112.4.4 区域未来发展方向构想 (12)2.5 结论与讨论 (12)参考文献 (13)摘要在黄沙漫天的大西北,有一隅绿洲分外的安静,有陇上江南的美誉。

这里仿佛没有大西北的勇猛,有的只是江南般的婉约,麦积山巍峨地屹立在那片秀美的土地上,伏羲文化源远流长,大地湾里孕育文明,渭河秋水秦岭春光,社棠工业园区飞速发展,作为甘肃第二大城市,天水资源丰富,幅员辽阔,气候宜人,而麦积区作为天水旅游业发展核心区域,为天水经济增长起了巨大的助力。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麦积区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势必越来越紧密,其工业也会在现在的基础之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现状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分析麦积区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e as relaxed and graceful like: in the sand all over the sky of big northwest, having cornered the oasis exceptionally quiet, Gansu Jiangnan reputation. Here, as if there is no big northwest of Valor, and some just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Maiji Mountain towering stands in the beautiful land, Fuxi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and well established, Wanli breed of civilization, the Weihe River in Qinling mountain spring, and social Tong Industrial Park rapid development, Gansu Province as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Tianshui is rich in resources, has a vast territory, a pleasant climate, and Maiji District of Tianshui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a, Tianshui Economic growth played a great help. With the Guanzhong - Tianshui Economic Zone, Maiji district surrounding areas economic ties It is bound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and its industry will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Keywords: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Leading industry analysis;Maiji District1 引言通过研究调查天水市麦积区各方面的状况、运用地理学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天水市麦积区进行基本状况、经济、主导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与讨论。

天水市自然区划

天水市自然区划

天水市自然区划一、自然地理要素㈠地理位置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带,是我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介于北纬34°05′—35°10′和东经104°35′—106°44′之间,东以陇南山地与陕西毗邻,南跨西秦岭与陇南山地相接西到桦林山、天爷梁预定西地区相连,北与葫芦河中游与平凉地区接壤。

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22公里,面积1432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

㈡地质地貌天水市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

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

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

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

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

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

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

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

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天水市区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和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孤,南北两山横亘,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地貌结构基本特征为“两山夹一川”。

天水市地跨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即北祁连—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中秦岭海西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褶皱带。

出现了七个构造体系,其中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河东北向构造体系形成较早,构造行迹及范围广而强烈构成全市的构造格架,并影响其他构造体系的成生和发展,市境内构造景观较为复杂,同时也控制岩带和矿带的展布。

㈢气候天水市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受东西季风控制,属大陆性的季风气候类型。

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依照气候干燥度(秦州区1.03,麦积区1.28,秦安县1.26,甘谷县1.29,武山县1.29,清水县1.05,张家川县0.87)的不同可划分张家川及秦岭以南为湿润区,其他县为半湿润区。

天水市地理环境

天水市地理环境

天水市地理环境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它地处黄土高原东南边缘,地理环境多样,既有黄土高原的丘陵,又有河谷平原和山地。

天水市地理环境独特,
给人以美丽壮观之感。

自然地理
天水市的地理环境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黄土高原丘陵区、河谷平
原区和山地区。

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势起伏,丘陵连绵不断;河谷平原区地势平坦,河
流纵横交错;山地区山峦叠嶂,云雾缭绕。

这三个地形地貌相互交错,构成了天水市
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气候特点
天水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
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天水市以水果种植和畜牧业闻名。

生态环境
天水市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

市内拥有多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植被茂盛,空气清新。

同时,天水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
宜业的生态城市。

结语
天水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在未来发展中,天水市将继续保护和利用好自身独特的地理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天政办发〔2020〕140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现将《天水市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31日天水市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自然资源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113号)精神,推动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内容在自然资源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总体框架下,科学合理划分自然资源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形成相对稳定的市与县区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为促进全市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将全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安全监管事项,确认为市与县区共同财政事权,除省级以外的支出由市与县区共同承担支出责任。

将市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组织实施, 市县区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市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等事项,确认为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

将县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组织实施, 县区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县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等事项,确认为县区财政事权,由县区承担支出责任。

(二)自然资源产权管理1.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天水市自然地貌略谈记

天水市自然地貌略谈记

天水市自然地貌略谈记——孟轮昂作于2013年度一、市域位置古成纪地①,今天水市。

山河壮丽,锦秀区域。

天时运常,地理其利。

气象万千,物产丰富。

政通人和,民生乐度。

辖县有五,置区为二。

治所处在,乃战略之重地也。

居国版图,乃几何之中心也。

东经起,百零四度,三五分嵌;东经迄,百零六度,四四分含;北纬起,三十四度,零五分盘;北纬迄,三十五度,一零分安。

秦岭主峰之西北②,大陇关山之西南③;渭水流域④,中游区段。

跨秦岭、分水波,南流长江,北入黄河。

跨渭河、南北部,南部、地气湿润,土质肥沃;北部、地气干燥,土质疏松。

二、地貌区域天水地貌区域,明显分异。

在东部与南部,因古老之地层,变其故而变异,出现褶皱、隆起高度。

遂形成,关山、秦岭,山地区域。

迤西部、梁有景东,山尽皇而云雾⑤,为主体而形成,西秦岭之山地;又故东南部,八卦、火焰山地⑥,秦岭大堡、关山区,共为主体,形成小陇山,山地区域。

在北部,因受地质之沉陷,红黄土层之沉积,形成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域。

在中部,因受纬向、构造带之断裂,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侵蚀而堆积,也形成,渭河河谷区域。

渭河与支流,横贯其中。

成为宽谷、峡谷,而相间的,大小盆地。

河谷阶地。

渭水河流与岭南,尚有八条支流;渭北四,榜沙、散度、葫芦、牛头,四水溶溶⑦,汇渭中流,渭南岭北,百里长廊,百里河谷,曰藉河。

自西向东,流经市区,而入渭河。

岭南有三河:白家、花庙及红河⑧,流程不长,水势泱泱,均入嘉陵江,汇入长江。

其流域面积,占市总面积百分比,十八点而强。

河流与沟谷,沉积的混积物,形成淤甸土、草甸土,经久开垦,熟化种植,成为黄棉土、黑垆土,土层深厚,山塬开阔,宜耕宜耘,宜稼宜获,粮油蔬果,重要产区。

三、森林植被天水属、华北华中,新疆内蒙,喜马拉雅等,植物交汇处。

树种成分复杂,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森林,五百九十万亩,覆盖率,占总面积,四分之一多,天然林地,分布广阔,小陇山、西秦岭、关山林区,八十七科,木本植物,八百零四种,二百二十四属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地区自然地理区划摘要:自然地理区划是综合自然地理重要研究课题。

对区域自然区划的研究不仅能在理论上了解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结构特征,而且有助于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产生,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可以更好的指导人类生产生活。

对于天水地区自然区划研究能更好的指导人类社会实践,促进天水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自然地理区划天水地区综合自然地理1引言自然地理区域分异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可为拟定和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生态与环境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区域自然地理区划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人们在区域自然地理区划研究上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和发生学原则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方法。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区划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取得很大成就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区域划分突破地理学学科范畴,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迅速展开,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在国家级层面上,如杨勤业等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方案;傅伯杰、刘国华等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黄兴文、陈百明的中国生态资产区划方案;欧阳志云等的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划方案;苗鸿和王效科等的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方案;徐继填、陈百明等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方案、倪健和陈仲新等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解焱和李典谟等的中国生物地理区划方案;王平和史培军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等;②区划方案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因素,由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逐步向综合区划方向发展,如黄秉维为顾问、陆大道主持的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B-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次综合区划工作的新尝试;③应用范围更加扩大。

由最初的指导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向全球环境变化及响应对策、国土整治方案支撑、生态重建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拓展;④区划信息源更加丰富。

这都对区域自然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对天水地区自然地理区划研究有利于天水经济、社会、环境更好发展。

2天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2.1地理位置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

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的西汉水流域,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的藉河流域。

西秦岭山脉横贯东西,是两大流域分水岭。

岭南为陇南山地,岭北属陇中黄土高原。

2.2地形地貌特征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

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

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

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地形上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

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

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

土层深厚,山塬开阔。

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

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天水市地貌有山地、丘陵、河谷川地。

山地区性包括南北秦岭和关山山地,按其高度可分,土石侵蚀剥蚀中山,海拔2000—3000米,相对高差500—1000米,主要以古生界碳、酸岩类和碎屑岩类层为主。

水力侵蚀显著,多为林地和山地草坡,局部为耕垦种植地;土石侵蚀低山,属山地和浅山地带,海拔1700—2000米,相对高差300—500米不等,大部分为古生界和中生界碳酸盐碎屑岩类岩层,切割强烈,大部分被开垦种植。

丘陵主要为渭北黄土丘陵山地,海拔在1500—2000米以下,相对高差300—400米不等,为区内主要耕作区。

可分为沙砾岩一红土丘陵盆地,为新生界第三系沙砾岩和红土形成的一个构造向斜盆地,在渭河南岸甘谷和秦州一带,呈丘陵山地。

红土一黄土丘陵山地,岩层主要是新生界第三系红土第四系红色土,上履薄层黄土,侵蚀沟发育,包括张家川县、清水县的一部分丘陵山地。

黄土丘陵沟壑,主要是渭河、葫芦河、散渡河中下游的黄土丘陵,冲沟发育,侵蚀强烈。

河谷主要包括渭河干流,葫芦河、散渡河、牛头河、藉河等较大支流的谷地。

2.3气候特征天水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受东西季风控制,属大陆性的季风气候类型。

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苏城—立远一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依照气候干燥度(秦州区1.03,麦积区1.28,秦安县1.26,甘谷县1.29,武山县1.29,清水县1.05,张家川县0.87)的不同可划分张家川及秦岭以南为湿润区,其他县为半湿润区。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南部亚热带林区年降水量为800—900毫米,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

全市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493.25—568.60千焦/平方厘米,岭南普遍少于岭北。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50小时,林区(李子园)最低为1520小时(≥10℃以上),年有效积温为2225.2~C—4000~C。

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

全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渭河河谷地地区年均气温在10℃以上,其余各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浅山区在8℃—10℃之间,1800米以上的山地年平均气温小于8℃,关山、西秦岭山脉区年平均气温小于6℃,为全市最低区。

无霜期140—200天,由南向北随海拔高度而增加,无霜期逐渐缩短。

全市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450—600毫米,小陇山林区可达700—800毫米(李子园1983年高达886.1毫米),张家川县、清水县和关山、西秦岭区年降水平均量为600—700毫米。

渭河流域一般为500毫米左右。

甘谷县的安远、礼辛和武山县的桦林山一带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为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全市年内降水量的分布很不均匀,降水主要分布在夏秋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冬春季降雨较少。

年平均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4%~32%,春季(3—5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

全区相对湿度年内平均在66%—70%之间,在林区可高达78%,年蒸发量在1271.2—1448.8毫米之间,以秦安县蒸发量最大。

2.4水文特征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116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为长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

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公里,沿河接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

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流程较短,水量丰沛。

根据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几多年实测水文资料统计资料分析,天水地区可分为三个水文特征区,即北部相对少水区,中部平水区,南部丰水区。

2.5植被生物特征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天水市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相间分布,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以秦岭南北坡最为丰富。

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

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

秦岭不但是气候和其他自然要素的分界线,也影响到植被类型的分布和差异。

植被的变化由南向北使亚热带边缘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森林草原过渡,由东向西是暖温带的落叶阔叶林向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逐步过渡。

本地区的植被可划分为七个类型:(1)落叶阔叶、常叶阔叶混交林;(2)落叶阔叶林(典型落叶阔叶林和山地杨桦林);(3)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4)针叶林;(5)灌木林;(6)疏林;(7)草地。

2.6土壤特征天水地区的土壤主要是黄土母质,其次是残积、坡积母质,红土和红砂岩母质及冲积母质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受生物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及人为劳作施肥灌溉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发育成具有区域性的土壤类型特征。

形成地带性土壤与地带性植被基本趋于一致,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较明显,地带性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褐土、黄绵土、山地灰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淤淀土等。

3综合自然区划3.1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和发生学原则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方法。

3.2区划方案Ⅰ岭北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Ⅱ1陇中黄土高原关山山地区Ⅲ1关山山地半干旱亚区Ⅳ山地草甸灌木小区Ⅲ2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半干旱亚区Ⅳ黄河支流(渭河)与藉河以北干草原小区Ⅳ山地森林草甸小区Ⅳ河谷盆地草原森林小区Ⅱ2河谷川地半湿润区Ⅲ1渭河流域半湿润区Ⅳ灌木与草本混交植被小区Ⅳ温带落叶阔叶林小区Ⅲ2 其他河流流域半湿润区Ⅳ灌木与草本混交植被小区Ⅳ温带落叶阔叶林小区Ⅰ岭南北亚热带半湿润区Ⅱ1河谷低地半湿润区Ⅲ长江流域河谷半湿润亚区Ⅱ2陇东黄土高原高原盆半湿润区Ⅲ岭南黄土丘陵沟壑半湿润亚区Ⅳ草甸草原小区Ⅳ灌木与草本混交植被小区Ⅱ3秦巴山地半湿润区Ⅲ1长江流域红土黄土丘陵山地半湿润亚区Ⅳ长江流域中上游山地草地小区Ⅳ山地森林草原小区Ⅳ林间隙地植被类型小区Ⅲ2河谷川地半湿润亚区Ⅳ山地灌丛草原小区Ⅳ灌木草本混生植被小区Ⅳ高大山体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小区3.3 划分依据(一) 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在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时,要求全面、综合地分析所有自然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自然区域的特征及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把东部季风大区的天水运用各种方法、依据各要素进行划分与综合分析是对其的具体实践。

(二)天水地区的苏城—立远一线与西秦岭吻合,是我国亚热带和北温带气候的重要分界线,也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一条重要的分水线。

该线以北的区域属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以南的北亚热带半湿润区。

岭北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与岭南北亚热带半湿润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即干湿状况。

而天水是东部季风大区。

(三)地区划分依据是地形地貌,如岭南北亚热带半湿润区,由于地形上北部为河谷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高原,从而产生地区差异。

(四)亚区是土壤、地形、气候等综合要素考虑划分的。

如秦巴山区的亚区划分。

(五)小区的划分主要是区域植被所决定的。

如河谷川地半湿润亚区山地下分灌丛草原小区、灌木草本混生植被小区、高大山体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