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上课)

合集下载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上课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上课用)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其哲学寓意是( B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综合探究: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 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7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第一个 2004年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七个“一号文件” 第二个 2005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的发出,体现了 第三个 2006年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个 2007年 发展现代农业 党对“三农”问题 第五个 2008年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认识的不断深化, 第六个 2009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这说明实践是认 第七个 2010年 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针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实际情况,总 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 实践是认识的 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力的发展。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 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
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 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
探究三
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认识从何而来? 由何发展? 由何观世界
引起变化 实践不同于人的 纯主观思维活动
物质活动
表现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有 根本的区别。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
形式多样
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 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人得认识从何而来(高效课堂)

人得认识从何而来(高效课堂)

促进
认识的发展
人的认识能力
(3)是非能说清吗?怎样说清楚?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 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 了它
C、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 符合,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实践的性质:主观见之于客观 既有客观物质性又 有主观能动性,是 二者的统一。
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其特点
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 性
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巩固练习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B (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巩固练习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问题,从而突破 了公有制只有国有、集体两种实现形式的传 统观点。这表明( A ) A.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错误的认识来 源于人脑 D.否定传统是事物发展必由之路
探究活动1(P42)
杜威 (1)
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4张PPT)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 3.(2018•北京高考)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 ;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 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 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 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 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
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
、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
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
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 表明( )
•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A
中国高速铁路(CHSR) 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 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 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 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高速铁 路建设是一种什么活动?
实践活动
一、认识与实践
2.实践
(1)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 ②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这以为这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 动、认识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 的存在。

高中政治课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高中政治课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的基础(实 检验的标准
实践与认识的 辩证关系
践决定认识)
目的和归宿
实践第一,积 极投身实践
方法论:重视
认识对实践具有 正确的促进作用 科学理论的指
指导作用(认识
导作用,坚持
对实践的反作用) 错误的阻碍作用 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原则
误区警示
1、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1)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人是实践的唯一主体,但 不是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2)人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分为改造主观世界 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 纯粹的思维、认识、精神活动不是实践。 2、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 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只是说盲目的实践是 指这种实践活动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最终必然要导致失败。
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的特点的?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随着物流和支付 手段的改进,网购市场快速发展,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 动,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网购的发展不仅给传统零 售业带来了压力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
知识目标
1. 实践的含义及其形式(重点) 2. 实践的特点(重点)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难点)
一、实践及其特点
(一)、实践的含义


11、、发蜜学射蜂生嫦筑思娥巢考一?数号撞学月题都考的不察解是题实方践法 不是实都践是实践 242、 、、工 生狗老产人熊师实采表指践矿演导、?学社会生3、实思建践考设、数环科境学学友题实好的验型—解社—题会基方本法实是践活实动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 (共26张PPT)
3结合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1 2
立德树人 创立情境
教学中增设环节,体会实践中的勇气与不易
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历史长河中关于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
例如:
设置问题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与“行”孰难?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认识”?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 “认识”?
将习得的知识作为工具,进行自我检验 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属于生产实践活动 属于变革社会实践活动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一直在寻找“一例贯穿”
从金银花到山银花
从千金方到本草纲目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拓展 ……
从标题入手,回归哲学命题本身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初步定位
1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排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前移
2模糊“例”的地位,凸显哲学本身的思辨性,用哲学思维
来引领教学设计
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再认识
目录
1教学设计的萌芽
2教学设计的成型
3结合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材知识结构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践的含义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上课)-PPT课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上课)-PPT课件
(主体、对象、手段) (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 客观规律的制约)
实践的主体 运 用
—人是客观的
(1) ①、 构成 由客 实践 Evaluation only. 实践的手段 ---工具、设备是客观的 观条 要素 具有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的客 件决 5.2 改 客观 原 观性 定的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造 因 物质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和社会是客观的 性
下列准确完整表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Evaluation only.
B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D.内容包括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 二是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6、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一号”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 ②、法官办案 ③、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Evaluation only. ④、蜜蜂筑巢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⑥、《202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教室里听课 ⑧、小行星撞击地球 ⑨、调节分配结构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自主探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课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课件1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 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 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 的大门。
如何证明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
想一想
要成为检验认识 正确性的标准, 须具备什么特点?
能够把主观和客观 联系起来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的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 ↑ ↓ ∣ 成功 ↓ ↑ 认识 ─────────→ 实践…结果 ↑ ↓ ∣ 失败 ↓ ↑ 错误的认识──────主观与客观不相符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题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辨一辨
以下所列不属于实践的是哪些?为什么?
工人农民种田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水獭筑坝 猎人狩猎 战士打仗 教师讲课 看书学习 医生治病 演员表演 乌鸦搭窝 司法人员办案 科学工作者搞试验 营业员售货 研究人员查资料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水獭筑坝、乌鸦搭窝属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 活动,它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 (2)学生学习、研究人员查资料、深刻领会“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属于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它没有引起客 观对象的变化,荣辱观教育属于改造主观世界,因而也不 属于实践。
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据英国媒体2005年1月1日报道,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 莉· 史密斯,只有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 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专门研究了“巨浪”,堪 称一个小专家。 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穿着 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 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 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 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蒂 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 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 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 滩吞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49张PPT)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49张PPT)

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黄鼠狼是不是偷鸡“专家”?
华东师大生物系的教师,用20年,调查研究,解剖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 有两只吃鸡。
还做了实验:第一天,放鸡、带鱼,只吃带鱼。 第二天,鸡、鸽子和老鼠,吃老鼠。 第五天,活鸡,才拿鸡充饥。 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通过长期实验,为 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
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
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 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启 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的?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 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 “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 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 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3、实践的特点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 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 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小结: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人类基本的 实践活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哪些名言体现了这个哲学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医生在抢 救病人的需要中产生了对输血的认识,在输血实践中出现新
问题促使人们对输血进行不断的尝试和研究,随着认识工具
的完善,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进步,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 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 (1)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研究对象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认识工具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小结】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总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是认识是 基础(实践对认识 具有决定作用)
认识பைடு நூலகம்展的根本动力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最终目的、归宿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 导作用
水流湍急,河水冲击石兽时会形成一个漩涡,河水冲走石兽前
面下方的泥沙,日积月累出现大坑,石兽就会像前倾斜滚动, 几十年后石兽便逆流而上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本身不能自我检验其正确与否,而事物本身也不能告
诉人们谁对谁错,只有将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 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才能明理。而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 于客观的活动,只能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 映了客观事物。
【阅读材料三】 古时候,河北沧州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庙倒塌,庙前一对石
兽滚落河中。几十年后,人们重修寺庙需要打捞石兽,但是从 何处打捞却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应该从河的下游打捞,有的认 为应该从石兽滚落的地方打捞,有的认为应该从河的上游打捞, 你认为应该从哪里打捞,说明理由。
【提示】
石兽是在河的上游找到并打捞上来的。因为此河水中多沙,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课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课件
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 确性的标准,须具 备什么特点?
实践
能够把主观和客 观联系起来 2021/3/13
主观认识
客观结 果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
指导
改造 实践
客观 世界
实践 结果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021/3/13
名言评析实真:践理是性检的验唯认一识标的准
2、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形式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2021/3/13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②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③教师讲课
教育实践
④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生产实践
⑤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⑥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研究
2021/3/13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体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对象
性质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
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 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021/3/13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21/3/13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2021/3/13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为什么把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28张PPT)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2、明确实践的三个特点 3、掌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工人做工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教师讲课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
×
注意 3点:
实践 认识 的主 体
实践的 对象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教材)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教材)

A
7.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 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 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 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人造 或人为的世界”的事实说明( )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人类实践活动
A D、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
思结考:论人:们对实冥践王星是认认识的识变发化表展明的了什动么力哲学
道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 地位提出了质疑
① 人们实践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
全面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 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 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发射 “天宫一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 质不实同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这说明实践主具观有能什动么性特点?
第三组:
探究二:
1、“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 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 点?
社会历史性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
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说:“知屋漏 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意思是(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书本知识比社会实践更重要
√C、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科学家可 以借助太空特殊的环境和空间飞行器的特殊平台,开展许 多地面上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活动,从而推动科学 的发展。这表明
2、《孙子兵法》的产生过 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必修4 优秀教案公开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必修4  优秀教案公开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第三、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最终也来源于实践。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
思 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 的发展。
镜头三:走进科学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 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 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 高。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实么践道是理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新探索和研究
产生
新要求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名言评析:
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练一练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客观是事实存在的,主观是人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所以叫“见之” 。
③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 条件的产物。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②实践有主观能动性 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 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间接经验(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直接经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直接:参与实践
获得认 识 的途 径
间接: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
从此以后,凡遇到病人需动手术时, 华佗就叫病人喝酒来减轻疼痛,可是手术 伤口仍然剧烈疼痛,病人痛苦难忍,只用 白酒来麻醉,仍不理想,华佗一直寻找更 有效的麻醉方法。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促进
新要求
新探索和研究
提供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总之,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 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 性的活动。
对号入座
有目的、有意识的 改造活动 受客观事物及其运 动规律制约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 人的活动 主观能 动性 客观物 质性 社会历 史性
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如何用实践来检验?
认识 指 导 实践 改造 客观 世界 实践 结果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资料 链接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 验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这种震惊世界的中药麻醉药就这样被华佗 在实践求知中发明了,取名为“麻沸散”。 并广泛用于临床各种外科手术中使用,为人 类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演练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
)
A.①②③
C.①④⑤
B.②④⑤
D.①③④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 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 看,其哲学寓意(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 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
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 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 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
(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客
观规律的制约)
2、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客观物质性
实践主体
实践手段 实践对象
探究活动
第二组: 1、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 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 段,发射“天宫一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 同?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主观能动性
2、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探究活动
第三组:
1、“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 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处于一定社会关Biblioteka 中,实践具有社会性2、中国的航天战略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完 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社会历史性
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实践具有历史性
1961年人类首次升 入太空(前苏联)
C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3、“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 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
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
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C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D
名言评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 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实践与认识的趣味案例
古堡擒凶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 近百年来,这古堡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遇难的
事件。凶手是谁呢?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
伤痕。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 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人们 “谈堡色变”,连警方也束手无策,于是贴出 布告重金招贤。
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
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
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
识的根本目的。
注意
认识的来 源和途径

来源(唯一来源)
途径 (直接经验)
实践
亲身实践(直接经验)
书本学习(间接经验)
(间接经验)
小结:知识梳理
几年以后,来了位叫彼特利克的乞丐老人,声 称能破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 鱼网,在古堡的大厅里住下来。他给猴子注射了麻 醉剂,放进张开的鱼网里,自己钻进了大铁箱,手 里紧握网纲。半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 子,只听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彼特利克却不 慌不忙地收紧了鱼网,说:“凶手在此。”点灯一 看,网内竟是一只奇怪的红蝙蝠。原来,它长着象 刚针一样的嘴,扎入动物脑中吸吮脑汁,致其死地。 一个“乞丐”怎么如此神通广大?原来他是剑桥大 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特,研究这种红蝙蝠已有20 多年,早就怀疑古堡中的凶手是吸血红蝙蝠,只是 有待验证罢了。
人 来源 的 动力 认 实践是认 实践及 特点 检验 识 识的 基础 其特点 标准 从 何 目的、归宿 基本形式 而 来
含义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 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 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 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
对象
性质
实践的两层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
现实的存在。
判断:下列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
①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 ④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③ 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
⑤ 教师讲课

× ×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 学生教室里听课 ⑧ 小行星撞击地球
× ×
探究活动
第一组: 1、科学家研制发射“天宫一号” 这一实践 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阅读材料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
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 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 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 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美国)
2004年勇气号登陆 火星(美国)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历史上每一阶段
思考:探索宇宙的实践能单靠一个人来完成吗? 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 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
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材料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 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