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
富的素材,勤加训练,在练习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作文;发散性思维;培养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力度逐渐增强,新的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特别是对学生能力要求
比较高的作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小学阶段,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学习语文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因为这一阶段
的小学生还处在接受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
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其他各项技能,识的积累,并且学会灵活运用这些
知识,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当然,过多的模仿会产生副作用,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模仿绝不仪足简单的重复,而应该形成一种更高要
求的创造。
试论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
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具
体来说,要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
关注日常生活,结合课文,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多阅读,积累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开放思维等,它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
它具有生动、活泼、富有独创性的特点。
小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较狭隘,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答案的千篇一律和作文惊人的相似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深入挖掘教材,努力寻找思维训练点,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表扬、肯定他们的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使学生真正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和呆滞,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他们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一、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即不囿于见闻和现有的结论,不迷信教条,不盲从权威,更不轻易附和一般人的见解;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对众人通常认为完美无缺的结论,能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审查,找出缺欠和不足,加以修正或扬弃,从而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传统陈旧的课堂教学或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教师采用的是师道尊严,我讲你听,我写你记,学生只能循规蹈矩,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敢越雷池一步,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这样的教学环境无疑会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首先,教师应致力于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在课堂教学中变“师道尊严”、“教师权威”为“师生平等”、“以诚相待”。
这样,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宽松和谐,在毫无顾虑、毫无压力的氛围下,才能以愉悦的、自由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才能敢想、敢说、敢做,创新的见解才会不断地涌现出来。
多用激励奖赏的办法,允许不同意见相互争论,培养学生“不惟师”、“不惟书”、“只惟实”的良好学风。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五篇模版)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五篇模版)第一篇: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发散性思维是思维结构的核心,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
它从多角度、多起点、立体地全方位来思考问题,有利于摆脱习惯的禁锢,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一个人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其最终能否成为有创造性人才的一个关键。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
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写出独树一帜的文章,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从培养多向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入手,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提高教师人文素质、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等原则。
【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思维;作文教学;原则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它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更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
发散性思维是思维结构的核心,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
它从多角度、多起点、立体地全方位来思考问题,有利于摆脱习惯的禁锢,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一个人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其最终能否成为有创造性人才的一个关键。
发散思维的培养,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学教学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从发散思维的培养入手。
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善读善写。
”[1]这个“善”字即掌握方法,其核心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
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指人们将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或者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教育中,发散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发散思维的源泉,一个好奇心旺盛的学生会更容易产生创新想法。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具、文物、实物等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探究未知的领域,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帮助学生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或是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式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发散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自主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发散思维需要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到创新性的思考。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吸收和汲取不同的想法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互相启迪,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发散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写作思路拓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写作思路拓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方式和能力,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思维发散能力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一、培养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好奇心是拓展思维的基础,小学生天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探索答案。
例如,可以组织观察实验、让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散的核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提供不同的思考模式:可以通过读故事书、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不同的思考模式和创造性的作品,激发他们寻找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的能力。
2. 启发式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小学生多角度思考,并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3. 创造性游戏和活动:组织创造性的游戏和活动,如拼图、搭积木、DIY等,这些游戏和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手工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拓展思维,如图书馆、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等。
在这些地方,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四、培养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合作与沟通是培养思维发散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1.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让小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2. 演讲和展示:鼓励小学生进行演讲和展示,让他们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学会从他人的反馈和意见中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发散性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发散性思维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能力。
然而,很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陷入思维僵化的困境,缺乏发散性思维。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发散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创造力创造力是发散性思维的核心。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让他们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
同时,也可以开展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在写作中展现出发散性思维。
二、拓宽知识面拓宽知识面是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文学、科学、历史等领域的作品。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在写作中运用多样的知识,展现出发散性思维。
三、培养思维灵活性思维灵活性是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想法和解决方案。
此外,还可以进行逻辑推理游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灵活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写作中展现出发散性思维。
四、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思维习惯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至关重要。
为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解决办法,而不是依赖他人。
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培养他们的思维广度。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记录思考过程的习惯,通过写日记、做思维导图等方式,让他们能够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学生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浅论
关键词:小学作文;发散性思维;训练策略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学生对于作文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与抵触心理,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再加之作文一直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此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善作文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接受与喜欢的方式开展写作,让学生在思考与创新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以往写作过程中思考模式固定、僵化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写作,展现出写作角度的多元化与创新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较为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作文思想与模式来展开写作,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作文写作,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完全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时会用一种规范化的作文模式来约束学生,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还会让他们对于作文存在严重的学习排斥心理,认为写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同时,教师只是机械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内容,完全抑制了学生的童心与个性的发挥,更导致学生缺乏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与自主性,无法对事物有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作文课堂成为束缚学生发散思维的场所,致使个别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完全是“记流水账”。
而且,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模式较为单一,平时开展的一些作文教学活动也严重缺乏趣味性与开放性,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完全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二)作文教学模式较为成人化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存在作文教学模式较为成人化的问题。
个别教师可能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要比学生强,自己习惯于成为学生作文写作的主导者,无论是作文教学的教案设计,还是教学过程活动的模式,教师都会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对作文进行思考与构思,致使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完全被束缚在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认为这是理想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无法理解与接受的。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发散性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发散性思维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小学阶段,作文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发散性思维,以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和提高创造力。
一、提供多样的作文主题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作文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开放性的主题,如“自由”、“童年回忆”、“未来世界”等,鼓励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思维灵活性,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二、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发散思考。
例如,在给学生布置作文任务后,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讨论,让学生分析、思考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提出独特的见解。
这种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其作文更具创造性和独特性。
三、鼓励多样的表达方式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还可以通过绘画、演讲、歌曲等多种方式展示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如绘制图画、创作歌曲或朗诵等,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多样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发挥创造性思维,开阔思维边界。
四、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并鼓励他们尝试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对作文的评价,更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过于严苛地批评错误之处。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五、开展创意写作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意写作活动,如作文比赛、写作展览等。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比较,学生可以从中学习他人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拓宽自己的思维路径和创作思路。
此外,作文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作文创作的兴趣。
六、关注作文过程,注重思维培养在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时,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作文的结果,还要注重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中的思维发散
小学生作文中的思维发散思维是人类大脑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过程,发散思维指的是从某个点出发,展开联想、发散思考,寻找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生作文中,思维发散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
一、引言在小学生作文中,思维发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文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感受的重要途径,而发散思维能够让他们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充满独特的观点和想象力。
二、培养创造力1.鼓励多样观点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不仅让他们了解到问题的多重解释,还可以培养他们审视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一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题目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比如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个人责任等。
2.提供广泛的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包括图片、故事和实际问题。
这些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事物。
通过观察和阅读,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创作灵感,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三、拓宽思维边界1.启发问题解决能力思维发散不仅仅局限于作文中,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启发式问题解决方法,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找到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锻炼逻辑思维思维发散和逻辑思维并不矛盾。
相反,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够为逻辑思维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创造力。
通过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清思路,使作文更加条理清晰。
四、如何培养思维发散能力1.游戏和创意活动游戏和创意活动是培养思维发散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以一幅图片为基础,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作。
这样的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多元化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关键。
通过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和思想的碰撞,从而开阔视野,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五、总结小学生作文中的思维发散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
小学生作文的思维发散
小学生作文的思维发散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作文写作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思维的发散能力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思维发散的重要性、提升小学生作文思维发散的方法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培养思维发散的重要性思维发散是指由一个特定的点开始,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点出发进行联想和推理的能力。
在小学生作文中,思维发散能力是开拓想象力、丰富内容的关键。
通过培养思维发散,小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丰富的内容,使作文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提升小学生作文思维发散的方法1. 读书积累:阅读是培养思维发散的重要途径。
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通过阅读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书籍,可以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的边界,激发创作灵感。
2. 训练观察力:培养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
可以通过带他们参观博物馆、进行户外实地考察等方式,让他们从观察对象的外观、特征、用途等方面展开思考。
3. 多角度思考:鼓励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并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4. 创意活动:组织小学生进行一些创意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
在活动中可以提供一些开放式的任务,让小学生自由发挥创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三、思维发散的实践意义提升小学生作文思维发散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提高作文水平:思维发散能力的提升,会使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能够丰富内容,展开思考,使作文更具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2. 培养创造力:思维发散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思维发散的训练,小学生可以培养出独特的创新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3. 拓宽思维边界:思维发散的实践有助于小学生拓展思维的边界,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对于他们的整体发展非常有益。
总结起来,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至关重要。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因范红庭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愈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为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中应从多个方面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希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作文;发散性思维;培养发散思维模式是对我们传统思维模式的突破,它要求学生克服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如何在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发散思维,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迁移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小学高年级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了探究欲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模仿一切外界事物来满足他们的求知心理。
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小学高年级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改变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念和方式,给予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模仿和迁移写作的实践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模仿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写作任务,让学生以父母对我们的爱为主题,模仿我们之前学过的慈母情深这一篇课文展开模仿写作,让学生学习和模仿课文所使用的创作手法,作者是如何将父母对我们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迁移,从而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作文写作技巧和能力的目的。
再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的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这一篇课文的第二段的内容,在学生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和探究之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这一篇课文之中,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手法和技巧来描述威尼斯的小艇的奇特?这一段当中哪一些词直接地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让学生对这一些词汇和段落进行标注。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思维发散是指从一个点出发,产生多个点,从一个想法扩展出多个想法的过程。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培养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思维发散能力的基石。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问题、故事引入、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生物课上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猪会生病?”这样的问题会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寻找答案的动力。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各种主题的书籍、丰富多样的图片、视频和实物等。
通过多样化的材料,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开阔的视野和创造力。
三、鼓励多元化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四个等大的小正方形?”学生可以用画图、剪纸等多种方式来思考解决方案。
通过鼓励多元化思考,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思维发散的核心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辩论、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学音乐?”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五、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六、提供时间和空间培养思维发散能力需要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创造。
在安排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学习和思考。
结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浅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浅析摘要:逻辑思维的本质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发散思维和集中逻辑思维融合形成的,其中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
发散思维,又称异质逻辑思维,它促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构思、具体分析和综合,最终圆满地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不会受到课本基础知识的束缚和限制,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很可能有新颖的观点,独树一帜。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生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提高教材内容的范围,尝试多方面塑造学生的发散思维,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发散性思维;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创新发展和思维锻炼中起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效果很好,文章以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探讨了在课堂上塑造学生发散思维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此加以阐述。
一、发散性思维概述发散性思维是人思维方式当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其也被称为扩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是指人在产生思维活动时,能够根据其中的一个思维点或一个内容进行扩展性的思考后连续,让自己的思维呈一种发散性的状态放射出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具备发散思维能力,但不同人的发散思维水平会存在差异,其中发散思维能力越强的人,思维活跃力越高,想象力越丰富。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重要工作目标。
在该目标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教师需要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他们应具备的发散思维更多侧重在学习方面。
例如,教师说出“苹果”,学生的思维可以从苹果发散到苹果汁、苹果派、苹果树,再到牛顿、智能手机品牌、平安果、红富士等,这就是学生发散思维的最典型表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策略也略有不同,如数学学科的发散思维注重“一题多解”,而语文学科的发散思维则主要表现在“一物多用”“一事多写”等方面。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具体策略(一)循序渐进拓展,萌生发散思维学生和新事物之间的实践差距通常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理解和感知问题,保持发散和直觉逻辑思维等习惯是形成发散思维的主要前提。
小学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路径的探讨
小学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路径的探讨摘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作文题目展开想象,打开写作思路;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内容,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创设语言表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教学更加合理、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发散性思维;想象能力写作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思维是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运动,教师要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写作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围绕作文题目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习作题目,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设计灵活多变的题目,引导学生思维向四周发散,对作文题目进行具体地分析,细致、全面地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题目有关的情况。
由于学生的成长经历、认知水平不同,对事物思考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对题目的想象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看法,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构思多元化的写作思路和立意,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基础[1]。
其次,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展想象。
优秀的文章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在写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从生活中获得灵感。
如在《海底两万里》中,虽然书中的内容是作者虚构的,但与现实生活脱不开联系,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太空生活”为题展开想象,想象太空生活是怎样的,与地球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想象思考,发散思维,以全新的角度探究作文立意,使艺术高于生活。
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小学生具体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将学生置于情境中,让学生切身体验,在情境中获得感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驱动下集中注意力学习。
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
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
因为光有语文表达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有较为清晰的思维能力,才能在作文中表达更加深刻的内容,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一起来浅谈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能够从一个点出发,同时想到众多相关或无关的点,思维上面的联想能力强、跳跃性强,有时能从常规的角度出发,开拓出新颖而有黄女士的思路和视角,既可以让作文的内容更丰富、有趣,又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灵活、敏捷,更好地实现文学素养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主题联想法:要求学生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主题上,同时还需要从这一主题出发,不停地联想下去,不断地进一步扩展。
2、对比分析法:让学生观察一些相关的事物,比如车和叶子,让他们从这些事物中找出其中的共性和不同之处,从而教会他们如何把思维发散开来。
二、归纳思维归纳思维是指能够从大量具体的怎么样推断出普遍规律的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轻松地归纳出文章中的主题、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的主旨等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要点,还可以训练学生片面的汉语运用能力,为学生的华文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1、以小见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细节来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个学科中的大问题,让学生从细节中查找大的规律。
比如,在复习故事的同时,让学生从人物性格、事件情节、语言表现、情感描写等小细节中,进一步发现故事中的主题。
2、知识链接: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认识,发现更广泛的规律。
比如,在写议论文时,对比不同议论文的写法,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推理思维推理思维是指在一定前提和规则的情况下,根据提供的信息对未知事物进行推理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时会遇到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生活閱历和实践经验,导致思维能力差,以致于写作时常常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缺少真情实感。
鉴于此,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思维能力是写作的前提与基础。
因此,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要紧扣教材内容,教学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生克服困难、跨越各种写作障碍的主要动力。
因此,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逐步推进各项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作文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例如,结合不同的作文教学需求采用合作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任务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从而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如指导写作“猜猜他是谁”时,就可运用游戏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有趣、生动的教学元素,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二、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三、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过于注重作文格式,忽略了引入生活化元素。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和真情实感都来源于生活,如果脱离这一写作源泉,势必会陷入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创设各种生活化场景,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写作,让作文富有真情实感。
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阅历,并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提高写作水平;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具有代表性的生活事例、生活情境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应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旨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则1. 建立创新思维的环境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发挥,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寻找问题、重现现象、解决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升。
2. 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语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达,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包容,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阅读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因为读书可以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坚定思想,甚至可以帮助孩子从退缩的状态中走出来。
3. 以事实为依据,拒绝死记硬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该强调实际操作,让学生不停的尝试,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思路,不断优化自己的表达方式。
同时,切勿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
二、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1. 培养学生分析潜力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现实问题有更好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从各个方面深入分析并探究这个问题。
建议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探究问题的深入本质,从而加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日常学习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显得比较依赖老师的指引,即使是在解决问题时,也希望有一个明确的解题步骤。
这样的学生虽然能够获得解答,但其思维逻辑性却难以提高。
因此,建议教师针对这类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能够对问题的推理和判断更加自如和熟练。
浅谈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措并举开展园本培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孙佳龙(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中心幼儿园湖北保康441611)【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5-02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想”等方式。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为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学习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先复习几种常见的整数运算定律,再出示几道小数题,引导学生自由进行运算,再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问题引入”、“趣味性引入”、“讲小故事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多层次、多角度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打破思维定势,而从不同角度———即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他们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
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上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需要实行多种解答方案的分析、优选,对问题的探究都会提出不同的假想,得出不同的见解。
例如,让一年级学生说出带有“木”部的字,他们不但说出“松、机、树”,还会说出“李、朵、本、休”等字。
可见小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现成答案的束缚,发散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对小学生发散思维实行培养,使其发散思维水平得到发展。
下面我就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
一、在字词句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水平。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重点。
教学字词除了能达到“见形而知晓音义,闻音而忆起形义,表义而再现形音”的要求外,还应增强发散思维水平的培养。
比如:练习给“方、元、青”字加上偏旁部首,看是什么字。
练习前,启发学生加偏旁时可从上、下、左、右的部位实行考虑。
学生就能联系旧知识,对字的形体结构实行不同的组合。
给“方”字加偏旁后,能够组成“访、房、芳、放”等字。
字词教学训练思维还能够实行“一字组多词”、“换偏旁组新字”等方式,多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而且还巩固了识字率,提升了识字质量。
句子教学也是低年级教学重点。
在掌握了一定字词后,学生要懂得用字词合成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意思、阐明见解、交流信息。
学生明确了句子概念以后,能够通过以下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1)、用词造句;(2)、补充句子;(3)、扩展简短的句子。
还能够训练用一些词语组成不同的句子,如:老师写了“猴子、是、玉米、的、摘下”这几个词,学生思考了一会,老师检查时发现组成了以下句子:(1)、猴子摘下的是玉米。
(2)、玉米是猴子摘子的。
(3)、摘下玉米的是猴子。
通过练习学生就会明白:同样的词语,能够组成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小学生发散思维水平。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够巩固和提升识字质量,为作文打下基础,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亚东二小刘雪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活动过程。
它是先天潜在的,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和发展的。
是人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心理活动和心灵感应方式,其能量之大,领域之广,产生的效果丰硕无比。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教育创新。
把作文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极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上,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知识,学习写作技巧,拓展写作领域,挖掘写作的潜力、发现写作的新角度,实现创新性作文活动,努力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为他们将来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根据小学生的现有年龄特征和心理感悟能力笔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培养和实施的。
一、创设情感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谓的情感氛围,就是教师在每次作文辅导之时,利用自然环境、语言表述、多媒体投影等不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写作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去亲自目睹、感受、体验,诱惑他们产生好玩心、好奇心。
赋之于情感,然后在浓浓的情感驱使下,使他们的注意力注意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上,教师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因势利导,要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仔细地观察“像什么”或“怎么样”然后让他们细细地品味,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以致于达到兴致勃勃的境地,因而他们的真实感受就会由心而发,产生了顿悟中的灵感:“好美、好动人……我要把它记下来。
”这样写作的主观愿望就以形成。
比如在《春雪》习作指导课上。
当得知上午有中到大雪时,首先组织学生集体观察雪前的天气情况,天空中什么样的景色?风向如何?山川、树木、村庄在这样的天气之下都是什么样子?此时的天气情况你都可以用哪些学过的词语和成语来描绘它?雪下了让学生置身于雪花飞舞之中,看雪花是怎样从天空中散落下来的,它几个瓣、像什么?打你们的脸上都有哪些感受?……雪后重新组织学生雪地观察……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因而就出现了“雪花仙子撒着欢、打着旋降落人间”拟人美句的产生和“千里雪域、银装素裹”的正确引用,四年级学生通过雪景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无论从记叙顺序到中心内容,从语言表达到用词美化都体现出学生自我做主,自我展示的心灵反应————即良好的写作兴趣。
二、激活写作内容,拓宽写作角度。
激活写作内容实际上就是焕发写作内容的活力。
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为起点正确引导他们去挖掘自己喜欢的写作角度。
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角度中去施展自己的写作才能,想写什么就些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完全由自己做主,不任何的约束和限制,驾好自己的写作快车,在理想的境界中自由的翱翔!以满足自己心灵的向往。
例如“在20年后的我”命题作文辅导中,首先询问每个学生长大以后想干什么?等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加以综合点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20年后干成的大事业后完整地记录
来,写具体、写详细、写得有声有色……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敞开心扉,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奇思异想……在一个小时的练写活动中,四年级一班33
名学生出现了33个自我,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各领风骚,独具一格。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超过了600字,其内容丰富多彩。
过去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不见了,无话可说“流水账”的皮带作文(字数少)不翼而飞。
学生们思路开阔,倾吐了自己对20年后美好生活的向往……虽说学生从文采上不算完美,但其价值很有发展前途。
激活写作内容,拓宽写作角度,真正体现学生自主作文的教学原则。
它不但可以完成对学生统一目标的培养,而且照顾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的写作自主权,真正做到了学生定向思维培养和多项思维培养的和谐统一。
三、挖掘写作潜力、启发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创造思维的核心。
它是在想象的基础之上而迸发出来的闪光火花,将其正确地运用到小学的作文教学之中,就是让学生面对着作文的题目和写作内容的要求,向新一层的想象中探究,去揭开表面面纱,去寻找事物内部本质的东西,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自己应该如何把它表述出来?写出自己对其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啊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四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辅导中笔者就挖掘了材料的潜力,力求创新意识的启发。
这是看图作文,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当时的上海南站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的一片狼藉,地板上坐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孩在哇哇大哭……教师在启发时就着意思引导学生去想:(1)小孩为什么哭?(2)他的父母在哪里?(3)当时法生了什么事情?(4)这个小孩后来命运如何?(5)事情发生以后上海人民有什么反应?(6)你有什么样的感想?……一系列的思考问题出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着老师留的思考题,按一定的顺序思考下去,因而众多的故事画面子他们的脑中产生了,使他们挥笔直叙。
孩子的命运:其一、日本鬼子的飞机又回来了,罪恶的炸弹再一次投向了上海南站,顷刻之间此地变成了瓦砾和废墟……可恨的日本鬼子我真想一刀宰了你。
其二、孩子被好心人抱走了,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优秀的飞行员,天天驾驶着飞机在祖国的蓝天上飞翔,保卫家园,维护着祖国的安全再不受侵犯,每当飞过上海南站时,他都要多飞上两周,表示对父母和死难者的哀悼,对侵略者的痛骂。
其三……其四……众多的故事情节跃然纸上,形成了写作内容的创新,拓展了看图作文的思路。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写作效果。
这种挖掘潜力的写作指导,扩大了原来写作内容的外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心愿得到了实现。
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训练中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受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素质等先决条件的限制,处理不当则会引起强烈的负面作用,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样不但小学生整体写作训练不能实现,而且会无意中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以至于产生厌恶作文的反感情绪。
那么一切写作能力的培养就会前功尽弃。
这是千万要不得的。
如何正确处理好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素质的关系。
把握培养的尺寸。
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创设氛围要恰到好处
要想使学生置身于写作意境之中,创设的氛围要真实具体,千万不要虚拟魔幻,给学生造成假象,使学生不能产生真情实感。
二、一切为了学生服务。
学生在备好材料、习作初稿时,教师要精心细致地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立意、选材,结构是否符合习作的要求,又要有一点一滴的发现,对于与众不同
的、新奇的、有创新意识的,要及时地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肯定。
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对于较差的学生一方面要耐心细致指导他们思维,另一方面,按不同的顺序提示他们的写作方法,帮助他们由片段到章节有机结合,最后成文。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习作思维能力,就必须坚持习作课堂开放。
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实践活动丰富开展的作文教育体系。
彻底地改变过去封闭式的作文教学———闭门造车。
让学生面向自然,去感悟接受社会生活,了解实情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乐趣,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的素材。
同时教师要从写作顺序上加以正确引导,合理地组织材料,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词语遣词造句、联句成段、组段成篇,用自己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注重学生自主的写作权。
“自主”是兴趣的动力、创新的前提。
没有自主就谈不上爱好的创新,更加谈不上发散思维的形成。
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必须下放权力在大前提的训练中实行分支自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循序善诱,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构思、谋篇布局,写出适合自己口味的作文,坚持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不能干涉学生的想法和写法,只能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写作条件和空间,鼓励他们多方位的创新立意,完成任务。
五、合理评析、反馈修改
每次习作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欣赏评析。
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发散思维点,化零归一,进行系统的讲评和指导,点出创新文段,组织学生进行欣赏阅读,号召大家向其学习。
与此同时动员学生将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然后进行拓展练写“看你的文章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能向什么方向拓展?你想到了哪个角度,再试试!”学生在这样的引导启发下,再次动笔,进行叙写和补写,填补内容。
这样就会使原来练写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美。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要想通过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内含着许多潜存因素,笔者的探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同仁在作文教学的实践活动,深入研究,不断摸索,求之有效,使之推广,走出一条适合现代小学作文的成功之路,为普及祖国的语言文字造就社会有用之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