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解决对策——以“探究馒头在口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法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 年第 9 期
骤完成实验,只要加入碘液的一支试管变蓝,另 一支不变蓝,实验就算大功告成。 学生看到了 实验的现象,知道了实验的结论,其实根本没有 真正体验到探究性实验的过程,对实验的设计 和现象的分析一无所知。 这样的教学设计违背 了课改理念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思想,很难培 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
邵永刚,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讨,供同仁们在日常教学中参考和运用。
一、合作目标不明确,实验目的将遥 不可及
在生物实验中,首要任务就是介绍实验的 目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开展本次实验,最终 要达到何种目的。 而有些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 间,忽略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和用具的介 绍,直接让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开展实 验,甚至把探究性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根本没 有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 有些实验是学生 很难单独完成的,更达不到实验教学的要求,严 重时会导致实验失败。
例如,在研究唾液的分泌和牙齿的咀嚼、舌 — 50 —
头的搅拌两个变量时,要求学生掌握探究实验 的原则,必须要设计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 有关唾液的分泌这个变量学生能很好理解,先 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一支试管 中加入适量清水,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唾 液,其他的量保持一致。 而有关牙齿的咀嚼和 舌头的搅拌明明是两个变量,为什么实验中把 它们考虑成一个变量呢? 小组成员首先自己要 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之后再与小组其他成员进 行探讨和交流。 由于教师给的时间太少,小组 合作只能完成唾液这一变量的实验设计,没有 时间来完成后一个变量的实验设计。 然而后一 个变量的研究,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深度思维,以 及实验设计的创新性。
2019 年第 9 期
教育与装备研究
课程教法
生物实验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及解决对策
———以“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为例
邵永刚
摘 要:为了贯彻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并发挥团 队合作和创新精神,中学生物教师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生物实验课堂中,组建学 习小组,成员间合理分工,有序完成各项探究实验。 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也 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 结合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了生物 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生物实验;教学误区;解决对策
为了让 学 生 真 正 体 验 到 探 究 性 实 验 的 过 程,实验前应该明确告诉学生本节实验课的学 习目标: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过程; ②学会设计和改进探究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 设。 其中第二点才是本节实验课的重点和难 点,是要教会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六个步骤:提出 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和表达交流。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 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 实验步骤做适当修改,例如在取唾液阶段,学生 都不愿意用烧杯收集唾液,感觉比较恶心和不 卫生。 有小组经过探讨后,提出用医用棉签收 集唾液。 把棉签放入口腔的舌头下,让棉签吸 足唾液,然后把棉签直接插入放有馒头块的试 管中;再倒入少量清水,用棉签把馒头块搅拌成 碎屑,使之充分与唾液混合。 通过对实验的改 进,简化了实验操作步骤,并且使实验效果更加 明显。 小组成员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通力合 作,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完成了本次实验的探究过程。
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之前应该留出足 够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互帮互助、集思 广益,充分发表个人的看法。 教师需要深入到 小组中间,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随时把握学 习进度,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研 究中的困难。 例如有学生问为什么把牙齿的咀 嚼和舌头的搅拌看成一个变量时,教师可以耐 心的给予引导。 馒头在口腔中被牙齿咀嚼、舌 头搅拌后,最终会出现什么变化? 学生会想到 馒头块会变成碎屑,与唾液混合成食团。 馒头 碎屑变成食团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学生就能 想到馒头会被唾液消化成其他物质,这样有利 于对馒头的消化。 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成员 的探讨,学生们知道了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原来是使馒头块与唾液充分的混合,它们之间 是相互配合作用的,因此看做一个整体,即是一 个变量。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要有意 识地鼓励他们,给他们参与的机会,给他们思考 和讨论的时间。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 智慧,小组成员间才有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设 计出完善的实验方案,体现团队合作的优势。
二、合作时间不充裕,实验教学将流 于形式
小组成员通过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 问题,提出了许多的假设。 之后就是设计实验, 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教师为了节省课堂 时间,没有给小组独立思考的时间,或者给予的 时间根本无法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如小组 成员还没有进入讨论的状态,没有统一的结论, 教师就叫停了小组讨论,匆忙进行总结,展示实 验设计步骤。 还有些教师仅挑些优秀的学生, 让其汇报实验设计,只要他们能说出来,就等同 于全班学生都会了。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同 虚设,根本起不到团队合作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之前,有些教师首先让学生咀嚼馒头块,要 求学生细嚼慢咽,体验馒头块在口腔中的变化。 有学生就提出能感觉到甜味,教师随即说出口 腔中的唾液会使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因此能感觉到甜味。 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 件直接展示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严格按照步
— 49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实验教 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 如何提高实验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作为 一线生物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 性是提高实验教学的必由之路,而小组合作学 习是大部分教师的首选之路。 在义务教育生物 学课程标准( 2011 版) 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倡导 的探究性学习中指出,要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 。 在普通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版) 学科核心素养 之一科学探究中,也明确提到要学生乐于并善 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2] 。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 式运用于生物探究性实验中能使课堂教学更加 有序和高效开展,把因材施教落实到实验教学 活动中。 但从目前的生物实验课堂来看,小组 合作学习大多数是表面轰轰烈烈,而没有达到 深度合作学习的目的。 下面就生物实验教学小 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