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剃头令到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初中作文理发春秋

初中作文理发春秋
辛亥革命后,人们不再留长辫而留短发,故 使剃头行当发生了极大变化,并促进了理发业新的发 展,剃头担子纷纷转向“厂子铺”来。这“厂子铺” 在门面的东西两面安有靠背椅子,对面壁头上挂起方 镜,原来是青布蓝布的围帕,改成“漂白洋布”的转 单。洗脸盆是苏白铜的或“洋瓷盆”,热天还在天花板
上挂几排木框架,中间夹一排葵扇拴上麻绳,由小徒 弟来回拉动扇风纳凉,一般人叫它“土电扇”;还请写 好字的人写招牌,什么“喜来剃头铺”“正容厂子铺” 等等;并招请高手剃头司务做活路,收入按主六客四 的“四六开”分帐。这种规模和气派自然比剃头担子 大得多,因此生意也十分兴隆。
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组织洪门开“金 台山”结盟反清,七十二行都可入盟,惟有“剃头匠” 一行,因为他们帮助清统治者强迫汉族人剃发,便拒 绝他们加入洪门和袍哥组织。
直到这种剃头担子完成清统治者给他们的任 务后,剃头匠们自认“有功”,仍以此担为营业设施, 只不过把刁斗上的“奉旨剃发”的布诏去掉,换上一 面镜子。一般人习以为常仍叫他们“待诏”。后来这种 剃头担子有的不再串街,开始在固定地方营业,并形 成集中地段。
理发春秋
理发这个行业,在我国已存在了好几百年。 明朝时候,男子都是束发,用金银铜质或玉 石琢成的各式簪子别起像道士一样。胡须任其自然生 长;已婚女子挽发髻;未婚姑娘绾笄于头的左右角部。 讲卫生时散开头发梳洗而已。社会上并无理发行业, 不过佛教和尚和比丘尼必须剃成光头,是佛教所谓的 除去烦恼才能六根清净,同时也是便于烧疤受戒。这 个工作是由寺庙里的八大执事之一的“维那”担任, 叫“剃度”。从时间上推算,这可推到汉唐以至两晋了。 相传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1624),太子头 上生疮,诏御医诊治,须剃去溃脓处头发才好敷药治 疗。御医遵于礼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不

近代史小组课题-曾国藩

近代史小组课题-曾国藩

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 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 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 “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在法国的 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 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 人,充军流 张光藻、 刘杰被革职充军 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 人 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 知县刘杰 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 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 万两银,并由崇 万两银 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 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 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 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 全国朝野的唾骂,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 全国朝野的唾骂,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 夸耀其功名的匾额砸烂焚毁。 馆夸耀其功名的匾额砸烂焚毁。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 能静居日记》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 赵烈文 京城破:「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 京城破:「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 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 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 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 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 刀……」。 」。 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 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 曾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 曾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 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 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 亦为从来罕见之事」。曾国藩处死李秀成 」。曾国藩处死李秀成, 亦为从来罕见之事」。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是为杀人 灭口。 灭口。

曾国潘反面评价

曾国潘反面评价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

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偶。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力,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党人斥为“开就地正法之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对曾国藩等封建时期的人物大加斥责。

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曾国藩已患重病,李扬帆认为“曾国藩实际上死于处理天津教案导致的精神打击。

在如履薄冰的对外关系处理中,他的忠、信、笃、敬四字秘诀,未能挽救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

”••曾国藩也是心狠手辣之军事家,他在家书中即自称“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为悔”。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

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

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当时金陵士大夫有隐语:“昨夜诸侯今庶人,江宁民家尽死人!”(昨夜诸侯今庶人,指“曾”为“国藩”)。

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形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攻打南京时,屠杀平民无数。

•“汉奸”和“刽子手”是范文澜对曾国藩的基本评价,他这一认识出自谭嗣同和孙中山等抗清志士,结合曾国藩的一生,范老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范老称曾国藩为“汉奸”的理由。

范文澜说:“曾国藩是被清廷付与大权的第一人,因为他以血腥的手腕暂时扑灭了汉族人民的大反抗,暂时丞救了清朝的大危机。

”“曾国藩从此不但与清皇帝更亲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且与外国侵略者也结合在一起,厉行所谓‘安内攘外’,终于将太平天国的革命火焰淹没在几千万人民的血泊之中。

剃头匠的历史

剃头匠的历史

剃头匠的历史剃头匠这一历史起源,最早应溯及古代的汉朝,到了南北朝,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理发剃面,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

宋朝时期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

那时,对理发师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宋代时,私家理发业已形成了规模。

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而且也有了行会,理发行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明朝时期,由于社会活动增多,人们便注重自己的形象。

理发业空前发达。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明令剪辫。

汉族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的考验。

从此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

古时,无论男女都蓄发、扎辫子,同时也很封建、迷信地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可随便的剔除之。

故过去人们所谓的剃头就是沐发和梳篦。

也就是说,洗过头后,主要用梳子及篦子,梳理整饰一番,除了辫子过长需修理或刮脸(修面)外,一般是用不上刀具之类的工具的,所以从前剃头也叫“梳栉”、“篦头”。

到了清朝末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

规定,男子一律剪掉辫子。

剃头行业这才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也正儿八经有了“剃头匠”这个称谓,有的地方管剃头还叫“剪头”、“理头”、“推头”等。

剃头的从业者中,除了部分人寻有固定的门面做营业点外,还有一部分人整日挑着担子,四处营生,即我们所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当事人。

起初,这部分人主要肩着担子,依靠步行,游走江湖。

后来,有了自行车,他们就将担子位移,转到了自行车后座的专用托架上。

如此,人轻松了,工作效率也大为提高。

再往后,电动车又取代了自行车,但剃头匠却很难得一见了,偶尔见到,也都是上了年纪或早到了退休年纪的老师傅。

扩展资料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

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

理发的工匠称为理发师,古时候称作待诏、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等。

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

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史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史

通过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服饰与文化的变迁。

我们可以认识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

诸如穿鞋戴帽,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行为,但在近代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代先辈思想启蒙的先声,生活方式国际化的滥觞。

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到国家的积弱是由于民智不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裹足成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两大公害。

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

如果说禁烟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旧习,波及千家万户。

19世纪末兴起男子剪辫子的风潮,成为维新运动和民族革命的动员号召。

反对女子裹足和男子留辫子,必然推动鞋帽服饰的改革。

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裾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

剪辫子与留辫子,从上到下分成两大派。

主留的固然有上层的冥顽派,而下层民众尤其是闭塞的农村反剪的势力更大,辫子尽管不是汉族的装束,但已通行了几百年,由长期生活积淀形成的心理习惯已经积重难返。

有的为失去辫子哭泣的、骂娘的、呼妈的形形色色,有的自发组织保辫会进行抗议,甚至发生罢市。

主剪的更把这一行动视为支持革命的召唤,到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高潮,人们欢欣鼓舞地选吉日,拜祖宗,放爆竹,剪辫子。

有的地方“辫子”还成为一句骂人话,要说一句“你这人真是辫子! ”如同被骂“不是东西”。

对辫子的态度,是非荣辱的两极对立和迅速转化,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起伏激荡。

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

孙中山还提出“适於卫生,便於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

历史趣谈未彻底的辛亥革命 所做到的仅是剪了辫子倒了皇帝

历史趣谈未彻底的辛亥革命 所做到的仅是剪了辫子倒了皇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未彻底的辛亥革命所做到的仅是剪了辫子倒了皇帝导语:“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辞,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辞,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辫子的命。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

从秦始皇到宣统,在2132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历史是同皇帝联系在一起的。

1902年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因而力贬“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的古典史学,倡导“史界革命”,重建近代新史学。

“五四”以后,更多的人看到这一点,并予以抨击。

但在“天下者主一人之天下”的中世纪中国,在皇权观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

辫子本是女人的一种风俗习惯,而非“汉官威仪”的应有之物。

但随着满族的兴起和努尔哈赤的向外拓展,留辫与不留辫,遂由风习问题一变而为满汉民族间的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地强迫汉人剃发留辫。

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抗者“杀无赦”。

当时不但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中原汉人自古注重冠服,“披发左衽”是最不能忍受的奇耻大辱,更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剃发留辫违背了汉民族多年来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也因此演化成了满、汉之间的生活常识分享。

汉服的传承与发展历程(同袍必读系列)

汉服的传承与发展历程(同袍必读系列)

汉服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清朝剃发易服,禁穿汉服,满洲旗装马褂由此普及,唐装、中装徒有其名【汉服运动–同袍必读系列】………………………………………………(一)、汉服才是中国人的传统服饰,现在所谓的“唐装”“中装”其实就是满清旗装马褂的变种汉服,是中国华夏族(汉族先民)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华夏衣冠、汉装、华服,主要是指公元17世纪中叶之前,华夏族(汉族先民)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服装饰体系,即明末清初以前汉人所着的、具有浓郁汉族民族风格的一系列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汉服历史悠久,自商周时期到明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汉族的服饰制度没有大的改变,华夏族(汉人)一直穿着汉服。

一直到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初年,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

汉服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传承到明代,连绵三四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汉服自身内部体系非常完备,历经千年的发展,服制成熟,不仅本身种类丰富而且配饰是也非常繁多丰富。

汉服的款式、形制、用料、剪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

在中国传统社会,衣冠服饰被视为“治天下”之道。

“黄帝、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

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儒教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

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

汉服象征着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汉服还通过儒家和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东亚各国,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国的民族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日本、韩国、朝鲜的民族服装更是直接从汉服演变而来。

剪辫子的故事

剪辫子的故事

剪辫子的故事剪辫子并非始于辛亥革命满族剃光前额留辫子,是为了防止在策马奔腾时头发盖住眼睛,挡住视线,这是草原生活的实际需要。

可是到了工业社会,辫子就成为累赘了,辫子往往会卷进机器,使人丧命。

1898年开办的“北洋硝皮公司”,为了防止事故,工人一律剪辫子,下班出厂,则戴上假辫子,以避革命党之嫌疑。

蓄辫子满人睡姿鸦片战争爆发,西风东渐,尽管有先进人士明知蓄辫之陋弊,称之为“满洲辫”,但莫说国人,即便是海外侨民也少有剪辫者。

据《郭嵩焘日记》1876年(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记载:郭嵩焘航海多时,来到英国伦敦就任大清国的驻英公使。

到岸当日,旅英华侨伍廷芳前来清国大使馆拜见。

当时,伍廷芳已经在英国伦敦当了三年的执业律师了,终日西装革履,但是,伍廷芳仍然留着长长的头发。

郭嵩焘问他:“你留这么长的头发干什么?”伍廷芳回答说:“将来若有回中国的一天,我把长头发一扎,就成一条辫子了。

作两手准备嘛!”1904年秋,传闻政府将允许剪辫。

次年6月,新编陆军为方便戴军帽,将发辫剪去一束,天津的警察也“剪去发辫三分之一”,剪辫风气逐步抬头,社会上则有赞有弹,反对者不在少数。

保皇守旧分子甚至表示“吾头可断,辫不可剪”。

据国军将领李品仙回忆;1909年,广西陆军小学全体学生,突然集体剪掉了辫子。

广西巡抚张鸣歧获悉,装模作样地训斥学生:“你们必须给我重新留回辫子。

”当时的学生,根本没把张鸣歧的申令当回事,没有一个人留回辫子。

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广东也是最早剪辫的省份之一,广东成立了“华服剪发会”,由粤商何乐琴发起,决定从1910年12月31日起全体会员一齐剪辫。

1911年1月15日,由曾任清朝侍郎、驻美大臣的粤人伍廷芳在上海提倡剪辫,时有4万多人参加剪辫大会,会场中间设有高台,周围为义务剪发处,10多个理发师持刀而待,现场只闻拍掌声、叫好声、剪刀声、被剪者相互道贺声一片,当日剪辫者有千余人。

在香港,1911年2月,有11000多个华人剪去了辫子。

李逵是什么鸟好汉

李逵是什么鸟好汉

鱼 , “ 的是 我 的 ;你 的 也是 我 的 ” ,他 不 我 仅 放 跑 了人 家 的活 鱼 ,而 且动 手 打人 。 ( 第
三十八 回 )从这点看 ,他 与东京街头的 “ 没毛 大虫牛二”毫无 区别 。只不过牛二死在杨志刀 下 ,李 逵却 被宋 江 宠爱 有 加 。 四柳 村 的狄 太 公 ,女儿与他人勾搭 ,虽 属不贤 ,罪不致死 。 李 逵 以为狄家捉鬼 为名 ,两个青年男女 ,不仅
不外 乎他出身雇农 ,性格粗 直 ,动辄 “ 杀去东 京 ,夺了鸟位” ,体现 了 “ 大无 畏的造反精神 与彻底 的革命精神 ”。 “ 文革 ”落幕3 多年 ,重读名 著 ,掩卷沉 0 思 ,觉得并非如此 。在李逵 身上 ,自始至终倒 是体 现 了极其强烈 的匪性 、兽性 与奴性 ,而这 “ 商” ,暴力才是唯一标 准。他拿 了宋江 的 后 十两 银子 赌输 了 ,不仅 抢 回已输 给他 人 的本 钱 ,还抢 夺 了别人 的赌资 ,并 出手伤人 。为 了 显 示他对宋江 的诚心 ,空手 白道到码头上抢鲜
命 。汉人 的辫 子是剪 了,可再也 回不 到古 代皇 乎只剩下 “ 消费”这一满足 自身欲望 的现代或 帝统治下那种 “ 总发 为髻” 的装扮 了。辫 子剪 后现代经济行 为。但从文化积淀 的角度 而言 ,
后 自然要蓄发 ,蓄发 也只能蓄短发 。一个 男人 如果将头发 留得 长长的 ,一天到晚在头上 盘来 绾去 ,不仅浪 费时间 ,也极为不便 。于是 ,都 兴 留短发 。不仅男人 蓄短发 ,一些妇女也 时兴 透过三百多 年与头发相关 的历史 ,我们其 实可 以或 多或少 窥 见汉 民族 的心 理压 抑 、个 性扭 曲、 自我排解等方面的演变轨迹。 ( 作者 系文 史学者 )
头颅被其砍下 ,两个尸身 竟然被他 “ 乱剁 了一 阵” 。 ( 第七 十三回 ) 也怪 狄太公不长 眼 ,竟

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

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

从小就被裹小脚
睡鞋
靴子
雨鞋
喜鞋
深受小脚之苦的 中国妇女
缠足妇女的小鞋
一战期间(1914-1918)(中国)工业增长 率为13.4%,而战前工业增长率仅3.8%, 20年代的增长率又退回到了3.8%。 -------《工业的轨迹》 中国民族工业,从1912年至1919年,建成厂矿 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 建,新增资本1.3亿元以上。这八年的投资超 过了以往的40多年。 --------《中国近代史》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
曾使洋人不辨 男女的大辫子
当我还是孩子时,那时的老人指 教我说:剃头担上的旗竿,三百 年前是挂头的。满人入关,下令 拖辫,剃头人沿路拉人剃发,谁 敢抗拒,便砍下头来挂在旗竿上, 再去拉别的人……
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 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 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 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 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 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 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 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 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 坏人灌醉了酒剪去了。本来可以 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 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 “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 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 里暗暗的咒骂。 鲁迅《阿Q正传》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
男子留辫的历史
据说华夏民族是戴冠的,留辫本是胡人的风俗。 清朝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进入南京,多尔 衮命礼部向全国发布“剃发令”。 “今者天下一家,君犹父 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自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直 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后,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吾 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 自此,便开始了剃发、留辫运动,以及中国男人二百多年 的“Q”字发型史。

屈辱历史从剃发易服到十从十不从

屈辱历史从剃发易服到十从十不从

屈辱历史从剃发易服到十从十不从屈辱历史:从剃发易服到十从十不从00转自:银色战斗机满清的辫子,在英语中被称为“pigtail”,意思是猪尾巴。

蒙元统治中国时,汉人的衣冠服制仍沿汉俗,并无改变。

满清清军入关明臣仍冠服如旧,上朝时分为满汉两班。

当时有个明降臣叫孙之獬,山东淄川人,孙先剃发易服而出归满班,满班因其为汉人,不受;归汉班,汉人以其满装,亦不容。

孙之獬羞愤上书疏略:“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犹存汉旧。

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

”(疑为受满清统治者的授意,由汉人提出来掩饰满清的动机)于是剃发令下。

满清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的强硬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全体汉族民众的反对,认为剃头是莫大侮辱,“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群起反抗,之后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等、、、、悲剧。

满清建立后全国因服饰,发式而被杀的汉人不下千万,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道:“全世界象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对于满清的辫子,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而且还切于实用:打架的时候可以拔住,挣脱极难;捉人的时候可以拉着,省得绳索,要是被捉的人多呢,只要捏住辫梢头,一个人就可以牵一大串。

……这(辫子)是已经算作‘胜景’了……”。

客观上说,这辫子和奴隶制度有太多密切的联系。

在笔者的印象里,拖在脑后的满清辫子几乎等同古时犯人额头上的刺青,上面写的是“奴隶”二字。

按常理,穿什么服饰,留什么发型和统治并无多大关系。

很显然,孙之獬的上书也许是“剃发令”诱因(疑为受满清统治者的授意,由汉人提出来掩饰满清的动机),但满洲人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

汉民族的儒家文化历来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训导。

满清统治者聪明的通过“剃发令”使汉民族丧失了自尊,自信,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民族精神萎缩,脊梁不存,打掉了汉人骨子里的民族优越感,使汉人接受“满化”,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达到维护满洲部族统治的目的。

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解析

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解析

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武昌起义前写给总税务司的信中说:“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由此可知当时()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灭亡的相关史实。

依据材料信息“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可知,清政府失去民心丧失了统治的基础。

故选B项。

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民心的丧失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C、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海关税务司对革命持支持态度2、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辫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述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初的“剃发令”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可以排除A;“剃发令”和“保辫会”不是历史的进步,可以排除B;D项。

而“辫发之争”实质上体现了“体制之争”(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B、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D、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3、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什么国旗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圻”号于1911年4月出航,13个月后返回上海,时间应是1912年5月。

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采用的国旗是五色旗。

A是清朝的国旗;C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旗;D是湖北军政府的旗帜。

[剃发易服]剃发易服: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剃发易服: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剃发易服:剃发易服篇一: 剃发易服:剃发易服-背景,剃发易服-薙发令的颁布薙发令又称剃发令,是指中国清初时期满族统治者规定全国蒙古族、汉族改剃满族发型的政策。

由于这项政策涉及种族及文化认同,曾引起汉人强烈反对与抵抗,以及朝廷的严厉处罚乃至镇压。

剃发易服_剃发易服-背景剃发易服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满人男性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此种增加头皮面积的发型有助于打仗时佩戴头盔与军帽,头皮面积增多摩擦力增加,可减少打仗时头盔或军帽歪斜遮眼或掉落的机率,增加安全性也避免被友军误杀。

同时满族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

满服的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紧窄合身,符合北方民族骑射之生活与作战需求。

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宽袖等为特色,反映农业生活文明。

汉族自古亦十分重视衣冠服饰,以汉服为主。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1644年李闯大顺兵入燕京,明崇祯帝上吊自杀。

中国东北兴起之满清入关,彻底灭绝南明势力,并对占领地推行了剃发令,强迫汉人变更发型与穿戴满人服饰。

《研堂见闻杂记》曰:“我朝之初入中国也,衣冠一仍汉制。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

乃归满班,则满人以其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

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于是削发令下。

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

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剃发易服_剃发易服-薙发令的颁布满族人入关之前,为了易于辨识顺逆,便已要求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改变发式。

风波-鲁迅

风波-鲁迅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痛 苦”包括农民的不觉悟,封建复辟的可能性,辛亥革命的不 彻底性。以此告诫革命者:只有真正唤醒民众,才能进行 彻底的革命。出于这种动机,鲁迅写了《风波》。
故事情节
• 开端:皇帝做了龙庭又要辫子,七斤的辫子却 被剪了。 • 发展:赵七爷来向七斤“细说”辫子的重要性 • 高潮:人们对没有辫子的恐慌 • 结局:皇帝不坐龙庭,辫子不重要了 • 尾声:一切照旧
• 结论:一个不学无术,精 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 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 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 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 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 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 是一个陈腐守旧的顽固派 的形象。
♣七斤嫂
七斤嫂是农场中常见的那种泼辣、口舌伶俐的人物。与其他 人物的关系:1、她敢和九斤老太太愤怒地抗辩关于六斤出 生重量的问题 。 2、一遍遍地骂七斤为“囚徒”、“死尸”、“活死尸的囚 徒” 。 3、对八一嫂“恨棒打人”,指桑骂槐。 4、她能敏感地发现赵七爷发式和长衫的异常,由此推测是 不是皇帝坐了龙庭,七斤是否因为没有辫子而危险。但是她 也同样是无主见而又势力的人物。她只盲目地服从某种权威, 同时又颇能见风使舵、巧言令色。
【作品背景】
《风波》选自鲁迅的《呐 喊》。
作品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 历史背景。这场逆历史潮流而 动的复辟闹剧,在举国上下的 纷纷声讨之下,只延续了12天 (7月1日至7月12日)就匆匆结 束,并很快为人们所淡忘。
然而鲁迅从这个事件中引发深刻教训,即辛亥革命虽然推 翻了帝制,但它的果实却被封建军阀所篡夺,中国的面貌 和人民的命运并没有根本改变,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 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下;愚昧落 后,冷漠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风 波Fra bibliotek鲁 迅

[资料]从“头”到“足”的革命平易近国风尚改变

[资料]从“头”到“足”的革命平易近国风尚改变

从“头”到“脚”的革命民国风俗转变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爆发了武装起义。

起义的第二天,身穿新军军服的革命军把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从他的藏匿处拖出来革命。

据传,就在当天他剪掉了辫子,或是“被”剪掉了辫子。

无论辫子是剪还是被剪,这场革命似乎最先要割除的就是那根愚忠的辫子。

翌年2月12日的紫禁城养心殿,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退位。

那天外务大臣胡惟德等人接过诏书,没有照例下跪叩拜,而是用鞠躬方式向这个王朝告别。

宣读完诏书,隆裕太后号啕大哭,她是真的十分伤心,哀叹这两百多年的大清帝国在她孤儿寡母的手中终结。

或许她也听说了,那个被朝廷万般倚重的清廷总理大臣袁世凯,在前一天晚上也剪掉了辫子。

民国初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男人的剪辫和女人的放足。

确实,对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民国早年革命、共和、改元之举直接触及的,莫过于家家户户男人的剪辫和女人的放足。

同样,夺得政权的革命者们也首先革除的是满制的辫发和千年汉俗的缠足,这场,实际也是革命者施行的民众教化。

辛亥易帜的重要标志就是剪辫。

做了近三百年大清子民的中国男人再一次面对辫子存废的问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颁布剪辫通令,致电全国:“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

”剪辫是革命者与清王朝决裂的第一步,对剪辫令的颁布,国民或欣喜,或惶恐。

欣喜也好,惶恐也罢,男人脑后的那条辫子毫无疑问地成了革命的对象。

剪辫被看做“革命”的象征,也是当年“文明”之举。

不过在许多地方,剪辫仍需革命军拿着剪刀强制执行。

有报载乡民遇大兵剪辫时的惊恐,“有执辫子狂奔回乡,军队从后追赶者,更有乡人被迫跃入河为旁人救起,未遭淹毙……”等报道。

不过,事实证明了革命党人的天真,封建的辫子绝非二十日内能剪尽。

依恋辫子的仍大有人在,有人把辫子盘在头顶混迹于途。

尤其前清宫室仍是辫子的集中地。

1913年,民国内务部曾和清室内务府联系,希望劝说遗老遗少剪掉辫子,未果。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曾国藩朝服像 康熙帝朝服像
官民不平等 民族不平等
革除官厅封建陋习,规定无论官阶大小, 均穿同样制服,领取相等津贴。
中式服装
西式服装
中山装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制定宪法时,中山装被定 为礼服。
李连杰
身着中山装的 周恩来和美籍华人
孙中山先生 物理学家李政道
刘德华
张艺谋
清末旗袍
民初旗袍
《歌女红牡丹》剧照
胡蝶主演
电影术
传入
1895年(法)
1896年(中)
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1905年)
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1931年)
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 影片《渔光曲》(1935年)
《渔光曲》宣传画
编导蔡楚生
电影术
传入
1895年(法)
1896年(中)
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1905年)
近 代 社
1840年 ︱
1949年
辛亥 革命








1645年颁布“剃发令” 清朝国民
孙 中 山

1905年华兴会部分领导人
觉 民
湖北军政府为百姓剪辫子
大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拜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各官署 革除具有封建等级色彩的“大人”、“老爷”之 类称呼,代之以“先生”、“君”之类的平等称谓。 废除跪拜、请安等礼节,代以鞠躬、握手。
外国明星穿旗袍
1903年 拍摄
洋务运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江南机器制造局炮弹厂 京师大学堂遗址 义和团团民

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辛亥革命也不例外。

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此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种民主、共和的思想在社会生活领域也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在这里,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剪辫子:中国古代,人们遵守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古训,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这种汉民族的风俗经历了四千年。

中国成年男子留辫的习俗是清代开始的。

留辫子是清军入关过程中为了强迫人口占大多数的汉族臣服于满族专制统治的一种极端政治举动。

清朝在全国建立统治过程中,对汉人的镇压非常残忍,“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都是显著事例。

当时的口号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清军所到之处,不管是前明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必须剃发,只留下一个小辫子垂在脑后。

这是对汉人情感的严重伤害,很多汉人因此而死。

清代留辫是强加给成年男子的规定,所以,一些反清分子为了强调反清的志向,则把剪辫子作为一种革命的标志,更是向清王朝和封建传统挑战,剪辫子几乎成了衡量人们政治倾向的标志。

辛亥革命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规定成年男子自法令颁布之日起20天内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

法令所到之处,掀起了巨大的剪辫浪潮,拖在中国男子脑后长长地辫子最终被剪掉了。

二、该称呼:辛亥革命以前,对官员一般称呼“大人”,对有身份有地位的往往叫“老爷”,官员自称为“奴才”。

辛亥革命后,为了体现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政府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孙中山下令:将“大人”、“老爷”等称呼,一律改为官称或同志,并规定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

该称呼,革除了封建色彩,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向。

三、中山装:辛亥革命之前,人们一般穿长袍。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各自特点而为革命党人设计的新款服装,由于孙中山带头穿着,故称为“中山装”。

剪辫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剪辫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剪辫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剪辫子,剪辫运动又称剪发易服,是清末时期的一场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的剪辫子运动。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朝廷覆亡。

清朝多尔衮以为可高枕无忧,转而以征服者姿态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向全国颁布剃发易衣冠令,一时间,清兵四出,游行于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上示众。

“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

”男子剃发蓄辫,被加以征服与被征服的含义,成为清朝统治中国的重要标志。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朝,成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同时实施了除旧布新措施。

首由军政府贴出剪辫告示:“自武昌起义推翻清朝,重振汉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辫。

”当时南昌城内七处城门口,以及督军衙门(市政府)、府学前、百花洲等十处,皆设有“义务剪辫处”,凡来剪“文明”发式或剃光头者,一律免费。

“剪辫”,最早开始于在海外定居的华侨及暂居海外的华人(主要是流亡的革命派、维新派及留学生),前者为与当地社会同风同俗,后者又加有明显的反清色彩。

时间始于1895年,至1905年左右蔚然成风。

早在1895年10月,广州起义事败后,孙中山与陈少白、郑士良逃亡日本。

孙中山抵横滨后断发改装,以示与清廷决绝和革命到底的决心。

孙中山等革命者剪发易服,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事实上,来自民间的剪辫呼声,也已有多年。

独立撰稿人傅国涌曾撰文指出,剪辫之风,并非因辛亥革命的到来才兴起,从晚清开始,有识之士就不断呼吁剪辫子,一些大胆的言论也随之出现。

1903年1月15日,天津《大公报》的征文题目赫然竟是《剪辫易服说》。

1903年3月15日,《大公报》刊出征文第一名获得者朱志父的《剪辫易服说》,他力主剪辫易服,认为这和废弓矢、立学堂一样,都是因时制宜之举。

并希望从皇帝开始改穿西装,把剪辫易服与尚武精神、强健体魄联系在一起。

《大公报》按语称之“新中国特别精神”,“唤二百余年来不醒之沉梦,呼数百万方里不返之国魂”。

高中语文阅读关于清朝末期辫子的文章

高中语文阅读关于清朝末期辫子的文章

高中语文阅读关于清朝末期辫子的文章“鬓挽乌云,眉弯新月。

肌凝瑞雪,脸衬朝霞。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古人头发的描写不计其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古人甚至还把头发和孝道直接挂钩。

男子、女子成年礼都是要束发的,这是古之礼节。

直到清朝,清廷颁布“剃发令”,要求举国上下所有男性剃发,只留头顶小手指细的一缕,古人束发这个传统终于发生了改变。

清朝以前,汉族男性有束发的习惯,但满人入关之后,为了便于统治,清廷两次颁布“剃发令”,虽然第一次因为汉人的抗争失败了,但1645年,多尔衮第二次提出“剃发令”并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十日之内,必须削发垂辫。

若有不从者,当街斩首。

这一法令演变到后来,甚至成了清朝官吏残害百姓的“护身符”,有些汉人稍有不从的,当场便被砍头的不在少数。

一时间街上人人自危,民间怨声载道。

民间亦流传“留发不留人,留棺不留屋”之语。

清朝初期,男性只在头顶上留金钱大小的一片头发,因为把这缕头发编成小辫后,恰好能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故而这种发型又称“金钱鼠尾”。

随着清朝经济发展,满汉文化逐渐交融,人们对于辫子的审美需求不再是细细一缕的“老鼠尾巴”,而是开始向往“长、粗、亮”。

清朝中叶,男子依然只在头顶留发,但留发面积已经由原本的铜钱大小,悄然扩张到成人手心大小。

清朝后期,大多数汉人已经接受了剃头这件事,但为了更美观,只把顶发四周边缘剃干净,而头顶保留长发,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阴阳头。

男子将头发分三绺编成辫子垂在脑后,有些颇具审美的,更常会用辫坠、辫穗等做装饰品。

不过清朝这种发型要想保持却很麻烦,因为头发长起来是非常快的,一天见阴影,三天见青茬。

只有长年累月地坚持剃发,破了发根毛囊,才可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对于贫民而言,自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隔三差五去剃个头,于是彼时的街巷里常常会遇见背后留一根长辫,但是前半头却是乱糟糟的短发的布衣。

而一些官员或者殷实人家,为保证其头面整洁,看起来精神焕发,自然常召了剃头匠入府侍候,甚至有些人家还专门在府中养了几位懂剃发的小厮,方便服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剃头令到辛亥革命
——关于辛亥革命的反思
摘要:辫子,作为一种生活习俗,却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染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清军入关,留了鼠尾辫,则为顺民,辛亥革命,剪了大辫子,就是支持革命。

作为种族革命和民主革命,长长的辫子是否真的能标志革命的成功?
关键词:种族问题,辛亥革命,剃头令,文化,政权,祖国
1,惨绝人寰的剃头令
清军入关,多尔滚给豫亲王多铎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小顶辫发,炎黄子孙,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头发屈辱地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铜钱大一点,结辫下垂,形如鼠尾,叫“金钱鼠尾”式,实在不堪入目。

“遵依者为大清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清史稿)”这是一道严令,只能执行,不许违抗。

它的功能是“以别顺逆”:“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辫子成为政治取向!满洲统治者其实把辫子作为的“良民证”使用!
在老百姓看来,虽然金銮殿的皇帝变了,但只要自己不受干扰地照旧生活,地球照样转。

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怎样,武则天妇道当政又如何?该怎么活着还怎么活着。

但这次不同,风俗习惯
变,文化传统毁。

胡服垂辫,则中国何为中国了,华夏焉是华夏?
亡国是政权的兴替,比如李自成,胜则拥者蚁聚,败则党羽兽散。

亡天下则不然,比如五胡乱华,“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屠戮殆尽”,比如日本侵华,强迫沦陷区人们学习日语,起日本名字。

这些在长远上可以消灭中华民族。

于是汉人奋起抗争,“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顾炎武《断发》诗)。

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屠蜀”到“广州大屠杀”。

满清政府转战烧杀三十七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

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光,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顺服的“奴才”,当剃发易服砍下了最后一个具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的汉人的头颅时,就决定了在华夏上大上葬送的不仅仅是一袭衣冠。

2 辛亥革命与剪辫风潮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辛亥革命,它的成员相当一部分是斗争了数百年的反清复明的哥老会,青帮,洪门,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遗存势力。

提倡民主共和的孙中山,指出“中国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认为辫子是汉人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的缚束,把剪掉辫子作为反清的大旗,当革命的风潮席卷全国,剪辫子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辫子作为清政府高压统治的利器已然轰然倒塌,反而成为革命党反清犀利的一张王牌。

单纯的从剪辫子来考虑,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而剪辫运动的确成为辛亥革命亮丽的风景线。

一时间,剪了辫子,就是拥护革命,赞成共和,没有剪辫子的,便是清廷走狗,便是汉奸。

识时务者都顺应潮流剪掉了辫子,剪辫子更关系着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和前途。

然而可笑的是,习惯于高压政治的汉人没有似明末时期那样发出“头可断,辫不可剪”的“悲壮”呼声,反倒是张勋、辜弘铭这一类以忠臣自居的汉人,“奉豭(公猪)尾为弘宝”(把大宝贝),捶胸顿足、如丧考妣的不肯剪辫子!
3,袁世凯剪辫与革命失败
辫子剪了,满人到了。

善于投机的汉族士绅及旧官僚,也大多剪掉辫子,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

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

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

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

野心勃勃的大投机家袁世凯也在清帝退位时剪掉辫
子,表示拥护共和,孙中山对剪辫子错误认识,更错误地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使得后来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

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4,关于辛亥革命的反思
清军入关,并没有学习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移风易俗积极汉化,而是严重摧毁了汉化,妄图从根本上消灭汉族。

斗争了数百年的反清复明的哥老会,青帮,洪门,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是为了恢复汉族的文明,所以辛亥革命教义“驱除鞑虏”是对数百年坚持不懈的反清斗争的继承,让汉人绝地反击,一洗耻辱,最大的功绩便在于此。

而辛亥革命并没有着力于“恢复中华”,而是全盘西化,对漂亮的汉服,对深刻的文言文真正放弃,造成汉族的民族特征丧失,为日后西方文化入侵,国内价值观混乱,一昧崇洋媚外埋下了祸根。

同时,革命党所阐述的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以为,当今的辫子就是各国经济文化的输出的较量,各民族间用不那么血腥的方式展开博弈。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有自己的文明,那么就是把剪掉的辫子重新蓄起来了,那将是中华民族真正灭种的时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