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情境创设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在情境创设方面不够注重,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意性、特色性,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积极性。
这不仅会减少学生记忆和理解物理知识,也会削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情境创设过于装饰在一些情境创设中,老师过于注重环境营造和效果,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目的,可能会造成浮夸、虚假的感觉,反而会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情境与学科内容不相符一些老师情境创设时只注重其趣味性,而忽略了情境与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让情境与现实脱节,甚至与知识内容相背离,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
4.情境设置不合理有一些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往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都处于同一个情境中,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或掌控情境,到达不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对策1.树立情境意识教师应该树立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学习,逐渐培养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情境下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将学科内容和情境联系起来,以物理现象为基础,以社会生活实际为载体,将抽象的物理内容转化成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学习,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2.注重情境创意情境创设不是一种简单的布置任务,而是一种创意和设计。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家长、学生和社会资源,探索多样化的和个性化的情境创设方法和载体,利用声光、图像、文字、视频等载体和材料,提高情境的创意性和趣味性,让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情境创设并不能与物理教学内容割裂开来。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情境与学科知识内容的相互关联,设计和安排情境创设,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性和知识层次,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偏好,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适应和掌控情境,对于不同需要的学生做出差别化的考虑。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入手,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2.促进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问题情境创设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设置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去解决问题。
这种情境创设可以促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实践能力。
3.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情境,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集体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以下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展示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一:磁铁吸铁实验教学内容:磁铁的吸铁性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一组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铁钉、铝片、木片等),并放置一根磁铁在课桌上。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些物体会被磁铁吸引?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分析: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创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直观地观察到磁铁对不同材质物体的吸引情况,然后通过讨论和总结,最终能够深入理解磁铁的吸铁性规律。
2.案例二:小车坡道实验教学内容:速度、加速度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在实验室中设置一条坡道,安放一辆小车,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小车在坡道上的运动情况来探究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车在坡道上运动时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分析: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创设,学生实际参与了小车在坡道上的运动实验,从而直观感受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提高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案例三:声音传播实验教学内容:声音的传播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在实验室中放置一组空罐子,并设置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在其中一罐说话,另一罐进行观察。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
考能力。
下面是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问题情境创设:
假设学生正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老师可以构建一个发光源和凹面镜之间的问题情境:小明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他在凹面镜前面挪动手电筒,发现光束射向凹面镜后会遵循特
定的规律发生反射。
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光束在射向凹面镜后会发生反射?为什么反
射的角度和入射的角度有关?
相关案例分析: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好奇心。
在
这个案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理解光的反射行为。
他们可能会提出以下解释:光束在射向凹面镜后会发生反射,是因为凹面镜的形状使得光线遇到镜面后改变方向。
反射的角度和入射的角度有关,是因为光线遵循了光的反射定律。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
线和反射光线的法线和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在分析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思考和实验来理
解光的反射定律。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以解决问题方式得到新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科学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来调控课堂教学。
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一、用真实的实验现象,设置实验型的问题情境实验能使科学现象在课堂中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到惊奇、有趣,促使学生去探究和深思,在释疑过程中,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这些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而精心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的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标记。
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液面比原来降低了,学生看到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时,无不感到新奇有趣,继而发出疑问:液体的体积减小了,说明了什么?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先后紧压后粘在一起,而且还能挂较重的物体,这又说明了什么?经过积极的思维和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有引力。
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激起他们潜在的创造性思维。
二、用激疑方式,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开放情境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社会热点到生活实际去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例如学习“重力”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月球上的一些特征讨论,假如我们生活在月球上,将会出现哪些情境?这是一开放性较大的探究问题,要弄清楚它,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背景知识,如:(1)月球表面没有空气;(2)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3)月球表面没有磁场。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1. 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情境创设。
2. 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2.1 真实性原则课堂情境创设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摩擦力的作用。
2.2 启发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如在讲解重力时,可以设置一个悬念: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都会掉下来?激发学生对重力本质的探究。
2.3 互动性原则课堂情境创设应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
如在讲解光的传播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4 趣味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3. 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3.1 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理现象的微观过程,如原子结构、磁感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
3.2 实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是学生最熟悉的情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如在讲解速度时,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上学途中的平均速度。
3.4 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讲述一个有关惯性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惯性的思考。
4. 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课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情境创设:4.1 生活情境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用力推一个物体时,你自己也会向后退?”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创设:
情境一:小明在学习摩擦力的实验时,发现实验结果与教科书上的预期结果不符。
情境二:小红遇到了一个物理题目,她在做题时一直尝试不成功,感到很困惑。
情境三:小刚在学习浮力的时候,对物体为什么能漂浮产生了疑问。
案例分析:
老师应该:
1. 鼓励小明将疑问和实验过程详细描述出来,从而全面了解实验的操作和结果;
2. 检查小明的实验记录,并指导他核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是否遵循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是否准确等;
3. 解释实验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如测量误差、数据读取等);
4. 引导小明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思考可能的原因,并帮助他找到错误或改进的方法。
案例二:做题时无法成功解答
老师应该:
1. 鼓励小红将题目的理解和解题过程详细描述出来,从而全面了解她对题目的理解和解题的思路;
2. 检查小红的解题过程,并指导她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是否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是否运用了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公式等;
3. 引导小红再次阅读题目和相关的知识点,并帮助她理清解题的思路,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4. 鼓励小红勤于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并给予奖励和鼓励,增强她的信心。
案例三:对浮力的疑问
老师应该:
1. 倾听小刚的疑问,鼓励他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 解释浮力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小刚理解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的上升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3. 通过实际演示和实验,帮助小刚观察浮力的现象和测量液体对物体产生的上升力;
4. 引导小刚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例如为什么重物体也能漂浮、浮力大小与物体下沉的关系等,培养小刚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第1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引入物理知识。
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发现物理规律。
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会烧开?为什么冬天的电灯会发出光亮?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物理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等。
通过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它在什么条件下会停下来?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来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和实践。
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物理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2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老师经常需要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物理知识贴近生活,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概念问题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问题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物理知识,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化,生动化,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1. 提问引导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实验探究法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情景模拟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案例分析案例一:《什么是磁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概念。
教师可以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场有哪些?磁铁周围有没有磁场?磁场对物体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什么是磁场,从而深入理解磁场的概念。
案例二:《摩擦力与滑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与滑轮的关系。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模拟:小明用绳子拉动一个重物,发现很吃力,后来将绳子绕过一个滑轮后,拉动起来变得容易了。
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滑轮对摩擦力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摩擦力与滑轮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感受物理学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存在。
在情境创设中,很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追求形式新颖和生动有趣,却忽略了情境创设的深层次内涵;部分教师对情境创设缺乏创新意识,使用的教学情境经常呈现雷同和陈旧的特点;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观察力有限,他们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和把握教学情境的内涵,导致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二、对策提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深刻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内涵,这样才能够在情境创设中注重教学的内涵,而不是形式。
我们应该注重情境创设的创新性,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吸引更多的优秀思想和资源,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
我们也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情境创设,达到主动探究和深入理解的效果。
三、对策具体措施根据以上对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可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提升,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开设跨学科合作课程。
学校可以鼓励物理老师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开设跨学科合作课程,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内涵和意义。
3. 鼓励学生参与情境创设。
学校可以组织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对策和具体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预期一些效果的出现。
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得到提升,他们将更加注重情境创设的内涵和教学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跨学科合作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加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信心。
鼓励学生参与情境创设和实践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促进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本文从引言、正文到结论,系统地探讨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方法与技巧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通过利用实例、实验、动画模拟和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结论指出,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这表明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效果,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方法与技巧、实例、实验、动画模拟、生活实际、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深入理解、物理知识1. 引言1.1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教学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物理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物理知识更是贯穿于各个领域。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在于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通过系统的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或虚拟场景中,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动手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问题情境创设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技巧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技巧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模拟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升学习效果。
下面将从情境创设的原则、技巧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浅谈。
一、情境创设的原则1. 生活贴近原则:情境创设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学生熟悉的场景和问题为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情节原则:情境创设可以设置一个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增强师生的沟通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 环境情境原则:情境创设的教学环境要逼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他们对物理问题的探索和实践的兴趣。
4. 多样性原则:情境创设要多样化,引发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情境创设的技巧1. 合理安排教学情境:(1)选择贴近实际的场景进行创设,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情境中需要进行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3)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情境的呈现,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情境的感知。
2. 授课方式灵活多样:(1)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通过诱导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分享和讨论彼此的发现和思考;(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操作和感知,培养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实际应用1. 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情境创设,例如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观察不同质量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加速度,引导学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 利用故事情节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设计一个物理小故事,描述人类在不同星球上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对人体的影响;3. 利用物理模型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学习光的折射时,可以使用光线折射效果较好的透明材料,让学生观察和探究折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的思考。
情境创设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活贴近、故事情节、环境情境和多样化等原则,合理安排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改革,物理教学也在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境创设是指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类似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概念。
下面结合一些案例来分析其中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案例一:如何更好地教学力、功和能量的概念?在学习力、功和能量的初步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实验,通过实验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力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田径馆或操场上进行拔河比赛;在教学功与能量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用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再通过公式:重量×高度来计算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进而体会到功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案例二:如何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在教学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可以引入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模拟电路实验来体会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比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其中包括电池、开关、灯泡或电风扇等元器件,让学生手动开启或关闭开关,观察灯泡亮度或电风扇转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理解。
案例三:如何更好地教学磁场和电磁感应?在教学磁场和电磁感应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体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原理和效应。
例如,在学习磁场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使用磁铁吸附铁屑的实验来感受磁场的存在;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以让学生手动旋转一个线圈,观察磁场的变化对线圈中电流的影响,从而学习电磁感应原理。
总之,情境创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由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往往比较枯燥,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也常常难以令人满意。
如何创设具有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物理教学情境,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为何需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难以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而创设具有情境性的物理教学情境,能够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有趣和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信心。
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思维活跃、情感投入,可以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构建具体的实验环境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构建具体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实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2.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由于某些实验条件难以实现或者比较危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
通过展示动画、视频等形式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3.设计有趣的物理实践活动物理实践活动是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设计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物理游戏、设计实验、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规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4.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利用学校、社区等资源,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物理学科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学探究活动等,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如何评价物理教学情境的有效性1.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判断物理教学情境的有效性,首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所提高。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创设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正在上课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他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示意图,包括了一个电池、一个灯泡和一根导线。
老师使用导线连接了电池和灯泡,并让灯泡发光。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呢?能不能不用导线,直接将电池和灯泡放在一起呢?”案例分析: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引发了学生对电路的思考和探索。
老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老师可以解释导线的作用是将电流从电池传递到灯泡,电流是电子的流动,需要一个通路才能传输。
如果没有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电流就无法流动,灯泡也就不会亮起来。
导线在电路中起到了连接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需要使用导线来连接电池和灯泡。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教授光的传播和反射。
老师使用一个镜子来进行实验,将光线照射到镜子上,并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为什么镜子可以让光线反射呢?”案例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光的反射原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老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老师可以解释光是由光线组成的,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其他物体,如镜子。
镜子有一种特殊的表面,称为光滑表面。
当光线照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会与镜子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在与镜子表面相互作用后会发生反射,即按照一定的角度从镜子上反射出来。
镜子可以让光线反射。
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镜子可以让光线反射。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教授声音的传播和吸收。
他示范了一个实验,用一个玻璃瓶装满水,然后敲击玻璃瓶的底部,发出了声音。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为什么水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呢?”案例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声音的传播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特性。
老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原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本文就本人在教学中创设物理问题情景与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共勉。
一、创设问题情景的常用方法(一)利用实验创设情景在物理教学中,若根据教学目标,去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验。
如在“声音的产生”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把一只手平放在桌面上,再用另一只手去敲打桌面,可让学生感受体会到桌面发声时在振动。
这样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创设物理实验情景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实验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还要合理引导。
(2)实验的设计如有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现象要明显,操作要简易,过程中的变化要明显。
(4)若能用到肢体来演示的尽量引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如在“声音的产生”教学中,可让学生一边说话一边用手触摸喉咙去感受发声体在振动。
(二)利用问题创设情景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各方面能力。
结合现实生活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给学生创造物理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如在“光的色散”教学中,提出天上有时为何会出现彩虹?而彩虹的颜色又有那些?这样可积极调动学习的思考。
而在创设物理问题情景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在设置问题时,应力求新颖。
(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使每一问题都能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感觉,体会到收获知识的愉快,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3)问题的设置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学生一时回答不出的问题,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启发,去诱导。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情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情境及相关案例分析。
1. 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晰的情境: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讲解了“力”的概念,但是部分学生仍然对力的概念理解不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力的概念,比如拖拉机拉拖车、弹簧的伸缩等。
通过实际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
2. 学生困惑于物理公式应用的情境: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讲解了牛顿第二定律F=ma,但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解答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学生可以理解公式的具体应用方法。
3.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操作不熟悉的情境:案例分析: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不熟悉,容易出现实验操作失误或无法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实验前进行实验仪器的操作演示,并给学生提供实验指导手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4. 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解释能力较差的情境:案例分析:在学习光学时,教师讲解了光的传播原理,但是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的解释能力较差。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释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典型的光学现象,并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讨论。
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提高对光学现象的解释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情境。
通过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公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解释能力。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初中物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许多物质世界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过于死板:由于物理涉及到许多概念、公式和实验,因此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死板,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点独立:物理知识点之间相互独立,缺少连贯性,让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思维。
3、理论与实践脱节:物理涉及到许多实际应用,但是这些应用与课程教学脱节,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4、教学评估不全面:教学评估主要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很难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二、解决对策1、创设情境:在课程中引入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汽车驾驶、航空运输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相关知识。
2、强化连接:将知识点相互连接,建立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并且更利于结合实际应用。
3、注重实践:通过实验、模拟、观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结合。
4、全面评估:通过多种形式,例如考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评估,传授学生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的基本技能。
三、结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和掌握实际应用的基础。
对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这个问题来说,教学过于死板、知识点独立、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评估不全面等问题都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情境性质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思考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情景还原法情境还原法是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教学电流电路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手上有一个明确的电流表,他希望用这个电流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电阻值。
请你给他提供一个合适的电路图和操作步骤,帮助他实现测量。
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考虑如何搭建电路,如何连接电流表,如何读取电流表的数值等问题。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巩固电流电路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通过设置一个让学生产生疑惑、调查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实和推理,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机械能守恒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小明用手提起一块砖头,然后放到桌子上。
请你观察这个过程,找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情况,解释为什么小明提起砖头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放到桌子上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小明提起砖头需要消耗能量,因为他需要克服重力对砖头的作用力;而放到桌子上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因为重力没有做功。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探究,学生可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三、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通过设置一组对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正在一个静谧的森林中漫步,他注意到自己的步履声可以传到远处。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小明的步履声可以传到远处而自己的呼吸声无法传播?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小明的步履声可以传到远处是因为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而自己的呼吸声无法传播是因为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下面将介绍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
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情境教学的核心,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通过讲故事、设计实践活动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
1. 讲故事创设情境: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或实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物理的奥妙和应用。
通过讲述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万有引力的探究和思考。
2. 设计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思维。
设计一个小车比赛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动的知识和技能。
二、提出问题在创设情境后,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要求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也可以是封闭性的,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1. 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关于情境背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
关于小车比赛实验,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小车比其他小车跑得快,如何设计一个更快的小车。
2. 封闭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于万有引力的故事,可以问学生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来。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后,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等。
1. 实验探究: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总结规律。
在小车比赛实验中,让学生设计和调整小车的结构和轨道,观察小车的运动变化。
2.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李春龙
(万年县齐埠中学江西万年 335508)
摘要:问题情境创设是推进物理探究教学的关键。
本文基于问题情境的含义剖析,着眼于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提出基于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由实验引发问题情境、在物理史中生成问题情境的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学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思维则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因此,本文着眼于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师问题情境创设水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问题情境的含义
我国学者冯忠良指出:“所谓问题情境,是一种对学习者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情境,它所包含的学习内容,学习者部分了解,但又不能完全了解。
学习者感到要完成这样的学会任务既不会轻而易举,也不是毫无可能。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是当学生学习新的物理学习内容时,用已有的知识已不能解释, 这时会出现一定的认知不平衡,继而产生了急需解决的心向,于是“问题”就产生了。
问题本身包含三个要素: 未知事物, 对研究未知事物的需要, 研究的可能性。
物理教学中创设的问题必须是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未知事物, 这是问题情境的核心内容; 学生对未知新事物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向, 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心理动机因素;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上能够觉察到, 但是仅仅凭经验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前提条件, 也是养成物理思维的起点, 是有效物理问题情境的前提与保障。
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策略
1.基于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只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 才是有活力的知识, 有用的知识, 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激情,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的价值。
由生活引发的问题情境, 能使学生从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复杂的问题开始, 自上而下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发现并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物理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可以提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哪个下落得更快”。
学生根据日常观念会认为重物下落得更快。
这时,在通过演示细管实验来引发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再比如,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教学中,可以提出“鸡蛋砸在石头上,是石头砸蛋,还是鸡蛋砸石头,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吗?”由此,学生则会对日常观念产生困惑,于是产生了认知冲突,有了进一步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的关系的学习欲望。
2.由实验引发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也是物理学科中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
通过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可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现象的观察和亲身体验, 发现实验事实与已有知识之间的不可解释的矛盾, 促使学生产生疑惑, 激发其对新知识的需求和探索心理。
例如,在“压强”的教学中,老师开始拿着一个空玻璃杯,盖上纸片,再使其倒置过来,让学生预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轻松地预测出纸片会掉。
接着,换上一杯灌满水的玻璃杯,重复上述操作,也让学生预测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放手,当学生看到纸片没掉时,通常会感觉到诧异,这与原有认知上认为纸片会掉下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这时,认知冲突就这样产生了。
于是,学生有了继续探索的心向,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起点。
3.在物理史中生成问题情境
英国科学促进协会( BASS) 主席在1851 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 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方法, 更不如说是科学史”,“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实, 可以追溯的知识来源及其动态演变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这有助于学生继承、融合科学家的科学批判精神与探索精神, 形成重要的科学思想观。
另外,物理学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由科学家的疑问驱动的,而这些疑问也往往与学生的物理问题演变过程是较为一致的。
例如,在上“光的散射”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讲述印度物理学家拉曼的故事。
在1921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在航行在地中海的客轮“纳昆达”号上。
他站在加班上,眺望着深蓝色的海面。
这地中海的深蓝色深深吸引着他,拉曼油然产生了疑问:海水为什么呈现深蓝色?它的颜色来源于哪里?是不是真的像以往科学家说的,深海的颜色并不是海水的蓝色,而是是天空的蓝色由海水的反射造成的?这时,把这个问题同时抛给被故事情节吸引的学生,学生很容易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要,关于“光的散射”的问题情境就这样铺垫开来。
总之, 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具备真实性与趣味性,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经验、利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物理实验、从物理史实中寻找相关的物理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认知冲同,甚至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心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朱铁成. 物理教学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J]. 课程.教材.教法,2005,09:66-69.
[2]赵顺法. 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04:10-13.
[3]叶根弟.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06:2-5.
[4]杨承印,张宁.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0:42-44.。